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空气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
2、感受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物质的方法。
3、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 教学准备:
1、教具:锥形瓶2只,软木塞4个(1个钻有2个洞),小漏斗3只,大漏斗1只,水槽1只,大烧杯1只,小烧杯2只。
2、学具:各组:水槽1只,小烧杯2只,一次性杯子2只,塑料袋1只。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12:00——12:04)
1、出示实验装置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里面有什么?
生:水。
师:一满瓶水!如果我再往瓶子里面加水,你估计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水会先装满漏斗,再加就会满出来。
师:你这样猜测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瓶子里已经装满水了,再往瓶子里加水,水是进不去的,肯定会先装满漏斗,再加就满出来。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猜测,怎么来证明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呢?
生:试一试就知道了。
师:好,那我们就来试一试。(操作)
果然如此,你们真是太历害了。
2、出示实验装置二:
师:我们再来一个猜测,这回,里面有什么?
生:没有。
生:空气。
师:出现了两种想法。那么,这次我往瓶子里加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水会流进去。
师: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瓶子里没有东西,水会流进去。
我觉得瓶子里有空气,但是空气不能阻碍水流进去,水还是会流进瓶子里去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水不能流进去。
师:为什么?
生: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水是流不进去的。
师:到底谁的猜测才是正确的呢?我们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操作)
师: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水流了几滴进去,后来就流不进去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里面有空气顶住了。
管子太细了
塞得太紧了)
选择概括地板书
师:同学们作出了很多猜想,这些猜想都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类:水进不去可能与瓶子里有空气有关,也可能与实验器材有关,要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实验。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我们先来研究空气了解空气好吗?
生:好。
(板书:了解空气)
(二)、感受空气。(6分钟,12:04——12:10)
1、师:有关空气你知道些什么?
生:……
2、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今天在课堂里,老师想请同学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用身边的材料捕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使我们能感觉到,甚至能看到空气的存在,看哪个四人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对空气的感受最丰富。每小组的小小记录员要做好自己组的第一个实验记录。表现最好的小组,下个实验时可以从老师这里领到更多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
3、学生感受空气。(师巡视,抽代表带着实验记录单到讲台前准备介绍)
4、汇报:
一组:用塑料袋装了一袋空气,空气能让袋子鼓起来。按了一下,觉得空气有弹性。
二组:把塑料袋刺了一个小洞,一捏,感觉到空气跑出来了,有风。
三组:用手扇了扇,感觉到了风,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
二组:用烧杯倒扣到水中,再倾斜,我们看到了有气泡冒出来,我们想,空气肯定比水轻。
师:这些气泡是什么?
生:空气。
师:哟,真了不起,你们看到空气了,你们是借助什么东西看到空气的?
生:水。
(随时板书)
师: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同学们非常聪明,用塑料袋捉到了空气、用扇风的方法感觉到了空气,甚至借助水看到了空气,这可是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方法,你们真是一群小科学家。
5、刚才你们四人小组想了几种方法来感觉空气?要是有几种你们没有想到,可以再试试。
(三)、空气占据空间。(10分钟,12:10——12:20)
1、师:刚才大家感觉了空气,研究地很起劲,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老师看到刚才同学们借助水看到了空气,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也跟空气的研究有关。
(操作:出示一张纸,塞入杯底,把杯子竖直地按到水中。)
师:(按入水中前)请大家猜测一下,纸会湿吗?
生:不会。
会。
师把纸拿出来,展开,真的没有湿。
师:你想试试吗?边试边想怎样做纸才不会湿?记录在实验二的“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里面。教师发纸。
3、学生尝试。(师巡视,挑选成功与失败的两组)
4、交流:
(1)、成功的组,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你们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纸为什么不会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杯子为什么要直地放入水中纸才不会湿?……)
(2)、失败的组,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师:他们为什么会失败?
(纸没有塞好,掉下来了。 烧杯斜了,水跑进去了。)
5、师:请失败的四人小组再试一试,请成功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实物投影)。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6、学生再实验讨论。
7、汇报:
师:哪一小组有结论了?
生:因为把杯子倒扣入水中时杯子里本来就有空气,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水就进不去了。
师:大家同意他们组的意见吗?
师:看来,空气在杯子里是要占地方的。空气占着地方,我们也可以说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能占据空间(板书:占据空间)
(四)、空气能流动。(13分钟,12:20——12:33)
1、师:刚才我们把烧杯倾斜,气泡就会冒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空气比水轻。
师:还有吗?
