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六年级教科版科学教学点滴 [复制链接]

1#

2009六年级教科版科学教学点滴

今年的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又以开始,但愿今年的教学反思能够坚持下去,今天就先来开始第一帖吧!


起始课


昨天进行了起始课,介绍并表彰了暑期的有关“2009天文年”活动中的优秀学生代表,再次布置了2009下半年本市科技节活动的相关内容。被表扬学生非常开心,在开学第一天就得到了表彰。也对其他学生有了起到了激励作用。然后着重介绍了本学期开展的“过程性科学评价方案”的介绍,将所有学习活动纳入到了该评价过程中,希望能够对学生能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第一课


今天开展了《使用工具》一课教学,首先发放了订有铁钉、螺丝钉、图钉的木块交给学生,事先布置任务:不可以私自使用工具起钉,活动任务是:利用本身的经验选择工具,把自己选择的工具根据教材2页记录单,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该环节是希望用任务驱动形式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简单的工具认识启动马力,先回忆然后动手,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和安全隐患)。但是由于工具数量的有限,最后交流记录单后,由部分学生演示并阐述使用工具前后的感受,体现使用工具的好处,然后开始介绍这些工具的总名称--------简单机械。接着学生继续利用自己的经验应用工具-------完成第3页工具和任务的连接选择。表现很好。遗憾的是学生发言似乎不够积极。有几位学生的表现很抢眼:搬运汽油桶时,方政渝补充,首先翻到油桶,倾斜木板连接地面和车厢,利用滚动省力原理搬运;黎寅岳表述工具名称非常准确,很多同学很羡慕;邵云翥在观摩学生代表演示羊角锤起铁钉时,提出手必须拿的高点位置。结果一试效果明显,为什么呢?学生立马产生问题。就引到下节课去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值的我认真学习!坚持下去,我会每天来看的哈!
TOP
3#

李愉均总算冒泡了,那么好的资源留着干什么用?希望你能大方地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晒出来让大家分享。

TOP
4#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09-9-2 23:27:00的发言:

李愉均总算冒泡了,那么好的资源留着干什么用?希望你能大方地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晒出来让大家分享。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汗颜呐!自己老想能够通过这样的平台获得更大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未能在反思中成长,本学期为了督促自己的这一习惯,在学生面前提出,将每节课学生表现好的实名制进行表扬,其实学生不知道,我这是为了督促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但是最大的希望还是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够获得较大突破。


 


今天因为语文老师出差,得以上午上了一节科学课-----《杠杆的科学》


本课我自认为无法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分割两节课,今天完成的是前一部分-------我自取了一个名称《杠杆的认识》,下节课则为《杠杆探秘》。仔细分割总是不对的,我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感知和探究。


今天这一节课,首先出示了三角形木块和铁架台上的钢棒,(老套套了)请小女生和大男生比试力气。事先问男生你比女生力度小还是大。男生一时懵懂竟然回答力小。呵呵,蛮可爱的。然后笔试中学生就发现了问题-----支点位置不公。我立马请上台来,着力请他示范讲解支点。然后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学生汇报阅读后感,认识杠杆的三个点。接着让学生对照刚才的材料,在记录本上画出简图,标出三个点。效果不错。


特别指出,像这样的叫杠杆,但是杠杆并不都是这样---------杠杆有很多变形:出示昨天的材料-------羊角锤起钉子,利用材料请学生找出三个点,学生轻而易举做到了,然后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支点上的变化-----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发觉对支点的理解很有效果。


接下去是应用环节,学生表现都不错--------我的最大期待生-----徐炎超本节课表现很棒。(这可是网络评价哦!老师不要笑话,这里会有我的学生上来,这也是一个我本学期的评价平台!)另外,吴赐聪的表现也很好----支点就是被他给作了讲解的,我就把支点称作---------吴赐聪的支点。有版权的。呵呵呵。


这样的分割,为下节课的杠杆尺研究预留了充分的时间。不知是否值得。

TOP
5#

   


