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课例研享】具象向抽象,探究至验证——观优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2025年3月10日,我在上虞小学科学共同体团队开展的每月研修环节中分享了题为具象向抽象,探究至验证——观优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有感的课例研享,观课对象是树人小学的沈佳琪老师,本课来自我在线下2024年12月13日参加绍兴市中小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接下来我会从多个方面向大家分享这节课的流程,以供大家学习观摩
本主题由 管理员 徐玉红 于 2025/3/14 22:48:33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课程伊始,沈老师出示了一只很普通的激光笔,将它架在了讲台上,使其的光射向黑板,并作出了调节激光笔位置的动作,向学生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你认为激光笔的光是以什么形式传播到黑板上的?学生有比较细心的观察到随着沈老师移动激光笔,黑板上的光斑也在随之移动,于是提出猜测1:光是由直线的形式传播的;也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为房间里的灯光洒向每个角落,所以提出猜测2:光是以曲线的形式传播的。有了思维碰撞,后续的探究随之展开
TOP
3#

沈老师的实验探究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具象化实验,第二步是抽象化实验,也就是课本里我们常见的小孔卡纸实验。如图


我觉得沈老师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逻辑,他们对于光这样摸不着的抽象物质不会太过于轻易接受,就算是我在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也不明白教材这样设计的意图,因为我也觉得光是种过于抽象的物质,所以我很喜欢沈老师这样步步深入的实验想法。
TOP
4#

两个实验的实验器材也有讲究,共用的实验器材是激光笔和纸屏。

第一个实验使用了不透明软管作为实验器材,请学生来设计,根据你的猜测如何开展试验证明你的猜测是对的。
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组设计的方案如下:


如果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那么当软管是笔直状态时,在纸屏上能看到光斑,当软管弯曲后,光斑就不会出现了。

认为光是以曲线的形式传播的小组设计方案如下:


如果光是以曲线的形式传播的,那么当软管是弯曲状态或者更弯曲的状态时,在纸屏上都能看到光斑。

接着沈老师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看看实验结果是什么?那最终现实结果还是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观点。
TOP
5#

有了实验结论以后,沈老师调动孩子们的思维,让其进行再证光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这次她提供的器材就是书上的那套了,此时的孩子们接受起来容易多了,想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一种就是第二张带孔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1cm左右,使其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斑也就随之消失
还有一种则是第二张带孔卡纸反向掉个个,由于原先的小孔本就不在正中央,于是180度旋转卡纸以后,三个小孔也不在一条直线上了,光斑也随之消失。
再次验证了光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结论!
因此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设计,不仅是从思维层面来说,由具象化实验转向为抽象化实验,更是从探究性实验转向了验证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高的帮助
TOP
6#

随着验证性实验的结束,沈老师还要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亲眼看见光,请学生分享了一些生活中看到过光的情境,当然这里取了个巧,沈老师呈现的都是水分子状态下出现的丁达尔效应,于是学生推测可能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能看到光路,于是沈老师引入了加湿器,让学生通过激光部照射加湿器的水雾,看到了光,进一步让学生有成就感,原来直线形式的光是这样的。
TOP
7#

科学从来都不是与现实隔绝的,沈老师还要打通科学与现实的最后一脚步,于是让学生思考光这样以直线形式的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沈老师也提供了很多图片资料,弥补了今天课堂与现实的距离,让科学不再遥远。
TOP
8#

分享沈老师的板书设计,立体与平面板书的结合,逻辑清晰,感官审美舒畅,值得一学
TOP
9#



沈老师这节课其实与会场另外一节初中的光主题的课时是进阶性的课堂,我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来看看小、初阶段的不同。
从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上来看,小学和初中是具有很强的进阶性的,层层递进,从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到初中的理解光沿直线传播以后,还要知道在一般均匀介质里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且还要能解释小孔成像等实验现象。
从科学思维的四个角度剖析了小、初阶段的不同,初中更多指向建立模型,并用模型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在态度责任上也可以融入更多,例如非遗皮影戏传承等。
言而总之,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小学和初中都是需要不断努力,填上两者之间的断层,看似是断层,只要思考更多的拓展,其实也能直接衔接上。
TOP
10#

非常用心的一节课,与初中的光主题的课时的进阶也有助于小初衔接!
TOP
11#

学生居然能讲出波这个词,真的不容易
TOP
12#

从实验一到实验二进阶式的设计,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
TOP
13#

这个板书真的是很形象呀~~
TOP
14#

分享沈老师的板书设计,立体与平面板书的结合,逻辑清晰,感官审美舒畅,值得一学
238986
周涵潇 发表于 2025/3/14 22:14:04
这个板书太棒了,学习了!这个屏是平面的是吗?
TOP
15#

板书设计精巧,实验设计科学合理。
TOP
16#

分享沈老师的板书设计,立体与平面板书的结合,逻辑清晰,感官审美舒畅,值得一学
238986
周涵潇 发表于 2025/3/14 22:14:04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aspx?topicid=7......
月河陈 发表于 2025/3/15 13:52:50
立体的
TOP
17#

分享沈老师的板书设计,立体与平面板书的结合,逻辑清晰,感官审美舒畅,值得一学
238986
周涵潇 发表于 2025/3/14 22:14:04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aspx?topicid=7......
月河陈 发表于 2025/3/15 13:52:50
你说那个激光笔射过来的大的纸屏的话是平面的
TOP
18#

这个板书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既展示了思维过程,又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TOP
19#

小初同上一个主题内容,能更好地做好小初衔接。
TOP
20#

有趣的一堂课
TOP
21#

从具象到抽象,从探究到验证。让孩子们经历科学的学习!
TOP
22#

在探究实践中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
TOP
23#

设计的真好,真是典型的科学思维呢
TOP
24#

非常用心的一节课


238987
238988沈老师这节课其实与会场另外一节初中的光主题的课时是进阶性的课堂,我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来看看小、初阶段的不同。
从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上来看,小学和初中是具有很强的进阶性的,层层递进,从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到初中的理解光沿直线传播以后,还要知道在一般均匀介质里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且还
周涵潇 发表于 2025/3/14 22:19:29
TOP
25#

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TOP
26#

这个板书还具象,学习了
TOP
27#

又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在板书上所花的心思。
TOP
28#

精心设计的板书让学生思维更有序,让学生更理解科学知识。
TOP
29#

从科学思维的四个角度剖析了小、初阶段的不同,初中更多指向建立模型,并用模型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在态度责任上也可以融入更多,学习了。
TOP
30#


238987
238988沈老师这节课其实与会场另外一节初中的光主题的课时是进阶性的课堂,我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来看看小、初阶段的不同。
从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上来看,小学和初中是具有很强的进阶性的,层层递进,从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到初中的理解光沿直线传播以后,还要知道在一般均匀介质里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且还
周涵潇 发表于 2025/3/14 22:19:29
小初衔接也是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方向,尤其是在高段科学中的应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