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缙云团队陈凯杨2024网络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481#

今日思考:
看球赛的时候不断萌生出我支持的队伍可能要输了那要不不看了这样的想法,每次都被我及时摁住了。反复告诉自己:输了也没关系,我是来享受氛围的,是来欣赏拼搏的人类的,能看到精彩瞬间就很好了。最终我支持的队伍反败为胜了,但同时我也很欣赏对面的战术与实力,这种心态好棒,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在不完美的体验里找到值得停留的瞬间,生活一定会先苦后甜的。
TOP
482#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是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例如不算好看的外表也许更具有亲和力。换种角度,钻石也不过是石头,一切都看你如何看待,赋予他一个什么样的意义。
TOP
483#

专注看书了,罪与罚到150页了!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那一段的心理挣扎描写代入感也太强了!还了解到一个词,也是这部小说的核心“超人哲学”,新领域,我这几天看看是怎么个事!
TOP
484#

拥抱草台班子精神,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行动起来!
TOP
485#

     知道靠意识,而做到则靠潜意识。当你遇到同样的问题,不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自己做出正确反应的时候,才算得上真正做到。
        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潜意识做到呢?靠的是持续做有反馈的小事情。有反馈的小事情会让你充满动力,不至于一开始就被一个大难题给打倒。
TOP
486#

然而,或许美学对身体的确有着标准,但大部分身体属性都由遗传来决定,它本身没有美丑之分。要知道身体只是承载自我的一部分,用身体中立的态度去面对它,即便它完全不“美”,也同样平等、可爱、值得被好好对待。
TOP
487#

什么是课题分离呢?网络上有个段子:人生80%的事都能用“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解决。
TOP
488#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超人理论”本质上是对道德边界的极端挑战——他试图用理性为犯罪正名,却在实施后被良知和恐惧吞噬。这揭示了人性的矛盾:人既渴望突破世俗规则的束缚,又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小说中他对自身行为的反复挣扎,恰恰证明了“罪”的本质不仅在于法律层面的越界,更在于对人性底线的撕裂,而“罚”也并非仅来自外部审判,更源于内心无法逃避的自我谴责。
TOP
489#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笔墨描绘了19世纪圣彼得堡的底层生活:狭窄的阁楼、饥饿的挣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冲动并非单纯的“思想实验”,更暗含着对贫困现实的绝望反抗。小说通过他的故事追问:当社会将一部分人逼至生存边缘,道德和法律是否还能保持绝对的正义?环境对人性的异化,或许比个体的“恶”更值得警惕。
TOP
490#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罚”不仅是服刑,更是一场漫长的精神救赎。索尼娅的出现成为关键——这个同样身处苦难却始终保持善良的女性,用爱与牺牲让他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超越道德的“超人”式掌控,而是直面脆弱、接纳自身罪孽的勇气。小说结尾,拉斯柯尔尼科夫在忏悔中重新感受到对生活的渴望,暗示了救赎的核心:放下对理性霸权的偏执,回归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联结,才能走出“罪”的深渊。
TOP
491#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源于一套自洽的“理性逻辑”——他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定义为“社会蛀虫”,认为杀死她能拯救更多人,甚至将其视为“改造世界”的必要牺牲。但这套看似严密的理论,在鲜血溅出的瞬间便崩塌为恐惧与混乱。小说深刻揭示了思想的危险:当理性被异化为自我合理化的工具,当抽象的“理论”凌驾于具体的生命之上,再崇高的初衷也可能滑向疯狂的深渊。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理性,永远离不开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共情。
TOP
492#

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TOP
493#

.积极参与:充分利用间隙时间积极参与网络研修,高质量的完成相关目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