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州市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教育专题研讨会专辑 [复制链接]

1#

温州市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教育专题研讨会专辑

      本次研讨会活动专辑材料,精心,精美,精炼,精细。选择和组织的材料主题突出,极具学习和思考价值。特别编辑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感谢为本次材料专辑提供第一手资料的老师们!感谢张延银老师为本专辑设计的精美封面!

   


图:专辑封面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题记(摘自《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学科视野——为与会人员提供生命世界专题领域的理念背景,国内外关于生命世界的课程标准描述,单元教学内容编写情况,整体内容构成框架介绍。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内容标准解读1


◇编写《生物与环境(一)》的回顾6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生命科学”(K-4)内容标准12


◇科学(3-6年级)课程“生命世界”的知识特点与教学建议14


[点击下载:500)this.width=500" border=0>学科视野.rar]



    ◆现场教学——为与会人员提供本次专题研讨所有课程例的教学预案与教学思考。


◇动物的繁殖活动/应小敏/20


◇食物链和食物网/王小梅/2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施昌魏/24


◇茎越长越高/胡亦欣/28


◇动物的卵/姜  毅/29


◇动物的卵/丁希雷/31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叶娟燕/34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郭诗文/35


[点击下载:500)this.width=500" border=0>现场教学.rar ]


 


   ◆一线故事——为与会人员提供来自“生命世界”单元的一线教学实践收获与困惑的真实案例。


◇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科学概念教学例谈/王小梅/39


◇用探究活动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身体的结构》教学课例/郑曼慧/44


◇用心演绎生命课堂——“生命世界”教学经验分享。/田精华/50


◇萝卜的花有几瓣/吴  方/54


◇孵小鸡——体验式学习案例/李文光/57


◇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动物生命周期》教学及体会/陈秀鸯/60


◇科学课,我和孩子们一起感悟生命——《植物的一生》教学散记/谢超群/64


◇观察和制作生态瓶/林伟芬/66


◇回归自然、关注过程、体验生命/吴士敏/68


◇“青蛙卵的孵化”观察记录/富圣江/71


◇凤仙花生长观察与研究/何丽琴/74


◇“生命世界的教学”网络交流集萃/林恒雷等/82


[点击下载:500)this.width=500" border=0>一线故事.rar]


 


    ◆实验设计——为与会人员提供生命世界单元的典型实验设计,分享智慧,启发创新。


◇如何制作生态瓶施昌魏/84


◇“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方法及其原理/潘子楷/85


◇三种空气的样本收集与实验设计/郭诗文/88


◇“生命世界”课外实验活动设计系列/张  汉等/90


[点击下载:500)this.width=500" border=0>实验设计.rar] 

分享 转发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2#

 科学视野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内容标准[1]


 


1.“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在标准中占有什么地位?


从篇幅上看,“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标准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作为内容标准中的主要部分和“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标准》的知识内容部分。作为《标准》而言,它实际上就是全面培养科学素养的具体纲要,所以在“生命世界”在这部分内容中既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的明确要求,同时也要作为载体体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具体目标。换言之就是将知识作为重要载体来实现全面的科学教育。同样,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也会利用“生命世界”内容标准中的具体内容,离开了具体的内容来达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也是不可能的。


2.如何看待“生命世界”这部分在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它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一草一木,虫鱼鸟兽,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儿童很容易产生对生命多样性的复杂性的神秘感,而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花草树木的认识过渡到对植物界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兴趣。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生命的本质的认识。“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和人类生存等有关的重大问题。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建立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责任感,并能参与有关社会问题讨论和决策,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有很多种养殖活动,长时间对动物植物的养护、观察、记录,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一种负责任的勇气、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命系统往往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变化的因素很多,十分有利于设计安排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标准》附录中出现的对3棵小树变化情况探究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世纪生命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命科学是当今高新技术的最前沿领域,成为新的科学革命的中心。在新的世纪,生命科学将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小培养学生的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尤为重要。这也是这部分内容的价值所在。


3.在“生命世界”这一部分的内容选择上有什么原则?


学习内容的选择始终是《标准》制订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学什么的核心问题。在《标准》研制工作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很多,要兼顾的方面也很多。不管怎样,在内容的筛选上必须要有原则,要依据这些原则来确定这部分内容。这些原则是:趣味性原则、适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探究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如同《标准》中所言:“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生命科学的内容是古今中外儿童学习生活中的经典内容,也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且比较熟悉的领域。这门课程认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充满生机且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也是引人入胜的世界。我们首先要从小学生熟悉的事物(常见的植物、动物以及自己身体)取材,既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使小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感到很有兴趣。要使“生命世界”成为一个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世界。科学教育不应让复杂、机械的概念名词压制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好奇心。适切性原则要求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的学生能学习什么内容是受其心智发展水平限制的,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适合,应作摈弃。适切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提出的目标要切合当今的教育、教学实际,如果不切实际也就失去其作为目标的意义。系统性是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放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来考虑内容的选择,尽管这是小学3-6年的学习内容,但它也是一门带有综合性质的学科,内容涉及的面很广,需要按科学的逻辑来决定内容的取舍。发展性原则是要了解哪些内容对学生在这个年龄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选取那些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内容。探究性原则是在已经考虑了前几个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在这个领域内选择合适的内容来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有利于在内容标准中将科学探究的目标落到实处。例如,“生命的共同特征”之四中:“生物的基本需求”可以突出过程性目标也可以突出知识性的目标,但生命生长的基本条件中变化的因素很多,涉及大量的变量与控制变量的问题,是最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因此,在这部分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设计实验研究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样能使大部分学生在兴趣、能力和信心等方面有长足进步。


4.“生命世界”这一部分内容在《标准》中是如何形成框架体系的?


首先确定了通过对生命世界学习的总目标,即:“了解生物世界的轮廓,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一些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同时,对人自己身体和健康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发展”。在确定总目标后就按照下面这样的思路来整理相关内容的:


个体──类──群落──生命世界


身边生物个体──周围的生物──自然界里的生物


简单的生命活动──复杂的生命活动


观察对象外部──内部


中观生命世界──微观(宏观)生命世界


差异──适应──平衡


在此基础上确定4个一级主题,多样的生物、生命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各个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如下:


(1)多样的生物: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


(2)生命共同特征:动植物的一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基本需求、遗传现象;


(3)生物与环境:生物对环境适应、进化现象;


(4)健康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长发育、生理与健康。


两级主题大致勾勒出“生命世界”内容标准的整体结构。同一级主题间既有递进关系又有内在联系,而这个结构是基本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的,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在保持一定的科学性的同时,又不生搬硬套,堆砌名词概念,努力架起科学和孩子认识科学之间的桥梁。


为了避免“生命科学”、“结构层次”、“新陈代谢”这样的专业性很强的名词出现,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经过反复的思考确定以“生命世界”、“生物基本需求”这样一些浅显的表达当作大标题和一级主题。同时中学乃至更高一级的有关“生命世界”内容的学习是将遗传和变异联系起来学习的,但在小学阶段我们则要求他们主要认识遗传现象,认识子代和父代的相似性这种广泛存在的一般规律。而作为遗传相对应的变异则不以二级主题的形式出现,但在以下的具体目标中也要求:“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标准》中为了使这个概念能被小学科学教学接受,变通为“生物的基本需求”,试图从易于理解的需求的角度来阐释新陈代谢。在这里从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同化为自身的物质的过程是保持生命的基本需求,而像排泄作用这样的典型的异化过程也为被视作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因为生物体也必须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才能使生命得到延续,这样的处理既不违背科学性,又降低了认识上的难度。


5.《标准》与大纲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和大纲中的相同部分的内容相比,《标准》中这部分内容有以下特点。(1)结构上严整有序、脉络清楚。由于有了精心构建的二级主题的框架,加之有了标准内容的框架图这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呈现方式,使得“生命世界”这部分的结构完整清晰地展示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具体内容排列是基于生命科学的基本的知识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2)立意较高。原来的大纲中的内容不是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来呈现的,而是从单纯的形态分类角度来呈现的。而《标准》中是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作为主线来展开内容的。这样的呈现方式更强调对生命的整体认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3)内容新颖。与颁布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纲相比,《标准》中更多地选择了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加入了一些科技最新发展成果的内容。例如较多地舍弃许多了原来大纲中有关形态结构方面的内容以及分类方面的内容,代之以认识生命活动基本特征的内容。(4)选择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来展开内容标准。努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具体内容标准的叙述上多以联系生产活动实际的问题来作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并掌握未知的东西,为小学生将来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进行个人决断提供准备。(5)难易恰当,有利于科学探究。大纲中有的内容过于简单,但有些内容又太难了。从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的角度出发,太难和太易的内容都不利于科学探究。例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这个在大纲中作为重要内容出现的,而且还要做实验。而事实上,学生对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最终还是一知半解,做的实验也是验证性实验,意义并不大。


6.在“生命世界”学习中如何确定不同年段的不同要求?


三、四年级的要求是:


能辨认周围的一些常见的动植物。能用感官对简单的生物在外形上进行观察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观察结果。在有目的观察的基础上,尝试用图画或文字进行描述。


从外观上认识自我,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健康意识。


具有爱护自然界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的情感。


从分类的角度扩大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


能用观察或实验的方法认识生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五、六年级的要求是


能用较长的时间观察动植物生长的情况,能记录整理数据并做出自己的分析。


通过广泛的事实认识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拓展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在对人体内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够用具体的事例来阐明对生物进化的理解。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和生命科学有关人类重大问题。


7.在确定“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标准时还注意了哪些问题?


从整体的角度、联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世界,要能通过探究和学习从一事一物的认识角度发展到从事与事、物与物联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世界。例如,学习繁殖的内容时要认识植物是如何繁殖的,进而过渡到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比较不同种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来加深理解。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通过搜集不同生物生命周期的数据来建立新的认识,认识到不同生物尽管生命周期不同,有长有短,但都有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有这样一个联系地看待不同生命的过程,就能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以科学态度观察研究动物时也要建立关心爱护小动物的责任心。


在高年级需要渗透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的观点,如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会记录整理信息。应当鼓励学生要深入地观察,越仔细越好,在观察的同时在记录本上把数据清楚地记录下,把得到的结果用图表或曲线图表达出来,也可以写成短文。要在生物学的学习中强调清晰表达的重要性。


要学会用科学的调查方法。知道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科学调查的方法很少有相同的,有差异是正常的,理解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关信息,会使用和解释这些信息。


将科学和技术结合起来,强调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技术能改变人们生活的现实意义。


8.对“多样的生物”这个单元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如何理解?


“多样的生物”下面还有一级标题: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显而易见,“其他生物”就是指除了植物、动物以外的种类。从生物分类的五界说看“其他”种类还应有细菌、病毒、真菌。认识这些所谓其他种类的生物是为了扩大对生物种类的认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常见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植物和动物。而是应当理解为比较容易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的各种生物。


在这一部分提出了要扩大对生物种类的认识,而且要关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这是联系当地实际的内容。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应当好好利用。


细菌、真菌、病毒已是日常生活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生物专业名词。在目标中安排这样的内容就是要初步了解生命的分类,从而认识到更多的不同种、不同类的生物中,深刻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纷繁多姿的生命世界。


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特别多,必须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9.《标准》是如何处理小学一、二年及初中的相关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如何处理的相关学科的内容整合问题?


和低年级(一、二年级)的衔接是本《标准》暂时无法多考虑的问题。因为低年段相关学科的相关课程的标准尚未正式公布,所以考虑衔接有具体困难。不管如何衔接,重要的是要继续保持小学生在低幼阶段对自然和生命的与天俱来的亲近感。与七到九年级的生物以及七到九年级的科学时衔接问题是一个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进程中也和相关学科进行了一些沟通,解决有冲突的问题。考虑有关的知识内容在什么阶段进行教学比较合适。即便是相同的内容也要看各自的要求是什么,是不是有重新调整的必要。比如前面讲到的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这样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比较难,如果单纯记忆概念本身也许并不难,要做到正确理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却不是不易的事情,需要一些相关的知识作铺垫。因此这两个过去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不再被强调了,也不要求做光合作用的实验,只是要求了解光合作用这个过程需要什么,产物是什么就行了,即《标准》中表达的“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这次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课程的整合,打破过去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内容交替重复的局面。在研制工作进程中曾多次找相关学科人员围绕着一些专题进行研讨。在围绕“体育”专题的讨论时,确定了将过去自然中教了许多年的“骨骼与肌肉”的内容划归“体育”学科教学,这一点是比较重大的变化。即便是科学课讲“健康生活”的内容也不讲“骨骼与肌肉”方面的卫生与保健的内容。既然两个学科都要涉及到的,那就让更能理解更便于应用的学科承担任务。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3#

 

编写《生物与环境(一)》的回顾[1]


 


 


编写《生物与环境(一)》单元时,我已经明确意识到从《自然》到《科学》是一种发展,我们编写的是《科学》教材,也应在《自然》教材的基础上发展一步。但是,《自然》教材是什么样的?《科学》教材是什么样的?怎样发展一步?虽然已经作了一年的编写工作,对这些问题仍不能做明确具体的回答。所以接受编写任务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美国STC教材的一个单元进行研究,《生物体》是STC教材的起始单元,希望通过研究,并于《自然》教材进行比较,找到发展一步的努力方向。


一、同自然教材比较


STC教材第一学年有四个单元,《生物体》是其中的一个单元,相当于我们半个学期的内容。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起始内容,同《自然》一样,也是从观察生物个体着手的。未避免涉及面太宽,不容易把我的想法说清楚,所以只就生物体的观察这一个问题进行比较。


1. 分散观察与结构在一个系统中的观察


对生物体的观察,《自然》教材是分散在各册教材中进行的,各课之间缺乏关联。STC教材是在有生命的物体这一主题背景下展开的,单元各课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该单元对生物体的观察有如下内容:


●观察种子、种植


●两种森林植物(苔藓与树苗)的相同与不同。


●两种淡水植物(两种水藻)的相同与不同。


●陆生动物(丸药臭虫、甲虫或马陆)的相同与不同。


●水生动物(淡水蜗牛与小鱼)的相同与不同,同一种水生动物(雄鱼与雌鱼)的相同与不同。


●种子、鱼池、群落的变化。


●淡水植物、森林植物的相同与不同。


●淡水动物、森林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植物、动物与人的相同与不同。


从以上列举的材料可以看出,他们认识一个一个的生物体,不是分散、孤立地进行,而是同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选森林和淡水两种环境对比地进行,一个单元十六课,观察九种生物体,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使认识不断发展:


