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小科青研社戴娜专帖 [复制链接]

31#

每月研修(20220416)
这次的每月研修带来了丁言君老师的录播课《运动的小车》。丁老师从神奇的小风扇入手,提出了能量这个概念。能量可以使小风扇动起来。在课堂的尾声,再次感受棒冰也是有能量的,小风扇起到了很好的加深概念的作用。在设计方面,丁老师借助马路上经常看到的限速标志,不同场地为什么限速不同,学生通过现实经验和实验依据,发现了速度越快能量越大的科学原理,最后让学生感受规则的背后是科学这个道理。整堂课结合生活,显得又接地气又高大上。
TOP
32#

重构学习方式,赋能学生成长
《让资源再生》上课反思
2022.5.7
今天承担了一节青研社项目化学习课例的研讨活动,《让资源再生》。要上好一节课真的需要很多的思考,本节课从常规的课堂流程,到最后以项目化理念的方式呈现,其实只是转变了上课模式,但效果就好了很多。但是,我还是在以教材设计为基础进行阐述,通过沈沈梦薇老师《动物的繁殖》这一节课,我发现原来课堂的流程是可以被打破的,只要抓住重难点就可以了。但是,又让我疑惑那课本设计还有啥意义呢?项目化思维是如何扎根在脑子里的,如何打破传统的上课模式,上出别出新意的课,通过参考别人的优秀课例,聆听听课老师的建议,又给了我很大的思考。王卓梅老师给我的课做了点评,说对于原浆纸和再生纸对环境的污染,书本上的数据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感触,可以改成学生常接触的一叠a4纸需要耗费多少的木材,用它来做再生纸可以有多少张,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感受。再生纸对环境的污染,我是通过书本再生纸的流程让学生发现,王老师提到可以用现实造纸厂的真实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样印象会很深刻。同样能达到教学目标,王老师的这两个小建议却更加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给我的思考以下几点:
一、项目化学习,先从模式开始。
在教学中贯穿项目化学习思维,学生的参与感会更强。常见的模式:先出示任务,明确任务要求,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如何完成任务,然后学生完成任务后,作品呈现,以及对各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资源再生这一课中,施婷译老师建议可以把任务要求更加明确,再加上纸张大小和厚薄的要求,评价单可以是小组评价和全班评价相结合。会更丰富。
二、改变书本实验方法,凸显实现效果
本节课的问题是1作品尺寸太小,作品呈现不够清楚;2纸张不够薄,干燥慢。。针对这两个问题,有老师建议可以改进实验材料,给每个小组配置榨汁杯,来缩短撕纸时间,使作品放大,然后用抄纸来使作品变薄。对课本的改变如果可以放大课堂效果,是可以尝试的。但是也要结合学生的额趣味性,自己手撕报纸参与感会更强。
三、结合本课目标,放大上课细节
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节约用纸,培养资源意识。有老师建议最好不要用板贴,这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吴灵海老师建议可以用再生纸来板贴,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在细节上体现亮点。
通过本次的研讨,让我对如何把项目化理念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项目化学习是有模式的,提出任务—明确要求—作品呈现—评价反馈。期待自己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也能有更多的思考。
TOP
33#

纸浆可以当做准备材料让学生上课前准备好,评价这一块再充分一点
TOP
34#

每月研修109期
     张丰老师从时代背景、学习科学视阈下的教学方式变革、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STEAM主要特征、STEAM教育国内外的差异比较,STEAM与PBL项目活动的关系等内容阐述。围绕“什么是STEAM教育、为什么要开展STEAM教育、怎么开展STEAM教育、STEAM教育对青少年意味着什么”四个模块与大家作了详细的解读。
      在小学开展STEAM教育,重点不在于发展儿童的科学技术、数学方面的能力,而是让幼儿从小建立起STEAM的意识,以STEAM思维进行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理解、思考和合作、运用多种学科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丰老师通过案例来引入到如何更好的实施STEAM教育,把STEAM教育与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相结合。通过一些的案例、详细的讲解让大家对于STEAM教育在活动中的如何开展又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TOP
35#

有反思,进步空间会越来越大
TOP
36#

2022.6.8《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培训心得
      6月8日青研社在白泉小学举行了期末复习研讨活动,三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三位老师方法不同,但都是本着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探索性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沈芳璐老师展示的《宇宙》单元复习课,创设了一个真实情境,NASA向太空发射信息,需要向外星人介绍地球的位置和周围信息,以此展开对知识的汇总,接着通过几个关键词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人类探索宇宙等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大量时间进行绘制,激发了他们自我总结的能力。董丹凤老师把电路单元的知识点贯穿在生活中,通过挑战的升级以及对每一级的反馈,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杨智超老师通过师生互动,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导图,相对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更全面,但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
     反思:复习课要针对单元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再一次的强化巩固,无需面面俱到。形式可以多样,但要以学生为主,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TOP
37#

