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下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又是一年新师比武,认真参与、充分准备、积极反思,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

一、教材分析

太阳、地球和月球是人们最常见的三个天体,地球是人类生活的星球,太阳给我们提供了能量,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三个天体的运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先谈一谈已知的关于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再整理在维恩图中,这属于单元前测,有利于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再通过观察比较照片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通过模拟实验展开对月球太阳为什么看起来一样大这一问题的探索,完善最终的维恩图。

二、学情分析

每当孩子们仰望天空的时候,天空总是让他们着迷,浮想联翩,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为什么太阳和月亮看起来一样大?太阳和月亮上究竟有什么?他们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三个天体形状类似,太阳的体积是十分巨大的等等,但是总体认识还是比较单薄、浅显。


最后编辑吴寅菲 最后编辑于 2025-04-13 23:22:43
本主题由 管理员 一剑飘香 于 2025/4/14 13:31:2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太阳和月球的信息,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学会利用维恩图整理知识,比较出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通过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知道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

2.难点:能利用维恩图、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等方式通过分享、交流、完善来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TOP
3#

五、教学过程

1.聚焦导入

师:抬头仰望天空可以看到什么呢?(直接引出课题,板书:仰望天空)

生:(预设)太阳、月球、云、星星……

师:确实,在天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物体,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太阳和月球。(板贴:太阳,月球)

2.科学探究

1)太阳特点

师: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有一个太阳和月球的梦想,从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现在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嫦娥探月工程”,一步步深入了解太阳和月球。那你对太阳、月球有哪些了解呢?


让我们先来说一说太阳!(展示太阳图片)

(预设)生:太阳像个大火球

师:“像个大火球”说明太阳很热,你能用一个关键词语进行描述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继续引导:“很热”就说明温度——)

生:温度高

师:请你将这个关键词写在红色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

球体、太阳温度高、会发光……

师: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可真多。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可能也会讲到我们知道的知识,但还有更多关于太阳的秘密,请大家仔细看,过一会儿像刚才的几位同学那样将记录关键词并贴在黑板上。(视频观看)

请各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提取一个关键词语写在红色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这个区域(教师在黑板上比划一下)。听到音乐声响起请同学们停止活动,整理好材料,安静坐好。

学生讨论板贴。

师:(先检查全班同学是否已经安静坐好,可以用激励评价的手法调控)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我们的发现。(老师先读一个重复内容中的一个)你们发现吗?这里有个内容与这个是一样的,是哪一个呢?(学生说)两个一样的内容,我们只要保留一个就可以了,这个概括的更简洁,那么我们就把这个拿掉。其他还有重复的吗?

学生说,教师拿取或者让学生拿取(师生共同协作,注意要留下关键词)

2)月球特点

师:刚才大家对太阳的特点概括非常丰富具体,我们每一个小组完成的都很出色,都可以获得一枚探究吉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月球。

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月球小模型,让我们借助月球小模型和月球资料卡,一起来认识吧。

    请跟刚才一样,在蓝色卡纸上填写月球特点关键词,小组讨论完成后将其贴在黑板上。

师:下面来整理一下我们的发现,请大家仔细观察,如果有重复的可以合并成一个留在黑板上,谁有发现?(如果是太阳和月球共同的特点,可以这样引导:我们发现,月球的这个特点,也是太阳所具有的,也就是说“比如:圆形”是太阳和月球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写到中间的位置)

3)相同点

师:再仔细观察太阳和月球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生:(预设)太阳和月球有重复的共同特点,像都是球形,也可以去掉一个。

(教师去除重复部分,并将相同点移至中间)

4)探究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

师:据科学观测,一个太阳能装下6000多万个月球,也就是说太阳比月球大很多很多(展示实际图片),但是为什么在地球上看两者大小差不多呢(地球上观看的图片)?

生:(预设)月球小,但是距离地球近;太阳大,但距离地球远。近大远小……

师:真的和我们同学猜测的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三样物品,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它们分别模拟什么呢?

生:(预设)大的模拟太阳,小的模拟月球,纸筒表示我们在地球上进行观察。

师:(追问)该怎么做呢?

生:眼睛从纸筒中进行观察,前后移动大圆片和小圆片

师:一定就像我们同学说的那样大圆片在小圆片后面吗?大圆片在前方、小圆片在后方呢?并列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中,边实验边记录现象,听到音乐声响起请同学们停止活动,整理好材料,组长上交实验材料,小组其他同学请坐端正。

学生小组汇报,作业本活动记录投屏+黑板上模拟演示讲解。(2-3组)

小结:月球距离地球较近,太阳距离地球很远(版贴),所以虽然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是从地球上看上去大小差不多。我们来看这是太阳系。你能在太阳系中找到太阳和月球吗?