六一班今天捡了一节课,使得第二课时《杠杆探秘》也顺利完成。


整节课用三大环节组成:活动前指导+实验探索+活动后交流,活动前的指导用时15分钟,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花时这么多。先复习老虎钳和剪刀的三个点,让一学生演示寻找。然后问学生是否省力费力,结果出现两种?接着进入实验指导。出示学具袋中的材料-----为了方便已经将材料单独取出并按小组分装小杯子里。介绍组装方法、名称,左右阻力、用力点的介绍,从先平衡到悬挂再平衡,此时记录,怎么记录?指导记录和获取数据的方法。出示记录单,根据记录单讲解。(花时间15分钟)


实验探究实践时间安排10分钟。应该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好的小组探究了8种方案,慢的有3种。


部分小组的探究数据搜集如下: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


右边


用力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数


用力点到指点的距离


1.       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不费力


1


1


1


1


3


1


2


2


1


2


2


4


4


2


2


4


1


1


4


1


3


2


2


3


1


3


3


3


3


3


1


4


4


1


2


2


3


3


2


2


2


2


4


1


2


1


2


2


1


2


2


1


2


1


3


 


 


 


 


 

 


第三环节:交流


学生汇报完数据后,(汇报数据拖沓了时间)马上让学生小组讨论(此时讨论的问题指向性不明:我的问题是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有脱离学生能力水平之嫌)


讨论后我又补充问题:以上数据都是杠杆尺平衡时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说明了怎样的情况下杠杆能保持平衡?


张绍涵提出: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一做结果发现不行。(但是我大大表扬了张绍涵,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思考科学的问题,这可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呢!申明:我为作任何指导甚至暗示)然后,指出,谁能在他的启发下,从数学角度来思考。


课代表朱任杰,发现了相乘是一致的,结果一试真的成功。。(今天的2班章创未、徐一凡同学同样发现了这一认识


但是我没有就此罢休,而且带着不动声色的语气,问:还有其他能够解释的方法吗?


夏浩翔发现: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就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的距离就费力,当这两者的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今天的2班许怡和吴慧琳同学同样发现了这一认识)


可惜时间到了,最后布置学生一项任务:把朱任杰和夏浩翔的两句话记录在每个人的记录本上,作为本节课的收获。而且要检查。


这节课的教学需要反省的是,实验指导需要计划,把需要啰嗦的话尽量简短,实验探究时间和交流时间更充分,特别是交流时间,这才是思维发展的最好展示平台,让张绍涵这样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引领时间少点,发展就更多点。


还有教师的少说,来换取学生的多说,并让更多学生参与和发展,才是真课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7 15:17:33编辑过]

TOP
6#

当我再次面对这张表格时,我感到自己的教学充满盲目性-------对数据的分析,我并未对学生给予一定得帮助,就像赌博一样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堂上就曾想:假如学生不能从数据中发现,我是否就要直接出示这一规律呢?!


学生的表现解了我的围,但是假如下一次另一个班的学生未能发现,那么我该做怎样的应对呢?--------请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从数据中我们能发现杠杆尺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反应出来吗?离学生的思考角度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然后,请同学们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思考一下,能发现吗?


现在想来,曾经想过,数据的分析其实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这里有一套分析的方法,但似乎又没有固定的方法--------犹如语文教学中段落大意的概括,有一定的方法,又没有固定的模式,那么我们是否该呈现一些基本套路吗-------有套路吗?


用科学理念来说-----学生应该在具体情境中自己去概括分析,这样形成的是发散思维的培养,否则就是思维发展的框架性培养-------这与理念相悖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3 20:59:07编辑过]

TOP
7#

学习了,很好的教学反思,可惜这个学期我不教六年级了,不然一定会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4 9:27:51编辑过]

