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区23号思绪舞动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西湖区23号思绪舞动作业专贴

23号思绪舞动作业目录表

 

 

 

 

 

作业类型
                                    

标题
                                    

备注
                                    

2

理论指导行为

《不该被漠视的数据》
                                    

06省案例一等奖
                                    

3

原创文章
                                    

《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准确定位》
                                    

06省论文一等奖
                                    

4

理论指导行为

《用证据说话》
                                    

06杭州市教学专题论文一等奖
                                    

5

教学实录

《下雨了》

求是教育集团  吴晓 吴延丽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四上《天气》单元内容

6

教学实录

《风的观测》

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傅盈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四上《天气》单元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的录像课

7

教学后稿

《花、果实和种子》

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傅盈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的录像课

8

教学后稿

《豌豆荚里的豌豆》

学军小学   陈斌

文苑小学  傅盈

是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拍摄活动、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拍摄活动的修改稿

9

评课及单元分析讲稿

四下《新的生命》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拍摄活动

10

教学后稿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文苑小学  傅盈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的拍摄录像课

11

教学实录及评课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文苑小学  傅盈

为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拍摄活动,获西湖区优质课一等奖.

12

教学设计

《淀粉的踪迹》

杭州市观摩课,获“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优秀课例和教学设计”二等奖

13

教学实录与反思

《电路出故障了》

学军小学   陈斌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14

评课稿

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效结合

15

教学实录与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求是教育集团  朱水华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16

评课稿

充分探究,有效推进

 

17

理论指导行为

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18

理论指导行为

有策划才有精彩

 

19

理论指导行为

  基于策划的期末学业评价指导活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2:04:2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快乐每一天
TOP
2#

[专著读后感]     

      读专著的目的,莫过于学以致用,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此文为学习喻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听了老师的讲座以及自己工作实践所撰写。

      

不该被漠视的数据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教科版小学科学主编郁波老师多次强调:“科学教育要立足于对科学的新理解”。对于科学教师而言,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张红霞),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

  科学认识和解已有的客世界,而且解是基于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因而,基于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统计等方法进行的定量研究,它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都有严格的要求,以求得到客观事实,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而数据,是定量实验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亦为定量研究结果的主要证据。

数据的不容漠视,体现着科学的本质、科学理性态度。

*        教学实例:

这是一节《磁铁的磁性》,孩子们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在条形磁铁上等距取了ABCDE五个点,在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根据所挂回形针的数目来判断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研究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汇报统计如下:

组号

 

 

A  B  C  D  E

1

8  5  0  5  7

2

5  6  0  5  5

3

8  5  0  5  7

4

8  8  0  8  8

5

8  5  0  7  7 

6

5  5  0  7  5

7

4  4  0  1  9

8

5  4  0  4  6

9

5  4  0  2  8

10

12  6  0  6  7

11

5  4  0  5  7

12

7  5  0  4  6

 老师问:“发现什么规律?”孩子说:“中间是没有磁性的。”因为答案出乎意料之外,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答:“每个组都是0。”

满心希望孩子发现标准答案的老师又问:“还发现什么规律吗?”孩子们没有回答。

老师又问:“磁铁哪个地方的磁性最强?”有孩子答:“两边。”

如释重负的老师赶紧总结道:“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       引发的思考:

仔细分析这张表,可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12个小组中只有6个小组的确是AE两点吸的回形针最多,有些组的AB点或CD点吸的回形针数是一样多的,有两个小组甚至是BD点吸的回形针最多,并不能得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结论。

张红霞老师认为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为了得出符合科学结论的“结论”,老师不惜漠视数据,弃科学本质于不顾,忽视科学理性态度的培养,是与我们的科学教育相违悖的。

看似没有规律的数据,无法得出“科学结论”的数据,本应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本质、培养理性态度的好机会。如果,当不统一甚至是相反的数据出现时,我们勇于直面“意外”,引领孩子去思考、去发现:重视事实根据,合理怀疑;倾听和考虑他人的不同观念或解释;避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判断;避免或将某结论不恰当地进行推广;注意考察任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及重现性;多次实验,根据新的证据,怀疑、修改自己的意见。那么,孩子偿在这过程中获得了面对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对策的浸润、科学来不得一点马虎的陶治。

许多教过此内容的老师会说:“要每个组都得到像第1组这样比较理想的数据,真的很难。”是的,的确很难,需要我们做许多工作:

课前自己做一做,不是一遍,而是多遍,发现实验中较难控制的无关变量。然后,分析难以控制的原因所在,一一寻求对策,比如,每个点的第一只回形针不是“听话”地停留在我们选定的位置,而是往磁极方向偏移,我们可以用绕在磁铁上的橡皮筋协助;一个接着一个挂回形针时,会因为回形针间接触面的大小而影响结果,我们可以在动手操作前引领学生多考虑实验细节,操作时每组设置实验监督员以保证实验按方案进行;一个接着一个挂回形针时,会因为回形针间接触面的大小而影响结果,我们也可以更改实验形式,改为在与磁铁ABCDE点等距的地方放置铁类物体,平移磁铁,根据磁铁能吸引铁的相距距离长短来判断磁性的强弱;AB两点的磁性强弱相差较少,吸的回形针数一样多,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学具——准备一些比回形针更轻的整根大头针、1/2根大头针、1/4根大头针;……

 

 

重视每个数据,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教育价值。

*        教学实例:

听过一堂三年级下册的《被压缩的空气》,孩子们抽取了10毫升空气,把橡皮放在桌上,把注射器的针孔顶住橡皮,使劲往下压活塞,然后把压缩后的空气体积大小记录在黑板上。细心的老师发现有个小组上台更改了数据:把原来写着的3毫升改成了2毫升。老师就问:“你们为什么要改?”孩子说:“苏心怡做的时候是3毫升,马东骥做的时候是2毫升。”老师问:“噢,是每个孩子都是2毫升吗?”“不是的。”“那你们认为怎么做会更合适呢?”孩子想了想,说:“把每个人的都记下来。”孩子们重新尝试、记录后,黑板上出现了这样的表格: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挤压前(ml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挤压后(ml

 

 

2

2

2.5

2.7

1.2

1.2

1.2

1.5

2

2

2.7

2.2

2.5

2

1

2

1.

2

3

4

1.2

3.2

4

3.5

2.5

2

3

3.3

1.5

2

1.5

2

1.5

2

3

1.5

2

3

1

1

2

1

1

1

2

3

2.5

3

看着表格中的数据,孩子们在窃窃私语。老师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请你们猜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数据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可能是力气有大小。”“有同学可能怕痛,没有用力压活塞。”坐在我旁边的一组孩子说:“橡皮没堵紧,可能漏气了。我们刚才做压缩水的实验的时候,水就漏出来了。”听孩子这样一说,我马上想起他们在做水是否能被压缩时,因为橡皮太硬了,一不小心,水从橡皮和针孔交接处流了出来,于是重新抽取10毫升水重新实验。

老师追问:“刚才的实验,能不能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孩子们说:“不能,如果漏气了,肯定就不准了。”

 “是啊,我们的实验过程有问题,那这个结果就不可靠了。怎么办?”方老师把难题抛给了孩子们。

“重新做一次。”孩子们毫不犹豫。

“有什么办法能确保不漏气?”老师用征询的眼光看着孩子们。

“把橡皮的洞堵紧。”心急的孩子说。

“你怎么知道它有没有堵紧?”有孩子反对。

“实验后手松掉,看它是不是回到10毫升。”有孩子提出新的建议。

“在水里做实验。”桌上盛有水的水槽给了孩子新的提示,“如果漏气的话,会冒气泡。”(看来,前一课时中的“赶空气”活动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孩子们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重新实验并修改了数据,在确保不漏气的情况下证明了空气的确可以被压缩。

«        引发的思考: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等获取客观事实,观测工具的可靠性和学生运用工具的技能技巧,直接影响着观测结果及其分析。另外,他们往往会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当多次验证结果产生矛盾时,往往以组内“权威人士”的操作结果为答案,这与“讲究证据,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是不符合的。

老师及时从数据的更改中发现信息并界入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抓住了一次把非预设的生成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的机会,使实验操作严谨,确保数据来源可靠。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思维碰撞,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向不断产生,教学活动异彩纷。在精彩生成的更深层次,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科学本质的体悟、对科学探究严谨性的认识、对科学理性态度的培养,体现了教学的内在蕴涵、教学的价值所在。

 

 

对缺失数据的关注,折射出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        教学实例:

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豌豆荚里的豌豆》,课中,一个小意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先让孩子们统计自己手中的一颗豌豆荚有几粒豌豆,再以举手的方式进行统计:

老师手指表格中的“0粒”,没有小手举起;

1粒”,没有小手举起;

2粒”,一只小手举起,老师在2粒对应的表格中写上1

……

“还有同学没举过手吗?”累加了参与统计的人数后,老师说:“我们班有46位同学,可是只有45个数据。作研究,每个同学的数据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我们需要再仔细地来统计一次。”

于是,不仅是重新统计的这次,而是直至下课的每一次,始终都有46位同学在参加。

«       引发的思考:

正是对缺失的一个数据的高度关注,正是这一次的重新统计,折射出了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以这样的形式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体现着“教育无痕”,展示着“润物细无声”。

试想,如果老师吝啬这不该吝啬的二分钟,忽略这一个数据,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未参与统计的孩子是否会认为“活动与我无关,我可以只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他错失的岂止是二分钟的交流?更多的是求知、探索、追问的欲望,去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的机会。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个孩子可能是调皮大王,或是性格内向,抑或是学习后进生,他是否会认为“反正我是坏(笨)孩子,老师也懒得管我”?

那么,正如辛继湘博士所说:“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照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我们更应关注这一个数据,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关注这个细节可能带给孩子的心灵上的震动。

 

 

拓展评议

1、把握孩子原有缺陷,为生成数据精心预设

科学结论的推导有赖于数据支撑。数据的生成,需要我们精心预设:改变教学设计的单一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为教学留下生成的空间;身体力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寻求有效策略;精心设计有启迪作用的教具,利于孩子们活动的开展与思维的卷入;……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孩子们在获取数据方面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获取客观、准确、足够的数据。培养他们安静地研究、细致地观察,分清经验与观察事实,准确记录每一个信息和数据,不随意修改;培养他们不在观察测量数据中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不随意丢失资料,建立“每一个数据都很重要”的认识;培养他们重视测量(实验)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以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培养他们明确数据越充分、样本越大,与越多的事实相一致,越令人信服;培养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

2引导整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的结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结论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实验获得充分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获得理论上的证据。整理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数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同时考虑如何选择相关的证据及解释奇异数据。

如《磁铁的磁性》一课,孩子们从“磁铁中间部分能吸回形针的个数为0推导出“磁铁的中间部分没有磁性”时,老师应引导孩子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一种可能是的确没有磁性;还有一种可能是磁性较弱,不能吸起回形针。那么,如果换成大头针呢?换成比大头针再轻一些的东西(如1/2根、1/4根大头针)呢?换为足够轻的东西呢?引发孩子课后继续思考、尝试,从而纠正孩子们认为的“不能证明存在的即为不存在”的逻辑错误。

另外,孩子们还常犯以偏盖全(以一次观察实验数据中得出普遍性结果)、简单地将相关事件解释为因果关系等错误,需要我们在研究的交流反思阶段,交流过程和结果并重,以归纳法和演绎法为主,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设置问题,在质疑数据中激发学生思维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保证在40分钟内获得结论,老师们会精心设置情境,剔除与本课无关的研究内容。长期面对过于封闭的“纯净”问题展开学习活动的孩子们,面临真实的生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我们不妨让学生直面较开放的生活问题,并有意通过学具或设置问题产生富有启发意义的“错误”数据,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更广阔的空间。

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我们和空气》,测量、记录了一分钟的平静状态的呼吸次数后,他和学生商量:“一分钟的时间太长了,等会儿我们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只测半分钟,再把数字乘以2记下来,好吗?”孩子们没有异议。可测量后,孩子们抗议了:“老师,这样不行的。我的呼吸是越来越慢的,数半分钟再乘以2,这样不准的。”孩子们对于数据来源可靠性有了更周密的思考了,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培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0:42:20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3#

[原创文章]

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准确定位

           ——小学科学开展对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摘要:“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指明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而对照实验是重要途径之一,但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存在的问题、对照实验的地位两方面分析了研究的重要性,并从“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准确定位”三方面对如何开展对照实验教学活动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教学 

 

一、对照实验及其重要性

(一)何谓对照实验

人们为了探索研究对象某种性质是否存在或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设制实验者(组)和一个或多个对照者(组), 并做到两者除要研究内容外的其他条件一致或相仿,最后通过对产生的不同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这样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又称为对比实验、公平实验、变量控制法等。

(二)对照实验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对照实验在小学科学实验中举足轻重

实验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了解“未知世界”的主要方法。按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析因实验、对照实验、模拟试验。在小学三至六年级的科学教材中,对照实验教学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照实验是培养科学探究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
            
科学探究具有两个层面含义: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技能。“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侧重指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探究技能既包括观察、分类、测量、估算、推断、预测、交流等基础技能,又包括确认并控制变量、操作性定义、猜想与假设、实验、制表并作图、解释数据和建立模型、调研等综合技能。

对照实验需要观察、预测、确认并控制变量、操作性定义、猜想与假设、实验、解释数据等科学探究技能。因而,对照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来自课堂教学一线的困惑与问题

不止一次听到一线小学科学老师的困惑:“三四年级是对照实验,五年级还是强调对照实验。不同年级的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以前不是都强调过的吗,怎么还是不会?”

的确,在许多课堂的对照实验教学中,学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不明晰对照实验的实质,表现在一组实验中(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出现多个自变量;

不能较全面考虑控制变量,主要表现在设计方案时,没有考虑到控制一些在假设活动中已

提及的、可能会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实践操作与方案设计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不能采用合适、正确的实验材料,不能在动手过程中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

学生层面的问题折射出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A“急功近利”,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导致学生跳了又跳还是摘不到桃子。

B“停滞不前”,各年级对照实验教学的目标停滞不前,包括老师预设、学生实际达成。

C“自生自灭”,缺乏对学生的相应指导,仅凭借小组讨论及个别组的汇报交流,陷学生于低效、无序状态中。

 

、对照实验教学开展的有效举措

对照实验教学中师生层面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教师对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次要因素,关键在于教师未能对三至六年级的对照实验整体把握、形成教学目标的梯度,并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从而导致不能有效推进。在教学中采用以下举措,能收到好效果。

(一)整体把握对照实验编排脉胳,明晰教学发展方向
                

1、统计、分析,把握教排中对照实验编排规律

科学课非常重视活动间的结构,隶属于科学课活动的对照实验活动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明晰教学发展的方向。

列出三至六年级所有对照实验活动后(详见附件1:《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对照实验活动整理表》),可以分析得出这样的规律:对照实验活动的安排从整体上有着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多个维度:
                

*         需控制的变量从少到多

*         研究方式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研究实验中某种条件变化与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获得具体的数值,然后分析数值与实验条件的关系,寻找变化过程的某种规律。后者要求更精确。

*         活动要求从理解实质、设计方案到活动操作

  理解对照实验的实质,是指通过实例的分析,确认:要研究的条件不一样,其他的条件要全部一样。而方案设计要具体分析、尽可能全面地罗列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活动操作除需考虑如何采用什么方法、器材等进行实验外,还需在实践操作中严格执行以保证变量正确控制

*         对照方法从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到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指实验和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如三上《我的手》一课,在同一手指上粘和不粘胶带,研究手的灵巧是否与皮肤上的皱褶有关。

条件对照,指给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处理(对对照组不做或做另一条件的实验处理)。如三上《淀粉的踪迹》中的“淀粉消失了”,
        
不加唾液的淀粉糊就是空白对照。四下《萌发的种子》中研究子叶在蚕豆萌发过程中的作用,对4粒种子(含对照组)的子叶都进行处理。

相互对照,指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六上《让水凉得慢一些》中“研究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加保温材料的实验组与未加材料的对照组、用不同方法保温的实验组与实验组间的温度变化进行对照。

2以新出现的内容为重点,整体把握从易到难

如前述,对照实验的难易通过多维度因素产生影响,并非线性发展,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例下表中的几个活动,对照方法、自变量、研究方式等方面,ABC三个活动从难到易,但控制变量、活动要求等方面并非线性发展。

 

研究问题

A手的灵巧与皮肤上的皱褶有关吗(三上)

B颗粒大小能加快溶解吗(四上)

C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六上)

对照方法

自身对照

条件对照

相互对照

自变量

1

1

几组对照、每组1

控制变量

1

5

2

活动要求

实践操作

操作方案设计

实践操作

整体方案设计

实践操作

研究方式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对照方法

研究方式

自身对照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条件对照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相互对照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因而,教学中,我们要从整体角度把握难易程度。以新出现的内容为对照实验教学重点,通过多维度因素之间相互组合,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以对照方法、研究方式的相互联系以例(如右表),同为定性研究,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相对自身对照,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同为条件对照,定量研究较之定性研究并非“原地踏步”,研究方式应占据更重要的教学地位。

 

(二)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实际开展教学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者是因为对照实验活动具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轨迹;二者是因为学生的认识规律使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是沿着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生疏到熟练的顺序发展的。在对照实验教学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合理安排,达到教学最优化。

(1)     依托具体问题的解决,夯实对对照实验的理解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三至六年级学生能进行逻辑推理,但必须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对照实验教学的自始至终,都要以具体实例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具体问题的解决,在对独立的对照实验进行分析后,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在比较归纳中夯实对对照实验实质的理解:只有要研究的一个条件(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控制变量)全部相同或相似。如果实验结果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引起不同结果的原因。

2)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基础,确定、调整活动目标

   在整体把握对照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把总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每一个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活动目标。除了在教学前设计时预设弹性目标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实时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如《怎样加快溶解》活动二“温度会影响溶解快慢吗”的研究。如果学生已明确对照实验的实质,我们可目标定位为“尝试设计对照实验,师生分析、完善方案”;如果学生已尝试设计、师生共同完善,那么目标就可定位为“分小组尝试设计较完善的方案并实践操作”。同样,观察课堂的生成情况,如果发现学生尝试设计对照实验方案困难重重,那么目标就要即时调整为“师生再次设计较完善验方案并实践操作”。

3)利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实验器材调整实验难易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可分扶(教师指导为主)、半扶半放、放(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三种层次。教师引导学生对需控制的变量和实践操作中如何控制进行分析后再进入下一步研究,与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完成研究,前者的难度最小。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三种方式的灵活运用,调节对照实验的难易程度。

学生需要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可通过提供不同的实验器材来控制实验的难易程度。如“搅拌会影响溶解快慢吗”,给孩子不同形状的杯子、不同水温的水进行选择,与给孩子同一形状的杯子、同种水温的水相比,孩子需要考虑的控制变量更多,无疑前者的设计和操作活动难度会更大。

4)增设有趣的对照实验,促进综合运用和有效迁移 

对照实验因为存在着一些可变化的不同条件,可能会产生现象的差异。若组织能学以致用

的趣味性活动,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起到了迁移和巩固的作用。如《怎样溶解得快》,孩子们确认“温度高、搅拌、颗粒小,溶解得快”后,开展泡制洗衣水的竞赛游戏,给孩子们相同量的洗衣粉,不限制其他条件,以洗衣粉溶解速度确定优胜组。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笑中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

     当然,趣味性活动的设置,既要高于原有的学习内容,又要考虑到与原有研究情景的相似性。可先设置与原先学习情景相似的问题情景,研究内容之间保持一定的同一性,随着学生对设计实验的熟悉和巩固,可以逐渐演变成与原先的情景完全不同的新情景,最终达到学生能自行进行对照实验研究的目的。

(三)准确定位对照实验各环节的教学重点,有效推进

 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中完成的。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组成部分的对照实验,与其它的教学活动有共性又有其个性。在此,仅针对对照实验活动中的个性部分及教学中的难点、易忽视点谈论各环节如何准确定位、有效推进。

1、对现象的假说要表明变量间的关系

 科学假说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是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个推测性回答,假说之后必定有验证活动紧随其后。

在对照实验活动中,假说除了可检验性的特点外,因其揭示的是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普遍关系,要对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将呈现什么样的关系进行初步判断。它的表述一般包含自变量、应变量、控制变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或预测关系)。如,“水温高低会影响肥皂溶解的速度”和“水的温度越高,肥皂溶解得越快”两个假设相比,因后者的描述方式能揭示了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取样研究进而接受或拒绝这个假设,因而更为恰当。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提示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假设的描述:

l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l         做这个研究,要改变什么?

l         改变这个条件,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2、操作方案设计的指导要关注正确、具体

设计方案是对照实验实际操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尤其是在采用条件对照或相互对照方法的活动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操作方案是学生开展对照实验活动的重点。因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又成为了教学难点。

操作方案设计的指导可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正确:准确确定自变量,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分析需控制的变量,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变化现象是且只是由于自变量的不同而产生。

具体:设计的方案需具可操作性,不仅明确列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还要分析用什么材料、到什么方法改变自变量及控制变量,进而保证对照实验的可行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照实验教学的初期阶段,操作方案的设计切忌纸上谈兵,更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充实。

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和作出假设后,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问题帮助学生设计操作方案,为了描述便利,以《怎样加快溶解》中的例子加以辅助说明:

l         现在我们研究某一个因素,用什么方法改变这个因素?