从个体生物到两种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


从两种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到整个植物、动物。


从植物、动物到人。


2.“相同与不同”也有区别


STC教材同环境联系起来认识生物体,内容就极大地丰富了,不仅涉及生物体的形态、身体结构,还有生活需要、行为习性、生长变化等。同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认识的确是科学的,能实现该单元的两个重要目标:人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命体的特征。这些特征是:


●生物体消耗能量。


●生物体通过消费食物而维持自己的生命并产生废物。


●生物体通常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


●生物体繁殖后代。


●生物体生长、变化、发展。


●生物体同它们的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体有生命周期(开始和终止)。


《自然》教材中认识“相同和不同”,在低年级是通过找相同点,形成对一类事物外形特征的认识。中高年级的概念形成,也很少让学生饲养小动物进行观察,通常按概念的内容设计问题,例如“鱼”概念,包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产卵繁殖后代等,根据这些内容拟出相应的问题,教学时引导学生“按图索骥”,然后把学生的回答拼凑起来就算是概念了。认识植物,首先把植物整体分成许多部分,分别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形成的概念也只是知识性的概念,例如叶有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叶的形状有卵形、心形、掌形等。


我相信STC教材的:“相同与不同”能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3.怎样教育学生科学地看待自然,需要我们在自然课改革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


STC《生物体》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观念”“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表述。如果翻译无误,第一个方面的表述不是“知识”或“概念”,而是“观念”。看一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就可以感觉到比自然课的内容要丰富、宽广深刻的多,具有观念的性质。从小引导学生这样去认识事物,本身就是科学观念的教育训练。


像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自然课是单纯地认识“自然事物自身的某些属性”。其实任何事物都还有另一种属性,我称之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属性”。所有“事物自身的某些属性”都是同生存环境有关系的,都是生物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如果只认识前一种属性,实际上就是孤立地、片面的、静止地认识事物。全面认识事物的两种属性,则具有科学观念教育的性质,即:你用什么观念看待自然?当然,认识自然事物本身的某些属性时,也会涉及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属性,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自觉地把它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基本指导思想,体现到每个单元、每节课中去。因为我们的任务不是单纯地教小学生研究植物学。


美国同中国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教育学生科学地看待自然是相同的。刘默耕老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自然课改革中,提出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所谓科学自然观其实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科学课中的具体化:自然界是物质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事物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令人痛惜的是,刘默耕老师没有来得及做后续的工作,使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以往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是落空,要么是脱离实际事物的说教。经历自然课的改革探索和前一段编写教材的实践,现在看STC教材,深感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科学教育观念上,都要努力向前迈进一步。


STC教材提供了体现科学教育观念的经验,每个单元全面地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客观存在。任何一个单元,或者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物质、能量的转换,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例如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或者是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他们把科学教育理念贯彻在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科学方法和引导学生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说他们的科学教育理念先进,我想深层次的、核心的东西就是这个。以前我们说到的“统一概念”“从大处着眼选择教学内容”,实际上也是指这个。自然教材和STC教材的不同,我们从第五册起也是在这个地方。


二、向前迈一步很难


我于1984年参加由刘默耕老师倡导并主持的自然课改革,回顾这次改革,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他把自然教学领域中的“科学”,定义为引导学生“学着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即科学教育观念的改革,二是教材表达模式与教学实施模式的改革,用黑体字印在课本上的知识概念没有了,代之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操作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探索,自己做结论。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样改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在当时反应很大,最极端的例子是因为课本上没有用黑体字印出的知识概念,有人认为是犯罪,应该给教材编者判28年半徒刑。至于处于自然课改革第一线的自然教师,他们在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就不需多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适应了不用黑体字印出知识概念的自然教材。


我们面临问题是:我们需要向前迈进一步。STC教材很好,但是,我们有条件像他们那样编吗?从科学教育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深化改革——难!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科学材料。学生学科学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从操作教学材料开始的。在美国,教师不必为准备教学材料犯愁,事先把需要用的教学材料通知教学材料服务公司,淡水蜗牛、古比、贝丝甲虫、马陆……都会按时给你送来,可我们的教师上哪里去找?没有教学材料哪里说的上学科学?现在许多地方实行“一费制”,教学材料被“一刀切”切掉了,对本学科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第二、教师将会面临类似自然课改革时所遇到的困难。


这次课程改革中,各版本的《科学》教材都采取单元结构的形式。单元结构形式也有两种,一种形式上是单元结构,内容与自然教材区别不大,单元只是知识内容的集合体,各课之间没有很紧密地联系,这样的单元结构,不存在教师对教材不适应的问题。如果再向前迈进一步,例如《生物体》单元这样,问题就来了。教师适应这种教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多数教师的备课习惯,通常是备一课教一课,现在必须事先掌握整个单元,教学时才能“瞻前顾后”,教好当前所教的课。


2.因为单元各课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所有后一课的学习都是以前一课为基础的,举行公开课、研究课时,不能像自然教材那样,任何一课都可以挑出来教。今年的教学案例评选中,我看到浙江几位老师合作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研究,整理出一个单元的全部教学实录,我深为敬佩,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会创造出各种新的教学研究办法。


3.教学内容有变化,需要教师有新的知识储备,这一点我以为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在教学参考书中,附上相关的资料就行了。


现在的形势比自然课改革时好得多,当初锐意改革的老师,不得不做“两面派”,自己教学时按自然课改革的要求教,有不了解自然课改革的领导或其他权威人士听课时,就按传统的路数教。现在的大好形势是深化改革,鼓励创造。根据自然课改革的经验,第一轮执教的老师是开路先锋,有了第一轮执教的老师的经验,大家会逐渐适应的。


第三、编者的学识水平与经验最重要。


把外国的经验汲取到《生物与环境》教材里来,不容易,如果教师教起来觉得不顺,最主要的原因是编得不好。教材中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想了一些办法,但限于学识与经验水平,有待完善。本来编写组有一个想法,成立一个研究试教组,对初步编成的教材进行研究试教,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再修改定稿,奈何时不我予,只好等教材发行以后再说了。


三、反思


有关《生物与环境(一)》的教学说明,已经写在教学用书里了,现在看来至少有两点是有待修订教材时考虑的。


1.STC教材一个单元有十六课,我们不超过十课,因此内容要求力求少而精。本单元中又加进实验设计、控制变量的要求,内容就更多了。STC教材中,实验设计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我想这项内容可以后移或不专设这项内容的课。


2.饲养、观察动物,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从来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学生在家饲养、观察行不通。分组在学校饲养,放在什么地方?教室里白天有几十个学生在那里活动,即使教室里有存放空间,小动物也不得安宁。另外,动物的有些行为不可能在课内观察,只能在课外观察,课堂上做整理观察材料的工作。总之教起来困难很多,能不能另辟蹊径,找到更为可行的办法?1980年代,湖北在自然课改革实验中,是用建生物园地的办法解决的,但也只限于实验点和有条件建生物园地的学校。


最后我想说:我们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前进一步,但是改也难,可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迈出这一步。相信通过志士仁人的通力合作,广大教师、教研员、教材编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科学教材一定会不断完善。


 


附录《生物体》单元各课题、基本教学要求与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教材要全面体现教学目标,所以附录《生物体》单元的教学目标供参考。


第一课 交流我们了解的关于生物体的知识


了解生物体是指什么?生物体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物体需要什么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第二课 观察和描述种子


第三课 种植我们的种子


第四课 观察森林植物


观察、画出并描述两种森林植物:苔藓和树苗


讨论一下他们认为这些植物生活需要什么。


观察并画出森林家园,加上植物,并且开始对它们的群落进行画图记录。


讨论两种植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一单元所选择的生物例证了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第五课 观察淡水植物(两种可以在水面上自由的浮动,也可以在水底扎根的水藻,蜗牛有时在它的茎、叶上面产卵,又是有些鱼的食物。)


观察、画出和描述两种淡水植物。


观察并画出一个淡水环境,加入两种淡水植物,开始对养鱼缸做过程性的图画记录。


讨论这两种淡水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第六课 我们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并讨论他们的植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他们观察到的他们所种植的种子发生的变化。


第七课 观察淡水中的蜗牛(即螺蛳)


对蜗牛进行观察、绘画和描述。


对水鱼池中的生物进行比较,以次来拓宽他们的认识,知道植物和动物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班级讨论中交流他们的观察。


对池塘中的蜗牛生活需要什么进行讨论。


第八课 观察古比(一种生活在南美淡水中、吃水藻的小鱼)它们与蜗牛比较起来怎么样?


学生将要接触到同一种生物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对一个雄性和雌性的古比进行观察、绘画和描述。


交流他们观察到的东西,讨论古比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运用一个班级维恩图表去鉴别古比和蜗牛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对古比生活需要什么进行讨论。


第九课 观察药丸臭虫(一种类似地鳖有十四只脚的虫子)。


对一种陆地动物进行观察、绘画和描述:药丸臭虫


在班级的讨论中对他们的观察进行交流。


讨论:对药丸臭虫生活需要什么进行讨论。


第十课 观察贝丝甲虫或马陆:它们与药丸臭虫比较起来怎么样?


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存在很多学生从未见过的生物体。


观察、画出并描述甲虫或马陆。


交流他们对于甲虫或马陆的观察。


运用一个维恩图表去讨论药丸臭虫或马陆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十一课 水鱼池中发生了什么?


对生物体可以成长并发生变化的观念进行过探索。这一课结合水鱼池中的生长和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念。


完成他们对于水鱼池的图画记录。


观察、讨论并记录水鱼池和它里面的生物的所有变化。


写出水鱼池里面的一种或多种生物。


第十二课 群落中发生了什么?


注意力集中在群落中的生长和变化上。这将加深班级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和变化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他们日益增长的观察和记录技能。


完成他们的群落中的图片记录。


讨论并记录群落中其他生物体的变化。


描写群落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


第十三课 淡水植物和森林植物:它们比较起来怎么样?


形成这样一种理解,就是生物生长、变化并有共同的和特殊的需要。在这一课中,学生们只把他们的讨论集中在该单元中的植物上。这些植物在哪些方面相同?这些植物在哪些方面不同?植物生活需要什么?这些问题为接下去的几课打好基础,在这几课中——从特殊的到普通的——学生们开始形成他们自己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认识。


观察淡水和森林中的植物。


运用一个维恩图表去讨论淡水和森林中植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填写他们的“植物的需要”的清单。


通过阅读一些不常见的植物的书籍来了解植物内部的多样性。


第十四课 淡水动物和森林动物:它们比较起来怎么样?


更为清晰的认识到,有所有动物都具有的特征,也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所特有的特征。另外,通过调查动物移动的不同方式,孩子们有机会运用他们正在形成的绘图和分类技能。


观察淡水动物和森林动物。


用一个维恩图表来讨论淡水植物和森林植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制作一张“动物的需要”的清单。


班级制作一个动物移动的不同方式的图表。


第十五课 我们的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讨论他们已经观察过的所有生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运用维恩图表讨论淡水和森林中植物和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形成植物的和动物的需要的清单。


阅读一个动物园养育者如何满足鳄鱼的需要。


第十六课 看一下我们自己


介绍给学生们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人类是生物,也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需要。


观察、讨论人类。把人类与其他的植物和动物进行比较。


以语言和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他们认为的人类与其他动物和植物的相同之处。


单元教学目标


观念


我们运用我们的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生物体有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气、空间和自我保护。


每一种生物体都有特定的需要,如食物的类型、水的数量、光线的数量、空间的大小和自我保护的方式。


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体随着时间的延续,生长、变化并死亡。


有些植物是由种子成长而来的。首先是根生长,然后是茎再生长。


植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生长的能力,都有对于水、光、空间和空气的需要。


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有对于食物、水、空间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植物和动物有相似之处,如都有基本的需要,都有生长和变化的能力,都会死亡。


人类同其他生物体很相似。人类有基本的需要,而且同样也生长、变化和死亡。


技能


观察并描述种子和植物的特征。


种植种子,并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生长。


观察并描述森林和淡水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的特征。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东西。


对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进行比较。


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交流思想。


进行阅读,以增进对生物体的基本需要和各种生命形式的理解。


将学生所了解的关于植物和动物的知识运用于他们对自身的理解。


在植物和动物的自然环境以外养育植物和动物。


态度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


获得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


形成对不同形式的生命的积极态度。


认识到人类和其他的生物体是相似的。


对生物体的需要保持敏感。





注:STC教材是目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以挖究为核心的三套教材之一,由美国科学资源中心(NSRC)发行。








[1] 选自《科学课》2005年第8期;作者:张之仁,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科学(教科版第一版)教材编写者。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4#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生命科学”(K-4)内容标准[1]


 


内容标准C:


由于幼儿园至4年级的学生参与一系列活动的结果,所有的学生应该理解下述内容:


生命体的特性;


生命体的生命周期;


生命体和环境。


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小学的孩子们是通过直接接触有生命的东西、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它们的居住环境建立对生物概念的理解的。这些经历起源于孩子们的惊讶感和天生的兴趣,他们往往会提出“植物如何找到吃的东西?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动物?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吃别的动物呢?最大的植物是什么?恐龙到哪里去了?”之类的问题。理解生命体的特性、生命体的生命周期和自然环境各部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都始于这类问题,始于对于生命体个体如何维系和延续生命的认识。了解生命体在各自环境中生存的方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以及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是如何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由于幼儿园至4年级的孩子们的世界与家庭、学校和直接接触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生命体的研究应该包括对孩子们接触到的自然界的观察和其中的相互作用。幼儿园至4年级的经历和活动为高年级阶段主要生物学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奠定了切实的基础,例如进化、遗传、细胞、生物圈、相互依赖性、生命体的行为、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等。


孩子们对生命体特性的看法来自其“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基本概念。例如,皮亚杰注意到,幼儿采用拟人化的方法来解释生命体。小学低年级的许多孩子把“生命”与任何以某种方式活动的物体联系起来。这种生命观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运动为定义性特性的观点。孩子们最终会结合其他概念(例如饮食、呼吸和生殖)来定义生命。随着学生们对生命体进行广泛的接触并在后来建立起生命科


