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1#

[转帖]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本文发表后,经授权,《北京晚报》全文转载。在新浪博客点击量达2万。在腾讯博客点击量57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 8:37:1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2#

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非常赞同,深受启发。要让孩子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TOP
3#

观点新颖,论据充分,值得借鉴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 9:47:33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4#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比比其他国家,唉!孩子生下来,母亲带着。(学历高、知识广、敢创新) 可咱们呢,爷爷奶奶带着(溺爱、宠爱。。。)


咱们的孩子,没上起跑线,就输了。

心以积疑而起悟,学以渐博而相通 ------------------科学◆新起点 Email:007ylm@163.com
TOP
5#

同意,大家自觉抵制各类培训班,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还幼儿的、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

TOP
6#

观点正确。


 


难以执行。

TOP
7#

就一个孩子,绝大多数家长没有经济或权力背景,谁敢尝试?
TOP
8#

     教育的价值取向,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学生?科学的本质?我们只有把这些最根本的问题先搞清楚了,才有可能把准教育的方向。


    


     不要太现实,不要急功近利,讲究科学、民主,遵循孩子教育、发展的规律,必须从长计议。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敢于追求真理的勇士。认准了,就干;错了也没关系,再反思;认准了,继续干。


 


    当今中国的教育并不缺先进的理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广泛传播),最缺的是认准了就干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 12:10:54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9#

好文章
TOP
10#

文章写得好!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人生绝不是像“短跑”一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误导了多少家长,现在应该纠正了!
TOP
11#

    文章观点新颖,值得称赞。但有些论据还是显得比较苍白,比喻也不太恰当。两种提法,孰是孰非,各有各的道理。就像辩论比赛一样,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有时反方的论点平时看来是不值得一提,完全错误的,但经过辩手们的精心准备,他们的观点居然也能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和赞成。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12#

有见地,好文章,赞一个!
TOP
13#

故事大王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只是很多时候,大家认识到了,就是没去真正落实,因为教育的大环境让我们人微言轻。


 

TOP
14#

寒冷的冬天,很多日本的幼儿穿个裤衩,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搓身体取热——带给我深深地震撼!虽说有些“极端”,可是下载的小孩子哪个不是“掌上明珠”?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5#

以下是引用羽化中的蛾在2010-6-2 10:10:00的发言:

同意,大家自觉抵制各类培训班,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还幼儿的、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


 


非常支持!儿子越来越大,眼看着学生越来越忙,心里直发慌,只要大家都联合起来,孩子们就自由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6#

也许他现在还喊“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转身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培训班,或者找回了最好的家教老师。。。。


 


很多东西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做起来有事另外一回事,没有多少人输得起。真的。

TOP
17#

好文章,顶一顶,收藏了。


其实,我们教育界也有相同的呼吁,张文质很早就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佐藤学也说:“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可惜,在这浮躁的社会,即使你是教育工作者,又有几个人敢坚持自己的教育观点,敢坚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是面对自己的小孩。


佩服郑渊洁!


 

TOP
18#

值得回味,有理有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好文章!我喜欢!
TOP
19#

今天怎么出来这么多老帖呢?哈
TOP
20#

以下是引用章兴波在2013-11-8 20:01:00的发言:
今天怎么出来这么多老帖呢?哈

呵呵!风水轮流,老账翻新,回味无穷啊!

TOP
21#

人生说长就长,说短就短,兴趣发展,厚积薄发才能成就大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