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奖学金“智联小组”黎霞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51#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近期的实验或制作。若有不尽之处,请各位老师或伙伴们指点一二    

TOP
52#


叶脉书签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碱液具有腐蚀叶肉的特性,保留下叶片特有的脉序图形,制成漂亮的叶脉书签。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
叶片,碳酸钠,氢氧化钠,漂白粉,牙刷,水槽,水粉或其它染色剂.
四、操作步骤
1、选择叶片。
选择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好。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等。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季选叶制作。
2、用碱液煮叶片。
碱液的配置:按1升水计算,碳酸钠(大苏打)70克,氢氧化钠50克(以上两种药品化学品商店有售),也可用石灰水代替碱液,在搪瓷杯或沙锅内将配好的碱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煮沸,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叶子,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煮沸5分钟左右,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检查叶肉受腐蚀和易剥离情况,如易分离即可将叶片全部捞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再逐片进行叶肉与叶脉的分离。
3、去掉叶肉。
将煮后的叶子放在手掌上或玻璃板上,用旧牙刷柄光滑处在叶面上轻轻擦试,受腐蚀的叶肉即可被擦掉,然后在水龙头下面冲洗,继续擦试,直到叶肉全部去掉。
4、漂白叶脉。
将刷洗净的叶脉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漂白后捞出,用清水冲冼后夹在旧书报纸中,吸干水分后取出,即可成为叶脉书签使用。
5、染色、绘图、写字。
用红、蓝墨水或其它染色剂染成你所喜爱的颜色,亦可在上面作画、写字,最后系上丝线即成。


小经验:1.桂花叶比较费时,刷也要用点力,叶子是弯折,不怎么平整,需要压。红叶石楠的叶肉非常好刷,刷完叶脉也十分清楚,叶脉也不容易破碎。茶树叶刷的时候,叶脉很容易被破坏掉,太脆弱了,并不是因为煮久了。
             2.刷叶肉时须顺着叶脉来。
             3.我们漂白用的时巴氏消毒液,非常好用。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和勾水,否则叶子很容易漂成渣。(亲身体验过,变成渣,非常心痛。)
             4.染色剂最好不要选择用彩色画画的水彩笔(跟我们以前小时候用的水彩笔),在上色时会不均匀。染完色,最好选择过塑,便于长久保存。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13:59:37
TOP
53#

碱液煮叶.jpe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碱液煮叶.jpeg

涮叶肉.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涮叶肉.jpg

刷完后树叶.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刷完后树叶.jpg

漂白ing.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漂白ing.jpg

晾干.jpe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晾干.jpeg

漂白后的树叶.jpe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漂白后的树叶.jpeg

过塑后的叶脉书签.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过塑后的叶脉书签.jpg

成品1.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成品1.jpg

叶脉书签.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叶脉书签.jpg

TOP
54#

一种缘分决定一场相约



2015年12月11日,“复星·桂馨科学教育奖学金”师范生培养第八组‘智联小组’在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的微格教室齐聚一堂。此次线下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学员说课、师生答疑、体悟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真切提高学员对科学教育的理解,提升学员的科学专业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增强学员面对实习及面试的能力。
12月11日晚上我们八组简单自我介绍后,在吴建伟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第八组---智联小组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在学员说课环节中,组长付三毛同学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情景、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内容丰富,全面。后面针对海风老师的科学课《抵抗弯曲》,我们进行了评课,大家积极思考,在交流研讨中思维得到碰撞,孩子们需要体验实验过程,经历探究;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在师生答疑中海风老师以举例的方式指导我们,将来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良好的规划。


12月12日上午《科学课》杂志社主编刘绍江老师的《科学,值得我们热爱》讲话,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刘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我们对专业及未来的选择问题;提出我们可以不爱科学,如果我们没有别的爱好,那就做好当前的事情,尝试将自己的不喜欢变成喜欢,并在这一过程中会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乐趣,一路走在探究、热爱科学的道路上;并且刘老师还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出了五条建议:高质量完成自己的学业、多阅读多实践、重视每一次的实习和学习的机会、给自己正能量善于发现乐趣、给自己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成长。