学的知识基础,他们应该逐渐抛弃拟人化生命观。


在诸如分类之类的课堂活动中,小学学生一般会采用互相排斥的分类而不是层次型分类。例如,年龄小的孩子们可能会把对象分为两组,而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们会同时采用多组分类。学生们在小学高年级之前不会采用前后一贯的分类,如生物学家所做的那样。


当学生们研究生命体的生命周期的时候,教师会注意到年龄小的孩子们不理解诸如从种子到秧苗或者是从幼虫到成虫的生命的连续性。不过教师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到了小学二年级就懂得了与他们的父母会有某些相似之处。学生还能够区分后天获得的性状与遗传性状。不过学生可能会抱有一种幼稚的遗传观念,包括相信特性只能从双亲之一遗传,某些特性只能从父亲或母亲一方遗传,或者所有的性格只不过是双亲性格的混合物。


年龄小的孩子们习惯于对单一生命体进行具体的思考。例如,一提动物就想到宠物或动物园中的动物。年龄小的孩子还没有充分建立起生命体依赖于其环境(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其他生命体)的概念。幼儿园至4年级的重点应该是建立起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的基本依存关联系和某些次级依存关系。例如生命体依赖于环境的各个方面和有助于动物生存下来的行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两种生命体之间的食物链。


内容标准指南


构成本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


生命体的特性


□生命体有一定的基本需求。例如,动物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植物需要空气、水分、养分和阳光。生命体只有当环境满足其需要时才会生存下来。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支持不同类型的生命。


□每种植物和动物都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服务于生长、生存和繁殖等不同功能。例如,人类具有独特的身体结构,有利于行走、握持、观看和谈话。


□生命体个体的行为受到内部提示(例如饥饿)和外部提示(例如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人类和其他生命体都具有帮助他们检测内部和外部提示的感官。


生命的生命周期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繁殖和逐渐死亡。不同的生命体的生命周期细节不同。


   植物和动物都与它们的亲本或双亲有许多雷同之处。


   生命体的许多特征是从其双亲继承而来的,但是其他特征是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遗传特征包括花的颜色和动物肢体的数目。其他特点(例如骑自行车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来的,这些特点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生命体与其环境


□所有的动物均依赖于植物。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还有一些动物是以吃植物的动物为食。  


□一种生命体的行为模式与这种生命体所处环境的性质有关,包括该环境中其他生命体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的食物和资源以及环境的物理特征等。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植物和动物可以幸存和繁衍,有些则死亡或迁徙到其他地方。


□所有的生命体都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有些变化对这种生命体或其他生命体是有害的,有些变化则是有利的。


□人类依赖于他们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方式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来说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1] 节选自《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K-4)内容标准P151-153,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戢导志等译。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5#

 

科学(3-6年级)课程“生命世界”的知识特点与教学建议[1]


 


 


内容摘要: 不同科学知识具有共同的意义、体现出统一的概念体系与统一的过程技能,但是从具体的科学分支看,它们又具有各自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和教学策略。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知识可以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生命科学学科体系、与衔接性和相关性课程关系等视角全面考查其知识特点,并通过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实验与模型等方法对“生命世界”知识进行教学。


关键词: 科学(3-6年级)课程;生命世界;知识特点;研究方法;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 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7)02-0119-05


《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联系、整体”的视角来规划生命世界的轮廓,将生命世界中零散的具体的科学事实以大的科学概念来统整,形成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生活四大主题。这些主题与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共同构成了《课程标准》科学知识体系,并作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占有较大篇幅(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材37个单元中,除8个跨学科的综合单元外,侧重于生命世界的有10个单元)。本文就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知识特点研究方法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生命世界”知识的特点分析


(一)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来看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往往表现出“好奇”与“好玩”,其认知发展大体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确定“生命世界”知识时,充分考虑了小学生这些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使内容具有:


1.具象性。即具体形象性,相对于抽象性而言,具有直观具体真实等特点。“生命世界”的认识对象大多是儿童听说过、看见过、拿得到、摸得着的周围事物,认识过程大多是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真实的观察与实验等来获得真实体验和累积感性经验,进而形成理性认识。但对于同时处于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的学生,教师必须明确为那些需要操作经验的儿童提供真实体验的经历和挑战最先进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是同样重要的任务,否则,反而削弱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2.浅显性。是指内容反映的难度是“浅显”的。“浅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部分知识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方面和外部联系,而不要求他们掌握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因为,对事物的本质理解往往超越他们的思维水平。例如,认识遗传现象只要求认识子代和亲代的相似性,而不涉及遗传的内在机制。第一,知识呈现尽量避免专业性很强的名词出现,呈现的是“通俗的科学概念”。例如,以“生命世界”、“生物基本需求”分别代替“生命科学”、“新陈代谢”就是浅显性的处理。


3.生活性。是指儿童的生活世界应成为学习科学的最鲜活最生动的第一性教材。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身边事物来选择“生命世界”的学习材料与学习活动,易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在探究中具备可操作性,在建构上具有意义性。例如,“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能说出周围的常见动、植物”等均具有亲近性、身边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另外,生活性还体现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以当地的发展实际来进行的情境化的项目学习中,这种情境学习模式与设计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要,有利于驱动学生持续探究,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意与科学行为。例如“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合理搭配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等等。


4.趣味性。小学生往往对生命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趣味横生、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生命世界”知识有利于维持与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关于进化的有趣问题;动物适应行为的趣味事实;“风仙花生长高度的秘密”的专题研究等等。


(二)从生命科学学科体系来看


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基础性。小学生对“生命世界”知识的学习是其后续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发展生命科学素养的基础,因而“生命世界”往往选择有利于生命科学素养养成和发展的一些基本科学事实、基本科学概念等公认性科学知识作为内容。例如,常见生物种类,生命的基本需求,健康生活均具有明显的基础性。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世界”知识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精选了很多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加入了一些科技最新发展成果的简单内容,以此夯实基础。例如关于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等的介绍与讨论。


2.系统性。“生命世界”知识尽管取向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但它仍根据生命科学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来选择与组合。《课程标准》从“多样的生物”来认识生命多样性,并将生命多样性同一于“生命的共同特征”,形成对生命本质的理解;生物生存于多变的物质环境中,“探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问的横向时空关系(食物链)和纵向时空关系(进化)”进一步将对生命世界的理解提升到宏观的、联系的历史的高度;人是所有生命形式中的高级类别,认识人类自身,提升生命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是学习“生命世界”知识的最终目的。不难看出,这样的内容安排体现了生命科学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结构性,而教学内容以“从个体到群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外部到本质”、“从中宏观到微观”等逻辑思路进行选择与编排同样遵循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逻辑体系。


3.探究性。生命科学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命世界”知识也体现了这个学科特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探究性和实践性,意义的建构大多需要经历观察、调查、实验、活动等过程,学生在观察与调查中在实验与制作中在栽培与养殖中积累经验、学会探究,概念重建,情意养成。


(三)从与衔接性、相关性课程关系来看


1.衔接性。先修知识应为后续学习打基础,这就需要同一知识在不同层次的学习阶段应具有较好的衔接性。首先,应当考虑有关的知识内容在什么阶段进行教学比较合适;其次,要考虑相同的内容是不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关系,同一知识在不同学习阶段应学到何种水平程度,应以何种方式来表述。“生命世界”知识选取和呈现时体现了这种衔接性考虑,其内容结构体系与初中生物课程以及科学(7- 9年级)课程相近,但在要求上,众多知识在小学阶段仅作表面的展开,如关于光合作用的表述是“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一氧化碳”而不是“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将CO2和H2O


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整合性。科学课程取向综合,打破过去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内容交替重复的局面,“生命世界”的知识整合具体体现在不同科学知识间、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


与其他科学知识的整合。主要是以统一的概念与过程技能来贯穿,例如以“土壤”为主题,可以整合有关土壤的性质、土壤中的生命、土壤和动植物生长的关系等知识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与健康生活教育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将“健康与生活”作为“生命世界”的一个一级主题来编排。但对于像“骨骼与肌肉”方面的卫生与保健的内容,则让更能理解更便于应用的体育学科来承担教学


与语文教育的整合。一些“生命世界”知识可以结合科学诗、科普性介绍、科学日记等文学形式整合语文教育,科学探究过程的正确、恰当地记录描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准确地理解性地阅读各种资料等也需要语文工具。


与数学教育的整合。“生命世界”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想与能力的机会,例如绘图制表使用坐标系、数据处理、解释出现频率较高的图形等等。特级教师路培琦的《树叶与人》一课就是将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思想引入科学课的经典课例。


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生命世界”知识中许多宏观的微观的不可亲自实践的内容常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运用多媒体资源展现生命起源物种灭绝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生命世界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活生生的事物,运用真实性的材料,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不能一味用网络图形、FLASH课件、音像资料来代替实验材料和动手实验,毕竟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与玩电子宠物的感觉是不同的,


STSE层次的整合。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STSE)的联系,是当今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生命世界”的许多教学内容,如制作标本与模型;生物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可使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和发展技术应用的能力;克隆技术人类与环境等知识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环境观。整合的STSE教学内容对于发展学生作出个人明智决策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生命世界”知识的研究方法


生命科学研究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研究“生命世界”就要遵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性观点、统一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等。在高年级需要渗透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的观点,这些观点是“生命世界”学习的最终目标。“生命世界”的研究要遵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其基本方法有:


1.观察与描述。观察是小学生研究生命世界的最常见和最首要的方法。儿童认识“生命世界”是从观察开始的,他们运用各种感觉形式及凭借仪器,对生命体与生命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以图形、图表文字擞字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如实描述和记录,获得大量鲜明而具体的感性认识,在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之后,探寻出生物间的差异与生命活动的规律。


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儿童早期主要用感官直接观察周围的生命事实,并进行定性描述,随后发展到借助工具进行间接观察,一些观察还往往需要预先对观察对象进行解剖,随着定量观察(观测)的产生,定量描述将观察结果体现得更科学和简明,观察结果的描述渐渐严谨到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与观察一样,调查也是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的常用形式,它更趋向于一种实践活动,但从研究方


法来看,它其实是一种大范围内的观察。需要指出的是,文献资料的专题收集也是一种调查活动。


“生命世界”的四个主题,从“多样的生物”到“健康生活”,众多的科学内容都是以“观察、调查”活动来进行的或展开的。我们必须明确,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调查、描述,以及随后进行的交流是“生命世界”各个主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2.比较与分类。认识与理解生命多样性,并不取决于儿童所观察到的物种的多少,而取决于他们能够认识到不同生物间的异同,并以一定的标准给予区分和归类,这就是比较与分类的研究方法。对于“多样的生物”,其根本目的在于认识生命多样性,仅仅以观察和描述来认识尽可能多的生物个体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比较与分类的方法,我们才能将大量的生物个体以生命多样性来统一,并与后面的“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主题联系起来。


3.实验与模型。生命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通常说的生物学实验实质上是一种人为条件控制下的生命过程的再现,这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简直不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来进行实验,这就是模型实验。


与“生命世界”的大部分内容以“观察、调查”研究方法为主不同,“生命的基本需求”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内容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例如,验证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的验证式实验,以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的模型实验和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茎根的作用,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等探究式实验。由于实验涉及的影响因素往往较多,为保证实验的准确,要注意设置对照,并适当增加重复,同时识别与控制变量,给出具体的操作性定义。


除以上三种研究方法外,小学生研究“生命世界”的方法还涉及问题与假说,解释与交流等多种方法。


三、“生命世界”知识的教学建议


生命世界是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生机盎然的生命系统,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生命世界”知识特点和研究方法,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


1.基于学生的经验与误解基础上进行教学。儿童生活的环境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刺激,他们在生活世界中已经对生命世界进行原始性的探究,积累一些经验,尽管这些经验有误解疏漏,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深刻,但它们毕竞是儿童自己构建的对生命现象的原始观念和看法(误解)。例如,儿童通常认为“会飞的是鸟”,他们会为“蝙蝠是鸟”理直气壮,会为“鸭也是鸟”迷惑不解;他们会认为“蜘蛛是昆虫”理所当然。我们强调教学时不要低估学生的学识与能力,不要假设学生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进入教学系统,就是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误解,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误解有允分的认识,因为已有经验与误解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开端,是学生重新认识世界的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发现自己的已知与新事实或现象不一致甚至矛盾时,他们就会作出思考,急于探究,作出评判,作出“顺应”或“同化”,作出新的解释,这就是自我学习,这就是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例如,《种子里面有什么》教学前可以让学生“画种子、说种子”来评价学生的前概念或误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果实的分类》可以将学生易误解的马铃薯、花生和各种各样的水果组成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学生产生已有认知与新事实的冲突。


2.尽可能注重真实感,注重真实体验。生命世界是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儿童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生命世界”的教学应尽可能把学生真正地置于真实的生命世界中或将真实的生命系统引进课堂,真实的观察与如实的记录描述,使教学具有真实感,使学生具有真实体验。例如对真正的花进行观察,而不是观察花的挂图或模型。


3.以亲历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来组织,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让学生领悟有关科学方法,建构有关的科学知识,形成有关的科学情意。亲历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进行科学教学的主要形式。“生命世界”教学活动除了常见的种植饲养、观察实验、搜集信息、现场考察、科学小制作、参观访问等主要活动外,还有讨论辩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科学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具体采取何种活动类型需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情况和学习环境做出选择。


4.体现科学性。(1)探究学习应体现科学性。生命科学探究要体现科学性,就是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时应符合生命世界的基本研究程序:观察一问题一假设一证据一结论一评价,从科学的本性出发进行探究学习。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生命世界”的生物探究学习可具体为图1。需要指出的是,探究不一定就是做观察与实验,探究计划可以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数据信息探究、手工制作探究等不同形式,探究计划可以是其中的一项,也可以是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另外,探究也不一定是每个环节都要具备、进行模式化操作,探究学习可以是包含全部环节的全程探究也可以是重点几个环节的部分探究。(2)语言表达应具有科学性。教师表达“生命世界”科学现象、科学事实时应尽量避免拟人化的文学处理和将科学术语不恰当的文学化,对儿童不合理的拟人化、泛灵化语言不应附和,而应尽量设法纠正。例如“鱼儿欢快地游着”、用“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代替“多样性”,将“植物”称为“花和草”等等都是应该纠正的。但是,语言的科学性应用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学语言的人文性处理,例如关于昆虫的一般特征,可以用“体分头胸腹,三对足两对翅”的口诀来呈现,这样的口诀既具有人文性,又不失科学性;既易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牢记。又如,以“司令部”来比喻人脑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这其实是一种建立解释模型;此外,科学诗、科学日记等都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渗透的较好语言形式。



