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章里,作者首先让我们明确了什么是科学问题,分清了科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区别;认识到提出科学问题是为了寻找一种解释,而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了活动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以发现科学问题、回答科学问题、形成科学概念为目的的,并且让孩子始终围绕所关心的科学问题或目标进行。要做到这一点,科学问题要具体、尺度要小而且贴近孩子们的经验。
什么是科学问题?什么是实际问题?什么是非科学问题?什么是科学性较低的问题,分清楚这些对我们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1.区分真科学问题与假科学问题
假科学问题是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和情境准备的,或相对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
2.区分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的问题往往指向确定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活动的设计、学具的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科学课中,教师应该把从开放性问题向封闭性问题转换的过程放在活动前完成,留给小学生的应该是封闭性的问题。
3.正确使用“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
作者认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主要进行“是什么”问题的探究活动,但鼓励对“为什么”问题的思考,不过不作严格要求。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要鼓励并强调解释。而学生一般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在师生共同讨论后才会发现矛盾和困惑,从而对现象进行解释。
作者在小结时提出,真正的“科学问题”是一个暗含着理论假说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和假说的梯子。所以问题中的变量不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