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举行“中小衔接”科学研讨活动 [复制链接]

1#

萧山区举行“中小衔接”科学研讨活动

 

科学学科“中小衔接”研讨活动通知


各中心小学教导处、各位科学老师:


小学科学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基础,小学与初中科学教材的内容紧密相连。因此熟悉两段教材的内容,了解两段的教法学法,准确把握小学阶段教学的深浅度十分必要。按本学科的教研计划,确定于617(星期二),在湘师附小举行科学学科“中小衔接”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城厢街道中心学校、高桥初中的大力支持,经前期的多次讨论,把研究的范围定在“生命科学”板块,高桥初中将派出骨干教师王宝娟、李淑萍、洪乐燕、陈国华全程参与。具体安排如下:


830910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六年级)  湘师附小 夏志明执教


9201000 常见的植物(六年级)                 高桥初中 李淑萍执教


10101120 “生命科学”板块教学衔接研讨     高桥初中教师与我们对话


本次活动830前报到,时间半天。


参加对象:城厢、新塘、北干、蜀山街道、城北片所属的小学每校一名科学教师,同时也欢迎其他片的教师参加研讨。


 


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8.6.13.

分享 转发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

活动的前期研讨: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3#

 

科学课"中小衔接"的设计思考


萧山区湘师附小:夏志明


曾经看到这么一则消息:新课程实施以后,在某市一中学举行的家长会上,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对家长“实话实说”:“这一届学生是我们学校历年来生源最差的一届,举政治课为例,全班40几名学生,半期考只有6个及格;有的学生甚至两门课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10分。”许多家长大惊失色,因为这种成绩和小学时清一色的“优良”形成了明显反差。


由此想到我们小学科学课,新教材试教即将一轮结束,初中科学教师们是否也会对小学科学教学产生非议。浙江省情况特殊,初中科学早于其它省份进行合科教学,现行初中科学教材的与小学科学教材编写者是两拔人不同的人,教材内容缺乏整合。因此对中小科学课衔接的教学研究显的很有必要也很紧迫。通过网上查找得知,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这是个被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从呈现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还处于起始阶段,有的以活动代替研究;有的一次活动后,就没下文了;有的甚至算不上真正意义的中小衔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正如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所说: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并不是在教研活动的层面上可以解决的,要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入手,这不是我们的普通教师能够解决的。但是我想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教研活动,至少能够起到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定也能起到作用,因为毕竟我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分析一下,在城厢镇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城区中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研究氛围相对较好;其次: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初中政策,相关中小学利益目标指向更一致,利于学科建设;其三:城区中小学校数量多且集中,活动辐射效应较大。于是就分别向城厢中心学校与教研室何老师汇报这个活动设想,得到了城厢中心学校与教研室的支持,中心学校把它列入学期工作计划。


 


如果把中小学科学衔接活动分解一下,其实就是两方面的问题,即“怎样衔接?”“衔接什么?”我们的活动首先要从“怎样衔接”来入手,回头想想,在这个问题上,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定位明:考虑到中小学科学课教学衔接是个大课题,并不是一次教研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我们作了长期打算,希望把这个课题扎扎实实的搞下去,这次我们的第一次科学课中小学衔接主题活动,也许还是萧山区正式意义上的第一次科学课中小学衔接的研究活动,所以这次活动定位在于发动、宣传,希望引起我们萧山区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关注。


互动早:许多老师也许只关注到617日在我校(湘师附小)上课与讲座,其实这只是本次活动的一部分,我们的活动应该包括上课之前与中学教师几次交流互动,包括上课后的反思等后续活动。在城厢中心学校邱芳老师的牵线下59日我找到了高桥初中的活动联络人李淑平老师,就中小学学生科学学习初步交流了看法;512日,在城厢中心学校邱芳老师带领下,我与江寺小学倪国锋老师再去高桥初中与李老师作交流,重点谈了中小学科学教材的认识,希望初中科学教师给予支持的几个话题,并对活动做初步构想。交流回来后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活动方案。610日,我与教研员何树德老师、中心学校邱芳老师、国锋第三次来到高桥初中,与几位将参加展示活动的老师讨论了活动方案,确定了执教内容与交流话题,人员分工等,并相互提供了教材与教参等资料。应该说正是有了前面几次有效互动,才有了617日良好开展。


切块小:小学科学内容包罗万象,初中科学合科以后也是如此,那么选择什么内容比较好,比较中小课标与教材,最后我确定的“生命科学”,原因是小学关于生命科学更注重体验与亲历,如种凤仙花、养蚕宝宝、种子萌发实验等,而初中以内容知识性为主多,教师课堂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生命科学尤其如此,通过同一内容板块的两节课,用六年级学生来执教七下《常见的植物》、五下的学生来执教《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一)》,来体现初中、小学科学课现在在教什么,怎么教的。讲座也围绕这块内容,由初中教师从他们的视角对小学“生命世界”内容做解读。其它块内容在以后的中小衔接活动中一块块的进行。