刘绍江老师语录:
(1)我们很难改变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2)我们不确定20年后我们在做什么但我们可以满腔热血的做好现在的事;
(3)归依内心的选择努力就好。

紧接着海风老师带来《STEM给教学带来什么》体悟式培训。从破冰活动到初步认识再到动手体验,我们都玩嗨了。首先海风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破冰——搭廊桥,搭完后让我们讲出廊桥中所运用的STEM道理。提出为什么要强调STEM教育和STEM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交流研讨中,我们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对STEM教育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STEM是一种跨学科的、应用型的方法,它结合了动手做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当教师在考虑如何将STEM教育引入科学课堂时,必须将它们看作4种彩线,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才能织出绚丽的画卷。最后动手体验,制作3D眼镜,从玩中学,学中玩,共同感受STEM的精彩。


最后是冯凌老师的《从当科学老师说起》专题报告。如何备课、上课、说课几个角度教会师范生们如何面对课堂,面对实习,面对教师资格证面试。冯凌老师主要以“怎样当好一名科学老师”说起,向我们续说了教案的薄备与厚备。有效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该怎样去组织课堂教学,成功的上好一节科学课。


因为科学缘、桂馨缘,我们相约武城,注定了一场美好的相遇。是科学,让我们走在了一起;是桂馨,牵起一张无限情谊的网,成就了我们生活的一种精彩,智联小组将带着师傅给的真经,用朴实的行动,一路盛开,开在科学的原野上!




(文:黎霞)
                                                                                                记桂馨科学师范生一期培养智联小组线下活动
TOP
55#

超级泡泡之密


                                                                                     活动设计:黎霞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兴趣,增进孩子们科学探究体验,感受泡泡也可以变得巨大。

2、简单了解超级泡泡的科学原理,重在制作过程和体验探究过程。

3、训练和提升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二、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自行探究,自行制作超级泡泡,集中展示交流。

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活动的目的,低年级——用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中年级------研究水的表面张力,做一个超级肥皂泡;高年级-------研究泡泡液配方,做一个超级泡泡。(活动的开展根据每个阶段具体安排)

三、活动组织

1、活动总指导:黎霞

2、活动分指导:各班班主任

3、活动主持:黎霞

四、材料准备




五、活动过程

(一)了解超级泡泡1、引入:出示超级泡泡图片

2、超级泡泡之密1————材料

洗洁精,纯净水或自来水,甘油,胶水,大容器,钢线,棉布或纱布(医用绷带)

问题:添加哪种材料效果最好?

3、超级泡泡之密2————步骤

问题:做超级泡泡的方法是什么?

洗洁精,纯净水,甘油,胶水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泡泡静置十几分钟,后把液面上的泡泡沫勺掉即可。用钢线制作一个泡泡吹制器,并缠上棉布或纱布,可以开始玩了。

问题:如何减缓泡泡消失掉

水的蒸发很快,水蒸发时,泡泡表面一破,泡泡就消失了,因此,在泡泡溶液里必须加进一些物质,防止水的蒸发。如甘油,它可以减缓了水的蒸发。

问题:超级泡泡的关键配方是什么?

洗洁精:纯净水:甘油:胶水=3:2:1:1

洗洁精:自来水:甘油:胶水=4:4:1

胶水:洗手液:洗洁精:水=1:2:2:4

胶水:洗洁净:水=1:2:3

液体香皂:甘油:水=1:1:6

…………

4、超级泡泡之密3————科学原理

问题:泡泡形成的原因:

泡泡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水面的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于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

问题:胶水和绷带作用是什么?

