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管理交流研讨活动有感
一、《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聚焦
(1)学生展示带来的厨房里的用品
(2)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白醋,倒出一部分在透明杯子里,提问:白醋有什么作用?
(3)教师出示一种红色液体,将白醋倒入其中,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学生提出液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有泡泡产生,液体好像发生了变化。
(4)教师总结:白醋不再是白醋,发生了变化。出示课题。
2.探索
(1)什么是物质?出示资料,学生自主阅读。
(2)教师提问:筷子属于物体还是物质?追问:木头属于物体还是物质?
教师提问:世界由物质构成这句话是否正确?
(3)小活动:请举起含有陶瓷/铁/塑料这种物质的物体。
(4)教师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质?学生回答:硬度、颜色、光滑粗糙等。
教师总结:可以从感官方面,还有以前学习的导电性、导热性等。
(5)描述白醋的特征,出示记录表(物质名称、特征、发生的变化)
利用教师准备的材料和自带的材料进行实验,描述这些物质的特征、填写发生的变化。
(6)分享物质的特征/变化,并进行修正和补充。
(7)物质的变化时刻进行,总是不同。
火柴折断/点燃,还是火柴吗?学生回答:火柴由红色物质和木棍组成,点然后红色物质消失,只有木头部分留下来,所以不是火柴了。
(8)播放视频:不同的变化(水沸腾、冰融化、铁生锈、氧化的苹果)
教师提问:物质的体积、状态、温度、颜色有变化吗?有新物质产生吗?
生1:水沸腾变为水蒸气,本质上还是小水珠。
生2:水沸腾变为茶,更干净。
生3:水还是水,但细菌少了。
(9)可以根据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分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还可以按照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时间进行分类。
3.研讨
生活中的变化:烟花、铜钱、泡沫灭火器发生的是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