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章鼎儿)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论基础、特点和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1#

(章鼎儿)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论基础、特点和课堂教学

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论基础、特点和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教材有许多需要我们大家来研究、探索的课题,在这个课程教材导读节目里面,我向大家推荐的研究重点或者说研究建议是两个字:活动。研究活动,研究科学课的活动,研究科学教材的活动。  

    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个前言,写给同学们,建议大家读一读。孩子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叫做科学课。他们很自然地会提出两个问题来:一,这门新的课叫科学课,它是怎样的一门课呢?每一个孩子在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的时候,总是想着把这门课要学好,那么这门课的学习是怎么学的呢?前言是怎么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呢?

    我们可以看看:科学课是怎样的一门课?前言的回答是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科学课的学习怎么学?前言的回答是科学课的学习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还强化了一句:参加这些活动就算学习了科学了吗?是的。

    可以说活动是科学教材的研究和科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教科版的教材是这样的,我想我看到的国内其他版本的科学教材同样也是如此。也可以说,国外的一些教材的研究我也总是从对活动的研究着手认识的,因为它第一是比较具体比较鲜活,比较接近我们的教学实际,也因此比较实用,比较容易把握。所以今天我选择的新课程教材导读的一个发言,题目是《小学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活动研究》。可以分为三点来说,第一,说说科学教材和科学课活动的意义。说到意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什么性质?科学课、科学教材的活动,这个活动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对孩子来说这个性质就是一个一个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是一个一个观察、研究的认识活动,前言就是这样说的。那么对成人来说呢,科学课的活动是怎么样的活动呢?是科学探究活动,是典型的认识活动。

    说科学课的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这是相对于其他的一些非科学探究活动而言的。那么是否所有的科学探究活动都可以作为科学课的活动呢?也不是。作为科学课、作为科学教材,它有着教学与发展的独特要求,这是科学课典型认识活动的内涵。

    我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孩子回家发现桌子上放着几种妈妈买来的食品,他就想挑一种好吃的来吃,拆开一包尝尝味道不怎么样,又拆开一包尝尝味道也不怎么样,再拆开一包,哈,这包好吃。这么一个活动的过程它能算是科学探究过程吗?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的,也许会有人这样说,他看到这一堆食品首先会提出问题“哪包好吃啊?”,然后他猜测假设,“这包好吃。”最后他去尝试了、验证了“第三包好吃”。好像也是很科学的探究过程,到底算不算科学推理过程?我们暂且不论,那就有第二个问题了他是否有足够的教学的、发展的意义和教学发展的价值,像我们的教材中间或教学中间是不会有这样的活动的,在教学的意义或是发展的意义上是比较欠缺的,同时它是不是属于科学探究是可以讨论的。

    所以科学课和科学教材的活动,应该是学生学习主体层面上的具有足够发展意义的,教学活动层面上具有足够的效率的科学探究活动。我有一个区分并确认科学课和科学教材的活动是否具有这一意义的很简单方法:这些活动是孩子们很难在课外的、非教学这种状态,也就是在自发状态下很难进行、很难完成的。

    这一点我想对认识我们科学课和科学活动是有用的,如果我们科学课的养蚕的活动,停留在孩子们自发的养蚕活动的水平层次上;科学课的吹肥皂泡的活动,停留在孩子们自己、自发的玩肥皂泡,或者说是水平层次上,那就成问题了。在我们这些年的自然教学过程中间,以及最近的一、两年的,刚刚开始的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间,如果说这样的情况还有存在,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刚才说的是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性质的活动,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层次的意义——活动所起的作用,或者说活动的价值。科学课的活动,科学教材的活动在科学课和科学教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它有什么价值,也就是我们要用意义这个词来表述的。

    第一,活动是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结构三个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哪三个领域?课标里面有:科学探究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科学知识领域。这三个领域有各自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可以说如何整合这些目标是长期困惑我们的问题。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有不少人还在纠缠要不要知识的问题?以及既然有了三个领域的目标和内容,那么到底哪一个领域的目标更重要啊、哪一个要排在前面、排在后面,进行比较,进行排队的。那么我们的科学教材、我们的科学课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用活动来整合,用活动把三个领域的目标和内容整合在一起、结构在一起。

    我们来看看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有一个活动,叫做“蜗牛赛跑”,这样的活动随便翻一个都可以。“蜗牛赛跑”,孩子们在研究蜗牛的过程中,在观察蜗牛爬行的过程中,想到观察蜗牛爬行的速度。然后出现了一个念头,你的蜗牛和我的蜗牛比比看,谁的蜗牛爬得快。于是就开始了蜗牛赛跑的活动。

    这个活动过程中间,隐含着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科学知识三个不同领域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举个例子来说,你得制订一个游戏规则,怎么爬?怎么比?你要公平?要合理?另外你得想出具体的办法来吧?你得展开同学间的、小组之间的合作吧?等等。与此同时,对蜗牛的爬行,对蜗牛的运动的认识也同样在活动中间得到发展。同在一个单元里面,还有一个活动,譬如说,“蚂蚁走迷宫”
        
。把一个瓶盖子放在水盆里,瓶盖子上有一只蚂蚁,它是无法往水盆外面爬的,因为四周都是水。如果你再加上一个瓶盖子和小木块,在两个瓶盖子中间架上一座桥,蚂蚁就会爬到另外一个盖子上去。如果再加上一个盖子,就变成了迷宫了,三角形的,蚂蚁在这里爬来爬去的,这就是观察活动。蚂蚁会在盖子上爬,爬啊爬,就不爬了。加一个盖子出现新的一条路,蚂蚁又开始爬,爬上几个来回就又不爬了。再加上一个盖子,加上一座桥,蚂蚁又开始爬起来。蚂蚁会对不断的刺激做出不断的反应,蚂蚁这样的反应告诉我们什么呢?孩子们肯定会说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一会儿爬,一会儿就不爬了?一架上桥又开始爬起来了呢?在这个问题的观察和研究中间就渗透这三个不同领域的目标,最后一直到引出怎么送蚂蚁回家,送小动物们回家,会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里去。

