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7学年陈建秋(不睡觉的兔)听课笔记汇编 [复制链接]

31#

20171123听课笔记吕叶晓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课题名称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册数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上课时间

  
  

20171123

  
  

学校班级

  
  

莲都区西溪小学三年级

  
  

活动主题

  
  

莲都区小班五学推进会前期磨课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双黄小学  吕叶晓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427——1508,共41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2分钟)

  

1427师:吕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大家看,是谁?

  

生:乌鸦。

  

师:乌鸦喝水,是大家熟悉的故事,请大家仔细看图,你能找到哪些信息?你来说——

  

1428生:我发现乌鸦张大嘴,把石头弄进去,慢慢地水满出来,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他说的真好。乌鸦把……渐渐地喝到水了。

  

师:那如果乌鸦找到的是树枝,把树枝放进去,乌鸦能喝到水吗?

  

1429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树枝浮在水上。

  

师:看来,有些材料放入水中,是沉的,有些材料放入水中,是浮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材料在说在的沉浮。

  

二、猜测物体的沉浮(12分钟)

  

1430师:今天我们要做个实验,把一些材料放入水中,看它是浮还是沉,如果是浮,我们用箭头往上表示,如果是沉,我们用箭头往下表示。下面请大家拿出记录单,我们先进行猜测。

  

1431师课件重现各种材料,学生猜测并在记录单上记录。

  

(木块,筷子,钥匙,回形针,塑料盖,尺子,弹珠,玻璃片)

  

生进行猜测和记录。

  

1433师:全部完成的坐端正,老师刚才看到大家都认真地做记录,老师给每个小组加2分。

  

师:老师把这些材料都请到我们的教室里了,下面小组合作,大家可以把这些材料摸一摸,还可以看一看,掂一掂,再把结果记录在粉红色的记录单里。

  

1434生分组观察材料,进行讨论。

  

[评点:从个人猜测到小组汇总,这个设计还是比较新颖的,但要避免简单的重复,而要让学生学会汇总和交流,没有争议的观点直接记录,有争议的观点在重新观察和讨论之后,再进行记录,若仍有争议可以同时记录不同观点,留待后面实验验证。]

  

三、展示小组猜测结果(4分钟)

  

1442师:下面,哪个小组来交流,请第一小组上来。

  

生上台用投影展示。

  

师:其他小组在他展示的时候,仔细对照自己的答案,如果答案不一样,请大家举手告诉老师,老师把你的记录补充在记录单上。开始吧。

  

1443生:请大家看自己的记录单。我们的小组猜测,木材1放在水中是浮的,木材2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我们猜测金属1是沉在水下的。我们小组猜测,金属2也是在沉在水底的/我们小组猜测,塑料1是浮在水面上的,我们小组猜测,塑料2也是浮是水上的。我们小组猜测,玻璃1是沉在水下的,我们小组猜测,玻璃2是沉在水下的。

  

[评点:学生这个表达有些罗嗦,可以更简洁点。让其他组进行对照这个要求很好,能引导学生进行倾听和交流。]

  

部分学生拍手鼓励。

  

1445师:大家都一样吗?不一样的我说过怎样反馈,老师发现第二小组是有些不一样的。材料1,第二小组出现了问号,金属1、金属2、塑料1,也是不一样的,问号。

  

[评点:要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猜测,暴露和展示学生的思维,从而自然过渡到后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去。]

  

四、实验前的指导和要求(4分钟)

  

1446师:那我们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

  

1447师:做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来读一下实验要求。(课件)

  

1448生读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

  

1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央再放手,仔细观察,如果物体停留在水槽底部,那么实验结果记录沉,反之记录浮。

  

2实验的物体应一一放入水槽中,仔细观察,逐个记录实验结果。

  

3做完实验后,把水中的物体捞出,放在边上,整理好实验材料,把桌上的水擦干。

  

师:什么叫轻轻放入水中啊?

  

生:轻轻放。

  

师:老师来演示一下,这是一个木头,老师把它轻轻地放入水中,看它是沉还是浮?(在讲台上演示)

  

生:浮。

  

师:老师又拿来一块石头——

  

生:沉。

  

师:老师还没有放呢,我把石头轻轻放入水中,大家看是浮还是沉?

  

生:沉。

  

……

  

1450师:做完实验后,要及时进行记录。明白了吗?   

  

[评点:这个轻轻放入的演示不是很有必要,一般来说学生应该都会。真的要演示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而且只要演示一种材料就可以了。]

  

五、实验探究(7分钟)

  

1450师:请组长到老师这领材料。

  

生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

  

1457师:收拾好了没有?第一小组已经收拾好了。

  

[评点:此时小组学生的记录单有个人和小组的,教师应该强调只要在小组记录单上完成就可以,而且要把重点放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交流上。]

  

六、交流和研讨(9分钟)

  

1457师:经过实验,你们实验和猜测结果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1458师:请小组派同学上来,一个同学演示,一个同学来说。

  

生:我们组猜测和记录不同的是塑料2

  

师:有没有发现?塑料2他们猜测是往上浮的,现在实验结果是往下沉的。

  

(提示学生: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先把尺子轻轻放在水中,发现它是下沉的。这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你们同意吗?

  

1459生:同意。

  

1500师:还有一个小组猜测和实验结果有许多不一样,请第二组上来说。

  

生:我们小组有4个未知的,木材1,我们把木材1轻轻放在水中央,木材1浮起来了。下面是金属1,他把金属1轻轻放在水中央,金属1沉下去了。下面是金属2,金属1沉下去了。……

  

师:通过实验——

  

1502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木材1是浮上来,金属1是沉下去了,金属2是沉下去了。

  

[评点:建议改为几个组分别交流不同的材料,每个组都有机会上台,而且每个组都可以进行核对。如果是一个组在台上长时间交流,其他组的参与度就会降低,而且一次性一个组的交流内容太多也不方便倾听。]

  

师:你们的答案和他们一样吗?

  

生:一样。

  

1503师:老师这有个疑问,为什么回形针是沉了下去?

  

生:因为它很重。

  

师:它很重吗?刚才你掂过吗?

  

生:不重。

  

师:它是用什么做的?

  

生:铁做的。

  

师:还有刚才的钥匙,放入水中,它是沉下去了,是用什么做的?

  

生:金属。

  

师:刚才还有木材1,放入水中,它在水中是什么状态?

  

生:浮的。

  

……

  

1504师: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我们来看一下,它们什么东西不一样的?有没有同学说?

  

生:不知道。

  

1505师:这个用什么做的?

  

生:木头。

  

师:这个呢?

  

生:玻璃。

  

师:这个呢?

  

生:金属。

  

师:4 个呢?

  

生:塑料。

  

1506师:那我们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生:材料。

  

师:谁连起来说?

  

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材料有关。

  

师:你再说——

  

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材料有关。

  

师:一起说。

  

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材料有关。

  

七、拓展活动(3分钟)

  

师:沉浮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老师也遇到一个难题,一起读——

  

生读课件上的题目:下棋比赛马上开始了,可是跳棋和象棋被混合在一个水桶里了,怎样才能快速将它们分出来呢?

  

1507师:谁有好办法?

  

生:用水。

  

师:用水怎样做?上来试一试。

  

一生上台实验。

  

个别生:能成功吗?

