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区23号思绪舞动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1#

[教学实录及评课]

    该课为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拍摄录像课,,获西湖区2006年课堂教学优质课一等奖.

    此实录为该校教学研讨会时的执教情况及点评.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   付盈

 

 

1、今天聊旅行的话题。主角是馒头。

   先含一下再细细嚼,谈它在口腔中的变化

2、  交流:

3、  咽下去,又有什么感受?(生答)

4、  现在还能感受到馒头吗?

生:感觉不到/感受得到——到哪里了?——咽、胃

5、(1)个别学生谈:

生:食道、胃、小肠、大肠

生:食道、胃、小肠、大肠、肝

生:排出去

2)两人小组谈、画

两人有什么想法。课件展示思考题:“馒头被咽下去后,会经过哪些内脏器官?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人体轮廓图上画下馒头经过哪些器官。”

两人一组讨论一下,把想法画在图上。

  
    
牙签放在小盒子里,在孩子画图的最初时间,教师把盒子收掉。)

3)交流

生:口腔、胃、小肠、大肠环绕小肠(同组内两个孩子有什么看法)

生:食道、胃、……(螺旋的)

生:胃、小肠、大肠

4)大家有自己的想法,你们能评价一下吗?——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是有争议的?

  生:食道都是在同一个地点

  生:不同的是食道先到胃、还是先到大肠、小肠

  生:都有小肠,但位置是不一样的

6、我们的消化器官是无法亲眼看到的。像这样的,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网上查资料

X光片——想到了,还是很不错的

把死人解剖——生笑,(教师:医学上就有这样的)

人体的石膏模型

7、出示人体模型,把馒头经过的器官留下。

   课件展示:比照人体模型与自己的推测图,分析人体模型与自己的猜测有什么异同。

         (不用画,一分钟。)

   生反馈:没有膀胱——在比照中发现了疑问,真了不起。

           原来认为先进小肠再进大肠。(听课老师们也在自己的身上比划)

           生对食物是先进大肠还是小肠有争议

           胃的位置

   师:通过比较,发现不对的地方,又产生了疑问,很不错。

       器官的名称可以先肯定下来。认识相关器官的名称。

   师:形状一样吗?

 

 

 8、师:又产生了问题,如……。我是不会告诉你的,抽屉里有一份珍贵的资料。

齐读要求(课件出示):

补充:还有刚才产生的疑问,会发模型,拼粘。

学生活动。

9、交流

器官的通道,发生的变化。

10、把这些都称为消化器官。

回顾刚才的疑问并解决。

11、看录像

      听课老师们发生了噢的声音

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运动的/不停地运动、消化

12、平时有无感受到你的消化器官是在运动的?

听诊器听胃、肠的蠕动

13、食物在消化器官中呆多少时间?消化器官有多长?

   (展示模拟消化器官长度的彩纸卷:一边拉一边回顾)

当听到小肠的长度有56米时,听课老师发出了哇的声音

1424小时,9长的历程,有什么想法?

     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15、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价值?

(生活中的例子)能用今天所学进行解释吗?

 

 

 

 

整体把握   深刻体验   有效建构

——评付盈《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吴利坚

    

是很难上的课,省长工程拍摄时,我认为“只有付盈才能上好。”   

一、          整体把握

1、准确把握科学探究的结果

(1)       总结果:

最终的目标不在于获得具体的科学事实信息,而是建立超越主题和事实的一些科学观

念,即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构建科学概念。

2)整体把握单元的教学目标

    获得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什么是健康、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怎样才能健康发展),用科学的标准衡量自己及周围人的认识和做法(区分哪些是科学的、哪些不科学),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

2、全面了解学生的原有概念和发展需求

    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通道)名称、位置、功能、运动的原有概念

     方式:课前:个别孩子的提前问卷了解

           课中:(馒头到哪里去了)个别谈——分两人小组画图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目标:
   
建立了人体消化器官的科学概念,从而真正意识到“消化器官每部分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它们”。

教学策略:多样有趣的体验活动

二、          深刻体验

采用了许多有趣的体验活动——品尝馒头、画科学画、与人体模型比照、拼贴消化器官、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用听诊器听消化器官的运动、彩带展示人体消化器官的长度等。

在体验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概念的冲突、修正、重构。

(一)点面结合(全面细微)

学生参与面:面向全体为主,个别和全体相结合

体验活动:有粗有细(观看人体模型,听人体内部器官运动)

(二)层层推进

     1、品尝馒头,感受在口腔中的变化——能直接感受的

     2、内部的消化器官和作用——不能直接感受的

1)到哪里去了?——展现原有的器官、形状、位置的概念,产生冲突

      个别谈、小组画——展现所有孩子的想法 

2)无法亲眼看到——看模型、查资料、看录像

         A看模型:感知器官的名称、位置、形状

         B查资料:了解感官的通道、具体作用

         C看录像:了解感官的运动、时间、长度等

3、消化器官工作的整体作用——彩带(回顾原有、引发思考:整体作用)

4、保护消化器官——用所学来解释

        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认识提升到“让孩子用健康生活的新观念,指导他们的生活。”

        也提升了我们老师的认识:消化通道——老师们在自己身上比划,

                                看完录像——老师们发生了噢的声音

                                听到24小时、9彩带——老师们发生了哇的声音

(三)不悱不启

1、馒头到哪里去了?——先到大肠还是小肠?

2、经过哪些器官?——画图

3、交流时产生矛盾:通道、位置、形状不同。无法感知——借助模型

4
   
对照模型——又产生了疑问:“没有膀胱”“
   
是先进大肠还是小肠”——查阅资料,拼模型。

一些小细节

1、与学生的课前聊天

2、科学概念的建构,不仅停留在科学知识上,还有科学方法的提升(无法亲眼感知的,可以用很多方法了解)

3、收发材料(塑料袋、牙签放在盒子中,教师收掉。)

4、资料的文字组织

5、回顾问题

提出探讨:时间的把握、重点活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0:14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2#

《淀粉的踪迹》教学设计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教学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第4课时

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2004年杭州市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笔者以一堂《淀粉的踪迹》获得了好评。下面的分析是基于五次试教、一次展示的基础上所得:

1、教材分析

科学三上学习主线: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单元间、单元内部观察活动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外到里、由整体到部分的安排,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但各单元的活动有其侧重点,到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单元,观察的侧重点在原有的“发现更多观察内容、描述的重点有所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借助简单工具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

《米饭和淀粉》单元:以米饭作为观察对象,单元活动由五个活动组成,前四个活动主要是以观察为主的活动,并且都运用了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最后一课“淀粉的踪迹”开展了实验性质的活动,并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假设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观察方法及内容上也提出了不同的、系列的要求,如在观察方法上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的观察、借助工具用放大镜观察;在观察内容上也有较高的要求,如观察细小物体、比较相似物体、观察从外在特征向物体性质延伸等。这些要求都分散地、有目的安排在本单元每一课及每个观察活动中。

《淀粉的踪迹》一课:本课以淀粉、碘酒为媒介,通过从观察、比较到提出假设,从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到进行推理,引导学生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下一步和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课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寻找淀粉的踪迹”和“淀粉消失了”。

  (1)“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配比的两种较为相似的混合物质对碘酒的反应,学习依据观察事实进行判断物质性质的方法;通过用碘酒鉴别食物中是否有淀粉的活动,让学生学习预测,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淀粉消失了”是本单元也是本课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通过改变变量,引起混合物质的不同变化,引导学生从观察、比较到提出假设、进行推理,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使自己的科学素养获得提高与发展。

    2、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历近一学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后,在观察能力、描述方法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就本课的研究而言,他们还存在着下列的问题:

1)一开始的“观察比较滑石粉和淀粉”环节,基于前一课对淀粉的了解,孩子们会说用“看”、“摸”、“滴碘酒”等方法。如何摸?孩子们会先用手摸一摸其中的一种粉末,再用同几个手指摸另一种粉末,这样就混合了两种粉末。如何滴?如不加以重视,孩子们滴碘酒时很可能会碰到这些粉末。看似简单的“摸”和“滴”,其实孩子们不一定明确如何操作。“摸”和“滴”的展开,不仅是取得好效果的保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时机。