    这是活动,用活动的方式来结构,来组合三个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这是第一个作用。活动在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教学中的第二作用是结构各个领域内部不同水平层次目标的有效形式。譬如说,科学探索、科学探究领域。科学探究领域内有很多教学内容和目标,其中之一大家比较熟悉的观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的水平层次,一年级孩子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二年级的发展水平,三年级的发展水平,应该说是不同的。三年级到六年级是不同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是不同的,这个问题的把握也是长期困惑我们的问题。所以在我们以前的自然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制订我们的教学目标的时候,特别是在写教案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样来描述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呢?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年级写培养发展观察能力,二年级写培养发展观察能力,六年级还是培养发展观察能力,这个不同水平是分不出来。也有的老师动了脑筋,一年级我来一个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年级来一个进步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三年级呢?再后面呢?更进一步?进一步和更进一步这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也这样做过,但是后来觉得无非是文字上的游戏,其实并不没有把观察的水平层次给分出来。后来也另外动了脑筋,譬如说,开始的时候叫做培养孩子们用感官观察的能力,发展到后来呢,叫做培养运用工具观察的能力,拿着放大镜观察,可这是两种不同水平的观察层次吗?也不见得的。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工具观察,高年级的孩子不运用工具观察,这两种观察水平的层次,能说低年级孩子拿着放大镜观察的水平就高吗?所以并没有分出来,但是我们曾经做过种种的尝试。在我们的小学科学教材里,在我们的小学科学工作中间,我们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根据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什么呢?我们现在可以设计一个一个的观察活动。可能每一位老师,科学老师也好,自然老师也好,给孩子们设计一个观察活动,估计是不会成问题的。我们10个人,10位老师设计的10观察活动,对这10个观察活动进行分析、比较,进行排列,由低到高的,由易到难的排列这些观察活动。这个观察活动比较容易的,放在前面;观察活动比较难一点的,放在后面;这个观察活动的要求更高一点的放在最后面。我们由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不同的难易程度排列观察活动的方式来结构不同水平层次的观察能力的发展目标,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科学教学中间活动所起到的第二个作用。

    我们可以从教材来看,还是三上年级的教材,第一单元的观察活动的发展水平,用教材的话来说的话,就是带着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目的去看。仅仅是带着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这样的目的去看,就叫做观察了。这是刚刚开始。第一单元第一课,孩子们刚刚开始科学课的学习,刚刚开始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层次。如果我们翻到第二单元,相关的描述大家可以看出来,反应的观察活动的水平层次提高了。第二单元,动物单元的蜗牛这一课,在这里。在观察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这个观察发展水平的要求就高了。再往后翻,进展一课,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的对象不同,观察的方法也不同。对观察又提出新的要求了。再举一个例子,三上观察叶的时候,有个要求叫做观察描述一片叶的特点。观察描述,在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具体的观察要求就是水的单元,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对水的观察,对水的特点的观察和跟叶的特点观察进行比较,这两个活动往前推进了,孩子们的观察水平往前推进、提高了。到第五单元,观察一张白纸,详细描述这张纸的特点。一张纸,什么样的?白的,颜色白的、方的一张纸。可孩子们在进入到第五单元观察一张纸的特点的时候,相当有把握的一口气可以说出了十几个纸的观察特点来。这三个活动中间我们可以看出来孩子们观察活动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再譬如数量方面的观察,三上刚开始的时候,我捡了几片树叶?数数几片树叶?到三上中间这些单元,比较水的多少?水的量的观察。比较水的多少。水的量怎么观察?当然可以用重量,还可以用它的体积,用量筒来比较。这个水平就比几片树叶的水平要高。到最后一个单元是观察一小袋米。我上过这一课,每一个小袋子里放了50克米,我都数好的。一小袋、一小袋,50克米,发下去让孩子观察。当然这些孩子没有前面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全班40几个孩子没有1个能够从数量上去观察描述这一袋米。50克米,数都没有数过,都直接看这些米。观察这一小袋粳米,这里面就没有明确的提出对数量的要求,而要求孩子们去进行数量的观察。在一册科学教材的教学的活动中间,观察的要求在不断不断地提高,不断不断地推进。那么我们怎么看出在观察一小袋粳米有数量的要求呢?这个要求在旁边,旁边有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一小袋米的观察统计,这里有数字,就隐含了要对一袋米进行数量上的观察。经过这些活动的经历,我们的孩子们以后在观察别的事物的时候,他会意识到
        
要进行数量上的观察。这个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活动在我们的科学教材和科学课中间的第三个作用,第三个意义就是它能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历。经历,我经历了一个活动。这个经历是动词。我参加了一个活动获得了一个有意义的经历,获得了一份经历,获得了一个活动经历。这个经历是名词。前面的经历是动词。我建议大家去思考,作为名词的“经历”的意义。在我们的一生中,对我们的成长,或者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说经历对我们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小孩子走路的时候摔一跤,应该说,我想起的小时候就有过一次刻骨铭心摔跤的经历,摔了那一跤之后,我再也没有像那样重重的摔过跤,因为它留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孩子走路摔一跤,把皮都摔破了,血都流出来了。请问这是哪个领域发展了?是科学知识吗?情感态度价值观吗?还是科学探究吗?这不是这个领域的问题。但是它对人学习走路、学会走路这个过程有价值、有意义。对人的成长有价值、有意义,这谁也不否认。反过来,我们在观察、认识、研究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间也经常有走弯路的、出现错误的这种过程。按照我们的这个教学目标,如果三个领域目标来分析的话,那么出错了这算是哪个领域的发展呢?这比较难说。但这范了错误的经历对人、对发展、应该说对认识周围的事物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们的科学课的教学由一个个活动组成,每一个活动都将使孩子们获得一个经历,这对他们的成长,对他们的发展应该说具有意义的,是值得我们大家研究、去思考的。

