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王炳康作业栏 [复制链接]

1#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王炳康作业栏

“做中学”,让学生走进科学

 

“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背景】

“做中学”起源于美国,1995年美国发布了科学教育的标准,其中把“动手做”“探究式”学习(Hand-on lnquiry Learn)列为进行改革的原则,后来,法国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萨帕克的建议下,启动了La Main A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做和面团吧”简称“LAMAP”),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中国的教育界也已高度重视“做中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我们也正在进行这项课题研究。

《月球》是小学常识十二册中的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里面介绍了月球的概况、公转及由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相变化等等。其中月相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又很难说得清这是为什么,就算说清楚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头脑中也建构不起月相变化的内在科学结构。怎么办?课本中设计了一个游戏实验:带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划一个圆,中间站一个人(表示地球上的人),然后让另外一个人拿着一个半边涂成黄色的篮球(表示被太阳照亮部分),绕圆圈走动(表示月亮绕地球公转)。篮球涂黄部分始终要朝向同一个方向,让“地球上的人”看月亮被太阳照亮部分形状随着公转的进行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典型的“做中学”设计,通过这个游戏实验,教师根本不用多费口舌,学生能很自然地理解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是个很好的设计。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许多时候,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及不重视“做中学”等原因,往往并不组织,大多是让学生看书“想象实验”一下就过场了,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似懂非懂。

【过程】

教室里炸开了锅

   

上课了,当讲到月相变化时,照例是让学生“想象实验”一番,“懂了吗?”“懂了”、“不懂”,稀稀落落的几声,而且还轻得像蚊子叫,令人好生伤心,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不去动手做一做是不行了,[“做中学”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理解、发现,是一种形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既可避免抽象思维,又可满足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学,不做,实在是下下策]可一看时间又不允许到操场上去做这个实验了, 怎么办?忽然,我灵机一动,何不将这个实验改动一下,不用篮球改用学生的头来当月亮,在教室中做一下这个游戏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省到操场上去的许多组织时间,还可以使实验更有趣、易做、易懂。说干就干,“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想请三个同学上来,一个做太阳,一个做地球,一个做月亮……”话还未说完,几乎全班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有不少心急的学生还“我”、“我”地大喊起来[同学们其实是多么想“做中学”啊!]我就叫了一个大个子男同学做太阳,让他在窗边站着,说明他正在发出耀眼的光芒;又叫了一个中个子女同学做地球,让她观察月亮在公转时的月相变化,还叫了一个小个子女同学做月亮,让她使终面朝太阳,脸表示被太阳照亮部分。游戏开始了,我先让小个子女同学(月亮)站在中个子女同学(地球)的侧面。让“地球上的人”说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月亮?(半个亮的半个暗的),然后让“月亮”慢慢地转过来,转到面朝地球又面朝太阳,让“地球上的人”说说在转的过程中,亮的部分是怎样变化的?(亮的部分越来越大,到最后全亮了)“月亮”再转……,“地球上的人”或下面学生再说……

 

在轻松愉快中同学们很快地理解了月相变化的原因,看到同学们一副小脸通红,两眼放光的情景,我知道学生们都投入了。不过,我知道大多数同学虽然若有所悟了,但切身体会还是不深的,我索性让全班同学来个自由大组合,三人一组,亲身体验。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看!同学们正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当太阳、当地球、当月亮呢……[“做中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发现科学、理解科学,相信学生是能做好的。]

 

奶奶说我是“傻子”

 

然而,到底每天晚上的月相是怎样的呢?书上虽然有4幅图:朔、望、上弦月、下弦月,这只是4 个特殊日子的月相图,其它日子以怎样呢?应该让学生亲自观察一下,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获取研究的乐趣从而喜欢上研究,我决定让学生每天晚上观察月相,把每2天的观察结果在表中画下来。

日期

1

3

5

7

9

11

13

15

月相

日期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月相

第二天问题就出来了。我一走进教室,同学们就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老师,昨天根本就没什么月亮嘛?”我一听,不对呀,昨天是331,是农历廿二,应该有月亮的。忽然赵燕芳说:“昨天是有月亮的,只是到很迟才出来的。”“是的,同学们,十五月亮两头红(意为太阳将要下山时,月亮升起来了),十六、十七杀只鸭(意为迟杀只鸭的时间),过了十五月亮是越来越迟的,昨天是廿二,月亮当然很迟了,大约要九点多才肯出来呢!”同学们一听,恍然大悟。我又问赵燕芳:“你看到什么了?”“月亮是半个的,真好看。”说着拿出表格给我看她画的记录图,我表扬了赵燕芳,鼓励大家向她学习。我经常过问这件事,看看同学们的记录图。过了大约十来天吧,在一次闲聊中(我经常在课间或课外跟学生聊天,学生也很喜欢跟我这个大朋友聊天),骆徐圣对我说:“我经常晚上起来看月亮,有时后半夜起来看,奶奶说我是傻子!”我听了一怔,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思想问题,决定利用这个事例,组织一次全班大讨论,讨论结果:科学家都是这样像傻子一样研究的,有研究就要化时间,就会有牺牲,我们不是傻子,我们是在向科学家学习!将来我们也要成为科学家![“我们也要成为科学家”,多么令人欣喜的理想啊!是的,只要这样“做中学”下去,说不定他们之中还真会出几个科学家呢!]

 

【反思】

一、我们给学生“做中学”的机会了吗?

我们国内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困扰,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教教材”,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读、背成了我们教师的致胜法宝,以至于产生的大量的“高分低能儿”,在科学课上也有类似表现,实验课成了想象课,实验室变成了空摆设,这是非常可悲的。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情感人价值观等,后几者的教育在教材里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

体验活动、亲历活动又叫“做中学”,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给学生以“做中学”的机会了吗?

其实,在教学中,诚如刚才教月相变化一样,不“做”还真难学会了,这种情形在平时的教学中会经常碰到,在“做”中,让学生不只学会、理解了,更重要是学生亲历了这种研究的过程,是一种很宝贵的体验,在体验中又会产生许多情感,也是科学所必须具备的。这是在课内,而在课外则更是内容丰富了,学生在课外“做中学”有广阔的天空。所以,我们要多给学生“做中学”的机会。

二、学生会‘做中学’吗

学生其实是很喜欢“做中学”的,做中学“包括科学考察活动、测量、实验、探究、制作、创新等”(《科学课程标准》语)。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有1、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实验;2、组织科学游戏;3、组织讨论辨论;4、直面自然。另外还有情景模拟、当小老师、开新闻发布会、竞赛、科学欣赏、扮演角色等等,都是“做中学”的范畴,应课而宜,灵活运用。课外除了动手试试、仔细观察、设计实验外,我们还可以动手搜集资料,通过查各种书籍,通过上网、通过咨询获取大量的资料。另外,还有种植饲养、小制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参加科学活动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加以适当指导,多让学生做做,从而学会“做中学”。

三、“做中学”没规范器材怎么办?

“做中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做”起来,并不在乎规范的器材和流程。像法国是很注重“做中学”的,但他们所取的材料大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即就地取材,在操作中也往往是随感而动,立马研究,这样就可避免因大量的准备而丧失研究的灵感和时机。像刚才提到的月相变化实验,如果照预设的去做就很可能会做不成。一改,有了新的生成,效果反而更好。当然有些器材还是必须的,如放大镜、磁铁、酒精灯、启子等,也都是容易买到的。

四、学生“做中学”了吗?

“做中学”是一个很广泛的命题。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去实践。课内的每一个实验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课内的其它每一次“做”的机会都要做起来;在课外,则要学生从身边的事物研究起,“蜗牛喜欢吃什么?”喂喂便知;“种子怎么发芽?”看看便清……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收获。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多问问“你‘做中学’了吗?”

 

只要我们坚持“做中学”,我想我们一定会迎来科学课的春天。

分享 转发
TOP
2#

《磁铁的磁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不一样。

2、能比较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能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3、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材料准备:

教师:一块环形磁铁(展示用)、实物(喇叭、公文包、文具盒、铁皮黑板上的小磁铁等)、记录表12、一组代表性磁铁及底纸、磁铁吸引实验材料一组、1元硬币、铁架台1、支架1、回形针1包、断磁铁1块、蹄形磁铁1块、橡皮泥磁铁;

学生:事先摆好铁架台、在桌肚中放好每组1块条形磁铁(描好点)

铜钥匙、回形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8种装成11袋;

回形针11、支架11、记录表11装成11

三、教学过程:

(一)、我知道的磁铁(5

1投影出示:条形磁铁,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磁铁)

2、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磁铁?(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出示实物:喇叭、包、文具盒、铁皮黑板上的小磁铁等)   (控制在5名交流学生)

3、看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还挺广的!还有许多同学想说,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里那同学们所见到的磁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

4、今天吕老师也带来了不少磁铁,同学们想瞧一瞧吗?(教师投影出示条形、蹄形、环形、方形、柱形、饼形六种形状的磁铁,并标好相应的数字。)见过这种形状的磁铁吗?你能不能根据这些磁铁的形状来给它们取个名字?

