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向蝴蝶飞老师学习——咏梅 [复制链接]

1#

[原创]向蝴蝶飞老师学习——咏梅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分享 转发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

上周末去了无锡荣德生先生家的梅园踏青,趁着天好,就拍了几张照,尝试着向楼老师学习一些拍摄花花草草的技巧,请大家“鉴赏”。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3#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4#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5#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6#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7#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8#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9#


向楼老师学习!


再加一盘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7 16:21:53编辑过]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0#

基本上清楚,


构图谈不上。


普通记实照,


参数全消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7 17:42:26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11#

楼老师能不能根据某几张图具体分析一下,我们好深入学习体会啊。


另外,普通的卡片机和楼老师的单反确实难媲美。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12#

哈哈,有了数码相机,比以前捕捉昆虫,采集植物制作标本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我只在乎抓拍时的高兴,至于怎样学习摄影,留待将来闲暇时,初步目标,10年后儿子长大时,游遍祖国千山万水。
TOP
13#

楼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说:


 


这些东西仅仅是照片,记下的图案而已。


 


真正的摄影是讲究构图滴,还有许多技巧!


 


要学习就学真正的功夫,不要学点皮毛就浮夸。


 


哈哈,泥螺,有没有生气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 23:59:35编辑过]

TOP
14#

泥螺的照片已经拍得很不错了,鼓励一下,呵呵!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5#

以下是引用蝴蝶飞在2009-2-27 17:41:00的发言:

基本上清楚,


构图谈不上。


普通记实照,


参数全消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7 17:42:26编辑过]

 


一针见血啊!

TOP
16#

以下是引用蝴蝶飞在2009-2-27 17:41:00的发言:

基本上清楚,


构图谈不上。


普通记实照,


参数全消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7 17:42:26编辑过]

我来出个主意,蝴蝶飞老师提出了四点,第一点是相机问题,关键是一个好相机,那是看大米的,第二点是要看水平的,太难了,那是功力,第三点是实用,我们能做好记实已经可以自我满足了,不跟蝴蝶飞老师比,心态自然就好了,第四点最容易解决,我查了一下你的参数,是没有,不知你修改作品后如何保存的,若用光影的话选择保留参数就行了,那是研究摄影的参考,蝴蝶飞老师肯定是看不到参数无法从光圈、速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意见,若下次保留了,蝴蝶飞老师最多提三个意见了,那就是进步了,呵呵

TOP
17#

1、基本上清楚----也就是说对焦基本正确,拍摄的主体(梅花)还清楚的,这是对照片最最起码的要求,泥螺的照片仅到此一步而已。还不到讨论构图、光影等问题。


2、参数全消失----拍摄照片的参数你光影处理时候处理了。要别人怎么提出相应的意见呢?下载我的照片,右键点击,看属性,就知道拍摄照片的参数,别人可评论、可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 9:22:00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18#

第一步:量力而行买只照相机;


第二步:关起房门读说明书一天一夜;(夸张的说,使用中碰到问题还要经常读)


第三步: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拍清楚是起码要求;


第四步:多欣赏别人照片,看看他们的拍摄参数,比较下自己的照片,分析好差之成因;


第五步:考虑构图、光影等等。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19#

谢谢大家的捧场,特别是楼老师提的建议,让我又摸索到了一些技巧。


实话实说吧,相机才买来半个月,还是看着说明书慢慢在尝试的阶段,惭愧!


