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单元教学观下的“沉浸式造船师”的体验 [复制链接]

1#

大单元教学观下的《船的研究》单元的教学实践


《船的研究》单元采用大单元设计,以真实任务为驱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单元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了一把船的设计师和造船师的快乐。

终极任务造一搜可以载起自己的纸船

单元目标造一艘船模可以承重500g,有自己的动力能基本沿直线前进,在1分钟内可以到达对岸。


任务驱动:

在第一课中,跟孩子们提出了单元任务,孩子们或兴奋,或疑惑,我能造船?我能造一艘载起自己的纸船?随即让孩子们提出想要完成任务,我们需要哪些知识储备?

在4个班的执教过程中,孩子们几乎想得都是比较一致的,都提出了以下这几个问题:

1. 可以选用哪些材料来制作船?

2. 如何提高船的载重量?

3. 可以给船安装哪些动力?

4. 怎么让船直线前进?

这几个问题不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吗?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4/5/28 22:29:0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2.1《船的历史》
      这一节课听了很多的公开课,很多版本都采用了做一艘“黄瓜独木舟”。首先水果黄瓜这个材料真的好贵呀,而且从效果来看,黄瓜独木舟的稳定性还挺不错,一般都是因载重量不够沉下去的,并不是侧翻的。所以想要通过制作“黄瓜独木舟”的活动,引导学生去认识独木舟具有载重量小和不稳定的特点,总归是感觉不太合适的。所以就直接采用材料箱里的“木质小独木舟”,孩子们也研究得不亦乐乎,并且对独木舟容易侧翻,不安全的特点更是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后来在每月研修中,发现执教老师用了“胡萝卜”的材料,切成两半,一组分用,而后还能比较“船首”在水中受到的阻力。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创意,真的是太赞了,下次可以试试胡萝卜小船。





TOP
3#

2.2《用浮的材料造船》
      基于独木舟容易侧翻、载重量小的问题。作为古人,他们会如何去改进船呢?孩子们提出要增加船的底面积。这里可选择的材料有“木排”和“小竹棍”。本来想选择小竹棍作为实验材料,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能发现“竹节”对载重量的影响。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若选择“螺母刚好浸湿”作为沉船的标准。那么竹筏的载重量几乎为零,需要直径较大的小竹棍才行。所以最后选择了木棍。这里我并没有规定孩子们选用木棍的数量、橡皮筋的捆绑方法,只是提供了7根小木棍,其他的孩子们自由发挥。五年级的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是创造了很多惊喜的,不仅选用的数量不同,皮筋捆绑方法各异,造型也有些许不同。在探究之后,孩子们发现木筏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载重量依然没有很大,而且由于船舷低,所以还存在船体容易进水的问题。





TOP
4#

2.3《用沉的材料造船》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虽然在载重量、稳定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船抗击不了过大的风浪,也不耐腐蚀。所以后来的人来选择用更坚固的“铁”来制造船,但是沉的材料可以来造船吗?这节课给孩子们提供了“橡皮泥”和“铝箔纸”这两种沉的材料进行造船和载重量的测试。
      铝箔纸的成功率很高,基本上所有小组都能在短时间内让铝箔船浮起来,并进行载重量测试。但是橡皮泥小船的难度就大了很多,最关键的是橡皮泥比较软,沉下去之后,拿出来进行再次测试时,形状改变较大,测试结果也有比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小组最终拿上来的船的形状和他们能够承载的最大载重量时的形状不一样了。
所有小组的船型和载重量进行展示、比较。小船王们总结经验,橡皮泥小船需要捏的薄一些,厚度均匀一些,底部宽阔平坦些;铝箔船也需要底部宽阔平坦。
      同时此时引导孩子们思考,同样的材料,为什么不同小组所制作的小船载重量存在差异,如何提高小船的载重量?









TOP
5#

2.4《增加船的载重量》
      每组共提供4张铝箔纸,分别造船舷为1、2、3、4的船,分别测试它的载重量。但是执教之后发现,4艘铝箔纸小船制作+测试+研讨,一节课下来比较紧张,后续的研讨就不够深入。所以在后续的执教当中,上个班级的铝箔船留下给他们使用,每组里面都会有1-2个铝箔船是破掉的,所以每组也会有制作铝箔船的经历,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在后续的研讨时,将所有小组的铝箔船都张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研讨。孩子们对载重量进行分析。但是受上节课的影响,孩子们会觉得船的底部越宽阔平坦的船载重量越大,还不会联系到体积。所以这时用一张底部最大,船舷为零的船放入水中进行测试,发现载重量最多只有一个垫圈。这时,数感好的孩子马上就联系到了“底面积”、“高”,原来真正影响船的载重量的是“体积”。