TOP
8#

7日,六2班学生完成了《杠杆探秘》,该教材今年第二年执教,对教材的熟悉到底使自己的教学更为有底,不比三年级的教材,第一次执教,感到很有压力。六一班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简单回顾剪刀、尖嘴钳的分析后,马上进入杠杆尺的组装指导,先平衡,挂上钩码后再次平衡,然后指导学生怎样搜集数据、怎样判断省力,学生的矛盾(阻力点格数怎样数数出现矛盾:一种由外往内数,一种有内容往外数,学生自己根据记录单上的提示: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因此应该从支点往外两头数数,马上明白了)自己得到了解决。这样实验指导时间快速解决进入了实验阶段。这一节课上给了学生一个钟表,学生自己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并特意留给学生2分钟的小组数据分析时间,汇报阶段,让学生捧着自己的数据大屏幕展示,说一条发现解释一条,其余学生根据数据单检查,效果明显:首先是第六组的张创未发现了阻力点的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的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其他小组同学一听马上检查,发现没有问题,然后马上让学生检查自己组的数据是否符合该发现,得到一致认可。接着第二组的邵云翥阐述从钩码数来分析省力与否的;(我马上启发学生能否从其他数据上也能够有新的发现呢!此时我是一点不动声色的,学生甚至不能感受到到底有没有还有其他发现)第三那组的许怡同学发现提出她的发现,从格数上有了新发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的距离省力。而且许怡同学的数据表很有特色,她的前三排数据都是费力的杠杆,而后四排数据显示的都是省力杠杆,让其他学生一目了然,让人钦佩(没问过是巧合还是必然,待会去问问,补回来)还有觉得可以提升的是,此处让学生或全体学生,用图示法把许怡同学的发现给画出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因为图示更能有效阐述和理解该“发现”


本节课的感受是,学生小组讨论中是有个别学生的发现让人振奋,但是不是大多数的学生发现,没有达到全体发展的目标。六一班则是在个别学生的启发下,有了个别学生的顿悟和发现。


不过在课堂上为了弥补这一大多数学生的缺憾,我采取了提供其他小组的数据,让学生来检验的形式,使更多学生得到了复查数据并理解“发现”的过程,以偏离大多数学生“不知其所以然”的诟病。


如果老师你有更好的方法,请跟帖指导。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8 12:50:32编辑过]

TOP
9#

六年级第一单元 的 机械与 工具 难度很大 ,知识点比较深 。


记得当年初中学习时,就有很多人 弄不清楚 ,小学生要想弄清楚 ,还是挺困难的。


不知道小学就学这部分知识(还有电和磁),是不是有点拔高要求了。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0#

恰巧我上午刚上过这一课,分析数据较难一些,让学生先分类,再去概括发现各类杠杆的规律,学生的思维会清晰一些,就是说整理数据是必要的。佩服你的执着,向你学习了!
TOP
11#

以下是引用wx88852356在2009-9-8 13:30:00的发言:
恰巧我上午刚上过这一课,分析数据较难一些,让学生先分类,再去概括发现各类杠杆的规律,学生的思维会清晰一些,就是说整理数据是必要的。佩服你的执着,向你学习了!

有道理,这正是我六2班许怡同学呈现的记录单吗?!我都还未想到这一点呢!谢谢哦!


 


今天学习了《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我首先按个让学生根据杠杆三个点、杠杆分三类两方面辨别和学习“起子撬饼干盒”、“起瓶器”、“面包夹”,并用图示法简单画出“杠杆”标出三个点,用于比较三者的不同。(此处,课堂上突觉这样的教学要不得,太分散,学生整块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切割,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被割裂了。)


第二页第一排工具的分析,采取了整块思考的、整块分析的方法,学生有三项任务:标示出三个点、分析省力或者费力并说明为什么、指出和前面三个工具中的相似处。(说出相似处,很有意思。既要说出三个点的相似处,还要说出原理这里刚开始学生不适应,后来能够有效利用“杠杆图示法”,感到有效


今天最得意的是,订书机受力分析,有人认为省力杠杆、有人认为费力杠杆,原因分析时黎寅岳指出费力的原因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斜线距离,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直线距离,所以费力。原本要最后点出的‘“距离即指两点之间的垂直长度”被他不经意间点了出来,真是了不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9 9:01:22编辑过]

TOP
12#

《轮轴》教学活动结束,课后作业上来,感到情况不好,主要原因是记录单惹得祸。


课堂上使用的材料是学具袋,学生操作起来问题很多:线缠绕就形成了摩擦力大于塑料钩码的重量,结果数据很难出来,自己试过确实如此。其次,学生出现了这样的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数


轮上的钩码数


我的发现


1


1              (下滑)


1.轮上钩码少,轴上钩码多


2.轮上用力时省力


2


1              (下滑)


3


1              (下滑)


4


1              (平衡)


