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水市小学科学研修班22号学员徐琳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

丽水市小学科学研修班22号学员徐琳研修专贴

学员简介

姓 名:徐 琳

工作单位:云和县沙铺小学

邮政编码:323605

联系QQ :335321895

电子邮箱:keanuxl@163.com

教学感言:科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部分荣誉:2005年 云和县先进工作者

2006年 云和县教育教学质量奖

2007年 丽水市小学科学教坛新苗

2008年 丽水市优质课二等奖


2011年 丽水市小学科学教坛新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6 23:43:3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六年级上册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后,让他们主动猜想、实验、观察、交流,以教师为主导,提供给学生直接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发现和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探究、观察能力,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教材分析
     《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这单元中的一部分。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前四课中我们锁定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以学生们熟悉的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统计、分类等活动并初步建立了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本课就以生物家族中的我们最熟悉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引领学生建立就一种生物而言,生物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一种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在学生的经历中,他们可能有过这样的认识,不同的动植物长相不同,同一种生物也有许多差异。但是这样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很少有人去仔细的琢磨或求证过。经过前四课的研究活动,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在学生的头脑中已逐步清晰起来,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也就成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他们会很自然地将这些差异与生物的多样性联系起来,本课的学习以我们人类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刺激和绽放他们的探究热情。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难点: 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及全班汇报、交流,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
七、课前准备
为全班准备: 几个相貌特征组合成的性状图、我的相貌特征统计表。
    为每组准备: 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
    为每个学生准备: 白纸、记号笔。
八、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我们的不同
1、大家对你们的班主任X老师都很熟悉,但是今天我却把她认错了。事情是这样的:我前几天看到X老师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早上来学校的时候,我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女孩子穿着和那天X老师一样的衣服,于是就想和她开一个玩笑,蹑手蹑脚地走到她身边,然后大叫一声:“X老师!”然后那个女孩子转过身,我一下子就愣住了……
(1)你们猜发生什么事情了?
(2)我为什么会认错呢?衣服可以作为辨别不同的人的标准吗?
2、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以什么作为辨别的标准?
(1)我们不同的样子也叫作相貌,那我们的相貌是否各不相同呢?
(2)我们通常是通过观察相貌的哪一部分?(脸部)
(3)脸部,也就是头像,我们的很多证件上都是用人的头像作为区分人的标准的。比如说有身份证,学生证,医保卡等等。那我们的脸部有哪些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人?(五官)
3、他们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PPT出示成龙和刘德华的照片)

活动二: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
1、这些相貌特征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性状吗?每个人的性状都不一样吗?和同桌比较一下。
2、我们班各种相貌特征不同的性状各有多少人呢?
(1)我们来调查一下这些相貌特性。(PPT出示调查表)
班级相貌特征调查统计表
性状    人数    性状    人数
双眼皮        单眼皮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前额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没有沟    
卷发        直发    
(2)上面的不同表现性状都明白吗?(PPT出示各性状的图片)
(3)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才能完成普查?
(4)时间有限,你有很好的方法让统计很快完成吗?
3、学生相互帮助,完成自己的相貌性状分析,汇总数据。
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
                                                姓名        
相貌    耳朵    发际    下颌    头发    眼睛

状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际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无沟    直发    卷发    单眼皮    双眼皮    一边单眼皮一边双眼皮
我的性状                                            

4、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通过分析数据经常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分析这些数据,你能有什么发现?(有很多同学的相貌特征不一样,但还是有很多同学的性状是一样的)
5、那这能说明人与人的不同吗?我又怎样才能在人群中找到独特的你呢?

活动三: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
    1、我和这位同学的眼睛一样,都是双眼皮。那我们是不是长得一样呢?其他的相貌特征一样吗?
2、我们可以怎么做?把不同的相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性状组合起来看一下会不会有发现?
3不同表现性状的组合(分别组合进耳垂、眼睛、头发、发际、下颌)
(1)将两种不同性状的相貌特征进行组合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相貌?(耳垂和眼睛)
(2)如果是三种不同性状的相貌特征呢?又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相貌?
(3)如果再组合进更多的特征呢?比如说四种?五种?
4、真的只有这么几种不同的相貌吗?
(1)其实我们的某种相貌特征远远不止两种表现性状(PPT出示眼、眉、鼻、嘴、脸的不同表现性状)
(2)这么多的表现性状,如果一个人的其中一种性状改变了,那他的相貌还和原来的一样吗?
(3)如果把这么多的性状组合在一起,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相貌呢?(一共有38880种)
5、如果把更多的相貌特征、更多的表现性状进行组合,还能找到一模一样的相貌吗?
6、那双胞胎是不是一样的?这么解释呢?
活动四:课外延伸
    1、达尔文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30 12:44:11编辑过]

