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2011支点五下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1#

[原创]2011支点五下教学随笔

  2011五年级下册学生前概念情况汇总

1.      什么原因会影响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


学生观点:①重的下沉,轻的上浮。②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2.      潜水艇为什么有时会上浮,有时又会下沉?


学生观点:①因为潜水艇有加重系统。②潜水艇会上浮因为反冲,下沉因为它很重。③潜水艇本来就是在水上漂浮的,下沉的原因是超重了。④因为潜水艇可以排出水,也可以向里面放水增加重量。⑤潜水艇人多下沉,人少上浮。⑥因为潜水艇有装水的房间,当海水装满时,潜艇就会下沉,打开进气管道,空气就把海水挤出来,潜艇就会上浮。


3.      沉在水底的石头没有受到浮力,你同意吗?为什么?


学生观点:①同意,因为石头很重,不会浮起来。②同意,只有放盐,石头才会浮起来。


4.      物体受热体积会变大,受冷体积会缩小,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说一说。


学生观点:①乒乓球被挤瘪,用热水一泡就恢复原形。②铁球比一个铁圈小,受热之后比铁圈大了。③煮熟的鸡蛋不容易剥皮。用冷水激一下,皮都紧一块了,那样就好剥了。④水热的时候会膨胀,水冷的时候会缩小。⑤饮料不加满。


5.      为什么在冬天一铁罐水结成冰会把铁罐撑裂?


学生观点:①因为铁罐会受冷缩小,而冰不会缩小所以会裂。②水变冰面积会变大。③因为水一旦结冰就会膨胀。④冬天东西很脆,铁罐一冻就被冻裂了。⑤因为冰很凉没有了软度。(猜想没有软度就是很坚硬的样子。)


6.      如果你见不到手表等计时器,你怎么知道现在大概是几点钟?


学生观点:①太阳在正南时是12点。②太阳出来大约八、九点钟,太阳落山大约五、六点钟。③一秒一秒地数。④看太阳或按照上课时间来计算。⑤看太阳或看日晷。⑥找一根细木棍插在地上看木棍(影子)的长短。


7.      一根细绳拴一个重物摆动,它会停下来吗?这根细绳摆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我配合演示摆动)


学生观点:①会(停下来),因为渐渐没有了摇力。②会,摆的快慢和线的长短有关。③会,和手指摆动的快慢有关。④会,和绳子的粗细有关。⑤会,和挂的物体的重量有关。⑥它不会停下来,它的快慢与手摆的力量有关。(我是拿在手里演示的)  


8.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观点:①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②因为月亮白天休息,太阳晚上休息。③只要太阳绕着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④因为地球在自转而太阳不转。⑤因为地球月亮都会动,而太阳不会。⑥因为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也会累,所以月亮帮着它。⑦因为太阳和月亮的位置不变,地球在转,转到太阳是白天,转到月亮是夜晚。(想象合理)


另外五七班学生在猜测沉浮现象时,有学生认为木块、冰、蜡烛会沉,回形针和针会浮。


20112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34:30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欢迎支点到来,期待更多精彩内容!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3#

欢迎支点大哥的到来,学生前概念的调查很丰富也很实际,对我同样有参考价值。

TOP
4#

欢迎支点!
一直努力中……
TOP
5#

素材来源于平时辛勤的积累!今后我也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TOP
6#

欢迎支点兄弟开专贴!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7#

好资料,学习了。
TOP
8#

欢迎支点老师开专贴。


还记得您曾经对我的鼓励!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9#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相关知识前,他已有一些独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他们掌握新知识呢?如果每次课前都能做足这个工作,我们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支点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希望看见更多的精彩。

TOP
10#

 


2011春《热起来了》教后记


      本学期上课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讲第二单元“热”单元,提前嘱咐学生在家里带一件前一个晚上没带过的围脖、棉线帽做实验材料,我在仪器室取了20支温度计来配合实验。