  

1508师: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这运用什么原理?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生:材料有关。

  

1508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摸、看、掂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材料有关

  
  

评课:整个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记录表要将材料的具体名称写上,方便学生实验对照和记录;2、因为老师准备的塑料材料出现沉和浮两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在学生困惑时指向阅读资料,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因;3、小组成员的分工还要适当强化和明确化;4、评价要更有指导性,要把评价表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要让学生明白各环节的评分标准。

  
TOP
32#

20171127听课笔记范硕丰电磁铁的磁力(二)

                                                        
  

课题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二)

  
  

册数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上课时间

  
  

20171127

  
  

学校班级

  
  

莲都区黄村小学五年级

  
  

活动主题

  
  

莲都区小班五学推进会

  
  

执教老师

  
  

莲都区黄村小学  范硕丰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51——0932,共41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0851师:上个星期,我们学了电磁铁的磁力和线圈圈数的关系,   时间过了这么久,还记的吗?

  

生:记得。

  

师:谁来说说看。

  

0852生:电磁铁的磁力和线圈的圈数有关。

  

师:谁帮忙一下?

  

生: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师:你再来说一下。

  

生: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085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磁铁的磁力(二)。

  

[评点:导入的语言还可以更生动,让学生根据课件上电磁铁的组成,来分析可能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引出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二、先学感知(7分钟)

  

0853师:请大家完成先学单。自学55面,完成以下题目:

  

1除了线圈圈数,电磁铁的磁力还可能与(  )、(  )等因素有关。

  

2独立完成作业本27面的第1小题。

  

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练习

  

三、展学分享(4分钟)

  

0900师:大家都学习好了,哪个组先来展示?

  

生:除了线圈圈数,电磁铁的磁力还可能与电池数量、铁芯粗细等因素有关。

  

师板书电池数量、铁芯粗细。

  

该生继续说明实验方案设计。

  

0902师:还有补充吗?

  

生:还可能和导线长短有关。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你来说——

  

生: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粗细有关吗?……

  

0903师:有没有听出问题?

  

生:有。

  

师:什么问题?

  

生:她说改变的条件是一根铁芯,两根铁芯,这个改变的是铁芯的多少,不是是铁芯的粗细。

  

师:……

  

四、合学探究(16分钟)

  

0904师: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和电池数量关系,老师这有实验提示,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实验提示。

  

温馨提示:

  

1听出组长的安排,各组员既有 3分工又要合作;

  

2大头针放在盒子里,统一用钉尖吸引,把被吸引过的大头针放在空盒子里;

  

3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损坏电池,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4记录员负责记录,其他组员继续实验;

  

5大头针很尖,注意安全。

  

0905师: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生:没有。

  

师:那大家对照导学单,进行实验。

  

0905生分组进行实验。

  

[评点:实验要求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和完善,特别是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进行指导和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探究活动中去。]

  

五、展学交流(5分钟)

  

0920师:两个组都已经好了,请各组汇报员进行汇报。第一组——

  

第一组生进行汇报。

  

0921师:第二组——

  

第二组生进行汇报。

                                                                                                                                                                                                                                                                                
    

组别

    
    

电池数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数

    
    

磁力大小排序

    
    

1

    
    

一节

    
    

17

    
    

18

    
    

17

    
    

15

    
    

 

    
    

二节

    
    

33

    
    

20

    
    

24

    
    

25

    
    

 

    
    

三节

    
    

22

    
    

22

    
    

26

    
    

 

    
    

 

    
    

2

    
    

一节

    
    

6

    
    

9

    
    

9

    
    

8

    
    

3

    
    

二节

    
    

10

    
    

16

    
    

17

    
    

16

    
    

2

    
    

三节

    
    

17

    
    

29

    
    

17

    
    

21

    
    

1

    
  

0922师:两组数据都已经产生,大家看一下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节最多。

  

师:什么两节最多,你能分析一下原因?猜猜。

  

生:他可能没有用新的电池,他可能操作失误。

  

师:你们没有用新电池?

  

生:没有。(用新电池的意思)

  

0923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组比第二组多。

  

师:为什么多?刚才第二组是放在盒子里吸,第一组是放在外面吸。

  

0924师:那有什么发现?

  

生:电池的数量多,磁力越大,数量少,磁力越小。

  

师:第一组你们先不要写,课后再做,寻找原因。

  

生:……

  

[评点:学生的实验数据不合理,导致研讨时的问题比较多,解决的策略是做好实验前的指导,以及实验中的巡视和跟进,及时发展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六、测学和拓学(7分钟)

  

0925师:现在是测学环节,这些题目你们会不会做呢?

  

生看课件题目进行手势判断。

  

师:刚才的题目都很低级,下面往来看一个辨析题。

  

生:……

  

0927师: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我们研究了2节课,下节课我们还要研究。那研究电磁铁有没有作用呢?

  

生:有。

  

师:有什么用,谁来说说?

  

生:……

  

师:电磁铁在生活中有许多作用,大家来读一读(拓展阅读)

  

生齐读。

  

[评点:测学的形式和内容还可以更开放,比如让学生说说学会什么,明白什么,产生了什么想研究的问题等。]

  

0929师:下节课我们要做一个磁力更强的电磁铁,大家一定要做哦。

  

0929师:下面大家打开作业本,完成相关作业。

  

生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师现场批改。

  

0932师:不知道的大家课后查一查,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组长把分数统计上来。

  
  

板书设计:

  

3.4电磁铁的磁力(二)

  

电池数量    磁力    

  

       

  

 

  

线圈圈数

  

电池数量

  

铁芯粗细

  
  

评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比较固化,基本上都是教师安排为主,学生循规蹈矩按老师的计划行事,实验探究时没有很好地深入指导,导致学生小组数据不是很合理,从而影响了交流研讨的价值。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结合小班五学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和发展,还是值得我们去虽然思考。

  
TOP
33#

20171127听课笔记吕叶晓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课题名称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册数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上课时间

  
  

20171127

  
  

学校班级

  
  

莲都区黄村小学三年级

  
  

活动主题

  
  

莲都区小班五学推进会

  
  

执教老师

  
  

莲都区双黄小学  吕叶晓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942——1026,共约44分钟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4分钟)

  

0942师:听说我们班同学啊,不仅学习习惯特别好,还特别聪明,今天呢,老师有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忙,愿意吗?

  

生:愿意。

  

0943师:老师这有个啤酒盖子,有两种放法,谁来放一下。

  

生上台播放。其他学生对实验结果有些惊讶。

  

0944师:你发现什么?

  

生:一个放在水中是沉的,一种方法放入水中是浮的。

  

0945师:那我们哪一种方法,更能说明物体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两种方法都有学生选择。

  

0945生:还可以把啤酒盖反过来。

  

师:哦,那你来试试看。

  

生上台尝试。

  

师:到底怎样正确放,老师来揭晓答案,把它放在水中,再放手,判断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评点:不能说正确放的答案,只能说是今天我们这节课统一怎样放。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采用学生猜测老师放的方式,在不同的实验现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0946师:我们一起来读课题,预备齐。

  

生齐读。

  

二、先学猜测(3分钟)

  

师:今天我们把实验小伙伴请来了,大家可以这样记录,如果是下沉的,就用箭头往下表示,如果是上浮,就用箭头往上。

  

0947师:那大家来判断一下,小木块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

  

0948师:那下面大家拿出先学单,老师知道大家都很聪明,知道怎么做。

  

生进行先学。

  

0950师: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坐端正,老师给每个小组加1分。

  

三、合学猜测(5分钟)

  

0950师:老师把材料发给大家,大家可以用手掂一掂,摸一摸,然后完成小组实验单,如果小组里的意见不一样,可以把不同意见都记录下来。

  

0951生分组进行猜测。

  

0955生:已经完成的小组陆续上台给自己评分。

  

0955师:现在每个小组都给自己组加上分数了。

  

[评点:从学生个人猜测,到小组研讨交流,将个人意见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交流和思考,这个设计很有新意。]

  

四、展学交流(4分钟)

  

师:那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你们小组的研究发现?你上来。

  

生:我们是超越小组,我们觉得,小木块有可能是浮的,因为比较轻,但也有同学认识是沉的,因为木头会沉下去。……

  

0956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在黑板记录。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0957生:我们小组认识铅笔也是浮的。

  

师:他们组也有同学认为铅笔沉的,也有同学认为铅笔是浮的。

  

生:……

  

0958师:那你们对他们组的交流进行评价。

  

生:我觉得他们说的很有理由。

  

师:那你觉得,可以给他们加几分?

