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馨苏湘科韵组:虞相如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41#

《指南针》教学设计

《指南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二、过程与方法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

【教学难点】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指南针

教师准备:有关指南针历史的资料,不同样式的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思入情

同学们,屏幕上一艘船正在海上航行,海上的风景美的令人心旷神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暴风雨,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你可以想到什么办法来帮助老船长确定方向呢?(指南针)

二、互动交流,深思激情

1.你们见过指南针吗?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板书:指南针)

2. 关于指南针,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3. 老船长没见过指南针,谁能和他说说指南针的发明经过哪些阶段?

4. 学生阅读资料卡,简要概括指南针的历史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5.小结:指南针时候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中国也是四大古国之一,即使再古代,科学也是不断进步的,所以指南针改进的越来越轻便小巧。

(课件展示的是:①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②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③现代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知识。)

三、学习方法,实践增情

1.通过刚才的汇报,老船长对指南针有了较深的了解。可是他没有见过指南针,他仓库里有很多宝贝,你能告诉他指南针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

2.学生通过图片观察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方向指示盘、外壳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3. 用指南针定方向。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汇报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2)磁极所指的方向和表盘的方向不对应,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讲解如何使用指南针。

(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学以致用,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

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拓展测评,融思表情

1.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些什么?(希望学生能说出人类的伟大;应为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所感动;指南针给人类带来了方便、我也想做一个指南针等。)

2.播放微课视频: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指南针

读历史

看结构

学使用

TOP
42#

科学小制作实验记录


最后编辑湖南一师虞相如 最后编辑于 2016-08-12 16:21:13
TOP
43#

科学小制作:再生纸


没有在这里添加表格,就直接把文档里面的截图了,再生纸这个活动很好~~
TOP
44#

探索绿豆生长条件实验活动

探索绿豆生长条件实验活动


     一、实验背景

            我们大学生已有种植植物的经验,对植物的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探索的并不多,哪些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研究,所以本小组就从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的条件开始探索。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二、设计意图
                  在科学计划中,对大学生而言,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我们在自主选择,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本次活动在设计时注重让参与者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绿豆种子发芽》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以种植绿豆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参与者亲身经历,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记录

记录一:



记录二:



记录三:




                    四、实验活动总结
             科学实践,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我们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老师引导,让我们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让我们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小组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小组每一位成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我们小组认真制订科学实验计划,精心搜集活动资料,认真进行实验。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五、实验反思
             成功之处:
           1、激发了我们自身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绿豆发芽实验的活动,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不足之处: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科学实践活动,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积极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最后编辑湖南一师虞相如 最后编辑于 2016-08-12 21:00:47
TOP
45#

听钱军红老师网络研研修心得

听钱军红老师网络研研修心得

——桂馨2组·虞相如

      钱军红老师曾在群里做过一次网络研修,再次听钱老师的研修视频,依然给我很多感触。钱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次网络研修的主题是:“走向自主探究的科学课”。

      一、什么是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从字面上来解释:自发的、主动的进行探究。我不太认同这个字面上的解释,认为它不够完善,全面,况且这样的解释似乎忽略了教师在课堂地位的阐述,在我看来,自主探究是在有教师引导和指导的情况下,学生主动的思考、融入课堂,运用探究的方式更为主动的获取知识。

      钱老师所说的自主探究,其意义在于:自主探究,才能算是真正的获得知识,这样教,其实是为了不教。这正好反映了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如钱老师所说:

      自主的不是行为,更多的是思考;

      自主的不是程序,更多的是内容;

      孩子的自主探究,需要老师的支持、引领。

      二、如何设计实施自主探究的科学课?

                 1.探究活动做好、做透的保障——时间充足,整合环节,充分探究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开展两个活动。我们要透彻、深入的让学生进科学探究活动,要以“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导向,以教科版六上第三单元《电和磁》、五下第三单元《用水测量时间》为例,这两个课例都存在问题:活动太细、太碎!是在验证结论,而不是得出结论,学生并不是自己得出结论,而是提前被教师传授得出结论,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啊!我们难道不是一般在课的后半段才得出结论吗?课堂一开始就将结论告诉学生,样对学生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养成并没有好的影响啊!只是单纯的知道了科学知识,验证了结论。



               2.多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再设计具有相应挑战性的活动

     同样的《电和磁》,另一位老师的设计,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巨大,当孩子们以后学到了“磁极”,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我曾经发现过这个现象啊!所以我们不要怕课堂上发生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问题即一切源泉。

     《用水测量时间》,钱老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不禁想,我在上课之前,我是否想过:“学生学习这一课,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在这一课当中,钱老师就先让学生通过动手认识到“同量的水流速才相同”,再去活动,认识所以我们新教师上课,要多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再设计具有相应挑战性的活动。




               3.启发学生用联系的眼光来学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中,第一课主要是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如果在每个活动时间上不妥当,直接先观察我们身上周围的物品都由哪些材料组成,然后记录,然后再找书包里的物品由什么组成,我想这是非常枯燥和无味的,钱老师的整合方向是:用联系的眼光来学习。让学生观察比较集中材料的特点,并思考生活中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材料,是利用了它的哪种特点?这样启发学生去思考,即使学生下课了,离开了课堂,思想的火花还是不间断!

             4.材料有结构,保证实验有效性

     以上是学习的一点心得。

5.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2:41:32 上传)

5.png

最后编辑湖南一师虞相如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12:41:3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