现在也才学会对焦。


 


加个了“炮筒”跟傻瓜的区别太大了,学无止境呀!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0#


微距摄影(转载)






微距摄影
也称近距离摄影,它是科技摄影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农业、工业、医学、考古等科学研究中,一些细小的标本、样 品,物体表面的特殊细微结构和特征,可以通过微距摄影而放大,使像物比从1:10增加到10:1,具有放大摄影的效果。此外,微距摄影在商业摄影、广告摄影以及反映微观世界的艺术摄影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微距摄影的方法和器材
  一、照相机:135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是微距摄影最适合的相机。它具有取景方便,对焦准确,没有视差等优点,其底片规格与目前国内外学术活动使用的幻灯机的规格相一致,有利于拍摄幻灯片。
  普通照相机用标准镜头时一般拍摄的最近点约50厘米,其像物比只能达到1:10,如要求摄影倍率大于1:10,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近摄镜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上近摄镜(即凸透镜)可缩短镜头的焦距, 相当于增大了像距,达到提高摄影倍率的目的,但加上近摄镜后会增加原镜头的像差(光行差)而影响成像的质量。因此一般只用于较低倍率的微距摄影。近摄镜有不同的规格,所加的透镜曲率愈大,摄影倍率也就愈高。可根据拍摄要求选择使用或组合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选用质量好的老花镜加在镜头前拍摄比较简便,但成像质量较差。
  2.增加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增加像距,缩短物距,可以提高摄影倍率。通常采用近摄圈或伸缩皮腔来增加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近摄圈有不同的编号,有前后主圈和辅助圈,拍摄倍率可达1:5—1:1。根据不同的倍率要求选择不同的编号与镜头和相机联接进行拍摄。近摄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几个组合起来用。由于近摄圈的每个接圈都存在平行度偏差,即圈的中心轴与镜头光轴不完全在一条直线上,近摄圈联接得愈多,累积误差愈大,而影响成像的质量,所以当要求拍摄倍率更大时,应采用伸缩皮腔或专制的长接筒。近—年来生产的一些新型变焦镜头,大部份都有微距装置(增加像距),只要把镜头拨到微距点上,即可进行微距变焦摄影,倍率一般在1:4左右。
  3.将镜头倒接使用
  用普通镜头进行微距摄影时,可将镜头倒接拍摄,这样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比镜头和被摄物的距离长,而取得较高倍率的效果,标准镜头可达1:1,28mm广角镜可达2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普通镜头作微距摄影时所产生的像差。使用时将镜头倒转,用特殊的连接环与相机连接,如无连接环,也可把镜头紧靠机身,通过移动被摄物或相机对焦,进行拍摄。
  4.微距镜头
  普通镜头的像差较正是以无限远距离的物体作为校正标准的,因此用它拍摄中景以外的景物效果最好。但如用于拍摄近距的物体时,其像差将严重影响成像质量,画面四周显得焦距不准,光量不足,成像不清晰。距离越近,这种情况愈严重。微距镜头(包括变焦微距镜头)是专为近摄而设计制造的,这种镜头是以近距离的物体为校正标准,其场曲像差只有普通镜头的十分之一,在近距离拍摄仍然有很高的结像能力,而且四周的光量均匀,因此它具有比同焦距的普通镜头近摄时景深长的特点,可得到画面清晰的照片。利用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加上附件可获得1:1—20:1的高倍率影像。此外,微距镜头可与近摄圈、伸缩皮腔连接使用,也可倒接。微距镜头也可作为普通摄影之用。