TOP
6#

2.5《给船装上动力》
      为了解放双手,加快速度,我们可以给小船安装上动力。但是由于动力装置比较有限,所以每组以抽签的形式抽取动力装置,进行分组体验,然后进行汇报研讨。比较之后,就会发现不同的装置均有自己的优缺点。尤其是蒸汽装置,加热所需时间比较长,速度较慢,而且蒸汽突突往后喷危险系数也比较高。但是所有的小船都有无法直线行驶的问题,所以船舵的引入和体验就水到渠成了。

TOP
7#

2.6《设计我们的船》2.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这两节课进行融合,变成3课时进行研究。
设计我们的小船:
     本节课中,学生主要根据要求,小组合作进行船模的设计。设计之后,先进行设计图的交流。每组选一人留组内进行展示讲解设计意图,其他四人组团按顺序参观别组设计,每组商议之后将本组的票投给心目中最佳的设计小组。
一轮参观结束之后,请投票最高的小组进行展示解说,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一般集中展示可以分享2组左右,在展示研讨的过程中。孩子们经过对比会更加明白设计图需要标注出自己的尺寸、所用材料名称和造价。这样能让施工团队更加一目了然。






TOP
8#

制作我们的小船:

一开始,我就给孩子们提供了材料箱里的材料,但是载重量很小,无法满足。所以后来统一再购买了珍珠棉和KT板,大大降低了造船的难度。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设计,自主选择材料,不过基本上小组都选择了珍珠棉和电动机,但是形状各异。小组合作,一般一节课可以充分制作。












TOP
9#

测试我们的小船:

小船的测试真的是太快乐了,尤其是学校去年还为实验室添置了两个大号游泳池之后,就更是让快乐加倍!测试的过程中,载重量基本不成问题,最大的难题是“船模无法直线前进”,所以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自制了船舵控制方向。在反复测试的过程中,对船舵的作用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TOP
10#

拓展任务:造一艘载人纸船

在五一期间,恰好本单元完美收官,所以布置了两个作业,必做作业就是制作一艘符合要求的船模;选做作业就是自由组队,共同完成一艘载人纸船的制作。我原以为,这个拓展作业完成率不高。但是当我把先完成的孩子作品在朋友圈晒了之后,孩子们的未完成率越来越高,带到学校泳池进行测试,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完成欲。很多在五一期间没有完成的小组,在接下来的周末陆陆续续继续组队完成。孩子们都说这个任务太酷啦,非常具有成就感,最关键挑战成功的小组每人还有5颗小印章可以加呢,哈哈哈哈哈~~~



















TOP
11#

      在这个五一期间,孩子们的纸船占据了我所有的朋友圈,在这样的宣传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去完成。同时也吸引了家长朋友们的关注,教育理念先进的家长也非常赞同这样的作业形式。一个人的确也能造好船,但是和一群小伙伴合作,她更能学会如何去沟通去表达,去更好地提出自己建议和吸纳别人的建议,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纸船当然更香。也非常开心家长朋友们能如此配合,我统计了一下各班的完成情况,基本上都有8-9艘的纸船,可以说完成率高达90%了。在最后这个拓展任务重,孩子们的造船体验感更强烈,尤其是当他们用自己造好的船完成来来回回的测试,这种成就感更是爆棚~~

TOP
12#

制作我们的小船:
一开始,我就给孩子们提供了材料箱里的材料,但是载重量很小,无法满足。所以后来统一再购买了珍珠棉和KT板,大大降低了造船的难度。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设计,自主选择材料,不过基本上小组都选择了珍珠棉和电动机,但是形状各异。小组合作,一般一节课可以充分制作。[align=le
夏薏 发表于 2024/5/28 21:54:34
从图片可知孩子们造的船形状各异,体积各异。体积过大,动力不足,行驶过慢;体积过小载重量不够、稳定性偏差;通过分析孩子们的船,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OP
13#

本单元的设计很好,教学中学生的收获也很大,但是最后的输出环节学生可以设计出船来,和实际动手做的区别还是很大,特别是像我们农村里孩子真正去做出来的船好的试航场地都没有,总觉得有些遗憾。有时候觉得科学是一门需要花大量钱和心思的课程。
稻草堆里的鱼 发表于 2024/5/29 8:13:18
所以以前的科学家一般都是贵族,研究科学的确需要花费很多的财力,还有很多精力~~
TOP
14#

回复 51楼向暖暖吧的帖子

没错没错,归根结底还是自己脑子不够灵光,咋就想不到呢?哈哈哈哈哈~~~
TOP
15#

回复 79楼章华娟的帖子

可是稳定不是独木舟的特点呀,独木舟不是不稳定,易侧翻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