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科学书,品味科学课”
网络主题交流活动纪实
题记:
昨天晚上(2007年5月20日)19:10开始,上虞市小学科学网络研修班学员在上虞科学E研修班群举行主题为“研读科学书,品味科学课”——课例交流活动主题论坛。
由于专家支持(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喻佰军老师和中央教科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学术秘书刘宝辉老师以及我们尊敬的傅智红班主任)、组织得力、准备充分,学员积极,交流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喻老师对本次网络研讨活动予以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你们讨论得很好,这样的读书方式值得提倡,是网络使我们有这样的读书交流方式,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要推广。我很敬佩大家的敬业精神,向你们学习!”
“研读科学书,品味科学课”
网络主题交流活动实录
活动策划:傅智红 范 彬;
活动主持:范 彬、朱钻飚;
资料整理:李国松、张银华;
宣传报道:夏苗锋、朱钻飚
前言:
范彬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自古以来,文人以博览众书而通古达今,知晓文理,以至修身养性。读书是处“静”而得“悟”,静心静悟、静读静思。在这样一个充满躁动和浮华的社会里,捧读一本书,难得有安静。
围绕着 “研读科学书,品味科学课”的主题,秉着“让学习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让反思成为实践的一种习惯,让交流成为成长的一种行为”的活动宗旨,本期活动重点读张红霞老师所著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有侧重地围绕部分章节开展主题案例式的品读交流活动。
活动中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并按论坛规则发言,相信畅所欲言定能集思广益,更相信有你的热情参与,活动会更加精彩!
范彬
请李国松老师针对《第一章
什么是科学问题》呈现案例
李国松
开门见山,我的案例很简单《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
案例呈现:在一节探究“空气”的课堂中,教师一开始让孩子们自由地吹气球,在大家都有了足够的体验后,教师提出了问题“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
学生1:因为气球是塑料做的,所以能吹大。
学生2:因为我们的力气很大,我们使劲吹,气球它就变大了。
学生3:因为我们吹的时候吹进去了很多空气,所以气球被吹大了。
教师:你真聪明,对,因为气球里充满了空气,所以气球被吹大了。
请大家讨论: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合适吗?并请说明为什么?
范彬
李国松所述的教学片断是针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内容。基于这样的材料和活动内容,大家觉得教师提出怎么的问题比较适合科学教学?
夏苗锋
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科学价值!
吴彬
这个问题不是科学问题,他涉及的方面太广,使学生的找不到回答问题的方向.才导致这样低效的课堂效果. 科学问题是应该封闭,并且在小学阶段应该尽量控制变量,而案例中教师的问题都违背了这两点
。
阮莉萍
这个问题面太大,问题没有问到点上!如果要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的问题,我感觉是不是可以这样问!请同学仔细观察气球被吹大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而不能得提出“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
范彬
李国松老师,你对这个案例有什么看法?
李国松
对于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表面上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它试图探究气球被吹大这个客观现象的解释。(教师的理想答案就是气球里充满了空气,所以气球被吹大了)那么这有没有科学价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年幼的孩子甚至可以回答“因为我们使劲吹,所以它就变大。”这样的回答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的问题,它的变量包括气球的材料、空气的含量、空气的可压缩性、吹气人的力气。因此,孩子们往往非常迷惑,难以把握。善于思考的孩子听到这样问题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不知所措;而听惯了这样问题的孩子可能是摸出了答题的规律,不假思索反而答得对。这里使人联想起一堂语文课中的问题:“狼牙山五壮士在跳崖之前的一瞬间,他们都想到了什么?”认真思考的孩子可能一进难以回答,而背得“以不变应万变”的标准答案、回答“想到了党、想到了新中国”之类套话的学生反而得到表扬。如果按照学生这样的反应去评价其学习成绩,岂不是很成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问题往往是封闭性的,可以指向确定的答案的。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活动的设计、学具的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利于孩子们能够沿着活动所指引的、而不是教师规定的清晰的目标,顺利地达到认知的彼岸。
范彬
看来大家对这样这个案例中的教师提问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吴彬
让大家猜猜气球里面是什么,就可以直接导入课堂.我觉得国外的课堂我们可以去模仿.在兰本达的<探究_研讨教学法>中有一个案例,就是说这节课,教师拿出一个纸袋,让学生把教师当成仪器(就是学生怎么说,老师怎么做,但不能拿出来)来猜猜里面的东西.从而导入课堂.