  

生:2分。

  

0959师:其他小组也很认真,老师给每个小组加1分。

  

师:刚才还有材料,大家争议?

  

生:尺子。

  

[评点:对于学生有争议的材料,可以让学生相互来辩论,说明各自的理由,在争辩中或是让大家的观点更集中,或是让课堂交流氛围更浓厚。]

  

五、合学探究(8分钟)

  

1000师:我们有6种材料,有不同的意见,说明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探究精神。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家对实验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要求。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实验要求:

  

1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再放手,仔细观察,如果物体停留在水槽底部,那么实验结果记录,反之记录。

  

2实验的物体应一个一个放入水槽,做完一个记录一个,再放第二样物品。

  

3做完物品后,把说在的物体捞出,放在边上,整理好实验物品,把桌上的水擦干。

  

1001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说了,该怎么放?

  

生:轻轻的放入水中央。

  

师: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二条,你来。

  

生读。

  

1002师:先放入一个物体,做完记录一个,再放入第二个物体。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第三条。

  

生齐读第三条。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1003师:那组长上来领实验物体。

  

1003生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

  

完成的组学生陆续上台登记分数。

  

[评点:小班五学的课堂评价是课改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从之前的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评价比较随意化,缺乏持续性,为此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提出让学生制定五学学生评价量表,并让学生每组一份,让学生即时对自己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老师也有一定的评分权,可以根据各组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包括加分和扣分,从而让评价更好地为消极性服务。]

  

1006师:实验完成后,要整理好器材。

  

六、展学交流(8分钟)

  

1008师:好了,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你们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生:我们组完全一样。

  

师:哦,请不一样的小组上来交流一下,哪一个材料和你们的实验结果不一样?

  

生:第一个小木块是不一样的,我们猜测有可能是浮的,有可能是沉的,真正的结果是浮的。我们把小木块放在水中央,小木块是沉的。还有一个牙签也不一样。

  

师: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去研究。

  

1010生:牙签是浮的,因为没有碰到底部。

  

生:但是我们组是浮的。

  

师:我们用他们组的牙签试一下。

  

生:还有不同是铅笔,铅笔放入水中央,铅笔是浮的。还有一个是回形针……还有不同的是一次性勺子……

  

1012生讨论研究有争议的尺子。

  

1014师: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有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班同学做实验还是非常厉害的,一下就得出结论。

  

[评点:让学生上台演示一定要注意,演示观看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上课老师,所以教师一定要搭建好展示台,并且要注意把最佳视角留给学生,特别是注意不要让展示学生挡住学生观察的视线。]

  

七、拓学交流(3分钟)

  

师:当然,老师也发现,都是塑料,勺子是浮的,尺子是沉的,你觉得为什么呢?

  

生:因为勺子比较轻,因为尺子比较长。

  

1016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翻开试书本64面,你能从中找到什么信息。

  

生进行阅读。

  

1017师:有没有同学找到了?

  

生:找到了。

  

师:谁来读一读。

  

生:沉在水中的有毒的,浮在水面的是无毒的。……

  

1018师: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能把尺子放在嘴里。

  

生:……

  

八、总结概括(5分钟)

  

1019师:现在我们又掌握了一个小知识。现在,你们能不能从这些物体里,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一起说——

  

1020生看黑板板书齐说物体在水中是浮沉还是沉。

  

1021师: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

  

师:这位同学学会了分类的方法。那谁能说一说,我们发现,什么材料在水中容易沉,哪些材料放在水中容易浮。

  

生:玻璃容易沉。

  

……

  

1023师: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生:与它们材料有关。

  

师:你再来说一下。

  

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材料有关。

  

1024师:大家一起来说一下。

  

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材料有关。

  

[评点:总结要讲究策略,要从普遍现象开始,得出科学规律,之后再进行个别情况的讨论,包括异常情况的分析,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目标的达到,又能进行动态生成。]

  

九、测学巩固(4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完成测学单上的题目。

  

1026(大约时间)课堂结束。

  
  

板书设计:

  
  

评课: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充分,课堂上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比较优秀。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研讨和分析中来,精简语言突出要点,课堂效果会更理想。

  
TOP
34#

20171211听课笔记钟文伟怎样放得更大

 

课题名称

4怎样放得更大

册数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1

学校班级

天宁小学605

活动主题

常态调研课

执教老师

莲都区天宁小学  钟文伟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042——1124,共42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6分钟)

1042师:上课。大家看到手头有许多放大镜,有些同学就控制不了自己了,如果老师没有让大家使用,如果不守规矩的话,就会受到小惩罚,到时候就不能参与今天的实验活动。

1043师:现在,每个人的手头都有一个放大镜,大家把放大镜拆开,看看放大镜的镜片有 什么特点?

生:中间厚边缘薄。

1044师:谁再来说一遍——

生: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1045师:大家一起来说一遍。

生齐说。

1046师: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怎么做?谁来演示一下?

生上台进行演示。

师:大家也一起试一下这两种方法。

生尝试。

1047师: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

生:凸度。

师:那放大镜的倍数是不是可以无限呢?

生:不是的。

师:放大镜的倍数是有限的。

1048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放大镜使用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几种科学家……

生看课件回顾。

二、怎样放得更大(16分钟)

1049师:怎样让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更大,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请大家翻开书,做个简易的放大镜,大家想想怎么用你手上的放大镜来做,如果一个放大镜不够,你怎么和你组里的同学合作。

1050生阅读探索。

师:记的要把你的探索发现,和书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等一下要请你回答的。

生:

1052师:大家都探索结束了,那我们来说一下, 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把两个放大镜放在一起,可以看到更大、更清楚的图像。

1053师:真的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其他同学都看到了吗?你来说。

1054生上台进行演示。

师:我们让他演示一下,先一看放大镜看,再加一个放大镜看,然后再移出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放大了。

生尝试。

1055师:我们刚才也实践过了,书本上也有相关的说明,大家找出书本上的句子,把它划出来,然后再来做一下。一定要有移开的过程,确实你能发现,用两个放大镜比一个放大镜放的更大一些。

1056师:刚才,你们的放大镜的倍数一样,老师这里再提供一个小个的放大镜,大家再来观察,每个组只有一个,组长进行组织观察。

1057生分组领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进行观察。

1059师:现在大家把放大镜放在一起,刚才用了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放大镜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

1100师:今天有几个同学举手发言非常积极。

生:看起来有点模糊。

师:有点模糊的话,你要继续调整,这个话你要注意。我再请一个同学。

生:我们用了3个放大镜……

1101师:我们现在用两个放大镜,倍数不同的一定要仔细观察,一定要放大清楚。

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做一个简易的显微镜是怎么做的,好,你来——

生:多加几个放大镜。

1102师:我们刚才说过了,用2个放大镜。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生读课件上的步骤。

1103师:怎样把这两个放大镜固定在一起,在学具袋上有纸筒,下个兴起我们再来制作。

1104师:为什么用两个地放大镜,能让它看的更清楚呢?大家在书本上找一找相关的句子。找到的请举手。

师:请这位女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大家都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1105师:这就是这个科学原理,大家一定要记住。

三、拓展学习(13分钟)

师:现在大家看一下书本上的阅读资料,仔细阅读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想想他是怎么做的,他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多少……

生自由阅读。

1107师:看好了吗?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发现了什么?

