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做搬运工,我认为这个话题还是值得在大家继续看的,又加了一个虔诚使者,用绿色吧。还有,关于本单元概念问题或中小学衔接的想法,直接跟在这里吧,我们就不用再搬运啦!
Post By:2008-12-3 15:46:00
引用:徐 先生对于运动和力单元相关概念的阐述最为不满,他认为里面有许多概念错误。比如《我们的小缆车》里面研究拉力大小和小车的运动,让学生经过改变拉力大小,
观察小车运动速度的快慢,从而最后得出结论: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速度越慢。这个错误的概念在科学发展史上已经出现并被大众所认识,而 科学上还在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错误概念。
按照我的个人理解,让小车动起来需要克服最大静摩擦力即为最小拉力, 让小车运动得最快时应该有一个最大拉力,如果超过了这个最大拉力,那么无论用多少重物,其速度应该变化不大吧!所以我们使用的垫圈的最大数量应该不超过这 个最大拉力为好!但是这个最大拉力真的有吗?怎么计算?
Post By:2008-12-3 22:43:00
说说我的完整的想法吧。对这一课所给出的结论以及设计的实验,我认为都是错误的。
首 先说结论,我的推理是这样的: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它的结果是使这个物体取得不个加速度。因此,只要这个力持续作用于这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在不同的
瞬间就有不同的速度。力不变,速度却在变化,我们到底取什么速度作为这个力作用出来的速度呢?再说,当这个力消失后,物体应作匀速直线运动,但这时力与速 度已经不相干了,也不能以这个速度作为力大小的标志!如果以作用力消失前的瞬间所取得的速度作为这个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速度,那么,这个速度并不取决于力
的大小,而取决于力作用时间的长短。所以,力越大,速度越快,这个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我们注意到,当小车
没有放手以前,虽然有足够的力作用于小车,但小车却动不起来,为什么?当小车最后被挡住而停止运动时,力依旧作用在小车上。这又是为什么呢?显然是阻力在 起作用!同样,一个垫圈能让小车刚刚动起来,是因为它刚能“克服最大静摩擦力”,包括小车本身与台面之间的和那根绳子在拐角处与台角之间的。
Post By:2008-12-3 22:56:00
接 着就是实验设计了。垫圈重量不同,显然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但不同重量的物体,在近地面条件下,其下落的加速度是固定的,两个不同重量的垫圈组应该同时
落地!实验中为什么“两个铜球”不能同时落地呢?还是阻力在起作用。很明显,如果排除阻力的干扰,可以有如下办法,一个就是我在最先那个帖子里说的,将小
车、绳子取掉;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小车提起来,不与台面接触,这样,虽然在下落过程中存在着空气阻力,但因为两者形状一样,差异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垫 圈的重力仍旧拉着绳子,并通过绳子拉着小车!结果必然是同时落地!所以说,这个实验设计违背了已有的定律,是不科学的。
再 说说为什么增加垫圈以后,小车到达终点的时间差异甚小的问题。对于小车来说,其质量以及与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不变的,但那根绳子与台角之间的摩擦力则在变
化:垫圈加得越多,其对台角的压力越大,虽然摩擦系数不变,但阻力却增大了。这就是小车虽然一次比一次到达的时间缩短但不显著的原因。当然也有测量误差存 在的原因。
Post By:2008-12-4 9:37:00
顺便说说,能否将垂直下降的垫圈改为沿斜面下滑来做实验呢?我的答案是,不能。
首先,由于拉力越大速度越快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无须用实验来证明!
第二,斜面只是改变了形态而不改变本质。伽利略用不同重量的球
在不同的倾斜度下做实验由此得出以下结果:
(1)当斜面倾角固定时
球通过的距离 S与所用的时间T的平方之比为一常数
(2)改变斜面的倾角
常数值也随之改变
(3)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沿相同倾角的斜面运动
他们的加速度相等
如果在倾角相同的斜面上用轻重不同的物体下滑来作为拉力,出现到达时间不同的结果,其实也是阻力的作用。
Post By:2008-12-10 9:44:00
从昨晚到今天,我仔细读了各位的见解,大家的思考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深的层次,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下面说说我的几个新的想法。
1、我同意,教参中的科学概念是不正确的。但是,我还是要指出,在教材中,并没有将“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这句话作为科学概念呈现出来,因此,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概念,教师还是应该负一部分责任。再说说教参,“教学目标”中的表述是错的,但是“教科书说明”这一块中,它又提出:“通过实验和讨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更科学地说,是加速度越大,这里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快”描述这个意思)”。这说明编者是清楚实验的概念指向的,我们现在所批判的应该是后半句话:“这里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快”描述这个意思”可 以这样表述吗?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市里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对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中“大小”一说的争论:有些老师认为,“大小”是不确切的定义,应该说成 “体积”,有些老师则认为,三年级的孩子(改版前)还没有建立“体积”的数学概念,说成“大小”作为变通之计,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是不是有些相似之 处呢?小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加速度”的科学概念,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快”来描述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变通之计呢?
2、秋池老师的推理:按你给出的计算式:V=ft/m 假设其中的t,m都为1;10个垫圈时的f也为1,那么20个垫圈就是2。显然,V1=1,而V2=2。这里有一个错误的假设,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假设其中的t,m都为1”,t是时间,垫圈数不同时,时间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假设时间为1。通过公式演算,我得出距离不变、磨擦力不变时,小车运动的时间与垫圈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如果垫圈质量是1时,时间为1,则垫圈质量为4时,时间为2,垫圈质量为9时,时间为3……这里有一个双曲线的演变规律,因此,虔诚使者所说的“超过了这个最大拉力,那么无论用多少重物,其速度应该变化不大吧”是成立的。
Post By:2008-12-10
12:01:00
3、 再来看看本单元后两课的科学概念:“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地
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我觉得第二课的概念描述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就是虔诚使者说到的力作用的时间的问题了,而第三课的概念又进入了“拉力越 大,速度越快”的误区。如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整体把握这些概念呢?目前为止,我的想法是认同提出“平均速度”的说法,“力越大,小车的平均速度越快。”这
应该是个正确的概念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0 21:01: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