TOP
3#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概念学习问题初探
摘要: 关注事实性知识到关注科学概念,是中国小学科学教育必须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即教学的过程就成为用一定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概念的过程。基于“概念”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1、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清晰概念教学起点;2、构建概念体系,明确概念层次;3、思考学习过程,设计为概念学习提供支架的活动板块;4、推敲教学策略,促进概念的修正和完善;5、应用科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检验概念建构结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  概念学习  初探

中央教科所郁波老师指出:“从自然到科学,我们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在对事实性知识的追求上,我们没有变。”应记住我们的任务不是单纯地教小学生研究植物学。而在于“用什么观念看待自然?”【1】。然而,小学科学教育时怎样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在教学中一直困惑着众多一线教师。审视我们几年来的课程改革,老师们教学观念的转变导致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如何探究、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更加关注科学的研究过程;在做中学科学,在玩中学科学,学生们研究科学的兴趣被激发,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细细想来,我们却发现有些做法似乎矫枉过正了:对三维目标的关系,我们始终把握不好,重视动手做的目的性,忽视探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视活动过程,忽视科学概念;致使探究方向的迷失,探究活动与知识脱节……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个科学概念的建立,这个探究活动过程是为了什么而展开的呢?
所以说从关注事实性知识到关注科学概念,是中国小学科学教育必须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当前小学科学的课例研究要向概念研究迈进。
一、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清晰概念教学起点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总试图从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混乱信号中寻求模式或顺序,从而建构他/她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个人经历、背景及其他生理结构的差异,各自建构的知识或对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2】。所以说每个生命个体在探索身边世界时,会依据自己的心理图式描画出对科学概念的朴素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即学生的前概念,也正是科学概念形成的基础。
前概念是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出的生命个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基于生命个体认识水平的一种朴素理解。它有着片面性、顽固性的特点,还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形成的,有时很难察觉,加上这些概念又因人而异,五花八门,所以要改变学生的前概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前概念做出评估,挖掘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以便对症下药。在探索小学生关于科学概念原生态认识的方法上,我们可以参考下列比较有效的方法:
①图示法:图示法是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某一概念或某一实验过程的理解。如,在关于电路连接概念的学习上,我们学生原有的日常概念状况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课前画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具体如下)。
这些是四年级学生在自我认识中的电路连接概念,这些连接方式暴露了学生对电及简单电路概念的理解——绝大多数儿童将灯泡看成是一个单向的接收器,认为电池是电源的提供者,而灯泡是电流的接收者。他们认为电流,能量,电压等贮存在电池中,然后流向灯泡供其消耗。
②访谈法: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访谈研究法的优点是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如能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
③再忆法:这是在执教新科学概念的课堂中,通过一些事例或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日常概念的回忆与展示。
④解释法:教师设计情境和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解释。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课堂教学结束后,是学生对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描述。这种对比描述可以直观地让我们看到学生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差异。如:在调查学生对“空气与燃烧”存在哪些前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把一支蜡烛点燃,然后用杯子罩住,过一会儿蜡烛熄灭。然后我就应用了“解释法”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结果学生中,有85%的学生这样解释:杯子中的空气没有了,所以蜡烛熄灭了。还有15%的学生解释:是氧气没有了,所以蜡烛熄灭了。这时,教师很容易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前概念:空气帮助燃烧,空气没有了,燃烧就不能进行。
二、构建概念体系,明确概念层次
“所有概念建立者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浩瀚的事实中探求意义,探寻一个概括的体系,把一个问题所有可能的特征包括进去。” 兰本达教授这样描述概念体系【3】。
把目标定位从事实、主题提升到具体概念的教学,它将实现两个基本想法:一是日常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知识理解层面,而且要上升到综合分析层面,这样的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思考力;二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找到了落脚点,帮助学生在熟悉事物、收集事实的同时,还要形成一种观念性的概念,用这种原理性的概念引领科学探究的发展,这对学生长大后所形成的科学素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认为,核心概念,确实可以用一段具体文字进行表达,但是作为核心概念最重要的功能是指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及验证、进行教学过程的调控、给教师一个掌握教学方向的标杆。具体概念,是教师能够教,学生能够学的对于知识概念的文字表达。主题,更多的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而事实,就是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得到的最直接的东西,或者说是建构概念的原材料。
三、思考学习过程,设计为概念学习提供支架的活动板块