      刚过了年,先问同学们有谁见过天上的孔明灯?有谁点过?学生举手踊跃,说一说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引入“热”的正题。再回到我们自身,比如冬天在室外站得久了,怎么能让身体热起来?学生很容易想到了搓手、日晒、烤火、运动、多穿衣服、吃辣条等方法。在一个班和学生一起由慢到快地搓手,手热起来了,课堂气氛也热烈起来了。我接着讲:“前面说多穿衣服,三层衣服太冷我穿五层暖和了。下面我们做道选择题:衣服是能产生热量还是不能产生热量?”学生举手表决,有的班两派势均力敌,有的班就分成多数派和少数派,问清各自的理由,有学生讲衣服穿多了就热所以衣服能产生热,有学生讲把衣服放在衣柜里衣服是冷(不热)的,卖的冰糕上面盖了一层小棉被,如果棉被能产生热下面的冰糕就化了。我拿了一条毛巾和一支温度计问学生怎样设计实验能证明衣服能不能产生热量?实验设计很简单,重要的是如何准确操作让数据不“变形”,我特别强调从自己身上刚脱下的衣服不能做温度实验,对于温度计我讲了一些错误操作以警示大家,不要把液泡朝上,不要摸液泡和液柱,读数时一定要暂时屏住呼吸以免使温度出现误差。测量下来温度出现0.5℃的起伏还算正常范围,再高不是衣服有问题就是操作有问题了。


      经过一个班的试水,其他两个班的教学流程更合理了,就利用剩余的时间加了个实验项目:用任何方法使温度计上的温度升得更高。于是就有了同学们的各显神通:有插到腋下的,有哈气的、有握在手心里的,还有的用双手来回搓液泡几个人接力的,有的干脆支在暖气上烤,林林种种好不热闹。临下课统计大部分小组到了35℃左右。


20112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37:02编辑过]

TOP
11#

 

2011《给冷水加热》教后记


课前准备:试管、气球皮、细线、试管夹、酒精灯、天平、砝码


本来是本着不留一点空气的目的来捆扎气球皮的,第一次捆扎好倒过来发现了一个米粒大的气泡,不死心又做了一遍,没有气泡了。等我做完实验翻看教师用书时才发现气球皮蒙住试管保证不进空气是在水下进行的,而我是露天作业的,看来不细读教参让我多走了弯路。因为怕加热后试管会对托盘有损伤,我把半张作业纸对折两次放在托盘上。


教学流程:


1.上节课讲过了孔明灯,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呢?热空气比周围(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那一杯冷水怎么能变成热水呢?学生讲方法。


3.学生看教材,教师讲冷水袋在热水槽中的沉浮变化。提问冷水袋为什么会在热水槽里下沉?提示学生联系孔明灯反过来想。教师板书:冷水比(同体积)的热水重。


4.那冷水在变热水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三选一。教师出示三个选项:①体积变大,重量变轻。②体积变大,重量不变。③体积不变,重量变轻。心中想好一个目标,我们举手表决,教师标出各选项的支持人数。


5.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牵涉到重量所以我带来了天平,简单认识天平的用法。(实验过程中天平面向学生方便学生观察)介绍装冷水的试管,把试管倒置展示给大家看没有空气进入,让学生观察气球皮现在是平的,如果一会加热后气球皮变鼓了说明什么?(说明热水体积变大了)再把加热的试管放到托盘上,如果指针还指在中间又说明什么?(说明加热前后重量没变化)


6. 实验操作:先把冷水试管放在左边托盘的纸上,用镊子夹砝码放在右边托盘上配平。让两个学生观察确认天平指针在中间。接着给试管加热,加热时我找了个凳子放在课桌上,在凳子上完成加热过程,因为有些学生在看实验时会不自觉地站起来影响后面学生的视线,抬得高方便学生观察。在观察时让学生观察酒精灯火焰内外的颜色差别以及气球皮的变化,因为试管细气球皮很快鼓起来,因为是演示绕课堂一周让每桌的学生都看得真切一些。第一步达效。然后把热试管小心放到托盘的纸上指针不晃动时让观察过指针的两个学生再来观察一遍,三个班都很成功,指针稳居中间。第二个实验目的也已达到。


7.小结:冷水在受热时体积增大,而重量不变。


反思:


1.不要倚老卖老,讲过了并不一定精通。细读教材教参,挖掘每一课核心知识点用形象化的手段攻克。


2.学生纪律差也要保持不急不躁,以免教学事件变教学事故。对学生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13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39:13编辑过]