2)“把一些淀粉和滑石粉混杂在一起,再滴一滴碘酒,会变颜色吗?会变成什么颜色?”老师们往往让孩子预测,孩子会说:“有的不会变色,有的会变色。有淀粉的地方会变蓝黑色,如果是滑石粉的地方不会变色。”孩子们会说:“我想应该是灰色,因为蓝黑色和棕红色相混合会变成灰色。”(基于对美术课中色彩混合的经验,而又不仅于此。孩子们的思维是很混乱的。)预测是必须建立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相关信息的支撑,预测就成了瞎猜。

“当淀粉数量很少的时候,还会变颜色吗?”孩子们不可能很均匀地混合两种粉末,因而,滴上一滴碘酒,极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色”或是孩子们难以察觉的“碘酒液滴底部与粉末接触的地方出现极细小的几点蓝黑色”。

3)“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淀粉”,孩子们往往会在某种食物上滴上一滴碘酒,发现没变色,就轻易地得出“这种食物中不含淀粉”的结论。

4)“淀粉消失了”这个实验,学生可能怎么也不明白明明里面有淀粉,为什么加了唾液后碘酒和淀粉不发生反应?学生因为有了“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的经验,反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他往往会只想到唾液是怎么回事,感到惊讶,而不会从唾液使淀粉糊的成分发生了变化这个角度去思考。而且,这个实验很难操作成功,往往只能达到“变蓝色但比较浅”而不是“不变蓝”的效果。对学生的思维(推理)又是高一层次的挑战。

教学设计总思路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课的教学活动把握以下几点:

1、对本课观察能力培养的理解:重在对变化的观察、细微变化的观察、

不同变化的观察上。

2、以“寻找淀粉的踪迹”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但寻找的过程是层层推进

的:从淀粉可见的寻找活动到不可见的寻找活动(混合粉中、食物中),淀粉可见的寻找活动经历从多到少、到很少的寻找,从存在着淀粉的寻找活动到淀粉消失后的寻找活动。

3、对教材的处理:

混合两种粉末、减少混合粉中淀粉的数量,以“还能找到淀粉吗”代替“会变颜色吗?颜色会怎样?”孩子们在经历混合粉中滴碘酒寻找淀粉的探究过程,在获取“可以用滴碘酒变色的方法找到淀粉,哪怕是只有很少的淀粉”的认识的同时,还获取了“淀粉多少不一样,颜色深浅不一样”、“滴一滴碘酒不变色,可能是因为没有滴到有淀粉的地方,应该多滴多处”的认识。并使之后续的“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淀粉”的活动更严谨。

4、学具的合理选择

本课探究活动的开展效果如何,与学具的选择具有直接的联系:

1)“混杂淀粉和滑石粉”活动。把两种粉末(总量约为《科学》三上学具袋中配套小勺12勺)放在什么样的容器中进行混合?笔者曾做过如下尝试:

A 放在《科学》三上学具袋中配套塑料圆格中,塑料圆格较软,用小棒混合粉末时容易弄到外面。塑料面格底面积较小,因而粉末比较厚,滴碘酒后,粉末极易覆盖到碘酒液滴上,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白色粉末球。

B 放在培养皿中,底面格太大,粉末很薄的一层,很多地方没有粉末。

C 放在纸上,混合粉末后把它铺平,滴碘酒。一者费时,二者纸中所含淀粉影响了实验结果。

D放在《科学》三上学具袋中配套塑料圆盒中,实验方便且效果好。

2)“寻找食物中的淀粉”中,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肉、馒头、香蕉、土豆、大白菜叶、生姜、浓豆浆”等食物,它们可以分为:含淀粉的和不含淀粉的,淀粉有多有少的,同一种食物有含淀粉和不含淀粉的部分;荤的和素的;主食和副食(包括调料、水果);固体、液体。以此对孩子研究更多物体是否含淀粉施加积极的影响。

3)“淀粉消失了”的活动能否取得好效果,与淀粉糊液体、唾液、碘酒三者密切相关。A在开水中放入少量淀粉,这样液体才不会产生沉淀,滴碘酒后不会产生蓝色上浅下深的现象。B在一瓶液体中吐的唾液是否与淀粉完全反应,直接关系到滴碘酒后颜色的变化情况。液体加唾液摇晃再滴碘酒,“不变蓝”引发孩子思考的结果是“没有淀粉了”,“液体变蓝但颜色浅一些”引发的“可能是唾液把淀粉糊冲淡了”的思考。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两个不同难度的思维层次。因而,淀粉糊液体中淀粉的含量要少,唾液要多,淀粉糊最好是热的。

教学目标

1、经历寻找淀粉踪迹(观察、比较、实验、猜测和验证、推理和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能预测、检验混合物体的性质;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的变化时,尝试探究原因。

2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能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知道我们周围常见的事物中都蕴含着许多道理。

3、知道并能利用碘淀反应现象检验物体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准备

教师:

装有淀粉和滑石粉的不同色盒子1份、碘酒、滴管

食物(肉、馒头、香蕉、土豆、大白菜叶、生姜、浓豆浆)一套,记录表

学生:

1、装有淀粉和滑石粉的不同色盒子,碘酒、滴管

2、实验盒,内装淀粉1份,滑石粉2份(各1勺),小勺子1个、小棒2

3、装有小块食物的盘子、记录单

4、配制好的三小瓶稀淀粉糊

教学过程

一、寻找淀粉的踪迹

(一)观察淀粉和滑石粉

1、每组桌上摆着两盒粉末,一盒淀粉,一盒滑石粉,你们能找到哪一盒是淀粉吗?用什么方法找?

2、生生交流、撞击,明析如何具体操作。(明析如何“摸”、如何“滴”。)

3、分小组尝试辨别。

4、交流结果。

5、小结:除了外观不同,它们的本质也是不同的。碘酒滴到淀粉上会变蓝黑色,滴到滑石粉上不变色。

(二)在混合粉中寻找淀粉

1、(演示:把两个盒子里的淀粉和滑石粉倒在一起,用小棒搅拌)

如果把淀粉倒到滑石粉中,把它们混在一起,能找到淀粉吗?用什么方法找?

2、请想出办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投影)。

3、同样多的淀粉和滑石粉混合后,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找到淀粉。

假如,淀粉和滑石粉不一样多,滑石粉量不变,淀粉数量减少,你们能找到淀粉吗?

假如,淀粉数量再减少,少到只用小棒挑一点,你们还能找到淀粉吗?

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2盒滑石粉,各1勺;淀粉一份,小勺子1个,小棒2根。

材料员上台领材料,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一下怎么做。如有问题请举手示意。

4、材料员领材料,分小组研究。

5、交流:找到了吗?你们是怎么找到淀粉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取了“可以用滴碘酒变色的方法找到淀粉,哪怕是只有很少的淀粉,遇到碘酒也会变色”、“滴一滴碘酒不变色,可能是因为没有滴到有淀粉的地方,应该多滴多处”的认识。
                    

6、交流:还有什么发现吗?

(在交流中,孩子们获取了“淀粉多少不一样,颜色深浅不一样”的认识)

7、我们通过寻找《淀粉的踪迹》(板题),有了很多的收获。

(三)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1、(出示一盘食物)这些食物含淀粉吗?

(展示记录表)先猜一猜,再验证自己的猜测,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一小份,摆放的顺序与表格上的顺序是一样的。

(取小一份,渗透着“取样研究”的意识。摆放顺序与表格上的顺序对应,节约了学生辨别是什么食物的时间。)

3、材料员领材料,分小组研究。

4、交流产: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

——在展示台上的记录表上做记号。

——让学生生生碰撞

(此环节就香蕉一物出现了许多可喜的镜头:

有一组同学认为香蕉中不含淀粉,理由是滴碘酒后香蕉并未变色。其

他同学纷纷提问:“你们滴碘酒滴了几个地方?”“现在再看看,变色了吗?”)“我们小组发现碘酒滴在香蕉的中间不变色的。”“我们小组发现香蕉皮的里面一层含淀粉,外面一层不含淀粉。”孩子们已经注意到了:不能因为一处滴了碘酒不变色就简单地得出“这种食物不含淀粉”的结论,而且也获得了“同一种食物,不同部分含淀粉情况会不一样”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了。)

 5、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判断我们周围更多的物体是否含有淀粉。

二、淀粉消失了

1、想不想进一步寻找淀粉的踪迹?
                

(出示三瓶液体)瓶子里装着同样的、等量的稀淀粉糊,如果滴碘酒,会怎么样?
                