    第四个作用:活动确立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科学课的活动、科学教材的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活动是否能吸引学生参与,是否适合学生参与,学生是否做好了参与的准备,学生参与了活动是否得到有效的发展……围绕活动的研究开始了,其实也就是围绕活动主体的研究开始了。所以你把科学课的教学过程看成是活动过程的话,要去研究活动,就必然要去研究学生。那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开始呈现出来了。同时一个一个的活动改革了教学过程中间学生的参与地位和参与的状态。孩子是活动的主体,使孩子们获得了一种可以控制不断变化的,充满问题的世界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间的表现,应该说是老师们都有这样深刻的印象。

    第五,简单地说活动更接近科学的本义。科学是什么?我想简单地说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活动,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这样的一个活动。科学本身是一个活动,那么我们的科学学习、我们的科学教学是个活动,它将使我们的科学教学过程更接近科学,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是活动所起的五个方面的作用:结构三个不同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结构各个领域内不同水平层次目标的有效形式;产生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发展意义的经历;活动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活动,或者说我们的科学教育更接近科学的本义

    第二,说说科学教材和科学活动的结构。我们的科学教材是由一系列典型的科学探究、认识活动组成的。活动是有结构的。要求学生参与经历的是有结构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一个由各种活动组成的认识活动过程。相比之下,像自然教材,虽然也有许多活动,但它的基本结构并不是活动,这我们可以从自然教学大纲中看出来。自然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所以我们来看自然教学的话它的结构仍然还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尽管它有许多活动了。比较起来,我们的科学教材,它的知识点结构不是很明确的、很明显的。但是活动的结构却是很明显的。这是科学教材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讲到结构,我们来说说结构的意义。活动是有结构的。活动结构指的是活动之间的联系。活动是有结构的,指的就是活动与活动之间是有联系的。活动结构指的是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说这些活动是有结构的,指的就是这几个活动之间发生着、产生着相互作用,包括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譬如,我们刚才说的几个不同领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整合在这个活动中间。那么,这个活动中间的知识和那个活动中间的知识也将产生联系、产生作用。

    活动结构的第二层意义就是它的价值、它的作用。一个活动,一个教学活动、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将产生一个教学价值,那么两个活动就将产生两个教学价值、教学意义。现在这两个活动结构在一起,它们产生联系,发生相互作用。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将产生第三个教学意义,教学价值,那么我们用算式来表示的话就是1+1>2。第一个活动产生第一个价值,第二个活动产生第二个价值,两个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产生第三个价值,甚至产生第四个价值。如果有三个活动的话,也可能不是三个价值,是六个价值,这三个价值彼此之间还有联系。所以良好的活动结构,是活动形成良好的结构,可以提高我们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过程的效率。举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科学教材三上,还是拿三上做例子,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有三个活动,我就举三个,来看看这些活动结构所产生的意义。这第一课叫做我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把书翻开来,看到第一课叫做《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棵大树的照片。下面的问题也是我看到了什么。那么他的第一反应是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棵大树。老师会问还看到了什么?看到树上长了很多树叶。还看到什么?树叶是绿的。还看到什么?树叶中间隐隐约约有很多树枝。还看到什么?你不断地问,孩子会不断地看出名堂来。那么这一幅照片,大树的照片中间,孩子们能获得多少信息呢?到底能看出多少条呢?应该说还是有限的。十几条吧。能说到二十条,一个班的孩子看这张照片,从照片中间获得的关于大树的信息,如果有二十条的话,是相当不错的。老师应该大大地表扬你的孩子。二十条,七八分钟、五分钟看完了。这是第一个活动,看大树照片的活动。第二个活动,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因为刚才在看着照片说,大家会联想起来说看到过什么?那可多了。我听过这样的课,可多了,全班的孩子你说三条,我说四条,他说七八条,全班合起来几十条。远远超过这张照片上获得的关于大树的信息。请问这样两个活动,前后相接联系在一起,应该发生了相互作用的。这个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什么教学意义呢?老师不用说,孩子们也会体会到,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获得的信息、所得到的知识、观察到的远远超过图片上获得的信息,获得的知识。无形之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鼓励孩子们去观察周围的实际事物,这些意义就在这两个活动的结构之间蕴含着。第一个活动里面没有的,第二个活动里面有没有?也没有。两个活动联系在一起,就产生这个意义在里面。我们今天的小学生,三年级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应该说几乎是生活在一个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状态之下,对周围实际事物的直接观察活动是十分缺乏的。我们的科学课正好是鼓励孩子们观察实际事物的课,一开始教材里就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获得这样一种体验。