生:空气会流动。
师:是吗?
生:是的。
师:好,既然空气会流动,老师要出个题考考大家,现在我有两个杯子,一号杯里装满了空气,二号杯里装满了水,你能想办法使1号杯里的空气跑到2号杯里去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制订一个详细的实验计划,注意记录。计划制订得好的小组,就可以向老师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2、学生讨论。
3、商讨实验方案。
一组:把两个杯子扣住,倒转,空气就跑到2号杯里去了。
师:有意见可以向他们提。
生:我认为他们的实验可能不成功。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烧杯有一个嘴,水和空气会漏出来的。
师:那你有改进的方案吗?
生:可以用一次性杯子试试。还可以在两个杯子接住的地方贴上透明胶,水就漏不出来了。
师:你们可以接受吗?待会儿做做看。还有其他方案吗?
二组: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扣在水中,再倾斜1号杯,空气会流动,1号杯里的空气就跑到2号杯里去了。
师:大家觉得他们组的计划怎么样?
生:行。
师:有意见要给他们吗?
生……
师:看来大家觉得这个计划很不错,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这个计划的每一个步骤做起来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先估计一下吧。
(1)、第一步,把两只杯子都倒扣到水中,你们预备怎么做?
生:两只杯子都直直地放进去。
师:行吗?
生:……
(操作:2号杯里的水都跑出来了,怎么办?斜地放进去,完全浸入水中,再倒转过来。1号杯要直直按下去,装满空气。)
(2)、第二步,倾斜1号杯,应该注意什么?
生:两只烧杯的尖嘴要对住。
1号杯高一些,2号杯低一些,空气才容易流到1号去。
(3)、师:要怎样进行观察?
生:不要离开水面。
师:这个实验的步骤比较多,谁能把我们刚才讨论的注意点再说一说,再一次提醒同学们。
生:……
师:还有别的实验计划吗
师:大家已经制订了详细的实验计划,接下来我们要按照自己制订的实验计划来进行实验,需要的器材请组长到老师的材料超市里来领,比比哪一组能一次就成功地使1号杯里的空气跑到2号杯中去。
4、学生实验,记录。
5、汇报小结。
生:
我们用一次性杯子实验,成功地使1号杯中的空气都跑到了2号杯中。
生:我们在水中进行了实验,空气变成了一个个的气泡,都跑到2号杯中去了。但是我们发现空气到了2号杯中好像不能完全占满2号杯的空间,还留有一点点水。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可能空气漏出来了吧?
师:如果有空气漏出来,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有气泡跑到2号杯外面。
师:你们实验的时候有气泡跑到2号杯外面吗?
生:没有。
生:……
师:我们又有了很多猜测,看来,空气肯定还有其他性质有待我们去发现。这节课再展开研究没有时间了,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去解决好吗?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肯定地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空气能流动。(板书)
(五)知识运用。(5分钟,12:33——12:38)
师:通过刚才研究,我们已经对空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瓶子,请同学们再想想,为什么水不能流进瓶子里去?
生:因为空所占满了瓶子里的位置,塞子塞住了瓶口,空气跑不出来,水也就进不去。
师:同意吗?我们找到了原因,那么你能想个办法让水流进去吗?
生:管子大一点水就能进去了。
师:为什么?你这么想的理由是什么?
生:管子大了,进水口就大了,也许空气就能从进水口跑出来了。
(尝试,进去了,但还是不流畅)
师:谁有更好的办法?
生:在塞子上再钻个洞就行了。
师:为什么?
生:空气能从这个洞里流出来,水就能进去了。
(试一试,行了)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把塞子拔掉就行了?
师:你的理由呢?
(尝试,行)
……
(六)、小结:(2分钟,12:38——12:40)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经过今天的学习研究之后,你觉得还有什么关于空气的问题要继续研究的?
师:哟,这么多问题,课外能自己想办法研究的,自己可以先找找答案,自己解决不了了,我们下次科学课时再继续研究好吗?
六、收拾实验器材。
师:这节课就研究到这里了。实验做完了,我们还要把东西收拾好,请组长把材料超市里的材料放回原处,各小组成员倒掉水槽里的水,把桌子擦干净,整理好。然后带上自己的书和学习用品、实验记录单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