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物质的变化
执教者:青田教研员许巧媚
记录:王海花
一、复习引入
1043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师: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板书:物质),那么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生:变化
师:对,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板书:变化)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细心地研究物质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学习第二课。
二、混合沙子和豆子
1、观察实验沙和豆子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两种平时非常常见的物质,这是什么?
生:豆子
师:这是?
生:沙子
师:很熟悉,是吗?
生:是
师:这两种物质平时很常见,平时有没有细心地去观察过呢?
生:没有
1045师:现在这节课我们就细心地来观察一下,沙子有什么特点?豆子有什么特点?把同学们的发现记录在我们课本的记录单上,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开始。
学生开始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一定要进行细心地观察。
师:豆子的特点可以用几个词或者一个字表达出来,不要写整句话,很费时间,是吧?
师:小组同学再交流一下,豆、沙,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师:我觉得同学们很奇怪唉!坐下来,豆子、沙子都不用去看,马上就能写出他们的特点,这是你平时的一些观察吗?
师:对,用手去捏一捏,也没事。
2、汇报观察结果
1047师:好了,许老师想请我们的同学来汇报一下豆子有什么特点?沙子又有什么特点?谁先来?
生:坚硬
师:说完整,什么东西坚硬?
生:黄豆
师:好,黄豆比较坚硬。你是通过手把他观察出来的是吧?
师:你从它的软硬(板书:软硬),它比较硬。
师:其他同学。你来。先说黄豆,同组同学你说。
生:我是视觉方面观察的,这个豆子是椭圆形的,而且是黄色的。
师:你从她的形状和颜色方面观察。(板书:形状)
生:我是从触觉观察的,豆子表面比较光滑。
师:哦,触觉,它比较光滑。(板书:光滑)
生:沙子的特点,细小。
师:哦,沙子的特点细小,你从大小进行了观察。
师:我们先说黄豆,好不好。说完黄豆再说沙子。
生:我是从黄豆的颜色观察的,它是土黄的。
师:哦,黄豆,黄色的。(板书:颜色)
师:那么同学看一下,黄豆除了这些特点很明显的是吧!一看到它,大家都认识它是黄豆。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沙子,它有什么特点?
生:沙子的特点是粉末状的。
师:粉末状的就是颗粒很细小,是吧!
生:是由各种颜色组成的。
师:你发现,它有哪些颜色?
生:黑色、白色、黄色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对颜色非常的敏感,颜色细微变化都能发现。
3、混合沙和豆子
师:同学们发现了沙子和豆子的许多特点。,现在如果老师把沙倒在豆子里面去,然后进行搅拌混合,再把它们分离开来。你认为沙子和豆子会产生变化吗?
生:会
生:不会
1051师:徐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小塑料盒,干嘛用知道吗?
生:把他们分离时用 的。
师:徐老师的意思是,在混合之前先把豆子和沙子取一点出来,当作样本与分离出来的沙子和豆子进行比较。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同学们开始做实验。
学生混合沙子和豆子。
4、汇报
师: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1:没有发生变化。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豆子还是豆子,沙子还是沙子。
生2:我认为有变化,因为豆子上有一层沙子。
师:哦,豆子上蒙了一层灰了,是不是?我发现你非常细心。
师:同学们,他发现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沙子上面蒙了一层灰,你们有没有发现。?
师:说明这位同学观察地非常仔细,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被她发现了。
师:你认为黄豆发生变化或没发生变化都有自己的理由是吧?那么我们说,黄豆和沙子混合后分离开来最终虽然有一些变化,如豆子上面有一层灰,这只是说明了他们形态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但是他们的特征和性质有没有发生改变?
生:没有
师:他们的特征和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沙子还是沙子,豆子还是豆子。
师:所以我们说,它在沙子中豆子——我们用什么方法改变它?
生:混合
师:对,(板书:混合)
师:之后,我们把它分离开来,发现沙子还是沙子,豆子还是豆子。他们没有发生——
生:没有发生变化。
师:没有发生变化还是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师:对(板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生:没有。
师:同学们,徐老师刚才这个实验想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发现没有明显变化与发现明显变化同等重要。为什么这么说,你能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吗?
师:比如哪些行业,哪些人,平时就需要去观察,去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生:警察
师:说说,警察该怎么去做?
生:在坏人作案时,要去观察哪些不太被人发现的痕迹。
师:坏人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可能就是,破案的一些线索,是吧!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没有明显变化与发现明显变化同等重要,是吧!
三、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1、观察白糖
师:把豆子和沙子收好,放在抽屉里。徐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物质——白糖。
师:吃过没有?什么味道?
生:吃过,甜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细心观察一下这个白糖有什么特点?不去看的话,你能说出来吗?
生:不能。
1057师:不能啊。那老师就给同学们发材料了。仔细观察有什么特点,然后记录在作业本的记录表上。
师:小心的打开小礼物,细心的观察。
师:特征可以几个字,一个词行。
学生观察。
2、汇报
生:透明的。小正方体。
生:像一个小小的正方行。
生:白色颗粒装的。摸起来硬硬的。
生:形状不一。
师:形状不一,大家有没有发现?是颗粒大小不一还是现状不一?
师:形状可能也有点不同是吧!这位同学看得很仔细。
生:有点透明。
生:摸起来有点的粗糙。
师:有的同学说是甜的,那么甜是不是他的特点啊?
