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2020学年戴娜专贴 [复制链接]

1#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科学思维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实验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最后编辑戴娜 最后编辑于 2020-11-17 10:00:08
分享 转发
TOP
2#

最好能结合自己的课例展开
TOP
3#

结合学校独特的孩子特色可以思考不同层次的孩子科学思维如何促进,如何把握?
TOP
4#

      近日在小沙中心小学举办了“渗透stem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研讨交流”的培训活动,关于如何在课堂上渗透stem教学理念,以近期《让小车运动起来》为例有以下看法。
      自从stem教学理念的提出,科学课的上课模式发生了变化,课堂上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以工程设计过程为主导,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以四上《让小车运动起来》为例。首先,我给学生直接出示本节课的材料小铁车,提问:你有什么方法使他动起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可以用手推、用手拉、吹、磁铁、电动机等方法,引出这些能够使小车启动的力都称为动力,动力有不同的类型。再出示一段绳子和垫圈,让学生思考并揭示本节课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
接下来花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组装小车,学生在组装的过程中感受绳子的拉力,垫圈的重力,垫圈数量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让学生自己探究小车和垫圈的关系。在小组安装小车成功后,接下来进入探索环节。
      在学生真正理解小车动力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发起两个挑战。一用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用更大的拉力拉动小车,小车的快慢会怎样变化?让学生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尊重学生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结合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来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一种方案提出整体实验要求并开始实验,并通过探究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的实验需要用实验数据来证明猜想,将科学与数学有效结合在一起。这符合当下倡导的stem教育理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基础,对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经历设计项目方案、动手操作、交流反馈等环节,学生作为项目的设计者,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科学知识的生成,培养科学思维、科学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是生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了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如何使实验数据更有说服力,如何通过实验现象来获取实验结论。
TOP
5#

2021年1月5日,在白泉小学举行了“定海区小学科学期末复习活动”,通过3位专家的授课和众多老师的观点,让我对如何上好复习课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以陈增仕老师提出的两个关系来进行反思。
一、处理好形式和内涵的关系。
复习课的形式有很多种,思维导图,ppt复习,板书,线上教学,小视频,学生互帮,随堂测,但是科学课的内涵就是两个抓,抓核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抓学科本质——科学探究。在复习中要凸显学科特色,不能采取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复习模式,让学生复习的轻松,掌握的扎实。
二、处理好复习课和考试的关系。
复习课的本质就是为了期末测试,因此,期末复习和平时的单元测试要求是不一样的,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抓住每单元的重难点,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书本和作业本课下复习,提高科学课的效率。
三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王卓梅老师《呼吸和消化》用一节课的时间绘制了两幅思维导图,呼吸的思维导图扶着走到消化的思维导图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用最短的时间使学生学会了科学思维导图的绘制;王文斌老师《运动与力》通过概念图的思维导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自己通过书本总结,对学生的思维以及总结能力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周涵谦老师的《声音》复习课,让学生提早一天绘制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快速总结出一份思维导图,然后把更多时间留在过关小测试,以及对整本书重难点实验的再现,让学生对每个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
三位老师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课后的付出,每一单元的思维导图都是需要教师在课前仔细研究绘制的,心中有大海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才能在课堂上如鱼得水。
作为四年级科学教师,我认为气泡图的表达形式更适合学生们,通过目录把目标区块化,再去寻找每区块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使思维导图具体化,适合学生的发展思维,期末阶段可以把知识点打乱,让学生粘贴到每个关键词下面,更好提高课堂效率。
TOP
6#

    这次的每月研修主题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娄力新讲述的《指向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与解读》。大概念是指向具体学科知识背后的反映本质的核心概念,学生学习大概念有助于建立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以大概念为视角来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项目,围绕大概念来系统地规划进阶式的教学目标、确定项目学习结构、实施项目教学评价,赋予项目学习有实质性的意义,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科大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科内容结构化。
    以小学科学为例,在物质领域有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6个,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所有学科的展开都是以这18个主要概念为目标,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首先要从课文和教参中找出本节课背后的大概念,在教学中贯穿在整个环节,这对学生今后的进阶式学习是有帮助的,也是我们小学科学倡导的教学理念。
TOP
7#

2021年3月17日,在舟嵊小学召开了“第十九届教研之春暨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活动,三位资深教师给我们展开了新教材单元解读,他们对每一单元都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给出了每一课的上课建议,每单元解读后,还给我们老师准备材料安排了试水实验,使老师们体验了小组合作带来的愉悦感,同时通过试水实验进一步感受了学生的感受,为接下来在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沈梦薇老师试教了电单元的《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王卓梅老师执教了岩石单元的《比较不同的土壤》,两位教师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袁特也对两位老师的试教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使我对教学设计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在规定的一节课内使学生既有充分的探究时间,同时也对原有的认知有进一步的补充和延伸,这就显得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引入简单扼要,最好不超过5分钟,探究前的思考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思考、引导对探究的目的和过程有充分的认识,使探究环节顺利展开。在学生探究环节教师及时拍摄学生的实验情况,最好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接下来的研讨环节带来思考。只有环环相扣,充分设计每个环节,并给每个环节安排好时间,才能使一堂课顺利展开。
二、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袁特在课后的点评中提出用学习进阶的思维来指导我们的教学,会使课堂更高效。以学生的起始水平和前概念为进阶起点,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设置“脚踏板”,最终达到进阶终点(每一科学教育对应的标准水平)。基于此,我对每堂课的课堂引入有了新的思考,可以以学生的起点为导入,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自然进入到课堂教学中。
每一次的培训都有新的收获,希望在自己的教学中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TOP
8#

希望阅读到更多的教学实例反思!
TOP
9#

回复 1楼戴娜的帖子

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TOP
10#

进来学习学习,期待老师的分享
TOP
11#

每次阅读教学反思也是一种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