课堂上当时我觉得记录单很不错,按此进行了分析,学生分析也不错,但是到了作业本上,发现数据有各组开花的了,课堂上有较多小组因为材料原因未能正常开展,这张数据但成为了“示范”,记录开始乱开花。自己觉得还是先平衡再平衡的数据是“范本”。课堂上自己对于实验记录的强调不明,似乎学生对于记录出现了“让自己不适应的”范本。


轮更大,轴不变,由于缺乏材料,由教师来演示操作,但是我也是演示了一种。又有学生提出轮不变,轴变大情况会怎样,学生猜测。然后连忙演示,学生猜测的还是挺准的。


最后的轮轴应用环节,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展开,作业本上的轮和轴学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理解,情况不大好。


今天的徐炎超提出了轮不变,轴变大的猜测,令课堂出现了亮点。另外发现学生对于轮和轴的变化问题,学生理解还是很深入:轴不变轮同比例扩大,会影响到钩码数的变化。告诉学生,如果能够有圆的知识、正比例知识,表达上我们会更加的到位,希望大家去预习数学的圆和比例知识,因为此处的分析需要数学知识才能够更到位。数学本身就是科学的工具性学科,每一位科学家都是数学高手。这样的引导不知道学生是否会有课后时间去深入思考和研究,轮轴变化的深刻原因。


(在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0 17:24:50编辑过]

TOP
13#

定滑轮和动滑轮-------高分低能的一节课


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实在开展实验效果不好,今天决定还是采用机械实验盒里的材料开展,实实在在的准备了一节半课结果还是来不及:每个实验盒全部把立杆和横杆搭好,线剪好,因为考虑学生悬挂钩码临时打结费时,决定每个线头上全部用大头针弯好系上,结果时间来不及,部分小组让孩子们自己临时打结,结果上课时女生说:老师绳不够长。一看打了一个结花去快要半根绳。男生说:老师,不会打结。晕倒!六年级学生,打个结居然问题木牢牢还好,数据分析时,有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邵云翥和方政渝提出:定滑轮省力的原因和跷跷板这种杠杆类似,是因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定滑轮不省力。


今天的课堂:先是演示早晨的升国旗仪式,提出滑轮的概念。然后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请同学们说说两种轮滑的不同:定滑轮是围绕轴心转动不移动,动滑轮是上下移动。(此处缺了一个让学生画下来的步骤,可惜!)然后着重演示定滑轮,观察手拉动的方向和重物移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改变了用力方向。那动滑轮呢?(如果事先画过简图,就更好了。)没有改变用力方向。期间还有学生提出,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不省力,因为定滑轮原地转动,而动滑轮要和重物同时移动,所以用力更大。多好的猜想。接着进入实验验证。出示材料,出示记录单,请学生说说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实验验证。学生一看明白:定滑轮采用两边悬挂钩码,而动滑轮则使用弹簧秤。简单介绍,小组开展实验。试验中教师分发弹簧秤。试验时间15分钟,似乎差不多可以了。


对于实验小组的实验有效性,实在值得商榷-------大部分小组不敢汇报,因为还是实验未完成。只能完成定滑轮怎样提高小组实验开展的有效性!实验小组开展实验的高效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5:14:40编辑过]

TOP
14#

滑轮组----想要爱你不容易!


下午开展了滑轮组的实验---------事先认为时间足足有余,事实是试验时间不足。


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那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简单实验指导。(器材准备好了,学生很开明白!)出示记录单,学生马上明白了怎么开展。


一个小组上来提出:是否可以不用弹簧秤。直接再定滑轮和动滑轮上悬挂钩码实验。好主意呀!同意了!