5、学生给这些磁铁命名,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肯定。

   (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同学们的叫法都可以,但为了方便我们的交流,我们还是给他们取一个统一的名字)板书:磁铁名

(二)、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10

1、同学们玩过磁铁吗?吕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投影逐个出示)在这些物体中,

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你能将它们分成两类吗?(能)

2、下面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取材!领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开始分类了!

3、吕老师发现大家都分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推测结果!(抽一组)

问:哪些物体会被磁铁吸引?说说你的推测理由!有不同意见吗?

4、A、到底是谁的推测正确呢?还是让我们动手试试吧!磁铁就在你们的桌子里!

B、想不到同学们的意见如此统一,到底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6哪些小组的推测完全正确现在我们知道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钉、回行针、铁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铁)你现在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板书:磁铁能吸铁)

7、吕老师这里有一枚1元钱硬币,(学生)它不是用铁做成的,你们猜它能被磁铁吸引吗?(教师实验)这是为什么?虽然1元硬币不是用铁做成的,但它却含有另一种能被磁铁所吸引的材料——叫做镍。

8、所以说:磁铁不仅仅能吸铁,还能吸铁一类的其他材料(补充板书:一类材

料做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铁的磁性。(补充课题:的磁性)

(三)、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20

1、通过刚才的研究,知道了磁铁是具有磁性的,那么对于磁铁的磁性你还想研

究哪些问题呢?(学生自主回答)

2、吕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疑问,同学们能帮我解决吗:我们知道磁铁是具有磁性

的,那么在一块磁铁中,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的吗?

3、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想怎样来研究?(学生回答,教师逐一肯定)

4、这节课吕老师只为大家准备了每组一盒回行针、一块条形磁铁!你们能利用

这些材料来研究这个问题吗?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

5、学生回答,教师牵引:对呀,只要把回行针在条形磁铁的各个部位放一放,看看各部分能吸住的回行针数量,就能知道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一样?(投影出示实验表格)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为了研究方便,吕老师为每小组准备了一个铁架台、一个用来固定条形磁铁的支架,并在条形磁铁上标上了5个点(ABCDE),同学们可以在点上分别放回行针。你觉得怎样放最好?(挂点上,先固定一个)       各组要仔细数清每个点上回形针的数量,并请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实验完成后小组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清楚了吗?下面请各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开始实验了!

6、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各组的实验结果,师板书;

7、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一:同一块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是不同的,条形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在磁铁的两端,咱们把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称作为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教师板书:磁性最强——磁极)

结论二、不同的条形磁铁在同一个位置,磁性也是不相同的!

8、刚才我们发现C点上的磁性是很弱的,可现在吕老师有一块条形磁铁恰好在C点上断了,你们说:C点上的磁性会改变吗?(投影出示)

9、学生演示——交流得出:断的条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

10、刚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知道了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断掉的条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那蹄形磁铁有几个磁极,它的磁极又在哪里呢?如果吕老师给你一个蹄形磁铁,你会研究吗?打算怎样研究?——引导用蹄形的各部位吸回行针;

11、小组实验研究得出:蹄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

12、现在我们发现条形磁铁、断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都有两个磁极。那么我们能不能下这样的结论: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13、对呀!科学的结论不能怎么马虎,我们还没研究过其他的磁铁呢!那方形磁铁、饼形磁铁、环形磁铁、柱形磁铁它们到底有没有两个磁极吗?如果有,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外去研究!

(四思考和讨论(机动)

1、吕老师这里有两块用纸包住的物体,其中一块是磁铁,你有办法来区分吗?

2、投影出示:条形磁铁和铁球,(放中间会滚动吗?方向?放磁极旁会滚动吗?)

(五)整理材料(2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材料,请组长整理好桌面,请记录员把记录表交给我,请汇报员把2块磁铁和支架放到讲台上,请材料员把其他材料装到相应的塑料袋中交给我。

 

 

板书 

                        磁铁的磁性   磁性最强——磁极

     条形  蹄形    磁铁能吸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方形  柱形    位置    1      2      3                问题板书:

     环形  饼形     A

                    B

                  C

                    D

                    E

 

设计亮点:

1、
                    
能出示各种各样的磁铁,让学生对磁铁的种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用一元硬币的教学对“磁铁能吸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概念进行拓展、补

充,强调了概念的严谨性;

3、
                    
利用“C点”的数据,出示在C点处断裂的磁铁,让学生明白断了的条形磁

铁依然有两个磁极,教学过度自然、恰当。

4、
                    
利用“每点上能挂多少回行针”的统计板书,让学生从数据中分析磁铁的性

质。

5、
                    
蹄形磁铁两极的教学:直接用蹄形磁铁的各部位去吸,效果明显!

师傅:

    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以上是我自认的一些亮点(都是大家的功劳),有不当之处,请师傅指正!

                                  文焕

 

 

我们的研究记录

  第(     )小组              2006519

位置

回行针数量(枚)

实验结论

A

 

 

 

 

 

        

B

 

C

 

D

 

E

 

 

 

我们的研究记录

  第(     )小组              2006519

位置

回行针数量(枚)

实验结论

A

 

 

B

 

C

 

D

 

E

 

 

我们的研究记录

  第(     )小组              2006519

位置

回行针数量(枚)

实验结论

A

 

 

B

 

C

 

D

 

E

 

 

TOP
3#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感官或借助其他介质观察与探究空气的过程,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科学知识:初步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二、教学准备    4/组,共 10  组。

随带物品:课本40本,写好课题的小黑板1块、玻璃水槽1只,毛巾10块,塑料袋40、金属线40对、水槽10只、杯子21只、报纸80张、空矿泉水瓶50、汽球50只、注射器21只、乒乓球21只、牛奶一包(带瓶)、吸管一支、酱油一包、塑料斗11只、瓶塞漏斗2付、科学家名片、课件、笔记本电脑。

教师准备:

课前放好:毛巾1/组、水槽1/组(内盛水)放桌边塑料袋1/人、金属线1/

第二次分发:水槽1/组(内盛水)、无色透明塑料杯1/组、报纸4/

第三次分发:可乐瓶漏斗1/

第四次分发:瓶盖子1/

教师材料:空矿泉水瓶、瓶塞漏斗,砖块,杯子1

学生自备:铅笔1/

三、教学过程

 

(一)悬疑导入 ( 2分钟)

1、王老师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是一个漏斗,把它放在瓶子上,加酱油,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2、有的同学认为这可能与空气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空气。

板书:了解空气

(二)初感空气(10分钟)

1、王老师有一个塑料袋,谁能帮老师抓一袋空气?

大家都举手。

2、我们大家一起来抓一袋空气,抓完了以后,大家可以玩一玩。每组有一个信封,里面有四个保鲜袋,大家抓一袋空气,用金属线扎好,玩二分钟,边玩边注意观察,看看你对空气有什么发现,听到音乐声响起的时候,大家停下来。好吗?

3、学生玩保鲜袋,鼓励放松,可站起来抓,教师充分地参与在学生之间,与孩子们一起玩装空气的游戏,可以相互玩一下,你的空气送给他,他的空气送给你,想跟老师玩也可以,老师走过来跟我说一下。

4、音乐响起。

5、刚才我们玩了空气,你肯定有很多发现想告诉下面没有玩的听课的老师?

(生1:我发现了空气会流动,很像水。

2:我发现空气它无色,无味,无形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无色,我装了一袋看看,没有颜色,

 3:没有轻重。

师:你怎么知道的?

3:抓一袋,抛上去,掉下来,放掉了,没有轻重。

师:你有轻重吗?

生:有。

师:轻重是怎么知道的?

生:称。

回去称一下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4:空气是看不见的。是白色的。

教师抓白色展开了一下)

师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

(三)、探究空气(25分钟)

1、刚才大家在玩中发现了空气的那么多秘密。。。。。老师也想玩空气,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发现呢!拿出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气球,哎?你们说老师能把这个气球吹大吗?能吹多大?