TOP
12#

学生的前概念对老师展开教学活动很重要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13#

 

2011《液体、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后记


     考虑到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比较简单且有对比性,就安排在一课来讲了。剩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下节和第五课一起讲。我一直向往简洁的课堂,但上着上着时间就不够用了,还是功力达不到啊。省去繁枝末节直奔主题:今天要进行两个实验,一个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一个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在第一个班五9班问学生怎样让液体水更方便观察即给水着色的问题,有学生提出来把血滴到水里,我当时没有反驳,也许学生只是想到了血液的红色随口说说,事后真想给这位学生讲:“因为这个实验切破手指放血损伤身体也不值得,用红墨水滴到水里就可以了。”


     实验开始先把液体热胀冷缩装置展示一下,从下而上讲解:先讲高锰酸钾溶液,再说锥形瓶的名称(板书),瓶口有橡皮塞中间打孔插上长吸管就组成了实验装置。分两步来做:第一步把这个装置放入热水中,如果液体体积膨胀吸管里会有什么现象?再把被加热的锥形瓶放入冷水中,吸管里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实验前又补充一句“注意吸管中液柱的速度。”实验正常,紫色液柱确实有快慢变化,最后在7、8厘米高程慢下来时我停止实验,接着放入冷水杯中,说是冷水其实就是自来水,当然冰水更好。在冷水烧杯中下降一小段后我开始带着学生总结结论,热胀冷缩是学生熟悉的,今天只不过结合典型材料再让大家在感官上印证一下。关于“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设计的”这一结论,我用一句“如果把吸管拿掉换上一支温度计,在热水中温度计液柱会不会上升,在冷水中会不会下降?”让学生作答,学生也很能领会液柱遇热上升遇冷下降的规律。现在想想温度计里的液柱升降现象是因为液泡里的煤油或水银受热或受冷以后体积发生涨缩而出现的,这已经和锥形烧瓶里的液体遇热遇冷体积发生涨缩是两码事了。对于温度计而言,锥形瓶里的热水或冷水只是一个热源或“冷源”而已。


      在做空气热胀冷缩实验时产生了一个小意外,锥形瓶上套气球泡在热水中气球很快就“挺”起来是我原来做过的,效果很好。今天泡在热水中半天只有半个气球呈现鼓的圆弧状更别说“挺”了。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对熟识的实验太轻视了,课前预实验没有做。课后反思气球不“挺”的原因,肯定是热气量不够,首先怀疑是水温不够,饮水机里的水也就80多度,到锅炉房找暖瓶一做还是这样,怀疑气球漏气换了一个还是这样,密封不好?原来实验从没捆扎过气球啊,气球口在锥形瓶上箍得很紧,这也不是个问题。干脆另起炉灶,空锥形瓶套着气球在石棉网上加热,三四分钟后气球终于“挺”了起来,下一步就很危险了,要把底部烧热的锥形瓶放入冷水中,玻璃有碎裂的危险。下午在五7班加热后稍作停留吹了吹锥形瓶底放入冷水中,气球很快瘪了下去,在五8班以为没问题玻璃能承受这种温差就马上放了进去,结果锥形瓶底裂了一道横纹,实验效果有了但过程太不可靠。我想好了在五9班重做这个实验时,加热步骤我会沿用酒精灯加热但第二步要彻底否掉,上课时我注意到锥形瓶在离开石棉网等待进入冷水的时候,原本挺直滚圆的气球就已经有些“泄气”了,常温就能冷却何必冒险呢?可以加入互动环节,教师拿着锥形瓶走下去让经过的学生轮流吹吹瓶底,经过这番“空冷”气球瘪下去是不愁的。


20113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40:08编辑过]

TOP
14#

欢迎支点老师开专贴记下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想。


学习了!