例:现在我们要研究温度高是否溶解得快,用什么方法改变温度高低?
                

l         我们推测还有哪些变量也可能会影响某一现象的产生?

例:我们认为哪些条件会影响肥皂溶解的快慢?

l         这些变量要怎么样?不能改变的条件还有哪些(尽可能详细地列举)?

l         用什么方法使每个控制变量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保持一致?

例:怎么才能使两块肥皂受到的搅拌情况一样?

3、实际操作环节关注学生是否遵照操作方案

先看一位教师执教的四上《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教学实例:

研究记录表(从学生记录表中摘录)

实际操作活动情况

(教师现场观测到的小组活动)

问题

发声罐发出声音的大小与发声物材料有关吗?

假设

发声物越硬,发出的声音越大。

我们的做法

研究因素

一样

不一样

操作情况及正确性分析

罐体材料

 

一个铁罐(使用两次,装木块和塑料泡沫)

一个纸罐(使用一次,装铁)

×

罐体大小

 

一样大

发声物材料

 

铁块、木块、塑料泡沫块

发声物数量

 

均为1

发声物大小

 

一样大

摇晃方向

 

三个孩子分做三次实验,摇晃方向明一显不一致

×

摇晃力度

 

三个孩子分做三次实验

×

现象

铁块最响,木块第二响,塑料泡沫最轻

操作不正确,结果亦不科学。

结论

发声物越硬,发声罐发出的声音越大。

 

 

孩子们的实际操作错误,因为与结果的“吻合”,未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学生的质疑。

操作方案的设计只是孩子们对对照实验活动的一种预设,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加以落实。实际操作并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不同现象、不同结果,寻求结果与自变量间存在着的关系。这一切,都要基于收集的信息可靠。实际操作中,孩子们材料选择错误、操作方法错误,导致收集的信息不正确或不可靠,基于对现象变化信息推理得出的结论也就不科学了。

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绝非旁观者,都应关注材料员和实验员实际操作是否正确,是否根据设计好的正确方案进行:

1)不同阶段的关注内容和方式:操作前比对选择的材料是否正确,操作中设监督员观察是否正确改变自变量和控制了控制变量,操作后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补充。

2)关注方法:按照方案逐项分析是否吻合,确保没有偏离研究方案。

3)主体: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以合作小组成员为主。

4、落实交流过程和交流结果并重

 交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操作和思考公之于众,接受大家检验的过程。我们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对照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科学解释的习惯和能力。之所以强调交流过程和现象,是因为怀疑结论时,我们可反思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推理错误、实验设计、操作还是观察出错?在初步结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倾听、思考,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培养分对同一问题作不同研究、同一现象作不同解释的能力,还可从中获取新的研究内容。在此环节中,还要让学生明确:根据结果得出结论时,不能光看表面的现象,要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规律。

如上述的《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因为老师只重视了结果的交流,就无法发现隐藏于“正确结论”后面的错误过程、错误资料、错误推导了。再如,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怎样溶解得快》,有小组研究后汇报:“大块方糖溶解得快,小颗粒方糖溶解得慢。”课后了解到,原来是学生对如何判断溶解快慢的认识有错误。如果交流中重视了观察现象的交流,问一问“你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综前所述,对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与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现状的反差,让我们更加坚信作此研究的必要性。整体把握对照实验编排脉胳、明晰教学发展方向,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实际发展开展教学,准确定位对照实验各环节的教学重点、有效推进等措施的有效运用,给我们的对照实验教学以成就感。措施和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重视预设、抓住生成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

在反思研究过程中,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并将进一步寻求对策:“对照实验教学已关注不同班级学生的原有基础及其学习的潜在距离,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把小组差异、个体差异转换为教学资源,实现全体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郝京华主编,陈华彬,梁玲编著.小学科学教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郑金洲主编,丁念金编著.研究方法的新进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

快乐每一天
TOP
4#

[专著读后感]

此文为学习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听了老师的讲座《怎样上好科学课》以及自己工作实践所撰写。

用证据说话     

——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

 

 

摘要: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而且解释必须是基于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客观事实。因而,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极为重要,但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极为缺乏。本文针对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加以分析,从学科课程性质、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特征两方面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性,并从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养、在探究活动各阶段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培养两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   科学本质   证据意识    求证能力

 

 

一、并非杞人忧天

因为工作的需要和便利,有了很多听课的机会,有许多的片断至今难忘:

片断一:《导体和绝缘体》一课,老师让孩子们把各种物品连入电路检测器多次检测,根据小灯泡的亮灭情况判断此物品是否能通过电流。一个小组的检测记录表是这样填写的:

材料

预测

第一次检测

第二次检测

结论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铁片

 

 

 

 

 

 

 

 

……

……

 

 

……

 

 

……

 

 

……

 

 

在交流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提出疑议。

片断二:《淀粉的踪迹》一课,老师让每组学生观察一种不知名的白色粉末。我旁边小组的孩子们是这样描述的:白颜色的粉末,颗粒比较细,有点像淀粉,又好像面粉。在组长的提议下,小组同学一致同意用“不知名粉末”来汇报。交流时,前面汇报的小组都认为这粉末是淀粉。轮到这个组汇报了,组长站起来说的却是:“我们也认为这是淀粉。”孩子,你为什么不说“自己的话”?

片断三:《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把同一个马铃薯放在A盆水中是

浮的,放到B盆水中却沉了。孩子们一致认为:A盆中的是清水,B盆中的是盐水。接着,孩子们分组配制盐水,发现:放入盐水中的马铃薯真的浮起来了!于是,孩子们判定:“我猜对了,真的是盐水。”更可怕的是,老师说:“同学们真能干。”

……

这样的现象屡屡发生在我们的科学课堂里,不仅是平时的随堂听课,也包括精心准

备、多次试教、由素质较高的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每每望着充满期待走进教室、兴高采烈离开教室的孩子们,在许许多多不同的教室里,我如坐针毡: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太缺乏了。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重要性

(一)从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看其重要性

从自然(常识)课到科学课的转换,更换的不仅仅是名称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明确地提出了“培养科学素养”。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是这样描述的: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的4个核心因素为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
    2000
年和2001年的69月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现状调查小组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并不理想,合格率不到半数。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总体合格率为48.2%,较之国外公众略低;对科学精神的投射测试发现,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仅为27.4% ;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为34.9%。令人堪忧!

这样的现状,使得科学教育工作者们直接面临着这些问题:怎样培养孩子的科学素

养?学生们学习科学什么方法最有效?什么方法最能体现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含义?科学教育工作者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探索,形成共识:这就是——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来学科学。

科学家进行工作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科学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所以,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们正是在一个个科学典型的、有结构的、具有发展意义的探究活动中,在重演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方法原理是目前人类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科学研究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因为科学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它的解释是基于事实,是依据共同的步骤和规范获取事实证据,而且这个步骤是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至于别人可以重复研究。

小学生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虽然有着诸多不同,例如:问题来源不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不一,探究的计划性强弱不一,探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能力不一,探究的反思能力不一等,但是,他们的探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起源于或围绕一个对于探究者来说“新”的问题、情境或材料,进而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因而,以科学素养为培养目标、以科学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学科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获取事实证据的意识和求证能力。

 

 

(二)从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特征看其重要性

学科学,首先必须先明确科学是什么,换言之,要先明确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是什么?长期以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等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对这问题没有给出一致的回答。通过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等,人们对于现代科学的一些基本特征有很多的共识:科学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科学本身蕴含了人类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许多重要思想;科学本身蕴含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一套重要方法;科学本身体现了特有的价值观;科学是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随着科学对人类社会强大的改进作用,人们认识到科学蕴含的思想、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影响更大、更深远。

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中,把各界学者对科学本质的共识归纳为:

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有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像和创造力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具有其基本特征:目标的双重性,活动的过程性,方法的针对性,工具的有效性,证据的重要性,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结论的开放性。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启示我们:科学要基于事实来解释世界,它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我们的研究也应像科学家那样注意证据——注重观察实验、密切注意细节、努力鉴别、重复检证、依靠证据、运用逻辑推理、逐步排除不合理解释、不让推理的进展超越事实。

 

三、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是导致证据意识弱、求证能力差的原因:

原因之一,探究活动常常被事物最突出的特点所吸引,观察不够细致、全面,因而难以提供充足的证据。概念的建立往往依赖于自发探究中获得的经验。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探究中经常存在许多错误的推理过程。

原因之二,害怕因与群体不同而受到嘲笑,从众心理使其观念、行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所以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原因之三,学生在教师引领外的探究是自发的,因其原有基础的限制,探究能力是有限的,探究使用的过程和方法也较为粗糙。

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欠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向前发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孩子们学的活动的结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织者、引领者,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是关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科学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对它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科学教育的正确定位。”

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如何?基于证据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不容乐观的现实:

2000年和2001年的69月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现状调查小组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自然教师的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明显高于一般国民,但良莠不齐的现象也较为严重,甚至有24.3%的人不及格。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总体合格率为83.6%;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为63.7%;科学态度(反映其科学精神)令人担忧,其中一道测试题的合格率仅为26.1%
    

2003年,南京大学教育系的张红霞教授(科学新课程的构建者之一)对全国21个省市展开“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根据对1737个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如下观点:在事实性知识的掌握上,科学教师要大大超过普通人群,但只有两道题的平均正确率超过80%,科学知识的缺乏应该引起重视;而教师对科学方法的理解更为缺乏;在有关科学性质方面的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缺乏?

原因之一,我国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大环境是:“我国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像许多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一样,仍然停留在本位论阶段,集中讨论什么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地位;现在大概需要进入方法论阶段,即讨论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
     3
还未达到从科学性质的角度对从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的阶段。

原因之二,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师多为师范学校毕业,没有进行专业的科学教育学习,

更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完整的科学研究,也没能接受基于“科学认识、科学能力和科学观念”的培训。而许多研究已表明,教师对科学性质的认识程度,比其拥有科学知识的多少更直接影响教学水平。

原因之三,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在学校教育教学、家长对待各科教学的观念中发挥其不该有的作用,家长较关注的仍为语文、数学,担任科学课教学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为兼职教师,有的甚至认为“其他什么课都教不好的老师,让他去教科学常识吧”。4教师教学中注重的是科学知识传授和所谓的“师道尊严”。这样的师资状况,根本无法达到“科学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期望。

 

 

四、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中央教科所郁波老师在全国、浙江省的会议上,多次强调:“科学教育要立足于对科学的新理解”。的确,对于科学教师来讲,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不懂得“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
     5
是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
                               

作为科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呢?

必须对科学及本质、科学探究及基本特征、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科学课教学等概念作一番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家的成长等内容的学习,明确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初中、高中、大学科学知识的再充电,掌握较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 

从自己开始,基于事实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求证意识和能力。     

 

 

(二)在探究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培养

“有的放矢”、“对病下药”,我们的教学活动要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问题主要体现在哪里?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我们科学教育的欠缺,课堂教学中反映出学生证据意识较弱、求证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

²        学生证据意识较弱的主要表现:

对于假说的验证,满足于寻找到证据,而没有寻找更多证据的意识;

在所有的观察事实中,往往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随意丢失数据,缺乏“每一份资料都很重要”的认识;

会多次重复活动(如一个组内每人做一次实验),但缺乏对多次重复内涵的理解,体现在经常把一次活动的结果作为小组的最后结果进行交流。之所以多次重复,主要是为了体现小组内的“公平”,让每个组员都能动手玩一玩。

当多次验证结果产生矛盾时,往往以小组长的操作结果为标准。这与“讲究证据,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是不符合的。

²        学生求证能力较弱的主要体现:

不能安静的研究,细致的观察(包括自然状态下和实验状态下的);

不易分清想象、经验与观察事实;

对假说的验证,往往只从正面证实,没有反证;

运用观察事实解释事物间的联系时,存在逻辑推理上的错误,延伸证据所能支持的范围,建立错误的因果关系;

对于奇异数据或不合理数据,不能提出质疑。

 

 

对于学生在证据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就事论事地单独安排一些教学时间。因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结合培养。

一项完整的科学探究(包括科学家与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观察,提出问题,做出预测、猜测或假说,设计研究方案并开展工作以搜集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解释(解读数据)以验证假设,得出初步结论,考虑可能的其它解释及进出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将上述探究过程与结果以一定的方式陈述或表述出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及开展评价。它们之间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科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和解释已有世界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课堂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提出新问题,展开假说    进行验证  (观察实验)收集资料   

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

                    得出初步结论

 得出结论       交流过程和结果

 

 

如何结合科学探究活动各个阶段的教学进行培养呢?

1、在假说活动的展开中培养

研究中,我们面对的现象是多样的、多变的,如果仔细、细致地观察,我们可以获

取许多的信息。但,哪些是需要的事实证据,哪些是不相干的内容,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收集资料前明确需要收集什么资料。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重视假说的展开,能帮助学生在验证活动中收集到更多的有效证据。

科学假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猜想。它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是对

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个推测性回答,假说之后必定要有验证活动紧随其后。它包括有这样的特点:有一定的观察基础,有相关的实验或其他实证研究的工作紧随其后,是符合逻辑的。教学中,假说活动不能点到为止,不能停留在学生说出对结果的猜想,更需要学生说清“如果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说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假说。假说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的验证目的更明确,有意注意越持久,观察更细致,因而收集的资料更具针对性、更全面。               

如《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一课,教材是这样安排的:(1)通过观察沙和食盐在水

中的不同变化现象来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区别;(2)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现象进一步来明确“溶解”和“不溶解”的特征区别;(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现象来进一步确认“溶解”的本质,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教学第二环节时,因为两位老师对假说活动展开的情况不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师A的教学:

师:把面粉放在水中,它会溶解吗?

生:(有的认为会,有的认为不会)

生实验(三分钟):把面粉放在水中,观察现象;用筷子搅拌,观察现象。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一开始浮在水面,后面沉下去了。

生:搅拌后,水变混了。

生:四个杯子里的水不一样透明,干净的水最透明,盐水排第二,沙子水和面粉水都是混的。

生:一开始面粉变大了,后面沉下来了。

生:我有新发现,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断掉一样。

生:杯子后面有亮的光影。

……

老师B是这样安排的:

师:面粉放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呢?怎么证明自己的想法?

生:把面粉放到水中,看它是像沙子还是像盐(的情况)。

师:出现什么情况才能说明它是溶解或是不溶解呢?

生:看它是不是慢慢变小,看它搅拌后还有没有。没有了,说明它溶解了。

生:看看它是不是沉在水底的。

生:有可能是浮在水面上。

师:你们的意思是,看水里是不是有些地方有面粉颗粒,有些地方却没有?

生:嗯。

生实验(三分钟):把面粉放在水中,观察现象;用筷子搅拌,观察现象。

师:你们认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你看,杯底没有面粉了,杯子里的水变白了。

生:开始时,面粉是沉在水底的,用筷子一搅拌,面粉变没了。杯子里的水全变白了,而且差不多白。

生:不同意,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把杯子拿起来对着光照)还是可以看到它是一颗颗的。

生:我们也认为是不溶解,(演示)把杯子斜过来,杯子(内壁)上有一层面粉,它被水冲过来,粘住了。

生:新发现,现在杯子底上又有一些面粉了。

 

 

从孩子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假说活动的展开,使孩子明确从哪方面寻找证据验

证自己的想法,在回答“你是怎么想的”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疏理后续观察实验活动的重点。因而,他们的观察活动是基于前一活动中建立的溶解概念上,更注重从溶解本质的角度进行,通过是不是沉在水底(有没有均匀分布)、是不是变“没”了的重点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开始时“均匀分布”后来却有沉淀、颗粒很小却还看观察到的矛盾现象,使他们的认知又产生了冲突,引发了后续的用过滤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溶解的活动。

2、在验证活动中重点培养

在探究过程中,小学生最爱做、最适合做的就是“观察实验获取资料”这一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在感性的研究中进行理性的思考,使他们明确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懂得什么是可靠的数据资料,怎么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数据。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1)明确科学需要实证

近代科学的性质告诉我们:最终的科学结论的得出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推理,而要用实验来证明,即所谓实证。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老师们经常会进行这样的谈话:“对于这个问题(现象),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仅仅是我们的推测,还应该怎么办?”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实证意识的培养简单地等同于口号式的问答上,要切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实证的重要性。而且,整个科学探究过程都应注意这一点,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下面这位老师执教的《淀粉的踪迹》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老师出示一盆食物:“它们含有淀粉吗?”学生对其中的梨、马铃薯产生了异议。老师接着问:“打算怎么证明?”学生说:“把碘酒滴到食物上,如果变成了紫黑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如果不变色,说明没有含淀粉。”

学生实验后的交流中,对其他食物含淀粉情况没有疑议(包括假说时有疑议的马铃薯)。对于梨是否含有淀粉,又产生了不同的见解:

1汇报:我们认为馒头、年糕、马铃薯含有淀粉,梨、青菜不含淀粉。

2反对:我们认为梨也有淀粉,它也变成紫黑色了。

师(观察确认后):他们的发现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生:你们一定看错了,少数服从多数,梨里面肯定没有含淀粉。

2(举起变色的梨):你才看错呢!你看!

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可能做实验时出错了!

师:可能哪里出错呢?

(各组在议论出错的原因。)

生:我建议他们重做一次。

师(对组2):你们接受吗?

2(拿了一片梨重新做了一遍实验):这回没变色,是我们错了。可是第一次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呀?

生:我还是很纳闷,两次实验做法一样,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师(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寻求原因)

生:肯定是他们组的那片梨有问题。

2一生(兴奋地叫起来):我明白了,观察好淀粉后,我把弄过淀粉的几根牙签插在了梨上,做实验时又拔了下来。牙签上粘有淀粉,你看,现在还有呢!