(展开充分讨论)

2、按组号拿,大家将瓶中的气球吹大。音乐响起,请停下。

3、统计吹大气球的号码。

 4、为什么有的吹大了,有的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跟肺有关。

2:瓶子底部有个孔的。)

5、大家再试一下,有孔的吹一下,让大家感觉一下。

A、有什么感觉

生:轻轻地感觉

生:凉凉的

B、是什么?

生:空气。

C、是他吹到瓶子里面的空气吗?

生:是原来瓶子里面的空气

D、设计实验来证明下,想想办法

生:将瓶子放水里,再吹气球

E、泡泡是谁变成的?)

6、空气能从瓶子里出来,说明空气还会怎样?板书:会流动

7、空气是会流动,但没有小孔,空气能流出来吗?现在你知道有些瓶子气球吹不大的原因了吗?
                

(生:它的位置被空气占着,气球没有办法占它的位置。

师:空气还要占据空间。)板书:占据空间。

8、你也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

看看老师准备的材料?杯子,乒乓球,注射器,纸

9、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想到了来领取材料,想不到继续想,想到为止

10、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11、音乐想起

12、想不想展示给这么多老师看?

A、你用的是什么材料?——注射器

然后——放进水里

空气占据了什么地方的空间了?——空气占据了注射器的空间,

所以——注射器里面是有空气的

有泡泡——这个泡泡就是空气

 B、这个杯子——是

杯子也能做实验——是

怎么做?  

C、将纸巾放入杯底,倒扣在水槽中,没有湿

一点点湿——怎么回事?——手湿了

 

D、不让纸湿掉的实验,比一比,哪个组最快

E、再请失败的一个组上台演示

操作的过程,斜了——水进去了——跑出来了——会怎么样——水占据了空气的位置,所以进来了。

F、你还有说什么——上来玩玩——乒乓球+杯子倒扣在水中,只有一点水

(四)小结  3分钟

到现在为止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很好),给自己鼓掌!大家玩得很开心,实验做得很成功,还知道了。。。。。。老师给大家打98分,还有2分,要解决这个问题:

    1、(出示开课的装置)现在,谁能解释这个现象?怎么样才能使酱油下去?还有其它办法吗?

2、机动:王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取出杯子)我想取一杯教室里的空气,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这样的方法有问题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板书设计:           

了解空气

   

没有颜色           

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味道         

       没有气味        
                

      会流动       ( 集体  

    能占据空间       集体 

 

TOP
4#

我们的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敢质疑?

我们的孩子很博学,为什么只会学不会做,更不会探究?

……

这都是因为距离:“师”与“生”、“学”与“做”

科学是一门需要直接探究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距离。

 

科学课堂,呼唤“零距离”教育

 

【背景】新课程改革如一声春雷,唤醒了中国教育这头睡狮,将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毋庸质疑,将“常识”课改成“科学”课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常识”顾名思义重在掌握自然、社会、历史、地理等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科学”则根据新课标定义重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它不仅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还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在以前的常识教学中,由于教学的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再加上长期应试教育的流弊在作怪,造成了我们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满堂灌,重传授、机械式的训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往往以知识“权威者”的面目出现,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在这样的教育中,久而久之,由于学生对“权威”的敬畏而产生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由于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科学的过程,而造成了“学”与“做”的脱离;同样的,由于只重视教材知识技能的教学,往往会把精力放在课内教学上,而完全放弃了科学教育的源泉——生活。显然,这些与科学教育的改革精神是相违背的,科学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没有距离,打破对“权威”的敬畏;要使科学知识在“做中教”、“做中学”;要求科学教育不仅在课内学,还要在课外——这片生活的海洋中遨游……一句话:科学教育要求各种教育元素“零距离”!

“零距离”是指相互间在时间、空间或心理上没有阻隔或脱离。科学 “零距离” 教育是指教师应当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与科学教育和探究真实地接触,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课内、外科学探索活动中,真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更好地建构科学知识并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育中,“零距离”则主要体现在:“师”与“生”、“学”与“做”的“零距离”。在不断的实践中,在一连串的意外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零距离”的重要性,还可以体会到“零距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完善!

【情景】         惊喜:“帅哥,我们想死你了!”

                                        ——师生零距离

   由于种种原因,五(3)班已好久没去上课了,上课前2分钟,照例,我前去候课,刚走进教室,同学们马上兴奋起来,纷纷围了上来,“王老师,你来了!”、“王老师,前几天你在干嘛呀?”……冷不丁,从远处传来一个男生响亮的声音“帅哥,这么长时间不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想死你了!”我循声一看,是朱金伟,一个“幽默大师”!(我给他起的封号),我挺喜欢他的,他老是“帅哥”、“帅哥”地叫,我早跟他说了:“老师并不帅,而且这样叫也不好,以后别叫了。”可今天怎么又叫上了?他说:“我太激动,冲口出了!”我感慨,想不到才分别几天,同学们有这么想我;我惊喜,师生间亲密无间,真好!(师生之间的“零距离”就体现在这一言一行中,虽然学生的表达方式与我们想象的有点不伦不类,或者说“幽默”得过了头,但这确是学生的真心话,他们并无恶意,也无杂念,是最直接最内心的表白。)

上课了,同学们马上安静下来,虽然下课很“放肆”,但他们上课却决不“含糊”,因为他们知道学习需要“规矩”,他们也知道不遵守纪律,我扣起分来也是毫不手软的。(师生“零距离”是尊重、民主、和谐的心灵关系,不能与“零规章”混为一谈,该有的规章制度还是应该有的,实践证明,这并不会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

那天,我们上的是《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上课没多久,突然,许火军同学高举小手:静止的物体为什么会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呢?好家伙,问得好!我翘起大姆指表扬了他,同时告诉他:这是物体固有的性质,它是一种存在,没有什么为什么,就像时间,只会向前不会倒退,但没有为什么。可他似乎还不太满意,将信将疑,我觉得保护这种质疑态度也很重要,连忙说:“你还可以保持怀疑态度,有怀疑本身是一件好事,老师也不一定对。以后你可以再去查查资料,甚至亲自去研究一下,好吗?”后来,在上课的过程中和质疑的环节中,同学们又问了许多问题:前进中的小车为什么会先向前后向后倒?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为什么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地球宇宙有惯性吗?……(师生之间没有距离,举手回答问题、举手提问都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最“离谱”的是临近下课时,我改作业,改到一个女同学傅佳丽(这个女同学也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家伙),作业是全对,可有几个字写得不够端正,我正想着是打“优”还是“良”时,她居然大声说:“大哥,行行好,给个‘优’吧!”叫我“大哥”?我愕然……

 

惊奇:? ? ?……

                                  ——“学”、“做”零距离

:73%学生猜想错误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第二个实验是:前进中的小车突然被障碍物挡住,小车上竖放着的小木块会跌倒吗?向哪个方向跌倒?按程序,照例我先让同学们猜想(假设)一下,猜想结果:所有同学都认为会跌倒。问题是向哪个方向跌倒,出乎意料的是73%的同学认为会向后倒。学生怎么会这么猜呢?我静下心来一想,学生是根据生活经验而来的,如人撞到墙以后会往后倒。(由此看来,如果没有与“做”结合起来,学生即使通过课文的“学”知道了会向前倒,他们也是糊里糊涂,持怀疑态度的)。

: 意外一个接着一个

倒底是怎么倒呢?最好的办法是实验,我一声令下,学生们全忙开了。不一会儿,好多组同学兴奋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们验证了小木块是向后倒的,刚才的猜想正确!”什么?向后倒,还证明了?我连忙走过去,让钟孙成组重做。我一看,笑了,原来,小车一启动,还没碰上障碍物(书本)就倒了,我问:“你们这是碰上障碍物倒的吗?还没碰上障碍物呢,不算!”于是,我让同学们推得轻一点试试,谁知这下许多同学说:“小木块没倒!”没倒?真气死我了,我自己轻轻一试,居然还真的没倒!于是,我让同学们先轻后重,尽量既让小木块先不倒又有一定的速度。同学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这下轮到同学们惊讶了:“老师,小木块怎么是向前倒的呀?”我反问:“为什么不能向前倒呢?这就是实验结果,不信,你们再试试?”这些同学就又投入到这个有趣的实验中去了。(你看,要“做”好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生得不出科学结论

