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实验小学科技小文章选集 [复制链接]

1#

上虞实验小学科技小文章选集

金蝉脱壳 六7班 刘逸航


 


晚上十点,我睡得正香,妈妈突然叫醒我:“儿子!快起床,蝉脱壳了!”我一听,睡意全无,风一般冲向了书房。
  只见那只幼蝉挂在纱窗上一动不动,它的背部和头部已经出现了一条细细的裂缝,我屏住呼吸,戴上眼镜仔细观察它。
  蝉的背部逐渐隆起,裂缝也越来越大,它不停地蠕动,背部越来越鼓,有时身体像遭受重击似的剧烈颤动。慢慢的,它的背部前方出现了两只巨大的“眼睛”,我猜想这可能是蝉的眼睛,但是又实在太大了。于是我从侧面观察它,我惊喜地发现,它的头已露出来了!那是一个绿色的头,胸前两只脚也露了出来,它的眼睛竟然也是绿色的!这和我平时见到的黑色的蝉完全两样。除此之外,我在它的身体侧面发现了一点点绿绿的东西,我肯定那是翅膀,因为妈妈说过蝉的翅膀刚出壳时是绿色的。事实证明,它背部前方的“眼睛”不是眼睛,而是两块对称的黑色花纹。不久,它的翅膀已全部露出,但奇怪的是翅膀又软又绿又厚又小,和“薄如蝉翼”差远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原来它的翅膀是叠在一起的,难怪看起来那么小!
  蝉断断续续地蠕动着,时不时地拱一拱背部,我想,它大概正在做痛苦的挣扎。终于,它的背部也露了出来!我好奇地打量着:它用尾部倒挂在蝉蜕上,脚软软的缩在胸前,全身绿油油的,眼睛大大的,只有大眼睛是黑色的。可惜这只蝉胸部没有两片发声器,是一只雌蝉,不会鸣叫。蝉的翅膀逐渐展开,但仍旧厚、绿、软。虽然它的大半个身体已脱出壳外,但是尾部仍与蝉蜕紧密相连,我担心它会掉下来,想去帮它,但是妈妈告诉我,蝉蜕壳的时候是不能动的,怕它受惊吓,而且蝉的平衡能力极好,没必要担心它。蝉就以这种“倒挂金钩”的姿态吊在纱窗上,望出去,就像夜空中无所不能的蜘蛛侠。又过了十多分钟,它猛地将身子挺直,一个“鲤鱼打挺”,整个身体就全部脱出壳外,而它的脚则牢牢地抓在刚蜕下的壳上。我正惊叹蝉动作敏捷时,突然眼前一亮,蝉的翅膀是那样的漂亮:长长的,大大的,薄薄的,我不由地惊叹:这才是名符其实的“薄如蝉翼”!幼蝉到真正的蝉,终于完成了完美的蜕变。
  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从纱窗上摘下来,放在手心上,它的身体潮乎乎的,脚抓得我手心痒痒的,和蝉玩了一会,要去休息了,我恋恋不舍地将蝉放在纸上,用篮子扣了起来,准备明天早上放生。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直奔书房,啊!出现在我眼中的是一只真正的蝉,它全身黑亮,拥有一对又黑又硬又薄又大的蝉翼。我打开窗户,把关它的篮子对着窗外掀开一角,它一拍翅膀,嗖的一下,飞了出去,一眨眼,便消失在夏日的晴空里。
上虞市实验小学  六(7)班 刘逸航
 指导老师:钟惠芬                                            
分享 转发
TOP
2#