5.充分利用地域性资源。生命系统与环境构成生命世界,不同的环境中,生命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均可能不同,因而,生命世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生命世界”的教学应注重地域性的差异,应事先调查当地的有助于生命世界学习的资源,收集整理成数据库,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这些当地的资源可分为下列几类:(1)当地的生物资源:植物、动物包括引种与栽培养殖的种类等等;(2)当地的自然环境:公园、田园、山地、水域等;(3)当地的设施:科学馆、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图书馆、中学、大学、市场等;(4)当地的人力资源:学生家庭成员、当地农民、科学馆解说员、技术员、科学研究人员等。


6.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生命世界是生机盎然的,生命系统是开放复杂的,生命现象是周期变化的。因此,“生命世界”的教学必须取向开放性教学。


教学时空的开放。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周期性特点,使有些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不是在课堂内,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如,《种油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求开放,学生在植物园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直到收种。另外,生命世界的生命性特点要求教学空间、教学材料走向开放,到大自然中学科学或把大自然请进教室为“生命世界”的学习提供一个生命化的环境,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是“生命世界”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


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体现在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科学教育“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水远是妙趣横生的”,课堂中的一些生成性资源常可作为课程内容以补充与改进。如《蚂蚁》一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了新的问题:蚂蚁搬家说明了什么?冬天蚂蚁为什么躲藏起来?蚂蚁会迷路吗?这些生成性的问题更易驱动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有利于维持与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教学内容的开放还体现在要以学生的研究兴趣为向导,联系社会实践和生产实际,联系自我和自我周围的生活图景来学习科学,从生活世界走进科学世界,再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


教学过程的开放。主要体现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历不同类型的活动。


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指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学习。


 


参考文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⑵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本文转载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2月第20卷,作者为泉州师范学院教科院黄晓冬,福建南安华侨中学黄晓冰。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6#

教学设计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


平阳县中心小学  应小敏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动物总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感知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领悟科学家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动物繁殖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动物的繁殖活动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教师请学生找出其中卵生动物,将卵生动物贴在韦恩图的左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卡片、动物繁殖方式韦恩图)


2. (指着板书中不是卵生的动物)提问:这些动物又是如何繁殖的呢?引出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的研究。


(让学生检索已有的在科学课堂中探究过的或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一些动物的繁殖信息,产生对新的繁殖方式学习的愿望。)


二、认识胎生动物的繁殖过程。


1.观看“小狗的诞生”视频。


2.交流汇报:小狗是怎样诞生的?


适时穿插提问:①雌狗和雄狗在干什么?交配后就能怀孕吗?


(引导学生联想植物的繁殖,进行知识的迁移,对狗的交配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


              ②孕育过程需要多久,才能生下小狗?雌狗在孕育小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充分的推测和解释,感受新生命诞生的不易。)


3.小结,理解胎生这种繁殖方式的特征。


4.把胎生动物的卡片贴在韦恩图的右圈。


三、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


1.组织活动


其实不管是卵生,还是胎生,动物们在繁殖前、繁殖过程中、繁殖之后,都会表现出一些与繁殖有关的行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并对其中你最感兴趣的镜头做些记录。


2.学生观看视频,并做记录,信息整理。


3.汇报交流:


①你们从中获得了哪些有关繁殖的新的信息?(指向事实性的信息,即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新信息?)


②在了解动物的各种繁殖活动后,你有产生什么问题吗?对繁殖活动有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们进行各种繁殖活动其背后的意义。)


③引导学生谈对视频的精致镜头观看后的感受,告诉学生这些镜头在背后的故事,领悟科学工作者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


(背景信息:这些镜头大多取自法国摄影师雅克·贝汉拍摄的电影《微观世界》,他花了长达20年的时间用他的镜头语言,记录了生命世界中不易被察觉的故事。)


4.整理信息、建构概念


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种主要的方式。讨论与思考:


①  有没有既是胎生也是卵生的动物?(在韦恩图的交叉部分打上问号)


②  有没有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的动物?(在韦恩图的外边打上问号)


③ 假如动物没有繁殖会怎样?


(通过对反例的思考,建立起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使生命得以延续。认识到了动物繁殖的意义。)


四、课堂拓展,指导后续活动:


1.调查了解自己——我是怎么来的?


2.查阅资料自主解决繁殖韦恩图的两个“问号”。


3.建议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第九节《蟋蟀出世记》。


字幕引用《昆虫记》第九节《蟋蟀出世记》最后一段文字,请学生默读。


(字幕: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现在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了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法布尔《昆虫记》,作家出版社)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7#

 

食物链与食物网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王小梅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联系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能找出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在模拟游戏活动中体验食物网中的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食物网中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意识到保护食物网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讨论,发现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联系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水田里的生物名称卡片、不同颜色的毛线、课件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提问:这里有哪些生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揭题: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认识食物链


1.情境再现:在校园的花丛中,依次出示杜鹃花、七星瓢虫、蚜虫、麻雀的图片,寻找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示范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杜鹃→蚜虫→瓢虫→麻雀


2.小结: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3.出示更多生物图片。提问:在这么多的生物之间,还有哪几条食物链呢?


4.观察食物链,小组讨论,找出食物链的特点。(多数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5.介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


6.从谚语、成语中寻找、辨析食物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 (浮游生物虾→小鱼→大鱼)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树叶蝉→螳螂→黄雀)


(三)认识食物网


1.提供标有水田里生物名称的卡片(稻谷、蝗虫、鼠、青蛙、蜻蜓、蛇、麻雀、猫头鹰、老鹰),引导学生表示出它们的食物关系。(幻灯演示),介绍稻田中的各种生物。


2.“模型”体验活动,建立食物网:


A.角色分配,现在我们把教室当作稻田,同学们来扮演稻田中的各种生物。(学生领取角色牌)


B.小组思考:现在我们都是这个稻田中生物的一员了,想一想,在稻田里你能吃谁,你又会被谁吃?


C.用毛线把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表现出来。


D.观察现在的“稻田”,引出食物网概念。


E.活动展开


(1)情境1:现在很多人喜欢吃蛇肉,有一天蛇群遭到人类攻击,被大量捕杀。请扮演蛇的学生使劲拉扯线绳,请其他生物们体验你有什么感觉?观察一下网线,发生了什么变化?


(2)情境2:因为蝗虫会使稻谷减产,人们痛恨蝗虫,把大量的化学药品撒到蝗虫身上。不幸,蝗虫全部被消灭了。(请蝗虫逐一放掉网线,退出游戏)请生物们观察刚才的网线,又有什么变化?


3.交流游戏中的体会,说说对于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的新的想法。


(四)练习与拓展


把稻田里的食物链用箭头标出来。


板书设计:             食物链与食物网


杜鹃→蚜虫→瓢虫→鸟


……


生产者  消费者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8#

 

《茎 越 长 越 高》


——“凤仙花的成长故事”实践活动阶段交流会


平阳县中心小学  胡亦欣




【活动目标】


◆科学概念:1.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2.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2.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3.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4. 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统计表、凤仙花生长记录单、茎运输水分的实验器具。


【活动过程设计】


一、回顾凤仙花的成长历程,感受生命的力量


1. 谈话引入:(出示凤仙花的种子图片),还记得这是什么吗?再看看你们的花盘,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现在变得怎样了?正是在你们的精心呵护下,凤仙花才得以茁壮成长。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这段时间,凤仙花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故事,请同学们先来讲一讲。


2. 个别学生交流凤仙花的成长故事。


二、测量和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推测未来生长变化


1. 测量并记录茎的高度。


2. 整理观察记录,绘制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


3. 通过观察统计图分析凤仙花茎生长的规律。


4. 学生有依据地推测未来的生长变化。


5. 观察茎的其他方面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颜色、粗细等)


三、研究茎的作用


1. 大家对凤仙花茎的观察都很细心,在观察中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了吗?


2. 对于提出的问题,我们要采用哪些方法解决呢?


3. 相机设计与示范植物的茎运输水分的实验。


四、优秀成果汇报,指导研究方法


1. 在上个阶段的活动中,很多同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有好几个小组被评为了五星小组,同学们都羡慕不已,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他们成功的秘籍,今天我们就请他们来给我们传授经验。


2. 小组介绍经验。


3. 其他小组成员谈谈听了汇报后受到了哪些启发。


五、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1. 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2. 交流计划。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9#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龙湾区上庄小学 姜毅




一、设计思路:


《动物的卵》是“新的生命”单元的第六课。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习了植物的繁殖的一些知识,由植物的繁衍联系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在探究植物新生命孕育的之后,探究动物如何孕育新生命。由于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它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让学生利用他们最熟悉的鸡蛋来进行实物观察,充分展示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历一次“观察——分析——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最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尤其是,要培养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和推测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爱护小动物的健康心理。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动植物繁殖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物的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卵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鸡蛋的知识及小鸡的孵化过程图片、青蛙卵的发育繁殖过程影片。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动物卵的知识的资料。


3.教师准备鹅蛋、鸭蛋、鸡蛋、、鸽子蛋、鹌鹑蛋数枚(演示用),托盘、培养皿,放大镜,小镊子,纸巾若干、实验报告单(每组一张)、青蛙卵孵化饲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单。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谈话。


(一)情景导入:


1.情景谈话,出示各种动物卵的图片,组织观看。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实物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鸟类动物的卵。教师出示鹅蛋、鸭蛋、鸡蛋、鹌鹑蛋、鸽子蛋。提问:你们认识他们吗?这些鸟类动物的卵,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吗?


3.揭题:动物的卵


(二)观察鸡蛋


1.观察鸡蛋的外部


(1)各小组观察鸡蛋外表。(教师巡视,适时提供放大镜和手电筒)。


(2)各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蛋壳 椭圆形 有小孔


2.观察鸡蛋的内部


(1)推测鸡蛋里面有什么?


(2)演示如何打开鸡蛋。


(3)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


◆打开鸡蛋,把蛋壳和蛋液(蛋清、蛋黄)分别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


◆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完成实验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4)学生分组探究鸡蛋的内部构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蛋壳膜、蛋清、蛋黄膜、蛋黄、胚、气室、系带


(三)研究鸡蛋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1.推测鸡蛋各部分对胚胎的发育的作用。在猜测中渗透生活常识:打湿的鸡蛋容易发臭。


2.观看鸡蛋孵化过程图片,验证自己的推测。


(四)拓展,欣赏,小结:


1.观看青蛙卵的孵化过程。


2.小结。


六、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鸡蛋的外部:蛋壳 椭圆形 有小孔


鸡蛋的内部:蛋壳膜 蛋清 蛋黄、


蛋黄膜 胚 系带 气室


七、试教体会


正式上课前经过几次试教,在试教中我有些新的认识:


1.要注重学生的推测能力的发展。学生拥有非凡的想象力,试教中就出现了一位学生把鸡蛋各部分的作用与人母体中的各部分功能联系起来:“蛋白就像人母体中的的羊水,小鸡喝蛋白补充养料和水分……”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观察、联系实际经验做大胆的联想和推测。


2.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学生肯定非常熟悉。通过本课鸡蛋的内部外部的观察和推测,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即使是他们最熟悉的事物也有没有被发现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


3.渗透生活小常识,如:打湿的鸡蛋容易臭;鸡蛋的蛋黄如果已经散掉,说明鸡蛋已经坏了不能吃了。


4.渗透环保意识,如实验后的鸡蛋壳和鸡蛋液的处理和使用。教师要关注这些细节问题。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0#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平阳县萧江三小 丁希雷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的卵是各种各样的,但都有新生命发育生长的条件


科学探究:


经历一个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在观察基础上能对研究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


2.通过探究活动,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去进行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鹅蛋、鸭蛋、鹌鹑蛋、熟鸡蛋半个


学具:培养皿,生鸡蛋一个、手电筒、放大镜、镊子;小盘子;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1.播放视频:母鸡生蛋


2.引出鸡蛋


观看视频,引起兴趣



生动形象的视频,更能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


观察鸡蛋


组织观察活动。


提出活动要求,适时提供放大镜


观察生鸡蛋外部,完成观察记录单第一部分


先让学生用肉眼观察鸡蛋的外部,然后通过工具更细致的观察,体验工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的习惯。


组织汇报鸡蛋外部特征,引导学生描述


学生汇报:纹理,光滑程度,形状,颜色,气孔



提问:怎样探究鸡蛋的内部结构


小组讨论如何探究鸡蛋内部结构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汇报讨论结果


问题导入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问题,先讨论探究方案,使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有条理。


教师巡回指导


动手探究鸡蛋内部结构并完成观察记录单第2部分(提示学生注意对蛋壳的观察)



教师板书学生的汇报


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提问:生的蛋是不能吃的,那我们平时吃的熟鸡蛋和这些生鸡蛋哪些地方不一样了?(投影出示熟鸡蛋)


学生观察熟鸡蛋


通过生熟鸡蛋的对比,让学生更加了解鸡蛋各部分的结构。


组织推测:鸡蛋的各部分在它发育过程中,都起了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推测各部分的作用:蛋壳:保护胚胎;蛋白:提供养分和水分;蛋黄:提供养分气室:供给氧气;胚:发育成小鸡


从推测到验证,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使学生更直观,而且能在短时间内了解鸡蛋的孵化过程。


组织观看鸡蛋孵化到小鸡的过程视频。


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卵的孵化过程。验证推测。


三、介绍卵的多样性


你还见过和母鸡一样生卵的动物吗?


像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这些动物呢,称为卵生动物,(板书标题)



2.学生举例:鹅,乌龟,鸭子.......