在导向概念的教学中,其学习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者对儿童学习科学的过程的解释。建构主义者认为儿童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建立更精确、更深刻、更合理的概念。与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相一致的是,帕斯纳(Posner)和他的同事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帮助人们认识儿童的概念发展与转变过程的概念转变模型(简称CCM)。根据该模型,儿童学习科学的过程可看作是一个由新概念替换旧概念的过程【4】。
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由一个个活动构成的。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科学课的学习可视作改变学生初始想法的过程,不断修正和完善概念的过程,即概念变化的过程【5】。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在概念主题下的活动板块及每个活动承载的概念内涵。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经验一步一步地拓展他们的观念,而不要跑到他们经验的前面。
如:《观察我们的身体》这一课,根据本课在单元学习中的地位,我们期望学生形成关于人身体的整体概念。但是三年级学生的关注点总是在一些细节部分,比如手指上的指纹,手上的毛孔、伤疤等。为了避免学生停留在对细节的观察与描述,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人体结构简笔画,故意把手或脚画成不对称——学生观察“我们的身体”并描述各部分的特点——修正教师的简笔画——体验不对称、平衡的不方便——拓展认识内部器官及观察工具。几个活动形成一条概念活动链,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人体结构上而不是细节部位,这样,学生的活动就紧紧围绕本课的概念主题而展开。
又如:《食物链与食物网》一课,为帮助学生建构“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的科学概念 。我们组织了一个“结网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稻田里的各种生物,用毛线将其中的几条食物链联接起来。然后让学生体验食物链中的一环受到破坏会影响到整条食物链的活动。这样通过概念模型的建构使学生从“旁观者”转化为“当局者”,更深刻地感受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联系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让科学概念作为“观念”而非“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四、推敲教学策略,促进概念的修正和完善
概念的发展来源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课堂活动板块清晰化后,组织承载概念内涵的活动,帮助学生整理从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推进都要依赖有效的策略去保障。具体的做法有:⑴注重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运用;如“芽长成苗”这三个活动线索虽然十分清晰,但其中蕴涵的内容却非常多。可以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与指导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修正与完善。具体做法是:第一个活动不提供学生种植的凤仙花,只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同学交流。当学生提出“子叶是不是叶子”的问题后再适时提供实物让学生去观察这个“焦点”。这样的设计一可以使学生重视种植过程中的记录,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并保证交流的效率,避免“汇报无听众”的局面,还可以高效地达成对“子叶”概念的修正。从而顺利形成共识“在前面三周时间里,凤仙花在不断地生长”。第二个活动伊始,教师便呈现关键问题:“又一周过去了,我们的凤仙花在原来的基础上会有新的变化吗”,强调学生在观察、交流时要与原来的数据、现象做对比,促使学生的思维趋向连贯性,保障交流的目的性、有序性。第三个活动同样用关键问题“根据这四周的观察数据,你预测一下以后四周凤仙花的生长情况”,使学生有依据地预测,有目的地预测。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今后的观察活动中更加投入,学生建构的概念才会更加完善。⑵材料的精心设计与组合;一是设计有结构的材料,二是科学设计材料呈现的时机,依据学生的探究进展适时提供材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效率与思维的逐步深入,最终形成科学概念。⑶对数据的有效利用与提升。一是数据的科学利用,我们在引导学生统计数据时不仅要统计本组同学的数据,还要横向比较其他同做本实验的小组的实验数据,用另一种方式达到重复实验的效果;二是数据的有效提炼,在保证数据来源科学性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数据告诉我们什么?数据在我们的结论起着什么作用?帮助学生在对数据的分析与提炼中领悟科学概念。教师教学策略的介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五、应用科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检验概念建构结果
在学生完成概念重组、初步形成科学概念后,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概念,这会使学生对概念更加亲切,也是检验科学概念掌握情况的重要标志,还是加深对科学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应用概念于实际,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对科学概念理解上的缺陷才能暴露出来,以便进一步地加深和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如:要建立“鱼”的概念,就要准备一些活鱼、鱼产卵的录像或挂图,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鱼的身体结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抽象出鱼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在建立了鱼的概念以后,还要提供一些外形不像鱼而是鱼(泥鳅、鳝鱼等)、名字叫鱼而不是鱼(章鱼、鱿鱼等)、外形像鱼而不是鱼(鲸、大鲵等)的各种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挂图、录像或实物,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概念去判断这些动物是否属于鱼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
又如:在抽象出“绝缘体”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后,对铅笔的导电问题产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铅笔是导体(笔芯),有的认为是绝缘体(笔杆),老师这时不应当去明确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要先指出问题出在哪里,而是让学生再去实验,再去观察,再去分析,再去比较,看看自己是怎么做实验的,别人又是怎么做实验的,别人的实验过程跟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产生争论,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样获得的概念将是终身难忘的。
   总之,要上好指导学生建立科学概念这一类课,教师在理论上必须掌握好一系列的概念问题,在实践中必须把握教师的“指导”作用。正如中央教科所郁波老师所说:“从关注事实性知识到关注科学概念,是中国小学科学教育必须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因此,如何建构小学生的科学概念是需要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张之仁编写:《生物与环境》㈠的回顾 2005年版
2. 程红兵写:《建构主义教学论》,教学大参考。
3. [美]兰本达等,《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4.刘忠学著:《小学科学前概念和教学》,小学科学课程网。
5.陈华彬  梁   玲编著:《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TOP
4#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问题的提出


