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团队陆越康2024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1#

学年目标:

1.论坛研讨:每周积分10分以上。(网址:http://lt.zjxxkx.com)。

2.每月研修:每期积分3分以上。(小鹅通:小学科学教学,网址:https://apprrotzsyd8401.h5.xiaoeknow.com)。

3.公众号研学:平均每周积分3分以上。(微信公众号:小学科学教学)。


主要措施:

1.积极参与:充分利用间隙时间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完成相关目标。

2.每周统计通过统计,自我提醒。

3.争取精品:深入思考,争取分享更多的精品资源。


最后编辑上虞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24-01-12 09:33:43
分享 转发
TOP
2#

积分目录统计帖
1.论坛研修积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论坛研修活动,认真有效回帖发帖1次积1分,获评1个精华帖积100分;
第1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周:发帖11帖,精华0个,得11分。
第3周:发帖11帖,精华0个,得11分。
第4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5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6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7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8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9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0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1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2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3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4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5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6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7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8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19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0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1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2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3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4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5周:发帖12帖,精华0个,得12分。
第26周:发帖10帖,精华0个,得10分。
第27周:发帖10帖,精华0个,得10分。
第28周:发帖10帖,精华0个,得10分。
第29周:发帖10帖,精华0个,得10分。
第30周:
第31周:
第32周:
第33周:
第34周:
第35周:
第36周:
第37周:
第38周:
第39周:
第40周:
第41周:
第42周:
第43周:
第44周:
第45周:
第46周:
第47周:
第48周:
第49周:
第50周:
第51周:
第52周:


2.每月研修积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网每月研修活动,参与1次得3分,每次参与中网络互动10次以上得10分;撰写心得体会得20分。

1月:1月10日  ,上虞区小学科学第三轮品质研修第四次活动,互动2次以上得3分。1月15日  ,参加卢巍主讲《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促进观念建构的科学课堂》研修活动,3分。1月26日,参加黄老师的《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学习活动。

2月:26日,参加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2024年第2期(总第104期)(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课程专家,国培专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教科书核心作者)韩玉明老师的《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践》讲座活动,3分。

3月:10日,参加区品质研修活动,10分。15日,参加网络研修活动,10分。参加2024年3月26日,2024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第3期(总第105期),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林雅芸老师分享《我的船长我的船》活动。林老师对项目式学习颇有研究,她特别能结合学科内容,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开展学科式项目式学习活动,从她所分享的案例和活动看,成果丰硕。3分。

4月:4月10日,参加上虞区小学科学第三轮品质研修第七次活动,互动2次以上得3分。4月15日,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湖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叶军的《科学课该为孩子的素养发展做些什么》讲座,在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收获颇丰。得3分。2024年4月26日,参加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第4期(总第106期)活动,聆听了重庆市首批科学传播研究员,重庆市第二届优秀科技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松老师的《中小学生创意实验的思与行》讲座,发现刘老师给所有科学教师回答了一些很关键的内容:时间是挤出来的,兴趣是驱动力,坚持是最大的收获,情怀是让我们走得远,走得久必备条件。坚持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科学教师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得10分。

5月:10参加区第八次品质研修活动,10分。15日,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聆听了诸暨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绍兴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祝海丽;浙派名师,诸暨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导师徐磊主讲《素养导向的科学课例实践(七)》:素养导向的课堂注重任务的驱动,基于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有助于活动的开展,目标的落实和学生兴趣的激发。参加了2024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第5期(总第107期)活动,聆听了丽水市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科学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教改之星,丽水市教学名师,浙江省教学研究评审专家,丽水市专家库成员程伟锋的《项目化学习的选题思考》。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集中关注学科或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题,设计驱动性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基于项目任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学习和自主建构,生成知识和培养素养的一种教学。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究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情境式体验的过程,还是一个小组协作的过程。这种更加贴近生活世界的学习方式,既是超越分学科教学局限、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跨学科应用的有效方式,又能鼓励和促进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与创造性,在知识习得与生活应用、问题解决与实践创新的持续双向互动中,不断巩固和优化儿童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程教师三个项目化学习选题方向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首先是基于教材质选题。这是与科学教学相配套,是科学教材资源方面的开发与利用。第二个是基于学习环境的选题。这个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相配套的,特别是校园环境、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液压马达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第三个是基于生活环境的选题。这个与学生的生活空间相配套,特别是身边的自然、社会资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这三个方向都可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符合课标要求,听了讲座后感觉收获很多。

