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张帅2022年网络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
争取每周更新,及时记录学习体会。勤反思,多阅读相关书籍。争取在区优质课和论文评比中取得好成绩。
分享 转发
TOP
2#

欢迎开贴,向着目标前进。
TOP
3#

有目标,有行动,必定收获满满
TOP
4#

欢迎开帖,期待精彩!
TOP
5#

研修感悟
本次研修聆听了3位教师自己的研修经历。三位老师都是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对待每月一次的网络研修以及自己的教学工作。勤思考、勤实践、勤学习,是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都要做到的。没有哪个科学家光靠一张嘴就能完成实践探究,没有那位科学老师随随便便就能成长。这背后一定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成果。网络研修是科学老师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是所有科学老师思维的一次碰撞,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垫脚石。研修中学习的的一些教学经验,我也会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确实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TOP
6#

加油!!
TOP
7#

欢迎开新帖,期待更多精彩呈献。。
TOP
8#

研修感悟
本次研修观看了丁老师的《运动的小车》一课,要让学生明白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且速度越快,能量越大。不过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利用一些容易观察的现象来展示能量的存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课前丁老师展示的风车,既让抽象的能量变得具体,也很好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实验中也是通过木块运动的距离表示能量的大小,让能量可以很简单的测量出来。最后,将所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升华了主题,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TOP
9#

项目化课例研讨活动(沥港)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项目化学习,听了3位老师的示范课以及林老师关于项目化学习的讲座。让我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首先项目化学习要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当然这个任务要贴近生活,最好是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制作一张再生纸。然后明确要求或者评价标准,方便学生交流比较,例如要求:纸张平整、形状规则等等。然后可以把评价具体化,例如达到某一项可以得几分,达到一项可以得几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评价完后要有改进措施,也就是说有时候需要多课时才能完成。而在展示的环节,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表格、图画、文字等等,配合小组成员的介绍,把各小组的成果清晰的展现在每个学生面前。
TOP
10#

研修感悟
本次研修的主题是从STEM教育到聚焦项目化学习。目前项目化学习的热度越来越高。和原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形式不同,让很多老师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学生自己有很强烈的学习的意愿,学习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项目化学习需要几个学科知识的共同参与,和现在的分学科的教学有很大不同,综合性更强。其实不同学科之间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不同的学科让我们有不同的收获,而这些收获会共同影响我们自己。项目化学习则让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影响也会更加深刻。
当然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形式的学习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导致了适合每个人的教学形式是不同的。我觉得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让不同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不同环节去领导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有的学生善于表达,可以让他来介绍小组的产品,其他组员负责补充;有的动手能力强,则让他自己制作的同时帮助其他组员一同完成。
TOP
11#

林老师的讲座切入关键,互动性也很强!
TOP
12#

培训感悟
本次培训有关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
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想在40分钟内面面俱到的复习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显然时间是不够的。因此需要突出重点,有些简单的知识点也可以不提。
科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的,是服务于生活的。复习课不应该只是对知识的机械回顾,而是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TOP
13#

研修感悟
本次研修的主题依然是有关项目化学习。有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学生才会有动力去探究。而驱动性问题最好应当是学生自己提出来。例如,课堂上,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保温杯。谁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学生会觉得是老师要我们设计一个保温杯,而不是我想设计一个保温杯。可以是,出示一根冰棍,问:“这个冰棍快融化了,怎么办?”学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学生会主动提出做一个保温装置,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这是我想做的。
TOP
14#

本次研修的主题是科学素养的理论架构与测评。适应性行为是能力的表现,面对同一情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出其能力高低。能力只能在任务环境中才能获得,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学生亲自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同样的,要检验学生的能力,也需要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例如,设计一艘小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一艘与其他人不同的小船,而且开的又快又直;而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只能照搬照抄课本上的小船的设计,有的甚至还依然制作不出来。
TOP
15#

本次研修的主题是《青少年科学教育中的思维方法与实践能力》。听完本次的讲座,我有以下的一些想法:1.小学科学的教学不要仅仅是关注学生记住了多少科学知识。学生即使能够把科学知识倒背如流也不见得就是学得好。而且,知识不应该是零碎的知识点,而应该是有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教会学生自己去绘制思维导图很重要。2.把科学方法在一个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比如,小学科学阶段经常碰到的对比实验,关键在于两个实验小组之间要研究什么条件,就让什么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全部相同。在低年级阶段,教师需要有更多讲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对比实验要这样设计,而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围绕这一点自己去设计对比实验。当然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对比实验的思维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去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往往会习惯于解决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将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比较,越接近越好。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对标准或者说是权威的依赖。而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例如,制作过山车,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各个小组制作的过山车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肯定会有所不同。
TOP
16#