做完了实验,该得出科学结论了,然而,学生无论如何得不出教材上所说的结论:运动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他们只能说:小车上的木块碰到障碍物后会向前倒。(看来,要使“做”和“学”联系起来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种引导的。)于是,我引导学生,“小车”上的木块是一种“运动的物体”,当小车碰到障碍物停止了,但上面的运动物体还要怎样?(向前运动)然后请学生依照第一个结论,归纳第二个实验的科学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素养问题,“学”“做”结合需要提高这种素养。)

 

【反思】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好几年了,然而迟迟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依然薄弱,这固然与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有关,然而不可否认,我们教育的观念和方式方法落后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教育自古以来讲究师道尊严,这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别说创新能力了;不管是以前的中状元还是现在的“以分数论英雄”,都强调了“学”,抛弃了“做”,这怎么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呢?反思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科学需要“零距离”教育。

一、师生“零距离”为创新和动手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很难想象,在一种严肃紧张有余、活泼开放不足的环境下,学生会把心里想的、心里感的、心里疑的及时充分地表达出来,而这恰恰是创新的最初萌芽;同样的,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生成的想法、方法、发现等需要及时地去表述、去尝试,师生“零距离”会让他们感到毫无后顾之忧,一切顺利成章。而要做到师生零距离其实很简单,在意识上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平等待生;在言行上走进学生,多与学生交谈、游戏;在课堂上多谈笑风生,幽默生成;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的成长。

二、师生“零距离”并非“零规章”。在师生“零距离”的探索过程中,我也是有许多疑惑的,如易造成课堂纪律一片混乱、学生成绩下降、学生亲爱你但不尊敬你等,如案例中所述,对你的称呼是啼笑皆非,什么“帅哥”、“大哥”的。但这没关系,没见到外国电视中上课一片“乱七八糟”的情景吗?为什么非得让学生像神一样敬着你?这不是我们潜意识中“付出总要回报”抑或是“师道尊严”意识在作怪吗?学生成绩下降那是自然的,只要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这比什么都好!倒是课堂纪律混乱是我们要关注的,因为这会让学生自由散漫,效率底下,“零距离”并非“零规章”,所以要适度控制,讲究一些方法,如上面所述进行学习自觉性教育、扣分处罚等,总之一条,不能人为拉大师生距离。

三、“学”“做”零距离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不通过“做”,“学”到的都是肤浅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是空谈。我们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明确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多么精辟的语言啊!
                

再来看看当今世界,强调以学生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已形成一种潮流。在美国、法国等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被列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中最关键和最基本和要素。中国《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现在科学教育正担负着振兴中国科技、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任,再也不能如空中楼阁般“学”“做”分离教育了。

四、“学”“做”零距离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学”、“做”零距离,要求我们“做中学”,然而“做中学”、“做”“学”结合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如上面案例中“惊奇:???”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会碰到的一些问题。猜想不正确、不全面;“做”的方法不正确,需要反复尝试;临了还得不出科学结论等。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当然世界本身是矛盾的,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中,我们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教学理念会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水平会不断地提高;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会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TOP
5#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而不是在半梦半醒之间,灌胀了头脑,却依然是头脑简单,四肢无用的灌装车间。

课堂应是一个生命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一点激情的行程。

……

君不见,多少双充满灵气饱含生命活力的眼睛,一进入课堂,即黯然失色,光鲜不再。

新课改呼唤——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

 

[论文摘要]
                
 我们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教育对象的生命主题。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需求。尊重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对话是生命发展的表现,体验是生命发展的过程,发现是生命发展的提升,开放是生命发展的环境……在课堂教育中,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的生命之光闪耀,让学生的生命之能发展。

[关键词]
        
 生命活力  尊重  对话  体验  发现  开放  几点感悟

 

    人来到这个世界为其生命,天造地就,一方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在生命的物质形态上;但同时又是极为脆弱的,尤其在精神的或心理的诸方面。而教育,正是对于精神领域最直接最大量的影响,教育的任何疏忽,往往会对生命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后果。比如,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是极为敏感的角落,需要小心呵护,一不小心可能就伤害了它。还有生命主体性的核心层面“创造性”萌动的幼芽,如好奇心、求知欲、问题意识,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就使之受损甚至毁灭它,正如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多辉湖所说,首先亲手掐灭这些“幼芽”的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父辈,事实上,接下来继续在对它进行着毁灭的就是老师。呵护生命需要正确地顺应着生命的正常生长。

我们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教育对象的生命主题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中,面对学校教育中的“老房子”——课堂教学,教育家叶澜提出了新的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科学……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放眼世界,科学课(我省目前叫常识课)在美国、加拿大等到国家已成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在我们中国也必将成为核心课程,面对“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这一时代的呼唤,我们科学课教师责无旁贷,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尊重尊重再尊重,让生命不再压抑

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是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起点和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前提。在生命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尊重,再尊重。

尊重,在学生的“人权”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首先要正视其生命的存在,要看到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珍视伟大的活脱脱的人!同时,还要意识到学生和我们成人一样享有做人的尊严,绝不能因为视其“小”对其“人权”就可以渺视或践踏。其实,每个生命都有她的闪光点,他们是那么地可爱,那么地充满无限的希望,就算是弱智生,他们将来也会适应社会,顽强地生活下去,有的或许还会大器晚成,不是吗?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无比,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士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

    ……

  尊重,在课堂教学方面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首要前提是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为此,第一,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不仅要摒弃自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论”影响至今的流弊,而且还要革除教师有意无意与学生争抢“主演”甚至课堂“霸主”的习性,教师应从“前台”退隐到导演(导引)、策划、组织的角色地位。第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放手使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已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语)。

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人会跑到我办公室喝茶,上课时发言争先恐后,下课了围着我讲空话像兄弟姐妹……这是我长期以来有意而为之的结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到四个字:一“笑”,我总是怀着欣赏学生的心情面对学生,所以脸上总挂着笑意;二“谈”,我经常跟同学们谈话,什么都谈,像朋友似的,学生也很乐意跟我这个大朋友讲空话,连刚出生时妈妈差点把她扔掉的事也跟我讲;三“听”,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同学,我都十分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注意发现发言中的闪光点,加以真诚地肯定;四“宽”,由于我积极实践开放式教学,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举手大喊大叫,想到了问题忍不住马上要问,讨论起来没完没了,有时同学之间争论不够,还要与老师理论一番等等,所有这些,在外人看来,恐怕怎一个“乱”字了得,但我从不严加训斥。因为我觉得这才是学生在主动学习,不是“乱”。

尊重生命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权利,需要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每一个生命不再压抑,才能为学生生命发展提供可能的基础和条件。

对话对话再对话,让生命主动出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说得多精辟,“共同劳动”,我们做到了吗?没有。我们总是“独白”、“传话”,抑或是事先设定好的“一问一答”。我们累,而学生们更累,因为他们是按着牛头喝水,他们的生命发展内因,没有得到动能激发,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其实,改变这一现状的办法很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会对话。

生师对话。我们平常在经常使用的“一问一答”式教学叫对话吗?是对话。比之“独白”和“传话”至少赋予了启发的含义,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还会使用。但这种对话明显的是教师主动而且有一定的预设成份,学生是被动下的主动,容易忽视学生的当前认知水平,把握不当。这就需要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对话。大家或许诧异于国外电视剧中偶尔有的教学情景:课堂上“乱哄哄”的,学生不时地随意提问、插话。对!这种随时的举手提问和插话就是以学生为主的生师对话。

在上《动物怎样过冬》一文中冬眠一处时,突然我班的小博士——高唯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老师,动物为什么会冬眠?

师:因为天太冷了,而它们又往往是冷血动物,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能量不够了,所以只能冬眠了。(我自以为回答得天衣无缝了)

生:不对,刺猬、熊是冷血动物吗?它们也会冬眠。

师:刺猬、熊嘛……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

生:还有,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有的在沙漠里的动物,天很热也会冬眠!