如果先往瓶子里吐一些唾液,再加碘酒,猜猜会怎么样?(个别说)

怎么做呢?第一个瓶子,只滴一滴碘酒。第二个瓶子,先吐一些唾液,每人吐一大口。盖上瓶塞摇晃,再滴一滴碘酒。第三个瓶子,什么也不加。

2、材料员领材料,学生分小组研究。

3、交流:结果是怎样的?

4、小组讨论:能试着解释吗?(投影:书本P75思考题)

    

板书                淀粉的踪迹    

滑石粉

淀粉

加碘酒

一样多

一样多

    

都会变色

    

 

减少

 

再少(挑一点)

 

研究记录单

             第   小组

食物

含淀粉吗(√或×)

 

其它发现

预测

检验结果

 

 

 

馒头

 

 

 

香蕉

 

 

 

土豆

 

 

 

白菜叶

 

 

 

生姜

 

 

 

豆浆

 

 

 

 

快乐每一天
TOP
13#

[教学实录及反思]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电路出故障了 》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执教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执教

杭州市学军小学    陈斌执教

【课堂教学实录按时间:01010202030304045)分四个时段记录】

010

一、创设情境,继续关注电路相关问题

1、教师:(出示小灯泡、电池、电线、灯座、电池盒),你能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发光吗?

学生:可以啊。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很快就完成了,但是很多组接亮小灯泡后没有主动切断电路,一直让灯泡亮着。教师发现此情况,及时进行了处理。)

教师:灯泡接亮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要进行整理。

学生:要把灯泡弄灭,否则浪费电。

教师:需要把装置全部拆开吗?

学生:把电池盒旁边的电线拆下来就可以了。

学生:切断一边就可以了。

教师:为什么切断一边就可以了呢?

学生:把电切断了,灯泡就不会亮。

学生:切断后不通了,电就流不过来了。

2、教师:刚才,灯泡能亮起来,能说一下主要原因吗?

学生:有电通过。

学生:可以说得具体一点,电从电池出发,经过电线到达小灯泡,又从另一根电线回到电池,所以灯泡就亮了。

学生:电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电池盒一端和一条电线到达小灯泡一端,然后再从小灯泡另一端,经过另一条电线从电池盒另一端回到电池的负极,灯泡就亮了。

(不用教师点名,学生们自己站起来发言。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用目光注视着他(她),在倾听的同时,思考、采纳或提建议、意见。在后面的学生发言中,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

教师:说得不错。在前边的课里我们已经研究过。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板书:电路)

 

 

 

二、对故障电路和检测方法的分析

1、教师:灯泡亮了说明电流经过灯泡了,那么电流经过是不是灯泡一定会亮?

学生:肯定可以的。

学生:如果灯泡需要的电很多,我们的电池电量不够,会不会灯泡不亮呢?

学生:我认为有可能,这个也很正常吧。

学生:我觉得,灯泡不亮就可以说明没有电流过。

学生:我觉得,要看你主要目的是什么。

教师:可以说得具体点吗?

学生:如果是用来检测灯泡的,那我们必须保证电池和其它比如电线之类的可以正常使用,我们可以说电流过灯泡就一定会亮,除非灯泡坏了。如果我们不是检测灯泡,那么这个问题就需要全面考虑。

教师:说得不错,考虑要特别全面。电量不够灯泡也可能不亮,但是没有电流经过灯泡,灯泡肯定不亮。

2、教师:(出示一个故障电路)这个电路的灯泡没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我认为原因很多,就像刚才他们说的,可能是灯泡坏了,也可能是电线。

学生:还有电池盒、灯座都可能引起灯泡不亮。

学生:电池没电也可能的。

学生:还有那个连接的问题,像上节课中,电线没连牢,结果灯泡就没亮。

学生:是的,哪一部分出了故障,电流就断了,灯泡就不亮。

学生:如果电池没什么电,电不强,也会引起问题,那也算是电池的问题。

教师:灯泡没亮,这个电路就有故障。我们来整理一下,请从1号抽屉拿出表格,把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填在表格第一列中,每格一个。

学生:老师,有没有这种可能——灯泡坏了电线也坏了?

教师:你的想法很不错,其他同学怎么想?

学生:有可能。

学生:故障电路的出现,可能是一个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两个或者更多原因造成的。

 

 

 

1020

教师:假如我们要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是否存在问题的话,需不需要每个部分都检测?

学生:我觉得有必要,要不然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那不一定,假如我们测出电线有问题,那么换一条电线,看看灯泡会不会亮,假如亮了,其他的部分就不用检测了。

学生:我同意。我觉得检测过程可以注意一个顺序,比如,我们组先怀疑哪个部分有问题,就可以先检查那个部分。

3、教师:你们的想法很不错,讲求检测顺序,会省下很多时间。我们怎么才能找出哪个部分有问题呢?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为时2分钟的讨论。)

教师:说说你们的检测方法。

1:我们组选择用新的材料换掉原来的那个,看看问题在哪里。

2:我们组先观察,看看电路连接等表面上容易观察到的问题,然后再有顺序地替换新的材料。

3:老师,我们觉得替换新的材料很麻烦,可不可以做一个什么仪器,可以用来检测这个故障电路中的问题。

教师:三种方法:直接观察、一个个替换、用装置检测电路中的各个部分,哪种比较科学、便捷?

学生:当然是用装置检测。

学生:如果眼睛都能看出来,就不用啦,不过看不出来最好用装置检测。

 

 

 

三、完成电路检测器的制作,并进行检测指导

1、教师: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检测装置(出示刚才同学们组装的电路装置),它有个名字叫电路检测器。(板书)

学生立即小声议论起来,并关注自己桌上那个被切断的电路。

教师:(演示)为了方便使用电路检测器这个检测工具,我们在刚才切断电路的地方加上一根电线,然后两条检测线的检测头互相碰一下,看看检测器上的灯泡会不会亮。(板书:自检)请你们试试。

学生操作后:可以了,可以亮了。

教师:自检的结果说明这个检测器可以正常使用。知道怎么用吗?(出示电线)你会检测它吗?

学生:把检测器上的电线拆开,然后换成这个。

学生:不用吧,这样不是很麻烦,直接连在检测头上就可以了。

教师:要不要把原来检测器拆开,把这根电线装上去?

学生:我觉得不需要,所有要检测的部分都只要在两根检测头之间连接一下就可以了。

学生:把它连接到两个检测线之间就可以看出来了。

学生:我认为只需要连接到检测器这个电路中就可以了。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刚才说这是一个电路,只要原来的连接小灯泡可以发光,现在加一根电线进去,让电流经过,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问题;

学生:我觉得,就是看看电能不能正常经过这根电线。

学生:我认为电流经过检测器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问题。

教师:检测器作为一个检测工具我们不应该把它拆开,只要把被检测部分连接到两根检测线之间就可以了。

2、教师:那么检测的时候要不要拆开原来的故障电路,一一检测?

学生:应该不需要,这样很复杂。

学生:这样就破坏了原来的故障电路,会搞得很乱。

学生:直接连到需要检测的那个部分上面,很简单的。

教师:还没搞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也建议不要拆开故障电路。

 

 

 

2030

教师:(演示)把检测头对在灯座两边,测灯泡是否有问题,检测器的灯泡没亮。能确定被检测的灯泡有问题吗?

学生:不可以,因为还有灯座呢。

学生:灯座坏的话,也会直接影响检测的。

学生:把检测头对牢灯泡和灯座两个接触部分上,这样容易检测。

学生:或者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先检测灯座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判断。

教师:可不可能是检测器本身不好使用或者你检测不认真造成的呢?怎么办?

学生:可以把检测器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会不会亮。(教师手指板书中“自检”两字)

学生:可以认真地在同一个地方检测多次。(板书:重复检测)

教师:科学的检测方法很重要。

假如刚才的检测,检测器灯泡亮了,能确定灯泡是正常的吗?

学生:那肯定可以正常使用。

学生:是的。

教师:(指着电路图中容易形成回路的部分)会不会是由于电这样流通的呢?

学生:那不如把这边拆开(容易形成回路的一边),切断电路。

教师:需要这样做吗?