TOP
15#

多谢各位支持我的朋友们,从大家身上我也收获很多。
TOP
16#

 

再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


     因为上一节课,空锥形瓶套气球做的空气热胀冷缩实验不成功,所以重新组织材料在每班又做了一遍。本次实验材料有:大饮料瓶一个、气球一只、烧杯两个以及热水和冷水。采用效果最好的从饮料瓶侧壁浇水的方式让其受热和受冷。课上实验效果很好,十多秒钟气球就从瘪的状态达到鼓胀挺拔的效果。在最后一个班上课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上一节课饮料瓶用冷水浇过以后气球收缩得很厉害,谁知在上这节课时,等我拿起饮料瓶给学生展示时才发现原本在瓶口外的瘪气球缩到了瓶内。本想把它掏出来试了试不行。我想实验时热空气能不能把它顶出来呢?试一试吧!找来热水慢慢浇到饮料瓶侧壁上,很快,气球向外鼓出来一节,又慢慢自己翻卷出来鼓胀挺直了。我问同学们这像不像开花?我认为很像,开始鼓出来的一节是花骨朵,最后气球翻卷出来,鼓胀的样子就像鲜花盛开。在我接着用凉水浇饮料瓶后,气球又慢慢蔫了,前排有个女生也会意似地头耷拉了下来,有人说气球死了,我要说是气球花凋谢了。


     关于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解释,我的方法是在黑板上画两个同样大小的饮料瓶,第一个瓶口画瘪气球,第二个画挺直的气球,先跟大家讲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再拿起饮料瓶说:“这里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其实有东西。”学生答有空气。我讲空气也是由微粒组成的,瓶里微粒很多很多我画不清,现在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假如瓶子和瘪气球内有10个空气微粒,师在第一个瓶里画出分布均匀的10个微粒(瓶里8个瘪气球里2个),问:“大家猜加热后有多少个空气微粒?三选一,选择①10个②100个③无数个。”实际上还是10个。师再画出受热后瓶内和气球里的10个空气微粒(瓶内和气球内各5个),还是要均匀分布。让学生比较两个瓶子里微粒的不同。学生说位置不同,距离不同。确实原本在瘪气球里是两个微粒,在鼓胀气球里成了五个,距离也变化了,受热后距离变大了。教师板书讲解意在让学生把理论上的知识形象化,给学生一个学习新知的踏脚石,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得到知识的新收获。


20113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40:57编辑过]

TOP
17#

 

2011《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后记


     课前思考的教学流程毕竟是蓝图,经历了今天三节课只是勉强讲完了教材内容。至于资料库里关于固体热胀冷缩的内容只能留待下节课了解了。 课前答一个上节课的问题是从上学期就坚持下来的。本课开始接触了本学期最长的一个问题:用微粒运动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为便于理解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关键词:温度、运动、距离、体积,按这个顺序分别叙述了物体吸热和受冷对微粒运动的影响。 新课开始开门见山直奔铜球加热实验,先展示器材,教师演示:现在铜球能通过铁圈。然后说实验流程:一会先把铜球在酒精灯上加热,放到铁圈上看能不能通过;再放入冷水中使铜球冷却再试试铁圈看能不能通过。实验前我拿了装有50毫升冷水的量杯让前面的三个学生各伸出一个手指来试试水温,试完开始实验。在有的班加热一会就试着过铁圈,结果通过了,我问大家这说明什么?可能加热后铜球不胀大,也可能胀得还不够大。实验很简单,当把铜球小心放入冷水中后蒸汽四溢,之所以只准备50毫升水是因为想比较铜球冷却后水温和实验前有什么不同。再让那三个同学探出手指来试,结果是变成了温水。为什么会变成温水呢?这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 教材上钢桥加滚轴可以防止热胀冷缩对钢桥损害这一部分,我采用简单替代品演示,拿一个板擦当桥面,拿一支粉笔作滚轴在下面垫着。当暴晒时钢桥就向两边伸长,我把板擦垫在粉笔上向外推着动,冬天受冷时桥面收缩我又顺势向里拉,这样问题解决了。关于钢锯条受热伸长实验教材设计确实不妥当,应是用大头针分别贴在锯条两端用酒精灯在中间加热,发现随着钢锯条受热伸长把两端的大头针慢慢顶弯。因为时间关系这个实验采用黑板演示的方法。最后简单讲了三个反热胀冷缩的例子,金属锑和铋,4℃以下的水。联系学期初检查学生前概念时出的一道题讲了一下“为什么装满水的铁罐在冬天室外会被撑裂呢?”这个问题,这和水变冰受冷体积不小反胀有关。 2011、3、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47:55编辑过]

