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学促知 以知促行——2025诸暨市暑期科学汇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以学促知   以知促行
诸暨市荷花小学周杭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暑假是个拉开差距的分水岭。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也适用于老师。

作为一名一线科学教师,我深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今年暑假继续翻阅2022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不仅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更是对科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深刻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灵感和实践指导。这本书让我觉得常读常新,也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记录一下。

一、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养”的转变

2022版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转变让我意识到,科学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例如,在讲解《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自己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讲解《水结成冰》这一课中,学生们都不相信在教室里竟然可以把水结成冰,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温度计观察温度的变化,知道了水结成冰所需要的条件。  

书中还强调了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科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数学、语文、艺术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我的课堂上,我将科学与语文、劳动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时,组织学生在校园劳动基地种植植物,每天去观察。还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植物每天的变化。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也提升了其他学科的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2022版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书中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将探究式学习融入到每一节课中。例如,在搭建塔台时,让他们通过实验自己发现规律。学生们用吸管进行实验,上台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要让塔台比较稳固的科学知识,还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探究式学习也面临一些挑战。书中提到,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或者因为缺乏经验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科学教育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

2022版课程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特别强调了科学态度的培养。书中提到,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质疑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这些态度不仅是科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素质。

书中还提到,科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它还与社会、环境、伦理等问题密切相关。通过科学教育,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2022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我深刻感受到,科学教育正在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这一转变的挑战,但也看到了其中的机遇。未来的科学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实践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帮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


纸质过山车之旅

    第二个是指导学生们一个实践活动,上学期任教三年级。所以就结合教材,让他们继续探究过山车。自己设计过山车,材料不限。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选择做的是纸质的过山车。那选什么纸质材料可以让过山车更加牢固?如何搭建可以让纸质过山车更有趣?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制作纸质过山车之旅。

   “过山车”看似简单,想要做好还要花一点功夫。我们向老师了解过山车的制作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有了初步的制作思路。

1、过山车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2、要有起点和终点,轨道要适当长一点。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这样会更有趣。

4、小球在轨道上运行时,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离轨道。

5、制作完成的过山车要牢固。

一、设计并尝试制作

(一)绘制设计图。

绘制设计自己想要的过山车。


(二)尝试制作

材料:废旧纸盒、玩具、乒乓球、透明胶

步骤:

1、把多个废旧纸盒拆开,将拆开的纸板粘在一起做垫板。

2、把废旧折盒折叠成长方体柱子当作支架,并将其粘在垫板上。

3、把卡纸卷成轨道形进行拼接。

4、把拼接好的轨道粘在支架上,可以弯成各种喜欢的轨道。将轨道牢牢固定在支架上。

5、把卡纸卷成圆柱形,当作层与层的通道。固定圆盘玩具作为通道。

6、用乒乓球尝试过山车游戏。

     制作完过山车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番,没想到我们做的过山车并不稳定,乒乓球在弯道处容易卡顿。乒乓球运行速度慢、容易脱轨,并且乒乓球由于个头过大不能穿过两层之间通道。层与层衔接的地方容易松动。带着这些在体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对过山车进行了“大调整”。

(三)改进过山车    

1、为了增加稳定性,在轨道拼接处粘上多层透明胶。

2、将弯道的地方进行整改,在拐弯处设计成圆形弧度。

3、提高轨道滑坡倾斜度以提高小球的速度。

4、在层与层的连接处用热熔胶进行巩固。

5、把乒乓球换成了大一点的弹珠。

经过我们的改进,过山车比之前要理想很多。大弹珠能够运行完整个轨道,也能通过圆孔进入下一层,并顺利到达终点。


二、活动感悟

这次设计制作过山车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两人的合作能力。从设计到制作,再到发现问题,改进制作,我们收获了很多。尤其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两个人发生了争执,因为在拼接处总是容易出现断裂现象,我们产生了分歧。最后在协商中我们决定利用热熔胶,巩固拐弯处和支柱的粘连。

选修项目:自己实施的一个项目

探索银杏叶之旅

我们学校有很多棵银杏树,主干笔直挺拔,像站岗的士兵一样守护着我们。金秋十月,银杏叶开始变黄了,一阵风吹过,叶子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飞舞着。我们追逐着,争相把它们拾起来,探索着银杏叶的奥秘。

(一)探索银杏叶变黄的原因

9月开学的时候,我们看到校园里的银杏叶还是浅绿色的。到了十月,我们观察到叶片的外圈开始变黄了,就像镶了一圈金边。为什么银杏叶会变黄呢?而且是从边缘先变黄的?我们向老师请教,还回家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原来银杏叶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春夏的时候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转化成营养物质。但是秋天制造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甚至消失,叶绿素大量减少,黄色素就显现出来了。离叶片主叶脉越远的地方,黄色素显现得越明显。我们把这个重大发现记录下来,制作成了海报。通过观察、发现、思考、查询等方式,我们对银杏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探索银杏叶的泡酒过程

在银杏叶漫天飞舞的十月,我们每天吃完中饭就去银杏树下拾叶子。我们班的傅铠杰把银杏叶带回家后,他的爷爷告诉他,银杏叶还可以用来泡酒和泡水。泡水就简单多了,我们只要把干净的银杏叶晒干保存,切上一杯杯热腾腾的水就可以啦。但是泡酒就更复杂了,看他制作的海报,我们才明白原来泡酒有那么多讲究啊,银杏叶酒还有活血、化瘀、止痛等等功效,银杏叶的用处可真多呀!

(三)探索银杏叶的创意制作

我们最喜欢把拾来的银杏叶创意制作了,每天中午我们都要比一比谁的创意更好,谁制作的银杏作品更好看。有的用银杏叶制作成了一朵美丽的玫瑰花,有的用两片完整的一大一小的银杏叶做成一只只蝴蝶,还有的在银杏叶上写上祝福、愿望或者座右铭,当作书签夹在自己喜欢的书里面。更多的同学是用银杏叶做贴画,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制作成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女孩。用银杏叶与彩色笔相结合,内容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立体了。

    我们通过观察、收集、查找、实践等方式,探索出了银杏叶很多的奥秘,收获颇丰,真所谓“实践出真知”。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探索体验,我们应该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一颗能探索的心,相信这次探索银杏叶之旅会激发我们未来更宽广的探索之路。







本主题由 管理员 翁昌舟 于 2025/8/28 14:35:4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过山车和银杏叶的两个案例非常实用。
TOP
3#

这些活动好有趣
TOP
4#

孩子们的成果展示特别丰富
TOP
5#

学用结合很不错!
TOP
6#

这些活动既有基于教材的,又有拓展活动。科学实践与知识相融合,非常好。
TOP
7#

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