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本课重点研究的是有性繁殖中的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的特点,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繁殖方式给动物分类,认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进一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研究动物,建立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本课主要有以下活动:
1.认识卵生动物
2.认识胎生动物


二、课堂反思
聚焦:由蚕的出生方式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出生方式,然后问学生: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哪些与蚕不同?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与蚕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活动1、2:认识卵生、胎生动物
我是将活动1、2结合在一起上,先让学生通过爱牛的动物繁殖图卡分组观察,并填写动物的繁殖方式分类记录单,分别按靠产卵繁殖后代、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分类填写图卡序号及名称、判断依据及列举新的例子。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1.以下两种动物是靠产卵繁殖后代还是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2.依据是什么?观看鸡的一生及狗的一生视频,再小组讨论之前的观察记录单是否需要修改。
(视频1:鸡的一生,视频:2狗的一生)
然后分别请2组同学上台展示交流,1组分享记录单左边填写靠产卵繁殖后代,1组分享记录单右边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2组都能很好地区分卵生和胎生。
最后,全班一起小结卵生、胎生的共同特点及举一些例子,再出示一张PPT有12张各类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卵生还是胎生动物来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研讨:在完成活动1、2小结部分进行。
拓展:安排学生课外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信息,下一节课再交流分享。
三、爱牛材料反馈
本课用到爱牛的动物繁殖图卡,把卡片取下来,方便分组观察,学生能了解更多的动物繁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