严建彬
这样的问题学生无从着手,能不能转化为几个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如吹鼓的气球与瘪的有什么不同?或如刚才阮丽萍老师所提到的几个问题。
范彬
李国松可以呈现第二个案例,大家可以继续发言,但要注意几号案例
。
李国松
正面案例呈现:教师出示活动材料:盛有八成水的的水槽、透明塑料杯、乒乓球各一件),然后把乒乓球放在水槽里,然后把塑料杯倒过来,罩住乒乓球往水里压,当把杯子全部压入水里后,猜一猜,乒乓球会在哪个部位?如图
(1、乒乓球顶住装满了水的塑料杯在上面;2、乒乓球浮在装了一半水的塑料杯的中间;3、乒乓球在没有水的塑料杯的下面,贴在水槽底部),
结果,第一种情况最多,第二种情况其次,第三种情况最少。
教师:“我给大家做一做,看一看你的猜想对了吗?”(教师演示,结果出现了第3种情况。)
生众(私下议论):怎么会是这样呢?
师: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乒乓球总是浮在水面上的,但这个水槽里的乒乓球为什么反而在水底了呢?
生2:乒乓球罩上了杯子为什么它就浮不起来了?
生3:倒扣的杯子里有空气,是不是空气压住了水,水进不了杯子,乒乓球才浮不起来得呢?
师:你能用桌上教师提供的材料做个实验,证明这倒扣的杯子里确实有空气吗?
在这里我想请大家讨论:
教师所做的前期铺垫工作是否有利于师生特别是学生自己提出封闭的科学问题.我想说的是:这里教师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勾起学生的悬念,造成学生所见现象与原有认知与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杯子里确实有空气吗?是空气压住了水,乒乓球才浮不起来的吗?这里不但产生了科学问题,也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可以说这是一个包含了科学问题的问题教学情境。这样的问题才是科学问题
朱钻飚
这样的问题情景的营造直接指引孩子们关注问题的本质!因为有了这样的场景,他们的问题才能直接指向现象的本质,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思考!
阮莉萍
朱钻飚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支持!
陈琳
我们平时上课一般都是这样做的, 我觉得教师所做的前期铺垫工作肯定是有利于学生自己提出封闭的科学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那可能是我们的引导还不到位的缘故吧!
倪华东
说得有道理,严重同意面前几位老师的意见。这样的铺垫,这样的选择,把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上,由此产生矛盾,产生问题,引发思考。避免了不必要后者说没价值的问题。
夏苗锋
同意陈琳老师的观点:其实学生的思考不到位,往往是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引起的!
朱钻飚
所以说,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关注现象、问题的本质!有效的引导才会引发有价值的思考!
范彬
由张银华老师呈现第三案例 :针对《第三章 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案例 , 前面案例大家可以断续说,但要注明第几案例
。
张银华
《面包发霉了》
在观察了发霉的面包后,请学生讨论: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面包长出霉菌?
有两块新鲜的面包,怎么来比较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快些?
请学生提出猜想:( )越( ),面包霉变速度越( )(水、温度、阳光等)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比较“哪块面包上的霉菌长得快”?
几个学生回答后统一了意见:在新鲜的面包上取点霉菌涂上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
只要让两块面包一块潮湿,一块保持干燥,并且放在相同的地方使其他条件都一样就行了。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请学生设计好试验过程后,请学生预测一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在以后的几天里要求把实验观察记录单填写完整,并与原先的推测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再与同学交流一下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是不是一样。
夏苗锋
对上面的案例补充两句:教师提问不能随心所欲,围绕课堂教学的本质提问!不知所云的问还不如不问!
朱钻飚
说得好!
范彬
说得很好,科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这个案例中仍然存在
。
朱鸿杰
针对刚才的问题我想:教师引到不到位往往是教师自己对问题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认为教师课前的备课必须仔细严谨。
阮莉萍
支持!
陈栋
第一个案例,学生的思考到位与否?更有可能就是教师的有效引导前提不充分所致!也支持朱鸿杰发言
夏苗锋
同意朱鸿杰老师所说:备课要到位,科学课堂老师的语言要尽可能的简练!
任国放
支持朱鸿杰的观点。问题的关键在老师,老师的科学素养,老师的治学态度。
范彬
大家注意教师的提问:“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这是一个非常容易一下子让学生脑海一片空白的问题
朱钻飚
一个重要的话题:教师备课中一定要对本堂课的问题心中有个具体的价值定位,提什么问题?怎样提?注意课这一些才能使我们课堂的探究有效性大大增强!
