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10浙小科关键问题解决01】四年级《弹簧测力计》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上德校区  许水勇  

【教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前3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后四课主要学习运动与能量的关系以及有关小车设计的工程设计领域的内容,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总结归纳,以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学情分析

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弹力有大小。在生活中,学生也知道了用弹簧秤去测物体的轻重,但是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历。因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积累尽可能多的测量经验,培养估测能力和量程意识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在观察、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活动中,知道并理解其基本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科学思维: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掌握测力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在观察、比较中培养估测能力和量程意识;能用计算的方法测量一枚回形针的重力。

探究实践: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态度责任:在实验探究中进一步培养研究的兴趣树立细致、严谨、有序研究态度体会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引导学生有依据的估测,培养学生的量程意识。

材料准备】

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一瓶矿泉水、一袋盐、一瓶牛奶、一包纸巾、一个果冻、一枚回形针、活动记录单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1套、两篮番薯、100个回形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从学校“光合园”情景引入,出示两篮番薯,请同学上来比一比轻重。

2.出示弹簧测力计,介绍: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1.发放弹簧测力计,小组观察。

1)认一认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的结构。

2)拉一拉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的变化,感受1牛、2牛、5牛等大小不同的拉力。

2.交流小组观察结果。

1)出示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交流弹簧的变化,板书:受力越大,伸长越长。

3)认识力的单位等。

三、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

1.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黑板汇总小组数据。

2.交流:我们来观察测量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猜测数据不同的原因,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注意点,板书:调零、平视

4.小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5.用正确的方法再测量一次。

四、测量更多物体的重力

1.出示6件测量物体,明确测量要求

2.说说想要估得准,你会怎么做?

3.两人一组,测量6件物体的重力。

4.交流汇报。  

1)回形针有没有重力?怎样测一枚回形针的重力?出示100枚回形针。引导学生思考塑料袋有没有重力?

2)比较其它物体的测量结果,猜测数据不同可能的原因。

3)完成自我评价。

5.检验估测能力:出示物体,学生估测,实测验证。(引导学生先与刚才测量物体比较,再来估测)

6.尝试测量番薯的重力,板书:量程

思考:怎样测量一篮番薯的重力。

五、认识弹力

除了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利用了弹力,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六、拓展延伸

1.出示材料,做一把橡皮筋测力计。

2.思考:怎样标画出这个测力计的刻度?

3.分发材料。

板书设计


最后编辑章俐鑫 最后编辑于 2023-10-25 10:11:46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听课老师评论






TOP
4#

上这堂课首先老师要补一补,写的很好,很详细,层层递进,值得学习
TOP
5#
TOP
6#

测量的都是生活中常见、学生熟悉的物体,学生会更感兴趣
TOP
7#

1.从学校“光合园”情景引入,出示两篮番薯,请同学上来比一比轻重。

2.出示弹簧测力计,介绍: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教学设计中“比轻重””和“测量力的大小”存在因果关系吗?
TOP
8#

这节课的设计还是很有新意的。
TOP
9#

评论帮助我更好的了解了这节课,很想知道板贴的记录单和学生的实验单有什么不同。
TOP
10#

《弹簧测力计》这一节课,其开头引入部分让我觉得值得学习。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会选择直接介绍弹簧测力计,然后让学生学习怎么使用。而本节课的老师则是先将弹簧测力计分解出来,然后运用身边的物体进行简易的拼装,先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展示出来,然后再说明弹簧测力计这一工具。然后在测量的过程中再去寻找测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一一解决。整节课内容还是比较充实的,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也讲解的比较到位。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课堂还是比较成功的。(萧山区湘湖小学 周诗豪)
TOP
11#

拿了工具就去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回形针的重力是0.0吗?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思维
TOP
12#

许老师的本课教学设计有新意,孩子们探究有深度,思维有发展。小小回形针,带给大家许多乐趣。
TOP
1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调零。在斜面上使用就要斜着调零
TOP
14#

分析数据不同的原因,巩固教学,引导学生步步思考
TOP
15#

这节课听后一直觉得老师的层层递进做的很好,包括最后回形针的重量也扩展的很好
TOP
16#

你这里的照片好,学生的情况都能看到许老师这堂课坚持回形针这一环节印象很深,有想法有思考
TOP
17#

许老师的课思维是层层推进的,特别是测量很轻的物体时,处理的非常好,在我们的课堂上操作性强
TOP
18#

有现场照片,有现场评论,能更大程度还原现场课感!🙏
TOP
19#

逐步深入,让我感觉眼前一亮,是一种新的尝试
TOP
20#

估量重力似乎不怎么会,有什么好方法指导学习
TOP
21#

试错符合学生的心理
TOP
22#

这节课间让学生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得出操作的注意点。学习了。
TOP
23#

从试错中一步步发现操作规范,学生对此印象会更加深刻
TOP
24#

告诉孩子钩码0.5牛,相信孩子们称出来不是一定会去思考寻找原因,注意事项自然而然也就出来了,学到了学到了
TOP
25#

这节课有许多省测的想法在里面,让孩子们试错发现问题解决测力计使用调零的难点。还有思维上的推测轻的塑料袋的重力等,非常经典!
TOP
26#

回形针和塑料袋的计算测量方法充满了思维含量!
TOP
27#

课程有趣且有新意
TOP
28#

在试错中规范操作学习了
TOP
29#

有省测的影子——一枚回形针的重力
测量较轻物体,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TOP
30#

环节很清晰,老师指导有法,效果很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