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阳光雨露伴我成长 [复制链接]

1#

[原创]阳光雨露伴我成长

 

阳光雨露伴我成长


 


                                                        松阳县叶村乡中心学校  王海花


 


4月12日,2010之春第27届浙派名师暨京、沪、苏、浙小学科学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在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的展示主题为:童趣科学。著名特级教师徐闻音、陈曦,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赵兢、袁优红、邵锋星,省内名师阮翔、姜向阳、凌彬等联袂登台。更有李晶、喻伯军、刘晋斌、陈素平等知名专家现场点评。我作为松阳县首届小学、幼儿园教坛新秀(苗)研修班的科学组学员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学习活动。


这次杭州之行有如让我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雨露下,给我的专业成长送来了丰厚的礼物,使我相当激动,但更多的是在听课之余的深深思考。名师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内容来演绎?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他们在课前作了哪些精心的准备?在演绎过程中渗透了什么样的理念和思想?他们的哪些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与自己的课堂设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随着观摩的深入,名师们各自的精彩不断呈现,可谓百花齐放,颇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韵味。


我们平时选择公开展示课的教学内容时,最关注的问题是这课的内容好上吗?学生感兴趣吗?而特级教师徐闻音老师,因为对水的热爱和深厚感情,使之演绎的水之课堂,充满灵动而富有生命力。也许,很多老师从来都没有想过,选择一堂上课内容,是因为爱之深、爱之切之缘故。他给孩子们带来一瓶来自云南灾区的水,给在场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可以扪心自问,如对所教之内容爱之深,爱之胜,还有什么课不能上好,还有什么困难不能逾越。


赵兢老师,北京“做中学”的忠实实践者和领军人物。她在《看不见的磁场》中的教学引导和实验设计让我为之钦佩。当学生做出预测,对磁体不同位置的磁力范围产生质疑后,用具有精确定量的方法来做实验,并从事实中运用推理,归纳出定律的过程,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学生通过亲自做比较精确的定量实验,不仅可以感受磁体的磁力范围。而且可以获得事实经验,有助于他们形成对磁场概念深刻的理解,我想这一班级的学生会终生不忘。


袁优红老师,以数据为突破,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向前发展,这是她《做一个钟摆》这堂课的核心价值。在研究金属圆片挂在摆锤上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把金属圆片挂在统一的点上,而是让学生自由挂,按照小组自由挂法得出数据,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现象:摆锤上挂金属圆片会影响摆的快慢,但是有些组的摆变快了,有些组的摆变慢了,有的组的摆速没变。“为什么同样是在摆锤上挂金属圆片,摆速的变化不一样呢?”问题油然而生。“可能是金属圆片在摆的不同位置在影响摆速吧?”学生根据事实作出了推测。怎样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把金属圆片分别固定在摆锤的不同位置,测出它们的摆速,进行比较,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典型的自主探究过程。


凌彬老师的《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扎实”。就如特级教师刘晋斌点评中的肯定: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在今后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方法应该没有问题了。课堂中还有两大亮点:一是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的安排,使得整堂课学生在玩中学会了该学的知识;另外一个亮点——独特的教具,教师运用直观的课件和摄象头,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也教过这课,听课时我被凌彬老师的睿智所折服。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是因为我们普通人没想到的,他想到了。


阮翔老师胆大。因为他选择了很多老师不敢涉略的领域《在星空中(一)》作为此次公开教学的内容。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信手捏来般的流畅和引领,就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当然阮翔老师的课前准备也是无话可说的,为了能让在座的学生真切的体会仰望星空的感觉,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发动亲朋好友及团队的力量制作了一个超大银幕,平铺在天花板上,在模拟星空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无不啧啧称赞。


还有陈曦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一课用数据说话,讨论预测的根据。姜向阳老师和邵锋星老师对《磁铁的两极》这一课的同课异构,无不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深刻,就是学习的收获,印象中渗入自己的深深思辨,那是收获中的收获。


在北京教育学院教研员李晶教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员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喻伯军老师、杭师大东城小学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刘晋斌老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陈素平老师的点评中,我又有了一种拨开云雾看庐山的感觉,真是此行不虚,此行有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5 15:30:3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如果能对其中一节课作深度、细致的剖析,我想价值会更大。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3#

以下是引用儒衣飘飘在2010-9-25 9:26:00的发言:
如果能对其中一节课作深度、细致的剖析,我想价值会更大。

谢谢!你说得对,我努力往这个方向去做。呵呵……

TOP
4#

海儿:非常感谢你让我们欣赏你的好文,深入思考才有进步。上半年的这派名师课我也去听了一天,的确不同凡响,教师的个人魅力加上对课堂的不同思考角度的教学能力让我记忆犹新啊!唯一遗憾的是那次没有听到阮翔老师的课,因为那天我学校的课换不出来,以后有机会不放过这么精彩的课堂。更要向海儿一样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对一节课的听课过程有自己的感想才能体现老师的钻研的精神。


听课笔记本上如果有两种颜色笔作出笔记的老师相信会有更多的精彩等待他去发现。

TOP
5#

这次活动我也参加了,活动真的不错,但是你的文章好像发的迟了点!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6#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0-9-25 13:54:00的发言:

这次活动我也参加了,活动真的不错,但是你的文章好像发的迟了点!


是有点迟了,开学前刚在论坛安的家,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不过现在再回顾一下也还是有收获的,温故而知新嘛。


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