生:列文虎克,他发现了微生物。

师:他发现了微生物,他很高兴,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把他发现的微生物仔细地画下来。

师:你找到了吗?把这句话画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1109生齐读。

师:我们以后有什么发现,也要像列文虎克这样,把发现的记录下来。他还有什么发现?没没有了。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他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呢?

生:300倍。

1110师:在当时,制造出能放大300倍的显微镜,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那我们继续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课件)

生观看拓展阅读资料。

1113师: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也知道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不断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显微镜观察的图片。(大肠杆菌,苔藓)

1114师: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放大镜下的神奇图片。

生观看。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117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30来分钟的时间,学习了新内容,现在来总结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重要内容,你准备怎么把它们掌握起来。

生迟疑嘀咕。

1118师:那老师把问题具体化,你会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生:用两个放大镜。

师:请坐,还有吗?

1119师:那谁来告诉我,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它的原理是什么?

生:这是因为一个……

1120师:这个是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我们还学习了,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卫微生物。

1121师:……现在还能放大到200万倍的是什么显微镜?

生:电子显微镜。

师:把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更大的是什么显微镜?

生:扫瞄隧道显微镜。

五、练习巩固(3分钟)

1122师:下面请大家把《科学一本通》打开,《科学一本通》是很好的资料,一起来读一下。

1122生齐读相关知识点。

师:下面大家把作业本相关作业完成。

1124整理器材下课。

板书设计:

评课: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用心,特别是制作简易显微镜环节设计的非常到位,从一个放大镜到两个相同倍数的放大镜组合,再到两个不同倍数放大镜的组合,最后回到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对显微镜的发明有了一定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调控和评价,整节课教学井然有序。可以改进的是,加强学生的交流和研讨,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围绕重点活动展开深入的研究,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TOP
35#

20171211听课笔记周建丽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课题名称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册数单元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1

学校班级

天宁小学502

活动主题

常态调研课

执教老师

莲都区天宁小学  周建丽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33——0911,共38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0833师:请大家读《一本通》上一课知识点。

生站起来自由读,读好了陆续坐下。

0836师:大家读一下上节课的课题。

 生齐读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0837师:读一下今天的课题,齐——

生齐读。

二、讨论不同河段的特点(6分钟)

0838师:上节课,我们说了有沙子和小石子,这些到哪里去?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生:

0839师:看着问题想一想,谁能说——河流会侵蚀土地吗?

生:会。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实验,我们发现,沉淀会让颗粒下来,看着图一起读。

生:

0841师:这些会到哪里去了呢?我们看图。上游,我们会看到这个大石头,中游,会看到什么东西?

生:鹅卵石。

师:下游呢?

生:会看到细沙。

师:在什么地方,会看到这些情景?

生:到山区的时候,会看到……到城市的时候,就会看到许多河流,有许多鹅卵石,在高山上就会看到许多大石头。

0842师:你说了一个故事,在不同地方看到不同的石头。

师:谁能再来说说,你具体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景色?

师:白云山看到许多大的石块。黄村的位置看到许多细沙。很好,还有吗?还有的话可以说一说。两位同学,一位同学讲了具体的例子,还有一位同学说了一个故事。

0844师:河段不同位置,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不同河段的特点。

三、讲解“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13分钟)

0845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实验,和以前一样,先把实验要求读一读。(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生齐读。

0846师:我指着这些符号,大家来说后面的字。

生齐读。

师:谁能说一下,这些图相对在哪个位置?好,许多同学举手了,你来——

生:……

师:你能用红笔指着,说一说,哪个位置是什么情况?

生用遥控笔指着黑板图来说。

0848师:很好,大家在书上图形,用笔画一下位置。画好的同学读一读,记一记。

生在书上画。

0851师:我们一起来看,上游的泥石,在这里是不是不走了?是不走了,不走了,我们用书上的一个图,叫什么?

生:沉积。

0852师:62面,一起读。

生: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师:看这里,一起读。

生请读。

0853师:我们从河流来看,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为什么?泥沙就不走了,就形成了广阔的平原。河流在中国的作用是这样,在世界各地也是这样谁,所以在大江大河下游就形成了平原。

0854师:我们看这图,谁来说说——

生:黄土高原是侵蚀作用,长江中下游是沉积作用。

0855师:我们来看一下视频。(水流的作用)

生观看视频。

0857师:这里,也讲了两个关键词——

生:侵蚀和沉积。

四、练习检测和拓展(14分钟)

师:打开课堂作业本,先把课堂作业本第一题做起来。

生完成题目。

0859师:写好了,站起来读一读。

生完成作业。

0901师:都写好了,坐下。

师;刚才我们讲了,流水对土地的作用,其实除了河流,其他力量,比如自然力量、人类都会对土地有侵蚀作用,一起读——

生: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和沉积……

0902师:这句话在课本上,大家把它划出来。

生完成要求。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风的侵蚀作用,图片上的景色很奇异。波浪的侵蚀作用。

0903师:看第一题,想好了请举手。

师:齐——

生齐读选择题和答案。

之后逐题讲题,并在完成后读题、记题。指导划重点词,进行概括。

0911师:我们一起读课题——

生: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师:上节课,这节课

板书设计: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沉积

评课:本课教材中主要呈现的是模拟实验,教师要通过相关材料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逐渐推进认知,建构相关概念,老师只是进行书面的讲解和讨论,没有开展相关活动,这是本课的主要问题。另外,我们的课程标准上强调以探究为主体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方面还需加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比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进行预测和有效组织等。

TOP
36#

20171211听课笔记郑苏龙放大镜下的晶体

 

课题名称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册数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1

学校班级

天宁小学602

活动主题

常态调研课

执教老师

莲都区天宁小学  郑苏龙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950——1030,共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用肉眼直接观察晶体(5分钟)

0950师:上课。上个星期,我们已经学习了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我们观察过昆虫的细微结构。其实,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许多物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大镜下的晶体。我们来看一下,这三种物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大家在作业本上画,它是什么形状的。画了之后人就坐好。

0951生在作业本上画常见的晶体形状。(糖、盐、味精)

0954师:下面,大家看一下这三种物质,用肉眼看看,放在中间,大家一起观察。

生分组进行观察三种晶体。

二、用放大镜观察晶体(4分钟)

0956师:桌子上还有2个放大镜,大家可以用放大镜继续观察。

生用放大镜观察三种晶体。

师:观察的怎好,第一组好了,第八组好了,其他组加油。

1000师:现在都好了,人转过来。

三、介绍晶体的结构和特点(10分钟)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盐、白糖、味精三样物质,它们的形状。那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哪些是晶体,哪些不是晶体,许多人进行研究。我们来看一下。

1002生读课件上的大段有关晶体的描述。

1004师:这段话,告诉大家,怎样的物质才是晶体?

生:原子、分子,有规则的排列。

生:有固体的形状。

……

1006师:有固定的形状,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些是晶体。那大家看看,松香、玻璃、琥珀,这些是晶体吗?

生:不是。

师:那花岗岩,就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几种晶体组成的。那我们来看一下一些美丽的晶体的形状。

1007生观看各种晶体,了解晶体的不同种类和形状。

四、食盐结晶实验(14分钟)

1009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晶体,那晶体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比如盐、糖,是不是工厂用机器造的呢?

生:不是。

师:自然界的晶体是从溶液中产生的,比如盐,就是用海水蒸发形成的。海水直接形成的盐是有杂质的,需要进行处理。

1010师:自然界还有一种晶体是一定的压强和温度形成的,不是我们正常的水分蒸发形成的。那我们知道了晶体的形成过程,溶液里的晶体形成一般有2种方法,一个是把水分蒸发掉,一个是浓度高的时候让溶液冷却,也能形成晶体。

1012师:想不想自己来制作一下晶体?

