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等你回答: [复制链接]

1#

等你回答:

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即将要和我们见面了,不过在掀起她的红头盖之前,想先听听大家的想法,如果有空试试回答我以下两个问题,可好?


 


1、小学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是什么?(请先回答“该课程是什么”,然后再讨论该课程具有的性质


 


2、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又是什么?(可以尝试用“理想、学科、口号”的语言回答“该课程背后或上位在坚持的东西”)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让我们做得更好!


 


------请尽量用您自己的理解来决定“标准”定义的角度,叙述的方式和句法结构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6 22:07:2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传播科学之爱,共享天地之美。
TOP
2#

、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重温一下。


 


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连这个最根本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也修改了吗?




[此贴子已经被不睡觉的兔于2010-10-16 9:09:37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3#

回答2楼朋友的问题“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也修改了吗”?所谓修订,肯定在原有的基本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改,因此有的肯定是保留的,有的肯定是有变化的。


 


我这里有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黄海旺主任的一个关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介绍,你可以看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介绍


课程教材研究所 科学课程教材研究发展中心  黄海旺主任


历时两年的修改,未公布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2007、7至2008、12共召开五次会议


(一)修订原则


1.征求一线老师的反馈意见


2.从国内到国际比较研究,使课程修改稿更具有国际水平


3.处理好关系:科学概念形成和探究过程的关系;学生互动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1.按照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部分设计,但每个部分有较大变化。


2.完善课标中对课程性质与目标的表述。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进一步明确概念和目标


3.加强


4.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开设


二、关于课程性质


现行科学课程提出是科学启蒙课程,修订后突出“一门核心课程”


1.“科学素质”与“科学素养”的提法


使用“科学素质”这一概念。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语文课文中有30%的科学内容,文学色彩太浓,对科学前概念形成)


3、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


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素质形成的评测体系(修订后从课程的对象、目标、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评测观)


4、课程目标


提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


分目标(1)科学知识(2)科学探究 [提出和聚焦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和获取证据; 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3) 设计与技术 (4)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5、关于内容标准


概念以陈述为主既说明“这是什么”


分三部分


分解成15个概念  有分解概念、举例、应用


从五个要素开展探究活动:提出和聚焦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和获取证据; 整理信息分析数据 ; 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以声音为例来说明探究过程


增加“设计与技术”作为内容标准的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部分基本保留原框架,吸收和体现国际上科学教育研究的最新共识,对教学、评价、教材


6、教学建议


(!)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从身边的事物出发,逐步建立概念,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组织和记忆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方法。


如何有效地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注重学生的前概念,发现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重视证据的收集。关注学生科学记录的表达。关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2)评价


教学的评估


学生学习的评测


如何描述“动手做”:证实、探索、应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6 9:11:53编辑过]

TOP
4#


事实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里至少已经凸显三个问题……


 


1、无论是OECD还是PISA,都是持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一说,缘何到修订时用了“科学素质”新词?和国际不接轨,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2、标准的适用年级扩大到1~6,这个延伸固然是好事,但这绝不是修订的范围了,而是十年前的课改后的又一次“新课改”了,why,就一碗水,你要多喝,人家不就少喝了嘛,更何况人家也还想多喝一口呢?所以这在逻辑上行不通。


 


3、不多说了,且看下图: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皮尔博士的一句名言“attitude is everything”(米卢同志被传播了),于是情感和价值观都不见了,似乎态度是太阳大气外层中的光球层,后者只是色球和日冕,弱得可以省略了。但是你省略了,语文、数学其他学科没有哇,课程标准是国家文本,严格的说来,各门学科定义的角度需要一致?叙述结构需要一致?甚至句法结构也要保持一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6 22:35:57编辑过]

传播科学之爱,共享天地之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