(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围了过来)

 

 

对问题的假说,引导着孩子明确往什么方向收集证据。第一次的疑议,孩子们通过

实验加以解决;第二次的争议,孩子们还是通过实验获到共识;第三次出现的新问题,孩子们又是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牙签上粘有淀粉)得以解决。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实证的重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得到了要小心实验、尊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熏陶: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这一组起先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成功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生:以后,如界实验失败了,我也不怕。我会找原因,然后重新做。

生:我明白了做科学实验时,必须非常小心。用过的东西决不能乱放,不然实验就会失败了。

生:我觉得他们非常勇敢。其实我的手上沾了一点淀粉,做实验时,梨的颜色也有一点点变紫,大家都说没变色,我想肯定是我错了,也就不敢说了。

 

 

2)有寻求更多证据的意识

对于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的解释,因为人类的认识和仪器精密度的局限,科学家一般将下述情况看作是真实可靠的:即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看来可能性最大的事态,或者与更多的事实或更令人信服的事实相一致的事态。培养学生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寻求更多证据,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多种方式均能证明同一个观点,同一个研究(实验)观察到的很多事实都证明同一个观点,多人或多次的检测结果都是一样。在此,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如面粉在水中到底是否溶解,当感官观察不能加以判断时,教师会建议孩子们采

用过滤的方法。观察到什么事实能说明面粉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呢?与沙水混合物、盐水的过滤结果比较,观察到过滤面粉水的滤纸上像过滤沙水混合物一样有物质遗留,这仅仅是一个证据,不足以说明过滤纸的确把面粉和水完全分离开了。引导学生观察过滤后的液体是否变为无色,是否没有颗料状悬浮物和沉淀物。③在过滤后的液体看起来无色、清澈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往过滤后液体中滴碘酒,观察它是否变成蓝黑色。在多种方式获得的证据支持下,学生得出面粉不能溶解于水的结论。同样,高锰酸钾在水中是否溶解,孩子们应从颗粒变化情况、颗粒在水中的分布情况、有无沉淀、过滤后过滤纸上是否留有物质、过滤后的液体是否为无色等方面收集证据。

除了正面验证的方式,我们还应该引入反证方式来培养学生寻求更多证据意识。

反证法的逻辑是:先假设想证明的理论是假的,而后根据这个假设进行推导,如果推导的结论与已知的公理或证明了的理论相悖,于是得出原理论为真。如《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孩子们通过观察发声的橡皮筋、鼓皮、尺子的状态,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那么,“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还会有声音吗?”如果还是有声音,说明原结论是假的;如果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说明原结论是真的。孩子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不让物体振动,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进而从另一个角度收集证据,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再如,在杯子底部塞一张纸,把杯子竖直倒扣到水中,纸不会湿,是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那么,“把杯子里的空气赶走,纸会不会湿(水能不能进入杯中)?”如果纸湿了,说明原结论是假的。孩子们用倾斜杯子、吸管吸杯中的空气、在杯子上戳洞等尝试,证实了把空气赶走后,水就能进入杯中,进而证实了空气能占据空间。有的孩子甚至发现:如果洞戳在杯壁上,只能赶掉一部分空气,只有一部分水能够进入杯子,更深一层次地证明了“空气能占据空间”。

培养在一次研究(实验)中尽可能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很多的方法。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孩子们会这样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先把岩石放在火上烤,再把岩石放到水中冷却,多次反复。观察到什么现象能说明岩石改变模样了呢?教学时不能满足于学生说出“岩石上有裂缝了”,还应该追问:“还有什么现象也能说明岩石改变模样了?”引导孩子们去寻找:水里留有岩石粉末了;变脆了,可以用手掰下一小块了;……

科学研究讲究可重复性,我们的研究也需要多次重复,在多人或多次的重复中寻找证据检测原结论是否正确,再次证实原结论正确或推翻原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多组多次研究同一内容——如:“磁铁相互作用”的研究、“导体和绝缘体检测”的研究、“水受热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等;

多组一次研究同一内容——如:“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是否有关”的研究、“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电池串联(并联)使用特点”的研究等;

自由选择内容研究——如“怎样溶解得快”的研究、“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霉菌生长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等。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研究时,会出现一个内容只有12个小组各进行了一次研究的情况,虽然他们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也不能以规律性的结论出现。如《摆的研究》一课中,一个小组汇报:“我们认为摆线长的慢。摆线长的10秒钟摆了13.5次,摆线短的18次。和我们的推测一致。”老师问:“还有别的小组研究这个内容吗?”在得到没有其他小组研究的信息后,老师又说:“一个小组的一次研究,还不能肯定。”这位老师就做了正确的处理。
    

3)确保使用工具测定的信息可靠

科学知识之所以是可变的,具有相对真理性,一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界漫长的认识过程,二是科学研究仪器精密程度的局限性。小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等获取客观事实,观测工具的可靠性和学生运用工具的技能技巧,直接影响着观测结果及其分析。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同一节课,同样测量一杯自来水,测得的温度不一样;检验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时,一个标准钩码,测出来的数据有大有小;用指南针测教室方位,方位截然相反;……

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养成在测量前先检测工具可靠性的习惯,可以通过设置“故障”或“陷井”的方式进行。如四上《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大部分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用拳头紧握几个电线,露出电线的两端,请学生判断哪两端是相通的。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一个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供其进行检测。虽然在《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学习了一种科学的检测方法(工具自测、重复检测被测物),但到这一课,学生不能按照工具自测、重复检测被测物的方法进行检测。有一位老师却是这样教学的:出示左端一个接线头、右端三个接线头的电线装置,告诉学生左端的接线头只跟右端的一根连通。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没装电池),检测结果是:三条线路都不会亮!全班学生恍然大悟:检测器没有自测,极可能是问题检测器。在通过自测证实检测器有问题后,老师重新提供给学生一个检测器,学生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找到了连通的线路。科学的检测方法在笑声中得到了强化,检测工具是否可靠的重要性也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在后续的“检测4接线头的接线盒里面是怎么连接”的活动中,学生都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了。

再如,我们都知道:磁铁的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但教学磁铁相互作用时,我们会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学生发现磁铁上标着N极的一端与另一块磁铁的N相吸,而NS靠近却相斥;有时发现NS相吸,NN也相吸。怎么回事?实验室中错误地存放磁铁,使磁铁的磁性消失或减退了。有的“磁铁”消磁后,又受到强磁性磁铁的磁化作用,再次带上了磁性,只不过真正的磁极与标示的磁极相反。用这样的“磁铁”做实验,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对于这一环节,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在研究磁铁相互作用时,先提供给学生一些真正磁极与标示符合的磁铁进行研究。在孩子们得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后,老师出示一块标有NS标示、失去磁性的磁铁(不让学生知道它失去了磁性),问:“把它的这端(N)与这块磁铁(刚才实验的磁铁)的N极相互靠近,会怎么样?”学生:“同极相斥。”老师把两块磁铁靠近,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它们是相吸的。他们开始思考原因并验证自己的设想:原来它根本没有磁性。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了:不能根据磁铁上的颜色、字母标示判断南北极。人们在磁铁上做标示,仅仅是为了便于识别,而且不同的磁铁,它的颜色标示也会不同。在后续的《指南针》学习中,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指南针使用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用指南针的第一步应该是确认指南针是不是能正常使用。

此外,学生应学会熟练运用简单的观测工具,如卷尺、温度计、钟表、放大镜、弹簧秤、显微镜等。

4)提高获取更多事实信息的能力

要掌握事实性的证据,必须通过观察。当然,这里的观察包括纯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感官观察,包括定性的观察和定量的观察(测量),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实验)。因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很重要。

科学研究讲究客观性和准确性。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客观地观察、准确地记录,不胡编乱造,不把经验与观察事实混淆,不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不把人家说的当成自己的观察事实,记录每一个信息和数据,不随意修改。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计划性,使观察目的性更明确;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有序性,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不易遗漏信息;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观察不浮于表面,进行理性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多角度收集信息。

5)会整理数据、正确推理

整理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证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同时考虑如何选择相关的证据及解释奇异数据。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以偏盖全,以一次观察实验中得出普遍性结果。如《怎样溶得快》一课,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某一因素(搅拌、用热水、碾碎)是否能加快溶解。有的小组学生在做了一次实验后,就向大家汇报:“我们认为用热水能加快溶解。”

简单地将相关事件解释为因果关系。如,研究压缩空气时,我们会这样实验:先用投射器中抽取一部分空气,再用橡皮堵住针眼,向下压活塞。发现针筒中空气的体积变小了,就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结论。

认为不能证明存在的即为不存在。如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大小时,发现磁铁的中间部分吸起的大头针个数为0,得出“磁铁中间没有磁性”。

……

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指通过足够多次数的重复观察,并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然后将这一有限次数的观察结果推论到无穷多次或今后任何一次的观察结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这是最常用的。由于有限次的观察不能代表无穷多次观察,而进行无穷多次的重复观察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因而很容易犯错误。我们要指导学生明确:越多次的观察并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说服力越强,至少要进行三次(或三人次)观测才能下结论。

演绎法是从一般不证自明的公理或理论出发,推导出一个具体的知识、预见一个具体的事实或现象。要让学生明确: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取决于大前提是否正确。

整理数据、正确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较多地是在交流反思环节进行培养。

3、在交流反思中继续培养

 交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操作及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大家检验的过程。我们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解释的习惯和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过程的表达和交流,是因为如果对结论有怀疑,我们可以反思哪个环节是了问题,要么是推理错误,要么是观察错误。之所以注重初步结论及其证据的交流,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倾听、思考,可以获得更多的证据,可以培养分析、思考对同一现象作不同解释的能力,可以从中获取新的研究内容。

 如执教《怎样溶得快》时,老师为孩子们提供的研究材料是方糖。在分项目选择研究后,有一个小组汇报:“大块方糖溶解得快,小颗粒方糖解得慢。”老师请这组学生重做后,他们还是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课后,我问学生:“你是如何判断的?”学生说:“大方糖一放到热水中,就塌下来,变成一颗颗了。小颗的方糖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学生对如何判断溶解快慢的认识有错误,导致他们对现象的解释是错误的。如果在交流中注重了证据的交流,问一问“你们的证据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再如,有位老师执教《被压缩的空气》时,让孩子们压缩10毫升的空气并且把压缩后的空气体积数据填到大黑板的表格上。48个孩子总共有15种情况(从1——4毫升不等)。老师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数据呢?”孩子们推测:“力气有大小。”“有同学可能怕痛,没有用力压活塞。”“橡皮没堵紧,可能漏气了。我们刚才做压缩水的实验的时候,水就漏出来了。”老师接着问:“刚才的实验,能不能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学生说:“不能,如果漏气了,肯定就不准了。”“那,有什么办法能确保不漏气?”孩子们想出了放在水中做实验的好办法,并在实验后修改了数据,在确保不漏气的情况下证明了空气的确可以被压缩。

又如,通过在磁铁的各个部分挂回形针,孩子们发现:磁铁中间部分能吸大头针的个数为0。在交流中,有孩子认为这说明了磁铁的中间部分没有磁性。老师引导孩子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一种可能是的确没有磁性;还有一种可能是磁性较弱,不能吸起大头针。那么,如果把大头针换成轻一些的东西呢?换为足够轻的东西呢?引发了孩子课后的思考。

有一位老师上《我们和空气》时,孩子们在交流平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的呼吸次数时,就发现了一些可疑数据:如平静时呼吸15次,运动后的呼吸次数仅为22;运动后的呼吸次数为67(教师故意设计的陷井,让孩子们测量半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用乘以2的方式计算)。在分析数据时,孩子们还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胖的同学的呼吸次数是不是真的多一些?并且准备在全校展开调查,结论的表述为“某某学校调查表明”。

 

 

张红霞老师认为:“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础的观

察环节上,即收集资料环节上,让孩子们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懂得什么是可靠的数据资料,怎么进行观察才能获得客观的、可靠的数据资料。”

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欠缺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忧心忡忡。要体现科学课程的宗旨,要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现状,在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在重视预设、抓住生成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

任重而道远!

 

 

注释:

      引自《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第65

      2000年和2001年,浙江省采用自编教材《常识》,其他地方为《自然》

③⑤引自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第99页和第30

④ “其他什么课都教不好的老师,让他去教科学吧”,是基于事实的发言。这样的现象虽然没有在大多数地区存在,但这样的现象的确在我区一部分农村小学和城区小学存在。

 

 

参考文献:(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0:46:04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5#

[教学实录]

    前言:换了工作岗位后,没太多时间自己上课了。所以,能贴的只有指导过的课了。 

 

 

《下雨了》(教学预设和实录片断)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  吴晓
                                
吴延丽

 教材分析

       

   “下雨了,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今天下了多少雨?”,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或让孩子进行质疑,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会是非常有价值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孩子们可能从这二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疑惑:A用多大的直筒玻璃杯?杯子大小不一样,收集到的雨水是不一样的,它们的水位也是不一样的。B没有直筒玻璃杯,用别的杯子可以吗?C玻璃杯底有凹凸,量杯中雨水的深度就不准确了。

教学预设:
                    

1)以“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云还能预示雨的到来。”引入雨的研究。

2)学生列举他们日常生活中所知的雨:雨加雪、雷阵雨、阵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在描述过程中,明确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是根据雨量的多少区分的不同等级。

3)教师进行“人工降雨”:“我现在模拟的是自然界的雨。你有办法知道下了多少雨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意识到:把所有雨水收集起来是最精确的方法,但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4)教师适时引出雨量筒,并简介如何使用雨量筒测量降水量。

5)学生或老师质疑:“如果雨量筒大小不一样,收集到的雨水是不一样多的,那不是不准确了吗?”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把二个口径不同大小的直筒杯并排放在平地上,手持洒水壶从高度“降雨”(“雨水”均匀洒落,并使两个杯子的杯口都在“雨水”的范围内),比较两个直筒杯中雨量的异同。通过分析,发现到同一场雨,不同的雨量器收集的雨水总量不同,但杯中雨水的高度相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雨量等级是以收集的雨水高度为标准进行计量。

6)小组讨论:没有专用的雨量器,我们如何测量降雨量?

7)交流、辨析:

A
        
简单雨量器的要求:直筒——精确测量,透明——便于测量杯中雨水的深度,底部较重——放得稳。其中,对于需用直筒的辨析,如有需要,也可以通过实验达到共识:把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并排放在平地上,手持洒水壶从高度“降雨”(“雨水”均匀洒落,并使两个杯子的杯口都在“雨水”的范围内),比较两个杯中雨水深度的不同。

B
        
观测地点的要求:没有遮挡的空地——不影响收集雨水。

C、测量:可以用各种方法,但要尽可能避免误差并且方便。(孩子们可能会想到:用直尺去量,但要注意直尺底部有一段没有刻度;在杯子的一侧做刻度记号;玻璃杯底有凹凸,难量,可以在实际测量前先装入一定量的水(做好记号);……

8)小组活动:到室外收集雨水或模拟下雨,测量降水的多少。

9)引入雨量等级表,学生根据等级表判断自已小组所研究的雨的雨量等级。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只收集了几分钟的雨量,怎样表述比较合适?
                

教学实录:

师: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云还能预示雨的到来。你们知道哪些雨?

众生列举:雨加雪、暴雨、中雨和小雨、阵雨、雷阵雨、毛毛雨、……

师:什么样的雨是阵雨?和雷阵雨有什么区别呢?

生:阵雨就是下一阵停一阵的,雨一阵阵下的。雷阵雨就是一阵阵的下雨,同时还有打雷的。

师:雨加雪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边下雨一边下雪。

师:那大雨、小雨和中雨你们是怎么区分的呢?

生:小雨就是很小很小的雨?

生:那大雨就是很大很大的雨吗?

(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回答问题的同学也笑了。)

师:谁知道平时天气预报中预报的小雨、中雨和大雨是怎么区分的?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一生突然说:是按降下来雨的多少来区分的。

师:对,大雨、中雨、小雨是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区分的雨的不同等级。

教师模拟自然界的降雨:我模拟的是自然界的降雨,你有办法知道降了多少雨吗?

生:用个东西把雨收集起来就知道了。

生(反驳):但很多的地方都在下雨啊,你没有那么大的东西收集雨啊。

生:是啊,而且你的雨水要是满出来了怎么办?

生:……(挠挠头,无言以对)

(学生对这个问题开始争论,他们已经意识到,把所有的雨水全部收集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师:把所有的雨水全部收集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用一种专门的工具来收集雨水。(教师出示雨量筒的图片并简单介绍雨量筒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师:我们这里没有雨量筒,可以怎么办?

生:用杯子。

师:我这里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你觉得应该用哪个来测量?

生:虽然杯子不一样大,但是把雨水的总量除以总的面积就一样了。

师:(因为四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还是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把直观的现象呈现在孩子面前)真的吗?我们来试一试。

(教师演示下雨了,并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去收集雨水。收集后,孩子们发现两个杯子虽然大小不一样,收集的雨水的总量不一样,但是两个杯子中雨水的高度是一样的。)

师: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两个杯子的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口子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口子大的收集的水就多,而口子小的收集的水就少,但他们收集的水的高度却是一样的。

师:你们知道吗?平时雨量的等级就是以雨量筒24小时收集的雨水高度为标准进行判断的。气象台还制定了《雨量等级表》呢。

 (学生看《雨量等级表》)

师:那如果要你们自己来测量降雨量?该怎么办?

生:要把雨量筒放到降雨的地方。

师:我们没有雨量筒,怎么办?

生:可以用杯子。

师:对杯子有什么要求吗?

生:要是透明的。(教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因为只有透明的才能看的见雨水的多少,才能进行测量。

生:还要是比较重的,因为这样才不会被吹倒。

生:要比较规则的,因为这样比较好测量。

生:……

师:测量的工具有了,那测量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也是需要注意的吗?

生:必须要把雨量筒放在没有树的地方,要不被雷击到了。

生:要放在空地上,这样才能收集到比较多的雨水。

师:这样雨水才不会被挡住,我们收集到的雨水高度符合实际情况。

生: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尺子的底部有一段多出来的,所以要放到桌边一点测量。但是也不能放出来的太多,避免把雨量筒的水倒翻。

生:……

师:现在如果让你模拟下雨并判断降了多少雨,你会吗?

生:会。

(学生小组活动,到教室外面模拟下雨和收集雨水、测量降水量。)

师:能告诉大家,你们小组收集了多少雨水、“下”的是什么雨吗?

生:我们收集了11毫升雨水,下的是中雨。

生:是11毫米吧。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对,是11毫米

师:对这个小组的发言,你们还有意见或建议吗?

生:我们刚才没有测量24小时,那怎么算?

师:没有测24小时,收集到11毫米的雨水,能肯定是中雨吗?为什么?

生:不能,如果它再继续下呢,说不定会下到200毫米呢!

师:那么,我们怎么描述这场雨比较好?用至少是中雨,可以吗?

生:可以。

  (交流活动继续进行)

快乐每一天
TOP
6#

[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执教: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付盈

               指导: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吴利坚

一、典故引入

一、典故引入


                

                

                
(教学实录)

           执教: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付盈

               指导: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吴利坚

一、典故引入

老师讲述《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故事。通过故事得出了“风”在这场战役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结论,从而引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风”。(板书课题:风)

师:风是什么样子的,什么现象告诉我们起风了?

生:脸上有凉丝丝、痒兮兮的感觉。

生:落叶被风吹,飘落下来了。

生:红旗在飘的时候。

生: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生:女孩子的长头发被风吹了会飘起来。

生:红领巾会飘动。

生:风筝飞上了天。

生:树叶会飘起来。

师:你们真会观察。在《赤壁之战》风吹火船攻向曹营,当时任何方向来的风都可以吗?