师:(一时语塞),可能是食物不够,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能量不够了,所以只能冬眠了。综合起来,冬眠可能是由于冷或食物不够,导致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能量不够了,所以只能冬眠了。就像我们人一样,遭到突然大的打击而休克的道理一样。

她还是将信将疑,其实我也不是很有把握,就建议她上网查找。

……

多么宝贵的对话啊!这是学生生命发展的内因在起作用,是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体现。可悲的是对于这种对话,我们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以“上课要遵守纪律”为由生生地扼杀了。以致于现在我们在常识课中十分希望学生随时提问,随时发表自己个性化意见时,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人意——学生已被禁锢了。

当然生师对话还有感情上的对话,即前面讲到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里不再累述。

生生对话。生生对话,对于促进学生共同提高,随时互相激发智慧的火花,增进合作意识、团体意识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课堂内外的随时互相交谈讨论、共同讨论研究、合作学习研究、交流汇报等等,这些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已有明显的体现,但总觉得形式主义成份颇多,而实实在在学生由感而发、主动的生生对话不多。

生书对话。学生与书本也可以对话吗?不仅可以,而且是我们要大力提倡的。大家一定知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大家也一定听说过毛泽东主席看书,在书旁密密麻麻写满问题、评价和心得的故事吧,这就是生书对话。除以上三种对话外,还有学生与自然、生活的对话等

对话,让学生回归自我,发现自我;对话,让生命激活,智慧闪光。我们应让学生主动出击。

体验体验再体验,让生命亲历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教教材”,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读、背成了我们教师的致胜法宝,以至于产生的大量的“高分低能儿”,这是非常可悲的,表现在生命发展上,当一个个体缺少了获取知识、探究科学的能力、情感甚至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失去时,这还叫“生命”吗?这简直就是容器!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情感人价值观等,后几者的教育在教材是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

体验活动、亲历活动又叫“做中学”,其实质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包括科学考察活动、测量、实验、探究、制作、创新等”。如:在教《月球》一文时,我设计了二个亲历活动。一个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书本上写有明确的原因,但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三个同学上来,他们的头,一个当太阳,一个当地球,一个当月亮,演示起来。演示完了,学生也恍然大悟了,后来,我又叫同学们随意组成三人小组进行模拟演示,同学们兴致勃勃,理解深刻。在这个体验中,理解变化只是一个收获,殊不知,在理解的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具体分析变化情况的能力,还知道了一种科学理解研究的方法(可以用身边的人事物来演示研究),培养了对科学研究的情感态度(兴致勃勃,体验收获的喜悦)等等。另一个亲历活动是让学生每天晚上观察月相变化,并画下来。不要小看这种活动家,那可是在真正的科学研究,通过每天观察,不光知道了月相变化情况,还会知道月亮出来每天有先后等另外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养成科学研究客观、认真、严谨、持之以恒等优秀品质。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既理解了科学,又收获了许多副产品——能力和情感等(这些副产品也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使学生生命的发展得到了全方位的充实。

发现发现再发现,让生命不断创新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学生记忆、背诵、模仿、做题,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的好奇的激发,缺少对亲情、人性的体验,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课堂内:通过观察斜板上推柴油桶能轻松地推上去的现象,进而让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这样就能轻松地推上去),然后设计实验验证(是不是可以省力),最后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再比如:通过观察前进的小车突然停下来,上面的小木块会向前倒下的现象,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进而得出惯性有关结论等;在课外:比如看到青蛙小蝌蚪颜色是黑的,而长大后变成了绿色,提出了问题:这是怎么变过来的?然后,经常观察颜色变化,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问题;再比如看到假硬币:提出问题,假硬币与真币有什么区别?然后设计实验:火烧、掂、扔然后听音、磁铁吸等然后知道许多区别等。

这些都是发现,在这里,发现的前提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或比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的关键是运用实验法、判断推理法、调查法、观察法、查资料法等解决问题,从而有所发现。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知识,生命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逐渐茁壮成长。

 

开放开放再开放,让生命从此飞扬

《科学课程解读》指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是指科学教育不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尤其是对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来说,更是无法预测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即使是过程,也很难完全预设与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整个过程将随着教师、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具体情况而展开,因此,科学教育从目标、内容、过程到结果都应是开放的”。

一是开放教学目标。既要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又不能死扣这些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实际与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加以调控。二是开放教学过程。教学没有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教师也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而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三是开放教学内容。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渠道,教材也不再是课堂的惟一材料,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而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教师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既要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如报刊资料、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引进必需的素材和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家庭和社会。四是开放学习形式。传统课堂统一的教学模式,划定了学生统一的学习方式,富有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或自找学习伙伴,读、画、议、练自主采用,手、脑、耳、口、目充分地活动起来。五是开放学生思维。传统教学强调对问题解决的常规思维、逻辑思考。富有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应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不去追求某种标准化的、狭隘的、惟一的方法和答案,强调多元价值取向,答案不求统一,允许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创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求异思维,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六是开放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实际,以创新为主要指标,在评价形式上做到3个结合: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分数、等级与评语相结合;等。

科学课堂的开放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摒弃了以往以本为本的传统教法,在这里,学生生命发展的各种枷锁被彻底打破,学生潜能的激发、学生生命的发展从此获得了无限的可能性。

......

 

综上所述,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需求。尊重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对话是生命发展的表现,体验是生命发展的过程,发现是生命发展的提升,开放是生命发展的环境……在课堂教育中,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的生命之光闪耀,让学生的生命之能发展。

 

 

后记关于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的几点感悟

1、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首先需要我们教师真正理解。众所周知,
            
只有破旧才能立新,旧的课堂教学已占据了我们教学这么长的时间,要想在短时间内改革过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体现学生的生命主题,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对话、体验、发现,甚至开放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有这种思考、认识和理解,只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理解了其基本要求,我们才能真正去实践,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需要我们教师真正的实践。实践出真知,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基本道理,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习惯的作用及人的惰性作用下,我们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又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主题,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不管是尊重、对话还是体验、发现、开放等都需要落实在具体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体现人性,激发潜能。

3、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需要不断地反思。如何尊重人?我在课堂上尊重人了吗?我们可以反思;如何对话?怎样的对话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反思;在体验、发现、开放等等方面我们都需要反思,既要反思我们以前有做法,又要在具体实践中反思我做到了吗?怎样做得更好?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太多生成性的资源了,我们不可能在事先都预见到,因而也更容易犯错,所以反思太重要了,“吾一日三省吾教”我们做到了吗?

4、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常识课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评价制度首先需要改革,在以分数为指挥棒的评价体系下,说句老实话,人性化教育,难!这就需要我们教育界共同努力;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有许多文章可做,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常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主要参考资料:

1、《科学课程标准》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3、《科学课》2003年第11期《中国基础教育的时代之音》

4、《新课程:生命课堂的诞生》熊生贵等编著

TOP
6#

让“做中学”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

           ——学术主题报告提纲

 上虞市 沥东小学   王炳康

 

当今世界,强调以学生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已形成一种潮流。在美国、法国等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被列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中最关键和最基本和要素。中国《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而“做中学”正是这些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起源于美国,1995年美国发布了科学教育的标准,其中把“动手做”“探究式”学习(Hand-on lnquiry Learn)列为进行改革的原则,后来,法国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萨帕克的建议下,启动了“La Main A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做和面团吧”简称“LAMAP”),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中国的教育界也已高度重视“做中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绍兴作为一个教科研究强市,也应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做中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做中学”创设宽松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总是以“科学知识和真理权威的传播者和代言人”自居,在课堂上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摆出一副“师道尊严”,课堂气氛严肃认真,学生也是“唯老师马首是瞻”。这种不平等、生硬的师生关系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据我开学初的调查,学生本应很喜欢的科学课居然只有一半同学很喜欢,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一种遗憾。

“做中学”,说到底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它需要一个融洽的氛围,一种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放开胆子,无拘无束地“动手做”,尽管他们的想法很幼稚,他们的做法还很粗糙,但他们无所顾忌,乐此不疲。那么怎样才能创设这种环境呢?最根本的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人会跑到我办公室喝茶,上课时发言争先恐后,下课了围着我讲空话像兄弟姐妹……这是我长期以来有意而为之的结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到四个字:一“笑”,我总是怀着欣赏学生的心情面对学生,所以脸上总挂着笑意;二“谈”,我经常跟同学们谈话,什么都谈,像朋友似的,学生也很乐意跟我这个大朋友讲空话,连刚出生时妈妈差点把她扔掉的事也跟我讲;三“听”,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同学,我都十分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注意发现发言中的闪光点,加以真诚地肯定;四“宽”,由于我积极实践开放式教学,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举手大喊大叫,想到了问题忍不住马上要问,讨论起来没完没了,有时同学之间争论不够,还要与老师理论一番等等,所有这些,在外人看来,恐怕怎一个“乱”字了得,但我从不严加训斥。因为我觉得这才是学生在主动学习,不是“乱”。