活动实:我们的课从确定到执教花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初中老师们面临学生中考的实际问题,时间较紧。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在活动中呈现的课是两节原生态的科学课,这样更利用听课老师观察了解,发现问题。我们的讲座邀请到的全部是一线教师,他们从实践中来,谈自己的体悟与认识,对我们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资料全:考虑到许多老师是没法参与前期的准备工作,且因为活动快临近期末,时间紧张,把原本一天的活动压缩成半天。因此除了课与讲座我们尽可能通过资料来反映整个活动过程。资料包括呈现前期活动的思考、两节课的内容与教案、中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生命科学的分布、中小学科学课标有关对“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标准、对中小学科学的研究现状等。提供这些资料目的还在于让与会老师在活动后继续对此作研究。


 


但活动象课一样总也留有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我们选择的“生命科学”,作为切入的面,事后觉得还是太大,应该把面改做点,更有针对性;


2.考虑期末临近复习,把活动由原来的压缩成半天,使课堂解剖与中小学教师间的互动不充分,相关的教材教法、学生探究活动与知识落实的把握等问题的讨论没有实质性展开;


3.因为中考阅卷,初中的教学教研员没有能到场指导,使我们的研究缺乏理论的提升;


4.对“衔接什么?”考虑的较浅;


……


但毕竟我们尝试了,我把活动设计思考与存在不足写出来,其目的是供其它有志于此的科学老师参考与指正,使我们的科学课课程实施的更好,最后想特别感谢萧山区教研室何树德老师悉心指导、城厢街道中心学校邱芳老师的热情联系、高桥初中科学教师的积极参与、江寺小学倪国锋老师的良好建议。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4#

科学三-------九年级“生命科学”知识分布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第二单元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


6、开花了,结果了;


7、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


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2、种子发芽实验(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七年级上册:


科学入门、


观察生物、


地球与宇宙、


物质的特性。


 


七年级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


运动和力、


代代相传的生命、


不断运动的地球。


 


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水、


地球的“外衣”——大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电路探密。


 


八年级下册: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空气与生命、


植物与土壤、


电和磁。


 


九年级上册:


探索物质的变化、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代谢与平衡。


 


九年级下册:


演化的自然、


生物与环境、


人的健康与环境、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5#

 

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生命(世界)科学”解读


第一部分:3-6年级科学课内容标准包括:
 一、科学探究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生命世界
 四、物质世界
 五、地球与宇宙


其中“生命世界”内容标准如下: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生命世界"的内容标准的确定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生命的共同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整合学生对生命零散的认识。"生命与环境""健康生活"部分的具体内容则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
  "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图


 


第二部分:7-9年级科学课内容标准包括:


 一、科学探究
 二、生命科学
 三、物质科学
 四、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其中“生命科学”内容标准如下:
  生命科学领域划分为五个主题: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通过对该领域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实、基本规律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获得有关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学会或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理解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关注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的作用;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解决有关问题。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思想,提高观察、调查、模型建立、实验、数据信息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内容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以及进化的观念;认识生命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具有结构层次,并遵循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认识生物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本主题包括三方面内容: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生命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也是具有层次的,并遵循共同规律;逐步理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学会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检索表的使用和简单检索表的编制;学习观察、测量、描述、分类等科学方法。
  教师应特别注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具体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等方面的能力,并应注意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程中相关的统一概念的理解。


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
  本主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过程,认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认识不同进化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生物具有不同的新陈代谢方式,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初步建立起生物体是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的观念;学会或掌握生物学常用的测量和实验技能。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学会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主题包括植物的感应现象、动物行为、人体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和人体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
  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本主题包括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与发育、人类的生殖与发育和遗传与进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与此有关的新型农业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克隆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作扩展性介绍。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了解生殖和发育方式也具有多样性;了解DNA、基因、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变异现象,并认识它们在物种延续和进化中的作用;学会种植、嫁接等农业操作技能,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理解遗传育种和人工种子等新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关于进化的科学理念,关注与这一主题内容相关的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主题5:人、健康与环境
  本主题包括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人类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免疫的现象、类型和作用;了解常见病、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理解体育锻炼、卫生习惯、生活模式、膳食及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高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的自觉性;学会对食物中毒、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的防范和急救的基本方法;把人类及其活动放到整个生物圈中去认识,提高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师应注意紧密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关于健康的教育,引导学生高度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15:02:14编辑过]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6#

活动后续:学生感言一


 


一节初中科学课的体验


湘师附小605班:施忆莲


 


进入六年级以来,我的心里既期盼,又紧张。期盼的是马上要进入中学,感觉自己就长大很多,紧张的是听说初中课程很多,学习压力很大,没想到今天我提前体验了初中的课程学习,上了一堂有趣而又紧张的科学课。


