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读后感]
此文为学习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听了喻老师的讲座《怎样上好科学课》以及自己工作实践所撰写。
用证据说话
——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
摘要: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而且解释必须是基于事实,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客观事实。因而,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极为重要,但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极为缺乏。本文针对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加以分析,从学科课程性质、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特征两方面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性,并从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养、在探究活动各阶段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培养两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 科学本质 证据意识 求证能力
一、并非杞人忧天
因为工作的需要和便利,有了很多听课的机会,有许多的片断至今难忘:
片断一:《导体和绝缘体》一课,老师让孩子们把各种物品连入电路检测器多次检测,根据小灯泡的亮灭情况判断此物品是否能通过电流。一个小组的检测记录表是这样填写的:
材料 | 预测 | 第一次检测 | 第二次检测 | 结论 |
亮 | 不亮 | 亮 | 不亮 | 亮 | 不亮 | 亮 | 不亮 |
铁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交流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提出疑议。
片断二:《淀粉的踪迹》一课,老师让每组学生观察一种不知名的白色粉末。我旁边小组的孩子们是这样描述的:白颜色的粉末,颗粒比较细,有点像淀粉,又好像面粉。在组长的提议下,小组同学一致同意用“不知名粉末”来汇报。交流时,前面汇报的小组都认为这粉末是淀粉。轮到这个组汇报了,组长站起来说的却是:“我们也认为这是淀粉。”孩子,你为什么不说“自己的话”?
片断三:《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把同一个马铃薯放在A盆水中是
浮的,放到B盆水中却沉了。孩子们一致认为:A盆中的是清水,B盆中的是盐水。接着,孩子们分组配制盐水,发现:放入盐水中的马铃薯真的浮起来了!于是,孩子们判定:“我猜对了,真的是盐水。”更可怕的是,老师说:“同学们真能干。”
……
这样的现象屡屡发生在我们的科学课堂里,不仅是平时的随堂听课,也包括精心准
备、多次试教、由素质较高的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每每望着充满期待走进教室、兴高采烈离开教室的孩子们,在许许多多不同的教室里,我如坐针毡: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太缺乏了。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重要性
(一)从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看其重要性
从自然(常识)课到科学课的转换,更换的不仅仅是名称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明确地提出了“培养科学素养”。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是这样描述的: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的4个核心因素为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
2000年和2001年的6~9月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现状调查小组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并不理想,合格率不到半数。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总体合格率为48.2%,较之国外公众略低;对科学精神的投射测试发现,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仅为27.4% ;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为34.9%。令人堪忧!
这样的现状,使得科学教育工作者们直接面临着这些问题:怎样培养孩子的科学素
养?学生们学习科学什么方法最有效?什么方法最能体现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含义?科学教育工作者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探索,形成共识:这就是——用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来学科学。
科学家进行工作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科学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所以,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们正是在一个个科学典型的、有结构的、具有发展意义的探究活动中,在重演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方法原理是目前人类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科学家“做科学”的方法。科学研究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因为科学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它的解释是基于事实,是依据共同的步骤和规范获取事实证据,而且这个步骤是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至于别人可以重复研究。
小学生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虽然有着诸多不同,例如:问题来源不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不一,探究的计划性强弱不一,探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能力不一,探究的反思能力不一等,但是,他们的探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起源于或围绕一个对于探究者来说“新”的问题、情境或材料,进而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因而,以科学素养为培养目标、以科学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学科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获取事实证据的意识和求证能力。
(二)从科学本质及科学探究特征看其重要性