云和县云丰小学   徐 琳


摘  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专门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实践以来,它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肯定。广大教师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与之悠久的历史相比,探究式学习如何更好地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却还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就探究学习的起始阶段,即探究问题的提出进行研究,结合教学中得到的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字:有效教学;提出问题;引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在丰富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探究,体验探究,学会探究,要实现这个过程,一方面学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引进行指导。然而,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表面化、形式化和低效化操作,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阻碍了课堂教学目标和科学课程目标的顺利落实。因此,科学探究活动的低效性问题,也就成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探究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学习的载体与核心就是“探究问题”。在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是围绕一个或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展开的,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一直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师在课前会精心设计大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学习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虽然在科学教学课堂中,探究活动非常多,气氛非常热烈,但是教学的核心还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而且这众多的问题中,大多是记忆型的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或者对具体的事实做出回答,而很少要求学生作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没有实效的根本原因。如一位老师在上《蚂蚁》一课时,教师根据“对蚂蚁进行观察”这一活动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蚂蚁的身体可以为几部分?蚂蚁有没有眼睛?蚂蚁有没有触角,是什么样子的?蚂蚁有几对腿?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研究蚂蚁。虽然这些问题学生不大可能一下子就想到并自己提出来,但是学生在教师给予的问题指导下进行的探究,实质上是被限制在了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当中,所谓的探究也是形式化的探究活动。这与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理念是相悖的,把学生的思维禁锢着朝着一个方面牵引。


    我们要明确的是,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探究性学习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是各个环节探究的核心。要想科学探究活动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使小学科学的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有探究性的,即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但有不具备解决方案问题。提出探究性问题是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第一步,他对整个探究学习过程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有时学生可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有时解决了原有问题之后又会有新的更多的问题产生。在探究过程当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那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就越大,探究学习也就越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提问的多少,提问的创造性对探究性学习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2]但是要学生独立提出探究性问题一般是很困难的,因此,在问题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作好指导,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基础,共同形成探究问题。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已经逐步重视引导学生对探究性问题的提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探究水平。那怎样帮助学生提出适宜的探究问题呢?