增加粘稠度不易蒸发。吸更多的泡泡水。

(二)一起来做超级泡泡

1、分发材料

2、超级泡泡标准:巨大,保持时间长

(三)展示交流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讲述做超级泡泡中的故事或想法或问题。

六、温馨提示

1.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研究兴趣,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指导老师可作适当指导,切不可越俎代庖。

2.各组提前做好材料准备,活动中做好人员分工与协作。

3.摄影组成员做好影像资料收集。

材料准备.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20:33:40 上传)

材料准备.pn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20:33:40
TOP
56#

闲来无事,养养小动物也是极好,不用花钱,便可在校园找到猜猜是谁。。。
为期一周的蜗牛观察,第一次如此观察小动物
蜗牛观察day1.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1.png

蜗牛观察day2.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2.png

蜗牛观察day3.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3.png

蜗牛观察day4.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4.png

蜗牛观察day5.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5.png

蜗牛观察day6.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6.png

蜗牛观察day7.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7.pn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5 00:48:27
TOP
57#

橡皮筋不倒翁小车

一.实验原理;
橡皮筋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

实验适应群体:小学低中年级学生。

实验说明:不倒翁小车可以让小孩充分认识橡皮筋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

二.本科学小实验的主要材料有:

塑料瓶1个(带瓶盖)、一次性筷子1根、橡皮筋1个、木车轮2个(外直径10cm、中间孔4cm)、吸管1根、棉线20cm,一小块重物

实验操作过程

(1)在塑料瓶偏下部分用剪刀穿两个比车轮轴直径略大的对称的小孔

再在红圈部分剪一个口,用于接下来绑橡皮筋用的.


(2)将车轴穿过小孔后,在两边将车轮车轴固定。(在车轮和塑料瓶间加一小段吸管用于减少车轮和瓶身的摩擦 )瓶子的小孔一定要宽松,让车轮可以顺利转动哦

(3)用棉线将橡皮筋一端绑在车轴中部、另一端固定在汽水瓶口(让橡皮筋保持放松状态,橡皮筋不够长就用棉线接上)

小技巧;你可以在绑车轴的那个棉线上滴一点502,可以让棉线紧固。上部分车盖的棉线直接用瓶盖把它拧着就好了。

(4)在瓶子底部增加重物,砝码块是最好的选择,也可以用泥巴等等材料.
或者你可以直接給瓶子头部也装个车轮,变成三轮车的.

(5)组装完成.

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物质条件来发现科学,相信大家开动脑筋可以做出更美观更有创意的作品哦!



步骤一.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步骤一.png

步骤二.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步骤二.png

步骤三.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步骤三.png

作品.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作品.pn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5 00:53:22
TOP
58#


不忘初心

                                                                                                                                                                           -----研修小思

《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然我们科学师范生网络研修版,袁和林老师有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的谆谆教诲与我们这群小朋友分享~

袁和林老师的《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的分享实在是很赞且相当实在~

对新教师的要求:(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二)履行职责,不忘初心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四)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一)加强学习

其中加强学习,不就是希望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嘛  多读书,是自我修炼的一条捷径。读书且不受环境、条件等限制,容易做到!读书,既要读专业书,也要读杂书。在提高自己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到了要写文章时,不知要死多少脑细胞辣~可以说很苦恼,书到用时方恨少呀~我觉得读书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大家最缺乏的是行动,一种培养阅读习惯行动。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从一个良好的兴趣开始的。如果,你们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先从培养自己的兴趣入手,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你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坚持一年,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读课外书,并且每天读书的时间基本固定,就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长年坚持,读书就不再是习惯了,而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像每天少不了吃饭,最后让它逐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二)不忘初心

这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人都有或大或小的梦想。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梦想,或赚大钱、或愿得一人心不相离、或实现自我价值……但追梦的路上怎能不磕磕绊绊?追梦的路上又岂会一帆风顺?那些想去的地方、未完成的事,一定要去实现、一定要拿出行动。