生:想。

师:先把桌子上的三种物质放好,放大镜放边上,放好之后,组长来领材料。

1013生领实验材料。

1015师:我们要这样做,把蜡烛点起来,再在调羹上面,滴两到三滴盐水溶液,然后用蜡烛,把它放在上面烘干,注意远离火焰,不要太近了。

1016生分组进行蒸发实验。

1018师:干了,把火熄灭,用放大镜进行轮流观察。

1019生:轮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1021师: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烧的时候有气泡。

生:有白色的蒸气出来。

生:……

1022师:大家观察了不同现象。那我们看看,观察到的实验晶体,和我们上课时的食盐晶体,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不一样?

生:形状。

1023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吗?现在,老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刚才看到的是颗粒状,现在看到的食盐晶体,很细,好像不是颗粒状,有点像粉末状,是因为这个晶体还不够大,那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方法让晶体更大?

五、(7分钟)

1024师:怎样才能得到更大的晶体,书本上有说明,大家看一下,怎样制作更大的晶体。

1024生阅读书本上的资料。

1026师:这个,我们在课后,找一个大一点杯子,制作一个更大的结晶,大家在课后完成。下面把这个作业纸,翻到放大镜这一面,完成作业。

生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1029师:下面我们来对一下答案,有错的找原因。

师说题目序号学生来对答,判断错的说明理由。

1030师:把桌上的蜡烛和放大镜,都整理起来,放在水槽里面。

板书设计:

评课:教师准备比较充分,注重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比较有序、到位。需要改进的是教师的语言可以更精练,鼓励学生发言,提供学生来交流和表达的机会。材料的发放还可以更有序,对学生实验的要求和提示还需适当加强。

 

TOP
37#

20171214听课笔记颜俊芬起点和终点

                                                        
  

课题名称

  
  

起点和终点

  
  

册数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4

  
  

学校班级

  
  

莲都区刘英小学106

  
  

活动主题

  
  

莲都区一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暨学习团队研修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  颜俊芬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43——0927,共44分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6分钟)

  

0843师:大家看投影——池塘里,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大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0844生:我觉得……

  

[评点:不要让学生去猜测什么事件,可以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有个特别重大的消息,然后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学生肯定会说想知道,从而直接切入主题。对低年级课堂教学来说,还是需要这种简单的问答来活跃气氛。]

  

师:这是个好消息。我们看一下,这里有字,谁会读啊?

  

生:本周五举行一次跳远选拔赛,选出一名最优秀的跳远选手,代表池塘小分队,参加本次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评点:文字太长,没有必要让孩子跟读,把故事告诉孩子就是,可用录音旁白形式。]

  

0846师:刚才我们读了这个好消息,那谁能告诉我,是什么事情啊?

  

生:运动会。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因为运动会要参加跳远比赛了。

  

师:很好,还有补充——

  

0847生:他们的运动会是在动物王国举行的。

  

师:恩,谁想参加比赛呢?

  

生:青蛙。

  

[评点:学生的发言相当不错,简明扼要,可以多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师:我们来听听看(播放录音)

  

师:这个荷叶下有两只青蛙,他们在干什么啊?

  

[评点:两只青蛙颜色和背景太相似,不容易被发现,造成无意义干扰。]

  

生:吵架了。

  

0848师:为什么吵架?谁知道?

  

生:他们都想去参加比赛。

  

师:那派谁去参加比赛?怎么办?

  

生:让它们比一比。

  

[评点:故事导入的方法很引人入胜,课件的图画色彩鲜艳,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喜好。情境的创设也很合理,为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活动要求(15分钟)

  

0849师:那我们让它们跳一下,大家看。(课件演示)

  

师:哪只跳得远?

  

生:第一只。

  

师:哪只是第一只?这样吧,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编上号。

  

[评点:编号这一环节,很有意义,方便之后的交流,也为学生后面的活动提供范例。]

  

0850师:我们现在再让它们跳一下——看出来吗?

  

生:1号。

  

生:2号。

  

师:怎么才能举行一次公平的比赛?谁能说?

  

生:它们要站在同一个地方比赛。

  

0851师:说的真好。要让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开始跳。这里划一条线,谁知道这条线,叫什么?起点。

  

师:那我们让它们在这起点上跳,1号青蛙开始跳了,2号也开始跳了。谁跳得远?

  

0852师:谁跳的远?

  

生:2号。

  

师:为什么2号跳的远?

  

生:我看到2号跳的远。

  

0853师:为什么要公平公正的比赛,我们应该看哪里?

  

生:看脚后跟。

  

师:你怎么知道?

  

0854生:看脚后跟,会赖皮。如果不一样,就测不出来。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青蛙的跳出距离。但是它们要参加的是动物王国的比赛,所以不是看身体的哪个位置,而是要看跳了以后,离起点最近的位置。

  

0855师;所以把这条线作为终点,这条线就叫——

  

生:终点线。

  

[评点:围绕本课重点,细致地讨论起点和终点,体现了教师的巧妙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采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组织教学,还有教师要将起点、终点、起跳线、终点线和距离区分,不要混成一体。]

  

0856师:哎,什么声音?(录音:我刚才没有发挥好,再来比一次)

  

师:国际比赛,跳远比赛是跳三次,那我们让它们再来跳一下。老师把青蛙请到黑板上来,让它们再跳一下。这个就是比赛的赛道。

  

0857师:刚才第七组很积极,我们请第七组组长上来,刚才我们说要跳几次?3次。那青蛙应该从哪里开始跳?

  

生:起点。

  

师请学生上台演示在黑板上用磁铁青蛙跳。

  

……

  

0900师:现在,这只青蛙跳到这,这条线就是它的第一次成绩了。现在我们看第二次。

  

生在老师帮助进行第二次跳远。

  

[评点:三次跳远,呈现三种不同的情况,然后进行指导,对后面学生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存在的问题是演示效果还不够理想,因为样本比较小,许多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没有全员参与进来。可以考虑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

  

0901师:这次跳的更远了。我们要划一条什么线?

  

生:终点。

  

师:还有机会吗?

  

生:还有一次。

  

师:大家看仔细了。一二跳。(跳出了赛道)

  

生大声惊叫。

  

师:跳到哪里了?

  

生:外面了。

  

师:怎么办?

  

0902生:再跳一次。

  

师:不能再跳了。老师这有个办法,这有一条尺子,我们把它移到赛道上。

  

生在老师指导下移动青蛙。

  

0903师:刚才我们的青蛙跳了几次?最远的是哪里?

  

生:3次,那里。

  

师:那我们现在要用小剪刀,把这个剪下来,这就是这只青蛙的成绩。

  

[评点:这个环节用了15分钟,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15分钟。让学生知道要编号,知道测量的时候要确定起点和终点,知道采用三次尝试取最好成绩的方法,这都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果长时间连片进行讨论,学生能不能有效接受,会不会短暂性遗忘?可以采用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一一解决,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青蛙跳远比赛(15分钟)

  

0904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听到许多声音,还有许多青蛙,也要参加比赛,你们能不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

  

生:能。

  

0904师:那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青蛙跳远是怎么比的?(课件出示)

  

青蛙跳远比赛

  

注意事项:

  

1要标上序号。

  

2确定好起点。

  

3在终点(离起点最近的位置)做好记号。

  

4跳三次,看最远的那次成绩。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了解规则。

  

……

  

0909学生组长领取青蛙,教师组织开始比赛。

  

0910师:先标上几号青蛙。组长检查一下,各位同学是不是在青蛙身上写上了号码。

  

生写编号。

  

0911师:青蛙站在赛道上,各就各位,头部不能超过赛道。开始——

  

生让青蛙进行跳远。

  

师:大家做好记号,起起点最近的在哪里。好了,第二次——

  

