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3.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学反思
一、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聚焦问题
(1)图片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
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么动起来的?
(2)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2.让小车运动起来
出示绳子和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适时追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合适?(绳子太长或太短会怎样?)
设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么产生的?
引导:拉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垫圈的数量来表示。你觉得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几个垫圈。学生进行猜测、实验探究。
3.探索小车运动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实验验证?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
学生反馈交流实验结果及发现。
4.拓展
出示踢足球的图片,讨论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学生交流。
三、教学反思
亮点:
课堂教学过程整体较为流畅,学生积极性高,对于怎么让小车运动起来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有说“用嘴巴吹的”、“用手推的”、“用磁铁去吸引的”等等,学生的想法很特别,我尽可能让学生们多说一说;之后给出材料(绳子和垫圈),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学生交流想法并尝试实验;如果用更大的力拉动小车,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让学生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层层递进的任务驱动,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此外,学生对本实验较为感兴趣,基本能按照要求规范地进行实验,分工合理,并自觉地记下实验数据。
不足:
1.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不少学生仍在选取中位数,估计是因为计算平均数时会涉及到小数,没教过有难度,所以我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计算了。
2.器材箱里的垫圈有点小,学生很容易丢失,一个班上下来总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