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音的高与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声音的高与低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特别是和强弱混在一起,虽然新教材把两节课分开来上,逻辑上很连贯,但是从学生的做题效果以及上课反应来看,还是太难了。

        一、两种教学方式

       第一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路,研究铝片琴,发现和长短有关,再出示口琴,学生推测可能内部结构有长短变化,打开观察再吹一吹,进一步证实和长短有关,出示大小不同的编钟,粗细不同的钢管,发现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粗细有关,从大小粗细长短这些物质的现象过渡到本质原因,振动的快慢,研究尺子的长短和振动快慢的关系。

       第二种是按照归纳推理的思路,先研究铝片琴,发现和长短有关,再出示口琴,学生推测可能内部结构有长短变化,打开观察再吹一吹,进一步证实和长短有关,过渡到本质原因,振动的快慢,研究尺子的长短和振动快慢的关系。而大小不同的编钟,粗细不同的钢管则作为拓展,有时间多的话就讨论推测声音的情况。

       这两种方法最难部分都是过渡部分,无论是哪种设计,这个难度都是在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重量有关,比较难想到和声音振动的快慢有关,需要老师的阶梯引导。

       我开始的时候按照第一种上,整节课感觉内容很多,上不完的感觉,看似都涉及了,但是很快带过了,后来我改成第二种,放弃了编钟,钢管,这节课就研究长短与高低的关系,后面《如何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节课可以继续研究粗细等要素。至于作业本上关于粗细的一个题目,可以看看学生的前概念,上完后面的课回过头再看这个内容,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两种看见振动速度的方法

       这节课物体振动速度不可明显看到。公开课基本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种是利用仪器来测量数据,第二种是慢动作视频放慢32倍来对比看看尺子长短不同时候振动的快慢。我觉得用放慢的方法更加合适,仪器固然很方便,敲击一下,出来一个“振动频率”的数据,看起来很现代,但是对于学生概念的建构没有任何帮助,只是一个数据,这和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敲的时候一秒钟振动3784次并无太大差别(只不过穿了一个高科技外衣)。而尺子的振动放慢以后学生是真实可见的,也可以在之后遇到这样的问题(速度太快看不清)应用手机慢动作,方便学生应用和迁移。当然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不一定有手机,所以我这边还加了一个实验,除了放慢时间,还可以用放大物体的办法来让看不清的现象看得更加明显。我用了一个一米的长尺子,在讲台前面分别用不同的长度展示振动快慢,长尺子现象很明显,长的时候振动很慢很慢,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个环节我有个疑问,因为尺子它振动的时候慢的时候就在20赫兹以下了,属于人耳不可听见的声音范围,那么尺子是不是就不需要学生来记录声音的高低,直接是从前面那个环节推断?否则学生记录的话无非两种可能——1.记录错了。因为真的听不清。2.按照前面的内容写上正确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我们科学里实事求是的要求。

         各位老师,你们是怎么突破前半节课的科学事实到后半节课的概念理解的过渡?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或者好的看法?

最后编辑迈克的阿妹 最后编辑于 2020-10-26 20:04:23
分享 转发
TOP
2#

看见振动的方法我也认为是放慢来看比较好
TOP
3#


我用了一个一米的长尺子,在讲台前面分别用不同的长度展示振动快慢,长尺子现象很明显,长的时候振动很慢很慢,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个办法好,用木质的米尺吗?
TOP
4#

我也有一个疑问,在研究声音高低的时候,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改变,虽然用相同力拨动,但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判断
TOP
5#

回复 3楼戚调菊的帖子

我以前是用一米的木尺,效果可以的,今年数学组有新的教具,是一米的塑料尺,效果也不错
TOP
6#

       声音的高与低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特别是和强弱混在一起,虽然新教材把两节课分开来上,逻辑上很连贯,但是从学生的做题效果以及上课反应来看,还是太难了。

        一、两种教学方式

[align=left
迈克的阿妹 发表于 2020/10/26 20:03:19
放慢视频的方法真不错,用什么软件可以放慢?
TOP
7#

回复 6楼yuqin0430的帖子

新教材配套的PPT里面有,我就拿来主义了。手机慢动作视频也可以,之前上橡皮筋振动和音叉放在水里的现象用手机慢动作拍,然后放慢,都很清楚,你可以试试
TOP
8#

声音高与低学生理解起来真的难度很大,我感觉还是以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为例,在做中再加深巩固。
也可以举例胖子和瘦子,哪个灵活哪个迟钝,引出振动快慢,声音高低,学生对胖子和瘦子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
TOP
9#

回复 5楼迈克的阿妹的帖子

一米的尺子进行演示,这个方法好,下次也试一试。
TOP
10#

回复 4楼上虞百官小学傅滨飞的帖子

我觉得在做实验的时候,怎么保证用相同的力去拨动?也都是自己毛估估
TOP
11#

回复 10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我把尺子夹在木盒子里面,木盒子放在桌子上,每次按都把尺子的前端按到桌子上,这样保证了每次的振动幅度(盒子到桌子的高度)都是一样的。
TOP
12#

声音单元多个地方可以用到放慢播放速度的方法
TOP
13#

如何保证相同的力来拨动尺子,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相同力度,是否可以用相同幅度来思考,也就是按到相同幅度后放手
TOP
14#

告诉学生这个敲的时候一秒钟振动3784次并无太大差别(只不过穿了一个高科技外衣)。而尺子的振动放慢以后学生是真实可见的,也可以在之后遇到这样的问题(速度太快看不清)应用手机慢动作,方便学生应用和迁移。
***********
高科技的外衣,这话好。
有些时候,看似高大上了,反而离孩子更远了
TOP
15#

回复 4楼上虞百官小学傅滨飞的帖子

我觉得在做实验的时候,怎么保证用相同的力去拨动?也都是自己毛估估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31 13:03:45 有什么好方法?
TOP
16#

振动快慢的慢视频,对孩子的理解(帮助)很大。
TOP
17#

[quote]

       声音的高与低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特别是和强弱混在一起,虽然新教材把两节课分开来上,逻辑上很连贯,但是从学生的做题效果以及上课反应来看,还是太难了。

        一、两种教学方式

[ali
yuqin0430 发表于 2020/10/30 12:00:44
这个就多了,你要手机版本?平板版本还是电脑版本?手机可以是快影、平板可以是剪映、电脑可以是剪辑师……
TOP
18#

回复 4楼上虞百官小学傅滨飞的帖子

我觉得在做实验的时候,怎么保证用相同的力去拨动?也都是自己毛估估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31 13:03:45 确实是这样,很难控制
TOP
19#

声音的高低较难分辨。
TOP
20#

声音强弱、高度总是容易搞混
TOP
21#

吹和敲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经常弄混
TOP
22#

一米的尺子会更加的明显
TOP
23#

用一米的尺子拿来做实验,这个方法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