《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强调“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表现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我想,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些,新生型的师生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学生“做中学”也就没有什么好怕了,此所谓“不怕才有自信,自信才会坚持,坚持才能成功”。

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做中学”步入研究殿堂

我总是在观察,有的学生从不问问题,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存在疑惑吗?非也,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阳光照着水面上的油珠,会显出五颜六色;小蝌蚪变成青蛙后尾巴没有了。他们一定也奇怪过,但那是朦胧的,一闪而过的疑惑,只是心理上的一种感觉而已,没有把这种疑惑转变成清晰的认知上的问题,从而把研究扼杀在萌芽状态了。我觉得这是很让人痛心的,而更让人痛心的是,我们以前的常识教学,总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不用提问,更不用说鼓励提问了,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的小学生现在问题是越来越少,虽然眼睛依然那么清澈,但灵气已经荡然无存了。而其实众所周知,提问还只是探究的第一步,连第一步都跨不出,谈何探究。所以我在课内课外都十分注意让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加强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每堂课中,我总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是用来质疑问难的,这是传统保留节目,雷打不动,而另外诸如自学后安排提问,讲课中学生随时提问,专门安排课时提问等等,更是举不胜举;而课外的提问,我更是大加鼓励,所以下课了学生总是围着我问这问那的,许多同学还经常跑到我办公室来问问题,看着这一个个伸长脖子好奇的小脑袋,我有时真的在想,说不定这其中会有几个是未来的科学家呢。跨出了喜爱提问、善于提问这关键的一步,接下来就要激发他们探究了。比如有同学提出:“我已知道小蝌蚪变青蛙尾巴会变短,但小蝌蚪的颜色是黑的,青蛙的颜色是绿色的,它是怎么变的?”这是个好问题,我予以了充分肯定,然后鼓励他自己动手观察,记下来,不就全明白了,那个同学果然兴趣盎然地去研究了。我总是跟同学们讲,只要你提出问题,自己动手去研究了,你就是科学家了,对于小学生而言,谁不想做科学家呀?大家的积极性来了,研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都纷纷投入到研究的行列中去了。当然有些问题的研究比较复杂,还需要进一步提出更细小的问题,提出各种猜想或假设。比如教《植物与环境》植物与环境中的土壤有关吗?有什么关系?与水呢?与光呢?与空气、温度、其它动物、植物、气候、人类呢?……有许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这些都要在方法上加以指导,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提问后再作各种假设,然后再去研究。

放手大胆的动手实践   让“做中学”亲历发现过程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爱因斯坦也在《物理学和真实性》中写道:“全部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从事创造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能够为了好奇心,而投入有创造精神的工作中去”。由此可见,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显得尤为必要,让学生在动手做中亲历发现过程,从而有所创新。

科学课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主要战场当然在课堂上,然而科学课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它又往往不是在课堂上完成得了的,必然要延伸到课外,所以“做中学”的具体操作,既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二者相互相承,缺一不可。

一、立足课堂  以点带面

科学课是一门系统的课程,它有一整套教材,作为科学课教学,我们首先要立足课堂,在课堂中随时“做中学”。

1、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实验:实验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识地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寻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学生常识制作材料以及身边的材料做好每一个实验。如:在教《摩擦起电》一文时,除了做好课文中的实验外,我还叫学生做用塑料笔摩擦头发后吸碎纸屑的实验;在教《火山和地震》一文时,还让学生用纸演示褶皱……在实验中我以为要把握好几点:一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么做好,尝试自己设计实验,从而为课外做实验提供范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二是在实验中一定要仔细观察,越仔细越好,从而在做中学到知识,又学到观察的本领,如:我教塑料笔吸碎纸屑实验,当学生发现能吸住碎纸片时,我还让学生再做再观察,结果又有许多更深刻的新发现,如:吸了一会儿以掉下来了,摩擦时间越长吸得越多,而且吸住时间越长;用手一摸吸不住了;用热气一吹吸不住了等等。这种“做中学”才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科学游戏:可有意识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游戏,如:用螺丝刀比赛谁的力气大,从而发现轮轴可以省力;玩磁铁游戏,知道磁铁的性质,另外诸如野外辨方向游戏;踩影子游戏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发现;

3、组织讨论辨论:这也是一种活动,通过头脑风暴,明辨是非,擦出智慧的火花。我就经常组织学生讨论和辨论,有时干脆暂缓上新课,一起参与争辨,如:为了争论“日本打我们中国,我们能不能以牙还牙攻打日本呢?”差不多用了大半节课,争得是面红耳赤,天昏地暗。在争论中,大家知道了远远多于书本几倍的知识和道理;

4、直面自然:虽然上课时间短暂,但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事物,也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就近直接接触自然。如:在教《根》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到校园及周围采集各种根,从而比较、归类研究;在教《植物与环境》时,可让学生亲自去校园观察植物与阳光的关系,不要怕一节课上不好规定内容,动手做了,比什么都真实形象,那是几节课不能达到要求的,而且还会有许多新发现,更充实。

另外还有情景模拟、当小老师、开新闻发布会、竞赛、科学欣赏、扮演角色等等,都是“做中学”的范畴,应课而宜,灵活运用,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从而能有新发现、有新发现,同时通过课堂的“做中学”,掌握了方法,为课外及今后的探究提供借鉴和示范。

二、课外延伸,海阔天空

在课堂上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和教材的种种限制,有许多问题探究不成,探究不完;有许多平时随时注意到的问题又探究不了,也就是说诸如“蜗牛喜欢吃什么?种子怎么发芽?小蝌蚪为什么会变青蛙”之类的问题,注意到了,但在课内根本无法解决,或在课本中根本没涉及到,这些都得在课外动手做了。“蜗牛喜欢什么?”喂喂便知;“种子怎么发芽?”看看便清……当然,有许多问题远非这么简单,这就得请教师或自己设计实验了。如有一个同学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真假一元硬币有哪些区别呢?你看我们共同讨论后设计了哪些实验:一是用手掂;二是地上扔;三是磁铁吸;四是用火烧;五是看生锈等,通过不同实验还真的有不少发现,那个同学高兴得不得了。

除了以上讲的动手试试、仔细观察、设计实验外,课外我们还可以动手搜集资料,通过查各种书籍,通过上网、通过咨询获取大量的资料。这样可以化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多的难以通过自己实验得到的知识。搜集资料通常是专题性的,还要从各个方面去搜集,从而使资料更全面,更能有所发现。

另外,还有种植饲养、小制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参加科学活动等等。课外的天空是美好的,课外的天空是广阔的,里面蕴藏着许多科学道理,还有许多东西要学生们去发现,去发明,去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在课外“做中学”

抓住丰富的记录表述  让“做中学”获得科学成果

记录是“做中学”获得成果的有效方法,可以把“做中学”尤其是长时间的做中学的每一个过程和发现记录下来,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科学结论。如有一个小朋友想知道蝌蚪变成青蛙的颜色是怎么由黑色变成绿色的,他还真的天天到小河边上去观察,并记录下来,从中发现了颜色的变化过程及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别的同学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记录可以是详细的,也可以是简单的,但必须是的数字或准确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当任何一种知识能用数字来表示的时候,它就是严谨的科学了。我们的每一项小研究都要力争用数字来说话。

我们做了,也记录了,但“做中学”还没完,我们得把过程和结果表述出来呀!这才叫有结果。表述又有两种:即口头的和书面的。口头的表述简洁明快,符合小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口头表述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进一步完善“做中学”的结果,互相启迪,取长补短,互相纠正,更趋正确。书面表述就相对复杂一点了,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写得很规范、很详细,要求可低一些,但要尽量让学生尝试写并尽可能完整些,对于部分接受快的同学则可提高些要求,写写规范的研究报告。《素质教育在美国》一文告诉我们,美国也有一种“八股文”,那便是研究报告,它有比较简洁而又规范的格式。文中矿矿小朋友小学二年级就写了一篇关于“蓝鲸”的研究报告,看起来还很像模像样呢!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都得改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伴希望孪生,历史赋予我们科学教师在教改大潮中大显身手的好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知难而上,实践“新课标”,尝试“做中学”,让“做中学”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

 

 

 

附:参考资料: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
            
《素质教育在美国》

           3
            
《科学课》杂志20031

TOP
7#

让“小课题研究”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

——初步培养学生小课题研究能力的研究方案

             上虞市沥海镇沥东小学课题组

 