就拿今年的夏令营来说吧~(好吧,又开始炫耀了2016年暑假,能够组队甚至带队去乡村小学开展桂馨悦读周夏令营活动,这是以前只能放在被窝悄悄想的事情。虽然放在被窝想过,也是很认真的想(哈哈~)没想到在今年夏天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高中说要在大学干的)。申请桂馨悦读周夏令营活动,从去年到今年,正式的已有3次。前2次都以失败终结。第三次申请自己心里也是十分没准的。从观摩四川芦山骨干科学教师培训,回到学校。突然桂馨科学课项目的管美艳,在桂馨科学教育交流群里。发布消息,有2个科学师范生的团队名额申请桂馨书屋悦读周。我一看大为惊喜,和四川的小伙伴饶思琪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便开始发起申请。

最为队长,压力是不小的。我们用自己最真诚的心,用心填写申请表。填完申请表提交后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接到电话面试。说实话,紧张级了。晚上做梦梦到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给我面试,一番紧张之后,告知申请没有通过。醒来以后,心里不安,又不断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可能会觉得很好笑,当时就是那般在意,因为期待太久~)其实后来申请是通过了的,接着开始我们的策划书。

我向有经验的队长虚心请教,集队员们的智慧,用一个星期把初方案写了出来。初方案——参加悦读周志愿者培训——修改方案——团队建设——细化方案  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悦读周上。

活动没经费、活动没高人指点、临时组队,这样的队伍能靠谱嘛、河南那么远……没经费就众筹、没高人就厚脸皮请教、组队多方位考虑找靠谱的熟人,好好团建……就这样见一个问题就杀一个问题~

就这样一路过来,回想过来,很庆幸自己努力抓住机会,和队员们一起合作努力。才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才有了故事的夏天,才结识了一群的志同道合的伙伴。机会,会像阳光一样跳跃!

即使天寒地冻,你也要遵守你的心,你心中那份不朽的热爱,始终如一,世界会也为你让开路~不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心中的那份光亮!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23:53:13
TOP
59#

《杯子外壁的水从哪里来》教学实录




执教者:浙江省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王小梅老师
记录者:黎霞


师:同学们在我们桌上现在放着2杯冰。这2杯冰现在??
生:融化
师:请现在用手指摸摸杯子外壁
生:纷纷用手摸外壁
师:什么感觉
生:冰、冷
师:你感觉冰说明杯子外壁温度怎么样?
生:降低、很低
师:在黑板上的杯子写上温度低  再看看你们的手,手上留下了什么?
生:水
师:喔,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从哪里来   关于这个问题老师昨天调查了我们班每一位同学的想法,现在让我们来欣赏我们同学珍贵的思考。