学生:这个很重要,要不然就不科学了,没法判断。

学生:切开故障电路一端就可以了。

教师:这点很重要,我们需要切断连接来进行检测。

教师:电池检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好像会影响电流通过,我玩赛车的时候都是正极和负极连在一起的,然后负极又和正极连,这样电流才会通过。

教师:的确如此。

 

 

 

四、对故障电路进行科学检测

1、教师:现在就请你们检测自己组里电路的故障。注意,检测到问题后记录下来,并到这边拿新的材料进行替换,使电路中的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检测活动。(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地给予帮助。)

 

 

 

3040

2、学生检测活动。(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地给予帮助。)

bbb3、汇报检测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教师:大家的检测情况怎么样?

1:我们组已经把问题解决了,是一根电线有问题。

2:我们组是灯泡坏了,还有一根电线坏了。换了新的灯泡刚开始也没亮,后来发现连接上有点问题,现在解决了。

3:我们发现我们的灯泡是好的,是灯座有问题。

教师:使灯泡亮起来的小组举手。(有4个小组的灯泡还没能亮起来)你们能不能说说碰到什么问题了吗?

4:我们组检测出来,是两根电线有问题,但是,换了新的电线,还是不亮,所以我们现在怀疑其它的部分会不会也有问题。

学生:会不会是连接的问题造成的啊?

5:我们发现一个灯座有问题,灯泡是好的,现在换了灯座,可是还不亮,我们在想是不是灯座和灯泡的连接有问题。

6:我们组还没测完,好像很多问题,我们测了好几遍。

学生:你们把有问题的部分记录下来,分析一下赶紧换材料。

学生:可以边测发现问题边换材料,直到没有问题为止。

7:我们的问题也一样,发现电线和灯泡有问题,但是换了新的还是不亮,在考虑是不是换了新的材料后连接上又出现问题了。

学生:连接上很容易出问题的,刚才我们组就是这个问题造成的。

4、教师:困难不少啊,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新材料是不是都可以正常使用呢?要不要对拿来替换的新材料进行检测呢?

(大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惊奇,随即开始小声地讨论)。
    

学生:我觉得很有必要,刚才我们组没测,到后来才发现是这个问题。

学生:难怪我们组同一个材料换了两次才使灯泡亮起来。

 

 

 

五、小结及课堂延伸,强调检测器正常使用范围

1、教师: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用电路检测器排除了故障电路的问题,使灯泡亮了起来。没排除故障的电路,会替你们保存,下课或者放学时可以继续来进行检测和修理。简单整理一下桌面。

2、教师:这个检测器只能检测用干电池连接的电路,不能检测220v的家用电路,会有触电的危险,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板书:有生命危险)

下课。

                        教           

这是一节区的研究课,研究主题是如何充分地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从而增加课堂教学效果。整节课用时40分钟时间,但是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远远超出了这个时间,所以,课后仍有很多同学围在实验桌前。

本课是电单元的第四部分内容,学生在经历从“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到“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会碰到灯泡点不亮的问题。他们会迫切希望发现影响小灯泡发光的若干问题,并对故障电路进行检测、修理,顺着学生的思路,“电路出故障了”一课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整节课关注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电路检测的重要意义,并在此过程获得全面发展。整个过程是从了解电路的基本内容到对故障电路的分析,然后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实施检测和修理。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科学检测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反思本课教学的成败,重点把握和分析以下几方面:

1、合理地为学生发展需求提供指导

学生对电路检测的认识和理解情况不一,怎样进行具体指导是本课最需要解决的。

第一次施教中,指导过程只强调“自检”和“重复检测”,学生进行自由检测活动。学生的发展情况不理想——对某些测试现象的判断和事实不吻合:如对“回路”现象不理解;“电池”检测不清楚;对检测的顺序及修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够关注;对科学检测的认识感受不深,很多组检测活动较随意,优质思维时间持续不长。如何开展指导,特别是对于在线电路的检测是个难点。

因而,第二次设计的时候着重考虑:利用在线检测小灯泡和电池的过程,呈现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关注必须要注意的问题,理解这是影响科学检测的重要因素。从实际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科学检测意义的理解和科学检测方法的掌握是有很大发展的。而且,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课堂预设,调整教学策略,把学生的“问题”作为获取新的发展的机会和教学材料,给予一定的提示和指导,生成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活动,达到一定的效果。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在指导下还是存在的,需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培养。另外,利用问题指导与演示指导或者其它指导方式结合起来,取得更佳的指导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2、高度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和参与质量关系着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也是评价一堂课的主要因素之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前尽可能地设计促发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我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如何分析电路故障的问题,是不是要全部检测等等都是一个发展。思维的深度表现在用检测器检测灯座和灯泡时,分析检测器灯泡亮灭与真实原因之间的关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表现在对于外显问题和故障原因之间的联系,如何合理安排检测顺序,是否要重复检测等等环节。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同伴认识和理解上的认同与否,提出相关改进意见,都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埋下伏笔。这些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某些环节某个层面的思维品质发展多一点,最终是希望学生能长期有这样一个练习和发展的过程,在若干节课里不断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此外,我还认识到,合理地抓住课堂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能灵活生成一些比预想中更有意义的活动。如本课一开始,学生没有主动切断连接的电路,我及时提醒,并由此提问学生如何熄灭灯泡,思考只要切断电路某一部分即可切断电路,电流不通那么灯泡就不亮,从而为后续学生对故障电路的原因分析及检测中对于检测器单独一条电路的理解都是有帮助的,为学生思维发展创设基点,使后面学生思维发展更加顺利和有高的要求。

3、对科学检测过程的理解

为什么要“自检”和“重复检测”,为什么要断开原来的故障电路,对科学检测方法的理解很重要。我们进行一项检测活动往往有一个顺序,在检测前要分析问题可能存在哪个部分,决定检测的方法,根据检测现象推测问题存在哪里,修理之后分析仍旧存在的故障,再次进行分析和检测,再次修理。所以,科学检测过程是一个需要高质量思维的活动,是解决科学问题的一种方式。本课对此过程非常重视。

此外,学生查找出问题,拿新的材料替换时,不会先对材料进行检测。情况一,换上去发现灯泡还是不亮,继续检测,才发现材料有问题;要不,一直没有对材料产生怀疑,最后也未能解决电路故障。因此,我把这个问题也作为一个发展点,设计了发展性活动——特意安排一些有问题的替换材料,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去解决,促进学生对于新问题的认识,对于修理的常规顺序的理解。

4、学生自主活动时间的控制

科学课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应用首先是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的,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关注这样的,而这一切,需要足够的探究时间给予保证。整节课下来,活动安排有点紧凑,但是给孩子充分的分析问题、进行新的推测和检测修理的时间。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听完课后说,现在的课属于孩子自己探究的时间实在太少,这节课能单独给孩子大概10进行检测是可喜的,也很需要的。而且,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多给些。

5、理解电路检测器作为工具的意义

学生进行自由检测时有一个小组把电路检测器拆开了,他们把检测器上的灯泡拧了下来替换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灯泡。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课后我仔细问了这组同学,他们说,把检测头放在小灯泡两端,灯泡没亮,他们怀疑灯泡可能坏了,也可能是电力不足造成的,所以他们这么做了,为的是更加科学。我告诉他们,检测器上任何部分能否正常使用都需要得到保证,这样检测器作为一个检测工具才能使用,否则就失去检测的意义了。他们说,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怀疑检测器。这个问题给我们一个信息,学生开始关注重要问题了,非常不错。

但是在课堂上,我对于这个意义的具体指导性活动设计还不到位,很多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利用检测器检测问题电路而已,对于检测这一条单独电路的认识和作为工具作用的检测器只是处于表面的理解。

6、探究中处处需认真对待

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曾说,我们的探究活动不能99次认真,而1次是随随便便的。学生们在本课只是经历这样一个分析故障电路,从而进行检修的过程,但是从中可以体会到:活动处处要求我们认真对待,要细致全面的分析,要有理有据的判断,要全面并讲求一定顺序的检测,要积极关注修理中的新问题等。这当中蕴涵的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态度、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里每个过程都具有本身的意义,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里发展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得给学生创设科学检测的氛围,指导的过程尽可能适合学生。整节课下来,学生还是有所发展的,也越来越朝着规范科学的检测过程在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科学素养的重要一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0:29:49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4#

[点评《电路出故障了》]

对                           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结合

                                                        吴利坚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始终围绕“能够让学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而

展开的,这也正是“学习主题”的实质意义所在。陈斌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认识到了这

一点,课前准确定位、精心预设,课中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

生成,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的发展。

                                                        吴利坚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始终围绕“能够让学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而