学科学,首先必须先明确科学是什么,换言之,要先明确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是什么?长期以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等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对这问题没有给出一致的回答。通过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等,人们对于现代科学的一些基本特征有很多的共识:科学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科学本身蕴含了人类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许多重要思想;科学本身蕴含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一套重要方法;科学本身体现了特有的价值观;科学是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随着科学对人类社会强大的改进作用,人们认识到科学蕴含的思想、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影响更大、更深远。
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中,把各界学者对科学本质的共识归纳为:
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科学需要证据;
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有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像和创造力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具有其基本特征:目标的双重性,活动的过程性,方法的针对性,工具的有效性,证据的重要性,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结论的开放性。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启示我们:科学要基于事实来解释世界,它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我们的研究也应像科学家那样注意证据——注重观察实验、密切注意细节、努力鉴别、重复检证、依靠证据、运用逻辑推理、逐步排除不合理解释、不让推理的进展超越事实。
三、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是导致证据意识弱、求证能力差的原因:
原因之一,探究活动常常被事物最突出的特点所吸引,观察不够细致、全面,因而难以提供充足的证据。概念的建立往往依赖于自发探究中获得的经验。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探究中经常存在许多错误的推理过程。
原因之二,害怕因与群体不同而受到嘲笑,从众心理使其观念、行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所以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原因之三,学生在教师引领外的探究是自发的,因其原有基础的限制,探究能力是有限的,探究使用的过程和方法也较为粗糙。
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欠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向前发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孩子们学的活动的结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织者、引领者,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是关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科学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对它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科学教育的正确定位。”①
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如何?基于证据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不容乐观的现实:
2000年和2001年的6~9月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现状调查小组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自然教师②的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明显高于一般国民,但良莠不齐的现象也较为严重,甚至有24.3%的人不及格。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总体合格率为83.6%;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为63.7%;科学态度(反映其科学精神)令人担忧,其中一道测试题的合格率仅为26.1%。
2003年,南京大学教育系的张红霞教授(科学新课程的构建者之一)对全国21个省市展开“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根据对1737个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如下观点:在事实性知识的掌握上,科学教师要大大超过普通人群,但只有两道题的平均正确率超过80%,科学知识的缺乏应该引起重视;而教师对科学方法的理解更为缺乏;在有关科学性质方面的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缺乏?
原因之一,我国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大环境是:“我国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像许多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一样,仍然停留在本位论阶段,集中讨论什么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地位;现在大概需要进入方法论阶段,即讨论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
3还未达到从科学性质的角度对从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的阶段。
原因之二,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师多为师范学校毕业,没有进行专业的科学教育学习,
更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完整的科学研究,也没能接受基于“科学认识、科学能力和科学观念”的培训。而许多研究已表明,教师对科学性质的认识程度,比其拥有科学知识的多少更直接影响教学水平。
原因之三,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在学校教育教学、家长对待各科教学的观念中发挥其不该有的作用,家长较关注的仍为语文、数学,担任科学课教学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为兼职教师,有的甚至认为“其他什么课都教不好的老师,让他去教科学常识吧”。4教师教学中注重的是科学知识传授和所谓的“师道尊严”。这样的师资状况,根本无法达到“科学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期望。
四、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中央教科所郁波老师在全国、浙江省的会议上,多次强调:“科学教育要立足于对科学的新理解”。的确,对于科学教师来讲,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不懂得“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
5是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
作为科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呢?
