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八颗行星》,我先根据第一堂课进行复习导入,边回复边板书呈现太阳系大家庭的简单示意图,提问学生:这个示意图和实际太阳系相比,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很快提出:行星要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行星的大小、行星间的距离等都需要改进。借此引出本节课内容,深入了解八颗行星并建立距离模型。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说说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八颗行星进行排序。你能根据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建立模型吗?学生想到“按照等比例缩小”处理数据,如何等比例缩小?建议黑板上进行过程换算,方便学生思考和理解。
之前论贴金老师发帖“八大行星照片显示效果及数据比例建模图”,这节课我运用了这个数据。
提供三种不同的等比例缩小方式,思考哪种方式比较适合建立模型?
学生思考完以后发现中间的比较适合建立模型。
出示纸带:凌老师今天给大家提供的纸带是90厘米长的,比44.96厘米要长很多?还有其他的建模方式吗?
接着领取材料,建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