以鸡蛋为突破点,让学生了解卵生动物的繁殖特点。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其他几种卵,看看同学们能辨认出几种?(实物+图片)


比较各种卵的异同



学生辨认各种各样的卵


大小,颜色不同,形状相似,内部结构一样(猜测)



四、课后延伸


像小鸡一样,其它动物的卵的发育也同样有趣,回去上网查找一种动物的卵孵化的过程的资料(文字、图片、录象都可以)。





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具有科学性的,接下来的日子,让学生亲自动手搜集资料,体验一下其他动物的孵化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附:


观 察 记 录 单


                日期:      观察小组:


1.通过观察我发现了鸡蛋的外部:


                                                               


                                                               


                                                               


                                                               


2.通过观察我发现了鸡蛋的内部:


                                                               


                                                               


                                                               


                                                              



教学心得:


“生命世界”部分从观察身边常见的生命现象入手,以显浅的容易感知的有关生命问题为中心,对少年儿童进行生命知识的启蒙教育。帮助儿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命,热爱生命。融“知识、态度、方法”于一体,力求在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生命的特征,获取学习上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在接到《动物的卵》这个课题后,我尝试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本课设计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观察鸡蛋。(1)教师为学生提供生鸡蛋进行实物观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学生对鸡蛋由外至内的观察、生熟鸡蛋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鸡蛋的构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利用“蛋的知识及小鸡孵化过程”的图片资料,解决学生不能直接观察鸡蛋胚胎发育过程这一难题,同时为学生对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进行推测提供了准确答案。第二环节:观察动物的卵。(1)教师为学生收集各种各样动物的卵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寻找动物的卵在形状、颜色、数量、大小等方面的不同。(2)教师给学生准备一组各种鸟类的卵(鹅卵、鸭卵、鸡卵、鹌鹑卵)进行实物比较,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同一类动物它们的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动物多样性认识的形成。第三环节: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这一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关注更多动物的发育,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青蛙孵化的知识,激发孩子探究的热情,使动物卵的观察进一步深入,让学生将观察活动持续到课外。


在前2次试教中,学生观察鸡蛋时马上用放大镜观察,忽略了鸡蛋的一些最基本的外部特征;观察鸡蛋内部的时候使用镊子时马上把卵黄膜戳破不能很好的观察卵黄内的胚胎。为了让学生在每个观察活动中能够做透做细,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组织、引导、启示、协助等,经过思考,我决定在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具的准备上做文章。放大镜、手电筒、镊子等工具的发放时间前后的时间错开来,先让学生用肉眼观察,然后再依次借助工具,这样使学生在观察顺序上能够循序渐渐,渗透观察方法,让学生知道该如何观察物体。这也是我觉得本节课比较突出的设计


好的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我们的教师就是在不断追求课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面对课堂我想思想单纯一些,工作扎实一些,准备充分一些。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1#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设计


永嘉县城北小学 叶娟燕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①人体运动需要氧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②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2.过程与方法:①亲历探究气体成份是否一致的实验过程。②会对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②知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呼吸能力,增进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一定的氧气,会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能发现吸进的空气中氧气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这一事实,并能关注其它气体成分的变化,从而懂得新鲜空气对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学生对气体成份的掌握情况;集气瓶两个,毛玻璃两片,水槽,打火机,竹条,吸管,塑料袋。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你会呼吸吗?你能试着呼吸看看吗?(指名学生呼吸并明确一呼一吸才算一次完整的呼吸)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数一数我们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一、跳起来,测量跳动起来后的呼吸次数


1.动起来,跳起来:我们热爱生活,我们热爱运动,让我们动起来,跳起来。


2.问题:跳动前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测试:原地站着测试运动后的呼吸


4.比较并交流:让我们比一比平静时的呼吸次数与跳动后的呼吸次数有怎样的变化。


5.从数据中的不同中寻找: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


二、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


1.导入:我们吸进来的空气到底在我们的身体里游览了哪些器官呢?


2.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三、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引导: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一):反复呼吸塑料袋中的空气


如果我们反复呼吸塑料袋中的空气,过一会,我们有什么感觉?


1.汇报交流:你有什么感觉?你能解释一下吗?


2.小结:被呼吸的空气中,氧气可能越来越少。


活动(二):收集气体进行验证


引导:人在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呢?


1.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首先要收集我们实验用的气体。


2.展示收集方法,请学生说说实验注意要点。


3.收集气体


4.用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气体火焰的变化


5.我们能解释为什么火柴熄灭时间不一样吗?


6.引导阅读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7.小结: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快,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四、延伸


经常进行锻炼会增加我们的呼吸量,获得更多的氧气,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医学上对呼吸量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叫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运动能使我们的肺活量增加,使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为2008奥运加油喝彩!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2#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设计


苍南县马站魁里辅导小学 郭诗文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运动需要氧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2.过程与方法 : 会对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知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呼吸能力,增进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一定的氧气,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能发现吸进的空气中氧气较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这一事实。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测量呼吸和心跳。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体育课跑步后,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出示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追问学生: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真的会加快吗?


要想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比平静时快,通过什么方法能知道?为了能够进行数据对比我们首先测量平静状态下的呼吸和心跳。


2.明确测量呼吸和测量心跳的方法。


①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同学们跟着一起来做一做。(试数数5次的呼吸)


按照我们平时的呼吸测量。


②在什么地方能感受到心跳?


大家一起来感觉一下自己的心跳。(生各自摸自己的心跳)


指导测量心跳:听筒喇叭型处放在自己的胸口,最好撩起衣服用点力按住,把橡皮管放在耳朵外口听。跳动一次算一次。(试数数5次的心跳)


3.测量平静时呼吸和心跳:


①明确责任分工: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在测量之前先明确测量呼吸和心跳要求:


(教师:由于呼吸和心跳是同时进行测量的,一个人难以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做好这两件事情。所以同桌两个同学必需分工完成。)


出示测量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方法要求:


A.学生任务: 测自己的呼吸,


医生任务: 测“学生”的心跳。


B.老师计时,测量后马上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温馨提示:建议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数数,保持教室安静,不影响其它同学测量。


心跳和呼吸记录表

















 


平静状态


跳动二分钟后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数


 


 


下面我们就开始测量平静状态的呼吸和心跳了。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要求闭上眼睛,老师开始计时)


4.测量运动后呼吸和心跳:


①明确运动方法及推测:现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心跳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做什么运动好?在运动之前推测一下,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有什么变化?


要求:“学生” 跳动二分钟,医生观察学生的情况,并思考下一步怎么测量更加准确。


②开始运动: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次数在我们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如果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音乐响起时,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中途不能随意停下来。准备好,开始。


③测量并填写数据。


6.数据分析:


我们先来看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变化,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呼吸为什么加快


(一)认识和呼吸有关的器官


①平时呼吸要吸进空气,跳动后也要吸进空气,吸进去的空气到了哪里?


在自己身上找一找肺部,呼吸几次感受一下呼吸时肺部的变化。


②提问:空气经过了哪些地方到达肺部?呼出的气体又经过了哪些地方?


出示呼吸系统结构图。


③小结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路线:气体从鼻腔吸入,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人体不需要的气体在肺部集中,经过支气管,气管,鼻腔流出体外。


(二)寻找气体发生变化的证据


1.体验反复呼吸一袋空气的感觉。


①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怎样进入我们的身体,那我们一直在呼吸新鲜空气,人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出示一个塑料袋)如果让你反复呼吸这袋空气,推测一下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实验时,每吸一口气,想想有什么感觉,记在心里。


②汇报:反复呼吸一袋空气,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感觉呼吸困难?


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吸进和呼出气体,使气体进行着循环交替,追问:吸进去什么气体?呼出来又到底是什么气体?是吗?


2.验证气体交换后发生了变化


①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吸进去的气体中含有氧气,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现在老师用“排水取气”实验的方法证明。(准备3瓶装满水的集气瓶、竹条及打火机)


②教师收集气体。


A:谁愿意收集一瓶“新鲜空气”(倒了瓶子里的水,再盖上盖子);


B:教师从学生那拿来呼吸多次的袋子,并请学生当助手收集“呼吸多次的空气”;


C:教师往橡皮管吹气收集“呼吸一次的空气”。


③做对比验证实验。点燃竹条,分别放入新鲜空气、呼吸一次的空气、呼吸多次的空气三个瓶子中,观察火柴熄灭的情况。(我们用数数记时,来判断火柴熄灭的时间)


④实验后小组汇报研讨 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


⑤小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但在呼吸的时候还有其它气体成分,只不过吸进的时候氧气占成分的多,二氧化碳占的成分少。呼出的时候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出示: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进人体的空气(100克)


78%


21%


0.4%


0.6%


呼出体外的气体(100克)


78%


16%


4%


2%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了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反复呼吸塑料袋中的,由于塑料袋中的氧气大部分被人体吸收,身体会感觉到难受。也知道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


排出二氧化碳。


那么,人在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小结: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后需要不断补充氧气,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增加呼吸的次数,以获得更多的氧气。所以,人在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我们把每个人吸进去气体的量叫做呼吸量,把使劲吸入,接着再尽量呼出气体的呼吸量,叫肺活量。其实我们每个人吸进去氧气的量是不同的,大人比小孩要多。相同年龄的人也不一样,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他的呼吸量就大,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他的呼吸量就少。所以,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呼吸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三、总结与延伸。


1.总结: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2.延伸:


①在班级里,找一个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和他比较一下,在跳动3分钟之后,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所花的时间有什么不同?试着解释这一现象。


②按照测肺活量装置图,自制测肺活量装置,测量一下自己现在的肺活量和坚持煅炼一个月后的肺活量?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呼吸   心跳


 


      经常锻炼——呼吸量


课前阅读资料:


1.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年龄


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


140


3岁儿童


110


4岁儿童


100


10岁少年


90


成年男子


70—72


成年女子


76


呼吸频率                    心跳频率






















年龄


每分钟呼吸次数


新生儿


40—50次


5岁儿童


20—30次


10岁少年


25次以下


15岁青少年


20次以下


成年人


16—18次


2.什么是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肺组织损害如肺结核、肺纤维化等可能使肺活量减小。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3#

 

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科学概念教学例谈[1]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王小梅




作为科学课程四大领域内容之一的“生命世界”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好奇的神奇世界,一草一木,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心得以呵护,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针对当前小学科学“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资源缺乏以及部分课堂教学缺乏原理性科学概念的引领的教学现状,笔者通过对“生命世界”概念教学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一、探查学生前概念,清晰概念教学起点


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科学课上帮助学生建立的概念,要和学生原有的真实想法相互作用建立起联系。针对教材内容特点,我们利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获悉学生前概念。


策略一:在谈话中暴露前概念


【案例】种子发芽实验(一)


师:刚才我们通过生活经验认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适合的温度等条件。你能否推测一下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并说说你推测的根据。


生: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分,因为我家有一些绿豆,没有浇水放了很久也没有发芽。


生:绿豆发芽必需要有空气,因为任何生物都需要空气才能生长。


生:绿豆发芽必需要有土壤,因为它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生:不一定,菜场里的绿豆都是无土栽培的。


生:绿豆种子发芽还必需要有阳光,因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还有温度,种子一般都是在春天发芽的。


……


关于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基本能说出种子发芽的条件,但环境中哪些条件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推测基础——生活经验的启示。教师通过师生谈话的形式暴露了学生对“种子发芽必需条件”的前概念,其中有生活现象的启发,有知识储备的应用,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科学前概念,都将成为科学教学的起始点。


策略二:在调查中暴露前概念


【案例】五下科学《食物链与食物网》


看图(五上教材P14池塘图片)回答:


1.鱼的生存需要        ,你的想法是           


2.             可能影响鱼的生存,你的想法是           


3.如果池塘里没有了水草,青蛙的生存会受到影响吗?为什么?


4.如果池塘里没有了小鱼,其他生物的生存会受到影响吗?为什么?


5.你知道食物链的知识吗?如果知道,请你写出来,越详细越好。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学生对于“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前概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了解到25%左右的学生知道食物链是表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的。他们都是用“谁吃谁”的方式表达食物链而非用“谁被谁吃”的方式表达。在具体情境中他们对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只能分析到相邻两种生物的联系和影响。只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食物链中一种生物受影响会作用到其他所有的生物。


策略三:在绘图中暴露前概念


【案例】《做一个生态瓶》


















小学生的思维正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并存在语言文字描述逻辑性、严密性不强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学生特别擅长用图画(图表)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把隐性的科学前概念显性地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绘图的方式把隐含在头脑里的前概念暴露出来。除了直接让学生绘图,还可以呈现一些图表让学生填写,比如维恩图、气泡图等。


策略四:在解释中暴露前概念


【案例】《水生植物》


师出示浮在水面的水葫芦:水葫芦总是浮在水面上,而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放入水中就会淹死。对这个现象你能否解释一下?