小组汇报了。因为这个组提出的方案较为突出,就马上让他们汇报,结果大出意外。


定滑轮挂一个,动滑轮上挂一个,平衡。定滑轮上一个,动滑轮上挂2个,平衡。定滑轮挂2个,动滑轮上挂2个,平衡……所以小组得出滑轮组不能省力。让我大吃一惊,演示实验,结果实验正确。


换一个小组:直接测量0.8牛顿,滑轮组提升0.4牛顿……得出,滑轮组能省力。


不放心,问一个:有不同的小组吗?有,直接提升和滑轮组提升都是相同的拉力,所以滑轮组不省力。


一节课,发现,所有的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时,受到测力计10牛顿和摩擦力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呜呼!只有下节课了,而且每个小组至少从4个钩码开始测量,才会再克服阻力实现事先的目标了。


 


 


吸取了1班的教训,实验指导更加简洁。并提出了1班的实验情况,希望2班同学能够注意细节,同时可以直接做4个钩码的实验,或者一定要做到4个钩码的实验,实验时间12分钟,最快的提前5分钟完成。看来实验时间其实并非需要很多的。也可能实验操作由于有了前一课的经验,更佳顺利了。2班的实验结果都较为一致(有一个小组的一组数据是直接提升1.6牛顿,滑轮组提升1.7牛顿。)其他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升到了顶部才读数、提升过程摩擦力过大、弹簧秤未检查调零。因为是10牛顿的弹簧秤,数据板容易滑动,需要每一次都要调零。然后演示了一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数据显示更为省力。似乎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了。还有什么问题?……心理总这样想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6:19:05编辑过]

TOP
15#

材料----科学探究的根


    今天《斜面》一课再次让我领略到了材料的威力,材料----马虎不得,否则他肯定为你是问,让我胆战心惊呀!


    今天的课,我首先让学生回顾单元起始课中的一幅图片-----汽油桶搬运到货运车上,学生认为用一块木板搭成斜面,并把油桶翻倒滚上,这样最为省力。怎么证明呢?(我准备了记录单,只要学生有困难就出示,对于记录单,学生就能一看就明白的。)


    但学生还是厉害的,有了滑轮的基础,他们(1班的胡竞同学首先提出)懂得了先把一个代替物放在斜面上用弹簧秤拉动读数,然后事先用直接提升的办法测出该代替物的重量,比较一下就知道是否省力了。(奇怪的是学生总是先说测斜面然后测直接提升。是不是一个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惯性表现,小时候自己似乎也同样有这样的发展过程。)怎么获得更多的证据证明呢,因为一个数据是不是会有偶然性呢?(学生没有意识到多测几次,多测几件不同重量的物体这一想法。)这里1班的朱任杰提出了是否可以采用同一重量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物体来进行测量。(当时我一愣,但是还好没有打击,但我还真是没有马上有策略。当时我就想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和体积,那变量就成为了形状和体积了。还好,后来有学生提出,证明斜面是否省力,改变的应该是斜面,不变的重量,体积形状不能改变。否则变量太多了,很难证明是斜面省力还是形状省力了。这个学生很厉害。)


    出示记录单,对于探究计划设计有着很好的帮助。2班吴赐聪同学在设计方案中就提出了坡度,这样第一个实验设计好了,就很顺利的过渡到了第二个实验。简单介绍了实验装置就开展了实验。实验装置是采用简单机械盒里面的材料:立杆、横杆、盒盖、钩码3个、测力范围是10牛的弹簧秤。问题就出在这个弹簧秤,由于测力范围过大,一个钩码的重量较小,在大坡度测量时和直接提升读数几乎相近,指针几乎无法体现两者的差异,第一个班级的实验差点出问题,课堂上连忙更改方案。


    第二班级指导方案提出了区别对待,第一大组坡度实验1个钩码、第二大组2个钩码、第三四大组3个钩码。结果第一组的实验出现了问题:


   


    不同坡度对斜面省力影响的实验记录单


















大坡度


中坡度


低坡度


1个钩码0.6


0.3


0.3


0.3


大坡度是指机械盒盖靠在钢横杆最上端口子上,低坡度是最下一个口子上。


 


    这是课代表朱任杰的记录单,其真实性绝对信得过,但就是不符心意,但是其真实的数据、汇报不同实验结论的勇气、科学精神,真让人敬佩。什么问题?再测?时间不允许!我说:“这是由弹簧秤测量范围过大,钩码重量太小缘故。”自己听着也不让人信服!于是出示了其他实验小组的数据:三个钩码的3组、2个钩码的2组、1个钩码的3组,在其他小组的数据显示下,还是有了较为让人信服的发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不过有时间的话还是,让这个小组在重测一次较好。)