展开的,这也正是“学习主题”的实质意义所在。陈斌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认识到了这

一点,课前准确定位、精心预设,课中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

生成,有效地推进了学生的发展。

“窥一斑见全豹”,作为向教研员和全区科学教师的展示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陈斌老师的科学素养、对课堂的驾驶能力,更多的是一日复一日地积累、实践和坚持。

一、精心预设:了解学生、处理教材

1正确把握和处理教材

本课关注的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电路进行检测,陈斌老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作了准确的定位。

如何用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故障电路?陈斌老师在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使检测活动更科学、更严谨:电路检测器作为一种检测工具,不能拆开使用;检测器要先自检,要多次重复检测;检测出问题材料后,拿来替换的新材料也需要先检测,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2了解学生,有效指导

对于检测故障电路,学生的原有认识是很肤浅、片面的。他们认为:用电路检测器分别去检测故障电路的各部分的方法是
        
“直接连接一下,很简单的”,而事实上,要远远复杂得多。如何科学检测?先要预测、整理可能出问题的部分;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检测时检测器需先自检,检测需重复多次;在路检测容易忽视“回路”的问题,在路检测灯泡、电池有一定难度;看到现象时,需全面分析所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才能下结论等等。陈斌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精心预设——从以上方面展开有效指导,收效显著。

二、动态生成:良好思维品质在形成中

陈斌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紧抓“运用科学方法对电路进行检测”这一主线,做到一环紧扣一环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产生了11>2的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斌老师正确定位“引领者”角色,始终做到“不愤不发,不悱不启”,学生兴趣盎然,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体验和认识不断加深,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这得益于陈斌老师的课前精心预设和有效利用“突发事件”。

陈斌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思维的角度引发操作,从操作中看学生的思考。对于“如何用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故障电路”活动的精心预设和有效指导,引领着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全面分析现象、合理推测可能性、细致研究、调整思维和操作活动。学生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均得到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在形成中。很好地诠释了“科学探究的外表是活动,科学探究的灵魂是思维”这一本质。

课堂教学中,陈斌老师还能及时捕捉学生在活动中表露出的问题——学生用小灯泡、电池、电线、灯座、电池盒组装好电路后,没有主动切断电源。领会到这些内容在整个活动中的价值,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在讨论分析中,学生明确了: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电就无法流动,灯泡就不会亮,为后续的研究活动起到铺垫的作用。不仅没有偏离教学活动主线,而且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

  三、细微之处亦见科学素养

  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曾评价,对科学检测过程的充实“体现了教师的科学

素养”。课堂教学中,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碰到问题能不断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与众不同的见解,全面分析、合理推测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无不体现着师生的科学素养。此外,许多的细微之处也是如此:
                

学生发言时,不用教师点名就可以站起来发言。当多人同时站起来时,学生们能够自觉地谦让。既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又能节约时间以保证有比较长的探究活动时间。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用目光注视着他(她),在倾听的同时,理解性地采纳、提建议或批判性地提出反对意见。

学生代表自己的想法时,“我认为……”;代表小组发言时,“我们认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教师和学生对求实、合作等科学精神的理解。

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也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忽略。陈斌老师关注到了这些,学生也养成了诸如及时整理器材等习惯。

 

  这是一堂让人印象深刻的课,虽然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时间稍显紧张、检测器作为工具的意义学生不够明确等。但它体现着我们在探索科学课如何发展的道路上所进行的思考和实践。细细体味,收获会颇丰。

快乐每一天
TOP
15#

 

[教学实录及反思]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实录及反思]

获“杭州市新课程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反思与成长”评比三等奖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朱水华执教

 

 

【课堂教学实录按时间:01010202030304045)分四个时段记录】

 

 

(借班上课) 铃响之前师向生提了俩要求:第一,做实验前先不着急,听明白了老师说开始了再动手。第二,击掌示意实验暂停时,请你“着急”点,快快停下节约时间。能做到吗?

  生(齐说):能。 

师:谢了。

  师生问好。

 

 

010

一、它们都会发声

师:我们来看几样东西,(出示手上之木条)这是什么?
    

生(齐说):木块。
    

师:是的。(出示瓶中之清水)这呢?

生:是水呀。

师:是的,是猜对的。

师:第三样明明在眼前却看不见,明明在手上却抓不住,是啥?

  话音未落,生较整齐地说:空——气! 师予以肯定。

      (以上相应板书:木 水 空气)

师:它们三个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点?

1:木块和水都摸得到,空气摸不到。

师:是的,谁能说三者各不相同的特点?
    

2:木块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师:很好 。(板书: 固 液 气)

师: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一时无以为对)

师:没关系 ,先看我做两个小实验。

   (师用小锤敲响木块、晃响瓶中水,使塑料小容器内的空气鸣叫,还让每个同学扇耳边空气)

 3:都有声音。

4:它们都会发出声音。
    

师:确实如此。 (板书:声音)

二、关于声音的话题  

师(作思索状):假如我们来研究声音,你可以提出哪些研究声音的问题?

 1: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怎样的声音好听?

3:能发出怎样的声音?

4:声音的种类。

  5:声音的高低。

  6:怎样的声音不刺耳?
    

师:这与哪个相似?
    

生:第二个。

    (师简单点评 并作相应板书)

师(又作思索表情):那你认为这当中哪个问题有研究价值?

学生一致选第一个。

  (稍默)师:其实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的。也许这个问题对大家比较有吸

引力,那今天就先来研究它吧!

三、让周围的物体发出声音

    师:要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首先得让物体发出声音来。

(持一烧杯)你能让这个烧杯发出声音吗?

      1上来,用一小锤敲响杯子。

师拿垫板:谁让它也发声?

2上来用手指敲了两下。
    

师指黑板和讲台面说:再让它们发声吧。

3上来用小锤敲了两下桌面。

4上来用小锤敲了一下黑板。 

(均有明显响声)

师:谁让我的手掌也发出声音来? 

5上来猛地一拍。

师:现在不给你锤和其它东西,有两物——牛皮筋和钢尺(出示),你有办法分别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生跃然,似很有办法。

(没有让孩子们作口头交流,直接做实验):请各组取信袋内实验用品。

(信袋中物品:两牛皮筋,一根封闭一根裂断;一根钢尺。)  

  生实验,师巡看。

1020

     生实验,师巡看 。(先板书:观察)

师击掌示意停下,生较快停下。

师:哪个小组上来演示一下让皮筋发声?

     1:上台,两生各执牛皮筋一端,一生用力拨动。 师生肯定。

     2:两生各执牛皮筋一端,一生猛地一放手,有声。
    

师:这两种方法都使牛皮筋发出声来了。

     3 一男生两手指撑开牛皮筋,另一手弹动,有声。
    

     师:哪组上来试试让钢尺发声?

     4:以尺击打桌面,有声。 

(其他同学有异议,有同学说这是桌子发出的。)

  另一生:这变得很难说,你听到的可能是桌子发出的,也可能是尺子发出的,

也可能是两个一起发出的。 

师:有道理。

5: 将尺放在演示用凳上,一端露出。一手压尺,一手弹拨。

   (效果明显,师生满意)

四、我们的推测

师:我们现在再来做一次让牛皮筋和钢尺发出声音的实验。

生:好。

师:不过这一回得提高要求:

A 好好观察发声时,这两样东西的情况。

B 讨论并推测一下,物体发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板书 :推测)

两分多钟后,师示意停下:哪个小组先来发表高见? 

1:我们认为是由物体的反弹引起的,它们一反弹起来就发出声音。 

师:我注意到你用了反弹这个词。

   2: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师:说说你的依据。
    

生:看到了牛皮筋和钢尺在上下振动。

     3: 我们也觉得是由振动引起的。

     4:是的,牛皮筋和尺子都振动了!    

师:还有其它想法吗?

     5:我觉得手压了它才会发声的。

     (师作相应板书) 

师:这些推测你认为哪个比较合理?

      (学生大多数认为第二个较合理。)

2030

     师:那你有没有简单办法来让证明其它推测不合理呢?

     生:我觉得“手压了才会发声”不对。

    师:那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吗? 

生:(无例)

师:举一个手压了也不发声,或者不压也会发声的例子,不就行了吗。

     生:后来没压牛皮筋,它也还在响。
    

师:好。还有吗?
    

