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联合成长协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211#

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TOP
212#

11月15日每月研修观摩学习了由吴晓老师带来的《制作钟摆》课例,学习了吴利坚老师带来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讲座,获益良多。吴晓老师执教的《制作钟摆》一课有4个教学环节:1、课前回顾:摆的结构、等时性、回顾了上节课班级内一个小组的学习记录结果,从而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2、探究,学生先思考调试方法,完成调试方案,进行实践调试。3、交流研讨,先汇总全班数据,引导关注特殊数据,再选择3个典型的小组小台分享小组测试调整的过程。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探索方法。整节课吴晓老师给予孩子们充足的探索、交流、研讨时间。吴利坚老师指出简约课堂有两条策略1、集中探究主题,要确定核心探究活动,指向核心概念建构,给予活动充足时间;2、整合教学环节,导入活动(2-5min)→主题活动→交流研讨→补充活动→总结运用。通过精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收益良多。            
银河小学  徐暑灵
TOP
213#

2024年11月16日,又是一月一度的小学科学每月研修活动“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例实践”,吴晓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制作摆钟》,我深受启发。回顾了前面所学习的关于摆的相关知识及实验的操作规范性,这决定了后续实验的成功率。通过前期实验的数据分析,学生能够得出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摆绳大致在20-30厘米这一范围,涵盖了跨学科的内容,材料的介绍也为后续奠定了实验基础。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组数据,学生发现1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的摆绳长度基本相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找到了摆的等时性这一特点,学生在做中学,在学生思维发展,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堂,我学到了很多,正好马上要上这节课了,可以借鉴一下,学以致用。感谢吴老师的分享~
TOP
214#

在本月的研修课程中,吴晓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制作钟摆》课程。课程开始时,吴老师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巧妙地将旧知识与新课程内容衔接,既巩固了学生们的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学生们通过实验数据的横向比较,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规律,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吴老师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摆钟的复杂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场景,吴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摆长、摆锤重量、摆动幅度等因素对摆钟计时准确性的影响,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吴老师清晰的指导让学生们的“一分钟摆锤”设计有明确方向,强调了先设计再实践的重要性。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设计,这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
通过吴老师的引导,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制作钟摆,还学会了通过实验验证科学原理,观察、记录数据,并从中分析出有价值的结论。吴老师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吴老师在课堂上完成了设计方案后,为学生分发实验记录表,确保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她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巩固学习成果。吴老师强调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这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吴老师教导学生尊重实验数据,鼓励全班同学一起参与检验,寻找问题根源,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她还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对不合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重新实验验证假设。吴老师还教授学生如何适当减少实验时间,同时得出准确结果。
吴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和反馈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学习,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城东小学 孙萌)
TOP
215#

11月15日的小学科学每月研修活动“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例实践9”,由吴晓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制作钟摆》。以复习导入进行探究。完美方案下的被动探究与绝对放手的低效探究最终形成了此课的相对开放下的自主探究。吴晓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他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改进方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分析和总结,从而深化了对摆动规律的理解。吴晓老师的课堂评价也非常到位。他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和指导,不仅关注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还注重学生的实验思路和方法。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制作钟摆》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设计清晰、逻辑性强,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合作与交流,评价也非常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摆动规律,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相信,在吴晓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一定能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简约的课堂不简单。吴晓老师的教学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促思维的支架,保障探究“时空”。
支架一:用好铺垫性数据,结合教学环节。
支架二:提供思考性表单,促进思行结合。
二、基于重实证、强思辨的研讨,推进探究深度。
整堂课简约但不简单。(瓜沥三小吴旭辉)
TOP
216#

在11月15日的每月研修中,有幸观摩了吴晓老师的《制作钟摆》课例和吴利坚老师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讲座,让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吴晓老师的《制作钟摆》课程,是一堂集知识性、实践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精彩教学。课程伊始,吴老师巧妙地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将新旧知识无缝衔接,不仅巩固了学生们的既有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横向比较实验数据,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规律,这一发现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吴老师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体化,使得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课程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课前回顾、探究、交流研讨和实验记录。在课前回顾环节,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摆的结构和等时性,以及上一节课的学习记录,为接下来的学习主题奠定了基础。在探究环节,学生们先思考调试方法,完成调试方案,并进行了实践调试。交流研讨环节中,吴老师引导学生汇总全班数据,关注特殊数据,并选择了三个典型的小组进行分享,学生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探索方法。整个过程中,吴老师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探索、交流和研讨时间。
吴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她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团队精神。在实验记录环节,吴老师为学生们分发了实验记录表,确保了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实验结束后,她鼓励学生们深入思考和反思,以巩固学习成果。吴老师对实验记录的重视,无疑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起到了关键作用。
吴利坚老师的讲座则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策略上的新视角。他提出的简约课堂策略,包括集中探究主题和整合教学环节,这与吴晓老师的教学实践不谋而合。通过精简教学内容和方法,吴晓老师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参与。她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学习,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晓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能力。吴利坚老师的讲座,让我体会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劲松小学 邵晨曦)
TOP
217#

2024年11月15日,本期每月研修为我们带来课例实践与讲座的是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吴晓老师与杭州市西湖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吴利坚老师。
吴晓老师执教的《制作钟摆》,从课前回顾摆的特性开始,带领学生观察关于摆的几组数据,提出任务和要求: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研讨摆绳长短的特点。整节课环节非常简约,有效利用调试过程的记录单,来记录学生实践调试的过程,以此来充分支持学生的研讨。
《制作钟摆》旨在通过制作钟摆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摆的等时性原理,掌握制作钟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材设计了四个主要环节:明确任务(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设计方案、制作与测试、交流与反思。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小学科学与STEAM教育的有效融合,从定义问题到设计与再设计,再到建立模型、检验与再检验,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和交流结果。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因此,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通过制作一个精确的钟摆来巩固和深化这一知识点。
学生在有效任务的驱动下,长时探究,充分展示研讨,并且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孩子们沉浸其中,在思考实践制作中,每一步都激发着他们对科学原理的探索欲望,真正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亲手制作钟摆,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摆的等时性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看似简单的课堂蕴含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汇宇小学   陈媛
TOP
218#

2024年11月15日,每月研修带来的是素养导向的科学课例实践(九),主讲的嘉宾是吴利坚,杭州市西湖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浙江省优秀教研员、省教育学会科学教学分会理事、省小学监测学科核心组成员。吴晓,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级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三星级学科带头人、西湖区优秀教师、西湖区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西湖区项目制名师。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钟摆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然后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钟摆的摆动过程。紧接着,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简易的钟摆模型,并进行了摆动实验。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仔细观察钟摆的摆动规律,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积极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这种主动探索、实践验证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此外,这节课也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这种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制作钟摆》的小学科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看到了科学教育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教育方法的决心。我相信,在未来的科学教育道路上,我们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