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舟山普陀:小学科学教研会议召开 靶向破解难题促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舟山普陀:小学科学教研会议召开 靶向破解难题促高质量发展

  开学伊始,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召开 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区教研员与全区各小学科学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围绕“聚焦与破解小学科学核心问题,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共话科学教育发展。本次会议由教研室陈佩红老师主持。


一、直面痛点,找准科学教育发力点

  会上,陈佩红老师结合 2024 年 10 月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质量监测结果及区域教学情况,点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需破解的三大核心问题。其一,学生实践探究与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省监测显示,学生在“猜想 - 设计 - 论证”的探究过程中,逻辑思维连贯性、数据处理科学性及创新意识都有提升空间。其二,AI 赋能教学需要“守正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让 AI 成为教学 “助手” 而非 “替代者”,推动学教方式变革至关重要。其三,教师专业素养存在差异。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落实新课标 “素养导向” 等方面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质量教学需求。

二、精准施策,绘就教学改革路线图

针对上述问题,会议明确 “问题 - 思路 - 策略” 的闭环解决路径,为新学期科学教学制定了详细计划。

1.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补齐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短板,会议提出以 “上好每一堂课” 为抓手,促进 “教、学、评” 一致性,让实验教学成为培养科学素养的 “主阵地”。

在提升教师能力方面,将通过 “专项培训 + 教研共同体 + 技能考核” 的方式,开展实验设计、课堂组织等培训,举办 “实验说课”“创新大赛” 等活动,并对教师进行基础实验操作考核。

在教学管理上,会把实验开出率纳入学校考核,杜绝 “演示实验替代学生实验”;推行 “猜想 - 设计 - 探究 - 论证” 探究式教学,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的 “探究式” 实验,让学生思维 “可见可评”。

评价体系上,完善 “过程 + 表现” 的实验评价,关注学生参与度、协作性等,通过实验操作考试等进行表现性评价,鼓励 “失败” 实验,培养科学精神。

2.借力AI技术,打造智慧学习场景

  围绕 AI 赋能教学,会议强调AI是“赋能者”,要构建“个性化、交互式、数据驱动”的科学学习新环境,要求教师至少掌握两项AI技能。

先选择信息化基础好的学校试点,成立“AI + 科学教学”课题组,利用虚拟实验解决高成本、高危险实验难题,借助智能备课助手、AI助学机器人等助力教学。

同时,采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模式,让教师在实践中优化AI工具的使用,并从学生、教师、课堂生态三个维度评估成效。

3.开展案例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针对教师素养问题,会议提出以 “身边 + 现象式” 案例研究为抓手,计划全区生成50篇精品案例,通过“真实问题 + 完整探究 + 开放设计”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此次会议为新学期普陀区小学科学教育指明了方向。陈佩红老师表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从“每一堂课”“每一次实验”做起,用AI赋能教学,用案例提升教师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参会教研组长们也表示,将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教学中,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舟山市普陀区城北小学  王娟)

分享 转发
TOP
2#

本篇通讯稿把新学期区域教研组长会议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比较明确,直面痛点和发力点,精准施策的路线图也很清晰,三条路径有具体举措。建议首页管理团队能够录用本篇稿件。建议通讯员下次在上发稿件时:一要注重整齐的排版,二是把图片标明插入的合适位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