生:不行,就象“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样,风如果没有方向是不行的,如果这里来阵风、那里来阵风会把火船吹来吹去,乱吹就不行了。

师:是呀,乱吹的风无法让火船正中目标,你刚才说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其实就来源于这个故事。事实上,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就是预测到会起东南风,推动火船迅速冲向对岸的曹营,才取得了胜利。如果你是诸葛亮,你怎么来观测风的方向呢?

生:拿个塑料袋看看它往哪个方向飘。

生:看蜡烛的火苗飘动的方向。

生:可以看水,水有波纹就说明有风,看水的波纹的方向,就可以知道风的方向。

生:在草地上拔一根草,看草往哪边弯,风就往哪边吹。

生:可以把手摊开,四个方向转一下,看看风往哪边吹过来手会比较凉。

生:点根香,看看烟往哪边飘。

生:我可以用羽毛来观测。

师:那就请你上来演示一下。可是观测风要有风啊,教室里没有风怎么办啊?

生:可以用嘴巴吹。

生:可以用电扇。

师:行,我们就用电扇来制造风。

(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把羽毛放在电扇前,电扇开启,羽毛随风往一边倒了过去。)

学生一边比划一边解释:说明风是往这边的。

师:哦,现在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

生:南风。

师:你为什么判断它是南风呢?

生:这根羽毛是倾向南方的,所以我认为是南风。

师(询问全班同学):羽毛是倾向南方的,那么风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我认为是北风,因为风是从北方吹来的。

师:出现了两种意见,有的认为风是从北方吹来的所以是北风,有的认为羽毛是飘向南方的所以是南风。你们认为呢?

(学生意见不一,脸上都带有疑问。)

师:我们在记录风向的时候是这样定义的,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板书)。根据这样的定义,你认为现在刮的是什么风呢?

生众口:北风。

师:那么,风向和羽毛飘动的方向是什么关系?

生:羽毛飘动的方向与风向是相反的。

二、观测风向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用各种各样的物品来观测风向。这些设想能否实现呢,请你们自己制造不同方向的风,然后用一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老师提供实验材料:塑料袋、小铁夹、丝线、泡沫、羽毛毽子、丝巾、指南针、 纸巾等,请学生自由选取并记录在风向观测表中。学生分组实验。)

师:请各个小组派个代表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用一个夹子夹住丝巾一角,我吹的是西风,丝巾却往东边飘动的,丝巾飘动的方向和风吹的方向是相反的。

师:你能把现象和结论表达得很清楚,真棒!其他组来试试好吗?希望你们和她一样回答。

生(上台演示,用嘴吹动一块用丝线绑着的泡沫板):我吹的是南风,因为我是从南往北吹的,泡沫板是往北飘的。泡沫板飘动的方向和风吹的方向是相反的。

(一个小组两名女生上台合作演示,一位同学手拿一根羽毛,另一位同学双手拿住丝巾两角不停转动。丝巾卷了起来,生哄堂大笑。老师请她们阐述观点。)

生:我们吹的也是南风,丝巾在卷的时候会产生风,因为羽毛有一点往北飘动。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丝巾卷动只能产生很少的风,而且有点侧漏。

(老师又按照刚才同学的方法,演示了丝巾产生风的过程。)

师:你们认为这样产生的风,风的方向稳定吗?

生:会改变。

生:是旋风。

师:事实上,在自然界中风的方向也经常会改变。那么我们在观测风的时候怎样确定风向呢?(学生觉得难以回答)

师:在课后观察时要注意,当风不是很稳定的时候,那就需要我们持续的观测,起码要两分钟以上,根据两分钟内物体往哪个方向飘动的次数最多来确定风向。

(学生听得很认真,老师走到黑板前,指着刚才学生上台演示时自己记录的板书:丝巾、泡沫、羽毛 风吹来的方向)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物体飘动的方向和风吹来的方向是相反的。(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如果我们平时观测风,先看飘动的方向然后再判断风的方向,好像有些麻烦,有没有一种专门的仪器让我们一看就确定风向呢?

生:测风仪,我在网上查过,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师:我带来了学校气象站的风向标。现在就来观察一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老师把风向标放在了电扇前,打开电扇)
                

生:风吹来的时候,这个箭头会转动,然后指向风。

生:风吹来的时候,这个箭头会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尾巴就是物体飘动的方向。

师:是的,使用风向标来观测风向,只要直接观察它的箭头指向就可以了。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板书)。

师:平时电视或报纸上的天气预报,风向是用什么符号来记录的?

(学生众口不一)

师:事实上,它有专门的符号来表示。

(老师板书北风的符号:箭头朝南,一边画一边解释。)

师:吹北风的时候,风是由北往南吹的,我们的箭头就往南画。考考大家,东风的符号怎么表示?(请学生上台画东风的符号。学生画了一个朝西的箭头。)

师:刚才你们的风向观测表上都是用文字来表示风向的,现在能用相应的风向符号来记录吗?(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在记录表上认真标注符号)

 

三、风力的大小

师:同学们都学会了用符号记录风向,现在再观察这个风向标,你还能发现什么?(教师打开风扇并调整风扇的风力。)

生:这块板在有风的时候会飘动起来。

生:说明风吹来的时候是有力量的。

生:风小了这块板抬起来的幅度越小,风大了它抬起的幅度越大。

师:你们通过这块风板的变化,认为风是有力量的,而且还认为风的大小不同。有办法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吗?

生:研究。

师:老师提供一样东西来配合你们的研究。(教师展示自制风力测试板:一块带有刻度的板,板上固定着一个铝箔球。)

师:这是一块很有趣的板,能制造不同力量的风来吹动这个小铝箔球吗?仔细观察小铝箔球的运动位置,并思考这样的现象能够验证你的想法吗?

(各小组进行实验,气氛很热烈。)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生:我发现不同人的力气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吹,使得小铝球到达的刻度也是不一样的。

生:同一个人吹的时候,到达的刻度也不一样。因为他有时候是轻吹,有时候是重吹,重吹比轻吹的时候小球要远。

师:轻吹制造出了比较小的风,重吹制造了比较大的风。

生:就向电风扇一样,有一档、两挡、三档,力量不一样转动的也不一样,转动的也不一样。我们吹的大一点,就会很有力量,小球也会飞得很远。我们吹的力量小一点的话,小球就只能到刻度的12之间。

师:是呀,我们已经亲身体验到吹出的风的力量不同,小球到达的位置也不同。这也验证了对风板运动的推测。那么在自然界中,是否也感受到风力有大小这样的现象呢?

生:就拿我们女孩子的头发来说吧,如果风很大很大,我们满脸都是头发,要是风很小,发梢动的幅度只有一点点。

生:有一次我去上兴趣班,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到身后有一阵风,后来一下子风很大了,我站在那里,风也会把我吹得往前走。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生活中,人们就是根据一些不同的现象来给风力划分等级并编了一首有趣的歌谣,让我们把书打开一起来看看。

(学生一起读风力等级歌谣。)

师:你能根据歌谣来判断书本上这四幅图画中的风都是几级风力呢?

生:第一幅是零级,第二幅是三级。

生:第二幅应该是四级
            

师:究竟是三级还是四极?

生:都有。

师:那就是“至少是三级以上的风”,你觉得这样说有道理吗?

生:歌谣告诉我们,三级叶动红旗展。画中柳条动了,叶子也肯定动了,红旗也鼓鼓的好象展开了一样。

生:因为歌谣说四级枝摇飞纸屑,这树的枝条动了,所以这里风力已经到四级。

生:不要说是三级的时候叶动红旗展,十二级的时候肯定也会这样的。

师: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风力,不能只看一种物体的变化,而要观察多个物体的变化才能准确的来判断风力。那么接下来的两幅,你们该怎么判断呢?

生:这个撑伞的人的图画,至少是六级以上的风。

生:最后一幅图,至少是九级以上的风。

生:不对,至少是十级,因为拔树又倒屋了。

师:自然界的风力越大破坏力就越大,能否利用强大的风力来为人类做点事情呢? 

生:可以在田野上造一些电扇,利用风力来发电。

师:是电扇吗?

生:不是。

生:我知道两种,一种是发电的风车,在田野或者一些风大的地方制造风车,下面连着发电机。还有一种风车,是风吹动风车带动水然后流到田野去。

生:还可以在水边造一个水车,水车被风吹起来,也可以发电。

师:刚才大家都讲到了风车,老师也做了一个小风车。

(老师出示一个小风车,风车中心有根吸管,吸管上有根线,线上吊着一个扣子。)

师:风车真有那么大的力量吗?请一位同学来吹吹看,能发现什么?

(请学生上来吹风车,风车转动,绳子卷起来,学生很兴奋。)

    生:风车转,绳子卷起来了。

生:风吹动了小风车,带动了中心的轴旋转把绳子给提了起来。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风,很有趣吧。那么课后你会继续去观测风向和风力吗?

生众口:会。

   师:好,准备继续研究的同学,请到我这里来领取风力和风向的观测表。下课。
快乐每一天
TOP
7#

[教学后稿]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的录像课拍摄稿,拍摄时间为10月。

《花、果实和种子》教学设计

           执教: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傅盈

                           指导: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过程:花的雄蕊产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过程与方法: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推测其构造与繁殖后代的联系。经历推想胚珠受精后生成的果实和种子成长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

【材料准备】

教师需要的材料: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录像,百合、葱兰、洋桔梗三种花。
                

学生需要的材料:每组百合、葱兰、洋桔梗三种花的雄蕊、雌蕊实物标本,扁豆各生长时期果实,放大镜,镊子,观察记录纸各一份。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导语、活动

学生活动

形成探究问题

1、  1、同学们,大家好!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花的构造;同时也知道开花—结果—孕育种子是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花、果实和种子》(板书课题)

2、出示百合、葱兰、洋桔梗三种花。

提问:它们都属于两性花,当花瓣凋谢,花的哪些部分会发育变化成果实?

3、根据学生回答,将讨论焦点引导到花的雄蕊、雌蕊。

形成问题:究竟是雄蕊还是雌蕊,或是它们相互作用才能发育变化成果实呢?(统计各推测的人数,记录)

 

 

 

 

 

 

 

2、推测,表述理由。

 

4、让我们先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这三种花的雄蕊和雌蕊,看看能发现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观看课本26页插图,了解雄蕊、雌蕊各部分的名称,简单板画。

  (导语: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雄蕊、雌蕊各部分,植物学家都有专门的命名,请打开课本第26页,进行自学。)

6、提问:了解了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对于果实的产生你又是怎样想的?(再次统计各推测的人数)

  (预设:如果学生提到雌蕊上也有花粉,就追问:雌蕊上的花粉是本身就有的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下个环节。)

7、让我们来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也许会对大家的设想有帮助。请参看课本第26页右侧的三句实验提示,进行操作,并交流。

   

 

 

 

 

 

 

 

8、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花粉颗粒轻而细小,很容易就被有粘性的柱头沾住。

 

4、小组领取材料实验:百合、葱兰、洋桔梗三种花的雄蕊、雌蕊实物标本,放大镜。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的雄蕊、雌蕊的异同,并交流。

5、汇报观察结果,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6、设想雄蕊、雌蕊相互作用的过程。

 

 

 

7、小组领取材料实验:葱兰的花蕊、镊子。  

按课本提示进行操作:

1)把花药上的花粉抖动落在白纸上观察;

2)用手指轻触柱头,观察柱头的粘性;

3)用柱头轻触花粉小实验。

4)讨论:小实验说明什么?

8、交流。

 

9、自然界中,雌蕊的柱头是怎样沾上花粉的?(根据学生的设想适时播放蜜蜂传粉的录像)

10、风、蜜蜂等为花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当花粉掉落到雌蕊柱头后,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请阅读课文第27页小资料。

   (预设:胚珠的观察依学生的需要而定。)

11、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南瓜花会结果,有的南瓜花却不会结果吗? 

 

 

 

12、回顾整个推想过程,小结:植物的花就是经历了这样传粉受精的过程,才开始果实、种子的成长之旅呢!(板书:传粉受精)

9、设想,描述。

 

10、推测。

 

浏览课文小资料:花的受精过程。

11、做出解释:

南瓜开花不结果有两种可能性,是雄花或是没有受精的雌花。

 

 

13、胚珠受精后,果实和种子怎样成长呢?

(先提供每组一个扁豆雏果,让学生理解果实其实就是雌蕊的子房部分发育而成的。
                                

再提供不同生长时期的扁豆荚。)

14、想看看扁豆果实里面究竟是怎样的吗?
                                

 

13、观察、推想。
                                

按顺序排列果实,描述果实发育变化的过程。

14、小心剥开扁豆的果实,观察里面的种子,描述发现。交流新的问题。
                                

参考意见:

1、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很轻。

2、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柱头有粘性,可以粘住花粉。

3、小蜜蜂、风等都可以传播花粉,还可以人工授粉。

4、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5、只有受精雌蕊才可能结果。

6、一个扁豆的果荚里会有多颗种子。

······

15、回顾、梳理所学。

 

快乐每一天
TOP
8#

 [教学后稿]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拍摄活动、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拍摄活动的修改稿

 

《豌豆荚里的豌豆》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傅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果实里都有种子。不同植物果实果皮的软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实种子的数量也会不同。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不都是一样多,但荚里种子多少是有分布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用解剖等方法观察比较油菜与豌豆(或油菜)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异同能填写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获取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各种果实和种子的观察研究、统计活动中能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在课后有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师:油菜与豌豆的花、果实;油菜花、豌豆花解剖标本;苹果、西瓜、黄瓜、辣椒、冬枣等果实;板画班级豌豆种子统计表表格、圆形彩磁帖若干。

2、学生分组材料:油菜与豌豆的果实、纸巾各1;苹果、西瓜、黄瓜、辣椒、冬枣等果实(纵切开露出种子)一盘;豌豆果实(12个)、塑料盘1个、个人豌豆种子统计表4张、小组豌豆种子统计表1张;12粒园形彩磁贴。

3.实物展示台。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导语、活动

学生活动

1、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

究花、果实和种子。

2、(出示花)油菜花和豌豆花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呢?

3、从颜色、形状、大小可见这两种花的外部特点明显不同,它们的构造又是怎样呢?(展示油菜花、豌豆花的解剖标本)

4、它们都是完全花,受精后,会变成果实和种子。它们的果实会一样吗,种子会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既要观察果实的外部特征又要了解里面种子的信息,怎样的观察顺序比较合理?

引导学生要按观察顺序进行描述,打开果荚时动作要轻,尽量别破坏里面的部分,放在纸巾上仔细观察。

 

 

 

7、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实。油菜与豌豆的果实虽然在外部形态上有很多不同,但都有果荚,荚里的种子有顺序地排列。
                                

 

 

2、观察描述。

 

 

3、观察、交流发现。

 

 

4、发表自己的想法。

 

 

 

 

 

5、领取材料观察。

   对两种果实的外部进行观察后,两生剥油菜果实,另两生剥豌豆果实,再合在一起比较种子。

6、小组汇报

 

 

8、其它的果实和种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10、引导交流。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的阐述与推想,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生长特点总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9、领取纵切开露出种子的苹果、西瓜、黄瓜、辣椒、冬枣等果实。

 用看、摸等方法观察,并思考交流:

○这些果实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吗?

○种子长在果实的哪一个部位呢?
                                

○种子外面的壳都一样吗?

○种子的数量都一样吗? 

○种子生长的部位、壳的软硬厚薄与种子数量会有联系吗?

 

11、不同果实的种子数量不同,那么,同

一种果实种子数量相同吗?

(出示豌豆荚)豌豆荚里有几粒豌豆?

12、有不同的看法。怎么才能更科学地描述豌豆夹里有几粒豌豆?
                                

(板书课题:豌豆荚里的豌豆)

  

 

 

14、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3个豌豆荚,它们是随意地从袋中抓取的。请把每个豆荚里的豌豆数记在“一张豌豆种子数量的记录表”上面。(示范记录)

接着,再小组合作,记录“我们小组豌豆荚里的种子数”。观察比较,个人的统计表和小组的统计表发生了什么变化。

 

15、巡视小组活动情况,选取出现的“小颗粒”现象展开讨论:小颗粒是什么?统计数量时算不算在内?

 

 

 

17、各小组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

引导:制作一张全班的统计表。

 

18、观察全班的记录表,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明白统计的价值)(板书:统计)

19、(再出示一颗豌豆荚)豌豆荚里有几粒豌豆?现在,我们可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20、小结:通过统计,我们知道了48个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会有中间多、两头少这样的分布规律。(在统计图表上留下常态分布曲线)

如果统计更多的豌豆荚种子,或者去测量许多树叶的长度、人的身高,也会是这样的规律吗?

如果有,这样的分布规律与自然界有关系吗?

 

 

11、猜测。

 

13、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回答及引导方法的预设:

   提出数数的方法。    数几颗?

提出“大豆荚种子多,小的豆荚种子少”。      大豆荚种子多,多到几颗?小豆荚种子少,又少到几颗呢?
                                

 

 

 

 

 

 

 

 

15、小组活动,观察、记录。

 

16、交流。

(感知小组记录的结果更趋于精确;各小组结果不一样,引发下一个更大样本的统计活动。)

17、每位学生用三粒园形彩磁贴,表示自己三颗豌豆荚种子数,贴在全班记录表中的相应位置。

18、发表自己的看法。

 

19、利用统计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

 

 

 

 

 

21、思考,推测,阐述。

参考意见:

1、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实。

2、油菜与豌豆的果实都有果荚,荚里的种子有顺序地排列。

3、果实里都有种子,不同的果实果皮的软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实种子的数量也不同。

4、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了解豌豆荚里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

22、回忆所学,梳理知识。

 

快乐每一天
TOP
9#

[评课及单元分析讲座稿]

             四下《新的生命》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wlj_hz@163.com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是《新的生命》单元的教学。

开展教学活动前,首先要

一、看懂教材,明确孩子们“学习什么”“怎么学”

教材单元间是有结构的:通过三下《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四上《有生命的物体》的学习,孩子们获得了感性经验,并获得相关的学习方法。

单元各标题与各部分内容之间也有结构。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教材结构及挖掘活动的内涵,看懂教材:

1)追问自己: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2)研究插图和对白:

反映出孩子们的现实基础和困惑,有的蕴含着对孩子们的要求、期望或是为他们的行动提出的建议。

3)比较《科学》《自然》教材:

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和活动与自然教材差不多,我们可以去比较、思考: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

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谈谈。本单元由7个一级标题组成:

 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      

 3、花、果实和种子       

 4、豌豆荚里的豌豆    

 5、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6、萌发的种子            

 7、动物的卵               

 

《1、      油菜花开了》   

活动二:观察一朵油菜花(与自然课的区别在哪里?)