范彬
其实现在教学语言中,“请你设计实验”等这类的看似很专业的话,很容易吓唬住学生的
。
陈栋
第二个案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测,自己设计试验过程.这就是科学学科有效探究的最好目的.
范彬
请吴彬老师呈现第四案例
吴彬
这是一节《磁铁的磁性》,孩子们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在条形磁铁上等距离取了ABCD五个点,在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根据所挂回形针的数目来判断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研究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汇报统计如下(图略)老师问:“发现什么规律?”孩子说:“中间是没有磁性的。”因为答案出乎意料之外,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答:“每个组都是0。”
满心希望孩子发现标准答案的老师又问:“你发现什么规律吗?”孩子们没有回答。
老师又问:“磁铁哪个地方的磁性最强?”有孩子答:“两边。”
如释重负的老师赶紧总结道:“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
--选自06年浙江省获奖案例
《不该被漠视的数据》
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知识点目标来讲,学生完成地很出色,学生的回答都是教师希望的,而且我们平时上课出现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况。但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从学生观察的纪录与学生结论的得出其实相差一段距离。因为有很多不是这样的情况,你又怎么去解释呢?而科学的过程是可以重复的,对于这些出错的数据,我们该指导学生怎么办呢?我想,如果是科学家搞研究,发现了这样的与猜测相反的数据,他们一般会怎么办呢?难道也是抹去吗?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因为这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但是联系到课堂上,我们有又应该怎样去引导呢?
范彬
吴彬老师呈现的是《第四章 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相关的案例
许水勇
案例3中:请学生提出猜想:( )越( ),面包霉变速度越( )(水、温度、阳光等)
最好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猜想?就是说假说要有一定的根据
倪华东
其实这个案例体现的就是我们对过程和结果怎么理解的问题。很多时候,过程在我们眼里只是为了得出结果,所以造成这样的不足
范彬
对于第四案例,倪华东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研讨方向:
如果执教者是你,面对表中的数据,该如何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探寻规律?
朱钻飚
我个人认为倪华东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妨这样说,这样的探究结果是缺失了科学精神或者素养的探究!
朱鸿杰
针对“面包”这种研究对学生来说太麻烦,条件不是十分成熟,其实学生的许多知识的获得不是都要建构而成的,我想用个合适的课件来呈现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明了面包发霉的几个因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朱钻飚
其实数据“0”的后面还有很深的价值,我们不能就为验证现有的或者书本中的结论而研究
陈琳
关于《面包发霉了》这个案例,我在想:课后有多少学生能真正将实验继续下去?有许多学生离开了老师的关注(比如说回到家里后),便不再那么认真了.
夏苗锋
陈琳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与其将不肯能的任务交给学生,还不如在课堂上完成!
倪华东
如果是在数据分析中,可问:你对哪组数据有怀疑?为什么?在得出结论之后,也可问上述问题,或者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偏差?
张银华
面包发霉了的后续实验和观察在我两个所教的班级中,很少有小组认真的完成。
磁性——教师对实验得出的数据的处理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这样的实验不做也罢,非常赞同前面老师所说的:“这样的探究结果是缺失了科学精神或者素养的探究!”实验数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偏差?——这样一问多好呀。
夏苗锋
让我们谨记课堂才是探究的主阵地,不要寄希望于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任务,孩子们课外会去完成!
严建斌
科学实验是可以重复的,对于这些出错的数据,我想:一是实验操作失误,检查一下回形针是不是挂在指定的点上,或挂的方法是不是正确……二是观察有没有错误,记录有没有错误……所以请那组数据矛盾的小组重新做一做也是可以的。第4个
吴彬
严老师的观点,点评真好。
李国松
其实第四个案例,还是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表面上看是尊重学生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教师的语言,他所期待的是他要的标准答案,而对于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如记录的和看到的为什么不一样,并没有解决,说到底还是教师的科学素养不够。很欣赏严建斌老师的方法。
陈栋
针对“面包”这种研究,学生肯定有一部分是认知的,其中可能还有不正确的答案,但只要不是明显的错误,教师就不应该加以否定.最多应是补充和适当的提示和修正,要知道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都知晓的.
周麒锋
我个人认为,面包的实验与其让学生到家去做,不如在学校做,我在上课的时候,就在每个班的教室一角放了两块面包,然后让学生每天观察,感觉效果不错。
朱钻飚
周麒锋老师的这种做法很好!!!!!