 

一、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一大沉重的问号:

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中国人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但在专利申请及专利应用方面却远不如人;中国人勤劳勇敢,聪明能干,可我国许多领域的科技水平还远远落在人家后面。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

(二)、一组不同的表现: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我的理论是……”根据我的思考我的实验结论是……”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素质教育在美国》一文中的矿矿小朋友二年级就开始独立查资料搞研究,写出了一篇《蓝鲸》的研究报告。

而中国的孩子:
        
“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 ”(一个大学生的自述)

(三)、一项现实的反思

据中国科协1992年、1994年和1996年三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十年来停滞不前,科学素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大。现实表明,我国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严重不足,亟待改善。反思传统教育,重系统的间接的经验传授,这对文化的继承,对推动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功不可没。但这种教学重教师的讲解,轻学生主动的学习;重间接经验的记忆,轻实践经验的积累;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潜在智慧的启迪。而现代教育旨在让儿童少年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尤其强调对学生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以手脑相长、动手动脑,促进心灵手巧。现代教育必须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每一位儿童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

(四)、一个深思的问题

解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最好的办法是搞实践研究。那么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学,是吸收的阶段;只有到高级阶段时,才能研究。我认为:这两个脱离的阶段性任务,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可否认,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比美国孩子扎实得多。但是,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解: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美国的作法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并时刻注意给发动机加润滑油,给油箱添燃料,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在生理上需要适当营养,在心理上需要健康的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等。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

而在美国,我们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即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当然,孩子由于智力开发有限,经验、方法不足,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搞大研究。但只要辅之以方法,导之以行动,谁说他们就不会搞小研究呢?只要是他们以前不知道的,通过查资料、搞实验研究出来的,对孩子来讲都是重大发现。前面讲到的矿矿小朋友从小开始搞研究还取得了许多成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五)、一些有力的理论

第一,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运动全过程的辩证图景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性过程。只有全部走完这个周期性过程,才能达到矛盾的完全解决,并使新事物日益完善。小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剔除头脑中过时知识,丰富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知识、新见解,也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从创造学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都有表现创造力的愿望。而且,只有不停止地创造,人类大脑大部分的潜能才开发利用起来。如果人类思维停滞,或者缺少创造性思维活动,那么社会要么倒退,要么在原地踏步。小课题研究活动,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性活动,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又是人类的创造本性的直接体现。
   
第三,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天性,应该进行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认为,从学生和学生课外的实际出发,选择能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再创造,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知识形成全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      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综观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研究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相类似的科学教育实验计划——如美国的“Hands-on”(动手做)和法国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已分别经历了十四年和五年的研究摸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这两个科学教育计划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这样的基础教育正在培育一种适应于新世纪经济社会的新文化。由于已取得显著的成效,在美国和法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美国的学生小课题研究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小学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还经常举行各种评比活动,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我国的小课题研究尚处在零星研究阶段,大多集中在语文、综合实践方面,在科学方面进行课外研究的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以前相对更重视语文、数学,在这些方面的课题研究相对较多;还有科学课是新课程改革以后才出现的,以前叫常识,所以学生进行科学方面的小课题研究就很少了。本课题组认为,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是可行的,如何培养学生课题研究的能力不仅必要,而且还很有研究的空间和研究价值。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内涵的界定
    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知识技能,采取一定的方式,自主进行某一问题研究或社会实践的探究活动。
   
小课题研究活动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展开活动,内容广泛,方式多样,主要包括:
    1
、观察、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及课外生活中想到的问题,学生独立或组成某一小组进行一些相关的诸如:观察动植物生长过程、天气变化、水土流失和改良机械、小龙虾喜欢水多还是水少的研究,唾液能否消化菜油的研究,真假硬币区别的研究等科学小观察、小实验。
    2
、考察、调查。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前社会生活实际中存在的人口、发展、环境、典型事件等主要问题进行适宜的调查、考察,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集体活动为辅助,学校配合聘请有关专家作指导顾问进行。
    3
、采访、了解。采访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直接受到思想教育的过程。对本地的名人、名事件、名典故、热点问题选择恰当的人选进行采访、了解,或者去粗取精,或者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或者警示、加勉、前车之鉴,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和人生观、价值观。
    4
、公益、服务。参加适宜的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公益活动包括群众活动和学生个体活动,如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公益劳动、对各种大型活动义务工作、个人进行敬老活动、募捐活动等;服务活动如导肓服务、残疾人家政服务、学校服务、交通服务、环保服务等。
    5
、设计、制作。根据学生年龄、知识、兴趣,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设计或手工制作,如设计服装、居室装饰以及制作泥玩具、布贴画等。
    6
、搜集、整理。针对某一具体的事物,搜集、查阅、整理相关资料,汇集成册,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通过文字介绍给予具体化,将认知向纵深处发展。
    7
、发明、创新。发明、创新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升华。依据学生能力发展情况,选择浅显的、简单些的,如发明学习用品、儿童玩具等;针对已有物品和现实生活中物品的缺撼进行改良,如改进书桌,改进教室布置、改进某一活动场所的设计、改进某研究活动的方案等创新。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
.帮助儿童树立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思想,积极而大胆地投入到广泛的创新实践研究活动中去。让他们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并在研究过程中有所发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创新研究能力。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在探究活动中形成的,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创新实践研究能力。具体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清晰的分析假设能力;广泛的查阅资料的能力;设计并认真细致进行实验的能力和概括并获得科学成果的能力等等。
    3
、培养学生较强的创造型人格心理。儿童的兴趣、动机的形成,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探究活动进行的。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形成创造型人格。具体表现为:好奇、兴趣;自信、乐观;忍耐、有恒;想象、独创等。

4、初步会写完整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一)、把握“小课题”研究的特征

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概念的内涵丰富,决定了它的外延既不是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和发明创造,也不是一般的知识量的累加,特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的探究体验—发现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传统的以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理解、识记、再现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活动,学生成了被动学习的工具和执行者。小课题研究活动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它以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为基本任务,创造动机就是人的主体性即自主性的体现。“小课题研究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探究中,学生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去分析解决问题,可以大胆地运用已有知识和想像去发明、去创造。作为教师,要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有一种亲自实践的精神,真正有一片亲自飞翔的时空。
   
第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服从性、一致性、接受能力等品质,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谦虚但缺乏自信,服从但缺乏独立,循规蹈矩但缺乏奇思异想。体验过程,做小课题活动则彻底改变了这种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个性培养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独立思考而富有创意地从事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三,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的自主活动时间,相对延长和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必要学习时间”,从时间上实现了学习的持续;另一方面,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学生运用大量的已有知识经验,对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抽象、概括,让已知与未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知识得到了渗透、深化、延伸和创新,从知识上实现了学习的持续发展。学生靠这种知识的持续发展,获得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社会经得起磨砺和考验,实现创新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二)制订课题、组织实施。
1
、以学校为一整体,统一实施小课题研究活动。
2
、以年级为单位由学生和该年级的科学教师选定小课题。初选的小课题量要大,范围要广,要有供班级、学生充分根据爱好选择的余地。
3
、由科学(常识)教师、学生再针对所有课题进行筛选,避免学科间的重复。选题要少而精。
4
、各班根据筛选后的选题再从中精选3-5个小课题(长期性的研究课题,可只选1-2个,短期可再多选)由学生和科学教师教师共同协商写出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5
、学生个体可以根据爱好自选小课题,制订计划,进行实施。
6
、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根据学生自愿化分研究小组,推选组长,由组长制订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牵头组织实施。

(三)积累成果、反馈调控。
1
、以班级为单位积累成果。每做完一个小课题,成果要及时上报。
2
、采取各类形式,展示成果,予以反馈信息。以班或校为单位召开交流经验会,介绍成果、体会等;资料展示,包括录音、录像、照片、图片、软盘、光盘、文字记录、论文、实验报告等;板面展示,各班将研究活动的主题内容、主要成果制成板面,配以图片、文字简介等全校展示;著作展示,将学生的研究课题、探究方法、研究成果详细介绍,汇集成册。
  
(四)形式多样、总结评价。

以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评价为主,采取学生“自我参照”的原则,不以“科学参照”为标准,坚持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这些方式要相互交叉综合运用,任何一种方式都要注重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步骤

A、准备阶段(2007.5—2007.6

1、选择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方法,制订观测指标,做好各项测试,参加学习培训,形成研究方案。