《自然》,教学时往往直接用解剖的方法进行观察,指向油菜花的结构。

《科学》,要丰富得多,更利于学生观察内容和方法的拓展,渗透着珍爱生命的教育。油菜花很小,怎么观察?——借助放大镜。

还是无法观察到花朵里面的情况——采用解剖的方法。

如果一开始就进行解剖观察,就失去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对解剖的认识上也会发生

缺失。

解剖只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并不鼓励学生在解剖了油菜花后积极地解剖观察周围的花。

陈斌老师在执教《豌豆荚里的豌豆》一课,比较油菜与豌豆的花的异同时,出示了镊子,问孩子:“需要它吗?马上要用吗?”就是对这一点的很好的诠释。

观察内容也非常丰富:观察各组成部分的数量、颜色、气味、其他发现并进行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花的各部分名称还是要有所认识的。

活动三: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三个小活动组成:

l         数数开了几朵花

l         数数有几个花蕾

l         画一个花蕾。推想花蕾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画出花蕾未来的变化连续图。

前两个小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在数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问题了:半开半闭的是不是花?花与花蕾的界限在哪里?谢了

的、掉得只剩下一个花瓣的算什么?这2个小问题真正关注的是花的各个阶段的生长状态,把各个生长阶段的油菜花花朵的观察都包含在其中了,为第3个小活动提供了丰富信息、提供了依据。

“画一个花蕾。推想花蕾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画出花蕾未来的变化连续图”。以三个

孩子的旁白代表了会出现的三种想法:“猜猜最后变成了什么?”“我到地里选一个花蕾观察。”“知道我是怎样推想的吗?”多种多样的方法,都予以肯定。教材蕴含的是“观察各个阶段的花来推想一朵花一系列的变化”这种方法,这可是用用几分钟就解决原本需要几天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

在第三课“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推想它的生长变化”活动中还要运用。

当然,要提醒学生:课后寻找一个花蕾进行实证性观察。

 

《2、      各种各样的花》 活动一:花的专题观察

是一项对花的各部分的外延的拓展活动,是孩子们可以完成但也必须花时间的一项研究

教材右上角以方式呈现,强调这是一项不损伤花朵的观察活动。

以孩子们的讨论提供丰富的研究专题,启发孩子的研究思路,想出自己的研究专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格“有人在观察统计4197种花的颜色后列的表”是成人的观察,为孩子们提供资料。如果进一步,还可以研究:为什么是白色的最多?晚上开的花的颜色?……

小女孩提出:“不知道这朵花的名称。”怎么办?对观察的现象作尽可能详尽的记录。“一朵花的观察记录”为孩子们提供研究记录的样本。让孩子记住很多花的名称,意义并不大。我们不必细追这是一朵什么花,应更多关注这十多个提示怎样为我们研究一朵陌生的花打开思路。

 “花的观察”报告会,在于交流,引导孩子们较全面、有条理的、多种方式进行描述。科学文件夹的内容(花瓣的几种形状、花朵里观察到的小动物、香的花和臭的花),为孩子们补充观察专题。 

                        

3、花、果实和种子》    活动一: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为什么把这两者作为观察内容?因为单元是“新的生命”。它们在植物繁殖、创造新生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自然教材区别在哪里?既整体观察雄蕊和雌蕊,又观察两者的各部分,尤其是花粉、柱头、子房。在观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思考:雄蕊与雌蕊的构造与繁殖后代的功能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观察了油菜的果实和种子,孩子们会想:其它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怎样的呢?探究活动进入了

4、豌豆荚里的豌豆》活动一:比较油菜与豌豆的花、果实和种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活动中还蕴含观察方法(顺序)的教育——观察比较油菜花和豌豆花时,先比较花的外部特点,再用解剖的方法比较内部构造。同样,研究它们的果实和种子的异同时,也依照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在观察比较中,孩子们会发现问题:果实里的小颗粒是什么?反过来对子房、胚珠、受精过程进行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果实和种子都是这样的呢?活动二:观察比较更多的果实和种子 在陈斌老师执教的课中,孩子们观察比较更多的果实与种子后,说:“青椒里种子很多,剥开,手会很辣。”“这样可以发出味道(气味),保护自己。”“自我保护比较弱的,种子很多;自我保护强的,不需要太多种子。”“种子在中间。”“在种子外面都有一层皮保护着。”孩子们的发展是可喜的,他们关注到种子自我保护、繁殖后代的关系了。    

不同果实种子数量不一样,同一种果实种子数一样吗?活动过渡到了豌豆荚里的种子数,这个活动隐含着观察方法、统计、描述的问题,还体现着合作价值的意义。

老师的“假如让你描述豌豆荚里的豌豆数量,有没有什么办法”这一问题,孩子们的思维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过程:剥开来数一下——数一颗吗?——十颗,求平均数——不能求平均数,可以取一个范围。当出现每个小组的结果都不一样的情况时,孩子们提出:“把小组的表格收起来,发一张班级的统计表。”在观察统计结果后,老师再拿出一个豌豆荚:“让你来描述豌豆荚里的豌豆数”,孩子们说:“应该是58之间。”“应该是58左右,说不定超出。”孩子们发现了规律,应用了规律。相信孩子们学会了用统计的方法,发现了规律,而且能迁移到其他类似问题的研究,回答诸如“油菜荚里的种子数”“某棵树树叶的长度”“四年级孩子的身高”等问题。

5、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自然,《植物怎样传播种子》,获得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知识。

科学,重在孩子能否观察、推测、验证(测量)。通过对果实和种子特征的进一步观察,推测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想办法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果实种子形态与传播方式相联系的认识。

 6、萌发的种子》

种子的胚根、胚芽的作用:自然课,通过投影片、图片讲解;科学课,孩子们在经历种子发芽的活动及观察每天的变化中获得。

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课,老师一句话一带而过。科学课,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通过观察、记录,加以研究。把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隐含在操作过程中。(实际操作时,蚕豆2——用小刀切出一瓣半子叶这样切:不易损坏胚和子叶)小男孩的话,“各用2粒蚕豆,共用8粒蚕豆做实验”,提醒孩子们还要关注实验的成功率和科学性。以小女孩“4粒蚕豆的发芽情况肯定不一样”,提示孩子们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讨论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确保实验能顺利开展。

7、动物的卵》孩子们运用学习植物繁殖中获得的能力、方法、知识,学习动物的繁殖,感受生命形成的不易。

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比较与植物的相似之处:受精。

(观察动物的卵是本课重点活动,

观察鸡蛋的前四个小活动:

观察外部

画鸡蛋         层层深入,学生对卵的认识也步步加深)

观察蛋壳上的小孔

观察鸡蛋的内部     

观察熟鸡蛋,孩子们借助对种子各部分及作用的认识,推测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从蛋到鸡,孩子们利用查阅资料,了解鸡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变化。

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课后饲养、观察活动的继续,关注更多动物的孵化、成长变化过程。)

 

二、教学建议

1、要研究学生,追问自己: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他们会怎么想?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教学中引导他们向什么方向发展?……

此外,在看懂教材后,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补充,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

2、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具体情况 

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从时间上,并非与教材中安排的内容一一吻合,如《6萌发的种子》,经历“观察发芽的蚕豆”整个过程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需要老师们提前考虑活动,作好相关准备。

还要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如《2、各种各样的花》应分为两次教学,从“花的专题观察”到“花的观察报告会”,中间有几天让孩子们去完成观察专题。《6、萌发的种子》一课,观察蚕豆发芽时的吸水量、观察发芽的蚕豆的每天的成长变化都应提前进行。

3、多种科学研究方法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

     四下年级的科学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主要内容,本单元重在培养局部、细小部分的观察,如油菜花各部分,各种雄蕊、雌蕊及其各部分的观察,种子各部分的观察,卵的各部分的观察等;

重在培养对物体变化的观察:如花的生长过程、果实和种子的生长过程、蚕豆发芽的变化过程,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青蛙卵到小青蛙的变化过程等。

    推想和验证,这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本单元在这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采用观察、测量、查阅资料、饲养等方式进行。如花蕾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子叶在蚕豆发芽发芽过程中的作用,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青蛙卵到小青蛙的变化等活动。

比较、归纳、感受规律,如观察一棵油菜、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油菜与豌豆的花果实种子、豌豆荚里的种子数等活动。

获取第二手资料:如收集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对完全花、不完全花、雄花、雌花、动植物的受精、了解鸡蛋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等活动。

4、要渗透珍爱生命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而珍爱生命,是对待自然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我们的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要渗透爱惜生命的情感,包括引领孩子们在研究花花、果实、种子、卵的过程中,体会动植物如何更多、更好地繁殖后代,感受植物、动物生命的来之不易;包括珍爱动植物的生命。如:花的专题观察,强调这是一项不损害花的研究,如观察一株油菜花是观察长在泥土中的油菜花,如小心地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种子等。

5本单元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完全花、不完全花、雄花、雌花、单性花、两性花,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胚珠,这些名词只要孩子们会用就可以了,不要作为考试的内容。

6、  建议在小种植园中种植一些可供观察研究的植物,一方面,为教学提供所需材料,

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观察范围。

7、  有许多的课外活动可以开展,不仅观察教科书中的植物、动物,也不仅是安排这些

活动。如将“观察发芽的蚕豆活动”持续到蚕豆长出叶子,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测量蒲公英种子的飞行距离,观察青蛙卵的孵化,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比较实验,统计一棵树的树叶长度等。

   最后,我想说的是: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快乐成长。

   

快乐每一天
TOP
10#

[教学后稿]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的拍摄录像课设计稿,拍摄时间为10月。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科学组教师参与设计、试教活动,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吴利坚指导。

 

为教科版小学科学远程教育配套光盘的拍摄录像课设计稿,拍摄时间为10月。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科学组教师参与设计、试教活动,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吴利坚指导。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执教: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傅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形态上是不同的,它们各有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方式;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过程,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植物传播种子方式。

【材料准备】

1、教师需要的材料:油菜植株图片,苍耳、麻栎果、蒲公英、松果等果实(种子)若干,种子传播的相关课件或录像。

  2、学生需要的材料(每组一份):
     10
粒装麻栎果、塑料卷尺、《跳动、滚动距离测量记录表》;苍耳、蒲公英、放大镜;其它野生果实(种子)若干。

教学环节

教师导语、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1、(展示油菜植株图片)傅老师先请大家来做一道数学题:这是一株油菜,假如一个油菜果荚拥有20多粒种子,一棵拥有30个油菜果荚的油菜,一年可产生多少种子?

2、如果这600多粒种子成熟后,都掉落在植物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自然界物种的生存都会有潜在的规则,你们认为植物为了更好的延续生命,种子的传播会遵循怎样的规则呢?

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3、你们已经知道哪些种子散播方式呢?

 

 

 

1、计算、回答。

 

 

 

 

 

 

 

 

 

2、推测、描述。

 

 

 

(预设回答:植物必须将种子传播出去,尽可能播散到远方。)

 

 

 

3、调动原有经验,参与交流。

研究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苍耳,做动物传播的游戏。

1、导语:现在,我就是一丛苍耳,我的果实都成熟了,怎样才能把种子传播到远方呢?
         

 

 3、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描述苍耳种子传播的完整过程。(推测:果实落地后埋入土中,果皮慢慢腐烂,种子在合适条件中发芽,新生命开始。)

 

 

 

 

 

 

 

 

 

2、观察苍耳果实。

3、一生模拟长毛皮小动物,粘上苍耳奔跑,果实蹭落。

 

测量麻栎果跳动与滚动的距离

1、(提供麻栎果实及麻栎果树图片)麻栎果的种子会怎样散播呢?

 

 

 

 

 

 

 

 

 

2、引导学生讨论、小结:根据麻栎果的外部形态,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3、那么,麻栎果从高高的树上掉落下来,会滚落多远呢?你们能设计实验来验证吗?

 让我们来模拟测量一下麻栎果跳动与滚动的距离。(根据学生回答)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让果实同一高度起落,自由垂直落下,测量的起点应该是果实的垂直落点。

 

 

 

 

 

 

 

 

 

 

 

 

 

 

 

 

 

 

5、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的收获:

  跳得最远的是多少距离?什么样的果实跳、滚得最远?在测量过程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6、归纳:果实跳动与滚动的距离和它的形状、落下的地形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学生观察推测。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复:

果壳外部带刺,-像苍耳一样传播。

果实球形,从高高的树上掉下,会跳动或滚动到远处。)

 

 

 

 

 

 

 

 

 

3、发表自己的看法。

 

 

 

 

 

 

4、小组领取材料:10粒麻栎果、一根塑料卷尺、一份《果实跳动与滚动的距离》记录表(附后)。

分工实验:一生站在课桌上扔麻栎果,两生观察落点与测量,一生记录。

5、小组分析数据信息,汇报实验收获。

 观察随风飞行的蒲公英种子

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蒲公英种子,玩一玩,然后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蒲公英的种子轻、带有绒毛,可利用风力传播到远方。

1、  领取蒲公英种子标本。

分组研究:

l         用放大镜观察蒲公英的

果实和种子。

l         比较绒毛摘除后的蒲公

英种子运动状况。

l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研讨其它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根据前面的研究,你们认为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什么有关?

2、提供松果种子、沙包果、榆钱、毛豆每组一份,引发讨论:它们是怎样散播种子的?你是怎么想的?

3、根据教学时间安排适当的交流。

4、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课后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或收集资料来证实。

5、希望同学们能把收集到的有关植物散播种子的资料,分类整理成册,也可以制作种子标本集,是非常有意义的。

1、讨论并发表看法。

 

 

 

 

 

 

2、观察各种果实形状,讨论推测,尝试。

课堂整理

参考意见:

1、为了更好的延续生命,植物必须将种子播散到远方。

2、利用风力传播的种子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的特点。

3、麻栎果跳动与滚动的距离和它的形状、落下的地形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4、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果实(种子)的特点有关。

······

回忆、梳理所学。

记录表:

10粒麻栎果从2高处落下能跳动、滚动到多远的地方

记录员:

麻栎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意事项:让果实同一高度起落,自由垂直落下,测量的起点应该是果实的垂直落点。

思考:跳得最远的是多少距离?什么样的果实跳、滚得最远?

在测量过程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06:50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1#

[教学实录及评课]

    该课为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拍摄录像课,,获西湖区2006年课堂教学优质课一等奖.

    此实录为该校教学研讨会时的执教情况及点评.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付盈

 

 

1、今天聊旅行的话题。主角是馒头。

   先含一下再细细嚼,谈它在口腔中的变化

2、  交流:

3、  咽下去,又有什么感受?(生答)

4、  现在还能感受到馒头吗?

生:感觉不到/感受得到——到哪里了?——咽、胃

5、(1)个别学生谈:

生:食道、胃、小肠、大肠

生:食道、胃、小肠、大肠、肝

生:排出去

2)两人小组谈、画

两人有什么想法。课件展示思考题:“馒头被咽下去后,会经过哪些内脏器官?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人体轮廓图上画下馒头经过哪些器官。”

两人一组讨论一下,把想法画在图上。

  
    
牙签放在小盒子里,在孩子画图的最初时间,教师把盒子收掉。)

3)交流

生:口腔、胃、小肠、大肠环绕小肠(同组内两个孩子有什么看法)

生:食道、胃、……(螺旋的)

生:胃、小肠、大肠

4)大家有自己的想法,你们能评价一下吗?——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是有争议的?

  生:食道都是在同一个地点

  生:不同的是食道先到胃、还是先到大肠、小肠

  生:都有小肠,但位置是不一样的

6、我们的消化器官是无法亲眼看到的。像这样的,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网上查资料

X光片——想到了,还是很不错的

把死人解剖——生笑,(教师:医学上就有这样的)

人体的石膏模型

7、出示人体模型,把馒头经过的器官留下。

   课件展示:比照人体模型与自己的推测图,分析人体模型与自己的猜测有什么异同。

         (不用画,一分钟。)

   生反馈:没有膀胱——在比照中发现了疑问,真了不起。

           原来认为先进小肠再进大肠。(听课老师们也在自己的身上比划)

           生对食物是先进大肠还是小肠有争议

           胃的位置

   师:通过比较,发现不对的地方,又产生了疑问,很不错。

       器官的名称可以先肯定下来。认识相关器官的名称。

   师:形状一样吗?

 

 

 8、师:又产生了问题,如……。我是不会告诉你的,抽屉里有一份珍贵的资料。

齐读要求(课件出示):

补充:还有刚才产生的疑问,会发模型,拼粘。

学生活动。

9、交流

器官的通道,发生的变化。

10、把这些都称为消化器官。

回顾刚才的疑问并解决。

11、看录像

      听课老师们发生了噢的声音

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运动的/不停地运动、消化

12、平时有无感受到你的消化器官是在运动的?

听诊器听胃、肠的蠕动

13、食物在消化器官中呆多少时间?消化器官有多长?

   (展示模拟消化器官长度的彩纸卷:一边拉一边回顾)

当听到小肠的长度有56米时,听课老师发出了哇的声音

1424小时,9长的历程,有什么想法?

     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15、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价值?

(生活中的例子)能用今天所学进行解释吗?

 

 

 

 

整体把握   深刻体验   有效建构

——评付盈《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吴利坚

    

是很难上的课,省长工程拍摄时,我认为“只有付盈才能上好。”   

一、          整体把握

1、准确把握科学探究的结果

(1)       总结果:

最终的目标不在于获得具体的科学事实信息,而是建立超越主题和事实的一些科学观

念,即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构建科学概念。

2)整体把握单元的教学目标

    获得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什么是健康、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怎样才能健康发展),用科学的标准衡量自己及周围人的认识和做法(区分哪些是科学的、哪些不科学),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

2、全面了解学生的原有概念和发展需求

    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通道)名称、位置、功能、运动的原有概念

     方式:课前:个别孩子的提前问卷了解

           课中:(馒头到哪里去了)个别谈——分两人小组画图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目标:
   
建立了人体消化器官的科学概念,从而真正意识到“消化器官每部分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它们”。

教学策略:多样有趣的体验活动

二、          深刻体验

采用了许多有趣的体验活动——品尝馒头、画科学画、与人体模型比照、拼贴消化器官、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用听诊器听消化器官的运动、彩带展示人体消化器官的长度等。

在体验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概念的冲突、修正、重构。

(一)点面结合(全面细微)

学生参与面:面向全体为主,个别和全体相结合

体验活动:有粗有细(观看人体模型,听人体内部器官运动)

(二)层层推进

     1、品尝馒头,感受在口腔中的变化——能直接感受的

     2、内部的消化器官和作用——不能直接感受的

1)到哪里去了?——展现原有的器官、形状、位置的概念,产生冲突

      个别谈、小组画——展现所有孩子的想法 

2)无法亲眼看到——看模型、查资料、看录像

         A看模型:感知器官的名称、位置、形状

         B查资料:了解感官的通道、具体作用

         C看录像:了解感官的运动、时间、长度等

3、消化器官工作的整体作用——彩带(回顾原有、引发思考:整体作用)

4、保护消化器官——用所学来解释

        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认识提升到“让孩子用健康生活的新观念,指导他们的生活。”

        也提升了我们老师的认识:消化通道——老师们在自己身上比划,

                                看完录像——老师们发生了噢的声音

                                听到24小时、9彩带——老师们发生了哇的声音

(三)不悱不启

1、馒头到哪里去了?——先到大肠还是小肠?

