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亮点:
1.合理利用excel表格,减少数据处理时间。
制作能进行相应数据处理的excel 表,根据表格的制作,使得数据展示更快速更直观。
在学生测速的环节中,学生计算出速度的平均数后,只需要将其计算的数值填入表格,就能在相应的表格中看到排名和得星数。
在学生汇总评价表时,由于是每位同学对8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组汇总后数据计算也是庞大的,于是我提前制作好能完成相应计算的表格,并且利用柱状图直观的看到了各个小组的星星数,减少了大量的计算时间。
2.改进实验,使得结果更准确更公平
针对速度测试环节,需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小球运动的时间。而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存在不小的误差,利用计时器测量运动时间,也具有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做了以下改进。
针对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次数,测量3次
针对计时的误差:利用听声音计时,代替眼睛看计时。安排发令员,在开始时发出“开始信号”,计时员听到“开始”信号,按下计时器;在小球滚到终点时,在终点处放置金属片,导致小球撞击金属片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计时员听到这一清脆的声音,就停止计时。测量3次。
最终取平均数。
以此来提高准确性,减小误差。
3.细化评价量表,使评价有据可依,有星可打
针对过山车轨道的评价,总体从三个纬度——安全性,美观性,刺激性,出发,三个纬度内又细分出各自的评价标准。并且利用星星数,使得评价简单易算,学生好操作。
教学不足:
1.对现代技术工具应用不够熟练
在小组竞标环节,本来想利用希沃的手机投屏功能,将学生竞标时的画面同步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就解决了看不见等问题,还能让学生的竞标更有仪式感。但是由于我对这一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在课堂开始之前,进行尝试还是可以使用的状态,但是真正使得时却出现问题,无法操作,导致失去这一部分的课堂效果。
2.课堂细节处理不到位
针对速度测试环节,有部分学生对表格认识不够清楚。
需要在说明记录后,对这张表格进行展示说明。
如“利用软尺测量距离,记录在这一行”,“利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记录在这一行”,“然后利用测得的距离和时间,利用计算器算出速度大小。最终测量3次,取3次速度的平均值”。
针对评价表汇总环节,可以增加示例说明。因为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不会评价。
首先是带学生一起来看各个评价标准和打星情况,其次是带学生认识我们的汇总办法,以某个小组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这样会让学生更清楚,也更明白,也能让整个评价环节更公平。
3.课堂用时过长
整节课用时1小时,远超40分钟的时长。在这节课过程中,有些环节可以适当缩短时长。比如学生的评价表可以再简单一些,降低学生的评价难度与评价时间。比如学生的测量过程,可以放在课前进行,这样也能大大缩短这节课的时长。
评价环节,由于学生会对评价小组提出问题,导致竞标环节会有所延长,可以改进为,竞标环节,由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所有小组展示完毕后,增加一个统一的交流环节,即各个小组可以留1-2位同学作为讲解员,其他同学到有疑问的小组进行提问,交流,同时完成评价表。
这样可以缩短时间,也能让同学们看的了解的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