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经典课例《蜡烛会熄灭吗》(敬请砸砖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21#

我们来分析一下章老师的策略
      第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不妨看一下实录,章老师有没有讲实验怎么操作?有没有跟学生说我们这节课研究具体哪一个问题?都没有。章老师做的是什么,他在学生实验前创设了一个情境——问题情境。其次,章老师审查了学生与该课相关的前概念。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章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学生实验的材料,还有可供学生研究拓展 的材料——塑料杯和剪刀(很遗憾学生没有主动提出来使用,我认为老师应该在学生研究到一定程度后把这个材料发下去)。
      老师们,没有讲怎么操作,这一点至关重要。老师把实验步骤讲的越细,学生只能执行老师的操作,这就相当于拧螺丝的工人,是低水平思维了。            





章老师还有什么策略呢?请看下面25楼。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2-26 21:36:14
TOP
22#

看了楼主的帖子,深受启发,句句在理。我想如果我是学生,也想不出这么多的办法来研究蜡烛燃烧的问题。这一课中的孩子是真正的在思考,而不是仅仅机械地操作。
平时的课中,让孩子动手实验,会发现有些孩子压根不动手,现在才发现不是他不喜欢动手,而是老师给了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孩子的双手与思维。
TOP
23#

每一句话都有深意,每一个举动都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信任。向经典致敬!
TOP
24#

看了楼主的帖子,深受启发,句句在理。我想如果我是学生,也想不出这么多的办法来研究蜡烛燃烧的问题。这一课中的孩子是真正的在思考,而不是仅仅机械地操作。
平时的课中,让孩子动手实验,会发现有些孩子压根不动手,现在才发现不是他不喜欢动手,而是老师给了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孩子的双手与思维。
快乐木偶 发表于 2019/2/26 10:02:40
有共鸣!知音。
TOP
25#

策略第二,保证充分的研究时间。

       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长时间探究。这一点是学生能自主探究的保障。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中,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适应性阶段,第二个是持续的适应阶段,第三是创造性的阶段(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在第三个阶段,这是学生高水平思维参与的阶段,但要达到这个阶段,必须要经过前面两个阶段,前面两个阶段是为后面第三个阶段做铺垫的。《蜡烛会熄灭吗》这个课如果看一下视频就会发现,学生在前面5分钟,就是在做老师问大家的问题(适应性阶段),做完后发现时间远远没有到,这时开始摆弄其他的材料——吸管、皮老虎(持续的适应阶段),这时学生在发现问题,这个过程没有那么容易的,有来回摆动的过程,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到最后5分钟时,我们发现学生开始有很多“歪主意。”(创造性的阶段),有学生把火柴垫在杯子下,这个材料是学生自己开发的,是出乎老师意料外的。学生这个研究说明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开始建模,开始用实验的方法在证实或证伪了。有些学生把杯子侧过来;有些学生拿吸管吹气;拿皮老虎吹气;我看到有学生把杯子正放,把蜡烛放进去,再盖个碟子(碟子是用来放火柴的),有人在开始计算蜡烛熄灭的时间。所有这一切,老师都没有要求,但学生在自己问题的导引下,开始有序地探究了。这就是科学家的探究方式。



是否还有策略,考虑中……请老师们共同讨论。

TOP
26#

回复 2楼wubin98146的帖子

好认真,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比较好感动。
TOP
27#

经典
TOP
28#

经典确实不一样,值得深入研究。
TOP
29#

用心研读大师的经典课例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发展!真好!向吴彬老师学习!由粗看走向细看,再走向品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