     生:后来没压尺子,它也在响。 

师:可以的。

     师(放了段CD):一定要压或敲打吗?

 生 :不一定。

     师:有时,你只要这么一个反例就行了。 

关于反弹这个推测 ,大家有什么想法?

     1:上下弹动。

     2:和振动其实是一回事。 

师:是的。用了不同的词语罢了。

   五、继续为我们的推测找依据

师:整理一下思路,我们有一个推测——物体发声是由它振动引起的。依据是我们发现尺子发声时它振动了,牛皮筋发声时它也振动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据此把推测变为结论呢?——任何物体发声时都会振动

的,发声是由振动引起的。(板书结论和问号)

 生都说:不能的。 

师:说明你的理由。

1:光凭这两样太少了。

2:那其它的物体还不知道呢!

3:那人在说话时也在振动吗? 

师:大家说得真好。

师:那么要使推测变成结论,我们还应做些什么呢?

1:做实验。

师:做什么实验?

生:看看其它物体发声时是不是也振动的。

师(击三角铁):听到声音了吗?

生:听到。

师:是否看到了它在振动?
    

   1:没看到。  

2:看不清楚。

    (教师以同样的方式敲鼓、镲等。学生反应类似。)

   师:看不到或看不清是不是表明它就没振动呢?
   

生:不一定。

   师:那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证明它是在振动的或者确实没有振动呢?
    

生:可以。(但一时无人举手应答。)

师:没关系,看到实物也许你就有法子了。我还为大家准备了其它东西(边说边出示纸片、小铃铛、一些米粒) 如果用得上你就用。现在请大各小组自己设计些实验来证明鼓、三角铁、镲发声时是否振动。

(每组请两位同学去拿实验用品)

3040

学生讨论,实验,师巡看。

师:交流我们的好办法和发现吧。

1:(将米粒放在鼓面,敲击,米粒跳起来。)米粒的跳动是因为鼓面在振动。   

师:有道理,看起来也很明显。

2:(以纸片代替米粒做。)将纸片再撕小些,放到鼓上,敲时小纸片也跳起来,也证明鼓面在振动。    

师:好的。

3:(以小铃铛代替米粒的方式做。)我们组用小铃铛放在鼓面上,稍微敲一下鼓,小铃铛就跳起来,还能听到铃铛声音呢!   

师:他们用到了小铃铛,效果很好。

4:(敲击镲,小铃铛靠近镲,被抖响。)铃铛响了,是因为镲在振动。

  师:这个办法不错嘛!

5:(手按鼓面,击鼓。)这时手会感到麻,说明鼓面在振动。

 师:又一种新办法。

 6:(敲三角铁,手按金属部位。)这样手也会感到麻,证明三角铁发声时也是振动的。 

  师(拍桌子):桌面振动了吗?

生:是的。

师:可看不见呀。

   1:可用手感觉。

师: 那大家都试一下,不过我建议大家也可以用面部来感受一下。

     (室内一下子有了很多拍桌声)

 (上面活动停后)师:刚才我说话时,大家都听到了吗? 

生:听得到。 

师:那我人抖了吗?(师作抖状,生大笑)

2:没有呀。  

3:你的声带在振动,用手按住这儿就感觉到了。

师:大家都和他一样来感受一下吧。我们一起说三个字:老师好!

生体验声带的振动。 

师(正色):研究到这份上,你敢把我们的推测变成结论了吗?

生欣然谓可以了。

师(哂然):其实搞科学研究的人,“胆子”还没你们大呢!他们做了几百上千的实验才敢下结论。而且他们还思考了如下一个问题 :振动停时声音会怎样?

六、振动停时声音会怎样

师:看看这个现象,敲镲(演示)时,有响声,可不敲时怎么还在响呀?
    

生:振动还在呀!

师:请帮个忙——让敲响的锣、镲立刻不响。
    

生:(上台,用手按住)振动停了声音也就停了。

师:这其实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推测是对的。
    

师:关于声音的科学,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比如地震、海啸前很多动物都能提前听到声音,人却听不到。希望大家能继续去关注声音的科学。

 

 

           

 

 

作了较多的思考和准备上了这堂课后,与听课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再审视本课的教学,有得也有失,作如下反思:

1我对本课要义的把握

居高临下地从整体上看本课的设计和实施,我是以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活动作为载体,让他们经历一个发现、观察到某种现象        提出推测      试图证实(或证伪)自己的推测       有所结论这样一个较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和不完全归纳推理过程。教学中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各种教益,均由这一思路导致或辐射到。是为我对本课要义的把握

2和自然常识课的不同教学思路和理念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的内容,《自然》、《常识》教材中均有。自然、常识课上本课的思路大抵是:听到各种声音让人想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        观察皮筋和尺子发声时的现象         引导出“振动”这一表述词语这时,基本上也得出了结论        根据结论来说说生活中相应的现象或应用。相比之下,现在的科学课则要复杂和严密得多:感受声音现象      提出课题      观察到发声时的振动现象        作出推测          证实()推测           试下结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令推理的科学性严密性水平立见分晓。

不论是表面的教学环节,还是深一层的教学理念我都试图和原有教学有明显分别努力体现科学的本质——实证的和符合逻辑的。自然常识课往往只用皮筋和尺子两个事物就先得出一个全称命题的结论。自然常识课中用以验证结论的事例,本课中只作为推出结论的部分依据。这儿可以看出求证态度和严密性上的迥异。我认为常识课中学生的学习姿态是:结论已有,它能套用到那件事上吗?而本课则是:结论尚无,我的推测可靠吗?这也反映了前者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后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

另外常识课有一个关于声音高低的教学难点,严重干扰了对探究声音产生原因这一重点教学。教学难点本身意义不大,又影响了重点研究部分的教学精力,确有不妥之处。而本课自始至终或围绕探究重点展开或为此作铺垫,目标明确多了。

3、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我一如既往地注重思维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关键的作用。第一环节,我渗透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先是求异()再是求同(难些)。在引入话题后的环节,在提出推测以及各次实验反馈都无不渗透着发散思维的训练。在证明某些推测的不合理时,我引导学生只要存一反例即可否定整个命题,这又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在思维的严密性的体现方面,有的从小处着手,如学生说瓶中是水时,我评:猜对了。这三个字己有两层意思:答案正确,但不是实证得出的。有的从大处着手,本课一半以上时间都在说明通常不完全归纳法样本越大推测越可靠。

4、也让学生尝到“错误”

本课中我还有一个较特别的用意:让学生尝到错误的“滋味”。这时候学生是胸有成竹以为自己想法对的,然而却得知仍是不很科学的是有误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第六环节中,学生用了七八样物品做了十来个实验后,师问大家做到这份上可以下结论了吗?学生说可以了。老师却泼来一小瓢凉水,说真正的科学研究者此时是不敢下结论的……事实证明尝到这样的错误并不会打击人反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对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有所裨益。

 5、两点想改进之处

1)本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老师“扶”的成份多了些,可根据学生实际,将探究

活动设计得再开放些,可将一些探究环节组合起来给予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本课可以尝试将学生得出自己推测和多个证实自己推测的实验放到一起,一下子给予10多时分钟时间去探究,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要大得多,而不必拘泥于先获得推测上的共识,再全班一起去证实某个推测。这样学生可能会出现多个推测,有的推测会被证伪,会产生新的推测,这种过程对推动学生的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或许更有意义。

2)本课中选用的物品牛皮筋、钢尺、桌面、鼓、声带、镲、三角铁、桌子等都是固体,这样所做的推测、尝试得出的结论都应是在固体这一框架之内的。这一点在备课中本是注意到的,可在实施中却未加引导和强调,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从而更好体现科学课的严谨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8:53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6#

[点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充分探究,有效推进

 

朱水华老师执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充分展示了他对科学课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科学课要体现科学本质的理解。本课有几大亮点:

1、经历充分的科学探究

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主线,孩子们经历从观察发声现

象——提出问题——推测声音产生的原因——思考、设计证实方法——尝试证实——进一步反思证实方法,推进思考证实的科学性——实事求是地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尝试“让物体停止振动”,进一步验证结论。

    孩子们在经历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声音产生原因”的探究活动已体验到细微之处,较充分感受到科学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2、有效推进思维的发展

老师非常重视对孩子思维发展的推进,大处着手,小处着眼。不仅是在尝试、反思、再尝试、再反思的理性科学探究过程中使孩子们较充分地体验到了“不完全归纳法”的逻辑思维方式,还有求同求异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的运用,无不体现出这一点。有效地将孩子从无序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层面引领到了有序、理性的探究层面,使孩子们的探究认知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3、板书“画龙点睛”

好的板书能“画龙点睛”。本课的板书就有这样的作用:体现着孩子们感受到的科学探究思维和实践每一步的理性推进过程。

怎样发出?