预计生的猜测:1杯口漏水
         2杯壁渗水
         3杯壁透气
         4杯外气体
师:好,这就是我们对于杯子外壁的水从哪里来的观点统计,让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勇于表达的行为点个赞。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明确自己的观点了,老师根据你们的观点重新分了组,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抽屉你代表你们观点的牌子拿出来。
(生拿出牌子放在桌上)
师:把我们这些猜想是否合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一下几杯冰,看看通过观察你是否还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在观察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结合你自己的观点,说说你要观察那个位置,要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支持你的猜想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经过讨论,坑定有方法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我的猜想是杯口漏水,我要观察杯口,观察到水把冰浮起来可以支持我的观点。
师:就是观察到谁要从哪里流出来?
生1:杯口
师:哦,就是你要观察水会不会从杯口流出去。待会你可以盯着杯口去观察。好,下一位同学。
生2:我的猜想是杯壁渗水,我们要观察杯壁有小水珠应该是雾。
师:哦,观察到外面有水就能说明是杯壁渗出来的?谁有补充?你说水是从里面渗出来的,我们应该观察到哪一点才能证明你的猜想。
师:老师提醒一下,水从里面渗出去,那么杯子杯壁应该
生:有孔。
师:是的应该是要有裂痕或是缝隙。
生3:我们要观察水蒸气出来时会组在一起形成小水滴,然后留在杯壁上产生了雾。
师:你讲的真好,真清楚,我就好像看到了那个现象一样。但是观察气体,气体我们是看不见的,你想怎么观察?
生:当杯子的外面产生了一层薄薄的雾我就知道了有蒸汽。
师:哦,你认为那层薄薄的雾就是蒸汽。老师可以明确告诉你,那层雾你轻轻一模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水。
生:通过杯壁有水蒸气就可以知道有气体产生了。
师:你觉得水蒸气是可以看见的吗?气体是看得见的吗?
生:杯壁上会形成一些雾。
师:老师刚才已经说了,这个雾是不是水蒸气?是不是?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水:对,就是水。那你怎么知道里面有没有透气?气体有没有透出来我们有什么方法知道?
生:摸离杯子近的地方,会感到比较冷。
师:我们靠近杯子看看那有没有比较冷的气体出来。也就是说要去感觉它有没有空气。你们认同这种方法吗?
生:认同
师:好,那就用这种方法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感受到有气透出来。看看你的感觉可靠不可靠。每个同学的思考都是很珍贵的。
生:观察杯外,观察杯外有没有一层雾。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个雾是什么东西啊。
生:水
师:那你怎么证明这是杯外气体产生的水?
师:观察哪里?这个确实很难,因为气体是看不见的。好,那同学们就自己在杯子周围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支持你的观点的现象
师 :好,同学们,我们刚才交流了一下,我们要观察哪里,观察什么现象才能支持我们的猜想,现在每一组同学都明白自己要观察哪里了吗?观察什么现象?
生:明确了。
师 :好,观察之前,老师还有几点提醒(ppt的温馨提示),不同的小组的观察重点不一样,大家要自己明确,观察时间为两分钟,所以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去观察。 记录好实验现象。
(生实验)
师:都好了吗?
生:好了
师:好,现在请谁来说一说,可以先在组内讲一下。
  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我刚才的猜想是杯口漏水,通过观察,我否定我的猜想,理由是我观察了两分钟都没有水流出来,我现在的新想法是杯外气体。
师:好大家给他掌声,他通过两分钟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要表扬他,因为尊重证据跟尊重观点同样重要,我们通过观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好,接着其他组的同学。
生2:我刚才的猜想是杯壁渗水,通过观察,我坚持我的猜想,理由是我刚把杯壁外的水擦干,杯壁有产水了。
师:杯壁外面一擦干马上就有产水了,是怎么产出来的,你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助他一下,他用了多生动的一个词,产出来。好,请你说吧。
生:我刚才的猜想是杯壁渗水,通过观察,我坚持我的猜想,理由是我把杯子外面擦干,用手一摸,没有水雾了,再过一会二,又有了。杯子装冰,冷空气碰到就会有雾,然后天气有点热,雾会形成小水滴。
师:哦,先是形成雾,雾在汇聚成你们认为的大水滴,是吗?
生:是的。
师:好,同学们来看,你们之前说水是从杯子里面出来的,那你们确定水是从杯子里面出来的吗?
生:确定?确定的同学举手看看。
(部分学生举手)
师:这么自信啊,有没有不认同的,有没有对这个现象产生过怀疑过的?
生:没有。
师:那其他后面小组的同学呢?
生:有