2、经过哪些器官?——画图

3、交流时产生矛盾:通道、位置、形状不同。无法感知——借助模型

4
   
对照模型——又产生了疑问:“没有膀胱”“
   
是先进大肠还是小肠”——查阅资料,拼模型。

一些小细节

1、与学生的课前聊天

2、科学概念的建构,不仅停留在科学知识上,还有科学方法的提升(无法亲眼感知的,可以用很多方法了解)

3、收发材料(塑料袋、牙签放在盒子中,教师收掉。)

4、资料的文字组织

5、回顾问题

提出探讨:时间的把握、重点活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0:14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2#

《淀粉的踪迹》教学设计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教学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第4课时

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2004年杭州市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笔者以一堂《淀粉的踪迹》获得了好评。下面的分析是基于五次试教、一次展示的基础上所得:

1、教材分析

科学三上学习主线: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单元间、单元内部观察活动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外到里、由整体到部分的安排,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但各单元的活动有其侧重点,到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单元,观察的侧重点在原有的“发现更多观察内容、描述的重点有所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借助简单工具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

《米饭和淀粉》单元:以米饭作为观察对象,单元活动由五个活动组成,前四个活动主要是以观察为主的活动,并且都运用了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最后一课“淀粉的踪迹”开展了实验性质的活动,并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假设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观察方法及内容上也提出了不同的、系列的要求,如在观察方法上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的观察、借助工具用放大镜观察;在观察内容上也有较高的要求,如观察细小物体、比较相似物体、观察从外在特征向物体性质延伸等。这些要求都分散地、有目的安排在本单元每一课及每个观察活动中。

《淀粉的踪迹》一课:本课以淀粉、碘酒为媒介,通过从观察、比较到提出假设,从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到进行推理,引导学生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下一步和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课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寻找淀粉的踪迹”和“淀粉消失了”。

  (1)“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配比的两种较为相似的混合物质对碘酒的反应,学习依据观察事实进行判断物质性质的方法;通过用碘酒鉴别食物中是否有淀粉的活动,让学生学习预测,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淀粉消失了”是本单元也是本课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通过改变变量,引起混合物质的不同变化,引导学生从观察、比较到提出假设、进行推理,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使自己的科学素养获得提高与发展。

    2、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历近一学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后,在观察能力、描述方法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就本课的研究而言,他们还存在着下列的问题:

1)一开始的“观察比较滑石粉和淀粉”环节,基于前一课对淀粉的了解,孩子们会说用“看”、“摸”、“滴碘酒”等方法。如何摸?孩子们会先用手摸一摸其中的一种粉末,再用同几个手指摸另一种粉末,这样就混合了两种粉末。如何滴?如不加以重视,孩子们滴碘酒时很可能会碰到这些粉末。看似简单的“摸”和“滴”,其实孩子们不一定明确如何操作。“摸”和“滴”的展开,不仅是取得好效果的保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时机。

2)“把一些淀粉和滑石粉混杂在一起,再滴一滴碘酒,会变颜色吗?会变成什么颜色?”老师们往往让孩子预测,孩子会说:“有的不会变色,有的会变色。有淀粉的地方会变蓝黑色,如果是滑石粉的地方不会变色。”孩子们会说:“我想应该是灰色,因为蓝黑色和棕红色相混合会变成灰色。”(基于对美术课中色彩混合的经验,而又不仅于此。孩子们的思维是很混乱的。)预测是必须建立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相关信息的支撑,预测就成了瞎猜。

“当淀粉数量很少的时候,还会变颜色吗?”孩子们不可能很均匀地混合两种粉末,因而,滴上一滴碘酒,极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色”或是孩子们难以察觉的“碘酒液滴底部与粉末接触的地方出现极细小的几点蓝黑色”。

3)“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淀粉”,孩子们往往会在某种食物上滴上一滴碘酒,发现没变色,就轻易地得出“这种食物中不含淀粉”的结论。

4)“淀粉消失了”这个实验,学生可能怎么也不明白明明里面有淀粉,为什么加了唾液后碘酒和淀粉不发生反应?学生因为有了“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的经验,反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他往往会只想到唾液是怎么回事,感到惊讶,而不会从唾液使淀粉糊的成分发生了变化这个角度去思考。而且,这个实验很难操作成功,往往只能达到“变蓝色但比较浅”而不是“不变蓝”的效果。对学生的思维(推理)又是高一层次的挑战。

教学设计总思路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课的教学活动把握以下几点:

1、对本课观察能力培养的理解:重在对变化的观察、细微变化的观察、

不同变化的观察上。

2、以“寻找淀粉的踪迹”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但寻找的过程是层层推进

的:从淀粉可见的寻找活动到不可见的寻找活动(混合粉中、食物中),淀粉可见的寻找活动经历从多到少、到很少的寻找,从存在着淀粉的寻找活动到淀粉消失后的寻找活动。

3、对教材的处理:

混合两种粉末、减少混合粉中淀粉的数量,以“还能找到淀粉吗”代替“会变颜色吗?颜色会怎样?”孩子们在经历混合粉中滴碘酒寻找淀粉的探究过程,在获取“可以用滴碘酒变色的方法找到淀粉,哪怕是只有很少的淀粉”的认识的同时,还获取了“淀粉多少不一样,颜色深浅不一样”、“滴一滴碘酒不变色,可能是因为没有滴到有淀粉的地方,应该多滴多处”的认识。并使之后续的“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的活动更严谨。

4、学具的合理选择

本课探究活动的开展效果如何,与学具的选择具有直接的联系:

1)“混杂淀粉和滑石粉”活动。把两种粉末(总量约为《科学》三上学具袋中配套小勺12勺)放在什么样的容器中进行混合?笔者曾做过如下尝试:

A 放在《科学》三上学具袋中配套塑料圆格中,塑料圆格较软,用小棒混合粉末时容易弄到外面。塑料面格底面积较小,因而粉末比较厚,滴碘酒后,粉末极易覆盖到碘酒液滴上,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白色粉末球。

B 放在培养皿中,底面格太大,粉末很薄的一层,很多地方没有粉末。

C 放在纸上,混合粉末后把它铺平,滴碘酒。一者费时,二者纸中所含淀粉影响了实验结果。

D放在《科学》三上学具袋中配套塑料圆盒中,实验方便且效果好。

2)“寻找食物中的淀粉”中,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肉、馒头、香蕉、土豆、大白菜叶、生姜、浓豆浆”等食物,它们可以分为:含淀粉的和不含淀粉的,淀粉有多有少的,同一种食物有含淀粉和不含淀粉的部分;荤的和素的;主食和副食(包括调料、水果);固体、液体。以此对孩子研究更多物体是否含淀粉施加积极的影响。

3)“淀粉消失了”的活动能否取得好效果,与淀粉糊液体、唾液、碘酒三者密切相关。A在开水中放入少量淀粉,这样液体才不会产生沉淀,滴碘酒后不会产生蓝色上浅下深的现象。B在一瓶液体中吐的唾液是否与淀粉完全反应,直接关系到滴碘酒后颜色的变化情况。液体加唾液摇晃再滴碘酒,“不变蓝”引发孩子思考的结果是“没有淀粉了”,“液体变蓝但颜色浅一些”引发的“可能是唾液把淀粉糊冲淡了”的思考。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两个不同难度的思维层次。因而,淀粉糊液体中淀粉的含量要少,唾液要多,淀粉糊最好是热的。

教学目标

1、经历寻找淀粉踪迹(观察、比较、实验、猜测和验证、推理和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能预测、检验混合物体的性质;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的变化时,尝试探究原因。

2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能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知道我们周围常见的事物中都蕴含着许多道理。

3、知道并能利用碘淀反应现象检验物体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准备

教师:

装有淀粉和滑石粉的不同色盒子1份、碘酒、滴管

食物(肉、馒头、香蕉、土豆、大白菜叶、生姜、浓豆浆)一套,记录表

学生:

1、装有淀粉和滑石粉的不同色盒子,碘酒、滴管

2、实验盒,内装淀粉1份,滑石粉2份(各1勺),小勺子1个、小棒2

3、装有小块食物的盘子、记录单

4、配制好的三小瓶稀淀粉糊

教学过程

一、寻找淀粉的踪迹

(一)观察淀粉和滑石粉

1、每组桌上摆着两盒粉末,一盒淀粉,一盒滑石粉,你们能找到哪一盒是淀粉吗?用什么方法找?

2、生生交流、撞击,明析如何具体操作。(明析如何“摸”、如何“滴”。)

3、分小组尝试辨别。

4、交流结果。

5、小结:除了外观不同,它们的本质也是不同的。碘酒滴到淀粉上会变蓝黑色,滴到滑石粉上不变色。

(二)在混合粉中寻找淀粉

1、(演示:把两个盒子里的淀粉和滑石粉倒在一起,用小棒搅拌)

如果把淀粉倒到滑石粉中,把它们混在一起,能找到淀粉吗?用什么方法找?

2、请想出办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投影)。

3、同样多的淀粉和滑石粉混合后,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找到淀粉。

假如,淀粉和滑石粉不一样多,滑石粉量不变,淀粉数量减少,你们能找到淀粉吗?

假如,淀粉数量再减少,少到只用小棒挑一点,你们还能找到淀粉吗?

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2盒滑石粉,各1勺;淀粉一份,小勺子1个,小棒2根。

材料员上台领材料,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一下怎么做。如有问题请举手示意。

4、材料员领材料,分小组研究。

5、交流:找到了吗?你们是怎么找到淀粉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取了“可以用滴碘酒变色的方法找到淀粉,哪怕是只有很少的淀粉,遇到碘酒也会变色”、“滴一滴碘酒不变色,可能是因为没有滴到有淀粉的地方,应该多滴多处”的认识。
                    

6、交流:还有什么发现吗?

(在交流中,孩子们获取了“淀粉多少不一样,颜色深浅不一样”的认识)

7、我们通过寻找《淀粉的踪迹》(板题),有了很多的收获。

(三)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1、(出示一盘食物)这些食物含淀粉吗?

(展示记录表)先猜一猜,再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一小份,摆放的顺序与表格上的顺序是一样的。

(取小一份,渗透着“取样研究”的意识。摆放顺序与表格上的顺序对应,节约了学生辨别是什么食物的时间。)

3、材料员领材料,分小组研究。

4、交流产: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

——在展示台上的记录表上做记号。

——让学生生生碰撞

(此环节就香蕉一物出现了许多可喜的镜头:

有一组同学认为香蕉中不含淀粉,理由是滴碘酒后香蕉并未变色。其

他同学纷纷提问:“你们滴碘酒滴了几个地方?”“现在再看看,变色了吗?”)“我们小组发现碘酒滴在香蕉的中间不变色的。”“我们小组发现香蕉皮的里面一层含淀粉,外面一层不含淀粉。”孩子们已经注意到了:不能因为一处滴了碘酒不变色就简单地得出“这种食物不含淀粉”的结论,而且也获得了“同一种食物,不同部分含淀粉情况会不一样”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了。)

 5、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判断我们周围更多的物体是否含有淀粉。

二、淀粉消失了

1、想不想进一步寻找淀粉的踪迹?
                

(出示三瓶液体)瓶子里装着同样的、等量的稀淀粉糊,如果滴碘酒,会怎么样?
                

如果先往瓶子里吐一些唾液,再加碘酒,猜猜会怎么样?(个别说)

怎么做呢?第一个瓶子,只滴一滴碘酒。第二个瓶子,先吐一些唾液,每人吐一大口。盖上瓶塞摇晃,再滴一滴碘酒。第三个瓶子,什么也不加。

2、材料员领材料,学生分小组研究。

3、交流:结果是怎样的?

4、小组讨论:能试着解释吗?(投影:书本P75思考题)

    

板书                淀粉的踪迹    

滑石粉

淀粉

加碘酒

一样多

一样多

    

都会变色

    

 

减少

 

再少(挑一点)

 

研究记录单

             第   小组

食物

含淀粉吗(√或×)

 

其它发现

预测

检验结果

 

 

 

馒头

 

 

 

香蕉

 

 

 

土豆

 

 

 

白菜叶

 

 

 

生姜

 

 

 

豆浆

 

 

 

 

快乐每一天
TOP
13#

[教学实录及反思]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电路出故障了 》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执教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执教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执教

【课堂教学实录按时间:01010202030304045)分四个时段记录】

010

一、创设情境,继续关注电路相关问题

1、教师:(出示小灯泡、电池、电线、灯座、电池盒),你能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发光吗?

学生:可以啊。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很快就完成了,但是很多组接亮小灯泡后没有主动切断电路,一直让灯泡亮着。教师发现此情况,及时进行了处理。)

教师:灯泡接亮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要进行整理。

学生:要把灯泡弄灭,否则浪费电。

教师:需要把装置全部拆开吗?

学生:把电池盒旁边的电线拆下来就可以了。

学生:切断一边就可以了。

教师:为什么切断一边就可以了呢?

学生:把电切断了,灯泡就不会亮。

学生:切断后不通了,电就流不过来了。

2、教师:刚才,灯泡能亮起来,能说一下主要原因吗?

学生:有电通过。

学生:可以说得具体一点,电从电池出发,经过电线到达小灯泡,又从另一根电线回到电池,所以灯泡就亮了。

学生:电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电池盒一端和一条电线到达小灯泡一端,然后再从小灯泡另一端,经过另一条电线从电池盒另一端回到电池的负极,灯泡就亮了。

(不用教师点名,学生们自己站起来发言。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用目光注视着他(她),在倾听的同时,思考、采纳或提建议、意见。在后面的学生发言中,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

教师:说得不错。在前边的课里我们已经研究过。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板书:电路)

 

 

 

二、对故障电路和检测方法的分析

1、教师:灯泡亮了说明电流经过灯泡了,那么电流经过是不是灯泡一定会亮?

学生:肯定可以的。

学生:如果灯泡需要的电很多,我们的电池电量不够,会不会灯泡不亮呢?

学生:我认为有可能,这个也很正常吧。

学生:我觉得,灯泡不亮就可以说明没有电流过。

学生:我觉得,要看你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师:可以说得具体点吗?

学生:如果是用来检测灯泡的,那我们必须保证电池和其它比如电线之类的可以正常使用,我们可以说电流过灯泡就一定会亮,除非灯泡坏了。如果我们不是检测灯泡,那么这个问题就需要全面考虑。

教师:说得不错,考虑要特别全面。电量不够灯泡也可能不亮,但是没有电流经过灯泡,灯泡肯定不亮。

2、教师:(出示一个故障电路)这个电路的灯泡没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我认为原因很多,就像刚才他们说的,可能是灯泡坏了,也可能是电线。

学生:还有电池盒、灯座都可能引起灯泡不亮。

学生:电池没电也可能的。

学生:还有那个连接的问题,像上节课中,电线没连牢,结果灯泡就没亮。

学生:是的,哪一部分出了故障,电流就断了,灯泡就不亮。

学生:如果电池没什么电,电不强,也会引起问题,那也算是电池的问题。

教师:灯泡没亮,这个电路就有故障。我们来整理一下,请从1号抽屉拿出表格,把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填在表格第一列中,每格一个。

学生:老师,有没有这种可能——灯泡坏了电线也坏了?

教师:你的想法很不错,其他同学怎么想?

学生:有可能。

学生:故障电路的出现,可能是一个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两个或者更多原因造成的。

 

 

 

1020

教师:假如我们要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是否存在问题的话,需不需要每个部分都检测?

学生:我觉得有必要,要不然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那不一定,假如我们测出电线有问题,那么换一条电线,看看灯泡会不会亮,假如亮了,其他的部分就不用检测了。

学生:我同意。我觉得检测过程可以注意一个顺序,比如,我们组先怀疑哪个部分有问题,就可以先检查那个部分。

3、教师:你们的想法很不错,讲求检测顺序,会省下很多时间。我们怎么才能找出哪个部分有问题呢?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为时2分钟的讨论。)

教师:说说你们的检测方法。

1:我们组选择用新的材料换掉原来的那个,看看问题在哪里。

2:我们组先观察,看看电路连接等表面上容易观察到的问题,然后再有顺序地替换新的材料。

3:老师,我们觉得替换新的材料很麻烦,可不可以做一个什么仪器,可以用来检测这个故障电路中的问题。

教师:三种方法:直接观察、一个个替换、用装置检测电路中的各个部分,哪种比较科学、便捷?

学生:当然是用装置检测。

学生:如果眼睛都能看出来,就不用啦,不过看不出来最好用装置检测。

 

 

 

三、完成电路检测器的制作,并进行检测指导

1、教师: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检测装置(出示刚才同学们组装的电路装置),它有个名字叫电路检测器。(板书)

学生立即小声议论起来,并关注自己桌上那个被切断的电路。

教师:(演示)为了方便使用电路检测器这个检测工具,我们在刚才切断电路的地方加上一根电线,然后两条检测线的检测头互相碰一下,看看检测器上的灯泡会不会亮。(板书:自检)请你们试试。

学生操作后:可以了,可以亮了。

教师:自检的结果说明这个检测器可以正常使用。知道怎么用吗?(出示电线)你会检测它吗?

学生:把检测器上的电线拆开,然后换成这个。

学生:不用吧,这样不是很麻烦,直接连在检测头上就可以了。

教师:要不要把原来检测器拆开,把这根电线装上去?

学生:我觉得不需要,所有要检测的部分都只要在两根检测头之间连接一下就可以了。

学生:把它连接到两个检测线之间就可以看出来了。

学生:我认为只需要连接到检测器这个电路中就可以了。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刚才说这是一个电路,只要原来的连接小灯泡可以发光,现在加一根电线进去,让电流经过,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问题;

学生:我觉得,就是看看电能不能正常经过这根电线。

学生:我认为电流经过检测器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问题。

教师:检测器作为一个检测工具我们不应该把它拆开,只要把被检测部分连接到两根检测线之间就可以了。

2、教师:那么检测的时候要不要拆开原来的故障电路,一一检测?

学生:应该不需要,这样很复杂。

学生:这样就破坏了原来的故障电路,会搞得很乱。

学生:直接连到需要检测的那个部分上面,很简单的。

教师:还没搞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也建议不要拆开故障电路。

 

 

 

2030

教师:(演示)把检测头对在灯座两边,测灯泡是否有问题,检测器的灯泡没亮。能确定被检测的灯泡有问题吗?

学生:不可以,因为还有灯座呢。

学生:灯座坏的话,也会直接影响检测的。

学生:把检测头对牢灯泡和灯座两个接触部分上,这样容易检测。

学生:或者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先检测灯座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判断。

教师:可不可能是检测器本身不好使用或者你检测不认真造成的呢?怎么办?

学生:可以把检测器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会不会亮。(教师手指板书中“自检”两字)

学生:可以认真地在同一个地方检测多次。(板书:重复检测)

教师:科学的检测方法很重要。

假如刚才的检测,检测器灯泡亮了,能确定灯泡是正常的吗?

学生:那肯定可以正常使用。

学生:是的。

教师:(指着电路图中容易形成回路的部分)会不会是由于电这样流通的呢?

学生:那不如把这边拆开(容易形成回路的一边),切断电路。

教师:需要这样做吗?

学生:这个很重要,要不然就不科学了,没法判断。

学生:切开故障电路一端就可以了。

教师:这点很重要,我们需要切断连接来进行检测。

教师:电池检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好像会影响电流通过,我玩赛车的时候都是正极和负极连在一起的,然后负极又和正极连,这样电流才会通过。

教师:的确如此。

 

 

 

四、对故障电路进行科学检测

1、教师:现在就请你们检测自己组里电路的故障。注意,检测到问题后记录下来,并到这边拿新的材料进行替换,使电路中的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检测活动。(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地给予帮助。)

 

 

 

3040

2、学生检测活动。(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地给予帮助。)

bbb3、汇报检测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教师:大家的检测情况怎么样?

1:我们组已经把问题解决了,是一根电线有问题。

2:我们组是灯泡坏了,还有一根电线坏了。换了新的灯泡刚开始也没亮,后来发现连接上有点问题,现在解决了。

3:我们发现我们的灯泡是好的,是灯座有问题。

教师:使灯泡亮起来的小组举手。(有4个小组的灯泡还没能亮起来)你们能不能说说碰到什么问题了吗?

4:我们组检测出来,是两根电线有问题,但是,换了新的电线,还是不亮,所以我们现在怀疑其它的部分会不会也有问题。

学生:会不会是连接的问题造成的啊?

5:我们发现一个灯座有问题,灯泡是好的,现在换了灯座,可是还不亮,我们在想是不是灯座和灯泡的连接有问题。

6:我们组还没测完,好像很多问题,我们测了好几遍。

学生:你们把有问题的部分记录下来,分析一下赶紧换材料。

学生:可以边测发现问题边换材料,直到没有问题为止。

7:我们的问题也一样,发现电线和灯泡有问题,但是换了新的还是不亮,在考虑是不是换了新的材料后连接上又出现问题了。

学生:连接上很容易出问题的,刚才我们组就是这个问题造成的。

4、教师:困难不少啊,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新材料是不是都可以正常使用呢?要不要对拿来替换的新材料进行检测呢?