记录点滴,不断反思,收获满满
TOP
38#

每月研修110期
      这次的每月研修邀请的嘉宾是来文教授,她主讲的标题是《项目学习2.0走向3.0版本:育人模式的实践新样态》。来文教授提供了很多的例子,来自新疆的项目书:各种办法驱动小车。无土栽培凤仙花:课本内容增要素的“种”项目;葫芦种植:课外衍生的“种”项目;电动船:单元后的增要素项目;LED灯:对教材进行整个单元进行项目设计;信息技术例谈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机器人课程》;培训项目负责人的要求:20~30个驱动问题等,结合近期看的书《基于小学科学教学的STEM项目设计》,我发现项目化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在平时不断的专研,尝试着把普通的教学模式转换思路,才能开发出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化课程。从自己任教的教材出发,利用拓展课的便利,尝试着在下学期做一个项目化拓展课程。
TOP
39#

《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学习体会(每月研修20220715)
本月的每月研修邀请的是曹宝龙专家,是物理方面的特级教师,由于一开始的ppt问题,我并没有关注ppt,只听了语音,曹老师对于课标里一些专业词汇的讲解非常的深入浅出,我们一线老师如果能像曹老师一样对一些专业词汇有特别的思考,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肯定也会更加深刻。
曹老师提到了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区别,素养=品格+能力,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通过这两个等式,使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接着对能力培养进行了讲解,一是要在任务环境中获得,学游泳必须要下水才能学会,教师也需要多经历任务才能更好的成长,反思这学期的成长,觉得是自己的领悟不够,听曹老师一席话,我意识到缺少实操是进步维艰的重大原因;二自主操作才能获得技能。篮球比赛看再多的比赛也是纸上谈兵,学生也需要亲自经历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并不能帮助他们理解实验中的理论;三要在任务环境中进行测评,理论和实践是要区分开的。
我还对科学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观念是对现象本质的看法,并没有对错之分,科学学习中重要的是观点和证据之间的推理过程。还有很多对专业词汇的解说,相信通过这个讲座能更进一步帮助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
TOP
40#

《青少年科学教育中的思想方法与实践能力》学习体会(每月研修20220815)
本月研修邀请的主讲教师还是物理方面的专家陈征老师,物理老师的特点是非常的严谨,,他们的思考方式是趋近于完美的假设为前提的,说到世界是简单的,他是这样来解释的:世界是可以被我们认知的,我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这世界必然是简单的。仔细思考的确是这么一回事,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不就是人类运用科技设备所认识的世界吗?人类的探索到哪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到哪里,因此不要对宇宙、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忘却却步,只要是人类发现的,都是可以被我们认知的。他也提到了如何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成为科学家的必要条件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拥有丰富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2.掌握科学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3.能用科学思想指导学习和工作;4.将科学精神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因此,结合新课标,我们要培养中小学生具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独立探索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TOP
41#

有反思,才会有最大的进步。
TOP
42#

10.28小学科学“新课标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培训心得
本次活动联合青研社、丁红霞名师工作室、袁优红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三位老师各有千秋,上出了不一样的风采。近年来定海区小学科学强调项目化教学开展了很多活动,从今天的展示课可以看出我区对项目化理念的学习又晋升了一个台阶。杨智超老师选择六上工具与技术单元第二课《斜面》,从教材出发,环环相扣,牢牢突出了工具与技术的关系;屠琴老师执教了三上空气单元的《风的成因》,从屠老师多次的课中可以发现,屠老师追逐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她的课往往不仅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也能抓住听课教师的视线,每次听她的课都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她课前的准备,对课标的研读,每个环节的处理是分不开的。感觉这样的培训不仅对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非常受益,能使我们把握课堂的发展趋势,将先进的课堂理念贯穿在日常教学中。
TOP
43#

11.15每月研修心得《素养导向的科学课例实践〈三〉》
本次研修的内容是以《金钱豹去哪了》课例为例,探讨如何用核心素养引领课堂。首先以金钱豹出逃为例展开教学非常的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展开教学是个非常好的想法,督促教师和学生多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学生很多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信息获取太少。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通过形象有趣的表演和有理有据的解释,引发学生研究能量的阐述和转换的兴趣。在不同小组表演后,小组见互相提问,辩驳,逐步发现能量流动的规律和特点。
TOP
44#

金钱豹去哪了,是新教材里的内容吗?
TOP
45#

“研讨新课标 运用新概念”研讨活动
11月23日,青研社结合丁红霞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相聚在舟嵊小学,进行“研讨新课标 运用新概念”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舟嵊小学励老师执教二上《做大自然的孩子》一课,励老师以秋游为引入点,讨论在南洞看到了哪些动植物,从而引出课题。接着抛出问题,这些动植物和我们有什么联系呢?出示旗袍图来完成小组活动。在第二环节你相对大自然说些什么?励老师采用了绘本的形式,让小朋友在绘本的最后一页画出你的想法,想法比较有创意;第二部分,由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对新课标的体会,每位老师都是精心准备,通过这样的形式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体会,比枯燥的看书好了很多;第三部分林老师给我们如何结合新课标上好科学课提出了要求,并对如何安排上课时长做出了要求。
TOP
46#

12.15每月研修心得《鉴古知今——从气候历史看碳中和》
了解了碳中和的概念,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吸收量。尝试从过去理解全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佩服这样的探索,对我来说有点深奥,境界不够
TOP
47#

12月青研社复习活动
原定于线下的复习研讨活动由于疫情原因转到了线上,有点可惜,但由于前期的准备也对复习做了一定的思考。复习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整理反馈的过程。我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都串成了一张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把它们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些易错题的整理,再一次进行巩固,用2节课的时间基本就能完成一单元的复习了。
TOP
48#

活动好丰富呀!