……组织学生进行三次跳远。让学生做好每次记录。

  

[评点:低年级学生分组活动的有效组织一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难点,因为他们在合作能力和操作方法上存在着不足,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0915师:请大家把小青蛙、水彩笔,送回材料盒。然后把剪刀放回材料盒,拿到讲台上来。

  

生纷纷交回材料。

  

0916师:材料盒放回来,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了。第二组送回来了,第八组送回来了,给自己组加一朵小红花。

  

生交回材料。

  

0919师:刚才有几个组表现最好,老师要给他们加小红花了。

  

四、比较和反馈(8分钟)

  

师: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比一比,选出你们组跳最远的青蛙。

  

生进行小组比较。

  

0921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第四组和第八组的这两条。

  

0923组织学生进行其他组的比较。

  

师:看老师的黑板上,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他们先——你说。

  

[评点:此时的课堂调控有点乱。从学生心理方面分析,这一时候和开头相比,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许多学生的测量结果没有在黑板上展示,他们觉得事不关己,不会主动参与这一教学内容。解决的建议是采用小组PK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觉得有意思,再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强调起点和终点,以及比较公平性的要求。]

  

生:先把红色的地方对齐,然后把最长的两根拿出来,再比。

  

0924师:他们的方法很好。老师给他们组奖两朵小好花。

  

0925师:几号青蛙跳的最远?

  

生:34号。

  

师:小朋友都记住它的名字了。我们就让34号青蛙去参加动物王国的比赛了。

  

0926师:大家把纸带贴在活动手册上。

  

0927师:下课。

  

[评点:科学课的结尾往往会匆忙收场,特别是公开课更为突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尽量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总结,或者是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和拓展。]

  
  

板书设计:

  

起点与终点

  

(贴纸带)  (青蛙跳远图)

  
  

评课:教师创设情境,以动物王国青蛙比赛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儿童化、趣味化,成为本课的主要亮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在活动指导上投入了比较充分的时间,每个环节都考虑得比较细致。课堂中及时对学生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加强的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言,教师讲解不要过多,演示活动要兼顾全体学生,都能看得到都能参与其中。

  
TOP
38#

201709听课笔记吴勇用手来测量

                                                        
  

课题名称

  
  

用手来测量

  
  

册数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上课时间

  
  

20171214

  
  

学校班级

  
  

莲都区刘英小学107

  
  

活动主题

  
  

莲都区一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暨学习团队研修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刘英小学  吴勇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947—1031,共44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回顾(4分钟)

  

0947师:老师这有两张纸,看到了没有?

  

生:看到了。

  

生;我们桌上也有。

  

师:看到这两条纸带,哪条长?先不要动。

  

0948生:右边的纸带比较长。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两边的一样长。

  

师:再请一个同学。

  

0949生:我觉得左边的长。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了。

  

师:你还有不同意见啊?

  

生:两根一样短。

  

师:有什么办法。能知道,两条纸带哪个长?

  

生:放在桌子上比较一下,记的起点要一样。

  

师:很好,起点要一样,然后比长谁长谁短,我们来试试看,这个方法我们在第一课学过的。

  

生:是。

  

0950师在黑板上演示。

  

生:一样长。

  

师:是一样长的。

  

生:凸出来了。

  

师:要拉平,拉直。

  

[评点:感觉这个导入意义不大,教师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回顾起点和终点概念,以及强调如何进行公平比较,但低年级学生只能是见招拆招,无法体会其中的套路。建议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节约时间。]

  

二、认识和使用拃(9分钟)

  

0951师:如果要具体知道哪个长哪个短,老师今天教你一个新方法,用手来测量。

  

生:我知道。

  

0952师: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方法,用你的几个手指来测量。

  

生:我知道。

  

师:用大拇指放在起点,然后用中指拉到最长。这个长度,我们给它取个名字——

  

生:1米。

  

师:我们不叫它一米,我们给它取一个新的名字,叫一拃。

  

0953师:跟老师说,一拃。

  

生:一拃。

  

师:这样的长度叫一拃。

  

0953师:看老师,怎么量的,这个就是起点,这是一拃,然后怎么画。看牢——

  

师在黑板上演示怎样用拃来测量,强调连接,以及不够一拃怎么办。

  

0955师:这里不够一拃怎么办?两拃多一点,我们就用2+表示。

  

0956师:想不想用你的小工具来试一试。

  

生:想。

  

师:小小手——小眼睛——

  

生:放放好,看老师。

  

师:我们都来量一量,你的桌面有几拃。

  

生在桌面上测量。

  

0957师:量好了,坐端正。

  

师:

  

生:8拃多。

  

生:4拃加。

  

生:6拃。

  

0958师:都会量了。刚才我们看到有个同学是这样量的(在黑板上演示错误量法,没有从起点开始,没有接上去……

  

[评点:对拃的教学是一大难点,许多老师纠结如何对拃进行规范操作,从而忽略了真正的课堂教学目标。其实拃只是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而且是不是很准确的测量工具,但因为方便被古代人们使用,让学生经历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吴老师在这个环节处理的比较到位,在黑板上的演示十分必要,并集中解决学生操作中的主要问题,让学生都能明白如何操作和测量。]

  

生:不对。

  

0959师:行不行?我给纸带给你的话,你可以画在桌面。敢不敢挑战一下?

  

生:敢。

  

三、讲解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13分钟)

  

师:我给你们的任务是,量桌子的高度。

  

生:啊?

  

师:桌面高度怎么量啊?刚才有个小朋友很认真听,老师要奖励一下。要认真听了。

  

1000师:桌子的高度,怎么去量,想一想,另外一个,你们看一看,这个桌子有几拃高,先预测一下。

  

生进行预测,有的学生就开始测量了。

  

1001师:看完的,坐好。

  

师;想一想,这个桌子有几拃高?

  

生:10拃。

  

生:6拃。

  

生:9拃。

  

1002师:大家都预测过了,把这个写到活动手册上。

  

生:活动手册第几面?

  

师:活动手册第10面。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填到这个表格中。

  

[评点:预测是科学探究重要一个步骤,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预测还是比较随意的,或者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预测是什么意思。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前面桌面长度的测量,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预测的理由,而不是随口乱说。]

  

生填写活动手册,教师随机察看,并发小红星奖励。

  

1003师:都已经预测出来了,老师贴不过来了,呆会全班同学都会有奖励。

  

1004师:现在预测之后,我们实际来测一下,   在这个测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问题,觉得好不好测。

  

1004生进行测量。

  

1005师:测好的坐好。这个小组很好,这个小组也很好,我先把小组记下来。

  

师:量过的举手,多少?

  

生:8拃多。

  

生:6拃多。

  

生:54拃多。

  

1006师: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测量,数数数到54,也很棒。

  

师:要从下面开始,量到哪里?

  

生:桌面。

  

1007师:这个桌面的厚度也要量进。这里是不是要拐弯了?你们这样量是不标准的。我们要测量的是桌面直接到地面的高度,该怎么量?

  

师:小小手——小眼睛——

  

生:放放好,看老师。

  

1008师:仔细看看,怎么测量(视频演示)

  

生观看视频,了解正确的用纸带测量方法。

  

1010师:转过来,看明白没有?

  

生:看明白了。

  

1011师:现在知道,老师放在桌子里的纸带什么用了吧,先不动。那个纸就是帮助你,测量桌子高度的帮手。首先要让纸带和你的桌面平,再到地面画上线,测量好就记录下来,明白了没有?