3、猜测加热白糖产生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现在老师把白糖放在调羹里用蜡烛加热,白糖会发生变化吗?
生:会。
师:你认为它会发生哪些变化?
生:会变成液体。
生:颜色会变成红褐色。
师:你看到过吗?
生:因为日常生活中,炒菜看见过。
师:吵什么菜?你做过吗?
生:糖醋排骨,看见妈妈做过。
师:这位同学平时非常注重观察。
师:那么请你们的猜测简单地记录在记录单上。
4、演示和讲解加热白糖的实验
师:记录完了,我们看看,做这个白糖加热实验,最先做什么?它有哪些方法?
生:我们要注意蜡烛会烧伤手,蜡烛油要用东西接着。
师:老师准备了一篇玻璃片,蜡烛油用玻璃片接着。
生:然后在使用蜡烛时,一定要将蜡烛定住,不晃动。
师:有方法定住吗?
生:……
师:演示
师:火柴更放哪里?蜡烛火焰哪里温度最高?
生:放在玻璃片上,外焰温度最高。
师:老师特别提醒一下,白糖放上去加热,一定要让白糖均匀受热。可以这样做(演示)。
师:许老师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担心烫手,可以用纸抱一下柄。眼睛不能离汤匙太近,结束后,汤匙温度很高,不能用手去摸,把汤匙放在玻璃片上。
师:实验的规范操作,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实验时一定要细心观察,不要错过蛛丝马迹,及时记录现象。在观察白糖的变化的同时,还要观察蜡烛的变化,由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下。
师:取出材料,开始实验,有问题请举手。
1107学生实验
1111汇报交流
第九组:从内侧融化成液体,变成红褐色,产生气泡,有焦味,渐渐变成黑色。蜡烛渐渐融化,最后冷却后,变成固态。
师:说得好完整哦。其余同学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的,请举手。
生:加热几秒中后,白糖开始融化,变成了水。
师:变成了水?有意见吗?
生:变成了液体,液体慢慢变黄,慢慢变成红褐色。最后渐渐变成了黑色,冒泡,冷却后又变成了固体。蜡烛——
师:哦,我们先说白糖。她说得非常仔细。
生:……
生:还闻到了一股焦味。
师:最后晶莹剔透美丽无比的白糖变成了黑不溜秋的什么东西啊?黑色的物质,我们能不能这么说?
生:是
师:那么这种黑色的物质还是白糖吗?
生:不是
师:那么说明什么?
生:白糖产生了新物质。
师:白糖怎么?说完整。
生:白糖在加热后产生了新物质。
师: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不同于白糖的新物质,是不是?(板书,产生了新物质)
四:揭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我们把它叫做——
生:化学变化。
师:对。同学们都知道了,昨天去预习了吗?预习了。
师:像豆子和沙子这种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把它叫做——
生:物理变化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9页,这里写的很详细,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五、巩固练习
1118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师:易拉罐变形。
生:物理变化。
师:理由。
生:它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只是形状变了。
师:冰融化成水。
生:物理变化。
师:理由
生:因为冰融化成水,还是水。
师:什么变了?
生:形状变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会一个词。
生:形态变了,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师:火柴燃烧
生:化学变化
师:理由
生:它产生了碳。
师:苹果腐烂
生:化学变化,腐烂后,不能吃了,产生了新物质。
师:在白糖加热过程中,仅仅只发生了化学变化吗?首先白糖晶体融化变成了液态的糖,那么这个时候,有新物质产生了吗?
生:没有
师:什么东西变了?
生:状态变了。
师:对,只是固态的糖变成了液态的糖。状态变了,但是它还是糖。是不是?
生:是
师:所以这个变化我们叫它为什么变化?
生:物理变化。
师:然后不断地加热,冒泡了,变褐色了,变黑色的物质,闻到了焦味,看到了烟,这个过程是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师:理由是?
生:产生了新物质。
师:对,完全不同于白糖的新物质是吧!如果继续加热的话,它还会燃烧起来呢!这个过程就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师:同学们很熟悉的蜡烛燃烧,我们来看一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师:固态的蜡,先要怎样?
生:融化变成液体的蜡烛油。
师:然后呢?蜡烛油会——
生:燃烧
师:燃烧生成什么东西?
生:(看课件资料)水和二氧化碳
师:许老师通过查资料,找到了蜡烛充分燃烧后,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如果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同学们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哪个过程?
生:燃烧的过程。
师:那么这个过程呢?(指着课件的图片)
生:物理变化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熔化的时候,它的状态改变,它的物质并没有改变。燃烧的时候,发生化学变化,是因为它有新物质产生,他们是水和二氧化碳,甚至还有碳。
师:同学们,你能在我们的实验中找到碳吗?看看调羹底部。
师:原来给你们的调羹是怎样子啊?你看,很漂亮的。现在的调羹变成了什么样子啊?
生:黑的
师:黑的是什么东西啊?
生:碳
师:哪来的?
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
师:从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即会发生化学变化,也会发生物理变化。
师:现在徐老师想让同学们说说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生:本质的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本质区别是最终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师: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例子可以举,比如说,我不小心把玻璃片打碎了,什么变化?
生:物理变化
师:我的衣服脏了,洗一洗,挂在哪里,晒干了。什么变化?
生:物理变化。
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123师:科学课堂欢乐无比,科学世界奥秘无比,希望同学们在科学的殿堂了有新的发现。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米饭在我们身体里会发生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