  二、附加设备
  三脚架和快门线是微距摄影中所必需的。微距摄影所拍摄的对象均是细小的物体或部位,这些物体受光面积小,反射光弱,加上常用小光圈,必须用慢速度拍摄,因此三脚架是不可缺少的,应选择较大型的,性能良好的三脚架。拍摄时为了防止相机震动,要用快门线。
  微距摄影的主要技术环节
  一、曝光量的校正
  由于微距摄影的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增大,若光圈不变,在单位面积胶片上的光线亮度就会减少,造成底片曝光不足。因此,原来的f值(光圈系数)要进行校正,即f新=接圈长度×f原/镜头的焦距(f原为原来的光圈系数,f新为实际改变了的光圈数值),或采用下式,增加曝光。
  曝光倍数=(接圈长度)2/(镜头焦距)2
  具有TTL内测光的照相机,进行微距摄影时可用曝光表的读数作为参考依据结合拍摄经验进行曝光。更好的方法是制备一块30×20cm大小、反光率为18%的中灰板,拍摄物体时先对灰板进行测光,测光的方向要和拍摄方向相一致,然后根据测光的曝光组合进行拍摄,可获得准确曝光的底片。 此外,如需要底片长时间的曝光;则必须考虑胶片倒易律失效问题而予以校正。加近摄镜拍摄时不必增加曝光时间,因为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实际上没有改变。普通镜头倒接拍摄,其曝光量一般可增加l/2—1倍。
  二、景深
  景深控制在微距摄影中是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物距很短甚至只有几厘米,这对影像的景深影响很大,便得景深范围变得很小。普通镜头用于微距摄影时,其性能比拍摄无限远处的物体差得多。要克服这些问题,一方面可选用微距镜头,另一方面尽量用小光圈,增加景深一般光圈系数在11以上,用这样的光圈,可利用镜头的中心部位以减少像差:另外拍摄时注意选择适宜的角度,尽量使被摄物体的各点(指要表现清晰的部位)与镜头的距离相等,这样可使物体包含在景深范围之内而获得清晰的影像。带有预测景深装置的照相机,拍摄时可用预测景深按钮观察所需景深范围来选择光圈数值。
  科技摄影的艺术造型
  科技摄影不仅要有科学性、准确性,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艺术性,以达到摄影作品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增强形象语言的感染力。
  为了使科技摄影作品富有艺术性,必须讲究画面的造型技巧和用光技术。摄影画面可以理解为有框架的平面,用二维的平面造型来表现三维的立体空间,在画面中要确定一个中心,有主有次,有章法,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明确的形象,使要表现的主题显得更加鲜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可通过取舍,把不需要的景物排除在画面之外,可利用角度、光线、色调、影调、背景以及画面的剪裁等技巧来突出主题。
  在微距摄影中常用影调互相衬托使背景简化。利用逆光净化背景,拉开主体和背景的影调距离,从而突出主体,陪体和背景要起烘托主题的作用。画面应愈简练愈好,色彩愈简单愈佳。