声音               

            桌面                   

观察                  反弹       怎么样的 ?

            牛皮筋      振动       好听的?

推测                  摩擦       种类?

            三角铁      ……       …….

结论       

            声带

     本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明显,思维推进显著。如探究环节能少一些,每个环节给较多时间,孩子们探究的自主性锻炼和探究体验可能会更充分些。

    总体而言,本课教学设计精彩,课堂表现优秀,获市评优课一等奖,值得推荐。

快乐每一天
TOP
17#

[专著读后感]

    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研制项目负责人郝京华主编《小学科学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后与我区老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探讨稿。

               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科学的本质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美国科学促进会1985年制定的“2061计划——面向所有美国人的科学”和1993年制定的“科学素养基准”以及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布的“美国国家课程标准”都明确地指出,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目的就是要在美国建立一个有很高科学素养的社会。它认为:良好的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知道科学是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为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认识什么样的东西是科学、什么样的东西不是科学,科学能够作什么、科学不能作什么以及科学如何在文化中起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认清科学的本质已成为美国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郁波老师在200312月的省四上备课活动中作了一个讲座《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迈进》中指出:2003年初在我国21个省市进行的“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从表面上看,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少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但本质上是教师们对科学的性质、科学探究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远没有掌握。200412月在温州举行的全国会议上,郁波老师再次强调: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只有理解了科学究竟是什么,才能理解什么是科学教育,正确开展科学课的教学。”

科学的本质说明了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发展的,阐明了科学不仅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种不断发展和自我矫正的探究过程,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成果;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不仅要涉及到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理解科学的本质,对于确立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理解科学的本质,实际上是要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对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好像是一个非常普通而简单的问题,但是,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要较为全面地回答“科学是什么”却并非易事。

一、科学的本质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scientia,意思是知识、求知,即有知识,而不是误解或无知。关于“科学是什么”,长期以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等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

    英国的科学哲学家乔治·奥威尔认为“科学一般被定义为:(1)精确科学,如化学、物理等;(2)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观察到的事实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G·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我国学者郭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认为:“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还有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人类籍此获取对外界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按照这种观点,科学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而且包含技术。

     也有人提出:科学既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究活动。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则认为:科学的目标是探知自然,技术的目标是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人类之需”。

     从上面看到,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人们对“科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给出一致的回答。尽管如此,通过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等,对于现代科学的一些基本特征,人们还是有很多的共识。

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然而这些分歧就中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并非至关重要。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界学者对科学的本质已达成广泛的共识:

1)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科学需要证据

3)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有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

4)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像和创造力的结合

5)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美国科学促进会在其制定的“2061计划——面向所有美国人的科学”中,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科学事业三个方面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1.科学世界观。

     科学家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都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它们与自然世界的性质和我们对它的了解有关。

     (1)世界是可知的。(2)科学理论是变化的。(3)科学知识的持久性。(4)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全部的答案。

     2.科学探究。
                

     科学中不同的学科,对证据的依赖、利用假设和理论、应用逻辑等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不过,科学家们在确立研究对象、如何开展工作、是重视历史资料还是实验发现、应用定性还是定量方法、如何应用基本理论以及吸收多少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方面是大不相同的。尽管如此,由于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着技术、信息和概念的交流,所以他们对构成有效科学研究的要素是有共识的。离开了具体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究就难以表述,没有简单的、固定的科学探究模式,但科学的一些特点使科学探究模式具有下列明显的特征:
                

     (1)科学需要证据。(2)科学是逻辑与想象的结合。(3)科学能进行解释和预见。(4)科学家需要明辨是非,避免偏见。(5)科学不奉行独裁主义。从长远的观点看,理论由其结果来评判,即,当某人提出新的或改进的理论,如果它比以前的理论解释更多的现象或回答更重要的问题,那么新理论就会逐渐地取代以前的理论。

     3.科学事业。
                

     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有个人、社会和机构三个维度。科学活动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与其它特征相比,它也许更能把我们的时代与以前的时代区别开来。

     (1)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由于科学具有社会属性,所以科学信息的传播是科学进步的关键。
                

     (2)科学分为不同学科,在不同的机构中进行研究。科学分为不同学科的优点是,它们可以为组织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提供有内在一致性的概念结构。
                

      (3)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准确记录、光明磊落、重复验证、以同行科学家的评判为支撑等一直是大多数科学家所恪守的职业道德传统。但是,有时由于首先公布一种理论或观察结果所带来的名誉上的压力,一些科学家可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研究信息,甚至伪造他们的发现结果。
                

       (4)科学家在参与公共事务时,既是专家又是公民。通常,科学家能帮助公众理解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或可能性,能证明哪些想法是不可能的。与科学有关的公共问题和科学研究相比完全不同。涉及到公众利益时,与其他人一样,当自己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合作者的利益、团体的利益或社区的利益受到威胁时,科学家们同样会产生偏见。

     综上所述,科学就其本质来讲,实际上是人类对所观察或认识到的自然现象进行的合理解释或说明。为了使其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预见性,人们应用了逻辑、数学以及实验的方法,使其形成经过验证、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界的复杂性、无限性以及人类认识的有限性,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才能逐步认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由于科学是人类努力奋斗的事业,所以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人及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对科学探究活动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科学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

1.科学的本质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进行科学教育,首先要对科学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科学的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它使我们认识到:科学需要想象和推理,也需要猜想和假设,但它们不足以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形成还需要以多次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随着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会观察到更多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解释更多现象、应用范围更广的科学理论,这样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被新的科学理论所取代,所以科学理论形成以后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在发展变化。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应对自然的一种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对科学的认识,目前存在着“科学主义”、“伪科学”和“反科学”三种错误思潮。“科学主义”过分夸大科学的力量,认为科学无所不能,并把科学方法引入人类文化的所有研究领域。“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于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或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比科学还要科学的主张。“反科学”与“伪科学”不同,它是利用科学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或科学的缺陷来否定科学的价值。科学的本质能帮助我们认清它们的实质,在科学教育中避免犯“科学主义”、“伪科学”和“反科学”的错误。

     2.科学的本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内容一直把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放在首位,从科学的本质来看,这是片面的,没有反映科学的全貌。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科学教育内容应体现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探究、认识自然的过程,同时也包含有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问题。美国的科学教育家拉费尔E.马丁等(Ralph EMadin)指出:科学教育应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科学知识(ScienceKnowledge)、科学过程能力(Science Process Skill)和科学态度(Science Atti-tude),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科学本质对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1)科学知识包括: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运用感官或科学仪器获得的具体的、可被验证的科学信息。它一般回答“是什么”一类问题。

科学概念是对科学事实的归类、概括、抽象和总结。动物、植物种类的划分和名称的确定都是科学概念的例子。

科学定律或科学规律描述两个或多个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比如:摩擦生热说明“摩擦”(概念1)是与“热能”(概念2)的增加相联系的。

科学理论则是用来解释各种事实或科学规律的,回答“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科学理论可能帮助人们理解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关的科学事实或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也可能通过科学预测帮助人们发现新的科学事实。

     (2)科学过程能力包括:

基本能力

观察

运用感官或使用工具而获得信息,有定性(如天空是蓝色的)和定量(如长4厘米)之分

分类

对事物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特性进行分类、归类。如将物体按重量从轻到重排列

测量

运用简单标准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正确使用测量单位

估算

运用测量及运算知识,不通过对观察物的直接测量而给出快速的大致估计值,当对精确度要求不高时,这种快速估算的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在科学决策和日常生活中作出尽可能迅速而合理的决定.如估算一棵凤仙花有多少粒种子

推断

根据已有经验或知识,推测可能导致观察结果的原因.如物体为什么沉或浮

预测

根据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对未来事件作出推测。
                                
如根据动物的反应预测天气

交流

对客观现象作准确的描述,区分观察与推测,运用图表.文字及模型等简单、.明了地研究过程和结论。

   综合能力

确认、控制变量

在进行任何科学实验之前,必须首先分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每次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有计划地改变所研究的变量(自变量)外,其他因素(控制变量)保持恒定

操作性

定义

为了保证科学探究结果的可重复性,探究者必须对探究过程中运用的术语或确定的变量进行准确而简练的描述。如土壤的含盐量的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研究者必须对含盐量、植物生长、阳光光照程度、环境温度、水灌溉量等依次作出说明。比如植物的生长状况,可明确表达为植物的高度及粗细,枝叶茂盛的程度以及植物茎叶的颜色等。

猜想与

假设

分析观察结果,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或事件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猜测。

实验

主要技能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制定计划,确认和控制变量,运用操作性定义,通过实验操作收集数量和整理数据等。

制表、作图

在设计实验时,实验者也应考虑如何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将观察结果(数据)填入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并将其以适当的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变量变化的趋势.