生:因为水葫芦比较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生:大概不容易让水分渗进来,所以不会淹死。


生:水葫芦叶子比较大,像船比较大也能浮在水面上。


师;大家的解释是否正确呢?我们来观察一下水葫芦。


……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喜欢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之作出解释。因此在学生的解释中也就暴露了学生对这个现象的前概念认知。


二、设计活动版块,找准概念建构落脚点


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由一个个活动构成的。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在概念主题下的活动板块及每个活动承载的概念内涵。


策略一:概念活动链


【案例】《观察我们的身体》


根据本课在单元学习中的地位,我们期望学生形成关于人身体的整体概念。但是三年级学生的关注点总是在一些细节部分,比如手指上的指纹,手上的毛孔、伤疤等。为了避免学生停留在对细节的观察与描述,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人体结构简笔画,故意把手或脚画成不对称——学生观察“我们的身体”并描述各部分的特点——修正教师的简笔画——体验不对称、平衡的不方便——拓展认识内部器官及观察工具。几个活动形成一条概念活动链,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人体结构上而不是细节部位,这样,学生的活动就紧紧围绕本课的概念主题而展开。


策略二:“模型”体验


【案例】《食物链与食物网》


为帮助学生建构“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的科学概念 。我们组织了一个“结网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稻田里的各种生物,用毛线将其中的几条食物链联接起来。然后让学生体验食物链中的一环受到破坏会影响到整条食物链的活动。这样通过概念模型的建构使学生从“旁观者”转化为“当局者”,更深刻地感受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联系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让科学概念作为“观念”而非“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三、推敲教学策略,架设概念建构脚手架


概念的发展来源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课堂活动板块清晰化后,怎样使学生思维在集中的基础上发散,达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教师教学策略的介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策略一: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运用


【案例】《芽长成苗》


“芽长成苗”三个活动线索虽然十分清晰,但其中蕴涵的内容却非常多,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就容易使活动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为此,我们仔细推敲教学策略,期望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与指导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修正与完善。具体做法是:第一个活动不提供学生种植的凤仙花,只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同学交流。第二个活动伊始,教师便呈现关键问题:“又一周过去了,我们的凤仙花在原来的基础上会有新的变化吗”,强调学生在观察、交流时要与原来的数据、现象做对比,促使学生的思维趋向连贯性,保障交流的目的性、有序性。第三个活动同样用关键问题“根据这四周的观察数据,你预测一下以后四周凤仙花的生长情况”,使学生有依据地预测,有目的地预测。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今后的观察活动中更加投入,学生建构的概念才会更加完善。


策略二:材料的精心设计与展示


【案例】《蜗牛》


小学生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面对可爱的蜗牛,学生常常忘乎所以。因此许多教师在上《蜗牛》一课时经常由于课堂秩序的混乱影响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精心设计材料及展示时机可以有效解决课堂秩序问题,并能通过材料隐含的信息帮助学生建构“蜗牛有特殊的身体构造和运动方式,是为了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科学概念。具体操作如下:一是设计有结构的材料。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了两只蜗牛、放大镜、线绳、玻璃片等材料。两只蜗牛能保证学生的观察活动还可以做对比观察,放大镜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蜗牛身体各部分组成,线绳是为了观察蜗牛的运动,玻璃片则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腹足与黏液。二是科学设计材料呈现的时机。为提高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化与层次感,我们先仅提供给学生观察对象——蜗牛,启发学生用肉眼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而后依据学生的探究进展适时提供放大镜、玻璃片、线绳等材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效率与思维的逐步深入,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策略三:数据的有效利用与提升


【案例】《种子发芽实验(二)》


为了帮助学生整理种子发芽实验信息,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


共有( )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数量


未发芽数量


我们的解释


实验组






对照组





 









在运用表格整理实验信息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一是数据的科学利用,我们在引导学生统计数据时不仅要统计本组同学的数据,还要横向比较其他同做本实验的小组的实验数据,用另一种方式达到重复实验的效果;二是数据的有效提炼,在保证数据来源科学性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数据告诉我们什么?数据在我们的结论起着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在对数据的分析与提炼中领悟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与空气等条件。


四、探测概念建构结果,检验概念教学成效


基于“科学概念”的探究教学,学生是否成功建构了科学概念,达到了什么程度的概念,是检验教学成效的标准,也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衡量指标。


策略一:情境解释


【案例】《维护生态平衡》


学生非常喜欢中央电视台教育与科学频道的“走近科学”栏目播出的节目。在此栏目播出的节目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运用科学知识与原理去解释生活中一些扑朔迷离的现象。在教学《维护生态平衡》一课结束后,我们模拟“走近科学”节目策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八百里洞庭湖”的生态恶化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深入分析洞庭湖周边生态恶化的原因。有的学生根据“食物链”知识分析了粮食减产与害虫、飞鸟的关系;有的学生根据“生物与环境”的知识分析围湖造田对环境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依赖环境生存的鱼、飞鸟、植物等生物的生存,抽丝剥茧,在分析与讨论中充分展现了学生对“生态平衡”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策略二:成果展示


【案例】《生物与环境》


本单元我们组织学生通过对“生态瓶”的养护,充分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我们选择两个单位的午休时间,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养护的生态瓶实物向观众(人数、班级不限)介绍自己在养护过程中的收获,其中包括对“生物与环境”的认识,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学习的认识。


策略三:问卷调查


【案例】《植物的一生》


本单元我们通过单元前测问卷对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作了详细的了解,单元教学结束后,我们又用单元前测问卷对学生的科学概念进行一次调查。结果表明86%学生能基本清楚凤仙花整个过程中的典型特征,对“子叶”的正确认识也从原来的5%提高到65%,另外对于部分子叶确实是在果实成熟时还长在植株上的现象,学生也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而不是人云亦云。最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对于凤仙花知识的“漫谈”,比如“凤仙花约一星期出土发芽;凤仙花的茎越长越粗,越长越红;凤仙花的子叶只有两片;凤仙花开花后就不长高了,要开花结果了;凤仙花的果实碰一下就会爆炸开来,有许多种子;……”当然,在总结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关于“胚根、胚芽”的认识,学生难以通过种植过程中的观察实现。还比如对于“子叶”的认识,学生在发现大多数子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枯萎脱落的同时也发现少数子叶并没有脱落的现象,教师没有启发学生去观察子叶在形态颜色上的变化(其实这些子叶虽然没有脱落但是在形态、颜色上是处于枯萎或半枯萎状态的),仅仅是作单纯的肯定,导致学生对“子叶”概念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


策略四:科学童话故事


【案例】《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本课教学后,我让孩子们写一篇关于食物消化的科学童话。一位学生写到:小面包被皮皮咬到嘴巴里。“哎呀,好痛!”在牙齿的撕咬与唾沫的搅拌下,小面包变成了泥团一样的碎面包。然后小面包来到一个细细长长的通道里,还没等小面包看清楚,他就掉到了一个大口袋里。在这里,小面包好象到了“淘气堡”的蹦蹦床上,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身上还越来越油腻。……学生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向他人介绍自己学习过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略








[1] 本文为瑞安市《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4#

 

用探究活动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


——《身体的结构》教学课例[1]


瓯海区潘桥涤清希望小学 郑曼慧




一、教学内容分析及设计


《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四上《我们的身体》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两部分的内容。1.观察我们的身体。2.身体是怎样工作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一)定位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细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对照我设计理念,我有点摸不着头绪了,这么多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建构,如何把它们梳理成一个整体即“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让这节课有自己的“灵魂”?此后我又细看了单元教学目标,终于有所收获,单元教学目标的第一点:“人体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各个不同的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理解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生活。”让我茅塞顿开。“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合谐的整体”这一科学概念不仅是本单元的核心科学概念,也是本节课的核心科学概念,是连接其他教学目标的桥梁。确立了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根据教材的安排,我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


(二)重组教学内容


1.省略了“感受人体是左右对称”这一活动


省略这部分内容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这部分内容学生三年级已经接触过了,可以省略。二是这部分内容夹在观察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之间,很难实现顺利的过渡,容易打断学生的思维。三是要探究这部分内容对本课的目标达成帮助不大,感觉象鸡肋。


2.淡化了“身体的外形特征”这一内容


淡化这部分内容,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对身体的外部结构的前概念认识已经比较充分了。只是一些专有名词他们没有接触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前概念知识进行挖掘,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3.深化了“内部结构的认识”这一内容


学生对人体的内部结构是有所了解的,但他们的了解大多是间接的、肤浅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学生把透过皮肤表面能观察到的墨绿色的静脉称作“茎”,不知道“茎”里面也流着血液。知道人体内有心脏和肺,但不了解它们的形状。知道胃和大、小肠,但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只有充分了解人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的从整体帮助学生建构“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一科学概念。


4.改编了“身体是怎样工作”这一活动


教材中的两个活动分别是跳绳和学生自选一个活动。通过实际的教学发现,“跳绳”这个活动在课堂中开展难以调控,活动的热闹和快乐冲淡了学生的思考。“学生自选一个活动”作记录的,汇报和总结成为一个大难题,很难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参与进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条件,我将第一个活动设计为“向上跳”。这个活动有一定的活动量,身体内外部的各个器官的变化在活动前后能明显观察和体会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第二个活动设计为“做记录”。也就是第一个活动的记录,信手拈来,回想刚才在记录时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两个活动动静结构。学生通过第一个活动的交流和讨论,全班集体完成“做记录”活动的气泡图。他们会发现,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动也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参与,从而建构起“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一科学概念。同时两个活动后教师的提问:在两个活动中哪些器官共同参与了,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把两个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根据做功能的不同人体器官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二、教学现场


(一)认识人体外部结构及特点


1.看阴影猜物体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物体阴影的图片,猜猜它是什么?(幻灯片出示房子、大象、人的阴影)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结:刚才,大家根据阴影的外形猜出了物体,真会观察。


(点评:采用“看阴影猜物体”游戏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不知不觉地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观察物体的外形特征上。)


2.人体的外部结构


师: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头、身体、手、脚(板书)


师:你说的身体指哪一部分?(让学生指一指)你们所说的身体在科学上称为躯干。


手和脚在科学上我们称为上肢和下肢,统称为四肢。


师:再仔细观察,还忽略了哪个部位?


生:还有脖子。


3.师小结,我们的身体根据外形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在人体图片上显示各部位名称。)


(点评:学生对身体的外部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的前概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二)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


1.过渡语: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人体的外部结构,那我们人体的内部又有哪些器官与结构?


生:心脏、肺、胃、大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电视、看书本。


师:这些知识都不是通过亲身观察得来的,想不想亲身观察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


师:在课堂上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人体的内部结构?(看、摸、听等)


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结构有吧!


2.温馨提示:安静观察,真实记录。


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安静观察,真实记录。


生:就是观察的时候要安静,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


师小结:这位同学说地很好!我们观察时尽量不出声音,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


(点评:真实观察是科学实验的基础,然而身体内部结构很难观察到,学生很容易为了迎合老师而把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当作自己观察到的填写到记录单上。因此,观察之前强调真实记录。)


3.学生观察并记录。


我观察到的身体内部结构有




















方法


观察到的器官与结构


眼看



手摸



耳听





4.师:哪一组愿意把自己的观察结构和大家分享一下。汇报的时候最好能指出你观察到的器官。


第一组汇报:眼看到了茎(边说边指着手上的静脉)


手摸到了骨头、脉搏。(生边汇报边摸了一下自己的骨头)


师走到汇报学生的旁边说,你能再指一指自己茎吗?你们也都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什么颜色的?


生:青绿色的。


师:其实你们平时说的茎就是血管。我们摸到了脉搏,其实也是摸到了血管。血液随着心脏跳动在血管流动就形成了脉搏。这样的解释你们能接受吗?


生:能接受。


师她还摸到自己手上的骨头,你们还摸到哪里有骨头。


很多学生开始摸自己的骨头了,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就举手回答了。


师小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骨头,你们知道吗,人体共有206块骨头,所有的骨头组成了骨骼,骨骼支撑起了人体。(板书:骨骼)


师:别的小组对这小组的记录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组2:我们小组还摸到关节。


师:你们指一指自己的关节吗?


学生活动了肘部,指了指肘部。


师:骨头和骨头的连接处就叫作关节,关节能使人更好得活动。关节也是骨骼的组成部分。


师巡视,发现学生没有举手了。于是摸了摸自己的手臂的肌肉。很多学生也开始若有所思的摸自己身上的肉。


组3高兴地说:我们摸了肌肉。


师:大家都摸一摸自己的肌肉。


师:摸到了吗?在哪里摸到了肌肉。(学生说出了很多)


(这是发现有一个女学生很想发言)师:你还什么疑问?


生:老师我摸不到自己的肌肉,能摸一摸你的肌肉吗?(学生问了两次)


师尴尬了一下,在学生第二次问的时候走过去让学生摸了一下,学生满意的坐下了。


师:我们人体大约有600块肌肉。肌肉为人体的运动提供了动力。


师:还有新的补充吗?走到了一组的旁边说:在他们记录我发现记录记录了听到心跳。你们组哪位同学听到了心跳?


小组同学说:她写的。


师;你听到了谁的心跳?


生1:听到了自己的心跳。


生2:老师,不可能,自己的心跳怎么能听到呢?


生1:是能的,我手放在这里(生将手放在心脏位置),就有嘭嘭的心跳。


师: 心脏的位置在哪里?大家都试试看。


学生试着用手感受心脏的跳动。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通过手感受到了心脏的跳动。


师:大家想不想在课堂上亲耳听听自己的心跳


全体学生:想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样能很清楚听到心跳声的听诊器。。


师拿出听诊器介绍使用方法:把有薄膜的一端贴近心脏的位置,把听筒塞到耳内。只有在安安静静的时候才能很明显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能做到吗?


(学生非常安静地听心脏的跳动)


师:谁愿意把自己听到的心跳声模仿一下。


(点评:因为教师给了学生一种安全放松的氛围,交流时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巧妙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交流在不断地质疑和补充,显得精彩不断。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习惯)


7.刚才我们通过观察了解了人体的一些内部器官与结构,可惜有些器官与结构在我们的课堂上很难观察到。(停顿几秒)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人体内部结构图(电脑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图)。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之后,渴望了解更多的内部器官,可是许多器官观察不到,也感受不到。在这时候出示人体内部结构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人体的内部结构,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人体。)


(三)人体是怎样工作的


1.我们了解了人体内外部的结构,这些器官是怎样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的?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个活动来感受一下。


考虑到在教室里面,场地受限制,我们选择向上跳吧!


教师说要求:


(1)跳的时候不说话


(2)边跳边思考哪些部位或器官参与了活动。


(3)活动结束后填写好气泡图:把参与活动的部位或器官填写在气泡图上


2.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跳吧。(向上跳活动)


3.学生记录


4.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观察成果?(一组学生把自己的记录单递给了老师)


师:汇报的时候有一个要求,最好用:通过感受什么知道了哪个器官参与了活动。


生:我感受到心脏跳动快了,知道心脏参与了活动。


感受到呼吸加快了,知道肺参与了活动。


感受了肌肉累了,知道肌肉参与了活动。


关节、骨头在动,知道骨骼参与了活动


还有四肢也参与了活动


师:对这一小组的汇报有疑问或补充吗?


生:心脏跳动加快了,所以血管也参与了活动。


……


教师只好在气泡图上不断的进行补充


师:其实还有一个器官重要器官参与了活动,用手指了指大脑。让我们跳动的命令是哪里发出来的?


