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科学离开了动脑将会变得无趣和机械 [复制链接]

1#
动手动脑学科学,从我接受科学教师这个角色开始我就牢记这句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的重要论述。今天学生的一提问让我再次升华学科学动脑的重要性。思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老师为什么小铁钉发出的声音比大铁丁要高?”这里面有什么秘密?缘起课堂中组织孩子做了一个实验:把四个不同的铁钉放在鸡蛋空盒子上让学生用相同的力去敲?问声音有什么变化?结果:因学生听力经验的不足,梳理实验结果时出现了数据两极分化的现状!一半说大的高,一半说小的高。为完成概念的教学,我发布了实验的结果:小的音高大的音低。老师在孩子眼中是可信任的,也是权威的,他听到的是大的高小的低,虽然接受了答案,但心中的疑惑任然存在!
     我想说的是:从小学科学的角度来说让学生动手实验,亲历探究过程,找出要的结果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要求。但从孩子的实际来说,心中那个结还没有解开。因为刚才的实验他没有经历过深度的思辨,为什么?为什么?一直没有触碰到!而要解决为什么?可能会用到更高层次的科学知识,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讲有时会觉得没有必要.但我觉得这时的解惑才是最为重要的!他会引起无数个未知的为什么?科学就会变得更加有探索味了!
分享 转发
TOP
2#

研究孩子的问题,和孩子一起研究问题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兴趣!赞!
TOP
3#

我想后面教材的设计“尺子实验”,就是用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吧。   相同材料的物体,短小的振动快了所以声音高,长大的振动慢了所以声音低了。
TOP
4#

赞同楼主的观点,动手有余思维不足,或者概念灌输缺少动手,都是不可取的。
除了动手体验的经验积累,更要有思维加工,内化成理论认知。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会生活应用和创新思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