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落实“三新”新理,扎实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优质备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教师专业素养,9月初,我县小学科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交流会,全体教师基于暑期各教研组集体备课资源和经验总结,以骨干领学、经验交流和分组研讨的形式进行了现场交流与研讨。
启新篇·明方向:暑期备课总结与教学改进路径规划
教研员章林妹老师简要梳理了暑期各教研大组集体备课的进程。鉴于新教材更替的特殊时期,本次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与教研组力量,骨干教师做好二、三年级新教材的备课与领学任务,各教研组做好其他年级的集体备课与经验总结任务。另外还重点反馈了六年级毕业考质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典型错题解析,明确了命题方向与教学短板,提出了新学期以“加强实验教学与评价”为重要抓手的教学改进建议。


新教材·新理念:骨干教师领航单元整体备课示范
县骨干教师高亭中心小学任存宝老师和高亭小学姜珮珮老师分别进行了2024版二年级上册《造房子》和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新教材解读与备课交流,两位骨干老师通过比较新旧教材内容的继承与发展,引导教师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内容架构;又通过单元整体备课介绍,明确单元与每课时的核心素养目标,重点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从细节处突破教学重难点。


研策略·促实效:教研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智慧共享
敬业小学科学教研组长王萍萍老师以《教研组单元整体备课微历程》为题,介绍了教研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基于单元核心概念的单元学导研究’”的研修经历,重点分享了教研组在课前、课中与课后进行学情测评与分析,提炼并分享了“运用课前调查,探查学生的‘前概念’”、“优化课中观察,建构学生的‘科学概念’”、“重视课后检测,强化学生的‘迷思概念’”三点教学策略,提升备课与教学质量。


融资源·提效能:二次备课经验与数字化教学工具赋能
岱中小学郑跃老师以《合理运用备课资源,赋能教学质量提升》为题,介绍了基于集体备课资料进行二次备课时的个人经验。郑老师提出深度挖掘教材资源、更新与优化教学工具、运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常用的网络资源,如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教科智慧教学平台、央馆虚拟实验室、希沃教学平台、小学科学教学网等。


聚共识·攻难题:分组研讨破解教学瓶颈,共筑优质资源库
集中交流分享后,与会教师以新任教年级进行分组备课交流,在主备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组织与引领下,针对备课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重点实验进行了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