生:大脑大脑!(学生很兴奋)


师:小结:一个跳跃活动就有需要这么多的部位与器官参与了活动。(指着填的满满的记录单说)


(点评:学生能够有这么高质量的完成气泡图,得益于学生对人体内外部结构的充分认识,得益于向上跳活动的运动量比较大,身体的器官在活动中起了比较大的变化。)


5.刚才我们还做了一个活动,大家都动笔做了记录,在记录时又有哪些器官部位与器官参与了活动?先静静思考半分钟。


6.生:手、肌肉、骨骼、心脏、血管、大脑、肺……


师记录一张空白的记录单上。(一张气泡图上的气泡更不够用了)


(点评: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这个活动不是前一个活动的重复。前一活动伴随着剧烈的运动,这个活动却是“动”的“静”。通过这个相对静活动,学生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也有这么的器官参与了活动。学生就更进一步认识到了人体的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的共同参与。两个活动动静结合,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了人体的活动需要各个器官共同参与这个一个科学概念)


7.师:哪些器官共同参与了这个活动,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8.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显示文字资料:人体的器官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


(点评:文字资料的出现,让学生初步知道了人体的八大系统,在为本单元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总结


师:这节课是我们的身体单元的起始课,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人体各个系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生1:我知道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很重要。


生2: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作用,谁都不能缺少。


师:是啊,我们的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各个器官相互密切配合协同工作,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体的某些器官缺失或者功能不正常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希望同学们能多多关系帮助残疾人。


三、总体评价


一节课下来,学生非常投入,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很好地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目标定位适度准确


把“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人体是一个合谐的整体”作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不仅把本节课的各个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也很好的完成了作为单元起始课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跳一跳。


(二)活动安排合理有效


活动一的简化处理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两个观察活动,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使两个看似重复的活动变的有层次有深度。很好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归纳法按照功能不同给器官进行分类。


(三)情感体验真切深入


在观察一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安静观察,真实记录”。学生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对人体的观察,决大部分学生都很投入,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有一个女同学为了更明显的感受的肌肉,要求摸一摸老师的肌肉。在两个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真实的观察进行记录,在汇报时能够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真切深入的情感体验,很好的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有价值。


有了科学概念的支撑,科学课就有了灵魂,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更有效。









[1] 本课获得温州市首届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第一名。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5#

 

用心演绎生命课堂


——“生命世界”教学经验分享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田精华


 


 


修订后的科学教材更加注重了单元的整体性,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要从这一整体出发,在课前准备、课后延伸等环节中要做更多的准备和后续工作。与以往的自然、常识等课程设置所不同的是,现在的《科学》对生命科学领域更加关注,生命科学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更多了。对于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这两部分,我们可以从以往的《自然》《常识》中吸取更多的经验,这两部分的实验大多可以在课内完成的,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可以提前准备,很少受到地域以及时间等方面的影响。而生命科学部分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们的生长、生活需要适合的环境条件,对他们的观察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这期间它们会受到地域、天气、时间等方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去细心地“种”它们、“养”它们。在第一轮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生命科学部分的教学给我们一线的科学老师提出了许多的挑战,在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把握课堂,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发展


生命科学部分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课内课外相互促进、协同并进,课内的教学是核心、课外的延续实践是保障。没有《科学》课内思维引导,学生的课外实践就没有了方向和目标,他们的“种”和“养”就缺少了活动的价值。为此我们要在课堂内的科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


在修订版小学科学三下P.4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做如下思考:


种子能发育生长成一株植物这一结论性的答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但一粒种子怎样生长成一株植物并且开花结果,种子的生长过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等此类问题却是许多学生所不了解的,也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设计一个能让我们亲眼观察到种子生长变化的全过程,让孩子们亲手种一种,亲眼看一看,亲自感受植物种植生长的全过程,通过实践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材中有这样的引导:“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这个环节,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我们在科学课上种植与农民伯伯在地里种植是不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啊?


(1)谈种植要求:关注种子的发芽过程


给学生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土壤、杯子)进行第一次播种,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将播种的成果进行展示并做讲评。


(2)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改进播种方案,进行第二次播种。


教学实录:


师:我们完成了对种子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现在该进行播种了吧!


生:好!好!发给我们材料吧!


师:我们今天在科学课上播种与农民伯伯平时在地里种植一样吗?(与孩子们谈谈种植要求)孩子思考讨论了片刻。


生:不一样,农民伯伯是种起来卖的,而且是在大片田里种,种很多很多。


生:我们科学课的种植主要是观察植物是怎样生长的。


生:对!我们要观察种子是怎样发芽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科学课上的播种主要是观察种子是怎样发芽的,要关注种子的发芽过程。(板书:关注种子发芽过程)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透明塑料杯、种子、土壤、小匙……,你们分小组开始播种吧!


学生分小组领取材料,进行第一次播种,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将自己播种的成果送到展示台上,开始进行讲评。


师:我们先来选取一个小组来看看,他们是否达到了我们的播种要求。


将第一小组的播种成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发现他们将种子全部埋到了土壤里面。


师:他们种得怎么样?达到要求了吗?


学生沉默一会儿


生:没有达到要求,这样种起来我们看不到种子的发芽过程。


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播种要求:要关注种子的发芽过程,也就是说种子种下去发芽后要让我们能看到它发芽的过程。第一小组把种子全部埋到土壤里,它能发芽,但我们观察不到发芽过程。


继续讲评其他小组发现:有一个小组把半颗种子种下去了;有一个小组将种子埋了一半,另一半露在上面;还有一个小组把种子卡在杯子内壁。


师:半颗种子能发芽吗?


生:不能,要完整的种子。


师:另外这两个小组注意了我们的播种要求,他们把种子露在土壤上面或者把种子卡在透明杯子的内壁上,种子发芽的过程就可以看到了,给他们打上五角星。其他小组没有达到要求,怎么办?


生:再想想办法改进播种方案。


师:很好!那就请同学们再思考讨论,改进你们的播种方案,想好了再领回你们的材料继续播种。


在播种过程中,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必须怎么做,而只是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科学课播种与农民伯伯日常的播种之间的区别,提出了科学课的播种侧重于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自由空间。孩子们的第一次播种是凭自己原有的经验,没有充分考虑到本次科学课种植活动的要求,大部分小组直接将种子埋入土壤。第一次的播种活动可以说是在没有经过慎重地思考的情况下完成的。对第一次播种情况的点评,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种起来的种子是观察不到种子的发芽过程,没有达到预先的要求。这一发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开始认真地根据科学课种植的要求进行互相讨论学习,主动改进播种的方法,成功地进行第二次播种活动,达到了科学课播种研究的要求。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自己体会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去慎重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关注课外,延续孩子们的亲历实践


课内“种”下去了,更需要课外对它进行细心地呵护,才能保证后续课文的落实,这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比如是否有适合的生长空间,能否保证教室和家里的卫生,孩子们之间会互相破坏等。要引领孩子们懂得关注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的共同特征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与大自然建立和谐的感情,我们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孩子们的种植活动持续下去。为此,我和班主任进行了密切合作,一起参与孩子们的种植活动,平时经常去看看孩子们所种植的植物生长情况,特别是在孩子们放假回家的时候,我都精心地帮他们照顾。


在近三个月的种植实践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种的植物,对它们每一片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的细小区别和变化等方面都观察得非常仔细。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比如:有的种子就是不发芽、有的种子发芽没有几天就烂了,有的植物一直都不长高,有的植物的茎和叶都黄黄的没有生气等等情况。下面是杨杰同学在观察日记里记录下的疑惑:


我把老师给我的种子放在杯子里,加了一点点水,然后就把它放在了教师后边的柜子里。……过去了四天,我打开柜子一看,我的绿豆已经长出了长长的根,子叶也张开了。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叶子变黄了,我想啊想,是不是水放太少了。于是我把杯子的水灌得满满的,可没想到,第三天整棵绿豆就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伤心透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非常得着急,经常到我这里询问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一再要求再给他们提供种子继续种植。我发现他们真的是非常关注生命,我更是以极大的热情与孩子们一起分析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与他们一起分析比较阳光是否充足、水分是不是太多、土壤的肥力是否恰当等等。并且一次次地为他们提供种子,他们回家后也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种子来进行种植。在反复地种植探究过程中,我们对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阳光、空气、土壤、温度、肥料等基本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也有了一些了解。这时候在他们的观察日记中又显露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跑去看种子,我举起杯子,发现绿豆的“绿衣裳”种皮已经裂开,不由得笑了。我想:我一定要耐心地种下去,不能虎头蛇尾。那天晚上我还梦见了我的种子都长出了果实,开心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我的精心照顾,我的花生长得格外粗壮茂盛,我的心情格外喜悦!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觉得应该要求孩子们在观察后必须进行记录,并且会与语文老师一起要求孩子们写观察日记,但通过这次一起参与孩子们种植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主要兴趣在于观察,记录这个环节孩子们很少去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起初也以同样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在种植过程中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但几天之后,我发觉这种记录真得是有难度,我自己也不想记录了。有这样一些原因:观察的时间要持续几个月,植物的变化过程缓慢,有些现象我们很难用文字、图形等形式记录。我们成人尚且如此,那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否可行呢?假如不要求孩子们记录,孩子们观察积极性是否更高呢?于是我做了比较实验,有两个班级与以往一样要求他们写观察记录或观察日记,另外两个班级对做观察记录不明确提出。最后我进行了调查统计:





























 


很喜欢


种植


喜欢


种植


老师要求所以我种植


我种了老师发的种子


我自己也找了种子


以后我还要种植


要求做观察记录的两个班级


20人


40人


12人


72人


45人


10人


不要求做观察记录两个班级


38人


30人


3人


71人


60人


25人


实验结果发现:要求写观察记录班级的孩子们是为了完成观察记录而去种植,他们的种植活动显得很被动,而另外两个班级的孩子们却非常积极地参与了种植活动,他们表现得非常轻松自信,种植的结果也相差很明显,前者班级所种植的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少于另外两个班级,植物的生长情况都明显差了许多,而且另外两个班级孩子们对植物观察的范围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前者,有几个孩子主动地把自己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的真实情况以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观察日记。


这次种植实践活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们创造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比“被迫”完成观察记录学到的会更多更深刻。在期末的考评当中,我把学生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的表现和种植的结果都纳入到评价的内容,许多平时理论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在种植实践这个内容上却拿到了高分,极大地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得那些缺乏实践能力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不足。在近三个月的种植活动中,这使得活动目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从当初观察种子内部结构发展到观察植物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及观察植物生长对温度、水分、阳光和土壤等条件的需求,进而对植物茎、根和叶的认识也得到逐步的提高。在这过程中学生从种植绿豆、红豆发展到种植花生、玉米等其它植物,有许多同学还说暑假在家里还要继续种植其他的植物。


最后我将这次种植实践活动写的一篇报告《感知生命从种子开始》获得温州市科技实践活动评比一等奖,这篇报告还发表在2005年《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第一期杂志上。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文章被老师引用并在刊物上发表,心情格外得高兴。班主任语文老师更是看到自己学生的文章如此精彩而乐开了怀,并且因此而获得学校的加分,得到了实惠,与科学老师配合、与孩子们的科学课合作真的是“名利双收”,现在语文老师更愿意参与到我们的科学教学当中了。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保护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保持并发展孩子们想要了解客观世界的欲望,需要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以一颗热忱的心,以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去创新科学课堂、拓展课外实践。我深信:课内课外相互结合、协同并进,生命科学的教学定会如种子一般破土而出、茁壮生长,迎来小学科学发展的灿烂春天。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6#

 

孵  小  鸡


——体验式学习案例一则


文成县南田镇中心小学 李文光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能够初步发展自己的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在教学《动物的卵》的一课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一次“孵小鸡”的生命世界的探究体验。


一、活动的起因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一章共七课,其中第六课《动物的卵》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①是用图片与实物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②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③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过程。然而,我在教学到后半部分时,学生提出了要观察孵化小鸡的活动。原因有:①鸡蛋易找,在上半节课卵的教学中对鸡蛋掌握的知识多。②在农村,很多同学家中都有孵过小鸡的经历,而且孵小鸡容易取得成功。我有些吃不准,但看到同学们高涨的热情,何不来一个“因课制宜”,于是课堂进入到怎样孵化小鸡的讨论。


二、活动的准备


首先,我们分组讨论孵化小鸡的条件、方式和过程,然后交流,结果是这样的:


第二组:回家向奶奶或其他人请教后再汇报。


第五组:种蛋要自家蛋,好蛋。


第八组:用恒温箱孵化,(因这组有位同学的爸爸的朋友有一台恒温箱存放在他家)。


第一组:要是停电了怎么办?


第八组:生火来调节温度。


......


通过讨论,我开始分配任务。


①第八组借恒温箱;②每组带三个种蛋;③每位同学都要搜集有关孵化小鸡的资料,并要有根据。④明天开始写观察日记。


第二天中午,我来到教室,我们开始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资料:


生1:我从网上查到鸡蛋在孵化过程时要翻蛋,这样受热均匀,出小鸡率高。


生2:我奶奶说种蛋要最近生的,时间放久的孵不出小鸡。


生3:要是二十多天后没孵出的种蛋,可用“踩水”法试验好不好,把种蛋放入温水里,只有硬币大小的一块露出水面,如果种蛋在水里轻轻地晃动,那么鸡蛋里就有小鸡在生长。假如沉进水底,再轻轻一摇,种蛋里有响声,那么种蛋已经腐坏,可直接扔掉,因为我表哥以前在别的学校学过,试过,他告诉我的。


生4:我从资料上查到孵化最佳温度是35-36℃。


通过这次讨论,我心里踏实多了,我补充还要注意湿度。然后,我请学生挑选种蛋,他们的标准是饲料鸡蛋不要,个太小的不要,要的是个大的,颜色比较亮的,家养的鸡生的蛋。他们从中选了13个蛋,给它们编了号,这样能分清是谁带的蛋,我发现其中有三个双黄蛋,但我没说,实验室就设在我的办公室。


三、孵化的过程


翻蛋


翻蛋的任务主要由我来负责,但在中午、课间或放学,同学们会小心翼翼地做好翻蛋工作。到了第五天,孩子们发现靠门的几个鸡蛋变白了,马上告诉我,我说:“你们猜猜看为什么?” 他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认为是水分少了才变白,于是把放鸡蛋的位置作了调整,同时回去进行调查咨询。第二天,晓军同学把他从网上查到的结果告诉大家:“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含有91.96-95.76%,缺少水分会变得更白。”


出小鸡


到了第二十天中午,慧慧同学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小鸡出来了,我过去一看,同学们都在观察,一只淡黄色,绒毛湿漉漉的小鸡正一颠一颠地走着。


......