    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探究式学习的特征已经决定了探究的方式要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提出而展开。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他的关注度、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等都处于被调动和诱发的积极状态。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使用个种方法,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问题从何出来?我总结前人的研究,有以下途径展开探究:


一、从“怀疑”入手。“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教师创设的情境产生困惑、怀疑,甚至是进行了否定时,可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在教科版的小学科学六下《微小的世界》单元中的《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告诉学生: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画技高超。有一次,一个画家向他挑战,两个人在相同的时间里都作了一幅画,都栩栩如生。正当大家争执不下谁画得好的时候,两只蝴蝶飞了过来,都围着唐伯虎的《百花争艳图》 还时不时地停在上面。这时候,比赛的结果也就出来了,唐伯虎的画连蝴蝶的眼睛都“骗”了过去,当之无愧地成了赢家。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是 什么将蝴蝶引到画上去的?蝴蝶的视觉真的这么好吗?由于学生对于教师讲述的内容产生了怀疑,学生的 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学生的内在动机驱动下,再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开始了微小世界下的昆虫研究。


二、从“操作”入手。学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科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是小学生要亲自动手去做的,而不是别人做给他看的事情。”如《研究摆的快慢》这一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自主探究“摆”的活动。在教学时,首先出示一个摆,并让它动起来。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类似的物体?接着又给学生讲了嘏利略研究吊灯摆动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后,请一名学生操作“摆”再鼓励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摆,并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当中,学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并在后继的研究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体验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行为的有效反馈,而且还对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了创造和新的构建。在操作过程当中,学生发现实际情境的现象与他的原有认知有冲突,探究问题自然也就产生了。又如在学习了《生物和环境》之后,让学生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通过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进行解释、反馈与交流等活动后将对环保问题的探究推向深入。


三、从“引导”入手。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确立探究方向。如在《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时中的实验,其实难度并不高,这个问题就是生活当中的问题,很多学生之前都接触过小灯泡,都有着相应的经验基础。在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看书,也没有进行演示,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接,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昂。但是我以控制材料来作为引导的学生探究的手段,先是用一节小电池、两根导线,接亮一个小灯泡;接着增加一节电池;而后又增加一只开关;最后要求用一节电池接亮两个小灯泡。随着难度的增加,学生的投入度也在增加,新的问题是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当中产生的,所以研究时的主题意识也更强参与度也大大增加。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他们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让学生带着小疑进教室,带着大疑出课堂[3]。又如五下《生物与环境》单元中“食物链”的问题,有位教师就采用了逆向探究的方式。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某处的森林中的池塘里有一条鱼,根据你对鱼的了解,你能够找到它有可能有哪些邻居?”责怪问题看似简单,但深入讨论后就会有很多发现。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统一模式、单一线条进行的,他们对“鱼”的看法各不相同。学生的思维出现了不同的路径,在头脑中构建生物的联系图,而且这种联系是动态的,还可以进行后继的研究。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整个单元的研究内容集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锻炼,科学概念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四、从“材料”入手。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探究学习离不开大量的活动材料,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材料是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急促和关键。学生通过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揭示一系列有关现象的内在联系,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材料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有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而且材料间能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联系方式,有利于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有时学生也不一定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教师就要通过材料的引导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探究需要。如做“我的月球卡”时,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参差不齐,我就给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源:①课前将图书馆等地找到的资料整理打印,供学生参考使用。②通过上网等方法找到大量的视频,图片资料,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从中收集资料。③学生自己之间通过“百度”、“雅虎”“新浪”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学生通过整理资料,了解了月球的基本情况,激发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科学素养。教材提供的材料有时是不适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的,为了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一般我们可以对教材和材料进行适当的重整、替换和补充。如物体的热胀冷缩问题,有些材料的性状不明显,我们就要对探究的方法和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采用三脚镜反射光的原理扩大实验现象,便于学生可观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教材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构建结构性材料,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成为科学探究的主题。


    但是,众所周知,学生探究活动的成果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的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这些问题有的会贴近教学内容,甚至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有价值,有些则是天差地别的奇思怪想。这些都是学生经过思维的产物,只不过是因为个性差异、认知水平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求知需要,所以教师应该首先予以学生充分的肯定,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然后再指导学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启发他们挑选出有价值的、关键的问题,并将问题按研究的顺序进行排列。通过学生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使他们达成共识,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以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其关键为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根据设想选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综合能力[4]


    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一个好问题的提出,就是一次研究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科学课程标准[M].国家教育部.2005年版;


[2] 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P63.