必须对科学及本质、科学探究及基本特征、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科学课教学等概念作一番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家的成长等内容的学习,明确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初中、高中、大学科学知识的再充电,掌握较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
从自己开始,基于事实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求证意识和能力。
(二)在探究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培养
“有的放矢”、“对病下药”,我们的教学活动要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问题主要体现在哪里?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我们科学教育的欠缺,课堂教学中反映出学生证据意识较弱、求证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
² 学生证据意识较弱的主要表现:
对于假说的验证,满足于寻找到证据,而没有寻找更多证据的意识;
在所有的观察事实中,往往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随意丢失数据,缺乏“每一份资料都很重要”的认识;
会多次重复活动(如一个组内每人做一次实验),但缺乏对多次重复内涵的理解,体现在经常把一次活动的结果作为小组的最后结果进行交流。之所以多次重复,主要是为了体现小组内的“公平”,让每个组员都能动手玩一玩。
当多次验证结果产生矛盾时,往往以小组长的操作结果为标准。这与“讲究证据,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是不符合的。
² 学生求证能力较弱的主要体现:
不能安静的研究,细致的观察(包括自然状态下和实验状态下的);
不易分清想象、经验与观察事实;
对假说的验证,往往只从正面证实,没有反证;
运用观察事实解释事物间的联系时,存在逻辑推理上的错误,延伸证据所能支持的范围,建立错误的因果关系;
对于奇异数据或不合理数据,不能提出质疑。
对于学生在证据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就事论事地单独安排一些教学时间。因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结合培养。
一项完整的科学探究(包括科学家与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观察,提出问题,做出预测、猜测或假说,设计研究方案并开展工作以搜集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解释(解读数据)以验证假设,得出初步结论,考虑可能的其它解释及进出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将上述探究过程与结果以一定的方式陈述或表述出来,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及开展评价。它们之间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科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和解释已有世界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课堂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提出新问题,展开假说 进行验证 (观察实验)收集资料
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
得出初步结论
得出结论 交流过程和结果
如何结合科学探究活动各个阶段的教学进行培养呢?
1、在假说活动的展开中培养
研究中,我们面对的现象是多样的、多变的,如果仔细、细致地观察,我们可以获
取许多的信息。但,哪些是需要的事实证据,哪些是不相干的内容,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收集资料前明确需要收集什么资料。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重视假说的展开,能帮助学生在验证活动中收集到更多的有效证据。
科学假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猜想。它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是对
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个推测性回答,假说之后必定要有验证活动紧随其后。它包括有这样的特点:有一定的观察基础,有相关的实验或其他实证研究的工作紧随其后,是符合逻辑的。教学中,假说活动不能点到为止,不能停留在学生说出对结果的猜想,更需要学生说清“如果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说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假说。假说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的验证目的更明确,有意注意越持久,观察更细致,因而收集的资料更具针对性、更全面。
如《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一课,教材是这样安排的:(1)通过观察沙和食盐在水
中的不同变化现象来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区别;(2)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现象进一步来明确“溶解”和“不溶解”的特征区别;(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现象来进一步确认“溶解”的本质,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教学第二环节时,因为两位老师对假说活动展开的情况不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师A的教学:
师:把面粉放在水中,它会溶解吗?
生:(有的认为会,有的认为不会)
生实验(三分钟):把面粉放在水中,观察现象;用筷子搅拌,观察现象。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一开始浮在水面,后面沉下去了。
生:搅拌后,水变混了。
生:四个杯子里的水不一样透明,干净的水最透明,盐水排第二,沙子水和面粉水都是混的。
生:一开始面粉变大了,后面沉下来了。
生:我有新发现,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断掉一样。
生:杯子后面有亮的光影。
……
老师B是这样安排的:
师:面粉放在水中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呢?怎么证明自己的想法?
生:把面粉放到水中,看它是像沙子还是像盐(的情况)。
师:出现什么情况才能说明它是溶解或是不溶解呢?
生:看它是不是慢慢变小,看它搅拌后还有没有。没有了,说明它溶解了。
生:看看它是不是沉在水底的。
生:有可能是浮在水面上。
师:你们的意思是,看水里是不是有些地方有面粉颗粒,有些地方却没有?
