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学研思行,蓄力待新程》
诸暨市店口镇湄池小学 杨高洁
蝉鸣渐盛的七月,盛夏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摊开的书页上,也照亮了我们暑期继续学习的旅程。
一、精读专著与课标:更新理论,优化教学认知为实现理论素养的提升,暑期我选择学习《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书中“跨学科活动的目标拆解方法”“多学科知识融合路径”等内容,与当前科学教学改革方向高度契合。我聚焦 “如何将科学与劳动、语文等学科结合设计实践活动”这一关键问题,发现这与我的日常教学实践方向十分契合,《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将为我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在课标学习上,我聚焦科学论证,发现新课标将科学思维列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维度之一,而科学论证正是科学思维的重要体现形式。对照过往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了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向。




二、指导假期活动:聚焦实践,锤炼指导能力暑期科学实践,于学生而言,是暑期生活的 “科学调味剂”,也是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桥梁 ;于我而言,指导学生的过程更是一场“反向成长”。暑期学生活动搭建了“假期与学期”的教学衔接桥梁。学生在暑期积累的科学日记、实验成果,能成为新学期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








三、弥补短板,深化教学创新
跨学科学习一直是我在研究的教学方式,借助五年级的拓展内容“堆肥箱”,我开展了《变废为宝 探秘堆肥》的跨学科实践探究,并形成了一篇跨学科论文初稿。






诸暨小科团队的暑期科学汇活动一直是我们的成长平台。通过精读专著与课标,科学教育理论体系更趋完善,教学认知得到全面更新;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实践指导能力得到充分锤炼,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跨学科实践与反思,教学突破意识显著增强,不断弥补自身教学短板。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持续将收获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