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 回澜小学 邵晨曦
这次每月研修,有幸聆听了周燕娜特级教师分享的《镜淬南洋:90日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跟着周老师去体验、了解了新加坡教育现场。
新加坡的六大核心价值观——尊重、责任、韧性、正直、关怀、和谐,听起来很大,如何落实?
科学探究中锤炼“韧性”:实验失败了?没关系,重点是从失败里找原因、学经验,锤炼学生的抗挫力。这也是科学课堂中常常会遇到的,我们需要更重视这个“失败的价值”。
小组合作中渗透“尊重”与“和谐”:合作不是形式,得让学生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他人。这让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是不是真正达到了这个效果?
场馆学习、社会服务践行“责任”与“关怀”:比如周老师提到的“麦里芝水库项目式学习”,学生做水质监测、生态研究,这不光学了生物地理知识,更是在真实情境中培养了公民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这种“在做中学品格”的方式十分可贵。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是环境育人,无处不在的“无痕设计”。
图书馆的革命:社区图书馆直接开在商场里,看书、学习变得像逛街一样自然方便。校园里的“绿色课堂”:寸土寸金,却把森林引入校园,把废旧果筐变成艺术花圃。这不仅是环保,更是最生动的美育和创客教育。场馆即课堂:整个社区、场馆都成了教育资源,学习自然延伸到生活里。这背后是“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老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帮学生自己探索和觉醒。
周老师的分享,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科学课,核心还是育人。我们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在培养“完整的人”——有知识、有德行、有担当。这个初心,无论教材怎么变、技术怎么新,都不能丢。资源不足不是借口。要学习“创变思维”,把身边普通甚至废弃的东西,点化成有价值的学习素材和场景,打造低成本、高价值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