师:好,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通过观察,我坚持我的猜想,理由是冰融化成水被蒸发答空气中,水蒸气在慢慢形成小水珠。
师:那你坚持你的观点,你有什么理由反对他们的观点呢?你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杯壁外没有裂缝。
师:哦,你认为这个杯壁是没有裂缝的,你们怎么想?
生:杯壁上的裂缝有些我们师肉眼根本看不到的。
师:好,就是这个杯壁上的裂缝很小,小到我们看不到的。那你怎么说?
生:那有这么小的裂缝吗?
师:看来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在进行
生:验证
师:观察,好,他们不信你坚信有看不见的裂缝。好,老师问一下,你们坚信有裂缝的同学,如果老师把里面的冰换成红色的冰,红色的冰融成红色的水是不是能从裂缝里流出来呢?会是什么颜色?
生:红色的/白色的
师:好,她的观点我也先保留,请你说。
生:透明的。就是跟普通水一样的颜色。
师:你来说一说为什么
生:因为红色的冰融成红色的水,水出来时要经历一生成的过程。
师:好,有两种想法,我们待会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我把冰换成棉花,很干很干的棉花,里面会有水吗/
生:没有
师:换成很干很干的黄豆,里面有水吗/
生:没有。
师:你们认为外面会有水吗?
生:不会
师:都这么自信认为不会吗?
生:是的
师:想不想验证一下?
生:想
师:请用掌声请出他们
(生鼓掌)
师发材料,若有水了就先擦干。
生进行实验
师:红冰外出现的是什么颜色的水珠?
生:是白色的。
师:我们来擦擦看是不是白色的,(用抹布擦一擦)变白了吗?
生:没有
师:能不能看到这个颜色啊
生:不能
师:那这叫什么颜色
生:无色
师:好,赶紧改过来。好,后面一组,你们的红冰,看到的水珠是什么颜色的。
生:无色的。
师:好,那你们觉得师渗水的怎么想,这个无色的水是从里面渗出来的吗?
生:不是从里面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觉得渗水这个观点师
生:不正确的
师:来,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杯子外面有没有水。
生:我们这组干黄豆外面出现了水
师:铁块外面有没有出现水
生:有
师:棉花的外面有没有出现水珠?
生:有
师:有一组说他们的瓶子里师空的,空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生:空气
师:这个外面又没有出现水珠?
生:有
师:现在大家觉得杯壁可能会渗水吗?
生:不能
师: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把杯壁的渗水的这一个观点也给否定了,刚才的观察真的是很精彩。那现在你们认为水是从哪里来的。
(全班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现在大多数认同杯外气体,但还有少数认为是这个,那认为是杯壁透水的小组通过观察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生举手)他们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好,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因为我发现我把杯子擦干后,用手可以感到杯子里一直都有冷气往外冒,我就觉得是里面出来的。
师:里面会不会透气还有待我们检验,我这有一个好办法,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教师演示)
师:如果冒泡泡,是不是透气,
生:有泡泡,透气,没泡泡,不透气。
(教师演示)
生:没有
师:那说明会不会透气
生:不会
师:好,看来这个观点也被我们排除了。水最有可能是从哪里来?
生:杯外气体
师:但是,是不是杯外气体,师杯外的什么气体,我们现在可以确定吗?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的进行研究才行,但是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豆子外面有水珠,我的豆子外面没有水珠呢
生:因为刚才那个黄豆放在冰箱了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杯外气体不是随便就能够形成的,要在一定条件下。
生:要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
师:就是要遇到温度很低才会形成小水珠,那现在,你们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个水珠可能是从哪里来?
生:我觉得水珠是从冰水混合物而来的
师:是因为温度低
生:是的
生:水从冰箱拿出来的时候师冷的,外面是热的,一冷一热就形成了水蒸气了。
师:就是外面的空气一遇到冷的杯子就形成了水蒸气了,好,那这个观点是我们通过观察得到的,下一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ppt展示)
师:鸡蛋上的水珠从哪里来的?
生:空气遇到冷的鸡蛋形成的。
师:如果把一杯冰放在桌子上,一晚上以后,会。。。。。。
生:会变成水
  水回流到桌子上面
  一模一样杯
  壁上有水珠擦干后就没有了
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实验
师:老师这杯冰,让班长带一杯回去,放在教师,不要碰它,明天再看它有什么变化。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