    我听过这样的课,我听到孩子们这样说,因为有些老师也无形之中问了这样一句,在真正的大树面前我们看到的为什么要比照片上的多得多了,这什么道理啊?你还是说这是死的,那是活的,今天去看,明天去看都不一样,过段时间去看它开花了。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活动,叫做再去看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教材的图上有一个孩子,两只手握着拳头,肯定能,我在课堂的观察过程中间也看到学生发言说肯定能,那么老师问到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句话就过来了,我以前不留心的,不注意的,现在我是纯心要去看了,也就是教材下边写的一段话,从看一棵大树到观察一棵大树,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我们可以看到,从第二个活动、第三活动这两个活动之间,这两个活动的联系中间、结构中间的意义。这个意义简单地促使孩子们从看一棵大树的活动,向观察一棵大树的活动推进。对观察下了一个初始的定义,有目的去看?带着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想知道多一点,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这叫做观察。我们的科学教材从此以“观察”两个字代替“看”这些词,观察这个词也从这里开始了。如果我们不去注意活动与活动之间结构的研究,那么这些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内涵就会被忽略掉。所以研究科学教材活动的结构,以及我们研究科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一个活动的结构应该说是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种结构形式,也是三上教材中间的内容,动物单元,看看一个单元的结构。动物单元它的活动与活动之间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个老师们自己可以去研究、去分析。有一个结构可能会被大家忽略的,譬如,是我现在要说的,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与孩子们课外的、校外的观察研究活动的结构、与孩子们自发的对小动物进行观察活动所形成的结构联系,这是另外一种结构。我们来看动物单元一共有五个课题,寻访小动物、蜗牛、蜗牛和蝗虫、蚂蚁、我的观察研究。五个课题要用六个课时,其中蜗牛这课要用两个课时。六个课时,我们每周两个课时,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单元要三周。加上这个单元刚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碰上国庆节1周的假期,因此动物单元将延续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寻访小动物开始,老师们做的是鼓励孩子们、激发孩子们寻访、观察、探究周围的小动物这样的活动。第一堂课叫做寻访小动物。如果这是一堂成功的课的话,这个班级的孩子将在课外开始他们自己的寻找周围小动物的活动。两三天之后,他就找到了小动物了。找到小动物了,该怎么进行观察呢?等到了学校之后,老师在课堂开始上蜗牛。蜗牛这堂课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认识蜗牛,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就是以课堂上观察蜗牛的活动,使他们获得这个观察活动的经历,以此来影响它在课外自己寻找到另外一种或几种小动物的活动。蜗牛这课是两个课时,两个课时过去了,也就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们可能找到更多的小动物了,手头上有几种小动物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发的对小动物与小动物进行比较。我们的课堂活动进行到蜗牛和蝗虫的比较环节,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因此以蜗牛和蝗虫的比较观察活动来指导孩子们在家里的、它们自发的对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进行比较观察研究。蚂蚁这一课,设计的意图也并不是围绕认识蚂蚁,而是指导孩子们如何想方设法、自己去解决观察过程中间所发生的问题,孩子们观察蚂蚁,把蚂蚁放在小玻璃瓶里,小瓶子里放些蚂蚁爱吃的东西,蚂蚁爬来爬去,瓶子上就脏了,脏了就看不清了。瓶子里的蚂蚁看不清怎么办?倒出来。把盖子打开,它就爬出来了,在纸上到处乱爬,这个蚂蚁怎么观察成了问题。怎样才能把蚂蚁看得清楚、把蚂蚁观察清楚呢?使它不到处乱爬呢?研究这个问题,最后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教材里面提供的方法也是孩子们想出来的方法,是把蚂蚁放在一个小木块上、小瓶盖上,而这个小木块或小瓶盖刚好是在一盆水的中间,蚂蚁只能在木块上爬、石块上爬、瓶盖上爬,不能爬到外面去,旁边有水。用孩子的方法来解决在观察中碰到的问题,指导孩子们观察其他动物的时候,所产生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那么到最后一课“我的观察研究”很显然。是对整个动物的观察研究进行了一个小结,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小结、整理。刚才还说到送小动物回家,送蚂蚁回家,也是出现在整个单元学习的最后。这也是影响到情感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活动快结束了,这些小动物该怎么办呢?而这个送它们回家也是由蚂蚁走迷宫这个观察活动中间引出来的,这个教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结构。当然科学教育的这个结构类型很多,内容很丰富。总的来说,活动结构的研究是很有意义、有价值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的重视。

 

 

分享 转发
TOP
2#

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理论基础、特点和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活动研究这一课题,上一讲讲了科学教材和科学课活动研究的意义,科学教材和科学课活动的结构。国家各家科学教材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单元结构的形式,反应出大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探索活动结构的道路。实际上,对科学教材和科学课活动的结构研究,已不只是1+12,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问题。它还同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的任务有关。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发展科学素养的任务,这么一个重大的、复杂的任务,已经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缺乏结构联系的活动,唤谝唤谌狈峁沽档摹⒐铝⒌目慰梢允と蔚摹⑼瓿傻摹K晕蚁M芄挥懈嗟睦鲜γ恰⒀芯空吖刈⒒疃难芯俊⒒疃峁沟难芯课侍狻?/span>