6月:610日,参加了上虞区第三轮第九次品质研修活动,活动中聆听了一线教师分享优秀课例,学习了优秀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对课标实践的理解和建议,还学到了非常实用的技术运用,收获颇丰。6月15日,19:30,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讲教师是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宁波市名师、宁波市领军人才、甬城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沈晓英老师。他主讲的题目是《理解、结构、结构化实践——以科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改经验分享》。他从科学教学的核心素养方面入手分享了教改的经验,很实用,接地气,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2024626日。参加2024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第6期(总第108期)活动。本次活动中高级教师,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十佳科技辅导员冯斌与我们分享《携带花花草草走向大赛殿堂——科技小论文选题和实施策略》。以校园四季豆的研究为例,从选题、研究方法的确定、材料的准备及收集到最后的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见证了每一步的踏实、坚持和成长。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3.公众号研修积分: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积极提供相关科学教育的相关咨询和活动信息,录用1则公众号发文信息得30分。
第1周: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2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3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4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5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6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7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8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9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10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11周:
转发公众号推文1则得1分。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第21周:
第22周:
第23周:
第24周:
第25周:
第26周:
第27周:
第28周:
第29周:
第30周:
第31周:
第32周:
第33周:
第34周:
第35周:
第36周:
第37周:
第38周:
第39周:
第40周:
第41周:
第42周:
第43周:
第44周:
第45周:
第46周:
第47周:
第48周:
第49周:
第50周:
第51周:
第52周:


最后编辑上虞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24-07-03 13:30:38
TOP
3#

有目标就有动力
TOP
4#

2024年,晒出目标,启航前进,期待多多回帖发帖!!
TOP
5#

祝贺开帖,新的一年,一起努力,再创佳绩。
TOP
6#

转一个微信公众号资料

喻伯军:把握新课标要求 实施素养导向的科学教学
https://mp.weixin.qq.com/s/LwQdL ... 07&platform=win
最后编辑上虞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24-01-12 09:30:34
TOP
7#

1月16日转发公众号发文:STEAM教育:共享科创教育新成果 探索科教强国新途径

https://mp.weixin.qq.com/s/rGlbqB6p0Yx8i6WHeTR_xQ
TOP
8#

2024一起开出新帖,一起努力。
TOP
9#

转发公众号发文:姜卫英 | 推进浙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了

https://mp.weixin.qq.com/s/Ob81bKmDuf81xcB1uR-ctQ
TOP
10#

有明确的目标,越努力越幸运
TOP
11#

乐玩用创做实验 趣听阅研绘导图
https://mp.weixin.qq.com/s/d4ezChXqqxDXwJibPxZxSA
TOP
12#

1月16日转发公众号发文:STEAM教育:共享科创教育新成果 探索科教强国新途径

https://mp.weixin.qq.com/s/rGlbqB6p0Yx8i6WHeTR_xQ
上虞水手 发表于 2024/1/16 15:28:10 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关注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科技前沿信息
TOP
13#

共同努力,一起学习
TOP
14#

今天是除夕,提前祝大家龙年大吉!新年快乐!
TOP
15#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经取得重要成就,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优化教育生态和促进学生成长的环境与机制。2013年,教育部确定浙江省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我们从“三维质量评价”切入,构筑“三维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历时10余年,着力推进区域、学校、学生的评价改革实践,构建优化生态的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学校诊断改进机制,深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实践。

……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54Pzhk1BbnjvguY5HNS0-w
TOP
16#

分享学习-做好科学教育的四种加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随后教育部等十八部门于2023年5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浙江省自2016年启动STEM教育,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加强技术与工程实践,探索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推动以项目化学习为重点的学习变革。这正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积极实践。

2023年,我们对浙江省676所中小学、157528名师生进行调研。调研发现一些可喜的进步,如中小学对开展科学教育基本持积极态度;学校科技课程种类齐全,实践活动丰富;浙江省“项目化学习百校工程”普及了STEM教育理念,推动了项目化学习实践,但这次调研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何在落实“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笔者结合调研提出四方面建议。

加实践:亲历实践的“做中学”

《意见》提出“重在实践,激发兴趣”,要“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本次调查的两个结论是上述意见的重要佐证,一是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关联,与教师讲授相比,分组探究讨论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参与实验次数对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意识影响显著。

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学段上升,学生对科技类课程的兴趣在下降,感兴趣的比例(含兴趣很高、较高)从小学的94.7%下降为初中的84.5%;科学课堂上教师讲授比重较大,初中比小学明显,而高中更加突出;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次数和机会不多,实验开出率随年级增加逐渐下降;各类科学教育功能教室的使用率不高。