TOP
18#

看着这样的记录,感觉学生前概念的调查很好,学习了。
TOP
19#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3-9 0:20:00的发言:
 

再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


          关于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解释,我的方法是在黑板上画两个同样大小的饮料瓶,第一个瓶口画瘪气球,第二个画挺直的气球,先跟大家讲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再拿起饮料瓶说:“这里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其实有东西。”学生答有空气。我讲空气也是由微粒组成的,瓶里微粒很多很多我画不清,现在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假如瓶子和瘪气球内有10个空气微粒,师在第一个瓶里画出分布均匀的10个微粒(瓶里8个瘪气球里2个),问:“大家猜加热后有多少个空气微粒?三选一,选择①10个②100个③无数个。”实际上还是10个。师再画出受热后瓶内和气球里的10个空气微粒(瓶内和气球内各5个),还是要均匀分布。让学生比较两个瓶子里微粒的不同。学生说位置不同,距离不同。确实原本在瘪气球里是两个微粒,在鼓胀气球里成了五个,距离也变化了,受热后距离变大了。教师板书讲解意在让学生把理论上的知识形象化,给学生一个学习新知的踏脚石,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得到知识的新收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9 0:21:04编辑过]

这段的教学很欣赏。在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形象化的板书图让学生记忆犹新。

TOP
20#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3-11 0:17:00的发言:
关于钢锯条受热伸长实验教材设计确实不妥当,应是用大头针分别贴在锯条两端用酒精灯在中间加热,发现随着钢锯条受热伸长把两端的大头针慢慢顶弯。因为时间关系这个实验采用黑板演示的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1 0:22:58编辑过]

通过实验的改进,哪怕是微弱的变化看起来确非常明显。赞一个!

TOP
21#

                                              
   

2011《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后记


       本课实验有两个。“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我沿用老教具,跟学生说先不做实验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实验猜有什么结果?有一个细铜管弯成的支架(我拿起实物展示),在支架上等距离用凡士林粘三根火柴,火柴大头朝下,用酒精灯加热支架这一端,给火柴编上号问学生哪根火柴会先掉?在这一点上我要反思:有点先入为主了,怎么就不能猜想三根火柴几乎同时下落呢?看来我的问话有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课上的实验出效果很快。为加深印象我增加了一个细节:摸加热后的铜管,待铜管稍稍冷却,我让近处的学生由支架上温度低的部分向加热的部位摸去,怕他们不敢我先试,近处的几个学生通过触摸都感觉到了越接近加热点越热。所以我小结:热可以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
     第二个实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材料先是照教材图示准备的,铁架台、酒精灯也都有,圆铁片是在家里找到的,开始嫌在铁片上涂层蜡费时太多,想改用凡士林均匀抹在铁片上,摸了一片试了试,能看到中间的凡士林先化成“水”向四周延伸开去,从侧面看还是有效果的,但凡士林抹在铁片上近乎透明不方便观察。还是用蜡不过是更省时的滴蜡点,点着蜡先在铁片中间用三四滴油滴一个大片,然后向四周以放射状滴蜡油。冷却后看得出是白片了。预实验发现酒精灯加热熔化速度很快就改用蜡加热了。因为加热的是一个平面演示实验不方便把铁片立起来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轮流到前面来观察还不如我拿着实验走下去,所以原实验中的铁架台也省了。每班走一圈,最后最外层几颗蜡点也熔化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每个学生都只看到了实验中的一个部分,特别是最后的学生只能看到最外层的一两个蜡点了。从这一点才看出分组实验的优势。
                                                                                                                      
                                                                                                                                2011、3、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0:42编辑过]

TOP
22#

 