解释数据、建立模型

对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变量之间相关性或变量变化趋势作出解释性的结论.科学解释往往可以借助于科学模型,包括形象的物质模型、抽象的概念模型(如运用水流作为比喻的“电流”的概念)及教学模型(公式)

调研

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作出结论或提出行动方案。

     (3)科学态度包括:情感态度和理性态度。

     情感态度包括好奇心(表现为对新事物想多观察、多了解)、坚持不懈、正确对待失败、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念及劳动成果等。

    理性态度是指在发展科学过程技能、探究及建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及态度,主要包括:(1)注意考察任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重现性,区分偶然性与必然性。(2)重视事实根据,合理怀疑,不迷信,不盲从权威。(3)避免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或将某结论不恰当地进行推广。(4)倾听和考虑他人的不同观念或解释。(4)根据新的证据,怀疑、修正自己的意见

     3.科学的本质加深了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科学教育中,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那么,为什么在科学教育中如此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呢?过去我们一般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科学探究看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毫无疑问,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从科学本身来看,们只是外部的原因。科学的本质说明,科学不仅是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探究活动。所以,在科学教育中,把科学探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更是科学本质的要求。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反映科学的探究的本质,还科学以本来的面目。

     4.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形成关于自然的基本观点,获得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鉴于科学的本质在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自觉性以及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中,它已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快乐每一天
TOP
18#

[培训后感]

有策划才有精彩

  ——《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培训后感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利坚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不是幽默诙谐,平实的语言和有例有据的论述中透露着睿智——基于策划而收获的精彩,这就是省教研室张丰主任的培训活动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尽管,在此之前,同样主题的培训已听了一次。但,还是很用心。因为,对传统教研活动的省察、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教研活动策划组织的方法、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等主题,“没有正在进行基层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肯定是不称职的教研员,没有承担师资培训任务,没有发挥师资培养作用的教研员也是不合格的教研员”、“没有与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的培训活动一般是效果不大的培训,没有借助培训活动产生交流与推广作用的仅仅的教学实践研究往往是效率不高的研究”等等观点内容让我茅塞顿开,有血有肉的讲座深深吸引着我。

 张主任还提出了“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对照这六个性,重新反思、评析自己以往组织的教研活动,又有了颇多收获。

 

 

活动重现

评析

 

 专业引领   参与式培训   亲历科学探究

——记西湖区小学科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始教学指导活动

 

 

2006829,骄阳似火,如同我们心中对小学科学向前发展的信念。

我区80多名专职、兼职科学老师集聚在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参加新学期的教学指导活动。

                 指导活动面向全体教师

一整天的活动,始终遵循着面向全体教师的原则,正视差异,利用差异,通过活动内容的调节、互动体验活动的开展,努力使骨干教师、新教师、兼职教师共同发展。

上午,吴利坚老师根据自己参加的全国教材培训者工作会议中获得的信息,作了《在科学探究中关注科学概念建立》的专业引领,并根据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作了《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准确定位——小学科学如何开展对照实验教学》的回复。接着,兵分两路:文三街教育集团的傅盈老师由花生的观察入手,为三年级的科学老师们开展了生动而细致的教材、教学策略介绍;学军小学的曹琴芳老师紧扣科学教学的本质、五上教材的特色、关注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以材料单元为载体,作了教学指导。

下午的六年级教学指导活动以参与式培训为主,分别由俶塔实验学校的盛国荣老师、学军小学的王水军老师、育才教育集团的仰毅明老师、三墩中心小学的王依美老师带领进行。

                     参与式培训活动精彩纷呈

本次培训,除了要达到“引领教师把握小学科学的发展方向,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的目标外,还希望达成“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困惑,寻求有效对策”的目标。

因此,指导活动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为老师们准备了多个寓意深刻的亲历活动:《我的花生》关注观察和描述能力、关注微细之处的变化,《雨中的布料》关注对照实验的严谨性、关注如何交流表达,《斜面的研究》关注新教材的特色、关注数据化研究,《搭拱形》关注突破常规、关注处理教材,《哪支蜡烛燃烧得久》关注提前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必要性、关注全方位考虑问题,《制作蛙声筒》关注材料对于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关注如何不断改进学具。

参与式培训方式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瞬间:

主持人宣布活动的任务和要求后,有的科学老师“犹抱琵琶半遮面”——暂持观望态度,而有的迫不及待;

有的小组的研究安安静静,有的热闹非凡,甚至转移了实验场地,站到了凳子上;

有的小组分工合理、合作有效,有些“学生”还四处深入到别的小组“打探”情报;

有的小组交流汇报时展示了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调整的探究过程,有的小组一人口头汇报、一人作相应展示,有的小组进行质疑或补充;

当主持人宣布要进行全班交流时,老师们意犹未尽、仍在“偷偷”地动手操作,主持人指明“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时,老师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

体验活动,让全体的科学老师真正地做了一回学生,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所思、所想、所为,为新学期的科学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情况评析:

    既有学科最新前沿信息的传递,一线教学问题的解惑,又有各册教材的分析。但,对于前沿信息的传递,缺少事先进行教师原有认知基础的调查。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
           
情况评析

    做得较好,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展,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困惑,寻求有效对策”。

“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情况评析:

    针对一线课堂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改进策略。

“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情况评析:

   对于学科前沿动态信息,提供了自学资料、布置了思考题,并在后续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中进行了延续性的研讨。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情况评析:

   及时记录、反馈、评价教师们在参与体验活动时、后的一些反应,并点明“这也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关注生成的结果,使我们的活动更深层次地达成培训目标。

“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情况评析:

   还可更多地收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信息,作为培训中的资料,使其更具实践性。

 

 

 

 

 

 

       常说:站得高,看得远。理念引导行为。张丰老师讲座的37PPT,像一本厚厚的书,指明教研活动发展方向的书,还需我慢慢琢磨、慢慢“理论结合实践”,使每一次教研培训活动“因策划而精彩”。

       常说:站得高,看得远。理念引导行为。张丰老师讲座的37PPT,像一本厚厚的书,指明教研活动发展方向的书,还需我慢慢琢磨、慢慢“理论结合实践”,使每一次教研培训活动“因策划而精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40:16编辑过]

快乐每一天
TOP
19#

[理论指导行为]

      研读了《教研手册》一书和内化省教研室张丰主任的《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而开展的一次区教研活动。

 

                             基于策划的期末学业评价指导活动

       期末学业评价指导活动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除每一次学习了一些理论外,其余的多为每个年级检测参考卷和参考活动编写者和大家一起,“就事论事”地谈本学期的期末评价活动如何开展。

这样的活动有效吗?效率有多大?

基于《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对我的启发,基于对学校的调查,针对我区各校强化科学学科的检测但一线科学教师的命题不够科学的实际,本学期,期末教学评价指导活动以“学业评价与试题编制”为主题,先从学业评价与命题编制的关系、命题原则、命题程序、双向细目表的制定、试题的主要类型及编制要则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接着分小组进行实践:(1)确定组长和记录员;(2)分发学习内容“浓缩版”、下册希望学生达成的科学概念表、前一学年的参考卷、双向细目表(空白)、讨论记录纸;(3)小组活动,从试题内容和类别,不同内容在试卷中所占分量,各种内容采用的题型,各类试题应占的比重,能力要求的层次及比例,分数比例和时间分配,字词句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记录;(4)作简短小组活动小结;(5)确定专人负责进行修改;(6)提供给全区各校作为期末评价参考。

       此活动,在教材已做相应改编的形势,以提高教师出题能力为目标,使活动有了更高含义,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快乐每一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