在上课前,班主任老师通知我们要带笔记本和铅笔盒,进了多媒体教室,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初中的老师,她笑呵呵地介绍了自己——李淑萍老师,便开始讲课了。首先是大屏幕中出示了“常见的植物”的课题,正在当我思考这个老师会讲什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教我们的时候,我便听到了老师那清脆的声音传入我耳朵,“种子植物家族里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老师先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自己领悟,自己探究。在检查交流时李老师直奔重点抓住了这节课学习的的几处重点句子进行教学,在大黑板上迅速得写下了重点词语,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谈对植物的认识。随着老师的讲解,我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也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的课速度虽然比小学快,但生动活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重点的问题,在最后环节安排了表达训练,使我们又在课堂的最后总结了一下。


通过这节公开课的学习,让我们对初中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到,小学的课堂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吸收和消化知识,而初中的课堂,进度将比小学的更快,效率将更高,学习量将更大。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提前接触了初中老师,体会初中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对于我们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有较多的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15:05:04编辑过]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7#

活动后续:学生感言二


 


我学习了一节初中科学课


湘师附小:王慧佳


快上初中了,很多家长说,小学科学的学习与初中科学的学习相差很大,许多刚从小学迈入初中的学生因为跟不上初一学习科学速度而落后中,但是,今天初中科学老师来给我们班上了一堂课,我发现其实不太难,只是内容多,老师讲得快,脑子无法及时跟上理解。


这堂课的内容挺好理解的,讲的是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的分类。老师用多媒体给我们边放图像,边讲解。毕竟是初中课程,老师很少在黑板上写详细的板书,不像小学老师,板书密密麻麻的,还指点我们记在哪一页,怎么记,而是只写几个稀稀疏疏的大字,更令我意外的是,老师今天对笔记的事情只字不提。


在我们小学,老师往往是循循善诱,从生活中的小事说起,与大家谈一谈,慢慢地进入主题,让我们每个人都理解很透彻了,然后慢慢讲。而这位初中老师,是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老师讲完一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后,直接说了这个植物是属于哪个种类了,讲明了这个种类怎么怎么样,速度比小学教师教得快多了。


在小学的每堂课里,几乎都是在上同一内容,千讲万讲最后还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概念。而这堂课的概念却非常多,几乎每放一张幻灯片就有一个新的内容,让我不知从何记起。老师也没有说固定的概念。明明我都理解了,但上课上到最后,我竟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学了什么?


讲完了,大家缓过气来,谁知老师还有练习准备了,一看,发现还可以,再看,觉得自己学得不扎实。比如选择题,虽然选得对,但是却解释不出来,而且,上完课回教室,竟没有一个人能记下完整的笔记。


 


看来,初中的科学学习与小学的科学的学习的确是不一样啊!!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8#

活动后续:教师感言


 


科学课“中小衔接”的思考


                                      萧山区江寺小学 戴军方


    前几天,在湘师附小参加了“中小学科学衔接”的教研活动,活动组织者选择了中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科学板块为切入点,安排了中小学各一节科学课及中学教师对小学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部分的教析剖析。一上午紧凑的活动,虽然并没有在如何衔接等方面做深入的讨论,但却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根据初中教学特点做好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这两节课来看,如果从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去看两者的教学密度相差很大,初中教师一节课的内容相当于小学科学一个单元的内容。从过程与方法上来看,小学科学重在亲历体验,而初中科学重在归纳与梳理。做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当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中小衔接工作:


第一,   承认教学上的区别,多让学生亲历探究。


无论从教材内容来看,还是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这种区别的存在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既然中小学科学课的培养侧重点不同,那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区别。关键问题是要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知识密度小的特点,让孩子们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有利于让孩子们建立一种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流程。因此让孩子们多接触生活,观察自然,在亲历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应该成为小学科学的重点,而且做为小学科学老师就更应该想法设法去开足开齐实验。


第二,   规范小学科学教学术语,尽可能与初中科学保持一致。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科学课中经常会遇到解释、描述的做法。有时候为了迎合“创新”许多教师往往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但这种标新立异有时却打乱了已经建立的系统的科学规则。基于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我们要给孩子们创新的机会,但我们更要帮助他建立一种科学的规范的科学术语体系,以利于交流与沟通,而教师自身科学术语的规范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   加强与初中教师的合作,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跟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学科毕业比较,小学的科学教师相对来说专业水平差了许多。因此从目前来看,小学科学教师除了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补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之外,另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与初中教师结对成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科学知识上的问题时就应该多问问初中教师,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另外,根据初中实验室器材配备较全面这一特点,还可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9#

很有价值、意义的探讨!谢谢老师的报道。我觉得,目前现行的教材(特别是中学的浙江版教材还存在不少的隔阂)还需要整合。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