奇妙的动物世界 六2班 陈昱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还有一群可爱的生灵——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独特的习性,总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吧!
  “哑巴”长颈鹿
  在我刚上小学时,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看长颈鹿。
  那是个并不适合游玩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偶尔还飘来几颗小雨滴。动物园里的游客很少,所以连饲养员们都在“偷闲”,几只长颈鹿悠闲地站在地上吃树叶。一切都显得很祥和。
  忽然,一个顽皮的小孩朝一只正在伸颈吃树叶的长颈鹿扔了一颗糖。那只长颈鹿受了惊,又蹦又跳的,尾巴像鞭子似的甩来甩去,还不停地踢着蹶子,但就是不吭声。我很奇怪,一般动物受了惊吓后会大吼大叫,这只长颈鹿怎么就不叫呢?难道这只长颈鹿是哑巴?正当我疑惑不解时,那个小孩又把一个砂糖橘朝另一只长颈鹿的屁股上一扔,那只长颈鹿一惊,疯了似的在圈里狂奔,也还是没发出一点声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正好那两只长颈鹿都是哑巴?还是所有的长颈鹿都是“哑巴”?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看了电视上对长颈鹿的讲解,才明白其中的缘故:
  长颈鹿实际上会发声,我们之所以听不到它们的声音,是因为长颈鹿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人耳无法听见。以前人们认为长颈鹿没有声带,其实是错的。长颈鹿有声带,只是已经退化了。此外,因为长颈鹿的脖子太长,使得它的发声振动器官与发声动力器官相距遥远,以致它不能发出人耳能听到的正常的声音,只能发出只有它们自己能听到的次声。
  看来,动物园里那两只受了惊吓的长颈鹿当时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啊!
  鳄鱼耐饿的秘密
  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只鳄鱼半年不吃东西,竟然还活了下来。从此以后,我一直奇怪鳄鱼为什么可以半年不吃东西?直到去年暑假,我才找到了答案。
  那天,妈妈带我去旅游,第一站是动物园。走了十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鳄鱼馆。那儿的几只鳄鱼正袒着大肚子躺在岸上晒太阳。咦?不对啊,这些鳄鱼的肚子为什么都鼓得这么大?刚才解说员介绍说这些鳄鱼都是公的,它们不可能怀孕的呀?
  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了科技馆。忽然,我发现了一只大鳄鱼模型,大约把真鳄鱼放大了几倍。我立刻走了过去,这才发现鳄鱼的身体结构与牛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牛有四个胃,而鳄鱼只有一个胃,但旁边还有一个储物囊。看到这儿,我恍然大悟:原来鳄鱼体内有个“储藏室”,一旦它吃了一只羚羊一样大的猎物,便会放一点在胃里,其它的就存储在储物囊内,留待以后慢慢消化。再加上鳄鱼平时热量消耗低,才使得它们十分耐饿。
  哦,原来刚才那几只公鳄鱼的大肚子里装的不是宝宝,而是食物!
  青蛙眼睛的奥秘
  暑假里,我来到了乡下的奶奶家度假。
  “呱呱呱,呱呱呱……”,乡村的傍晚,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就到处可“听取蛙声一片”。“啯啯啯,啯啯啯……”,还有爱凑热闹的蛐蛐,也不甘寂寞,在一旁拉起了协奏曲。
  人有勤快的,也有懒惰的,动物也不例外。瞧,那边正有一只青蛙,懒洋洋地蹲坐着,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打着盹。在它的前方,一只蛐蛐正安静地躺在一片南瓜叶上。它们俩仿佛两个世外高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我心想,这青蛙怎会这么懒,连送上门的大餐也不要?就在我疑惑不解时,那只蛐蛐忽然动弹了一下,紧接着青蛙张开大嘴,翻出舌尖,刹那间,蛐蛐不见了,只看见它的半个身子挂在青蛙的嘴边。就这样,只是一瞬间,一场杀戮就在悄无声息中结束了。
  可是为什么一开始蛐蛐不动,青蛙就不吃它,而蛐蛐一动弹,青蛙就吃?难道青蛙只喜欢吃会动的一些昆虫吗?
  晚上,我上网查阅了资料,才豁然明白过来:之所以青蛙只吃会动的虫子,是因为它的眼睛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而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却是熟视无睹的。
  青蛙的眼睛,既缺乏人眼的轻微颤动,又没有睫状肌来调节非常突出的晶状体,实际上是近视眼,所以对那些不动的蛾子、苍蝇,青蛙才会视而不见。虽然青蛙喜欢吃虫子,但是如果只给它一堆死虫子,它还是会饿死的。
  这就是我们的动物朋友,它们有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世界,给我们带来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上虞市实验小学  六(2)班   陈昱
                          指导老师:王忠意

TOP
3#

 

透明胶不“透明”


 


  郦奕骋


浙江省上虞市实验小学  (9) 312300


 


 “糟了,字写错了!” 我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从文具盒拿出一卷透明胶,扯出一截往字上一粘,“哧”的一下,薄薄的一层纸带着错误的字就乖乖地被透明胶“缴获”了。我弯下腰,用牙轻轻一咬,那段粘着字的透明胶带便撕了下来。


“怎么可以用嘴咬啊?多不卫生!”一边的妈妈埋怨开了。


“用牙咬快啊,用剪刀多麻烦。班中哪个同学不这样?”我不服气地辩解。


“病从口入。”妈妈语重心长地说。


我没有再和妈妈争辩,因为我隐隐觉得妈妈说的有点道理。自从开始写钢笔字,单面胶也成为了文具盒中的一员。写错了字,答错了题,老师规定不能用修正液,用线划去或修改不美观,有时又占练习空间,最实用方便的还是透明胶,一粘一揭就能解决问题。班级中人人都有一两卷透明胶。一些同学喜欢把粘过字的胶透明攒起来,先卷成一团,然后慢慢绕成个球。因为透明胶上都是粘掉的钢笔字,所以这个球显得黑不溜秋,脏兮兮的。我和一些同学还是喜欢随粘随扔。剪刀剪浪费时间,用手却撕不断,所以,不知谁发现了牙齿的另一个功能,于是,大家都模仿开了。


每天要写字,每天都要数十次地用透明胶,用牙咬透明胶对我们的健康会不会有影响呢?我决定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上网搜索,我知道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胶带是在BOPP原膜的基础上经过高压电晕后,使一面表面粗糙后涂上胶水,再经过分条分成小卷。透明胶有粘性,是因为它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的关系。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经常使用的是一种叫压敏胶又叫烯酸脂的胶水,它的主要成分是酊脂。透明胶的原膜无味无毒,但问题在于那层粘着剂。无论是橡胶、聚合物还是酊脂,都属于工业或化学用品,不宜用嘴直接接触。而且透明胶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经常被小主人放在文具盒或课桌上,上面沾染的细菌不在少数,经常用嘴去咬,难免会病从口入。


透明胶并不如外表所见干净,透明,也许它的始发明者德鲁没想到有一天,小小的透明胶也会成为小学生的学习帮手,没想到有那么多的小主人会用那洁白的牙齿去咬断透明胶,不然在选择粘合剂的时候,或许会更多的考虑它的“食用”安全。我也想对身边的同学说,透明胶不“透明”,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学习更认真细致,尽量少写错别字,提高正确率,减少使用透明胶的频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