陈琳
其实学生对于做实验是充满兴趣的,但他们更多的是表现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如果让他们回家自己去做,有兴趣的就不多了,毕竟他们还小,没有足够的耐心能继续下去.
朱钻飚
陈琳的分析很有道理,在实验室开展研究都有困难,寄希望课外,那困难不是更大吗?
倪华东
对于面包发霉的实验要学生自主开展,说实话,真有点不符合实际。这样的研究我建议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在实验室开展,其余的仅当作思维训练、方法学习的载体。不知对否?好像重复了,英雄所见略同
,哈哈
。
范彬
四年级这个面包发霉实验,看来大家都是有些同感,完成难度有些大吧?大家注意吴彬的第四案例
。
朱钻飚
注意其中的这样一段话:从学生观察的纪录与学生结论的得出其实相差一段距离。因为有很多不是这样的情况,你又怎么去解释呢?而科学的过程是可以重复的,对于这些出错的数据,我们该指导学生怎么办呢?我想,如果是科学家搞研究,发现了这样的与猜测相反的数据,他们一般会怎么办呢?难道也是抹去吗?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因为这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但是联系到课堂上,我们有又应该怎样去引导呢?我想,如果是科学家搞研究,发现了这样的与猜测相反的数据,他们一般会怎么办呢?难道也是抹去吗?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因为这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但是联系到课堂上,我们有又应该怎样去引导呢?
许水勇
有又应该怎样去引导呢?
我觉得多做几变实验
。强调可重复性,消除神秘感。
张银华
我觉得《面包》这个实验首先是个对比实验,让学生主动设计,才四年级的学生要考虑到很多不变量和变量,再去提出猜想,的确有难度,再加上还有连续7天的观察,又要小组完成,真的不容易完成。磁性:重复的实验是好方法。间都是“0”是表示中间没有磁性吗——很值得让学生讨论。
陈琳
“我想,如果是科学家搞研究,发现了这样的与猜测相反的数据,他们一般会怎么办呢?难道也是抹去吗?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因为这是对科学的不负责。”这就是我们与科学家的差距.虽然差距明显,短期内我们还不能企及,但科学家的这种研究精神我们是可以学习的。
吴彬
训练孩子们观察的细致、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什么叫客观的、准确的?这里不是说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更不是非要使用统计表格不可,而是要通过孩子们进行有结构的活动以后直接得出观察结果,不能不顾事实胡编乱造,不能把解释当成事实,也不能将推理的东西当成事实或别人说的东西当成事实。
朱钻飚
说得好!我觉得我们在科学课堂的研究中要少使用想当然的肯定,结论,多用可能,从这些数据分析得出之类的,科学在发展,我们的观点在特定的场合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在任何场合都是对的!
许水勇
案例:这是三上水单元中《一杯水的观察》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研究了水的无色、无味、透明,无形状能流动等特点以后,进行的一个拓展性的活动:教师在讲台上拿着一杯水,水杯是透明玻璃的,水面几乎与杯口齐平。
师:我现在把回形针放进水杯中,你们猜我最多能放多少回形针,不使水满出杯口?
生:我猜5个。
生:可能有10个可放。
生:1-2个吧!
……
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一共放了50多个,回形针看上去几乎占了半小杯的空间,孩子们一片惊呼,课也到此结束,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惊奇离开了课堂。
大家觉得教师的这个设计怎么样?这是一节较有影响的公开课上的一个片断。请大家评价,呵呵
这位教师的意图是:虽然孩子们还不知道由于氢键的特殊性质引起的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科学知识(教师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但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感受到水的这一特殊本领,领略到自然的力量,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朱钻飚
我先抛砖引玉!我觉得作为一个课堂延伸未尝不可,一杯水除了我们熟知的一些性质外,还有很多秘密,演技无止境,引导学生去关注!
朱鸿杰
针对磁铁:0不代表没有,这个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显然是达不到,学生这样认为并没错,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是否得法,我想是否可这样:中间换成比回形针更轻(小)的铁质引导学生探究是否能吸住,然后比较一定能顺利得出教师想要的东西,这个教师心太急了些,也是备课不到位的表现。
许水勇
就是说朱钻飚老师是赞同这个设计
!
朱钻飚
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我觉得值得尝试!当然也不能太过!