2011《传热比赛》教后记


    
     本课结构简单,第一环节步由热水杯中的塑料、木头、钢铁材质小勺的传热对比来引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第二环节通过展示实验方法、学生猜想和观察实验解决“铜铁铝传热性能一样吗?”这个问题。
      第一环节通过教师讲解完成。学生凭日常经验判断得出钢勺传热最快,问学生:“是不是塑料勺和木头勺过多长时间也不热?”学生否定了这种假设,我顺水推舟说塑料、木头不是不传热而是传热的性能差一些,这样引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两个概念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关于铜铁铝传热实验课前找来原有的教具做了一遍实验,为省时每根金属棒上等距离用凡士林粘两根火柴,教材资料库里提示这三者的导热度是铜最高铝其次,最差是铁。导热度是什么概念不太清楚,是代表该材料传热性能好坏的一个指数吧。实验结果是铝棒上的火柴先掉落,其次是铜,最后是铁。实验后铝棒很烫铜棒没有这种热度。火柴掉落计时结果如下(序号代表掉落先后):
    铁第一根火柴1分0秒83 ③   第二根火柴4分42秒32 ⑥        
        铜第一根火柴51秒49 ②   第二根火柴1分26秒08 ⑤
        铝第一根火柴21秒56 ①   第二根火柴1分16秒81 ④
    
     实验数据显示同为第一根火柴,铝棒上的第一个掉落铜其次铁棒上的最后掉落;同为第二根火柴铝棒上的也是第一个掉落铜其次铁棒上的最后掉落。在课上学生实验前的猜测环节,很奇怪,大部分学生选择铁是传热冠军,例如在五8班,学生举手表决时我发现认为铁传热最好的占全班的2/3,认为铜传热最好的10个人,认为铝传热最好的是5人。偏偏结果倾向了最少数派,有学生说铜传热最好,我说教材上确实说铜传热最好,但今天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实验中铝是传热性能最好的,铜其次铁最差。为什么是这个结果我想可能教材上说的是纯铜(紫铜)但我们今天所用的是黄铜。百度搜索发现了如下数据印证了我的猜测:
材料 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紫铜 8900    380
铝 (硅合金) 2800    160
黄铜 8400    120
2011、3、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2:02编辑过]

TOP
23#

以下是引用支点在2011-3-17 23:51:00的发言:
本课结构简单,第一环节步由热水杯中的塑料、木头、钢铁材质小勺的传热对比来引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第二环节通过展示实验方法、学生猜想和观察实验解决“铜铁铝传热性能一样吗?”这个问题。 第一环节通过教师讲解完成。学生凭日常经验判断得出钢勺传热最快,问学生:“是不是塑料勺和木头勺过多长时间也不热?”学生否定了这种假设,我顺水推舟说塑料、木头不是不传热而是传热的性能差一些,这样引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两个概念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关于铜铁铝传热实验课前找来原有的教具做了一遍实验,为省时每根金属棒上等距离用凡士林粘两根火柴,教材资料库里提示这三者的导热度是铜最高铝其次,最差是铁。导热度是什么概念不太清楚,是代表该材料传热性能好坏的一个指数吧。实验结果是铝棒上的火柴先掉落,其次是铜,最后是铁。实验后铝棒很烫铜棒没有这种热度。火柴掉落计时结果如下(序号代表掉落先后): 铁第一根火柴1分0秒83 ③ 第二根火柴4分42秒32 ⑥ 铜第一根火柴51秒49 ② 第二根火柴1分26秒08 ⑤ 铝第一根火柴21秒56 ① 第二根火柴1分16秒81 ④ 实验数据显示同为第一根火柴,铝棒上的第一个掉落铜其次铁棒上的最后掉落;同为第二根火柴铝棒上的也是第一个掉落铜其次铁棒上的最后掉落。在课上学生实验前的猜测环节,很奇怪,大部分学生选择铁是传热冠军,例如在五8班,学生举手表决时我发现认为铁传热最好的占全班的2/3,认为铜传热最好的10个人,认为铝传热最好的是5人。偏偏结果倾向了最少数派,有学生说铜传热最好,我说教材上确实说铜传热最好,但今天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实验中铝是传热性能最好的,铜其次铁最差。为什么是这个结果我想可能教材上说的是纯铜(紫铜)但我们今天所用的是黄铜。百度搜索发现了如下数据印证了我的猜测:材料 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紫铜 8900 380 铝 (硅合金) 2800 160 黄铜 8400 120 2011、3、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7 23:58:34编辑过]