学生活动,知识进行实际验证。

小结:这是我们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太阳和月球特点维恩图,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都非常仔细、认真、充分开动脑筋,我觉得全班同学都能够获得一个“合作吉象”

3.研讨、拓展

师:我们学习、观察、归纳了许多太阳、月球的特点,关于它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讨论

总结语:太阳和月球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能够在未来成为探测太阳和月球的伟大科学家!

最后编辑吴寅菲 最后编辑于 2025-04-13 23:24:07
TOP
4#

六、板书设计


TOP
5#

自制月球小模型


TOP
6#


TOP
7#

这个月球模型好逼真,是用白胶和纸做的吗
TOP
8#

  在《仰望天空》教学实践中,我始终以学生活动为课堂核心,致力于引领学生梳理太阳与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逐步完善并构建维恩图。同时,紧密依托课本教材与作业本设计实验,通过简化记录单,为学生操作提供便利。回顾整堂课,既有诸多亮点,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亮点剖析

(一)紧扣教学目标,活动设计针对性强

  教学目标明确指向学生对太阳、月球特点的认知,以及对两者异同的比较。课堂伊始,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已知的太阳、月球知识,快速聚焦教学重点。在探究环节,让学生用关键词提炼太阳、月球特点,这一活动精准对应目标中让学生掌握天体特征的要求;模拟日月地位置关系实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视觉大小差异的原因,达成了让学生了解天体空间位置关系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活动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活动丰富多样

  整堂课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从利用图片、视频探讨太阳特点,到借助月球模型和资料卡研究月球特征,再到小组合作开展模拟实验,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各抒己见,对太阳、月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观察、讨论、实验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获取知识。

(三)依托教材与作业本,教学资源运用合理

   实验设计紧密依托课本教材与作业本,确保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例如,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课本中对天体位置关系的讲解相呼应,作业本中的活动记录单为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提供了清晰框架。同时,对实验记录单进行简化,去除繁杂内容,学生能够迅速理解记录要点,提高了实验效率,体现了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

TOP
9#

二、问题洞悉

(一)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虽然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但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基础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讨论环节,一些学生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我在巡视过程中,未能及时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导致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有限。在实验操作时,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影响了他们对实验的参与体验和知识的获取。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口头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如关键词提炼是否准确、实验结果是否正确等,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合作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评价较少。这种片面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TOP
10#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分层教学:在小组活动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弱的学生共同参与。同时,在布置任务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

个性化指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加强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基础较弱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对于不敢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的眼神和积极的引导,创造宽松的发言环境;对于实验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操作方法,增强自信心。例如,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发现有学生不知道如何移动圆片模拟日月位置,及时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并讲解其中的原理。

(二)完善评价体系

丰富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在每个活动结束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收获和不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相互学习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给予全面客观的反馈。

拓展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思维活跃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小组合作中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评价实验操作中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创新思维等。通过全面的评价,激励学生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例如,在评价学生小组合作时,可以从小组分工是否合理、成员之间是否积极交流、是否共

TOP
11#

回复 7楼yzc的帖子

是的,用餐巾纸和白胶制作的
TOP
12#

这节课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TOP
13#

中国骄傲!渗透爱国情怀
TOP
14#

回复 7楼yzc的帖子

是的,用餐巾纸和白胶制作的
吴寅菲 发表于 2025/4/13 23:37:59
提前做好的吗?
TOP
15#

这个月球模型做的很形象,还有环形山
TOP
16#

月球模型好赞
TOP
17#

月球模型做的很用心
TOP
18#

从神话故事到现在的航天科技的发展,也渗透科学史的发展。值得学习。
TOP
19#

模拟实验中是否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多远的距离才能看起来地球和月球一样大?用脚步来丈量或者用拃来量一量?
TOP
20#

这节课看似枯燥,知识点多,模拟实验也比较简单,上好这堂课有一定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关键的。
TOP
21#

这节课对材料的改进确实花了心思,对教学后的剖析也很深入。
TOP
22#

月球模型好逼真!
TOP
23#

有意思的课
TOP
24#

回复 7楼yzc的帖子

是的,用餐巾纸和白胶制作的
吴寅菲 发表于 2025/4/13 23:37:59
做起来繁琐吗?也想自己试试
TOP
25#

回复 5楼吴寅菲的帖子

自制月球模型很不错,是用泡沫球雕刻而成的吗
TOP
26#

回复 6楼吴寅菲的帖子

记录单很简单,但又很清晰,赞
TOP
27#

回复 9楼吴寅菲的帖子

看了吴老师的问题洞悉,我发现自己同样也有,学习到了
TOP
28#

回复 4楼吴寅菲的帖子

板书设计的很好,让我们充满遐想
TOP
29#

回复 3楼吴寅菲的帖子

教学设计很清晰,环环相扣
TOP
30#

这个月球的模型做的好形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