    今天我们讲第三点,科学教材和科学课活动的目标取向,也就是我们的发展科学素养的目标和科学教材、科学课中间活动的科学内涵之间的关系。科学课活动的目标取向很明确,培养发展孩子的科学素养。那么我们的科学教材和科学活动是如何达成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呢?我们的答案是很明确的,一定要赋予活动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这里面我用了两个词,一个是科学内涵,一个是教学内涵。科学内涵、教学内涵、活动内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并不是所有具有科学内涵的活动都可以编写到小学科学教材里,都可以运用到我们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去。也不是所有的具有教学内涵的活动可以编写到科学教材中间和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去的。既具有科学内涵,又具有教学内涵的,也就是对孩子具有科学素养价值、意义的活动,才是我们科学课的活动。所以研究、把握和观察我们科学教材活动的内涵,我们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间的一个个的活动的内涵,是我们科学老师、科学教材编写人员和科学教育研究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教材来说,我们如何研究、如何把握教材中间活动的内涵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间的活动来说,我们如何去观察活动的内涵呢?如何去分析这个活动的内涵呢?我们来做一些实例的分析。还是以三上教材为例。三上年级第二单元动物单元,第一课“蜗牛”,有个蜗牛壳的观察活动,这个活动的内涵,如果不了解的话老师们就会很奇怪。为什么对蜗牛身体的观察在教材只占了半个左右的页面,而蜗牛壳的观察却整整占了一个页面。难道对蜗牛壳的观察比对身体的观察还重要吗?实际上,蜗牛身体的观察也好,蜗牛壳的观察也好,本身就是从认识蜗牛的这个角度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蜗牛本身就不是我们的目标,里面还有别的有价值的、很丰富的内涵在里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在当老师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个班里的孩子分作两大类或者三大类。一类孩子,他碰到一个小动物或看到周围一朵花,对待周围实际事物观察的热情、观察的兴趣维持不了几分钟。秋游、春游跟孩子们一起出去,我常常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反应。看到一只螳螂,大家都围上去看。有的孩子看两三分钟,就丢掉不看了,甚至把它弄死了。观察的兴趣只能维持两三分钟,有的孩子能维持几十分钟,有的孩子能维持几小时,有的孩子观察兴趣就能维持几天、几个月、几年的时间。有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观察蚂蚁就观察了几年,我简直想说他是一个小蚂蚁专家了。他家搬了三次,搬到新家以后,过不了一个月他家里全都是蚂蚁。前段时间,他们又搬了一次家,才搬了没多少时间,家里又都是蚂蚁。想想他的奶奶对这件事情是抱什么态度,她简直讨厌极了。所以把小孙子养蚂蚁的瓶瓶罐罐统统扫地出门了。结果孩子和奶奶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记者就去采访,发现这个孩子对蚂蚁的观察已维持好几年了。他在院子里面一看就知道蚂蚁的窝在哪里,他找到蚂蚁窝,就有办法马上把蚂蚁引出来。所以他能把蚂蚁引到家里,爬的到处都是。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分钟的观察兴趣?而有的孩子有长达几个月、几年的兴趣呢?这里面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对此做出的回答就是那些能够维持几天、几个月浓烈的观察兴趣的孩子,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不断发现有趣的观察内容。那些只能观察两三分钟的孩子,他就是发现不了新的观察内容。这两三分钟看完了,还有什么好看的,没什么好看的,就扔掉了,他的兴趣马上转移了。想一想,我们的科学教育,当然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有浓烈的兴趣,而且能维持相当的时间去进行观察研究的。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再去看蜗牛壳的观察,你就发现了这蜗牛壳的观察里面的内涵的意义、内涵的价值。蜗牛的观察,它能够吸引孩子,因为蜗牛本身身体上有它很多吸引孩子观察的地方。所以我们就让孩子们自己观察。这蜗牛壳观察过吗?我要问问我们老师们,自然课里也有蜗牛,现在科学课里也有蜗牛。请问我们老师们对蜗牛课进行过观察吗?我在许多地方谈到这个问题,就问老师说说看你们当地的蜗牛,这个蜗牛壳上的螺线是左旋还是右旋的呢?所有的老师都被我难住了。没注意到这个螺线转还有方向,左旋、右旋不知道。我说我也不告诉你们,你们去观察吧。就是看似没有名堂的蜗牛壳,如果我们想方设法的去发现新的观察内容,教材提出的建议叫做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去发现新的观察内容,下面的一个色块上面有段文字叫做在观察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只要提一个问题,新的观察活动开始了。再提一个问题,新的观察活动又开始了。不断地发现观察内容。蜗牛壳上有条线,一条螺线,一圈一圈的线,一般的观察水平到此为止。现在我要想方设法对这条线提出问题:1.蜗牛壳上的螺线旋了几圈?没留意啊!问题出来了,去看旋了几圈。马上第二个问题出来了,螺线不封闭的,这样这个圈怎么数啊?新的观察内容来了。当然我听过这样的课,孩子们有观察方法的,画一条直线,然后碰到这条线算一圈,碰到这条线算一圈,很聪明。这个线怎么算,我也思考过,我想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那就是角度,转过360度算一圈。孩子画了一条线,就是转过360度一圈,转过360度一圈,他就是数出圈数来了。转了3圈半,转了4圈,完了?还没有完,我再提个问题,蜗牛壳上的螺线往外展开的方向是这样逆时针的呢?还是这样顺时针的呢?也就是左旋呢?还是右旋呢?没有注意啊?看看,是左旋呢?还是右旋呢?新的问题出来了,新的观察活动又开始了。有没有第三个、第四个问题呢?还有。光一条线我们就提了好多问题,那么除了这条螺线之外,蜗牛壳上其实隐藏了很多观察内容。而这些观察内容,其实也是有趣的、有价值的、有发展意义的。螺线的观察其实在生活中间也经常接触的。譬如说,牵牛花是我们孩子常见的花,我们常见的花,请问牵牛花的缠绕藤是左旋的还是右旋的?我们在观察牵牛花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这个问题呢?没有。老师们肯定在想到底是左旋还是右旋?想不起来。葡萄,攀缘茎,攀缘茎是卷须的,一卷一卷的,左旋还是右旋呢?没有啊?忘了。同蜗牛一样,螺丝、田螺左旋右旋?头上的发旋,你的发旋是左旋还是右旋?当然有的老师问我这左旋右旋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呢?我不观察也没事情啊?有许多观察的内容,初看没有价值,今天没有价值,不一定。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一本资料,说国外有一个人洗澡,洗完澡放水。一放水这浴缸里就有漩涡。我研究过这个事情,洗完菜有漩涡。这漩涡这样转,有没有办法使它倒转呢?我就用手去搅动,搅动搅动就倒过来了。但是它流着流着,如果有足够水的话,它又倒回去了。我的研究到此为止。那位老兄研究可比我厉害得多。他在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转呢?是不是水的初次的绕动,影响它转的方向呢?所以他做了一个缸,装了满满一缸水,禁止24小时,让水不动。然后把塞子打开,这水流下去,看看,还是有漩涡。跟水的绕动没有关系。他是南半球的,后来到北半球旅行,一洗澡,怪了!因为他在研究漩涡啊,北半球的漩涡和南半球的确实相反的。我也不告诉大家,我们北半球放水的漩涡是左旋还是右旋的。大家回去观察吧。南半球和北半球不同的,这是怎么回事情?是吧?后来又有人观察赤道,赤道线上,什么地方我忘了。有一户人家浴室里的浴缸刚好在赤道线上。赤道线上的浴缸,水放下去,这个漩涡是左旋还是右旋呢?既然南半球是这样的,北半球是相反的,那么赤道上面呢?请问大家是怎样?有没有漩涡的?怪了。没有漩涡的.。当然后来有人马上联系研究得出结论来了,这跟地球的自转有关。那我要问了,我们的蜗牛啊、牵牛花啊和什么有关呢?现在我们看天气图,特别我们南方每年要来台风。我老是注意这个台风云。这个台风云就是漩涡状,这北半球的台风云和南半球的台风云的形状你们去观察观察,跟天气有关、跟气候有关,这是一个自然界比较普遍的现象。还跟我们人的生活有关、身体有关。感冒、发烧上医院,医生说注射青霉素。你过不过敏啊?我不过敏的。不过敏还是要做皮试,每次打青霉素都要做皮试。我后来才知道,我们打青霉素做皮试的原因是制药厂在制药的过程中间无法分离两种不同的青霉菌,一种青霉菌是左旋的,一种青霉菌是右旋的。其中的一种要引起过敏。如果我们有办法分离,就不用做皮试了。有关吗?左旋右旋?

