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神奇的电动机》这一课时,由于课堂上时间不够,所以把转子转动实验安排在课外,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发给我。 昨天晚上,徐××同学通过钉钉告诉我,转子不会动,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让她今天带来一起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



今天课堂上,准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全班讨论,并对实验进行改进,找到原因所在。这时候,很多同学纷纷走上来进行改进实验,尤其是实验成功的同学更为积极。
首先是陈同学,他认为装置的左边不应该放导线,应该放铁丝。但我个人认为无关紧要,因为铁和铜一样都是导体。为了验证他的猜想,我们把导线改成了铁丝。实验的结果是刚开始转了两圈,以为成功了,结果还是失败,转子被磁铁吸住了。
然后是柯同学,他认为架子太紧了,导致转动不起来。但是尝试后,转子依然跟原来一样,转动了一圈后被磁铁吸住了。

大约花了20分钟左右,换磁铁,换导线等等方法都试过了,依然不见效果。后来,我只得让成功的陈同学来展示他的作品。想不到,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多试了几次才成功的。
我跟学生说:“下课后,大家一起再想想办法,为什么徐同学的转子转不起来,还有点时间我们做《课堂作业本》单元练习”……


我巡视学生做作业时,严同学对我说:“会不会是因为磁铁距离不一样,导致了磁力一边强一边弱,所以被吸住了。”我觉得很有道理,跟他说:“下课时,你去改进一下,看会不会转。”
我刚准备把发电机等实验材料放回器材室时,就有同学喊:“李老师,成功了……”


我立刻下来,看到徐同学的转子真的转起来了,看来严同学分析的对,是由于两片磁铁距离不一样的原因。
这一刻我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徐同学的实验失败找到了原因,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是对科学的那份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