  用光技巧:光线不仅是摄影的重要物质条件,而且光线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光线将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微距摄影中可用自然直射光。较常用侧光或逆侧光,这时正面需加反光板以补助阴影部份光线的不足。为了使画面影调柔和,避免黑影破坏画面结构,最理想的光线是散射光。用人造光源拍摄时,在光的方向、高度、强度及光比(明暗对比)的处理上不受时间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可根据作者的拍摄意图,创造出特定的光线效果,更有利于表现主题。在微距摄影中,用慢速度拍摄活动的物体,如活动昆虫,要拍得清楚是很困难的,最有效的办法是用电子闪光灯,因为它是瞬间发光,速度在1/1000秒以上,所发出的热量很少,这对于拍摄活动的生物是十分有利的。而且闪光灯的色温与常用的日光型彩色胶片色温一致,无须增加校正色温滤色片,因此使用很方便。常用的闪光灯有大型座式电子闪光灯,其闪光指数一般在200—500之间。这种光源主灯是无影灯,配有2—3盏分灯(主灯,分灯均装有效果灯)。主灯和分灯可进行不同光比调整,全灯还可调全光、半光至1/16光,用起来十分方便。拍摄微小物体,如小昆虫,可用光导纤维的闪光灯进行拍摄,发出的光为点光源,拍摄的光效果甚佳。
微距摄影经验谈
1.使用坚固的三脚架
  不少喜欢随意拍照的人在拍微距时都懒得使用三脚架,我知道那种带着三脚架四处周游的感受,但如果你的行程主要是为着微距的话,还是带一支三脚架吧,一定要的!三脚架不仅能让图片更清晰,同时能提供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对象和精心构图。天知道风和日丽是否突然变得乌云蔽日,所需的曝光时间惊人地延长,如果没有三脚架能有戏吗?坚固的三脚架固然不必又重又大,但也不能使用单薄的便宜货。
2.使用细颗粒胶卷
  胶卷颗粒是微距摄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细颗粒胶卷利于生成更锐利的图像,我建议用ISO25到ISO100间的胶卷,我最爱的是Fuji Velvia ISO50,但是得用三脚架和用较慢的快门速度。
3.包围式曝光
  拍摄时老相信相机能正确地测光是冒险的,在精彩的镜头前,要懂得使用±1/2包围式曝光。但让我惊讶庆幸的是我的相机(EOS 50E)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正确曝光,不需作任何补偿。然而,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包围式曝光是一种经济的保险方案。
4.试用不同的光圈
  虽然胶卷费和冲印费一点也不便宜,但在一个精彩镜头前,你会宁愿为了省钱而放弃拍多一张吗?我几乎总会尝试用不同的光圈组合来拍同一景物,虽然我的相机能够预视景深,但有时取景窗让人看得不够真切,所以f/8-f/32这几档光圈我会都拍一遍。
5.记录拍摄数据
  有的摄影场合让人没有时间或不方便记录快门时间、光圈大小等参数,然而在拍摄微距时你就没有借口不这样做了。微距摄影需要耐心,相机就搁在三脚架上,你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对象和记录。经常总结原始记录、进行分析是提高摄影水平的捷径,这样,在下次拍摄时你就粗略知道哪组曝光组合更容易得到好的效果。
6.选择阴天拍摄
  我拍得最多的是花卉,我发现在阴天下拍的效果特别好,色彩饱和度高。在丽日下,强烈的光线容易造成杂乱的反差。在阴天下拍摄可能会有风雨,而且光线较少会让曝光时间延长,所以一定要保证拍摄对象不随风而动。
7.买相机时的要记得的事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相机的一些功能对微距摄影十分有用,例如反光镜锁和景深预视。顾名思义,反光镜锁使反光镜能在快门动作前预先锁起,反光镜翻转的振动就不会在拍摄时出现,对1:2或以上放大倍率时的拍摄特别有利;而景深预视功能让你能在按快门前预先了解构图和光线的实际效果。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些功能,不要紧,那并不是微距摄影中的必须有的功能,但假如你计划要买相机,最好还是考虑一下吧。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21#