    材料----探究的根,缺了材料绝对不行!材料缺了适应性,还是绝对不行。以及不是第一次了:这学期滑轮组里面由于摩擦力的缘故,使得所测数据显示滑轮组不省力。五年级由于橡皮泥易溶性,实验出现了数据完全与目标相悖!结构性的材料-----还是首先是适切性材料、准确性的材料,才更是探究的根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6 21:18:30编辑过]

TOP
16#

    
      课前准备求充分,课中探究求实效,课后反思求深刻。这是我多年科学教学中追求的“三求精神”,我用我对科学教育的深爱和对学生的良知坚持跋涉在小学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我知道,我失败的课太多,我补救得太多。我想,如果我做到了以上三点,我一定会享受到成功的科学课教学的快乐,减少不该发生的一些烦恼,有谁愿意每天都遇到不开心的课堂呢。虽然我做了许多,但是,两次看了李老师的帖子,我真的甚是敬佩。你细心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都是鲜活的真实课例,值得学习。你的课进度真快,我才上到第四课,每次看你写的文字,就会想想你的课堂,如果能将成功之处和失败的地方分开写,或许会节省你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同行们多以借鉴。因为教科学的教师群体交流的不太多,至少我们这儿是这样的,遗憾!
TOP
17#

以下是引用wx88852356在2009-9-17 22:27:00的发言:

如果能将成功之处和失败的地方分开写,或许会节省你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同行们多以借鉴。因为教科学的教师群体交流的不太多,至少我们这儿是这样的,遗憾!

感谢你的建议,这真的很好的方法,即便于自己的梳理,又便于他人的阅读和指正!今后一定照着这个方法来尝试尝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8:49:54编辑过]

TOP
18#

昨天完成了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简单机械的总结课。


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方式(姑且命名)。先整理简单机械的种类、作用。然后简单机械的复合-----复合机械-----自行车。出示作业本,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完成作业本练习。(作业本设计很好,既是学生预习又是练习。)汇报交流中学生再次整理和交流,同时进行了动力传递和自行车变速的研究。出示了简单机械演示盒中链传动的装置,进行了讨论学习。


 


自认为的优点是:作业既能完成,又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讨论交流中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散式的讨论和交流,特别是车把、刹车等的讨论学生还是有一定讨论深度。。(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来看,这部分的讨论还要注意辨析环节,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或者指认出该简单机械的具体点。这样对于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变速的讨论更加激烈。


 


感觉缺点是:应试痕迹明显。学生主要完成作业为主------高中里面的问题式学习。而且问题还不够发散。变速自行车的讨论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亲身的体验,个别学生的体验代替不了大家,模拟实验又缺乏相对的省力费力的证据,只能讨论到变速为止,缺少了简单机械作用的讨论层面。再就是以文本探究(思维探究)代替了实验探究,需要一定的高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率较低。


 


(按照wx88852356的方式来撰写,还是不适应,但是感觉这样的分析更有条理!思维也更加深入了些。挺好!再次感谢!以后的反思就分成三段论:描述+优点+缺点=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12:23:29编辑过]

TOP
19#

费点心,费点事,搬辆自行车就解决了。演示即可或带领学生亲临车棚研究或许更有实效。仅仅是建议供参考
TOP
20#

敬佩以上两位老师的反思精神,向你们学习。

TOP
21#

    材料是科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横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是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拆出来的。


    纸张有学生用A4纸准备的,垫片由孩子们准备5角硬币。(现在看来用1角硬币更为合适。但是又遇到另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厚度时,需要两者进行比较,所以前后必须一致的重物。)


1.第一个班教学,发现硬币估计太重,就临时改用学具袋中的垫片,发现太轻,课堂上2个小组共同实验。


2.第二个班教学,坚持使用硬币,实验还比第一个班效果好,看来5角硬币还是适用的。


 


    现在讨论的是小组合作机制问题:小组实验常出现下列问题:1---2个成员是旁观者;个别小组的同学成为实验的破坏者;全力配合完成实验并拥有小组成就自豪感的较少;所以提高小组的有效实验探究是家常科学课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值得今后工作中加以关注和策略思考。