生:嗯。
生实验(三分钟):把面粉放在水中,观察现象;用筷子搅拌,观察现象。
师:你们认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你看,杯底没有面粉了,杯子里的水变白了。
生:开始时,面粉是沉在水底的,用筷子一搅拌,面粉变没了。杯子里的水全变白了,而且差不多白。
生:不同意,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把杯子拿起来对着光照)还是可以看到它是一颗颗的。
生:我们也认为是不溶解,(演示)把杯子斜过来,杯子(内壁)上有一层面粉,它被水冲过来,粘住了。
生:新发现,现在杯子底上又有一些面粉了。
从孩子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假说活动的展开,使孩子明确从哪方面寻找证据验
证自己的想法,在回答“你是怎么想的”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疏理后续观察实验活动的重点。因而,他们的观察活动是基于前一活动中建立的溶解概念上,更注重从溶解本质的角度进行,通过是不是沉在水底(有没有均匀分布)、是不是变“没”了的重点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开始时“均匀分布”后来却有沉淀、颗粒很小却还看观察到的矛盾现象,使他们的认知又产生了冲突,引发了后续的用过滤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溶解的活动。
2、在验证活动中重点培养
在探究过程中,小学生最爱做、最适合做的就是“观察实验获取资料”这一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在感性的研究中进行理性的思考,使他们明确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懂得什么是可靠的数据资料,怎么才能获得客观可靠的数据。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1)明确科学需要实证
近代科学的性质告诉我们:最终的科学结论的得出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推理,而要用实验来证明,即所谓实证。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老师们经常会进行这样的谈话:“对于这个问题(现象),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仅仅是我们的推测,还应该怎么办?”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实证意识的培养简单地等同于口号式的问答上,要切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实证的重要性。而且,整个科学探究过程都应注意这一点,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下面这位老师执教的《淀粉的踪迹》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老师出示一盆食物:“它们含有淀粉吗?”学生对其中的梨、马铃薯产生了异议。老师接着问:“打算怎么证明?”学生说:“把碘酒滴到食物上,如果变成了紫黑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如果不变色,说明没有含淀粉。”
学生实验后的交流中,对其他食物含淀粉情况没有疑议(包括假说时有疑议的马铃薯)。对于梨是否含有淀粉,又产生了不同的见解:
组1汇报:我们认为馒头、年糕、马铃薯含有淀粉,梨、青菜不含淀粉。
组2反对:我们认为梨也有淀粉,它也变成紫黑色了。
师(观察确认后):他们的发现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生:你们一定看错了,少数服从多数,梨里面肯定没有含淀粉。
组2(举起变色的梨):你才看错呢!你看!
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可能做实验时出错了!
师:可能哪里出错呢?
(各组在议论出错的原因。)
生:我建议他们重做一次。
师(对组2):你们接受吗?
组2(拿了一片梨重新做了一遍实验):这回没变色,是我们错了。可是第一次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呀?
生:我还是很纳闷,两次实验做法一样,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师(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寻求原因)。
生:肯定是他们组的那片梨有问题。
组2一生(兴奋地叫起来):我明白了,观察好淀粉后,我把弄过淀粉的几根牙签插在了梨上,做实验时又拔了下来。牙签上粘有淀粉,你看,现在还有呢!