(大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惊奇,随即开始小声地讨论)。
    

学生:我觉得很有必要,刚才我们组没测,到后来才发现是这个问题。

学生:难怪我们组同一个材料换了两次才使灯泡亮起来。

 

 

 

五、小结及课堂延伸,强调检测器正常使用范围

1、教师: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用电路检测器排除了故障电路的问题,使灯泡亮了起来。没排除故障的电路,会替你们保存,下课或者放学时可以继续来进行检测和修理。简单整理一下桌面。

2、教师:这个检测器只能检测用干电池连接的电路,不能检测220v的家用电路,会有触电的危险,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板书:有生命危险)

下课。

                        教           

这是一节区的研究课,研究主题是如何充分地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从而增加课堂教学效果。整节课用时40分钟时间,但是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远远超出了这个时间,所以,课后仍有很多同学围在实验桌前。

本课是电单元的第四部分内容,学生在经历从“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到“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会碰到灯泡点不亮的问题。他们会迫切希望发现影响小灯泡发光的若干问题,并对故障电路进行检测、修理,顺着学生的思路,“电路出故障了”一课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整节课关注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电路检测的重要意义,并在此过程获得全面发展。整个过程是从了解电路的基本内容到对故障电路的分析,然后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实施检测和修理。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科学检测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反思本课教学的成败,重点把握和分析以下几方面:

1、合理地为学生发展需求提供指导

学生对电路检测的认识和理解情况不一,怎样进行具体指导是本课最需要解决的。

第一次施教中,指导过程只强调“自检”和“重复检测”,学生进行自由检测活动。学生的发展情况不理想——对某些测试现象的判断和事实不吻合:如对“回路”现象不理解;“电池”检测不清楚;对检测的顺序及修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够关注;对科学检测的认识感受不深,很多组检测活动较随意,优质思维时间持续不长。如何开展指导,特别是对于在线电路的检测是个难点。

因而,第二次设计的时候着重考虑:利用在线检测小灯泡和电池的过程,呈现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关注必须要注意的问题,理解这是影响科学检测的重要因素。从实际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科学检测意义的理解和科学检测方法的掌握是有很大发展的。而且,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课堂预设,调整教学策略,把学生的“问题”作为获取新的发展的机会和教学材料,给予一定的提示和指导,生成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活动,达到一定的效果。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在指导下还是存在的,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培养。另外,利用问题指导与演示指导或者其它指导方式结合起来,取得更佳的指导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2、高度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关系着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也是评价一堂课的主要因素之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前尽可能地设计促发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我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如何分析电路故障的问题,是不是要全部检测等等都是一个发展。思维的深度表现在用检测器检测灯座和灯泡时,分析检测器灯泡亮灭与真实原因之间的关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表现在对于外显问题和故障原因之间的联系,如何合理安排检测顺序,是否要重复检测等等环节。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同伴认识和理解上的认同与否,提出相关改进意见,都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埋下伏笔。这些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某些环节某个层面的思维品质发展多一点,最终是希望学生能长期有这样一个练习和发展的过程,在若干节课里不断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此外,我还认识到,合理地抓住课堂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能灵活生成一些比预想中更有意义的活动。如本课一开始,学生没有主动切断连接的电路,我及时提醒,并由此提问学生如何熄灭灯泡,思考只要切断电路某一部分即可切断电路,电流不通那么灯泡就不亮,从而为后续学生对故障电路的原因分析及检测中对于检测器单独一条电路的理解都是有帮助的,为学生思维发展创设基点,使后面学生思维发展更加顺利和有高的要求。

3、对科学检测过程的理解

为什么要“自检”和“重复检测”,为什么要断开原来的故障电路,对科学检测方法的理解很重要。我们进行一项检测活动往往有一个顺序,在检测前要分析问题可能存在哪个部分,决定检测的方法,根据检测现象推测问题存在哪里,修理之后分析仍旧存在的故障,再次进行分析和检测,再次修理。所以,科学检测过程是一个需要高质量思维的活动,是解决科学问题的一种方式。本课对此过程非常重视。

此外,学生查找出问题,拿新的材料替换时,不会先对材料进行检测。情况一,换上去发现灯泡还是不亮,继续检测,才发现材料有问题;要不,一直没有对材料产生怀疑,最后也未能解决电路故障。因此,我把这个问题也作为一个发展点,设计了发展性活动——特意安排一些有问题的替换材料,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解决,促进学生对于新问题的认识,对于修理的常规顺序的理解。

4、学生自主活动时间的控制

科学课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应用首先是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的,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关注这样的,而这一切,需要足够的探究时间给予保证。整节课下来,活动安排有点紧凑,但是给孩子充分的分析问题、进行新的推测和检测修理的时间。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听完课后说,现在的课属于孩子自己探究的时间实在太少,这节课能单独给孩子大概10进行检测是可喜的,也很需要的。而且,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多给些。

5、理解电路检测器作为工具的意义

学生进行自由检测时有一个小组把电路检测器拆开了,他们把检测器上的灯泡拧了下来替换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灯泡。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课后我仔细问了这组同学,他们说,把检测头放在小灯泡两端,灯泡没亮,他们怀疑灯泡可能坏了,也可能是电力不足造成的,所以他们这么做了,为的是更加科学。我告诉他们,检测器上任何部分能否正常使用都需要得到保证,这样检测器作为一个检测工具才能使用,否则就失去检测的意义了。他们说,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怀疑检测器。这个问题给我们一个信息,学生开始关注重要问题了,非常不错。

但是在课堂上,我对于这个意义的具体指导性活动设计还不到位,很多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利用检测器检测问题电路而已,对于检测这一条单独电路的认识和作为工具作用的检测器只是处于表面的理解。

6、探究中处处需认真对待

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曾说,我们的探究活动不能99次认真,而1次是随随便便的。学生们在本课只是经历这样一个分析故障电路,从而进行检修的过程,但是从中可以体会到:活动处处要求我们认真对待,要细致全面的分析,要有理有据的判断,要全面并讲求一定顺序的检测,要积极关注修理中的新问题等。这当中蕴涵的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态度、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里每个过程都具有本身的意义,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里发展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得给学生创设科学检测的氛围,指导的过程尽可能适合学生。整节课下来,学生还是有所发展的,也越来越朝着规范科学的检测过程在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科学素养的重要一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0:29:49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4#

[点评《电路出故障了》]

对                           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结合

                                                        吴利坚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始终围绕“能够让学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而

展开的,这也正是“学习主题”的实质意义所在。陈斌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认识到了这

一点,课前准确定位、精心预设,课中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

生成,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的发展。

                                                        吴利坚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始终围绕“能够让学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而

展开的,这也正是“学习主题”的实质意义所在。陈斌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认识到了这

一点,课前准确定位、精心预设,课中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

生成,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的发展。

“窥一斑见全豹”,作为向教研员和全区科学教师的展示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陈斌老师的科学素养、对课堂的驾驶能力,更多的是一日复一日地积累、实践和坚持。

一、精心预设:了解学生、处理教材

1正确把握和处理教材

本课关注的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电路进行检测,陈斌老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作了准确的定位。

如何用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故障电路?陈斌老师在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使检测活动更科学、更严谨:电路检测器作为一种检测工具,不能拆开使用;检测器要先自检,要多次重复检测;检测出问题材料后,拿来替换的新材料也需要先检测,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2了解学生,有效指导

对于检测故障电路,学生的原有认识是很肤浅、片面的。他们认为:用电路检测器分别去检测故障电路的各部分的方法是
        
“直接连接一下,很简单的”,而事实上,要远远复杂得多。如何科学检测?先要预测、整理可能出问题的部分;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检测时检测器需先自检,检测需重复多次;在路检测容易忽视“回路”的问题,在路检测灯泡、电池有一定难度;看到现象时,需全面分析所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才能下结论等等。陈斌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精心预设——从以上方面展开有效指导,收效显著。

二、动态生成:良好思维品质在形成中

陈斌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紧抓“运用科学方法对电路进行检测”这一主线,做到一环紧扣一环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产生了11>2的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斌老师正确定位“引领者”角色,始终做到“不愤不发,不悱不启”,学生兴趣盎然,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体验和认识不断加深,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这得益于陈斌老师的课前精心预设和有效利用“突发事件”。

陈斌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思维的角度引发操作,从操作中看学生的思考。对于“如何用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故障电路”活动的精心预设和有效指导,引领着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全面分析现象、合理推测可能性、细致研究、调整思维和操作活动。学生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均得到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在形成中。很好地诠释了“科学探究的外表是活动,科学探究的灵魂是思维”这一本质。

课堂教学中,陈斌老师还能及时捕捉学生在活动中表露出的问题——学生用小灯泡、电池、电线、灯座、电池盒组装好电路后,没有主动切断电源。领会到这些内容在整个活动中的价值,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在讨论分析中,学生明确了: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电就无法流动,灯泡就不会亮,为后续的研究活动起到铺垫的作用。不仅没有偏离教学活动主线,而且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

  三、细微之处亦见科学素养

  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曾评价,对科学检测过程的充实“体现了教师的科学

素养”。课堂教学中,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碰到问题能不断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与众不同的见解,全面分析、合理推测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无不体现着师生的科学素养。此外,许多的细微之处也是如此:
                

学生发言时,不用教师点名就可以站起来发言。当多人同时站起来时,学生们能够自觉地谦让。既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又能节约时间以保证有比较长的探究活动时间。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用目光注视着他(她),在倾听的同时,理解性地采纳、提建议或批判性地提出反对意见。

学生代表自己的想法时,“我认为……”;代表小组发言时,“我们认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教师和学生对求实、合作等科学精神的理解。

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也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忽略。陈斌老师关注到了这些,学生也养成了诸如及时整理器材等习惯。

 

  这是一堂让人印象深刻的课,虽然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时间稍显紧张、检测器作为工具的意义学生不够明确等。但它体现着我们在探索科学课如何发展的道路上所进行的思考和实践。细细体味,收获会颇丰。

快乐每一天
TOP
15#

 

[教学实录及反思]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实录及反思]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朱水华执教

 

 

【课堂教学实录按时间:01010202030304045)分四个时段记录】

 

 

(借班上课) 铃响之前师向生提了俩要求:第一,做实验前先不着急,听明白了老师说开始了再动手。第二,击掌示意实验暂停时,请你“着急”点,快快停下节约时间。能做到吗?

  生(齐说):能。 

师:谢了。

  师生问好。

 

 

010

一、它们都会发声

师:我们来看几样东西,(出示手上之木条)这是什么?
    

生(齐说):木块。
    

师:是的。(出示瓶中之清水)这呢?

生:是水呀。

师:是的,是猜对的。

师:第三样明明在眼前却看不见,明明在手上却抓不住,是啥?

  话音未落,生较整齐地说:空——气! 师予以肯定。

      (以上相应板书:木 水 空气)

师:它们三个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1:木块和水都摸得到,空气摸不到。

师:是的,谁能说三者各不相同的特点?
    

2:木块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师:很好 。(板书: 固 液 气)

师: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一时无以为对)

师:没关系 ,先看我做两个小实验。

   (师用小锤敲响木块、晃响瓶中水,使塑料小容器内的空气鸣叫,还让每个同学扇耳边空气)

 3:都有声音。

4:它们都会发出声音。
    

师:确实如此。 (板书:声音)

二、关于声音的话题  

师(作思索状):假如我们来研究声音,你可以提出哪些研究声音的问题?

 1: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怎样的声音好听?

3:能发出怎样的声音?

4:声音的种类。

  5:声音的高低。

  6:怎样的声音不刺耳?
    

师:这与哪个相似?
    

生:第二个。

    (师简单点评 并作相应板书)

师(又作思索表情):那你认为这当中哪个问题有研究价值?

学生一致选第一个。

  (稍默)师:其实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的。也许这个问题对大家比较有吸

引力,那今天就先来研究它吧!

三、让周围的物体发出声音

    师:要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首先得让物体发出声音来。

(持一烧杯)你能让这个烧杯发出声音吗?

      1上来,用一小锤敲响杯子。

师拿垫板:谁让它也发声?

2上来用手指敲了两下。
    

师指黑板和讲台面说:再让它们发声吧。

3上来用小锤敲了两下桌面。

4上来用小锤敲了一下黑板。 

(均有明显响声)

师:谁让我的手掌也发出声音来? 

5上来猛地一拍。

师:现在不给你锤和其它东西,有两物——牛皮筋和钢尺(出示),你有办法分别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生跃然,似很有办法。

(没有让孩子们作口头交流,直接做实验):请各组取信袋内实验用品。

(信袋中物品:两牛皮筋,一根封闭一根裂断;一根钢尺。)  

  生实验,师巡看。

1020

     生实验,师巡看 。(先板书:观察)

师击掌示意停下,生较快停下。

师:哪个小组上来演示一下让皮筋发声?

     1:上台,两生各执牛皮筋一端,一生用力拨动。 师生肯定。

     2:两生各执牛皮筋一端,一生猛地一放手,有声。
    

师:这两种方法都使牛皮筋发出声来了。

     3 一男生两手指撑开牛皮筋,另一手弹动,有声。
    

     师:哪组上来试试让钢尺发声?

     4:以尺击打桌面,有声。 

(其他同学有异议,有同学说这是桌子发出的。)

  另一生:这变得很难说,你听到的可能是桌子发出的,也可能是尺子发出的,

也可能是两个一起发出的。 

师:有道理。

5: 将尺放在演示用凳上,一端露出。一手压尺,一手弹拨。

   (效果明显,师生满意)

四、我们的推测

师:我们现在再来做一次让牛皮筋和钢尺发出声音的实验。

生:好。

师:不过这一回得提高要求:

A 好好观察发声时,这两样东西的情况。

B 讨论并推测一下,物体发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板书 :推测)

两分多钟后,师示意停下:哪个小组先来发表高见? 

1:我们认为是由物体的反弹引起的,它们一反弹起来就发出声音。 

师:我注意到你用了反弹这个词。

   2: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师:说说你的依据。
    

生:看到了牛皮筋和钢尺在上下振动。

     3: 我们也觉得是由振动引起的。

     4:是的,牛皮筋和尺子都振动了!    

师:还有其它想法吗?

     5:我觉得手压了它才会发声的。

     (师作相应板书) 

师:这些推测你认为哪个比较合理?

      (学生大多数认为第二个较合理。)

2030

     师:那你有没有简单办法来让证明其它推测不合理呢?

     生:我觉得“手压了才会发声”不对。

    师:那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吗? 

生:(无例)

师:举一个手压了也不发声,或者不压也会发声的例子,不就行了吗。

     生:后来没压牛皮筋,它也还在响。
    

师:好。还有吗?
    

     生:后来没压尺子,它也在响。 

师:可以的。

     师(放了段CD):一定要压或敲打吗?

 生 :不一定。

     师:有时,你只要这么一个反例就行了。 

关于反弹这个推测 ,大家有什么想法?

     1:上下弹动。

     2:和振动其实是一回事。 

师:是的。用了不同的词语罢了。

   五、继续为我们的推测找依据

师:整理一下思路,我们有一个推测——物体发声是由它振动引起的。依据是我们发现尺子发声时它振动了,牛皮筋发声时它也振动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据此把推测变为结论呢?——任何物体发声时都会振动

的,发声是由振动引起的。(板书结论和问号)

 生都说:不能的。 

师:说明你的理由。

1:光凭这两样太少了。

2:那其它的物体还不知道呢!

3:那人在说话时也在振动吗? 

师:大家说得真好。

师:那么要使推测变成结论,我们还应做些什么呢?

1:做实验。

师:做什么实验?

生:看看其它物体发声时是不是也振动的。

师(击三角铁):听到声音了吗?

生:听到。

师:是否看到了它在振动?
    

   1:没看到。  

2:看不清楚。

    (教师以同样的方式敲鼓、镲等。学生反应类似。)

   师:看不到或看不清是不是表明它就没振动呢?
   

生:不一定。

   师:那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证明它是在振动的或者确实没有振动呢?
    

生:可以。(但一时无人举手应答。)

师:没关系,看到实物也许你就有法子了。我还为大家准备了其它东西(边说边出示纸片、小铃铛、一些米粒) 如果用得上你就用。现在请大各小组自己设计些实验来证明鼓、三角铁、镲发声时是否振动。

(每组请两位同学去拿实验用品)

3040

学生讨论,实验,师巡看。

师:交流我们的好办法和发现吧。

1:(将米粒放在鼓面,敲击,米粒跳起来。)米粒的跳动是因为鼓面在振动。   

师:有道理,看起来也很明显。

2:(以纸片代替米粒做。)将纸片再撕小些,放到鼓上,敲时小纸片也跳起来,也证明鼓面在振动。    

师:好的。

3:(以小铃铛代替米粒的方式做。)我们组用小铃铛放在鼓面上,稍微敲一下鼓,小铃铛就跳起来,还能听到铃铛声音呢!   

师:他们用到了小铃铛,效果很好。

4:(敲击镲,小铃铛靠近镲,被抖响。)铃铛响了,是因为镲在振动。

  师:这个办法不错嘛!

5:(手按鼓面,击鼓。)这时手会感到麻,说明鼓面在振动。

 师:又一种新办法。

 6:(敲三角铁,手按金属部位。)这样手也会感到麻,证明三角铁发声时也是振动的。 

  师(拍桌子):桌面振动了吗?

生:是的。

师:可看不见呀。

   1:可用手感觉。

师: 那大家都试一下,不过我建议大家也可以用面部来感受一下。

     (室内一下子有了很多拍桌声)

 (上面活动停后)师:刚才我说话时,大家都听到了吗? 

生:听得到。 

师:那我人抖了吗?(师作抖状,生大笑)

2:没有呀。  

3:你的声带在振动,用手按住这儿就感觉到了。

师:大家都和他一样来感受一下吧。我们一起说三个字:老师好!

生体验声带的振动。 

师(正色):研究到这份上,你敢把我们的推测变成结论了吗?

生欣然谓可以了。

师(哂然):其实搞科学研究的人,“胆子”还没你们大呢!他们做了几百上千的实验才敢下结论。而且他们还思考了如下一个问题 :振动停时声音会怎样?

六、振动停时声音会怎样

师:看看这个现象,敲镲(演示)时,有响声,可不敲时怎么还在响呀?
    

生:振动还在呀!

