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小衔接"的设计思考
萧山区湘师附小:夏志明
曾经看到这么一则消息:新课程实施以后,在某市一中学举行的家长会上,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对家长“实话实说”:“这一届学生是我们学校历年来生源最差的一届,举政治课为例,全班40几名学生,半期考只有6个及格;有的学生甚至两门课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10分。”许多家长大惊失色,因为这种成绩和小学时清一色的“优良”形成了明显反差。
由此想到我们小学科学课,新教材试教即将一轮结束,初中科学教师们是否也会对小学科学教学产生非议。浙江省情况特殊,初中科学早于其它省份进行合科教学,现行初中科学教材的与小学科学教材编写者是两拔人不同的人,教材内容缺乏整合。因此对中小科学课衔接的教学研究显的很有必要也很紧迫。通过网上查找得知,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这是个被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从呈现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还处于起始阶段,有的以活动代替研究;有的一次活动后,就没下文了;有的甚至算不上真正意义的中小衔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正如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所说:中小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并不是在教研活动的层面上可以解决的,要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入手,这不是我们的普通教师能够解决的。但是我想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教研活动,至少能够起到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定也能起到作用,因为毕竟我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分析一下,在城厢镇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城区中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研究氛围相对较好;其次: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初中政策,相关中小学利益目标指向更一致,利于学科建设;其三:城区中小学校数量多且集中,活动辐射效应较大。于是就分别向城厢中心学校与教研室何老师汇报这个活动设想,得到了城厢中心学校与教研室的支持,中心学校把它列入学期工作计划。
如果把中小学科学衔接活动分解一下,其实就是两方面的问题,即“怎样衔接?”“衔接什么?”我们的活动首先要从“怎样衔接”来入手,回头想想,在这个问题上,以下几点做的比较好。
定位明:考虑到中小学科学课教学衔接是个大课题,并不是一次教研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我们作了长期打算,希望把这个课题扎扎实实的搞下去,这次我们的第一次科学课中小学衔接主题活动,也许还是萧山区正式意义上的第一次科学课中小学衔接的研究活动,所以这次活动定位在于发动、宣传,希望引起我们萧山区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关注。
互动早:许多老师也许只关注到6月17日在我校(湘师附小)上课与讲座,其实这只是本次活动的一部分,我们的活动应该包括上课之前与中学教师几次交流互动,包括上课后的反思等后续活动。在城厢中心学校邱芳老师的牵线下5月9日我找到了高桥初中的活动联络人李淑平老师,就中小学学生科学学习初步交流了看法;5月12日,在城厢中心学校邱芳老师带领下,我与江寺小学倪国锋老师再去高桥初中与李老师作交流,重点谈了中小学科学教材的认识,希望初中科学教师给予支持的几个话题,并对活动做初步构想。交流回来后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活动方案。6月10日,我与教研员何树德老师、中心学校邱芳老师、国锋第三次来到高桥初中,与几位将参加展示活动的老师讨论了活动方案,确定了执教内容与交流话题,人员分工等,并相互提供了教材与教参等资料。应该说正是有了前面几次有效互动,才有了6月17日良好开展。
切块小:小学科学内容包罗万象,初中科学合科以后也是如此,那么选择什么内容比较好,比较中小课标与教材,最后我确定的“生命科学”,原因是小学关于生命科学更注重体验与亲历,如种凤仙花、养蚕宝宝、种子萌发实验等,而初中以内容知识性为主多,教师课堂教学多以讲授为主,生命科学尤其如此,通过同一内容板块的两节课,用六年级学生来执教七下《常见的植物》、五下的学生来执教《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一)》,来体现初中、小学科学课现在在教什么,怎么教的。讲座也围绕这块内容,由初中教师从他们的视角对小学“生命世界”内容做解读。其它块内容在以后的中小衔接活动中一块块的进行。
活动实:我们的课从确定到执教花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初中老师们面临学生中考的实际问题,时间较紧。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在活动中呈现的课是两节原生态的科学课,这样更利用听课老师观察了解,发现问题。我们的讲座邀请到的全部是一线教师,他们从实践中来,谈自己的体悟与认识,对我们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资料全:考虑到许多老师是没法参与前期的准备工作,且因为活动快临近期末,时间紧张,把原本一天的活动压缩成半天。因此除了课与讲座我们尽可能通过资料来反映整个活动过程。资料包括呈现前期活动的思考、两节课的内容与教案、中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生命科学的分布、中小学科学课标有关对“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标准、对中小学科学的研究现状等。提供这些资料目的还在于让与会老师在活动后继续对此作研究。
但活动象课一样总也留有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我们选择的“生命科学”,作为切入的面,事后觉得还是太大,应该把面改做点,更有针对性;
2.考虑期末临近复习,把活动由原来的压缩成半天,使课堂解剖与中小学教师间的互动不充分,相关的教材教法、学生探究活动与知识落实的把握等问题的讨论没有实质性展开;
3.因为中考阅卷,初中的教学教研员没有能到场指导,使我们的研究缺乏理论的提升;
4.对“衔接什么?”考虑的较浅;
……
但毕竟我们尝试了,我把活动设计思考与存在不足写出来,其目的是供其它有志于此的科学老师参考与指正,使我们的科学课课程实施的更好,最后想特别感谢萧山区教研室何树德老师悉心指导、城厢街道中心学校邱芳老师的热情联系、高桥初中科学教师的积极参与、江寺小学倪国锋老师的良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