  

生:没有了。

  

1012师:请拿出纸带,两个人合作完成。

  

[评点:我觉得教材这个部分编排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要设置难度去测量桌子的高度?就是为了突出纸带的作用?老师往往过于强调纸带的作用,而忽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测量桌子的高度,不要说一年级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实这一节课,可以将重点放在使用拃的测量上,而不使用纸带,让学生测量身边的各种物体,然后感受拃的作用,也在交流中发现拃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打下伏笔。]

  

四、分组测量桌子的高度(10分钟)

  

1012生两人组进行测量。

  

测量好的学生将纸条给老师,贴在黑板上。

  

[评点: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座位和桌椅排列要拥挤,不方便学生测量,建议可以在另外一侧加一排测量用桌,作为实验场地专门提供学生测量使用,反正会场上有这个条件。]

  

五、交流和分析(10分钟)

  

1022师:大家仔细看,看黑板,有什么发现?仔细看一看,有人已经有发现了。

  

1023师:有什么发现?

  

生: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长短不同。

  

师:大家看一下这个结果,什么原因,有些是这么长,有些是这么短?

  

1023生:那一条没有剪。

  

师:有些是这么短?

  

生:因为桌子是不可能那么短的。

  

1024师:那是什么原因,这么短?

  

生:他量的是桌面了。

  

师:你看到了?他量的是桌面的长度,不是桌子的高度。

  

1025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生:把多的剪掉。

  

师:哦,他量的是桌面的长度,我们量的是桌子的高度。等一下再给你一条,行不行?你们两个继续测桌子的高度。

  

[评点:单独给测量出错的小组提高材料,让他重新测量,看起来是关注全体,但这两个学生继续测量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参与同时进行的讨论学习?这个二次测量出的结果意义大吗?课堂生成还是值得我们去慎重思考。]

  

1026师;小眼睛——

  

生:看老师。

  

师:这里有6拃,这里是5拃多一点。长度都一样——

  

生: 为什么不一样?

  

师:长度都一样,为什么数值不一样?

  

1027生:因为他们的手不一样。

  

师:哦,真棒。看看吴老师的手,一拃和你们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一条,他的拃数,没有数出来,我们来数一下,1-2-3-4——8拃,这条特别长,为什么长度和别的不一样?老师强调,纸要拉直——如果不拉直,会有什么结果?

  

生:变长。

  

1028师:这也会影响,桌子高度不一样。                            

  

1029师:还可能是什么原因?桌子的高度是不是都一样?有没有高点的?

  

[评点:学生的拃数相差太大,说明前面的操作存在问题,这倒逼我们老师要思考,怎样才能组织比较有效的探究活动,包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如果脱离活动实际,而仅仅根据实验结果去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云里雾里,很少有学生能参与其中。]

  

生:有。

  

师:小眼睛——这位小朋友又特别好,始终能看老师。好了,这么多原因,造成的,手的长短不一样,桌的高度不一样,还有两个小朋友配合时,拉的直一点,拉的松一点,也不一样,是不是很遗憾啊,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测的更准确呢?这个活动我们放在下一节课,好不好?

  

1030师:这里还有一个小任务,我们还可以用身体上的许多工具来测量,用身体,用脚步,来测量家里的物体……

  

生:还有沙发。

  

1031师:还可以和你们的妈妈比一比,和你的爸爸比一比。那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评课: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活动指导细致,语言亲切,但由于教材编写的问题,感觉这节课组织起来困难相当大,学生对拃的认识不够充分,也没有足够的体验活动。而且,为了学生安全考虑,我觉得教师不要过于强调拃要拉大拇指和中指的距离,只要适度就可以了。

  
TOP
39#

20180314听课笔记吴振峰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课题名称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册数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上课时间

2018314

学校班级

莲都区人民路小学403

活动主题

莲都区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梅山小学
吴振峰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0001043,共43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000师:上节课,何老师给我们上了,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对吗?下面,我们请同学上台来连连看,连错了打屁股。

  

一男生上台用电路元件模型进行连接。

  

1001师:对了没有?

  

生:对了。

  

师:我们再请一个同学,这位女生,看看她又是怎么连?

  

1002一女生上台用电路元件模型进行连接。

  

师:连接对了吗?

  

生:连对了。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非常注重细节。而且科学也很厉害。那生活中的电路连接,一般都是在接线盒里进行的?为什么要这样呢?(课件出示)

  

生:安全。

  

生:方便。

  

二、探究接线盒(20分钟)

  

1003师:方便、安全,但是也有问题啊,看不到里面是怎么连接的?老师这有一个接线盒,有ABCD四个连接点,我们打开看一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只连接了两个点。那老师这还有一个接线盒,不打开,有没有办法知道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生:没有。

  

师:吴老师来了,就有办法,还记的刚才老师给大家玩过什么?

  

1005生:电路检测器。

  

师:那我们就请同学上台来试试看,一位同学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我不教了,大家想想看,怎么做,怎么记录。材料我给你了,表格我给你了,呆会我们的记录员记录在这里。请你来——请你来——两个都来。一个报结果,一个来记录。

  

三个学生上台。

  

1007师:别急。我先报个数,准备,请你们来检测12

  

生:没亮。

  

师:说明什么?

  

生:断路。

  

师:1-3

  

生没有亮。

  

师:再来试一下。

  

生:亮了。

  

师:科学实验要多次实验。……

  

1009师:现在来考考你们,他们刚才做实验时,是直接做,还是先做什么?在使用电路检测器之前,是直接测,还是先做什么?请你说。

  

1010生:先检测电路检测器是不是正常。

  

师:是啊,如果电路检测器有问题,那后面的实验就都白做了。呆会大家也要这样做。

  

1010师:现在请你们3个来分析一下,根据这个实验检测结果,谁和谁是连在一起。然后再打开看一下,他们是猜测是不是对的。

  

生:对的。

  

1011师:成功了。第一次就做成功了,掌声送给他。虽然有点小缺陷,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没有进行先检测。

  

1012师:那现在,大家能说一下,怎么使用电路检测器?这说明什么?

  

生:电路检测器正确。

  

师:看别人做,手很痒了吧!下面我们开始做,要求轻轻地,上来领材料。

  

1013生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师:请你们先检查一下,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

  

生进行分组实验。

  

师:记住,我是你们的高级秘书,有需要找我。好了请填写你们的表格。然后贴到黑板上来。

  

生陆续上台贴记录表。

  

1015师:都好了?我都还没有贴好,看来我老了。

  

1016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连接是怎么连接的?

  

生:24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不是这样。

  

师:好像这个组有点小问题,那我们请这个组上台来试一下,好不好?

  

生:好。

  

1017生小组上台进行展示。

  

师:请其他同学,打开我们的课堂作业本第9页第一题,我们按照他们的结论来填写。在实验之前,有什么要叮嘱他们?

  

生:先检测电路检测器。

  

师:好,那我们开始检测。1-21-31-42-3……

  

生小组进行检测,其他学生观察记录。和他们的结果不一样,学生表示很惊讶。

  

1019师:他们做错了没有?

  

生:没有。

  

师:怎么办?打开看看?别着急,我们还有一个表格没有填写。想一想,它们可能是怎么连接的呢?

  

1020生在黑板上进行猜测连线。

  

师:……2-4通不通?还可能怎么连?

  

1022师:我们小组猜测有4种连接方法。那只要符合其中的一种,我们就做对了。那谁来打开看一下?你来。

  

生打开接线盒。

  

师:正确了吗?正确了。第二组真棒,掌声送给你们。

  

生鼓掌。

  

1023师:刚才老师报数的时候,为什么是1-21-31-4,为什么不1-22-3-

  

生:按顺序。

  

师:按顺序,有什么好处?不会乱。

  

三、探究串联和并联(18分钟)

  

1024师:刚才这个实验还是小ks,下面我们难度升级,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那我们现在把刚才的实验器材整理好,一个同学拆,特别要注意,小灯泡很容易受伤,组长来领第二组实验器材。

  

1025生整理第一组实验器材,并领取第二组实验器材。

  

师课件出示,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

  

1025生分组进行实验。

  

1029生各组基本上完成,陆续举手。

  

1030师:3-2-1,停,看看谁坐的最好。刚才,有些组出了些小故障,有些组很快就解决,有些组还没有解决,不着急,前面有一课,就是学习怎样解决故障的。下面,我们请一个小组上台,来展示一下,让同学见证一下你们的成功。我请没怎么抽到组的是谁?

