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实验”专题研训一点感受
萧山区义蓬第三小学
5月23至24日,有幸参加了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实验”专题研训活动,本来想偷懒了,不打算写感受和体会了。但是收到任务,要完成萧山区小学科学骨干班的第一份作业,即本次培训的体会,迟早都要完成这份作业的,不如趁热打铁,早点下手。
本次培训虽说有两天时间,其实算算也就一天多一点点,因为第一天下午开始的活动,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就结束了。细算一下,我把这两天的活动归纳两节课两个讲座。之所以称为两节课,是因为我们第一天上的两节课合并为同一节《热是怎样传递的》,同样第二天的两节课都称为《磁力大小会改变吗》。
先说听了这两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吧。
第一节《热是怎样传递的》。说句实话,这是我最想上好的一节课,因为我做的教具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但是我上的这节课和这个教具一直不能相匹配。因为我觉得始终没有找到这节课的方向,所以一听到有人说上这节课,一定要好好听听。回澜小学的周晓云老师把热在金属条上的传导作为主要探究活动,热在金属圆片上的传导作为演示实验。西湖区翁铭锋老师先做热在圆铁片上的传导,然后通过铁片的柄,继续探究热在金属条上的传导方向。可以说设计得很巧妙。但是也引发我一个思考,我们对于物质的认识应该是由点到线再到面,也就是简单到复杂。而这个实验却从复杂到简单,是不是有点违背学生思维的发展呢?听了这课,我觉得我对于热传递这节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如果再有机会让我上这堂课,我觉得先引导孩子发现问题(5分钟),然后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5分钟),把两个实验一起完成(15分钟),然后和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新的发现(15分钟)。希望有一天,我能把这节课成为我的代表课。
再说说第二节《磁力大小会改变吗》。首先,这两节课有一个共同点------长时探究。其实要做到这个非常困难。尤其是学生在长达20到25分钟内,学生的变化千变万化,而两位老师都能控制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学生,那是学得非常开心,有的小组已经开始哼起了歌,说明学生学习非常轻松。但两节课的结尾都有点问题,没有探究实验那么精彩。很多评课的老师都纷纷发短信,对长时探究都觉得赞,但是结尾部分有点让大家失望的感觉。我觉得这个结尾是不是这样更好些。把同样的实验组和在一起,比如说条形磁铁相互吸引的所有小组数据都统计出来,然后看看结论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可以说明磁力大小变大或者变小了。这样的证据可能更能说明磁力大小真的变化了,这个的证据更有说服力。而不是每组带着不一样的数据,说明磁力大小变化了。
再说说徐老师的讲座。徐老师的讲座虽然因时间原因,被分成了两天才完成,依然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徐老师从实验角度出发,指出了我们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通过八个小点帮我们指引了实验的方向,也为我今后如何指导学生实验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法。
好戏在后头,这次活动的最后两个多小时是原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章鼎儿老师的讲座。章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感觉还是一个超级大忙人,到处听课。章老师的讲座每次都能给在座的每位教师带去深深地思考。章老师一针见血得指出我们的课堂的诟病,我们的课堂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摆的一课,我们的学生连摆的次数都数不清楚,这样的实验数据不能拿来用的。章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好的课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体会。
虽然一天多的时间,可能不能完全把专家的思想完全理会,希望在今后教学中慢慢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