2、组建课题组,培训实验老师。

B、实施阶段

1、(2007.6--2008.6)主要工作是: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的立项,以个人、小组或班为单位开展小课题”课外实践研究活动,获得初步成果。进行中期课题评估小结。
    2
、(2008.6--2009.2)主要工作是:继续深入进行“小课题”课外实践研究活动,推广经验,深化研究,同时探索小课题研究能力培养的普遍性问题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课外“小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C
、 总结阶段(2009.2--2009.6
   
主要工作是:课题组成员汇总实验成果及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出好研究专辑,召开结题鉴定会,邀请专家鉴定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组织及人员分工:

课题指导:   傅智红  (上虞市教研室副主任、科学(常识)教研员)

负责:提供信息及指导

课题组长:   王炳康(沥东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上虞市十佳青年教师)负责:协调及“小课题”研究立项及开展研究的指导、总结工作。

课题成员:

 陈伟锋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六年级二个实验班的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研究工作

    (常识教研大组长、小学一级教师)

负责:五年级二个实验班的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研究工作

陈刚松:(小学一级教师)

负责:四年级二个实验班的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研究工作

             陈苗夫: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三年级二个实验班的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研究工作

七、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成员精干。

沥东小学领导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所以教科研硕果累累,上学期上虞市级论文就获得了六个一等奖,这在同类学校中是极少的,另外还有大量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在报刊杂志上刊登。这次又撰写了许多课题前来审请立项。这个课题,经学校研究决定由校长担任组长,全权负责课题的研究,力争在上虞率先研究并在科学方面课外“小课题”研究中取得成果,在这研究的两年中,我们将拨出专款,用于课题研究,对走出去、引进来方面的要求,学校一律大开绿灯。并将组织各种研究活动,请专家前来指导。市教研室老师一直十分关心沥东小学的教科研工作,经常予以指导,对本课题更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予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在本课题组中,有经验丰富的常识一线教师。阵容强大,人员精干。

2、前期研究的思考与继续

我校开展了多种创新实践教育方面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开展了“活动教育”的研究,在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开发活动课程,优化学科课程,活化环境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究、主动创新,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落实劳动基地,构建新时期劳动教育新体系。对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争创上虞市绿色学校等等。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只有解放学生的手、口、眼、脑,充分地让学生大胆实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些教育实践和研究,是我们开展常识教育做中学模式研究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

更为有利的是,我校与本课题相关联的课题“做中学”研究已经结题并在绍兴市获奖,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课外“小课题”研究方面已进行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还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经验,必将有力地促进本课题的研究。

 

总之,我们已具备:天时――科学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地利――本地有深厚的教研积淀;人和――从领导到教师齐心合力。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搞好这项研究。

TOP
8#

新课程改革的好帮手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现正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因为是改革,所以需要不断地探索,在求进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怎么办?在一次去杭州参加活动时,偶遇了一套《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顿使我如获至宝。

该丛书共有五册,分别为《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主编:杨九俊;各册又有执行主编和编写团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新课改的亲历者、研究者。

该丛书内容全面,包含新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有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备课新思维、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说课、听课与评课、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而各个范畴又包含了许多理念先进,符合新课改方向的具体内容,如“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中具体阐述了: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小班教育、网络环境、教师合作、家校协同教育等方面策略与技术。里面的内容除了理论阐述以外,最可贵的是有大量的具体事例或案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所涉及到的问题许多都是在我们新课改实践中碰到的困惑或难题,有很强的准对性;许多理念很新,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研究。所以我强烈推荐这套丛书,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我读了这套丛书后,一个直接的收获是,用这套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上虞市第二届中小学校长“说—上—评”活动中,比较成功地上了一堂科学课《了解空气》。为了上好、说好这堂课,我是如饥似渴地啃了这套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后来的教育工作中,每每碰到困惑时,我会去翻翻它;每每碰到要评课了或是写文章了,我会去研研它。这套丛书,成了我的好帮手。相信也会成为大家在新课改征程上的好帮手!

 

 

 

 

 

上虞市沥海镇沥东小学  王炳康推荐

TOP
9#

遵循科学家之路  尝试小课题研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设计

上虞市沥海镇沥东小学   王炳康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发现发声物体在振动的共同现象,并通过验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程序一样,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和大胆预测,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小课题。

3、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倾听轻微的声音,控制无关的发声,培养严谨的研究习惯,激发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培养小课题研究兴趣,养成小课题研究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尝试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那样,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和大胆预测,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小课题。

【教具准备】:分组器材:鼓、钢尺、橡皮筋;

演示器材:“小精灵”、音叉、锣、水槽、课件等。

【教学展开】:

(一)情境,经验唤醒,冲击已有观念

(上课前放音乐。)

1、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这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呢?

2、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喇叭是怎样发声的,老师今天特意请来一位小精灵同我们一起欣赏这轻松欢快的音乐。(教师把“小精灵”放到音箱的喇叭上)学生看。

3、大家知道小精灵为什么高兴得跳舞吗?你觉得与声音有关吗?

4、看来声音虽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但非常有趣,大家想研究研究声音吗?那么你想研究声音的什么问题呢?

5、这节课,让我们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小课题好吗?出示幻灯“小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一:

6、怎么研究声音呢?大家想想,是不是先得在实验室里有意识地使一些物体发出声音?

7、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鼓、尺子、皮筋。你们试着用各种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8、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投影:

      1、尺子与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都比较轻,活动时请保持安静

2、“尺子与橡皮筋发出声音”实验后,马上来拿鼓,做“鼓发声”实验。

3、分工合作,仔细观察。

4、音乐想起,实验结束,器材放桌中间。

9、学生领取材料,并动手操作。

10、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让物体来发出声音?

11、通过制造声音,现在你认为或者你猜测声音是产生的?

(可能认为:敲打、拨、弹等,一一通过演示实验否定,再演示学生发声实验时没发声的情况,产生认知矛盾。如果认为是振动,则需要进一步验证)

(二)实验,现象汇集,达成探究共识

1、引入研究,有两种情况:(1)既然跟方法没有多大关系,那么声音的产生究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在这种情况下,你打算怎么进一步去研究,去解开这个其中的原因?是进一步观察呢还是凭空想象?那观察什么?

2)有同学猜测声音可能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那么怎么证明?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对比实验)

实验二:

2、现在我们用二只鼓来进行对比实验,一只发声,一只不发声,看看有什么不同?

3、二个组合作进行对比实验。

在动手之前,为使我们的实验更成功,老师还有几点实验建议:

           要小心操作,小声点,边听边看边做记录(填第一行)。

出示幻灯表格,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实验结束,对部分实验记录作反馈。

说说你们的发现?

你怎么感受到这种振动?(师可演示米粒跳舞)

5、从这个对比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三:

6、鼓的发声是这样,那其它物体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不是也这样呢?光做鼓这一个实验够吗?再做实验。

7、再二个组合作,做尺子和皮筋发声的对比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8、你们发现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四:

9、那么还有其它物体的声音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吗?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来演示一下。

说明,对比实验有时也并非得两套同样的实验器材,一套也可以做。

10、投影仪上演示: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五:

11、看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是八九不离十了,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来证明,这叫反证法。现在我用锣制造一个声音,谁能迅速平息振动?还有声音吗?说明什么?

12投幻灯片: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尺子、橡皮筋、鼓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齐读

(三)拓展,发散延伸,巩固科学概念

1、身体上也有一个发声的器官,是什么啊?(喉咙)让我们将手放在喉咙的位置,一起发出一个声音“我们爱科学”,你发现什么了?

2、确切地讲,是喉咙的位置有两条发了声音的声带,我们要保护好声带。

 3、身体上还有一个感觉声音的器官,是什么器官?(耳朵)!

4、耳朵里有耳膜,很薄,能灵敏地感受到声音。所以我们有的同学很喜欢掏耳朵,其实是很不安全的,因为一不小心可能会戳破耳膜。

(四),小结,汇总整理,记录科学成果

1、现在你会解释“小精灵”为什么会高兴地跳舞吗?

2、小结本课:表扬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回顾本课小课题研究过程。

3、现在请同学们像以前一样把这个小课题研究过程在记录表上记下来。(投影:《沥东小学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表》)。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鼓:      敲、打、      →振动

              钢尺:     弹、扔地     →振动    →产生声音

  (对比实验)橡皮筋:   拨、         →振动

              音叉:                  →振动

……

   (反证法)  锣:                    不振动  → 不产生声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