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迭代·进阶·成长——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复制链接]

1#

迭代·进阶·成长


——博文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当我们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通过反复做,不断总结和思考,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法,实现一次比一次更优化,这便是迭代......”金秋伊始,博闻楼录播教室中传来了叶丽华老师的谆谆教诲。讲台上的叶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娓娓道来,台下的青年教师们则不断汲取着言语中的力量,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就此拉开帷幕。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如何在36年的教学生涯中寻求职业的幸福感,做到不忘初心而非碌碌无为呢?叶老师以己为例,认为“成长”是立足之点。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如何在真实的教育世界拥有立足之地,甚至脱颖而出?“志业、专业”两大关键词映入我们的眼帘。
最后编辑博文小学王丽洁 最后编辑于 2021-09-22 08:44:49
分享 转发
TOP
2#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志存高远者,须明确道路。青年教师之路,理想起步,困惑常伴,然后初具成熟风范。找准自己的道路,是成长的第一步,我们虽处在不同的时期,却不能就此迷途。以莫国夫老师的一句话来激励自身,我们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业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传奇”。
志存高远者,可以师为鉴。叶老师为我们列举了四位名师,刘发建、朱胜阳两位都是真正的“草根教师”,是从教育写作走出来的名师。刘老师以独特的田野思想照亮课堂,开创语文教育的一道别样风景,朱老师燃灯如豆,持续发光。两位教师十年磨一剑,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罗才军、王铁青两位教师立足课堂,悉心打磨,“实践出真绩”,用一次次的赛课磨课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我们虽刚刚起步,却可以借鉴前辈们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
志存高远者,当有所规划。教书育人与平地建屋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一直做一个普通泥瓦匠,还是成为更高层次的人,皆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叶老师用一个小故事阐明其中的深意——什么样的规划决定什么样的生活。她也提出了对博文青年教师们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够作出“1358的成长规划:一年适应,三年胜任(站稳讲台),五年挑大梁,八年成长为骨干。”言必信,行必果,我们不做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者,更要实实在在地去做,相信完成远比完美更重要,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TOP
3#

行远自迩 踔厉奋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名专业的教师,于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这便是“迭代”。教育是实践至上的工作,从观念世界到现实世界,需要教师们做好三件事:
“上好课”是安身立命的基本功,课堂表现能让他人直观感受到教师的能力。在叶老师看来,课堂教学技术可以模仿,也需要模仿。但如何结构化地使用,需要个体在现场的摸爬滚打中,学会不断地与自己对话,在反思性实践中提升自已的上课质量。为师者,不走捷径,亲力亲为,摸索前行。
“读好书”是掘取专业发展的源头水。常人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常常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何让自己的学科语言不再苍白无力,只有不断阅读,让文字也能充满活力。怎样读,读什么?叶老师给了以下几点建议:青睐教育名家名著;滋养人文类书籍;关注教育科研方法类图书;吃透对课堂教学具有较强指导作用的书;选择专业特长塑造的方向性阅读。
“选对人”是寻求拔节生长的助跑者。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让我们明白,选择正确的引路人能够事半功倍,但同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群体中那一个个“香菱们”之所以在教学领域有所建树,便在于他们对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有甚者沉醉其中“不疯魔,不成活”。
TOP
4#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热爱是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课堂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教研是成为名师的有效途径。当我们还在脑海中反复品味,讲座已快要接近尾声,短短一小时,却让在座教师内心都深受震撼,结束讲座后,每位老师也交流了所思所想,作出反馈。如何开启未来专业道路的第一步,每位老师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了答案。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漫漫,但我们愿以破茧的毅力和浴火的勇气,扬帆远航。
TOP
5#

学校的这个活动真好,为青年教师指引方向
TOP
6#

学校的这个活动很好!
TOP
7#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好活动。
TOP
8#

年轻教师能在优秀的教研氛围中快速成长与发展!
吕坚
TOP
9#

叶老师优秀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TOP
10#

良好的校本教研,是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通道。
TOP
11#

迭代·进阶·成长


——博文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当我们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通过反复做,不断总结和思考,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法,实现一次比一次更优化,这便是迭代......”金秋伊始,博闻楼录播教室中传来了叶丽华老师的谆谆教诲。讲台上的叶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娓娓道来,台下的青年教师们则不断汲取着
博文小学王丽洁 发表于 2021/9/19 19:50:16
听过叶老师的讲座,有深度发人深省!
TOP
12#

真的是很好的活动。
TOP
13#

青年教师境训好,教育后面成效高。
TOP
14#

不错的活动,有引领有行动
TOP
15#

一条一条列的挺细的,提出意见和建议,让自己多多思考、实践,也是督促提高。
TOP
16#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任何年龄,都有努力的理由和勇气
TOP
17#