(其他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围了过来)
对问题的假说,引导着孩子明确往什么方向收集证据。第一次的疑议,孩子们通过
实验加以解决;第二次的争议,孩子们还是通过实验获到共识;第三次出现的新问题,孩子们又是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牙签上粘有淀粉)得以解决。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实证的重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得到了要小心实验、尊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熏陶: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这一组起先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成功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生:以后,如界实验失败了,我也不怕。我会找原因,然后重新做。
生:我明白了做科学实验时,必须非常小心。用过的东西决不能乱放,不然实验就会失败了。
生:我觉得他们非常勇敢。其实我的手上沾了一点淀粉,做实验时,梨的颜色也有一点点变紫,大家都说没变色,我想肯定是我错了,也就不敢说了。
(2)有寻求更多证据的意识
对于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的解释,因为人类的认识和仪器精密度的局限,科学家一般将下述情况看作是真实可靠的:即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看来可能性最大的事态,或者与更多的事实或更令人信服的事实相一致的事态。培养学生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寻求更多证据,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多种方式均能证明同一个观点,同一个研究(实验)观察到的很多事实都证明同一个观点,多人或多次的检测结果都是一样。在此,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如面粉在水中到底是否溶解,当感官观察不能加以判断时,教师会建议孩子们采
用过滤的方法。观察到什么事实能说明面粉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呢?①与沙水混合物、盐水的过滤结果比较,观察到过滤面粉水的滤纸上像过滤沙水混合物一样有物质遗留,这仅仅是一个证据,不足以说明过滤纸的确把面粉和水完全分离开了。②引导学生观察过滤后的液体是否变为无色,是否没有颗料状悬浮物和沉淀物。③在过滤后的液体看起来无色、清澈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往过滤后液体中滴碘酒,观察它是否变成蓝黑色。在多种方式获得的证据支持下,学生得出面粉不能溶解于水的结论。同样,高锰酸钾在水中是否溶解,孩子们应从颗粒变化情况、颗粒在水中的分布情况、有无沉淀、过滤后过滤纸上是否留有物质、过滤后的液体是否为无色等方面收集证据。
除了正面验证的方式,我们还应该引入反证方式来培养学生寻求更多证据意识。
反证法的逻辑是:先假设想证明的理论是假的,而后根据这个假设进行推导,如果推导的结论与已知的公理或证明了的理论相悖,于是得出原理论为真。如《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孩子们通过观察发声的橡皮筋、鼓皮、尺子的状态,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那么,“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还会有声音吗?”如果还是有声音,说明原结论是假的;如果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说明原结论是真的。孩子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不让物体振动,声音立刻就停止了,进而从另一个角度收集证据,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再如,在杯子底部塞一张纸,把杯子竖直倒扣到水中,纸不会湿,是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那么,“把杯子里的空气赶走,纸会不会湿(水能不能进入杯中)?”如果纸湿了,说明原结论是假的。孩子们用倾斜杯子、吸管吸杯中的空气、在杯子上戳洞等尝试,证实了把空气赶走后,水就能进入杯中,进而证实了空气能占据空间。有的孩子甚至发现:如果洞戳在杯壁上,只能赶掉一部分空气,只有一部分水能够进入杯子,更深一层次地证明了“空气能占据空间”。
培养在一次研究(实验)中尽可能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很多的方法。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孩子们会这样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先把岩石放在火上烤,再把岩石放到水中冷却,多次反复。观察到什么现象能说明岩石改变模样了呢?教学时不能满足于学生说出“岩石上有裂缝了”,还应该追问:“还有什么现象也能说明岩石改变模样了?”引导孩子们去寻找:水里留有岩石粉末了;变脆了,可以用手掰下一小块了;……
科学研究讲究可重复性,我们的研究也需要多次重复,在多人或多次的重复中寻找证据检测原结论是否正确,再次证实原结论正确或推翻原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多组多次研究同一内容——如:“磁铁相互作用”的研究、“导体和绝缘体检测”的研究、“水受热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等;
多组一次研究同一内容——如:“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是否有关”的研究、“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电池串联(并联)使用特点”的研究等;
自由选择内容研究——如“怎样溶解得快”的研究、“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霉菌生长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等。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研究时,会出现一个内容只有1~2个小组各进行了一次研究的情况,虽然他们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也不能以规律性的结论出现。如《摆的研究》一课中,一个小组汇报:“我们认为摆线长的慢。摆线长的10秒钟摆了13.5次,摆线短的18次。和我们的推测一致。”老师问:“还有别的小组研究这个内容吗?”在得到没有其他小组研究的信息后,老师又说:“一个小组的一次研究,还不能肯定。”这位老师就做了正确的处理。