支点兄,黄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铜,而是铜和锌的合金,所以用黄铜做实验,会出现这个问题。材料是科学课第一关键要素啊!!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4#

确实没有选择好典型材料,原来热学实验盒里有现成的铜棒就拿来用了,不够严谨,检讨。
TOP
25#

 

2011《时间在流逝》教后记


    
本课内容因为少了实验多了些叙述的意味。课前我在探索一秒钟的动作问题,什么动作做完刚好一秒钟呢?秒给人的感觉很快,我想到了“弹指一挥间”,那么手收拢成拳头把食指飞快地弹出再收回会不会是一秒钟呢?秒表测了几次都是一秒钟的三分之一左右,原来一秒钟比我们想象得要富裕。我又想凑一个一秒钟的动作,手握拳头伸展开五指再收拢回拳头,整个过程要不疾不徐很自然地来做基本是一秒钟,多做几次就有感觉了。在课上我让学生在我做的两个动作间选择,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伸展收拢五指的动作经过了一秒钟。课后我再体验时发现把一条腿踢出去再自然落回来也是一秒钟。一分钟能做什么呢?多数学生没有反应,有个学生说摸脉搏,我借这个话题展开:一个人测量了一分钟自己的脉搏跳了80次,以后他的脉搏只要跳够80下就过了一分钟。我们在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呢?我们试一试,不要图快就是正常速度写,我计时看大家一分钟能写多少个“田”字?一分钟的体验就结束了当然结果各异。十分钟有多长?有学生讲是一个课间,也可以是一分钟动作次数的10倍。还有一个话题是时间有没有快慢的分别?当然举例子最形象了,一个人坐牢坐了五年度日如年,一个大学生五年的大学生活他觉得一晃眼就过去了。时间是不是有快慢?学生多持否定答案,这就对了,说时间有快慢只是特定环境下人的特殊感受,时间总是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地流逝着。
2011、3、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2:53编辑过]

TOP
26#

 

2011《太阳钟》教后记


    
课前问答学生熟悉了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估计一分钟?之后转入新课学习。学习简约课堂教师就要头脑清醒地熟悉大的教学环节。今天我在课前把教学流程列了一下:1.古代没有钟表靠什么看时间?2.一天24小时是怎么来的?(白天12小时夜晚12小时)3.讲影长变化实例4.由日晷模型引出太阳钟的制作5.太阳钟的缺陷。大环节是节目单要保证前后衔接不能错位,每一环节中的细节就要看课前备课的资料蓄积加现场发挥了。课的开始开宗明义“这一课要学习太阳钟”,教师板书“太阳钟”,第一问学生知道古代要靠太阳看时间,我再给学生发挥:“古代没有钟表的时候就是天蒙蒙亮就知道拿着锄头下地干活去了,到太阳老高时就知道中午要吃饭了,在地头吃了饭就接着干,到太阳快落山时再拿着农具回家吃饭睡觉,就这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个白天加上一个夜晚就经过了一天。”我板书“白+黑=一天”学生一定很新鲜。解释:“那时没有时分秒的概念,最早的计时单位就是‘天’。”“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天是24小时了,那一天为什么不凑个整数一定是24小时呢?这和古埃及人的发现有关,下面我们来看教材第52页。”阅读资料可以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第三环节是上周末留下的实测影长变化的作业,很遗憾没有人作观察,我成了全班唯一的实测者。教师做观察学生坐享成果学生的惰性哪里来?或者说科学探索的动力何其少?这一环节总结的“太阳下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会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为第四环节提供了理论依托。第四个环节的导语:“古人后来发明了一些计时的仪器,我给大家展示两个,分别是日晷和圭表。”我用模型展示加讲解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两种计时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日晷是边介绍组成边组装的,时间所限只能讲解使用过程没有实地实测。活动手册上要求画太阳钟的示意图,这个示意图课前为表现日晷的立体性和把时钟的刻度线画得均匀反复画了多遍,直到顺眼为止。最后一个环节很简单:“你认为这个太阳钟有没有缺点?”“和现在的钟表相比它只有一个像时针一样的影子线,没有分针和秒针。”我先说了一个,学生很快就想到了没有太阳这个日晷没法计时,我肯定了这种说法,又有学生说有太阳放在阴凉的地方也不行,我又修正成需要把日晷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来计时。至于阴天夜晚等天气不好的时候怎么办?我没有问,有学生想到了把日晷放在灯光下,很遗憾我没有抓住这个话题因为还有笔记、下周材料准备等问题要说明。等下节课有时间一定要讲清不是见光日晷就能发挥作用的。