回复 15楼张帅的帖子

是的,孩子的创新意识,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
TOP
17#

研修感悟
在本次研修展示的课例中,学生有十分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且不仅仅是局限与小组交流,学生走廊式参观了解信息,设置不同区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像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交流思考的环节中的事例也是每一位学生都有过的经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参与度更高,思维碰撞更加充分。
TOP
18#

研修感悟
本次研修的内容是关于植物。什么是植物?类似于这样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其背后都不简单,都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总觉得人类才是地球的主宰,实际上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神奇之处。看似植物都是一动不动的扎根在那里,实际上植物也有自己的主动性,植物会选择合适的地方生根发芽。我们看似简单的发芽、开花、落叶的现象,都是植物的主动适应大自然的现象,有时也是为了适应人类活动,从某种角度,植物和动物一样充满灵性。
TOP
19#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新课标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三位老师分别向我们展示了《用水计量时间》、《斜面》、《风的成因》三堂课。三位老师围绕新课标,展开教学。尽量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多思考。不过生生交流稍有欠缺,尤其在交流讨论环节,教师其实更多的是一个组织者。例如:在一个小组展示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是否有所补充,代替教师自己去评价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得到充分的碰撞。
其中斜面一课,学生对简单的斜面会进行改进,并思考哪一种效果最好,让人眼前一亮。有的时候学生的思维确实又不少亮点。
TOP
20#

研修感悟
本次研修的主题依然是有关项目化学习。有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学生才会有动力去探究。而驱动性问题最好应当是学生自己提出来。例如,课堂上,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保温杯。谁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学生会觉得是老师要我们设计一个保温杯,而不是我想设计一个保温杯。可以是,出示一根冰棍,问:“这个冰棍快融化了,怎么办?”学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学生会主动提出做一个保温装置
张帅 发表于 2022/6/15 21:32:01
这可能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体现吧
TOP
21#

本次年会,内容丰富,收获满满。科学教学是具有整体性的,同一个单元的课,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往往会在最后一节课用到前几节课所学内容去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一个保温杯,制作一艘小船等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当是片段式的,而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有的时候这种联系是跨段的。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有意识的去画一画思维导图,为的就是让科学知识不再是碎片化,而是条例清晰的知识网络。在低段这需要老师多“扶一扶”,而到了高段,尤其是六年级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当然这也就要求教师备课是要有一个整体性的大局观,教学目标也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上,学生的课后复习,甚至是一些实验也很重要。
TOP
22#

本次研修观摩了陈滔老师的课,受益很多。项目化学习是时下很受欢迎的科学教学形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节项目化学习的课程,可以拉近课堂和生活实际的距离,学生会有一种熟悉感,兴趣也会跟浓厚。陈老师就是结合杭州动物园金钱豹走失设计了该节课。当然无论怎样设计,都要围绕课标,而陈老师的课就紧紧围绕着能量展开。角色扮演的形式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学生的兴趣浓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所学概念也就在学生不断的交流中总结出来,这是真真正正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发现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不过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项目化学习可以是分为多个课时进行,也可以找几个环节重点展开,无需面面俱到。我们应当是用项目化学习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而不应该受限于项目化学习的形式的条条框框。
TOP
23#

回复 22楼张帅的帖子

每月研修中都会带给我们许多小惊喜
TOP
24#

每月研修确实引领成长方向。
TOP
25#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利用现行教材体现新课标理念。首先励老师执教了《做大自然的孩子》,课前布置了秋游研学的任务,使得课堂情境更加真实,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又通过绘本以图画为载体,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好的体现了爱护动物的思想
接着每位老师介绍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新课标中提出了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这是对老课标的继承和升华。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提高之处。而现行的教材其实是根据老课标设计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依照新课标,有时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从而进行备课。例如教材中的一些长时探究则可以将其整合成一到两个活动进行,使其更加紧凑。再比如一些工程类的课:制作动力小车、制作水钟等等,则可以先明确目标,再制定评价标准(用分数量化),再分组设计并制作,最后按照标准评价修改完善。
TOP
26#

本次研修的主题是从气候历史看碳中和。我们人类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地球,而我们正在对地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碳中和的理念应运而生。而为了实现碳中和,有以下几种方法:1.碳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碳代替:清洁能源替代技术;3.碳封存:地球工程技术固碳;4.碳循环:生态固碳延长周期。其中第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尽一份力。作为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TOP
27#

回复 26楼张帅的帖子

跟张老师有同感,这期的学习内容虽然深奥,但是作为科学老师,我们也急需这些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
TOP
28#

回复 27楼屠琴的帖子

顿时感觉自己是只井底之蛙
TOP
29#

本次活动线上观摩了沈老师的《天气》单元和鲁老师的《健康生活》单元两节复习课,思维导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沈老师的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科学课堂不再只有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变成实实在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鲁老师也以思维导图为主线,整理归纳了单元知识点,使该单元的知识网络变得清晰。
TOP
30#

有目标,有动力,加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