    还是跟人的生活有关。刚开始好像是无关的,研究着研究着就有关了。据说牛顿,七八十岁了,胡子白了,头发白了,他还在不断地研究吹肥皂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老头,头发白了,坐在楼上吹肥皂泡。一个个的肥皂泡从窗口往楼下掉,每个走过的人都往上看,谁在吹肥皂泡?老头。给你的印象呢,怪怪的。第二天跑过去,他还在吹。第三天跑过去,他还在吹。牛顿吹肥皂泡,是在研究肥皂泡上颜色的变化。而且由此他发现了,白色光是又由七色光组成的。当年这个发现,小范围里面,科学家们交流、了解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那是少数人的事情。也许对老百姓来说有时间去做的事情,没事情做的时候去吹肥皂泡,研究肥皂泡的颜色,最后得出来说什么太阳光是七色光组成的,你说对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什么价值?能解决温饱的问题吗?当时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但是后来呢?要是没有这个发现的话,今天我们看的电视还能是彩色电视吗?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如此。他的不断地发现新的观察内容的过程尤其是如此,因为他的价值意义不在于发现本身的意义,而在于他的成长,他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所以蜗牛壳的观察这个活动,你不从科学的内涵和教学的内涵,而是从儿童发展的内涵来看的话,你发现不了它的意义,发现不了它的内涵。觉得这有什么意思?如果你从它的教学内涵和科学内涵去分析,你会发现这个不断地发现新的观察内容的过程对三年级的孩子、对刚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孩子它所具有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像这样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内涵是建立在对学习主体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组织的。而这个活动的科学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它跟孩子的生活也发生积极的、产生积极地相互作用。我刚才也说过了,我们周围有大量的螺旋的牵牛花啊、有葡萄啊,等等之类的。孩子观察过程发生相互作用的,科学内涵也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实例分析。蜗牛壳的观察。要是我们能以这样的角度,以这样的眼光,以这样的视角去研究我们的教材,那我们的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应该就要大踏步的向前推进。

