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课”时代的冷思考(转) [复制链接]

1#

“微课”时代的冷思考(转)

 


“微课”时代的冷处理

孙明霞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do=blog&id=652159


 伴随着十余年课程改革的进程,“先学后教”、“课前导学”逐渐被“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热词取代。它们如一股强劲的风吹进校园,吹进课堂,颠 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那么,“微课”时代的到来是否预示着传统课堂的消失呢? 毫无疑问,“微课”有其独到的优势。它可以把学习的内容用微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 场所、任何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予以指导……很多学者、专家指出:“微课”改变了传统的 教学观、学生观,教师的中心地位消失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而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陪伴者;教师不再引领学生学习,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 共同成长。 既然“微课”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全部实施“微课”,让课堂彻底“反转”过来呢?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条件所限。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并非所有老师都有能力把每堂课的内容转化成“微课”。学习内容的确定、“微课”呈现的方式、学习任务单的设 计、学生学习的监控等,都需要老师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需要老师对课标、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标要求,不能设计出有效的“微 课”和恰当的“学习任务单”,只是把传统的教学录制下来给学生看,把作业题的答案在“微课”里讲一遍,那么“微课”对学生的学习不会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现在,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了部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研究编制“微课”,开发“微课”资源。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这只是为广大老师提供了“微课”的 案例,并不代表这样的“微课”能适合所有老师。二是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成熟。城市学校尚且很难达到学生人手一机,“微课”对偏远落后地区学校来说更是神话 了。三是网络设施条件也不成熟。 其次是教育目标。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人,是师生的精神成长。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生存能力、交往能力的过程,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是其他几种能力提升的载体和途径。目前,学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也能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的互动;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健康情感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必须在与同伴的交往、合作及游戏中,在与成年人互动、交流的 过程中得到提升。更何况,知识的获取管道是非常多的,并非只有“微课”这一种形式,也并非只有“翻转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形式。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朝着 “人”这一目标去思考,创造个性化的、开放的、适合每个人的课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撑条件存在于课堂上,但它只是“支撑条件”,而不是目的。例 如,虽然现在可以采用多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同、目的地的距离不同,我们依然会选择最恰当的,而不选择最快的工具。这不是观念问题, 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的。课堂改革亦然。 可见,在“微课”时代,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并且以之推动我们的课改,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效益更高,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更主动、身心更健康。我 们教师也要及时学习,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提升新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但一定不要忽视了这一点:一切技术层面的改革假如背离了“道”,都不 能长久。既然教育改革的最终指向是人,我们就要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儿童愿意接受的、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课堂方式进行 教学。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孙明霞老师写出了我的心声,这几天在整理学习内容,对于“微课”、“翻转课堂”、“慕课”也有这样一些担忧,我觉得传统课堂还是很有作为的,老师的人格魅力比技术更有价值。这样的技术可以让那些教学能力特强的人去做,那是锦上添花。如果让普通老师去学,可能是劳民伤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50:3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说得有理。

TOP
3#

不是我落后,说真的,我们农村小学中也在进行微课制作评比,但啥叫微课,还真不是非常理解。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4#

 无论何种研究,都是要比当前拥有的条件先进,否则只能被淘汰。就像网络,我最后悔的就是家里装修的时候没放网线,那时候网络刚起步,谁都没想到发展会这么快。微课,说不定在短短时间内就有技术支撑了。
一直努力中……
TOP
5#

虽然现在可以采用多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同、目的地的距离不同,我们依然会选择最恰当的,而不选择最快的工具。这不是观念问题, 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的。


 


非常赞同这句话。一切应以学生需要和实际条件以及教学能力而定。

TOP
6#

各种新教学方式的产生应该是件好事,但是人机互动是不可能取代人人互动的,但却是高效学习的有益补充,科学会随着科学本身发展,科学教学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中国教育改革步子迈得大一些会更好!
TOP
7#

回归现实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8#

能解决教育中各种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无论是什么形式,都值得倡导!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9#

但贴近实际的,有生命力的才是最好的!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0#

技术再怎么样发展,教育总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1#

“微课”具有传统课堂没有的方便和优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微课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传统课堂也有微课堂无可代替的地方,两者共存,并不矛盾!
TOP
12#

努力
TOP
13#

借助于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交流。就如原来的可视电话、
但微课也不绝不成为电子的答案本。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14#

有道理!
TOP
15#

学习了


 

TOP
16#

我对微课也不是很理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