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张志勇:为什么今天的学校教育让孩子们感到最苦、最累?
(作者 I 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我们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学得这么累?又要推动教育往哪个方向去?
* 教育已远离了其自身的功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教育要唤醒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需要——当前学生感受到的压力多是系统体制下的压力,而不是内心自我成长需求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的问题。
* 减负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真正目标——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是减轻负担,而是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结构,就是学习内容不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元的。既有书本学习,也有实践学习;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外的学习;既有制度化学习,也有自主的学习。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是有兴趣的,是有效率的,没有兴趣、没有效率的学习负担是无意义的。减负,只做“减法”,没有“加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减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同时要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 中国学生缺失三种“素质——今天,中国的学生热情、独立、开放、自信,但却严重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一个人的情怀和境界,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当下的学习,而且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的高度。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
* 没有效率的学习,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差——“勤奋”是一个好品质,如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勤奋会带来好的效果;如果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一个人越勤奋,其恶果会越严重。没有效率的勤奋只能扼杀孩子的发展。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