师:请帮个忙——让敲响的锣、镲立刻不响。
    

生:(上台,用手按住)振动停了声音也就停了。

师:这其实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推测是对的。
    

师:关于声音的科学,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比如地震、海啸前很多动物都能提前听到声音,人却听不到。希望大家能继续去关注声音的科学。

 

 

           

 

 

作了较多的思考和准备上了这堂课后,与听课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再审视本课的教学,有得也有失,作如下反思:

1我对本课要义的把握

居高临下地从整体上看本课的设计和实施,我是以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活动作为载体,让他们经历一个发现、观察到某种现象        提出推测      试图证实(或证伪)自己的推测       有所结论这样一个较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和不完全归纳推理过程。教学中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各种教益,均由这一思路导致或辐射到。是为我对本课要义的把握

2和自然常识课的不同教学思路和理念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的内容,《自然》、《常识》教材中均有。自然、常识课上本课的思路大抵是:听到各种声音让人想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        观察皮筋和尺子发声时的现象         引导出“振动”这一表述词语这时,基本上也得出了结论        根据结论来说说生活中相应的现象或应用。相比之下,现在的科学课则要复杂和严密得多:感受声音现象      提出课题      观察到发声时的振动现象        作出推测          证实()推测           试下结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令推理的科学性严密性水平立见分晓。

不论是表面的教学环节,还是深一层的教学理念我都试图和原有教学有明显分别努力体现科学的本质——实证的和符合逻辑的。自然常识课往往只用皮筋和尺子两个事物就先得出一个全称命题的结论。自然常识课中用以验证结论的事例,本课中只作为推出结论的部分依据。这儿可以看出求证态度和严密性上的迥异。我认为常识课中学生的学习姿态是:结论已有,它能套用到那件事上吗?而本课则是:结论尚无,我的推测可靠吗?这也反映了前者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后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

另外常识课有一个关于声音高低的教学难点,严重干扰了对探究声音产生原因这一重点教学。教学难点本身意义不大,又影响了重点研究部分的教学精力,确有不妥之处。而本课自始至终或围绕探究重点展开或为此作铺垫,目标明确多了。

3、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我一如既往地注重思维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关键的作用。第一环节,我渗透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先是求异()再是求同(难些)。在引入话题后的环节,在提出推测以及各次实验反馈都无不渗透着发散思维的训练。在证明某些推测的不合理时,我引导学生只要存一反例即可否定整个命题,这又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在思维的严密性的体现方面,有的从小处着手,如学生说瓶中是水时,我评:猜对了。这三个字己有两层意思:答案正确,但不是实证得出的。有的从大处着手,本课一半以上时间都在说明通常不完全归纳法样本越大推测越可靠。

4、也让学生尝到“错误”

本课中我还有一个较特别的用意:让学生尝到错误的“滋味”。这时候学生是胸有成竹以为自己想法对的,然而却得知仍是不很科学的是有误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第六环节中,学生用了七八样物品做了十来个实验后,师问大家做到这份上可以下结论了吗?学生说可以了。老师却泼来一小瓢凉水,说真正的科学研究者此时是不敢下结论的……事实证明尝到这样的错误并不会打击人反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对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有所裨益。

 5、两点想改进之处

1)本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老师“扶”的成份多了些,可根据学生实际,将探究

活动设计得再开放些,可将一些探究环节组合起来给予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本课可以尝试将学生得出自己推测和多个证实自己推测的实验放到一起,一下子给予10多时分钟时间去探究,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要大得多,而不必拘泥于先获得推测上的共识,再全班一起去证实某个推测。这样学生可能会出现多个推测,有的推测会被证伪,会产生新的推测,这种过程对推动学生的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或许更有意义。

2)本课中选用的物品牛皮筋、钢尺、桌面、鼓、声带、镲、三角铁、桌子等都是固体,这样所做的推测、尝试得出的结论都应是在固体这一框架之内的。这一点在备课中本是注意到的,可在实施中却未加引导和强调,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从而更好体现科学课的严谨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8:53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6#

[点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充分探究,有效推进

 

朱水华老师执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充分展示了他对科学课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科学课要体现科学本质的理解。本课有几大亮点:

1、经历充分的科学探究

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主线,孩子们经历从观察发声现

象——提出问题——推测声音产生的原因——思考、设计证实方法——尝试证实——进一步反思证实方法,推进思考证实的科学性——实事求是地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尝试“让物体停止振动”,进一步验证结论。

    孩子们在经历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声音产生原因”的探究活动已体验到细微之处,较充分感受到科学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2、有效推进思维的发展

老师非常重视对孩子思维发展的推进,大处着手,小处着眼。不仅是在尝试、反思、再尝试、再反思的理性科学探究过程中使孩子们较充分地体验到了“不完全归纳法”的逻辑思维方式,还有求同求异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的运用,无不体现出这一点。有效地将孩子从无序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层面引领到了有序、理性的探究层面,使孩子们的探究认知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3、板书“画龙点睛”

好的板书能“画龙点睛”。本课的板书就有这样的作用:体现着孩子们感受到的科学探究思维和实践每一步的理性推进过程。

怎样发出?

声音               

            桌面                   

观察                  反弹       怎么样的 ?

            牛皮筋      振动       好听的?

推测                  摩擦       种类?

            三角铁      ……       …….

结论       

            声带

     本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明显,思维推进显著。如探究环节能少一些,每个环节给较多时间,孩子们探究的自主性锻炼和探究体验可能会更充分些。

    总体而言,本课教学设计精彩,课堂表现优秀,获市评优课一等奖,值得推荐。

快乐每一天
TOP
17#

[专著读后感]

    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研制项目负责人郝京华主编《小学科学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后与我区老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探讨稿。

               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科学的本质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美国科学促进会1985年制定的“2061计划——面向所有美国人的科学”和1993年制定的“科学素养基准”以及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布的“美国国家课程标准”都明确地指出,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目的就是要在美国建立一个有很高科学素养的社会。它认为:良好的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知道科学是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为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认识什么样的东西是科学、什么样的东西不是科学,科学能够作什么、科学不能作什么以及科学如何在文化中起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认清科学的本质已成为美国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郁波老师在200312月的省四上备课活动中作了一个讲座《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迈进》中指出:2003年初在我国21个省市进行的“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从表面上看,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少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但本质上是教师们对科学的性质、科学探究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远没有掌握。200412月在温州举行的全国会议上,郁波老师再次强调: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只有理解了科学究竟是什么,才能理解什么是科学教育,正确开展科学课的教学。”

科学的本质说明了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发展的,阐明了科学不仅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不断发展和自我矫正的探究过程,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成果;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不仅要涉及到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理解科学的本质,对于确立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理解科学的本质,实际上是要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对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好像是一个非常普通而简单的问题,但是,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要较为全面地回答“科学是什么”却并非易事。

一、科学的本质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scientia,意思是知识、求知,即有知识,而不是误解或无知。关于“科学是什么”,长期以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等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

    英国的科学哲学家乔治·奥威尔认为“科学一般被定义为:(1)精确科学,如化学、物理等;(2)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观察到的事实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G·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我国学者郭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认为:“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还有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人类籍此获取对外界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按照这种观点,科学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而且包含技术。

     也有人提出:科学既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究活动。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则认为:科学的目标是探知自然,技术的目标是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人类之需”。

     从上面看到,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人们对“科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给出一致的回答。尽管如此,通过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等,对于现代科学的一些基本特征,人们还是有很多的共识。

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然而这些分歧就中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并非至关重要。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界学者对科学的本质已达成广泛的共识:

1)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科学需要证据

3)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有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4)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像和创造力的结合

5)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美国科学促进会在其制定的“2061计划——面向所有美国人的科学”中,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科学事业三个方面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1.科学世界观。

     科学家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都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它们与自然世界的性质和我们对它的了解有关。

     (1)世界是可知的。(2)科学理论是变化的。(3)科学知识的持久性。(4)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全部的答案。

     2.科学探究。
                

     科学中不同的学科,对证据的依赖、利用假设和理论、应用逻辑等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不过,科学家们在确立研究对象、如何开展工作、是重视历史资料还是实验发现、应用定性还是定量方法、如何应用基本理论以及吸收多少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方面是大不相同的。尽管如此,由于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着技术、信息和概念的交流,所以他们对构成有效科学研究的要素是有共识的。离开了具体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究就难以表述,没有简单的、固定的科学探究模式,但科学的一些特点使科学探究模式具有下列明显的特征:
                

     (1)科学需要证据。(2)科学是逻辑与想象的结合。(3)科学能进行解释和预见。(4)科学家需要明辨是非,避免偏见。(5)科学不奉行独裁主义。从长远的观点看,理论由其结果来评判,即,当某人提出新的或改进的理论,如果它比以前的理论解释更多的现象或回答更重要的问题,那么新理论就会逐渐地取代以前的理论。

     3.科学事业。
                

     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有个人、社会和机构三个维度。科学活动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其它特征相比,它也许更能把我们的时代与以前的时代区别开来。

     (1)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由于科学具有社会属性,所以科学信息的传播是科学进步的关键。
                

     (2)科学分为不同学科,在不同的机构中进行研究。科学分为不同学科的优点是,它们可以为组织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提供有内在一致性的概念结构。
                

      (3)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准确记录、光明磊落、重复验证、以同行科学家的评判为支撑等一直是大多数科学家所恪守的职业道德传统。但是,有时由于首先公布一种理论或观察结果所带来的名誉上的压力,一些科学家可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研究信息,甚至伪造他们的发现结果。
                

       (4)科学家在参与公共事务时,既是专家又是公民。通常,科学家能帮助公众理解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或可能性,能证明哪些想法是不可能的。与科学有关的公共问题和科学研究相比完全不同。涉及到公众利益时,与其他人一样,当自己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合作者的利益、团体的利益或社区的利益受到威胁时,科学家们同样会产生偏见。

     综上所述,科学就其本质来讲,实际上是人类对所观察或认识到的自然现象进行的合理解释或说明。为了使其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预见性,人们应用了逻辑、数学以及实验的方法,使其形成经过验证、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界的复杂性、无限性以及人类认识的有限性,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才能逐步认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由于科学是人类努力奋斗的事业,所以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人及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对科学探究活动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1.科学的本质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进行科学教育,首先要对科学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科学的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它使我们认识到:科学需要想象和推理,也需要猜想和假设,但它们不足以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形成还需要以多次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随着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会观察到更多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解释更多现象、应用范围更广的科学理论,这样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被新的科学理论所取代,所以科学理论形成以后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在发展变化。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应对自然的一种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对科学的认识,目前存在着“科学主义”、“伪科学”和“反科学”三种错误思潮。“科学主义”过分夸大科学的力量,认为科学无所不能,并把科学方法引入人类文化的所有研究领域。“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于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或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比科学还要科学的主张。“反科学”与“伪科学”不同,它是利用科学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或科学的缺陷来否定科学的价值。科学的本质能帮助我们认清它们的实质,在科学教育中避免犯“科学主义”、“伪科学”和“反科学”的错误。

     2.科学的本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内容一直把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放在首位,从科学的本质来看,这是片面的,没有反映科学的全貌。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科学教育内容应体现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探究、认识自然的过程,同时也包含有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问题。美国的科学教育家拉费尔E.马丁等(Ralph EMadin)指出:科学教育应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科学知识(ScienceKnowledge)、科学过程能力(Science Process Skill)和科学态度(Science Atti-tude),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科学本质对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1)科学知识包括: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运用感官或科学仪器获得的具体的、可被验证的科学信息。它一般回答“是什么”一类问题。

科学概念是对科学事实的归类、概括、抽象和总结。动物、植物种类的划分和名称的确定都是科学概念的例子。

科学定律或科学规律描述两个或多个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比如:摩擦生热说明“摩擦”(概念1)是与“热能”(概念2)的增加相联系的。

科学理论则是用来解释各种事实或科学规律的,回答“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科学理论可能帮助人们理解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关的科学事实或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也可能通过科学预测帮助人们发现新的科学事实。

     (2)科学过程能力包括:

基本能力

观察

运用感官或使用工具而获得信息,有定性(如天空是蓝色的)和定量(如长4厘米)之分

分类

对事物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特性进行分类、归类。如将物体按重量从轻到重排列

测量

运用简单标准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正确使用测量单位

估算

运用测量及运算知识,不通过对观察物的直接测量而给出快速的大致估计值,当对精确度要求不高时,这种快速估算的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在科学决策和日常生活中作出尽可能迅速而合理的决定.如估算一棵凤仙花有多少粒种子

推断

根据已有经验或知识,推测可能导致观察结果的原因.如物体为什么沉或浮

预测

根据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对未来事件作出推测。
                                
如根据动物的反应预测天气

交流

对客观现象作准确的描述,区分观察与推测,运用图表.文字及模型等简单、.明了地研究过程和结论。

   综合能力

确认、控制变量

在进行任何科学实验之前,必须首先分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每次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有计划地改变所研究的变量(自变量)外,其他因素(控制变量)保持恒定

操作性

定义

为了保证科学探究结果的可重复性,探究者必须对探究过程中运用的术语或确定的变量进行准确而简练的描述。如土壤的含盐量的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研究者必须对含盐量、植物生长、阳光光照程度、环境温度、水灌溉量等依次作出说明。比如植物的生长状况,可明确表达为植物的高度及粗细,枝叶茂盛的程度以及植物茎叶的颜色等。

猜想与

假设

分析观察结果,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或事件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猜测。

实验

主要技能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制定计划,确认和控制变量,运用操作性定义,通过实验操作收集数量和整理数据等。

制表、作图

在设计实验时,实验者也应考虑如何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将观察结果(数据)填入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并将其以适当的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变量变化的趋势.

解释数据、建立模型

对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变量之间相关性或变量变化趋势作出解释性的结论.科学解释往往可以借助于科学模型,包括形象的物质模型、抽象的概念模型(如运用水流作为比喻的“电流”的概念)及教学模型(公式)

调研

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作出结论或提出行动方案。

     (3)科学态度包括:情感态度和理性态度。

     情感态度包括好奇心(表现为对新事物想多观察、多了解)、坚持不懈、正确对待失败、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念及劳动成果等。

    理性态度是指在发展科学过程技能、探究及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及态度,主要包括:(1)注意考察任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重现性,区分偶然性与必然性。(2)重视事实根据,合理怀疑,不迷信,不盲从权威。(3)避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或将某结论不恰当地进行推广。(4)倾听和考虑他人的不同观念或解释。(4)根据新的证据,怀疑、修正自己的意见

     3.科学的本质加深了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科学教育中,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那么,为什么在科学教育中如此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呢?过去我们一般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科学探究看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毫无疑问,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从科学本身来看,们只是外部的原因。科学的本质说明,科学不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探究活动。所以,在科学教育中,把科学探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更是科学本质的要求。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反映科学的探究的本质,还科学以本来的面目。

     4.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形成关于自然的基本观点,获得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鉴于科学的本质在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自觉性以及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中,它已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快乐每一天
TOP
18#

[培训后感]

有策划才有精彩

  ——《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培训后感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不是幽默诙谐,平实的语言和有例有据的论述中透露着睿智——基于策划而收获的精彩,这就是省教研室张丰主任的培训活动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尽管,在此之前,同样主题的培训已听了一次。但,还是很用心。因为,对传统教研活动的省察、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教研活动策划组织的方法、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等主题,“没有正在进行基层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肯定是不称职的教研员,没有承担师资培训任务,没有发挥师资培养作用的教研员也是不合格的教研员”、“没有与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的培训活动一般是效果不大的培训,没有借助培训活动产生交流与推广作用的仅仅的教学实践研究往往是效率不高的研究”等等观点内容让我茅塞顿开,有血有肉的讲座深深吸引着我。

 张主任还提出了“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对照这六个性,重新反思、评析自己以往组织的教研活动,又有了颇多收获。

 

 

活动重现

评析

 

 专业引领   参与式培训   亲历科学探究

——记西湖区小学科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始教学指导活动

 

 

2006829,骄阳似火,如同我们心中对小学科学向前发展的信念。

我区80多名专职、兼职科学老师集聚在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参加新学期的教学指导活动。

                 指导活动面向全体教师

一整天的活动,始终遵循着面向全体教师的原则,正视差异,利用差异,通过活动内容的调节、互动体验活动的开展,努力使骨干教师、新教师、兼职教师共同发展。

上午,吴利坚老师根据自己参加的全国教材培训者工作会议中获得的信息,作了《在科学探究中关注科学概念建立》的专业引领,并根据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作了《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准确定位——小学科学如何开展对照实验教学》的回复。接着,兵分两路:文三街教育集团的傅盈老师由花生的观察入手,为三年级的科学老师们开展了生动而细致的教材、教学策略介绍;学军小学的曹琴芳老师紧扣科学教学的本质、五上教材的特色、关注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以材料单元为载体,作了教学指导。

下午的六年级教学指导活动以参与式培训为主,分别由俶塔实验学校的盛国荣老师、学军小学的王水军老师、育才教育集团的仰毅明老师、三墩中心小学的王依美老师带领进行。

                     参与式培训活动精彩纷呈

本次培训,除了要达到“引领教师把握小学科学的发展方向,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的目标外,还希望达成“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困惑,寻求有效对策”的目标。

因此,指导活动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为老师们准备了多个寓意深刻的亲历活动:《我的花生》关注观察和描述能力、关注微细之处的变化,《雨中的布料》关注对照实验的严谨性、关注如何交流表达,《斜面的研究》关注新教材的特色、关注数据化研究,《搭拱形》关注突破常规、关注处理教材,《哪支蜡烛燃烧得久》关注提前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必要性、关注全方位考虑问题,《制作蛙声筒》关注材料对于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关注如何不断改进学具。

参与式培训方式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瞬间:

主持人宣布活动的任务和要求后,有的科学老师“犹抱琵琶半遮面”——暂持观望态度,而有的迫不及待;

有的小组的研究安安静静,有的热闹非凡,甚至转移了实验场地,站到了凳子上;

有的小组分工合理、合作有效,有些“学生”还四处深入到别的小组“打探”情报;

有的小组交流汇报时展示了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调整的探究过程,有的小组一人口头汇报、一人作相应展示,有的小组进行质疑或补充;

当主持人宣布要进行全班交流时,老师们意犹未尽、仍在“偷偷”地动手操作,主持人指明“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时,老师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

体验活动,让全体的科学老师真正地做了一回学生,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所思、所想、所为,为新学期的科学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情况评析:

    既有学科最新前沿信息的传递,一线教学问题的解惑,又有各册教材的分析。但,对于前沿信息的传递,缺少事先进行教师原有认知基础的调查。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
           
情况评析

    做得较好,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展,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困惑,寻求有效对策”。

“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情况评析:

    针对一线课堂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改进策略。

“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情况评析:

   对于学科前沿动态信息,提供了自学资料、布置了思考题,并在后续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中进行了延续性的研讨。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情况评析:

   及时记录、反馈、评价教师们在参与体验活动时、后的一些反应,并点明“这也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关注生成的结果,使我们的活动更深层次地达成培训目标。

“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情况评析:

   还可更多地收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信息,作为培训中的资料,使其更具实践性。

 

 

 

 

 

 

       常说:站得高,看得远。理念引导行为。张丰老师讲座的37PPT,像一本厚厚的书,指明教研活动发展方向的书,还需我慢慢琢磨、慢慢“理论结合实践”,使每一次教研培训活动“因策划而精彩”。

       常说:站得高,看得远。理念引导行为。张丰老师讲座的37PPT,像一本厚厚的书,指明教研活动发展方向的书,还需我慢慢琢磨、慢慢“理论结合实践”,使每一次教研培训活动“因策划而精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40:16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9#

[理论指导行为]

      研读了《教研手册》一书和内化省教研室张丰主任的《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而开展的一次区教研活动。

 

                             基于策划的期末学业评价指导活动

       期末学业评价指导活动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除每一次学习了一些理论外,其余的多为每个年级检测参考卷和参考活动编写者和大家一起,“就事论事”地谈本学期的期末评价活动如何开展。

这样的活动有效吗?效率有多大?

基于《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对我的启发,基于对学校的调查,针对我区各校强化科学学科的检测但一线科学教师的命题不够科学的实际,本学期,期末教学评价指导活动以“学业评价与试题编制”为主题,先从学业评价与命题编制的关系、命题原则、命题程序、双向细目表的制定、试题的主要类型及编制要则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接着分小组进行实践:(1)确定组长和记录员;(2)分发学习内容“浓缩版”、下册希望学生达成的科学概念表、前一学年的参考卷、双向细目表(空白)、讨论记录纸;(3)小组活动,从试题内容和类别,不同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量,各种内容采用的题型,各类试题应占的比重,能力要求的层次及比例,分数比例和时间分配,字词句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记录;(4)作简短小组活动小结;(5)确定专人负责进行修改;(6)提供给全区各校作为期末评价参考。

       此活动,在教材已做相应改编的形势,以提高教师出题能力为目标,使活动有了更高含义,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快乐每一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