5.21“海岛特色小学科学教师实践项目的认知体验与构建实施”培训心得
2021.5.19~5.22,在浙江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展开了以海岛特色为主题的培训,虽然是第一次承办这样的培训,但是四天的安排都很有特色,特别是实践环节特别让人意犹未尽。第一天上午讲座,下午安排了野外的观鸟活动,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改成了讲座,有所遗憾;第二天进行了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对标本的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戴娜 发表于 2021/5/21 21:13:07
TOP
49#

2023.2.15《指向深度学习的核心活动设计》每月研修心得
邸薇老师对深度学习进行分析,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所进行的可迁移学习。它具备四个特点:联想与结构(学生经验和知识的相互转化);活动与体验;迁移应用(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反思与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邸老师通过对课例的分析,让我对深度学习的特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TOP
50#

2.27青研社培训心得
2月27日在廷佐小学展开了青研社每月一次的培训,聆听了三节别具分格的课,课后林老师就如何体现素养导向的教学对课堂进行了点评,每堂课都要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如《地球的卫星-月球》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汇报的能力;《电路中的开关》要着重电路控制的原理,弱化材料构成。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朝着素养导向的方向来设计教学。
TOP
51#

2023.3.15每月研修心得《体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
聆听屠琴老师《地球的结构》,这是一节项目化指向明显的课堂设计,出示任务——提出要求——学习资料——分享资料——制作模型——评价模型,为了使本堂课更出彩,屠老师还创新了模具,最后八个小组的模型刚好组成一个地球,是个比较大的亮点。本堂课很精彩,也适合我们平常的教学,为使更加适合常规化学习,提供资料可以日常化,没有平板,可以图文结合,再配合电脑的播放也可以达到这一效果。总之,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热爱课堂的心,尽量使活动更加走心吧。
TOP
52#

2023.4.15每月研修心得
今天听了朱钻飙老师的一节课《八颗行星》,之前在研修社也听过这节课,自己又恰好在执教六年级,所以对该课感触较深。朱老师语言很幽默,在课堂上很松弛,有男教师独特的魅力在。整堂课看似平常,学生也在宽松的氛围里不知不觉上完了一节课,但是对八大行星的确又有了一定的认识。该课的重点在于八大行星的建模,难点在于数据的处理,朱老师让学生自己处理,再统一方法最后给出数据的方式来克服这个难点,课后也分享了用Excel在线处理数据的方法,之前听何洁老师的课采用讨论并统一方法的形式,感觉这三种方式都可行。而在建模方面,朱老师通过模型不断的扩展,同一个模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发现,位置、距离、轨道、大小这四个信息都能在该模型中得到,让学生对模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TOP
53#

回复 52楼戴娜的帖子

不同的建模方法,都是指向同一个学习目标——全面认识太阳系。
TOP
54#

20230417教共体活动
听了周老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和屠老师《地球--水的星球》,对上课又有了一定的认识。1.熟用教材信息,岩石的观察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得;2.上课的内容要有进阶性,如地球这一课,屠老师被水包围——海洋很多——海洋比陆地大很多——地球是水的星球这样递进,更有层次。
TOP
55#

不断内化,应用于实践
TOP
56#

六下第三单元即将落下帷幕,如何带领小朋友有效复习呢?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是我目前使用的方法,圈好关键词,让小朋友补充具体信息,对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小朋友有效,但对于一些偷懒的小朋友该如何处理呢?
TOP
57#

希伯特指出,如果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的内容同已知的其他内容的关联,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并且这种关联的数量和强度越大,学生理解的越透彻。因此,现在的教学模式都崇尚项目化教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真实情境中,学生更容易把知识和技能相关联,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TOP
58#

六下《宇宙》单元复习感想:教师以列提纲的形式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复习方式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单元练习卷的考察,发现学生对知识并没有进行有效记忆,夏季大三角对应的星座名称、八大行星的排序,还是会有不少的同学错误。反映新课时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到实验建模中,如何减少课堂上的无效学习值得思考,笔者认为教师该对小组合作进行表现型评价,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TOP
59#

回复 54楼戴娜的帖子

周老师初步观察岩石,再细致观察岩石的设计也很巧妙。导致刚开始我还在想怎么这么快就进入主题了。
TOP
60#

很多课其实是可以看门见山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