    第二个思考是:学生数据的矛盾,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能力,而不是一味强调自己数据的准确性,辩证而及时的反思意识,将在今后教学中予以关注和培养。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数据的认可。不能偏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4 10:50:37编辑过]

TOP
22#

    看了章鼎儿老师在090917浙江省领雁工程培训活动上的讲座PPT,有如醍醐灌顶:我是科学课的老师?科学课上有探究活动吗?学生是在探究吗?……


    学生科学活动了吗?是指导活动?还是探究活动?……


    受到教学质量的考核,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深陷了作业本知识巩固、学生知识点巩固的泥沼了,课堂上又再次凸现了知识点为上的教学思路了,还好有了章鼎儿老师的报告,又让自己清醒了一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坚持以1:2:0.5的时间比例进行安排,坚决保证20分钟的学生探究活动时间,坚决在课前完成10分钟之内的导课与活动指导,坚决在5分钟的交流时间。发现学生实验中充满了疑问、充满了激情、充满挑战,发现了学生因为问题存在而更加充满探究意味,发现学生并未问题而活动失败,在实验中自我调整、改变、交流、寻求帮助,充满了生命的意味,充满了一种力量。当然,也存在困难后的疑惑、实验不够精确的窘状,按照“探究课”的标准来看,这些是值得的,总是走在知识点的田埂上,科学课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吗?科学课还会有激情的体验吗?还会有困难克服后的灿烂吗?还有规训下的发现吗?


    因为实验的指导不可能都提到面面俱到,学生必然会有众多的不明白:口字型纸梁实验,硬币应该放在哪里,里面?上面?v字形横梁,硬币怎样摆放?硬币不够怎么办?如果用1元硬币怎么来换算呢?数据分析时怎么对待这些问题?(本课又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分析数据时,偏离了研究问题的方向:平梁变成各种形状后的,实验变化?学生没有将所有形状的实验数据和平梁的数据进行对比。)


    但是感觉有了探究的课堂还是有活力的。学生不喜欢下课,这就是证明,因为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讨论,没有得到研究和确定呀!!!!!!!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9 13:17:42编辑过]

TOP
23#

学生参与数学语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时间保障是科学所无法比拟的,怎样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学习、科学小论文研究、科学小制作创新活动、课外科学研究实验等等,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我把学生所有的能够了解到的事迹、成绩、成果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制作成网页,发布在博客上,我的最大希望是调动学生参与这个科学的活动中来,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产生多大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乃至家长,怎样提升网页建设的效果模式,让学生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产生更多的兴趣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自主进入到科学相关的活动来。


现在的问题是学生作业写、交;还有上课主动有效参与;课外主动研究的欲望和行动;这些都未能产生我所期望的效果,怎样有效的策略来获得呢?


学校认为我们技能学科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这其实是我科学专职一年来的最困惑和难解决的问题。不知道有否良方,形成强有力的刺激,让学生能够悄悄缓解然后不知不觉的参与进来,慢慢的增加时间,提高科学学习真正的一种研究性学习。


请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30 11:51:12编辑过]

TOP
24#

都说科学探究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没有内在矛盾的,既然能够高效完成探究教学活动,当然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普通教学中往往没有这样的双优课堂容易出现。甚至很难出现。考试,这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的,往往探究实验活动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这就是为什么作家答题还答不多学生的道理,因为这里有一套独特的内在规律,与课堂探究甚至可能是两条平行的道路,怎样让他们出现交集,做到有难度。


这也是我在平时教学中不时出现错位的原因-------因为科学知识课的教学形式,而导致了偏离探究活动的方向;认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当然未必就是真实的探究课堂)就会出现科学考试陷入困境。


认真的分析,是为了明天的教学,但是这个问题还是要长期思考解决的……


 


1.我希望学生能够在科学课堂上尝试一种科学探究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是学生能够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生活习惯必须经历  


的,否则,作为一个小学生曾经学习过科学,却未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实在可惜了。而且在学生的创作各种小创意制作以及开展科学小论文的撰写,其实都需要学生从课堂上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始,否则学生怎么可能面对一个工具的缺陷而自发的开展研究呢。章老师说过,学生面对数据不能自主发现,是因为我们未能够正确的对待学生辛勤科学探究活动。试想,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你这个实验的器材不够准确所以数据是不准确的,你们的实验中没有及时调整、调试变量所以……试想都这样结束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会养成一个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意识吗?学了四年小学科学,却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意识,是不是很可惜;