    再举一个例子,在三年级的下册有一个例子。沉与浮,第五单元,三下。沉与浮的活动,我把主要的活动描述一遍,看看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在里边。有什么内涵在里面。第一个活动,把几种物体按照顺序排列在实验桌上,标示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因为在这之前,这些活动是沉的还是浮的,他们都观察过了,现在呢,请孩子们把这些物体按大小顺序排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小卡片标出这是沉的,这是浮的,这是沉的,这是浮的。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它的大小有关吗?第一个活动,前面的活动是这堆物体放在水槽里面,一个个的观察。先是推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呢?然后来研究推测错的是多少?推测对的是多少?来讨论我是根据什么推测的。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系?三年级孩子的水平,他会说出各种各样的推测来。和轻重有关系。和大小有关系。恐怕主要是这两条。这是孩子自己的推测。现在针对孩子自己的推测,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现在我们来研究。把它们按大小摆好,然后把沉的卡片放上去,把浮的卡片放上去,排着,让他想一想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吗?马上把他原先的推测推翻了,与大小无关。你看,这个大的沉的,这个大的浮的,这个小一点的沉的,这个小的浮的。无关。凌乱的。孩子的认识向前发展了,开始认为可能和大小有关,你看跟大小无关。向前发展了。第二个活动,把几种物体,刚才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子上,就像教材上一样,轻重顺序排列。标示出它是沉的,它是浮的,一个沉的,一个浮的,把卡片摆好。想一想跟轻重有关吗?也没有关系,沉的浮的,浮的沉的,混乱的。把孩子们原先的依据都推翻了。他说可能跟大小有关系,有关吗?没有关系。他说跟轻重有关系?有关吗?没有关系。两个活动,把他自发的认识否决掉了。有意思的,我们来看第三个活动,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现在这组是新的物体了。老师准备了一组球,譬如说是乒乓球,大小都一样,但是乒乓球里装一些泥、沙子。让孩子们掂掂这个乒乓球,按照轻重排列,注上最重的,第2重的、第3重的,轻的,最轻的排在桌子上,推测哪个是沉的,哪个是浮的?推测出来以后,把乒乓球放在水里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呢?随着乒乓球分量的增加,它往下沉。如果你有多几个乒乓球的话,你会发现稍微重一点的,它会往水下沉多一点;稍微轻一点的,会往水上浮多一点。让孩子们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吗?有关啊!开始他认为有关的,用一个活动否决,没关的。再经历一个活动,又有关了。第四个活动,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都是50克或都是5克,称一称,按大小排列在桌子上,推断它们的沉浮。然后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去。发现一样重的东西,大的就浮,小的就沉,最小的沉到底了。想一想,物体的沉浮跟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吗?有关。有关,无关,又有关。在这一节课中间,在这几个活动过程中间,孩子们的思维就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程。课的最后一节让孩子们讨论,思考和讨论,是四个问题:1.物体的沉浮跟它的轻重有关吗?你说这个孩子们该怎么回答?它是一会儿有关。2.物体的沉浮跟他的体积大小有关吗?他该怎么说?第4个问题更进一步了,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是什么原因?用轻重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这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去思考。我们这里没有出现变量的问题,也没有出现比重、密度。就在孩子们已有的概念,体积、大小、轻重这些已有的词汇、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活动,这个过程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思考。这里的思维、科学思维的意义;这里的科学教学的意义或是内涵吧,很值得大家研究思考。

    再举第三个例子。我们来看看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还是教科版的,第一单元叫做电。电这个单元一共有8个课题,这8个课题中间,我们来看中间的一个课题叫做导体与绝缘体。导体与绝缘体,一共是两页,这个内容是这样的。导体与绝缘体这课是自然老师非常熟悉的课。这样的课我们怎么样赋予它新的科学内涵和教学的内涵。我们怎么样来了解和把握它的活动的新的内涵和教学内涵。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样的课很容易上成我们原来的自然课。我们先来说说25组物体跟自然课的不同。自然课没有规定,科学课规定了25种物体进行检测。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很奇怪,为什么定了25种?如果老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冒出这样的问题来了,建议你们继续思考下去,你会有所发现的。一个小组有多少孩子?4个孩子、5个孩子或者6个孩子。25组物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孩子都参与了。