[3] 肖龙海.学与教的新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P142.


[4] 管建林.浅谈小科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浙江小学科学网,2008.

TOP
5#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差异性实验的运用


云和县云丰小学     徐 琳


摘 要:差异性实验是指结果或呈现的现象出人意料之外的、与学生学习前概念或常识相冲突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的探究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差异性实验的特点和教学功能,将其融入探究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进行概念转变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差异性实验对增强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对创设学习情境、对促进学生知识意义建构和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充分理解差异性实验的特点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将其融入科学探究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差异性实验  探究教学  知识构建  认知


 


一、前言


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探究是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在科学学习时,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即“当前状态”和学生目前未知但准备去探究的新知识,如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科学概念、理论等“目标状态”之间产生差距,这种差距就是“科学教学认识差距”。 因此,利用学生“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产生的差距,设计和运用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构建新的认知体系的实验,是科学教学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这种利用学生“认识差距”设计的实验就是所谓的差异性实验。


二、差异性实验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一)差异性实验的概念界定


从词义上来看,差异的意思等同于差别,是指:“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 [1]。所谓的差异性实验是指呈现的现象或结果出人意料之外的、违反直觉的、似非而是的并与学生的学习前概念或常识相冲突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展示的现象,与学生学习科学的前概念发生矛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头脑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例如:在自然状态下,水是从上往下流的,但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水会往高处流,这就是一种差异性现象。由于差异性事件呈现给学生的现象或结果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相一致,因此能引发学生认知不平衡,从而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之中。在一般情况下,学生是较难接受事物的“差异性”的,因为这些差异性与他们的当前状态下现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激发学生要去探索这些差异的欲望和冲动。在课堂中呈现差异性实验现象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技巧之一,在西方国家,科学教育中运用差异性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已有较长的历史。差异性事件被广泛运用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


(二)差异性实验的特点


    差异性实验的主要特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


    差异性实验正是以其新奇的实验现象,挑战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满足学生成长性需要,为解释实验现象,他们会主动探究其原因。此外,由于实验现象的新奇性,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即时的愉悦,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冷水和热水的分层现象,当把染色的热水倒在冷水上时,不同颜色的水呈现了明显的层次。还有在研究植物茎的作用时,将白色花朵的茎浸入红、蓝墨水兑的水中后,原本的花瓣是白色,慢慢地转变成了鲜艳的色彩。这种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头脑一下子充满了问题,学生的探究欲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科学教学中的许多实验所展示的现象出乎学生意料,非常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引起认知冲突


    运用差异性实验进行教学时出示的差异性事件呈现出的异常资料,让学生比较原有知识结构与科学概念,通过比较使学生对原有认知产生不满,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例如:物体在液体里的沉浮实验中,学生都认为木棍在水中既然是浮的,那么在油中也肯定是浮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这和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是完全不相符的,这种“冲突的”实验结果产生了很强的差异性,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和认知失衡。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积极地认知,试图达成新的认知平衡。


    3.证伪的功能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实验教学模式是以验证性教学为主,主要用来验证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起到一个验证学生已有知识的作用。而差异性实验没有出现学生预期的现象,与学生的猜想与假说相矛盾,起到一个实验证伪的作用。例如:在验证空气也有质量的时候,学生认为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气球里面空空如也,肯定是没有质量的,可是通过实验发现,充气的气球明显要更重。实验的结果证伪了学生先前的想法,向学生的思考提出了挑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可,强化理解和记忆,也较为真实的模拟了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差异性实验的原则


差异性实验在具体是操作时要综合考虑小学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实际以及学校的实验室设施等情况来设计。 一般来说,差异性实验的设计除了要符合下面几项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差异性实验的设计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它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操作方法等必须与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实验方法论一致。


(二)针对性原则


差异性试验应暴露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实验展示区的现象或问题之间的差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析,挖掘出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差异性试验。要利用差异性实验的特点和教育功能,在学生的科学概念和规律认识模糊处、在学生的感性知识薄弱处、在错误的前概念处,在创设科学学习的情境时恰到好的运用差异性实验。