(3)确保使用工具测定的信息可靠
科学知识之所以是可变的,具有相对真理性,一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界漫长的认识过程,二是科学研究仪器精密程度的局限性。小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主要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等获取客观事实,观测工具的可靠性和学生运用工具的技能技巧,直接影响着观测结果及其分析。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同一节课,同样测量一杯自来水,测得的温度不一样;检验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时,一个标准钩码,测出来的数据有大有小;用指南针测教室方位,方位截然相反;……
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养成在测量前先检测工具可靠性的习惯,可以通过设置“故障”或“陷井”的方式进行。如四上《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大部分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用拳头紧握几个电线,露出电线的两端,请学生判断哪两端是相通的。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一个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供其进行检测。虽然在《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学习了一种科学的检测方法(工具自测、重复检测被测物),但到这一课,学生不能按照工具自测、重复检测被测物的方法进行检测。有一位陈老师却是这样教学的:出示左端一个接线头、右端三个接线头的电线装置,告诉学生左端的接线头只跟右端的一根连通。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没装电池),检测结果是:三条线路都不会亮!全班学生恍然大悟:检测器没有自测,极可能是问题检测器。在通过自测证实检测器有问题后,老师重新提供给学生一个检测器,学生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找到了连通的线路。科学的检测方法在笑声中得到了强化,检测工具是否可靠的重要性也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在后续的“检测4接线头的接线盒里面是怎么连接”的活动中,学生都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了。
再如,我们都知道:磁铁的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但教学磁铁相互作用时,我们会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学生发现磁铁上标着N极的一端与另一块磁铁的N相吸,而N、S靠近却相斥;有时发现N、S相吸,N、N也相吸。怎么回事?实验室中错误地存放磁铁,使磁铁的磁性消失或减退了。有的“磁铁”消磁后,又受到强磁性磁铁的磁化作用,再次带上了磁性,只不过真正的磁极与标示的磁极相反。用这样的“磁铁”做实验,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对于这一环节,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在研究磁铁相互作用时,先提供给学生一些真正磁极与标示符合的磁铁进行研究。在孩子们得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后,老师出示一块标有N、S标示、失去磁性的磁铁(不让学生知道它失去了磁性),问:“把它的这端(N)与这块磁铁(刚才实验的磁铁)的N极相互靠近,会怎么样?”学生:“同极相斥。”老师把两块磁铁靠近,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它们是相吸的。他们开始思考原因并验证自己的设想:原来它根本没有磁性。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了:不能根据磁铁上的颜色、字母标示判断南北极。人们在磁铁上做标示,仅仅是为了便于识别,而且不同的磁铁,它的颜色标示也会不同。在后续的《指南针》学习中,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指南针使用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用指南针的第一步应该是确认指南针是不是能正常使用。
此外,学生应学会熟练运用简单的观测工具,如卷尺、温度计、钟表、放大镜、弹簧秤、显微镜等。
(4)提高获取更多事实信息的能力
要掌握事实性的证据,必须通过观察。当然,这里的观察包括纯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感官观察,包括定性的观察和定量的观察(测量),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实验)。因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很重要。
科学研究讲究客观性和准确性。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客观地观察、准确地记录,不胡编乱造,不把经验与观察事实混淆,不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不把人家说的当成自己的观察事实,记录每一个信息和数据,不随意修改。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计划性,使观察目的性更明确;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有序性,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不易遗漏信息;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性,观察不浮于表面,进行理性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多角度收集信息。
(5)会整理数据、正确推理
整理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证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同时考虑如何选择相关的证据及解释奇异数据。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以偏盖全,以一次观察实验中得出普遍性结果。如《怎样溶得快》一课,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某一因素(搅拌、用热水、碾碎)是否能加快溶解。有的小组学生在做了一次实验后,就向大家汇报:“我们认为用热水能加快溶解。”