昆虫微距摄影----一点心得(米象小蜂)








  看到新的论坛和大家的热情,让我有点激动。首先声明,我在摄影上是新人,这里的高手不在少数。所以此贴犹豫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在任何论坛上发,恐有班门弄斧之嫌。只是一点个人体会,就算抛砖引玉吧!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占人类已知动物种类的3/4,占到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一半以上,它们广泛的分布和各异的形态给我们的摄影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我喜欢昆虫,所以才喜欢昆虫微距摄影。我喜欢欣赏那些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彩蝶;喜欢那些池塘边身姿优雅的豆娘;也喜欢那些在草丛中静静享受爱情的小甲虫;还有动作有些机械、甚至滑稽的螳螂;即便是一只在树上忙碌不停的小蚂蚁,都会引起我的兴趣。
    其实我更喜欢的还是拍摄昆虫的过程,与自然亲密接触,与小虫为伴,真是我的福分。置身于大自然,感受绿色的清新,看着花草中忙碌的小虫,不时会有一只野蜂掠过,发出嗡嗡的振翅声,我真的会忘掉自己,感觉已经成她们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我已经醉了。昆虫的生命是短暂的,被称为“朝生暮死”的蜉蝣,成虫的寿命是以小时计算的,我为能用相机留住她们精彩的瞬间感到欣慰,同时也心存感激。其实她们的生命是永恒的,年复一年,生生不息,永远上演着她们的美丽!
    不少影友看到我的一些片子总是会问,用的什么机子,什么头?其实现在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常被称为小DC)很多都有微距功能,比起传统摄影要通过加装近摄镜、接圈才能实现显得简单而方便。昆虫微距摄影的关键之一是要很好地表现出细节,小DC的景深较大,色彩鲜艳,图像锐利,从这一点来讲,具有更多的优势。加之它体积小,携带方便,容易持稳,是拍摄昆虫的好武器。我在微距摄影的前两年一直用的是小DC,也拍出过不少自己比较满意的照片。但小DC的缺点是很难“净化”背景,拍摄时离拍摄对象很近(通常只有几厘米),容易吓跑虫子。另外,很多小DC的手动对焦操作不够便捷,而拍摄微小的昆虫和动态的昆虫往往需要手动对焦。
    数码单反相机(DSLR)给我们的创作空间更大。拍摄昆虫最好配置专业的定焦微距镜头,放大倍率通常是1:1,常用的焦段有90mm、100mm、150mm和180mm。焦距越长离拍摄对象越远,不容易吓跑虫子,更易虚化背景,但景深也更浅,反之亦然。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保留有更多的原始信息,所以通常需要一些后期的处理。所以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后期处理,还不如用小DC。此话不无道理。
    因为很多昆虫个体较小,拍摄的照片常常需要剪裁。因此,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数码相机,尽量像素高一些,这样可为后期剪裁留有更多的余地。还是一位摄影大师说的好:“重要的不是相机,而是相机后面的眼睛”。任何一款相机,只要我们用心,最大地发挥它的潜能,都可以拍出精彩的照片。
    微距摄影的景深是很浅的,通常是以毫米计。因此,精确对焦和光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体型较大、静止的昆虫,我一般采用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比较快,有利于抓住瞬间即逝的时机;对于体型较小、运动中的昆虫,自动对焦往往不灵,应该采用手动对焦,多拍几张。对焦时焦点应该落在昆虫的眼睛上,因为你是在进行微距摄影,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表现细节,在光线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收小光圈。起初我在拍摄时都采用快门优先,不考虑光圈,结果拍出的片子背景倒是虚化的很好,但主体也模糊了。现在通常采用光圈优先,光圈尽可能收小,快门太低的话可以适当提高ISO。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配置微距闪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能够使用离机闪光就更好了。
    关于测光方式,通常我都是采用点测光,因为你拍摄的主体是昆虫,虫体的暴光准确才是最重要的。
    昆虫微距摄影一般很难使用三脚架。昆虫是活动的对象,等你把三脚架支好了,虫子可能早就无影无踪了。所以多数情况下是手持拍摄,相机加上微距镜头分量不轻,对于微距摄影来讲,轻微的晃动就会使照片模糊。最好找一个依托,比如找一个树叉、一块岩石,或者爬在地上等等,都是微距摄影常用的姿势。
    但无论如何手持的稳定性永远比不上三脚架,如拍摄条件许可应尽量使用三脚架。它会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同时可以在光线不理想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光拍出清晰柔和的照片。有人说专业摄影师是“机不离架”,我越来越相信了。
    另外,如何接近拍摄对象而不把它们吓跑,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和足够的耐心。昆虫的视觉是对运动的物体比较敏感,而对静止的、或移动缓慢的物体不敏感。所以靠近昆虫要轻手轻脚,慢慢地靠近。即便如此,有些机灵的虫子仍然会被惊跑,没关系,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在实际拍摄中,追逐和靠近一只昆虫可能需要花上几十分钟,花了一个下午时间却一无所获是常有的事。所以,耐心很重要。
    大自然神奇而美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感人的故事,描绘着美丽的瞬间。拍摄昆虫是接近自然的绝佳途径,在镜头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与动人,是昆虫摄影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与满足。赶快拿起你的相机,走进大自然,与昆虫对话,把她们精彩的瞬间化为永恒。

    摄影有法,但无定法。有时突破传统,往往可以出奇制胜。
    个人的一点粗浅的体会,也不全面。欢迎大家有自己的好经验一起交流,共同提高!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22#

谢谢米象小蜂,谢谢楼老师,真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TOP
23#

真是太好了,谢谢楼老师的技巧!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4#

好东西啊,我也正在学摄影,想在教师之家开个帖子,大家一起来晒晒照片,品评照片,如何?

TOP
25#

好图
蜗牛快跑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