我们建议,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实践体系,要统筹国家课程的落实与学校特色发展,确保国家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得到有效传授。校本课程作为补充,应该致力于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际平台,除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还包括科技节、讲座、社团、校外兴趣班、比赛等形式。这些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更要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更深入地探索相关领域。此外,要将科学教育活动与校外教育资源、产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加项目:以问题解决驱动学习

《意见》提出“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调查显示,浙江省近年来以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建设为抓手,推进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效果显著。从学生的反映看,35.8%的小学生、24.7%的初中生、13.3%的高中生表示“老师专门组织开展过科技类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比例更高,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49.3%、39.3%、19.5%。但调查也发现,全省还有一定比例教师没有指导过科技类项目化学习,已有深入实践的比例也不高。这说明项目化学习实施的面还不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与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教师应从讲授为主转向组织实施、提供指导为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承担科学教育的教师中,非理科专业背景的比例很高(62%),远高于初中(15%)与高中(7%);教师对科技类项目化学习的指导比例有限,而且指导中普遍有困难,教师对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因此,建议加强对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升其学科实践的教学与指导能力。

加工程:在开放性解决问题中创新学

《意见》提出“统筹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完善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系统观。推进技术与工程实践是“大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与工程实践强调创新、创造,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加强科学教育、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从小播撒创新种子的重要措施。

浙江省重视中小学工程启蒙教育,将技术课程纳入高考,加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学科建设;2017年起省域推进STEM教育,在中小学跨学科学习实践中加强技术与工程教育;系统研究国际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经验,创新探索设计教育;坚持将工程启蒙教育融入科学、通用技术、劳动等国家课程的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我们建议,一是统筹规划包括技术与工程实践在内的科学教育课程和活动,积极推进STEM教育。科技类项目化学习、科技跨学科学习都是STEM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二是落实劳动教育,发展工程启蒙教育。我们不仅要重视生产劳动,加大实践中的设计和制作成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这包括从系统分析到制订劳动计划再到实施的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劳动的方法和意义。三是丰富体现技术与工程实践的内容和方式。调查发现,数学建模、科学探究、创新设计、算法设计与实现等内容和方式并没有在现有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得到很好体现,然而,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价值之一在于其综合性,它能够整合多领域的内容和多种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体现技术与工程实践,我们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加强对数学建模、科学探究、创新设计和算法实现等方面的涵盖。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加社会视野:促进学生形成科技从业意愿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63.5%的小学生有未来从事科技相关工作的意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科技从业意愿在降低,初中七年级有48.7%,八年级只有42.2%;高一为53%,高二只有49%。只有让学生体会科技学习的意义,才能促进他们将知识与动力转化为追求与意愿。

科学教育要构建社会大课堂,营造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让学生深刻体会科技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科技专业人士、工程师、创业者等进行互动,深入了解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这将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供指引。

《意见》提出,用好社会大课堂应“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实践教育”。从调查结果看,学校对科学教育社会资源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高中学校表现出与义务教育学校不同的需求。中小学校、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社会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设计课程、举办科技活动和竞赛等方式投入科学教育。

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天文馆等都是优质的科普教育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实地探索和互动体验的机会。我们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科技学习体验。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技园区以及高科技企业等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科技项目的机会,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合作与整合,可以建立联合工作组或委员会,由各主体共同参与决策和规划,制定明确的合作协议和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从而更加高效地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TOP
17#

从网上卖了一斤的蚯蚓用来做实验用的,本以为带土的易放,而且袋子上有线扎着,觉得很放心,就放在实验桌上了,但今天早上一到实验室,发现蚯蚓满地都是,不少已变成了蚯蚓干了,估计蚯蚓不适应环境都想逃跑了,结果地面太干,蚯蚓脱水了。剩下的蚯蚓感觉活性差了些,但做实验够了。这给我一个教训,从网上采购的要尽量放在有盖子的盒子中,以防逃走。
TOP
18#

参加品质研修收获满满。
3.10品质研修.png (, 下载次数:0)

(2024/3/13 13:18:20 上传)

3.10品质研修.png

TOP
19#

好细致的记录
TOP
20#

回复 3楼影随心动的帖子

共同研讨,一起进步!
TOP
21#

3月15日,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听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德强《科学课堂教学之思》讲座,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还需要不断改进。
TOP
22#
TOP
23#

王亚平老师的地球课第六讲:《矿物与岩石》
https://mp.weixin.qq.com/s/TMFcoXQKRzKnj5xlhlbtDg
TOP
24#

2024年教师暑期生活建议中其中之一是读书和反思。
TOP
25#

2024年8月7日,立秋,值班,泡面。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