简单地将相关事件解释为因果关系。如,研究压缩空气时,我们会这样实验:先用投射器中抽取一部分空气,再用橡皮堵住针眼,向下压活塞。发现针筒中空气的体积变小了,就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结论。
认为不能证明存在的即为不存在。如研究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大小时,发现磁铁的中间部分吸起的大头针个数为0,得出“磁铁中间没有磁性”。
……
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指通过足够多次数的重复观察,并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然后将这一有限次数的观察结果推论到无穷多次或今后任何一次的观察结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这是最常用的。由于有限次的观察不能代表无穷多次观察,而进行无穷多次的重复观察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因而很容易犯错误。我们要指导学生明确:越多次的观察并得到相同的观察结果,说服力越强,至少要进行三次(或三人次)观测才能下结论。
演绎法是从一般不证自明的公理或理论出发,推导出一个具体的知识、预见一个具体的事实或现象。要让学生明确: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取决于大前提是否正确。
整理数据、正确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较多地是在交流反思环节进行培养。
3、在交流反思中继续培养
交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操作及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大家检验的过程。我们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解释的习惯和能力。之所以要强调过程的表达和交流,是因为如果对结论有怀疑,我们可以反思哪个环节是了问题,要么是推理错误,要么是观察错误。之所以注重初步结论及其证据的交流,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倾听、思考,可以获得更多的证据,可以培养分析、思考对同一现象作不同解释的能力,可以从中获取新的研究内容。
如执教《怎样溶得快》时,老师为孩子们提供的研究材料是方糖。在分项目选择研究后,有一个小组汇报:“大块方糖溶解得快,小颗粒方糖解得慢。”老师请这组学生重做后,他们还是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课后,我问学生:“你是如何判断的?”学生说:“大方糖一放到热水中,就塌下来,变成一颗颗了。小颗的方糖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学生对如何判断溶解快慢的认识有错误,导致他们对现象的解释是错误的。如果在交流中注重了证据的交流,问一问“你们的证据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再如,有位老师执教《被压缩的空气》时,让孩子们压缩10毫升的空气并且把压缩后的空气体积数据填到大黑板的表格上。48个孩子总共有15种情况(从1——4毫升不等)。老师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数据呢?”孩子们推测:“力气有大小。”“有同学可能怕痛,没有用力压活塞。”“橡皮没堵紧,可能漏气了。我们刚才做压缩水的实验的时候,水就漏出来了。”老师接着问:“刚才的实验,能不能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学生说:“不能,如果漏气了,肯定就不准了。”“那,有什么办法能确保不漏气?”孩子们想出了放在水中做实验的好办法,并在实验后修改了数据,在确保不漏气的情况下证明了空气的确可以被压缩。
又如,通过在磁铁的各个部分挂回形针,孩子们发现:磁铁中间部分能吸大头针的个数为0。在交流中,有孩子认为这说明了磁铁的中间部分没有磁性。老师引导孩子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一种可能是的确没有磁性;还有一种可能是磁性较弱,不能吸起大头针。那么,如果把大头针换成轻一些的东西呢?换为足够轻的东西呢?引发了孩子课后的思考。
有一位老师上《我们和空气》时,孩子们在交流平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的呼吸次数时,就发现了一些可疑数据:如平静时呼吸15次,运动后的呼吸次数仅为22;运动后的呼吸次数为67(教师故意设计的陷井,让孩子们测量半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用乘以2的方式计算)。在分析数据时,孩子们还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胖的同学的呼吸次数是不是真的多一些?并且准备在全校展开调查,结论的表述为“某某学校调查表明”。
张红霞老师认为:“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础的观
察环节上,即收集资料环节上,让孩子们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懂得什么是可靠的数据资料,怎么进行观察才能获得客观的、可靠的数据资料。”
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欠缺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忧心忡忡。要体现科学课程的宗旨,要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现状,在学生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在重视预设、抓住生成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
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引自《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第65页
② 2000年和2001年,浙江省采用自编教材《常识》,其他地方为《自然》
③⑤引自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第99页和第30页
④ “其他什么课都教不好的老师,让他去教科学吧”,是基于事实的发言。这样的现象虽然没有在大多数地区存在,但这样的现象的确在我区一部分农村小学和城区小学存在。
参考文献:(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0:46:0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