许水勇
专家的意见:
水的表面张力不是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所能接受的概念,用维果斯基的理论来讲,这样的概念与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相距太远,这样的活动除了给学生带来惊异以外,是无太大意义的。
范彬
大家注意,这是一杯水观察,是对水的初步观察
。
张银华
我觉得教师让学生猜想,这个猜想对学生来说不是“科学假说”。教师的目的是表演魔术,难倒学生,而不是科学教育。——————摘自《科学究竟是什么》第58页。
许水勇
对,我也觉得不是科学假说,有道理
。
朱钻飚
发表我个人的观点:谁能肯定我们现在的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谁能肯定我们的孩子对水的表面张力的问题一无所知?
周扬
我支持朱老师的观点,有专家说,低估学生的能力比高估更可怕!
朱钻飚
如果作为一个课外延伸,作为一个现象呈现水中还有很多秘密,其实有什么不可以?关键是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定位!
许水勇
同意朱老师的观点
。
范彬
对,同样的做法,有时就因为那么一句话,往往使活动本身的内涵走味。
朱钻飚
是定位在拓展上还是定位在哗众取宠上,请关注基础:“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
许水勇
还是所谓专家的观点:更加错误的是,教师用的是回形针,它在水中的位置可以多种多样,这样互相支架着看起来,“好像”是半杯。这与魔术的以假论真的把戏别无二样,魔术常以混淆视听而引起观众的惊喜、惊异以达哗众取宠之目的。而科学教育要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确切无误的事实。这个专家就是《科学究竟是什么》的作者张红霞
。
张银华
即使个别学生可能知道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知识,但也很少会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联系到这个实验当中。
许水勇
书上这个案例也有,讲座也听她提起过,她基本上否定这样的做法
。
朱鸿杰
这个小实验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至少能引起学生的思索,我想有时学生能思考比他知道某些知识更有价值。
许水勇
其实我也觉得这样设计也有可取之处。
陈琳
对于《一杯水的观察》这个案例,这位老师最后的做法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惊奇,但很少有学生会因此而到课外继续思考,多数学生是以下课铃声为终点的.因此我觉得这个设计开放有余,实际作用不足.
范彬
下面,请周麒锋老师呈现《第五章 科学离不开逻辑》相关的案例
,请大家可以继续讨论前面的案例,仍要说明,请注意注明第几案例。现在是第六案例。
朱钻飚
回到刚才的问题,我继续我的观点!这样的拓展延伸还是要看课的!作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未尝不可!请大家思考:玫瑰很漂亮,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插玫瑰呢?张红霞教授思考的角度不同,价值也就不一样!这个许水勇给我下套。
范彬
本书的作者,好像也参与了这个案例的讨论,于129页,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
与我们的眼光是同一角度的。
吴彬
其实是看的角度不同,张红霞人为,魔术与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科学上要尽量避免魔术.倘使教师的做法只让学生感到惊讶,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考虑或研究,这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但反过来,教师把魔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接着就有对这个问题的探究,那我们应当提倡.
许水勇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也是觉得不错
。同意吴彬观点
周麒锋
导体与绝缘体
“人和潮湿的木头是导体”,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
一、案例背景 这是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据我了解,我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导体与绝缘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认为:对于人体、潮湿的木头等的探究,这是孩子非常有兴趣的问题。因此希望能根据课堂教学学生问题取向进行处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二、案例描述 情景导入后我提出:你们能不能利用桌面上的材料来代替导线完成电路呢?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有结构材料”,一边讨论一边展开实验活动:“铁皮能行吗?”“塑料能行吗?”他们试呀,做呀,在探究中很快将物体分成两类:能通电的和不能通电的。接着我又提出:寻找身边的物体,看哪些物体能代替导线完成你的电路,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有的寻找周围的东西,有的甚至离开座位到别处寻找,很快孩子们便自我形成了一种概念,连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亮的是导体;连接入电路中小光灯泡不亮的是绝缘体。教师又提出:“在我们的周围,有些是导体,有些是绝缘体,根据你们已有的知识,你们认为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呢?学生们抢着回答:笔盒是导体,铝是导体……塑料不是导体,木头不是导体”这时一位学生忽然说:“湿的木头是导体。”“我们人体也是导体”另一位学生抢着说。紧接着一位学生反驳说:“人体不是导体。” 这时两个问题出现了:一是对一个物体既说是导体,又说是绝缘体的情况;二是人体是否是导体的问题。于是我问:“人体、木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呢?”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拿着木头去浸湿了,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们似乎确信人体和木头都是绝缘体了。而我们知道那些应该是导体的。但这些问题又不能用身边的材料来证明,我当时只能对学生说,这里面还有电压和电阻的问题,虽然学生都恍然大悟般的点头,但我知道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懂得是什么原因,而我当时又不能给他们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这堂课虽然这样过去了,但我想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去研究,去认知。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对上面的情况我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希望各位帮助。
朱钻飚
我先发表我的观点,递请大家讨论!