这样的活动真好
TOP
18#

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TOP
19#

身边老师的榜样作用的是最大的!
TOP
20#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发展,最实在,也最贴近平日教研需求,真好
TOP
21#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发展,最实在,也最贴近平日教研需求,真好
张蓓蕾 发表于 2021/9/25 14:26:36
像这样的教研,确实是我们青年教师的福音,能够少走不少弯路。
TOP
22#

博文的教研氛围很好,给年轻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个展示成长的大舞台。
TOP
23#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当老师。撇开其他因素不谈,单纯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好方法的传承非常重要。
TOP
24#

回复 23楼芒果大大的帖子

如何保持对职业的热爱程度,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
TOP
25#

由于教育的动态性、生成性和拓展性,青年教师的成长一般都要走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想期。出现在刚参加工作时,老师们陶醉于初为人师的喜悦之中,精力充沛,工作积极,学习勤奋,浑身上下都焕发着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这种状态一般只能维持一至二年。
第二阶段,困惑期。教师职业的清苦、平凡、艰辛和劳累,很快就粉碎一些人美好的梦想。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重复出现的调皮又讨厌的娃娃脸……新鲜感很快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休止的枯燥乏味的教书匠生活,迷惘、困惑充满心头,大有“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之悲凉。这段时间大概为二至五年。
第三阶段,成熟期。出现在参加工作后的六至十年左右,年轻教师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拼搏、奋力挣扎,迎来了那本来就该属于他们的那一份收获。那些社会适应能力强,意志品质好,专业功底扎实的年轻教师在经历了的磨难后,已经开始有了成功的果实了。有些人则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中。
TOP
26#

上好课(练好安身立命的基本功)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尽最大努力把课上好是老师的天职。课堂有基础的教学技术,就如一幢房子,需要基本的材料。技术可以模仿,也需要模仿。但如何结构化地使用,需要个体在现场的摸爬滚打中,学会不断地与自己对话,在反思性实践中提升自已的上课质量。从教之初的三五年是入格阶段,脚步要稳健,路子要走正。

①熟读课本,读到滚瓜烂熟。边读边思考:如果我是学生,这课时难点在哪里,如何做到化难为易,让学生学得会,学得好。

②研究课后习题。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往往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思路,我们可以此为导向,精心设计导学方案。

③研究课堂作业本。老师们对“课堂作业随堂化”的意识已经有了,但如何做到“熨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要合理设计内容梯度,将科学要素穿插其中,力争在少而精的练习中渗透可迁移、运用的方法,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④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想。这一点特别重要,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我们要舍得花时间,充分预设。过去的教案都是手写可以不断地补充完善,而且写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有灵感产生。

⑤学习各类教学参考资料。其目的是丰富、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千万不要克隆现成的教案,一定要学会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

TOP
27#

回复 26楼博文小学王丽洁的帖子

这个过程必须亲身经历,甚至会有相当长的一段煎熬时间,没有捷径可走。上好课既要自己琢磨,还要学会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特别在学校中,要抓住机会上公开课。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课教学,能够唤醒和调动一个老师全部的专业潜能和生命力量。
爱课堂,爱孩子,是一种起码的教育情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工作的基本盘就是自己的教室和学生。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智慧,就是教育工作亘古不变的追求,也是教育的底部逻辑。这就需要我们摸索和掌握哄孩子的艺术。面对学困生,等待比催促更重要;对待捣蛋鬼,宽容比纪律更重要;和学生交流,文字比语言更温暖。这背后的学问,需要旷日持久的探索。
TOP
28#

读好书(掘取专业发展的源头水)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却能点入肌肤,融入骨髓,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那便是书。
无论你教哪一门学科,若你是位博学雅识者,是位有品质的爱书人,在教材之外还赠送了丰盛的课外知识,那这些孩子就是有福的。也许这些知识以外的见识,并未在考试中立竿见影,但等他成人以后,等他的人生走出了足够远,他会朝自己的学科投去感激的目光。
所以,我们要读书,在阅读中寻找生命的坐标,寻找生命和志业的确认感。每个学期至少读透一本好书,直到它影响你的思维和思想。生命有限,我们要和一些更好的东西打交道。一本专业的好书,首先来自于业内的公认。它可能无法带给你直接的名利,但智力与思维跃升的愉悦,就是对虔诚学习者的最大奖赏。
TOP
29#

叶老师也久仰了,只是没有机会聆听。
TOP
30#

老师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本教研,离不开学习优秀老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