  

生:我们。

  

1031师:好,请你们。

  

生上台进行展示。

  

师:安静地——其他组在等待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1032师用透明胶把学生的电路元件贴在黑板上,方便展示。

  

1033师:亮了没有?

  

生:亮了。

  

师:发现什么?是不是不怎么亮?

  

1034师:还有不一样的组吗?你们来——

  

生小组上台展示第二种连接方法,同样用透明胶进行粘贴。

  

1037师:亮了没有?发现什么?

  

生:更亮。

  

师:我发现我们403班都很会观察。那我们先把它拆下来。你们说说发现什么?

  

1038师;我们看这个组,把这些电池、灯泡头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圈,这样的连接,我们叫串联。

  

1039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连接,它们还是头尾相连接吗?是怎么连接的?

  

生:兵分两路。

  

1040师:我们也来画一下圆圈。(师在黑板上画电路连接)发现什么?有几个圆圈?

  

生:2个。

  

师:如果早上从你家到学校,如果大家都走同一条路,挤不挤?如果还有一条路,大家兵分两路,是不是就快了?那我们的电路,路多了,电流就快了,所以就更亮了。

  

四、拓展延伸(2分钟)

  

1042师:今天实验就做到这,那也太简单了,老师给大家一个任务,如果给大家两节电池,一个灯泡,还有导线,你有几种连法?第二个,想一想我们教室里或家里的电灯是怎么连?(串联还是并列,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

  

生整理器材。

  

1043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串联
并联

评课:

  



TOP
40#

20180314听课笔记张尚雷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课题名称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册数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上课时间

  
  

2018314

  
  

学校班级

  
  

莲都区人民路小学401

  
  

活动主题

  
  

莲都区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执教老师

  
  

丽水市实验学校  张尚雷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550937,共42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6分钟)

  

0855师: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电路、电流,那大家有没有连接成功呢?怎么算连成功呢?

  

生:小灯泡发亮。

  

0856师:那大家看一下这个电路,用你的火眼金睛,发现什么问题?

  

生:断路。

  

师:……

  

0857师:再往下,这个呢?都连上了,是不是正常电路呢?

  

生:没有灯泡。

  

师:没有灯泡这种状况叫什么?

  

0858生:短路。

  

师:那怎样的电路才是正确的电路呢?我们进入先声夺人,说一说,构成一个完整电路的条件是什么?

  

0859生:要有电源、用电器,还要有导线。

  

师:正确吗?

  

生:正确。

  

0859师出示课件,电路的构成:电路、用电器、导线、开关。

  

0900师:我这里有一些电路元件,谁能来点亮小灯泡?

  

一生上台尝试,成功。

  

0901师:如果我再给一个一个电路元件(开关)

  

090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二、连接简单电路(16分钟)

  

师:刚才我们也发现了,要完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要做好材料准备,怎样的材料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连接呢?我给大家准备了“电子积木”,今天有时间让每个小组好好地玩一玩。

  

0902师拿出电子积木,学生十分向往,发出惊叹声。

  

0903师:这个盒子里有些标志性的连接,谁来说说,你有哪些电路元件?

  

一生上台指认部分元件。

  

0904师:我们今天要举行比赛,老师这还有奖励,我们来争出高低,好不好?

  

生:好。

  

0905师:各组组长上台领取材料。拿到材料先放在一边,先熟悉一下要用到哪些材料。

  

0906生分组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0906师:坐正。我现在表扬第二小组、第七小组,还有后面的十二小组、十三小组。这次比赛,我们看哪些小组先完成连接,第一名加6分,第二名加5分……但如果违反这个比赛纪律的话,就发警告卡一次,哪些情况会被警告呢?不按纪律、大声喧哗。

  

0908师:那我们现在小试牛刀下。看这个图,这个电路连接要用到哪些?

  

生:小灯泡,电池。

  

师:还有哪些?

  

生:开关。

  

0909师:那我们现在就请组长上来领取材料。

  

生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0911师:好了吗?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做好?看到什么现象才说连接好?

  

生:灯泡亮。

  

师:那我们现在给大家时间,做好了坐端正,明白要求了吗?比赛开始。

  

0911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0912师巡回指导,记录。

  

0914师:好,1-2-3,我刚才发现最早完成的是第六小组……我请第十一小组来验证一下,请派两个同学上台,我们看看他是选择哪些材料,怎么连接的?

  

0915生:开关、导线。

  

师:我们再请第一组上台。

  

生上台,都点亮了。

  

0916师:那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导线。

  

师:那我们能不能尝试一下,使用长条式的导线呢?接下来大家尝试。

  

生分组进行实验。

  

三、探究串联和并联(17分钟)

  

0917师:下面我们来做另一个连接电路,大家想不想做?

  

生:想。

  

0918师:我听到有一点声音。先静下来。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难度的电路,看这(两节电池串联和并联的电路连接)

  

0919师:那有同学说,两节电池,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前后两个小组组合,完成实验,现在开始。

  

0919生分组进行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实验。

  

0921学生陆续完成,教师补充灯泡,让学生尝试让两个灯泡连接发光。

  

0923师:好,1-2-3。全部组都做的很好。那么,我们在做的时候,都发现亮了,但亮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组是两个小灯泡,这和实验要求偏差了。

  

0924师:那我们刚才实验,你是只顾着连接了,还是有什么发现?

  

0925生:……亮的光度不一样。

  

师:刚才第六、七小组没有倾听,我们请第一小组再来说一下。

  

生:我们发现四个小灯泡,没有一个小灯泡亮度亮。

  

0926师:那我们这的要求是用几个小灯泡?

  

生:1个。

  

师:那谁来说说这样的连接吗?刚才实验都拆了吗?你们速度真快。下面我们用这个方面来连接一下。

  

生完成电池串联,并有一个组上台展示。

  

0928师:下面谁能完成第二个图?开始。

  

生进行电池并列的方法连接。

  

0929师:你们发现,这两个组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串联。

  

0930师:那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又是什么连接方法?

  

生:并联。

  

0931师:好,这个时候,我要给第二小组再加一个分数。那么,并联的时候,没有串联赞美亮,那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连接方法,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连接方法?谁来说一说?

  

生:灯泡不会烧坏。

  

0932师:还有吗?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并联灯泡,然后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继续亮)这有什么好处?

  

生: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继续亮。

  

0933师:那我们说,并联的时候,什么一样?电力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亮度是不变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我们生活中,教室里,电灯是并联还是串联?

  

生:并联。

  

0934师:是的,如果用串联的话,一个灯泡坏了的话,那整个教室都不亮了。

  

四、了解接线盒(3分钟)

  

0934师:今天老师带了另外一个材料,这个叫接线盒。那你知道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生:14

  

0935师:那你怎么知道14连接的?

  

生:用导线、电池。

  

师:谁能说一下,怎么试?我这样用导线和电池,就能试出来怎么连接了吗?

  

生:还要灯泡。

  

0936师:那我们这个实验,回去继续研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接线盒,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接线盒连接方法最好。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把分数加一下,看哪个小组的分数最高……小组长上来领取,每个人都有一个。

  

0937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请小组长帮我收拾好材料,其他同学带好东西离开。

  
  

板书设计: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串联:电力更强

  

并联:电力一样

  
  

评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