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南湖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举行。区内六十多位科学专职教师都全程参与活动。区教研员阮翔老师带着三位南湖区优秀年青教师为大家展示了四堂优秀的科学课。
小学科学课堂上的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常常被我们忽视,所以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学生活动后的研讨”。9点活动正式开始,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的徐嘉老师执教了《点亮小灯泡》;南湖国际实验小学的蔡贝老师执教了《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实验小学的吴建伟老师执教了《热是怎样传递的》;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南湖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阮翔老师执教了《月相变化》。课后,四位老师分别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使每一位听课老师对这些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会老师们就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学生活动后的研讨”,对这四节课充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在会上相互交流讨论。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与会老师们对“学生活动后的研讨”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会议最后,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达成初步的共识:
1、在课堂上要留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后研讨时间。我们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近十年的课程改革,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都是有一个个活动组成的,光有活动,只是让人看到科学课堂表面上的热闹,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在活动后进行交流与研讨,在交流与研讨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对实验数据的修正、对科学结论的整理、相互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对研究结果的负责等科学素养。
2、“学生活动后的研讨”不仅仅是研讨教师“想要”的答案。我们常见的课堂上,学生在活动后,一般情况是主要围绕学生活动的现象或者结论进行交流,这也是一般上课教师想要的答案,这当然是课堂教学主要的任务,是必须要进行交流和研讨的。除了教师想要的答案外,大部分与会老师还提出了,学生的研讨,还应该有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感受、想法、新的发现和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与问题,这些内容也是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3、“学生活动后的研讨”要面向全体学生。与会老师一致认为,学生在活动后,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应该是上课教师和几个“优秀”学生唱“双簧”或者“群口相声”,在交流研讨中,主角不是上课老师,应该是学生,因为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发展!
另外,老师们也提出了,目前,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也有好多学生不愿意交流,或者是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办?如何进行引导?由于教研活动时间的关系,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进行深入的研讨。但是,把这个问题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活动后延伸,留给与会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6 13:59: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