2011、3、2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3:59编辑过]

TOP
27#

 

2011《用水测量时间》教后记


    
本课教学流程分为四部分:1.介绍水钟的类型2.两种水钟是怎样计时的3.演示滴漏实验(先猜再做)4.分析数据。
讲授:古代最早的时间单位是天,后来发明了滴水计时的方法,滴水计时的工具叫水钟(板书),它有两种类型,下面我给大家画一下。(借助简笔画式的板书比现成的看教材插图接触的信息更纯粹而直接)我画了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的简图并且结合图解释了计时过程,每个简图下分别标上“泄水型”和“受水型”。这时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活动手册把相关内容填写下来。下面介绍滴漏实验材料,仪器室没有细量筒,只能用100毫升的量杯来代替接水容器,因小量杯没有实验要求的10毫升刻度线(最低是20),就干脆把要求滴到的10、50、100毫升依次改为20、40、60毫升,数值间既是倍数关系又压缩了实验时间。该实验要求先预测再实验,学生在手册上写下预测时间后没有让学生汇报就开始实验是个败笔。实验要求做三次还是考虑到时间因素连做了两次,实验数据差别不大。和学生说了实验为什么不做一次是为了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学生也理解这一点。结合黑板上的数据第一个数据是27秒多,我说从0毫升到20毫升用了近半分钟,到40毫升应该是两个半分钟也就是一分钟,实际上是接近一分半钟,到60毫升应该是三个半分钟即一分半钟,实际上是两分半钟了,这说明什么?(水流速度不均匀,呈现从快到慢的变化)然后我做了个“规定外动作”:左手拿着刚才滴水的半截饮料瓶,右手端着500毫升大量杯接水,引导语:“看完这个演示就知道为什么水流不均匀了。”堵住瓶盖的食指移开水呈细线流出,把半个饮料瓶里的水倒出一半观察流水现象,再倒出一半,再倒出一半,再倒出一半,最后水只能像输液器一样慢慢地滴了。“现在大家说说水流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学生知道是和水位有关系了。
2011、3、3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4:50编辑过]

TOP
28#

 

2011《我的水钟》教后记


    
提前两节课就嘱咐学生准备好做水钟的材料饮料瓶、电子表等,清明放假前检查学生带了不少,谁知过了一个清明学生带材料的反而不多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也要想一想:没有强烈的探索兴趣我会不会带?水钟实验只在一个带材料多的班进行了。
本课教学流程:1.(直入正题)今天我们要利用饮料瓶做一个受水型水钟。课前问答:受水型水钟是怎样计时的?(受水容器的水面随着水的流进而上升,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2.教师画不规则受水容器,让学生分析时间刻度不能均分的原因。学生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水流速度不均匀前快后慢;二是受水容器形状不规则。3.针对受水容器形状不规则影响均匀画刻度,教师再画一个规则容器标出均匀的时间刻度,问学生这样行不行?为什么还不行?学生这时怀疑的矛头指向水滴的速度不均匀,(上节课我演示过:水位高水流急水位低水流慢)教师追问那怎样改进能使水滴速度均匀呢?如果像医院输液器那样滴水就好了。有学生想出了保持漏水容器水位不变的方法,即在漏水容器上再放一个漏水容器来补充下面流失的水。4.教师说明实验注意细节,学生做滴水实验。(先测一分钟标出刻度线,然后均匀画出五分钟刻度线),再做滴水实验用电子表检验画的刻度线是否准确?5. 归纳总结。
2011、4、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5:30编辑过]

TOP
29#

支点——有科学味儿的名。都上到《我的水钟》了啊。反思后记很及时啊,我得加快速度了哦。
TOP
30#

写的真实,精彩。开始那些字体太小啦,看着有点累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