到了第二十一天的晚上,一只双黄蛋出鸡了,一只小鸡活着,一只死了,可惜学生不在场,没观察到。我留着蛋壳和死小鸡给他们第二天观察,想不到在到二天观察的时候,我正在给他们说因为双黄蛋出鸡率不高,所以农村人不用双黄蛋孵鸡,一位同学问:“哪一只是双黄蛋孵出的小鸡?”我愕然了,因为我昨天晚上没做标记,看着他有点疑惑的神情,我说:“还有两个双黄蛋,还可以观察得到。”


“踩水”砸蛋


到了第二十三天,还有三个种蛋没有出小鸡,孩子们就通过“踩水”法检验鸡蛋中是不是有小鸡,结果,这三个蛋显示的是寡蛋的特征。孩子通过讨论决定砸蛋,砸开一看,蛋清是黄色的黏黏的,中间的蛋黄黄得发硬,其余两个全成了黑糊糊的糊状,已经发臭了。后来经小组调查这三位同学带的蛋都是诱鸡生蛋的诱窝蛋,放置时间过久了。


四、结果


孩子们对这次探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孩子们又为出两个小鸡的种蛋怎么计算出出鸡情况而争论不下。有的说,出两个小鸡的种蛋活了一只,这个蛋应算在出鸡蛋里;有的说,不能算,因为死了一只;有的说,只能算半个。这时,我说能不能分两种情况统计,孩子们马上想出了办法。孩子们的统计结果如下:

















 


单黄种蛋


双黄种蛋


蛋的个数


10


3


出小鸡数(只)


9


2(其中一只未出壳就死了)


最后,我叫金锐把10只小鸡带给他外婆养,因为他家是靠养鸡糊口的,每年都要孵几窝小鸡。


五、反思


为何选择这个活动?《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所以,我“因课制宜”,没有选择观察“青蛙卵孵化”,而是选择了观察“孵小鸡”。在农村,这样的活动给孩子们深刻的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进行选蛋,对蛋的编号,对蛋壳变白的发现,对“哪只是双黄蛋孵出的小鸡?”的质疑,以及在统计出鸡情况时的争论,二十多天持续的观察,都体现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到提升。正如美国《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一书提到的,这世界上难道有什么别的事能比看到一只小鸡从壳中孵出更能让一个孩子激动的吗?


孩子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能做到耐心细致地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研究。遗憾的是,在此过程中,我没给双黄蛋出的小鸡作标记,让孩子们提出质疑,对这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处理好。再者,对孵化出的小鸡该不该让孩子们自己来养,怎么养的问题没有预设,最后是草草了之……


小学科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7#

 

与孩子们一起学习


——《动物生命周期》教学及体会


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  陈秀鸯




儿童的科学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其实教师也需要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顺利开展观察与探究活动。


——题记


春风微微吹起,各地的桑叶都欢欣地探出了鲜嫩的枝芽,寻找各自生命的诗意,又是一年养蚕的好季节了。


随着三年级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学习的深入开展,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命的诞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规律,我们精心组织了一次“动物生命周期”的探究活动——蚕的生命活动过程。面对这项活动,每个孩子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紧紧围绕在我身边,不断咨询蚕生命活动中的各个细节问题,甚至,一些学生自发的去图书馆寻找蚕的有关资料。作为教师的我在不断帮助解决学生们疑难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加入到这个“养蚕”热潮中,做自己的学生,也与孩子们共同倾听动物生命周期的声音。


在本次“生命周期”活动中,我充当着一个养蚕新人的角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与孩子们进行合理分工。我的主要任务:负责收集有关蚕知识的各类资料,及时运用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使用各类测量工具;通过自己的小蚕发生的变化提醒孩子们细致观察蚕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状况、特征,并及时引导学生做好笔记;帮助学生解决在饲养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收集整理蚕的一生,蚕的结构,蚕的生活习性等有关资料,并和孩子们从养殖实践中充实知识;与孩子们共同做一个细致的“蚕妈妈”,感悟生命的声音,感受科学世界的魅力!


【前期准备】


收集并整理蚕一生各阶段变化情况的资料。


蚕的成长过程:受精卵      幼虫     蛹     蚕蛾


【我的教学】


本单元科学学习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蚕的成长变化,对知识的探究与整理,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科学、认识科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直接学习,间接感知认识等手段,进一步建立对动物生命周期概念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生命的价值。


有生命过程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我的“教学生命”活动也紧紧围绕、跟踪生命成长变化而开展。于是我将本单元的教学工作落实为两个版块:(1)课内——观察认知性探究活动,通过讨论、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和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飞翔的生命——蛾的想象;(2)课外——实践体验性探究活动,通过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获得养蚕的乐趣。


自己和孩子们确定养蚕活动的总目标:


1.通过饲养、观察和实验,了解蚕的一生的主要阶段(卵、幼虫、蛹、蚕蛾)及其外形特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2.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3. 产生观察的兴趣,养成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及关爱生命的情感和责任心。


4.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5.感知一些常用测量工具的作用,并初步学会使用。


一切的设想都在渐渐落实着,展开着。教学伊始,我在学生中展开了有关桑叶的调查,学生也知道了我将从远方运来许多的蚕卵,都迫不及待的想饲养,每天都有学生问我,蚕宝宝什么时候发给他们。那份天真的期待是美妙的,这份美妙对于教学那是一种酝酿和蓄势。


教学一: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猜测与想象变化,阅读资料


当我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的新朋友已经到来了,你们想认识他们么?孩子们都非常激动,一个个响亮的字回荡在教室里:想。当我将那密密麻麻的蚕卵展示在他们眼前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神似乎真的发光了。


认识我们的新朋友,仔细的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它们呢?要注意一些什么?你会根据你的观察去猜测它的变化嘛?一个个问题就轻松的甩到了孩子们中间。


真的不能小瞧孩子们,他们已经知道用放大镜,并准备着笔纸来记录书写。只是观察些什么呢,对于孩子的世界来说,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但也正是这种不明确的目的性的积累,才使得最后的观察更具有科学的价值。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个小家伙说,观察的时候我们要轻声的说话,轻轻的动手,不能打扰蚕宝宝睡觉;一定要小心保护蚕卵,因为一口气就可能吹飞了。多么童趣的表达呀,生命与生命的撞击,总能产生美妙的火花。


真情自然流露,想象的触角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卵里的小生命是怎样的呢?”,“小蚕什么时候会从卵里出来呢?”,“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呢?”,“出来以后会干些什么呢?”, “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孩子们童心童趣的想法与猜测,让我发自内心的喜悦,突然间我感到教育不只是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而是受教育者自觉行为的一种体现。孩子们异常关心小蚕将来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也开始考虑如何养小蚕了。于是便顺利的铺开了对资料的需求、搜索和学习。


教学二:爱换新衣的蚕宝宝——幼虫——蚕的生长变化的特征,蚕的身体结构,资料阅读。


4月7日(星期一)清晨,这一天蚕宝宝意外的孵出了。一进校园,就有学生兴高采列地蹦到我的面前,告诉我他的蚕宝宝也出来了。这一天,我的心情与孩子一般无二。4月9日课堂上,孩子们端着一个个装蚕的盒子,自豪地保护着自己的蚁蚕,我说:“能把你这几天观察到的说一说嘛”,孩子们腼腆而又努力地试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同时又努力的向我求教如何更好的养蚕。我顺势将皮球踢给了他们自己……


又过了一周的课上,课伊始,我便开门见山的提问:在这周里,大家发现了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有的说蚕宝宝的变化好快,一下子就大了许多;有的说黑黑的小小的,忽然一个晚上它的颜色就变白了好多;更有的小朋友拿起了记录本,比较详细的说明了他的观察,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科学探究精神啊!


学生们基本没有记录蚕宝宝蜕皮的过程。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蜕皮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可爱的孩子们还是有许多可爱的问题等待着解决。捉住这些可爱的问题,点缀着孩子们童真的世界,让孩子们更清晰的去了解蚕的成长,那都将成为我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很顺利的将孩子们的关注点从对养蚕的兴趣引向了对蚕宝宝的的细致观察上来。我们展开了对资料学习,进一步交流大家的养蚕的方法与经验。(资料二)


留下了三个问题引导孩子课外观察,并做记录:身肥体壮的蚕宝宝,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身体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查阅: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有什么用?


操作:量一量蚕宝宝的身体长度?称一称蚕宝宝有多重,比比谁的蚕宝宝大?并把你的蚕宝宝画下来。


教学三:(蚕变了新摸样)身肥体壮的蚕宝宝和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蛹的形状特点与蚕的比较


看着自己的蚕宝宝也变得白白胖胖,看着孩子们开心细心地呵护着蚕宝宝,看着他们天真的期待着我去给他们上课的神情,内心由衷的喜悦。课外总是有许多孩子跑到办公室与我讨论他的蚕宝宝的变化,又睡觉啦,又蜕皮啦;有点丝吐出来了,是不是快要结茧,我都努力笑而不正面回答,希望让孩子有自己的观察记录。课上,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一点点小小观察与同学们分享,虽然有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按照老师所要求的那样完整记录,但是我相信他们也在与蚕进行着对话。


课堂上,当我利用电教媒体将一个茧的图片演示出来的时候,问孩子们有什么想说的嘛?有什么想问的嘛?孩子天真的问道:小蚕长大了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呢?茧里蚕变成什么样子了?


带着好奇心,我借用多媒体技术将孩子们带进了神奇的蚕茧世界。借着那神奇的世界,孩子们各自将自己的蚕宝宝拿出来进行比较。顿时,他们的一个个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在比较的基础上,我又问孩子们,蚕的结茧与变化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作用?孩子们纷纷将自己所了解的,所知晓的不多的知识热情的讲出来。真的不能小瞧孩子们,有的还知道一点点关于丝绸之路的知识,真是太了不起了。借机,我将我的课堂引向了更深的历史长河中去,给孩子们介绍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养蚕事迹。


最后,有一孩子提问了,一个蚕茧的丝有多长?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是我课始没有考虑到的,于是,我将这个问题又留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实践中解决。同时,我也要体验一下如何测量一个蚕茧的丝?


教学四:飞翔的生命——蛾的想象,蛾的变化特征与蛹的比较


即将展开的一课,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课,因为蚕就要出茧了。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观察到蚕蛾的特征和形态,这将成了我思考的重点。


首先还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使学生们形成乐学乐思的兴趣。


接下来我在教案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下一年还想养蚕嘛?那你知道蚕卵是怎来的嘛?利用倒叙的一种情景,使孩子们展开对蛾的观察,我想孩子们会更用心的去发现蛾的特征,观察蛾的行为,努力去区分雄蛾和雌蛾的吧?


教学五:总结交流蚕的一生


本节课将对孩子们的关于蚕的一些观察日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回顾对蚕的一生的知识。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蚕的一生。




【我的养蚕体会】


为了让学生能与我一起经历一个完整的养蚕过程,我买了很多蚕卵。但是有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是让很多人操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蚕宝宝的温饱。让所有人去买蚕饲料似乎有点不太实际,而我又很难为所有的孩子准备桑叶。于是养蚕之前在学生中做了个调查,每个班级有多少同学能找到桑叶。发动孩子们回家问问家长,四处打听桑叶的下落,为以后的养蚕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孩子们都非常有信心能照顾好他们的蚕宝宝。为了长远打算,我也到山村里找了几株桑树苗和桑树的枝条,进行移植和扦插,为以后的教学做些准备。


教师的角色是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养蚕,以求孩子们获得鲜活生动、原汁原味的知识和体验。


于是这个春天特别喜欢春雨,在盼望春雨的日子里,所有的小树苗怀着希望的心情长出了小绿芽,学校老大爷说今年不能采摘叶子,得让生命真正成长。那一夜,我们的蚕宝宝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孵出了一大半,黑黑的像小蚂蚁,爬满了整个小盒子,到处找吃的。还好我们之前做了了解,带着几个孩子们直奔桑叶的处所,大家为生命的真正成长付出了点滴的汗水,记忆深刻。只是由于蚕实在太小,经常有孩子跑来跟我说不小心被风吹走了,弄丢了,各种情况都有,只能不断地给他们添小蚕,死伤的小蚕也不少。丢蚕的孩子,我让他们回去写写丢蚕的经历与他们的想法,如果再给他们蚕宝宝,将要怎么更好的去保护,让孩子们去感悟小蚕的生命气息,懂得珍爱小生命。


身边多了些小生命,身边多了些小声音,天天询问蚕的知识,我似乎多了一份快乐。同时我如孩子般,多了一份牵挂,每天不管上班下班都要带着它们,出远门也带着,时刻不离。我都是如此,可以想象孩子们也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学会了自己搜集查找蚕的知识;有的孩子还知道了用牛奶来喂养蚕;这样蚕生长的速度变快,茧子的产量增加;有的孩子晚上观察,白天观察,更有的孩子在其它上课时也不时的观察,班主任老师都有了点小意见,我想这难道不是一种科学探究精神的真实写照嘛。我对孩子们说上其它课的时候不要观察蚕宝宝,先把它们放一放,孩子们依依不舍得,但是还是坚强的点了头。蚕宝宝出生已经有16天了,照顾观察小蚕的生长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孩子们一直兴致盎然,我微微笑着,因为我也是如此。(2008年4月7日孵出)


在这段时间里,我跟孩子们一样一边学习蚕一生有关的生命知识,一边经历养蚕的过程。时常会盯着一只正在吃的津津有味的小蚕发愣,慢慢的爱上这些可爱的小蚕。我也发现了孩子们更是时不时地与小蚕说上逗上几句可爱的话,似乎他们真能与蚕宝宝们沟通,言语。有了这些蚕宝宝,最大的感受就是多了份责任,也多了一份关爱生命的心,这份心情我想也在滋润着孩子们天真的童心。


经过生命知识的学习和亲历动物生命的养殖,更能让人领悟生命的可爱与可贵;蚕宝宝日夜不停的吃桑叶,两个月的养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投入的精力是难以想象的。直接的经历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的照管小蚕;更能认识到长时间的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科学方法的必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的行为,共同学习的乐趣从实践中增长。合作伙伴似的师生情感,也在这次生命知识的教学中,一如即将到来的夏日阳光般温暖。我想这就是小学科学的基本理念,新思想,把师生带入了一片更宽阔的阳光天地。


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和孩子们一起经历成长。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