导体……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这是我教学中申明和强调的!根据学生的实验,得出我们的结论!当时也有学生提出观点,我让他们做实验,发现不是导体!那为什么人们把这些当作导体呢?
吴彬
我看到一个这节课的课堂实录,这节课关键是材料问题,用中学里的"敏感安培计"就能看到人和水都是导电的
,一般做一下演示实验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
朱鸿杰
用万用表调到测电阻一档,连人是导体也能测
。
陈琳
人体是导体,却不能使小灯泡发亮,引起学生的怀疑,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因为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你就是解释了他们也不一定懂或信服.同时我们自己可能也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敏感安培计"恐怕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吧。
吴彬
向中学借
。
范彬
这个内容如果教师告知也无妨,告讨孩子们,中学里就有更好的办法来验证,而我们小学目前阶段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严建斌
人如果不是导体就不会触电了。有人触电了,其他人去拉他,也会跟着触电。拿万能表的两端与讲台接触测一下,指针有没有偏。现在我们来测一下人体,指针有偏了。
夏苗锋
电压的问题,在足够的强电压下,任何物体都有可能变成导体
。
陈琳
还是用万能表吧,这个仪器更容易准备.夏老师说的是,闪电就是隔空放电的.
许水勇
关键是用了学生也未必理解
。
吴彬
回顾一下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在高压下是什么物体都能导电,但不是所有物体都是导体.
严建斌
说一点与案例无关的话。17日,喻老师来上虞听章伟军、池笠锋老师的两节录像课试教。活动结束已经迟了,喻老师晚间还有工作安排,所以要马上赶回去。李校长让严益锋和我陪喻老师同车回杭州,喻老师很客气,说什么也不让我们送。无奈李校长也客气,坚持让我们送。车一路飞驰,似乎在呼应着喻老师一贯的工作快节奏。喻老师虽然因连续的工作已经很疲惫,但还愉快地和我们聊天,聊他所钟爱的科学教育工作。我们把自己的一些困惑拿出来和喻老师聊。(在此允许我说“聊”,而不说“请教”,因为喻老师不喜欢在那种气氛下用“请教”字眼)我们说到许多教师都是师范毕业,科学专业知识不是很扎实,在实际教学中会碰到不少困难。喻老师认为了解科学史很重要,语重心长地建议我们多读读科学史,它能帮助我们积淀自身的科学素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科学和科学探究,更好的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帮助我们澄清一些科学和科学教学上的困惑。我以前零零碎碎地读过一点科学史,听了喻老师的话,感触颇深,打算比较系统地读读科学史。
结束语
范彬
今天网上活动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接下来可以自由一些,如果在外面上网的教师,注意路上安全。今天的活动,大家能积极参与,内容容量也很大。经过以前几次的活动,大家能在网上像平时正规的教研形式进行踊跃而有序地发言。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想大家对《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有些理念也许会有更深的理解,希望读书能促进我们深思,引导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
今天的活动,感谢喻老师,刘老师两位专家的关怀,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月白风清(喻老师)
你们讨论得很好,这样的读书方式值得提倡,是网络使我们有这样的读书交流方式,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要推广。
蔷薇
各位老师,大家辛苦了,我一直在看大家的讨论,刚才我的电脑出了点小问题. 感谢喻老师,愿我们一"网"情深,永往直前.我建议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刘宝辉老师和喻老师等专家的亲临指导!
月白风清(喻老师)
我很敬佩大家的敬业精神,向你们学习!
蔷薇
路上注意安全,晚上早点休息!
朱钻飚
在喻老师、傅老师等专家和领导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深入的开展读——议结合的读书模式
,让读在议中深化,议在读上生长!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
范彬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自古以来,文人以博览众书而通古达今,知晓文理,以至修身养性。读书是处“静”而得“悟”,静心静悟、静读静思。在这样一个充满躁动和浮华的社会里,捧读一本书,难得有安静。
围绕着 “研读科学书,品味科学课”的主题,秉着“让学习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让反思成为实践的一种习惯,让交流成为成长的一种行为”的活动宗旨,本期活动重点读张红霞老师所著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有侧重地围绕部分章节开展主题案例式的品读交流活动。今天的活动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注意路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