(三)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提供差异性实验时,应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给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问题。认知派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当感情的输入和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学生兴趣最大,情绪最高。因此,问题情境通常要求部分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处于多数学习者思维上的“最近发展区”才行。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差异性的实验,从实验内到完成实验所需的技能,都应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强度,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解决的,任何过深过难,或者过浅过易差异性实验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难以起到差性实验的教学作用。


   (四)迁移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指要求设计差异性实验时,必须考虑到完成实验探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都应是学生能力范围内的,或是经过学生的迁移后能够解决问题的。探究问题的难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任何过深过难,或者过浅过易差异性实验都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同时也难以起到差异性实验的教学作用。


差异性实验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在设计差异性实验时要尽量增大他们的“出乎意料”,提高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此外,差异性实验一般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要尽量符合简易性的原则,在能达到探究实验目的前提下,尽量利用身边的简易器材进行实验;实验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设计的实验方案要便于操作,易与采集实验数据和处理数据[3]


四、差异性实验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差异性实验激发直接兴趣


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与现有认知结构存在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学习兴趣最大[4]。差异性实验正是以其新奇的实验现象,挑战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满足学生成长性需要,为解释实验现象,他们会主动探究其原因。此外,由于实验现象的新奇性,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即时的愉悦,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图:在演示“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时,将1枚硬币放在空玻璃瓶瓶口,此时硬币静止在瓶口上。而当把它们浸入装有温水的 烧杯时,硬币就会在瓶口跳动起来。该现象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他们会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之时,教师顺其自然引入空气的热胀冷缩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这样既引发了学生寻找答案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做到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认知教练”的教学目的。再如,在六下物质的变化单元中的《醋与小苏打》的变化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差异性实验:先呈现三杯无色透明的液体(1号杯液体为小苏打溶液,2号杯为无色酚酞溶液,3号杯为白醋),将1号杯的液体与2号杯的液体混合,液体变红色,然后将红色液体与3杯液体混合,液体又变成无色。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意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差异性实验进行概念转变教学


差异性实验以其新奇、“反常”的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相矛盾,通过比较使学生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呈现出认知结构冲突的情景。认识到自己的前概念是有瑕疵的,从而自觉予以放弃,萌发修正或重构新的科学概念的欲望,达到概念转变的目的。记得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学生在网上得知“15℃--25℃为蚯蚓生长的最佳温度,0℃--5℃蚯蚓会冬眠,32℃以上会停止生长、夏眠”。该生大受震动,决定一探究竟。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蚯蚓与温度的关系呢?学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提出在桌上铺一层土,再分成两半,一半土的温度为20℃左右,另一半土的温度为35℃左右,然后观察蚯蚓在这两半土上及其交界处的不同表现。如何使两半土达到预定的温度呢?有人说一半土放在向阳处、另一半土放在背阴处,可是这样做不仅会造成亮度环境的差异,两半土也不见得会达到所需的实验温度。又有人提议将两半土放在火上烧到不同温度,然而那又会使水分蒸发形成蚯蚓不喜欢的干燥环境,再说也无法边烧边测量土温。最后大家决定用干土实验,在两半土上分别浇上等量而不同温度的水。用什么器具浇水才能达到目的呢?学生又想出了妙计:用两个同样大的塑料药水瓶分别吸满不同温度的水,旋紧瓶盖,在两个瓶底用针钻上同样多的小孔做成小喷壶,同时往两半土上喷水至湿润(两个喷壶不够,则可成双成对增用至四个、六个以此类推。)按上述方法学生做起了实验,大家发现:在20℃左右温度的土上,蚯蚓能灵活地蠕动,自由地吃食;而在32℃以上温度的土中,蚯蚓们则有食不吃,一动不动。最有趣的是暂卧两半土中间浅沟里的几条蚯蚓,不约而同迅速地离弃“热土”,争先恐后地夺路向“温土”中“逃命”而去,浅沟不一会儿便“人去楼了”。通过实验,学生发现蚯蚓原来是个勤来松土懒来睡的“两面动物”,改变了一贯以来对蚯蚓的认识,同事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运用差异性实验创设发现问题情境