2.保证课堂的科学探究,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练习的程序中来,否则考试就要糟糕了,我的方法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学生自主的参与练习,保证科学知识的自觉巩固,方法有很多,有的比较麻烦,操作起来会增加一半的工作量,效果好不好还比较难说;


3.如果可能的话,在课堂上就力求实现两者的“∩”(交集),但是我们的课堂比较难,我们实行的是35分钟课堂,一般要有作业练习时间,只有压缩课堂探究活动时间了,或者探究后的交流时间就强势暂停,根据我的经验,真的比什么都难,学生最不愿意的事情就是不肯让他们说,或者老师抢着说,这是他们很痛恨的事情;


4.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家长、学生、教师的互动方式展示学生成果,让学生愿意“奉献”更多的时间,让家长愿意督促孩子来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来,甚至陪着孩子主动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和练习程序中来,这种重视如果出自内心的话,科学教师算是当到家了,上级不评你特级,那是他们失职了;


 


 以上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很多的方式来支撑,最为重要的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培育家长对科学教学的充分认可和关注度,以及愿意倾注时间并愿意让孩子倾注时间,这真是最为重要的了。都说科学学习不缺兴趣,但是我们还要知道,科学兴趣是需要时间来保证的,还需要家长有这样的认同并愿意提供时间保障,这个层面上的兴趣不仅仅是简单的兴趣,而是一种高层次的兴趣-------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层面上的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30 20:44:15编辑过]

TOP
25#

鼓励一下!关于探究活动的开展与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没有矛盾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也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出来的教学艺术。
TOP
26#

真高兴,太高兴了!这个国庆节和中秋节让收获到了本学期两个“精华篇”哦!实在是高兴!谢谢喻老师,真是感谢哦……有时候这和孩子得到了一块羡慕已久的巧克力一样,绵绵悠长的味道,会让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0 20:26:00编辑过]

TOP
27#

佩服李老师的执着,向各位前辈们学习!不知道各位前辈有没有六年级的课件?能否上传供我们学习参考!谢谢咯!
TOP
28#

以下是引用陈虹87jy在2009-10-8 7:57:00的发言:
佩服李老师的执着,向各位前辈们学习!不知道各位前辈有没有六年级的课件?能否上传供我们学习参考!谢谢咯!

课件都到www.zjxxkx.com/kejian中去寻找

一直努力中……
TOP
29#

《拱形》今天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令我最为高兴的,他们说的,哦!应该是他们提出的问题,提出的思考令我感到非常高兴。


自认为的优点:课堂上从平梁过渡到拱形,问学生怎样证明拱形能够增强抗弯曲能力。学生胡竞马上提出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首先是平梁实验然后拱形实验比较两次实验中承受垫片的个数,就可以知道拱形是否能够增强抗弯曲能力了。然后我出示了拱形,请学生认真观察放上硬币后力是怎样传递的,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把力传递的方向用图示法表示出来。展示后要求其他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在绘图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描述都非常到位。接着问:拱形只是承受了一个硬币就塌了,我们的猜测是否有问题呢?学生提出了拱柱(拱足)。学生同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问题:徐琰超提出:对比实验是否可以让拱形与上节课的其他形状进行对比?拱形的弓度是否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指出了拱足必须等距:平梁实验和每小组都要相等才公平)?拱足的宽度和高度是否也会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方政渝提出拱足的间距是否影响拱形的抗弯曲能力?(我的回复都是那我们小组里都对这些进行研究才知道,结果小组活动后,平梁实验没有完成,都被拱形实验吸引了注意力。)


课堂的缺点:实验材料都是学生带的,有用A4纸整张的,有用一半和四分之一张的,结果出现了很多预料之外的结果。实验材料还是由教师统一提供更好否则实验的结果总是五花八门。学生说的提的都非常到位,但是一到实验中,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样一来,实验的发现和解释总会出现困难或难以统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2 20:16:58编辑过]

TOP
30#

李老师上得好快也!


你的认真和恒心真的让人佩服!应该向你靠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