    我听过这样的课,老师让各小组制订了一个检测计划,包括分工,然后交流一下你们的计划。谈到分工的时候,一个小组说,我们分工是这样的,我们4个人,一人检测,一人给他拿,一个人给他放,一人给他做记录,还有一个人是预测之类的。分好了算是。第二个小组的孩子举起手来说,这不公平,我们小组不这样做。我们小组每个人检测六种,那还有一种怎么办?他一下子还说不出来。还不舍得让某一个人多一个做。我们每人是六种,孩子自己就会提出问题来。这是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应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录像。这里面就是一个参与的问题,全体,面向全体的问题,有内涵在里面。另外,对周围的物体进行检测。如果是三、四种,五六种的话,跟收集25种就有不同。孩子也好、小组也好、老师也好,要检测25种就要准备25种,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间,好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进来了,具有相当的、一定复杂性的问题也进来了。譬如说有铅笔刀。铅笔刀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他们发现铅笔刀里的金属刀片是导体,那个塑料刀身是绝缘体。就复杂了。再没有的就把铅笔拿来,铅笔也是物体,有木头,里面还有铅芯。他会发现铅芯怎么是导体?在检测的过程中间,有更多的发现。同时具有足够多的物体到最后能比较顺利的向前推进,推进到有一类物体是导体,金属类。没有足够的数量,你马上很快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成问题。有足够的数量支撑,非金属类,塑料类是绝缘体。25种物体直接去分析它有很多意义在里面。初看这个教材会令一些老师不理解的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检测过程,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订计划。但教材又以提供某一个孩子计划的形式,规定了一个十分详细的检测过程。这个检测过程有这么几个重点:第一,把检测器的检测头接触一下。因为这个导体与绝缘体是电单元的第五课。这个时候,因为孩子们已经在前面的课里面做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这个电路检测器是什么呢?一节干电池装在电池盒里,一个小灯座有个小灯泡在里面,然后把小灯座的一端和电池盒连起来。电池盒的一端留出一条线,小灯座的一端留出一条导线。拿这两条导线到我的手表上面,一头接在这里,一头接到这里。看看它电灯亮不亮,有这么一个检测。这个是用来检测孩子们前面几个单元中间学习活动之间出故障的电路的,哪里出故障了就用这个去检测。在导体和绝缘体这课就用这个去检测25种物体。要求孩子们在检测每一种物体的时候,把检测器的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亮不亮。这样接触一下,看看亮不亮,它里面有科学的内涵在里面。要拿这块手表做例子,现在我把两个接触头,一头搭在这里,一头搭在这里,检测器不亮,按照我们以前上导体和绝缘体,马上得出结论绝缘体。不亮,绝缘体。如果我们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老师们仔细思考一下,小灯泡不亮,我再检测,小灯泡不亮。几种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没电了;2.检测器坏了,它本身这里短路了,也不亮。尽管这里是个导体,是根铜丝,是个铁钉,它都不亮。不亮,不能马上判断这个被检测的物体是绝缘体。有一个可能性是检测器本身的问题。所以接触一下,这里面有内涵在里面。不亮的第二个原因,除了检测器之外,有可能是我这个接触不好。譬如说铁钉,铁钉生锈了,不亮。应该说是铁锈影响了,或者我接触不好,没碰好,它不亮。所以这个检测过程中有个要求,检测一下,电灯亮不亮。再重复测一次,两次,尽可能排除接触不好。当然第三个不亮的原因是它本身是个绝缘体,所以小电灯不亮。所以了解了这点,认真思考一下检测器不亮的原因有几个,那么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我们在检测过程中间要重复检测一次,为什么要每次把检测头接触一下,检查检测器灵不灵。保证获得的这个检测结果是比较正确的,比较少的误测。在这个检测过程中间还有一个会引起大家关注的,那就是从右边的盒子里面拿出来检测,检测完以后,大约检测两次,每次要记下来,还有要接触一下,等等。然后检测完放在左边的盒子里面。这里拿出来,放到那头去。从右边的盒子拿出来放到左边的盒子去,这么样一个详细的规定,有什么意义?25种物体堆在桌子上,混乱。有条不紊地怎么进行工作。很有趣的,我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观察到,我在听课,听别人上课,这些孩子,尽管提了这个要求,可是孩子们还是习惯于什么呢?从盒子里面拿出来,测完以后,导体放在一堆,绝缘体放在一堆。检测完25种物体以后,就变成两堆,或者有第三堆。譬如说,有的铅笔刀它既是导体又是绝缘体组成的,放成三堆。孩子们习惯放成两堆。没有按这个要求做。我不知道老师们对此是如何判断的,你希望你的孩子左边拿出来放在右边盒子里,还是希望孩子们测完放成导体一堆和绝缘体一堆。这个问题不妨思考一下,你希望你的孩子怎么做?我希望四年级四下的孩子在检测完之后都放在盒子里面去,一堆。这为什么?把检测完了的物体放成导体和绝缘体两堆的孩子停留在原先的发展水平层次上,他的检测结果以什么来表示的,一堆,一堆。检测完了以后全部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去,他的检测结果是以什么来表示的,记录表内表示的。检测结果是一份认真记录的、完整的、详细的、比较正确的记录表。往前推进一步。低年级的孩子才这样做,到了高年级如果我这样的话,还要这个表干嘛?是不是?我就看着这个实物进行讨论,导体有几种啊?数数看。绝缘体有几种啊?数数看。哪些物体是导体啊?归纳一下。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啊?归纳一下。这多好!多具体啊!不!四年级的孩子我们要求向前推进,先放好,最后拿出记录来整理我们的检测记录。从具体的慢慢地向抽象的方向推进。所以有一个整理我们的检测记录,这个整理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处理的过程,有一系列整理的要求,我们小组共检测了几个物体?检测中灯泡亮的物体有几个?检测中灯泡不亮的物体有几个?我们小组预测正确的物体有几个?我们小组预测错误的物体有几个?有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预测出错的次数是越来越少还是越来越多?每一次拿起来都要预测这个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绝缘体,测试一次,呀,是导体。对不对?出错了。因为25种有足够的数量啊,所以出错一次,又出错一次,后来慢慢出错次数会少下去,这什么原因?孩子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个概念初步形成了,孩子们对设计比较清楚了,慢慢就清晰起来。所以到最后讨论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就出来了。导体和绝缘体这样的课它的教学内涵和科学内涵我都合在一起说了。如果对教材活动的内涵不了解的话,那这课是怎么上的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原来自然课的导体和绝缘体,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然后能够举例,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那么现在我们科学课的目标呢?我们科学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在科学书上这方面所能得到发展是什么呢?请大家看看这个内涵足够丰富吧?十分丰富。不能忽略,你把这个教学内涵和科学内涵忽略了,它就不是科学课了,它就成为原先的自然课了。这是一个比较详细的例子。也有的老师看到这个过程,因为他不了解这里面的内涵,所以他就冒出了一个想法来,是不是搞得太细啦?是不是管得太多了?把孩子全都管住了。该管还是不该管?大家可以从这个教学内涵和科学内涵中去说,去思考、去研究。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对科学的理解,有一个科学思维品质的养成,有一个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等物质在里面。像我们刚才说的,一测,不亮,不亮就是绝缘体。这是我们过去的解释。那个过程科不科学?不亮原因好几个,我把其他原因排除,剩下的才是绝缘体。这才是科学。这是经历了科学的过程。相对而言,我们原先的导体绝缘体检测离开科学的过程,就有差距。那么那个活动的经历当然也是有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思维品质的养成和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这方面是有欠缺的,有比较大的缺陷。包括这样的课,导体绝缘体的课,我听过好几课。检测?坐着吧?可是你回去会发现我们现在课堂上面孩子们的习惯是站起来。记录吧?记录也站着记?弯着腰在记!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呢?为什么不能坐下来这样测呢?像这样的检测过程,像这样的记录过程是不是更好?还有我们活动过程中间,包括讨论过程中间,我们有多大声音?以前我们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形成一个个的高潮。现在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思维的活跃程度,而不是教室里的声贝有多高?有多热闹。我们所追求的科学素养的真正的内涵在哪儿?我觉得很值得引起我们大家的思考的。关于科学教材和科学课的活动的内涵、科学的内涵和教学的内涵就说到这里。小学科学教材、科学课活动的研究包括活动意义的研究、活动结构的研究和活动内涵的研究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TOP
3#

认真拜读了,收获不少呀。
TOP
4#

好东西!
TOP
5#

珍品收藏!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6#

收藏后好好学习!

TOP
7#

我也收来藏着,看看

科学很好玩
TOP
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