任何学习愿望都源自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需要学生解决但与学生原有认知有一定的距离的问题.利用差异性事件可以创设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既适应又不适应”的学习情境.在差异性实验中,要提供学生在自身认知结构和外部信息的冲突中自主建构问题的时间。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同伴的讨论,经过语言的组织,提出相应的问题[5]。如:《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设计一个“烧不死的金鱼”的实验,把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放入一个大试管中,把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对着试管的上部烧,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而金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学生对这个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了想探索的问题。如:为什么金鱼烧不死?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烧,金鱼也烧不死吗?等等。探求愿望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学生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从上课的开始就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逼真、生动、形象、有趣,学生会在趣中生疑,疑中求知,在愉快的情境中主动进入思维状态。差异性实验,向学生巧妙地展现了科学实验本身的奇妙,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用差异性事件创设发现问题情境时,要提供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语言组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还要善于“闭嘴”,把提出挑战性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小学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以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其关键为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根据设想选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综合能力[6]。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就是一次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129.


[2] Ralph Vedros.Discrepant Events [EB/OL].(2006-09-12) [2009-03-01] . http://www.plu.edu/~vedrosr/discrepant.html


[3] 郭延雷.分析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J].完全论文网, 2009.


[4]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363.


[5] 朱铁成.物理教学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5, (9): 66.


[6] 管建林.浅谈小科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浙江小学科学网,2008.

TOP
6#

这几篇论文写得真好!学习了。
TOP
7#

 


丽水云和自然地理概况调查情况


研修班22  云和  徐琳


 


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9°21′―119°44′,北纬27°53′―28°9′之间(她与北京同经度、与珠穆朗玛峰同纬度),居丽水市中部,位瓯江上游,龙泉溪贯境而过,丽龙公路穿城而过,东邻莲都区,西倚龙泉市,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接松阳县。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38公里,总面积978平方公里,有较丰富的森林、水力、旅游资源,其中林地面积121万亩,耕地7.3万亩,水域5万余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辖4镇10乡(其中两个畲族乡),17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9万,其中畲族人口9千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云和县是全省8个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全县有两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9千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云和县还是“中国木制玩具城”、浙江省革命老根据地县、浙江省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教育强县。

 

1、地形地貌


云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以高丘及低、中山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多分布在西南部,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山地、丘陵问陷落成山间盆地,龙泉溪及支流沿岸有宽窄不等的河谷盆地,其中以云和盆地面积最大,约26平方公里,为云和县主要产粮区。


云和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多分布在西南部,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其中还有形似吼叫下扑的雄狮而得名的狮子岩和海拔220米望归崖。



 


2、水文状况


云和县全境河流属瓯江上游水系的两条干支流:一为瓯江干流龙泉溪,一为瓯江支流小溪的支流梧桐坑。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57万千瓦,年发电量10.50亿千瓦时。梧桐坑水能资源条件最优越。各流域开发利用率以浮云溪干流为最高。


龙泉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出境,境内干流长49公里,流域面积837.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16%。主要支流有麻详溪、浮云溪、石塘坑、泉溪等37条。另有发源于境西南白鹤尖山麓的梧桐坑,流经景宁县梧桐乡注入匝江小溪,境内长24.10公里,流域面积146.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84%。


全县水量资源、水能资源、水域资源丰富,各项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和开发利用率都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多年平均水量资源总量为10.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9528立方米,已开发利用率为6.85%。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57万千瓦,年发电量10.50亿千瓦时,其中属县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开发量8.84万千瓦,年发电量27887.50万千瓦时,已开发利用6850千瓦,开发利用率为7.75%。 1989年3月,建成初级农村电气化县。水域总面积4.03万亩,人均0.36亩,其中可供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3.12万亩,已开发利用3.03万亩,占可开发量的97.12%,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3、气候特点


云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40.9度,极端最低气-8.3度,年平均降水量1465~1969毫米之间,无霜期240天,日照1774.4小时。小气候发达,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性和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农业。


4、自然资源


云和县县拥有林地面积117.80万亩,有林地80.70万亩,人均7.40亩。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带,有乔木材种百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1989年林木总蓄积量139.6万立方米,人均12.8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04%,是浙江省杉木、油茶林基地县之一。“云和雪梨”名闻遐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有萤石、叶蜡石、高岭土,另有少量铅锌、银、钨、锡、铁、煤等。

 


 

TOP
8#

字体真的挺小,看着费力。谢谢你的介绍,现在知道了云和县。
TOP
9#

谢谢您的提醒哈,以后一定注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